湖南师范大学病原生物学考研参考书目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湖南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湖南师范大学报录比、湖南师范大学考研群、湖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湖南师范大学考研真题、湖南师范大学专业目录、湖南师范大学排名、湖南师范大学保研、湖南师范大学公众号、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湖南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湖南师范大学病原生物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湖南师范大学病原生物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考研派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Add 湖南师范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病原生物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是考生获取考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考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考研招生计划、考试计划、考试内容、考试大纲、考试政策、报录比、录取名单、复试名单、复试分数线、推免政策等等内容,湖南师范大学病原生物学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考生进行考研的信息主要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病原生物学的小编提醒各位考生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湖南师范大学病原生物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湖南师范大学病原生物学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湖南师范大学病原生物学考研参考书目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   ]               
考试科目名称:病原生物学(含医学微生物学与人体寄生虫学)
 
一、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一)微生物学导论部分
考试内容
微生物的定义、种类和分布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发展史  医学微生物学的定义和发展方向
考试要求
(1)掌握微生物(microorganism)的定义、特点、分类.
(2)掌握非细胞型、原核细胞型及真核细胞型三大类微生物的基本特点.
(3)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微生物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4)了解微生物学发展过程.
医学细菌学部分
1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考试内容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球菌、杆菌、螺形菌  细菌的一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考试要求
(1)了解细菌的大小、形态和排列.
(2)掌握细菌的各种结构、化学组成和功能.
(3)掌握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法.
(4)了解细菌细胞壁和细菌特殊结构的生物学特性及与医学的关系.
(5)掌握革兰染色的步骤、结果及意义.
2、细菌的生理
考试内容
细菌的化学组成与物理性状  细菌的营养类型(异营菌中的寄生菌)  营养物质—水、碳、氮、无机盐、生长因子等  细菌的能量代谢方式—发酵、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  细菌的代谢产物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营养、温度、pH、气体环境和渗透性  细菌个体和群体生长繁殖的规律—二分裂无性繁殖和细菌群体的生长曲线  常用培养基的种类和主要用途  细菌的分类原则以及细菌种、属、型、株的概念  细菌的命名法
考试要求
(1)了解细菌的理化性状、营养和营养类型.
(2)掌握常见的生化反应、生长繁殖的规律和人工培养.
(3)了解细菌的分类和命名.
3、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考试内容
消毒灭菌的一系列概念—消毒、灭菌、抑菌、防腐、无菌  热力灭菌法—干热、湿热  辐射灭菌法—紫外线、电离辐射、微波  滤过除菌法  超声波消毒法  干燥与低温抑菌法  化学消毒灭菌法消毒剂的主要种类及消毒剂的应用  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温度、酸碱度、有机物
考试要求
(1)掌握消毒、灭菌、防腐和无菌的概念.
(2)了解热力灭菌、紫外线杀菌、滤过除菌各自的应用范围及注意点.
(3)了解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作用原理、使用对象和影响因素.
4、噬菌体
考试内容
噬菌体的定义  噬菌体的分布、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宿主特异性和抵抗力  根据噬菌体与宿主菌的相互关系进行噬菌体的分类  毒性噬菌体的复制周期或溶菌过程  温和噬菌体的定义、前噬菌体、溶原性细菌、溶原性、温和噬菌体的存在形式及温和噬菌体的溶原性周期和溶菌性周期  噬菌体的应用
考试要求
(1)了解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
(2)了解毒性噬菌体的复制周期.
(3)掌握温和噬菌体的特性、与宿主的关系.
(4)了解噬菌体在医学实践中的意义.
5、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考试内容
细菌的变异现象—形态结构、毒力、耐药性、菌落的变异  细菌遗传的物质基础—染色体、质粒(质粒特征)、转位因子(概念、种类)  细菌的变异机制  细菌遗传变异研究的实际意义—诊断疾病、治疗疾病、预防疾病、测定致癌物质、基因工程等
考试要求
(1)了解细菌变异现象.
(2)掌握细菌遗传的物质基础.
(3)掌握细菌基因的转移和重组.
(4)了解细菌变异的实际意义.
6、细菌的耐药性
考试内容
抗菌药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  细菌的耐药机制  细菌耐药性的防治
考试要求
(1)掌握细菌的耐药机制.
(2)了解常用抗生素的种类、作用机制、引起耐药的因素.
7、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考试内容
感染、致病菌、非致病菌、条件致病菌的含义  正常菌群的含义、分布和生理学意义  成为条件致病菌的条件  菌群失调、菌群失调症、二重感染的含义  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含义  细菌的致病性  细菌的毒力、侵袭力及毒素  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考试要求
(1)了解细菌感染的来源、传播方式与途径、环境因素对感染的影响.
(2)掌握感染、致病菌、非致病菌、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含义.
(3)掌握细菌致病性的物质基础.
(4)了解抗感染免疫的种类及机制.
(5)掌握细菌感染的类型.
8、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考试内容
细菌学检测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病原菌的检验程序  常用于细菌性感染的血清学诊断种类  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
考试要求
(1)了解病原菌的检验程序、常用血清学试验的原理.
(2)掌握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原理与主要生物制品.
9、球菌
考试内容
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以及脑膜类奈瑟菌与淋病奈瑟菌的生物学特性(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抗原构造、抵抗力及分类)、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防治原则
考试要求
(1)了解引起人类化脓性感染的主要病原性球菌的种类、形态染色和培养特性和防治原则.
(2)掌握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类奈瑟菌以及淋病奈瑟菌的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
(3)掌握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别要点.
(4)掌握链球菌的分型,甲型链球菌与肺炎链球菌的鉴别要点.
(5)掌握脑膜炎奈瑟菌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10、肠杆菌科
考试内容
肠道杆菌的共性  五种类型的大肠埃希菌致病株  LT、ST  大肠菌群的含义和意义  志贺菌属的抗原构造与分类、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病原体分离鉴定的步骤  沙门菌属的抗原构造与分类、变异、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免疫性、病原体的分离鉴定  肥达反应  克雷伯菌  变形杆菌
考试要求
(1)了解肠道杆菌的共同特性.
(2)了解大肠菌群指数、大肠埃希菌属中的致病株及其致病物质.
(3)掌握志贺菌属与沙门菌属的致病性.
(4)掌握志贺菌属与沙门菌属微生物学检查步骤.
11、弧菌属和螺杆菌属
考试内容
弧菌属的特性  霍乱弧菌的形态结构、培养、抗原构造与分型(区别○-1群与非○-1群的意义、古典生物型与EL Tor生物型、○139)、抵抗力、致病物质(霍乱肠毒素作用机制)与所致疾病、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副溶血弧菌的培养特性(嗜盐性)、所致疾病和防治  神奈川试验  幽门螺杆菌的重要性状及致病性、诊断与防治
考试要求
(1)了解霍乱弧菌的两种生物型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与所致疾病.
(2)了解副溶血弧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所致疾病.
(3)掌握霍乱肠毒素的作用机制.
(4)了解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性.
12、厌氧性细菌
考试内容
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和艰难梭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  汹涌发酵  Nagler反应  无芽胞厌氧菌感染的特点
考试要求
(1)了解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原则.
(2)掌握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的致病机制.
(3)了解艰难梭菌的致病性.
(4)掌握无芽胞厌氧菌感染的特点.
13、分枝杆菌属
考试内容
结核杆菌的形态染色(抗酸性)及培养特点、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及其实际意义、变异性(毒力变异和耐药性变异)、致病物质、传播途径及所致疾病(原发感染与继发感染)、免疫性(传染免疫与变态反应的关系)、结核菌素试验(原理、判断与用途)、微生物学检查(浓缩集菌与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卡介苗的接种  麻风杆菌的形态染色特点、致病性(传播途径)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涂片染色镜检及病理组织切片检查的意义)和防治原则  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种类和特性
考试要求
(1)掌握结核分支杆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免疫性和特异性防治.
(2)了解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种类和特性.
(3)了解麻风分枝杆菌的形态染色、传播途径及微生物学检查.
    14、动物源性细菌
考试内容
人畜共患病、动物源性疾病的概念  布鲁氏菌属的分类、对动物与人类的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的取材、血清学诊断的常用方法和意义、病畜管理及疫苗接种在预防上的作用  鼠疫杆菌的典型形态与多形性、致病作用、传染方式及临床类型、取材和诊断依据以及预防措施  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的致病性  炭疽芽胞杆菌的致病性和防治原则
考试要求
(1)了解人畜共患病、动物源性疾病的概念.
(2)了解布鲁氏菌属的分类、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3)掌握鼠疫杆菌的典型形态与多形性、致病作用、传染方式及临床类型、取材和诊断依据以及预防措施.
(4)了解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的致病性.
(5)掌握炭疽芽胞杆菌的致病性和防治原则.
15、嗜血杆菌、棒状杆菌、鲍特菌、军团菌和假单胞菌
考试内容
流感嗜血杆菌形态、培养(卫星现象)、致病性  白喉杆菌的形态染色、排列特点、培养特性、致病性(白喉外毒素的致病机理)、免疫性(锡克氏试验的原理、结果及判断)、微生物学检查和特异性防治(类毒素及抗毒素的应用)  嗜肺军团菌的形态染色及所致疾病  百日咳鲍特菌的形态、培养、所致疾病、特异性预防
考试要求
    (1)掌握流感嗜血杆菌的培养特性(卫星现象)和致病性.
(2)掌握白喉外毒素的致病机理.
(3)了解流感嗜血杆菌、白喉杆菌的形态染色特点、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4)了解嗜肺军团菌的形态染色及所致疾病.
(5)了解百日咳鲍特菌的形态、培养、所致疾病和特异性预防.
16、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与螺旋体
考试内容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的生物学性状  衣氏放线菌的条件致病性(放线菌病)形诺卡菌的致病性(化脓性感染)  支原体的概念、形态结构、培养特性、繁殖方式、生化反应、抗原构造、种类和所致疾病  支原体与细菌L型的区别  肺炎支原体所致疾病及其微生物学检查  溶脲脲原体的致病性  立克次体的概念、共同特点与分类  外斐反应  普氏与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的致病性 恙虫病立克次体的致病性  贝纳柯克斯体(又称Q热柯克斯体)的致病性  汉赛巴通体的致病性  衣原体的概念、共同特征和发育周期  沙眼衣原体三个生物变种的致病性、传播方式、血清型与所致疾病关系及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肺炎衣原体的致病性  螺旋体的概念、特性和种类  钩端螺旋体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抗原构造与分类、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免疫性、检查方法及防治  梅毒螺旋体的形态、培养特性、所致疾病及传播方式、免疫性和微生物学检查法  伯氏疏螺旋体、奋森疏螺旋体、回归热疏螺旋体的致病性
考试要求
(1)了解放线菌与诺卡菌属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
(2)了解支原体的生物学地位、形态、培养和繁殖特点及种类.
(3)掌握肺炎支原体、溶脲脲原体与人类疾病的关系.
(4)了解立克次体的生物学地位、种类、形态和培养特点及传播媒介.
(5)掌握普氏与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恙虫病立克次体的致病性和检查方法.
(6)了解衣原体的生物学地位、种类、形态、培养、繁殖特点和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7)掌握沙眼衣原体和肺炎衣原体所致的人类疾病及其致病机制.
(8)了解螺旋体的生物学地位和种类.
(9)掌握钩端螺旋体的致病性、检查方法及防治原则.
(10)掌握梅毒螺旋体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
(11)了解伯氏疏螺旋体、奋森疏螺旋体、回归热疏螺旋体的致病性.
(三)医学病毒学部分
1、病毒的基本性状
考试内容
病毒的形态结构  病毒体  核衣壳及其对称性  病毒的核酸与蛋白质  病毒的培养与增殖  病毒培养与增殖的细胞效应  病毒的增殖过程(吸附和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和释放)  病毒的异常增殖(缺陷干扰颗粒和顿挫感染的概念)  病毒的遗传变异  病毒的分类
考试要求
(1)了解病毒的生物学地位、分类、命名及遗传变异.
(2)掌握病毒的结构、组成及其功能.
(3)掌握病毒的培养与增殖.
2、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考试内容
病毒的传播方式  病毒感染的类型(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急性感染,持续感染—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病毒感染)  细胞水平的病毒感染(溶细胞型感染、稳定状态感染、细胞凋亡、细胞增生与细胞转化、细胞基因的整合)  病毒感染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抗病毒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干扰素与NK细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病毒的免疫逃避机制
考试要求
(1)了解病毒的传播方式、病毒感染的类型和宿主的抗病毒感染免疫.
(2)掌握病毒的致病机制.
(3)掌握病毒的垂直传播和持续性感染.
(4)掌握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机制.
3、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考试内容
病毒感染标本的采集和送检(采集时间、标本的处理等)  病毒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指标  病毒感染定量  PFU  TCID50  检测病毒抗原及抗体的方法  检测病毒核酸的方法  抗病毒治疗  病毒感染的预防
考试要求
(1)了解病毒感染的一般检查程序和血清学诊断方法.
(2)掌握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
(3)掌握病毒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以及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指标.
(4)了解病毒感染的药物防治和免疫防治.
4、呼吸道病毒
考试内容
流感病毒的形态结构、表面抗原(HA,NA)及其功能、分型、变异和意义、培养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及防治原则  麻疹病毒的结构和H、F蛋白、致病性、与SSPE关系、免疫性和特异性预防  腮腺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和呼肠病毒的致病性
考试要求
(1)了解呼吸道病毒的种类.
(2)掌握流感病毒的形态结构、分型和变异、致病性、病毒分离和鉴定以及防治原则.
(3)了解副粘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4)掌握麻疹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
(5)了解腮腺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和呼肠病毒的致病性.
5、肠道病毒和胃肠炎病毒
考试内容
肠道病毒的种类和共性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原组成、型别、致病性、免疫性与特异性预防   柯萨奇病毒与埃可病毒的分组、分型与致病性  新型肠道病毒68、69、70、71型的致病性  轮状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形态结构)、致病性和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原则  肠道腺病毒、杯状病毒和星状病毒的生物学特点和致病性
考试要求
(1)了解肠道病毒的种类和共同特性.
(2)掌握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原组成,致病性,免疫性和特异性预防.
(3)了解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新型肠道病毒的致病性.
(4)掌握轮状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形态结构)、致病性和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原则.
(5)了解肠道腺病毒、杯状病毒和星状病毒的生物学特点和致病性.
6、肝炎病毒
考试内容
肝炎病毒的种类  HAV的生物学特点、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和特异性预防  HBV的形态结构、基因结构与复制方式、动物感染模型与细胞培养、病毒抗原—抗体系统及其临床意义、致病性与免疫性以及免疫预防  HCV的形态结构、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  HDV的形态结构和致病性  HEV的形态结构、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法
考试要求
(1)了解肝炎病毒的形态结构、核酸类型与基因结构.
(2)掌握五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机制和传播途径和防治原则.
(3)掌握HBV的复制过程.
(4)掌握HBV的抗原—抗体系统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5)掌握HBV 和HCV感染慢性化的机制.
7、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
考试内容
黄病毒和甲病毒的共同特性及感染类型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储存宿主、传染源、传播媒介)、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和特异性预防  登革病毒的传播途径和致病性(包括免疫促进作用)  森林脑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和致病性  出血热病毒的种类  汉坦病毒的分型、生物学特性、流行环节、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病毒分离、抗原检测、血清学反应)和防治原则  新疆出血热病毒的致病性
考试要求
(1)了解黄病毒和甲病毒的共同特点和感染类型.
(2)掌握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播途径、致病性和防治原则.
(3)了解登革病毒和森林脑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和致病性.
(4)了解引起我国出血热的常见病毒.
(5)掌握汉坦病毒的分型、生物学特性、流行环节、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病毒分离、抗原检测)和防治原则.
(6)了解新疆出血热病毒的致病性.
8、疱疹病毒
考试内容
疱疹病毒的种类和共同特点(形态结构、培养、感染类型)  单纯疱疹病毒的致病性(原发感染、隐伏与再发感染、先天性感染)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致病性  巨细胞病毒的致病性(先天性感染、围产期感染、接触感染、输血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病人的感染)和检测方法  EB病毒的致病性和诊断(EB病毒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人疱疹病毒6、7、8型的致病性
考试要求
(1)了解常见致人类感染的疱疹病毒种类及所致疾病.
(2)了解疱疹病毒的共同特点.
(3)掌握单纯疱疹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潜伏感染特性.
(4)掌握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的致病性和检测方法.
(5)了解人疱疹病毒6、7、8型的致病性.
9、逆转录病毒
考试内容
逆转录病毒的种类和特性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形态结构、复制、病毒的变异与受体、培养特性、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致病机制、临床过程、HIV感染的免疫反应、微生物学检查法(抗体检测,病毒及其组分检测)和防治原则  人类嗜T细胞病毒1、2型的致病性
考试要求
(1)了解逆转录病毒的种类及特性.
(2)掌握HIV的形态结构、复制、病毒的变异、受体、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致病机制、临床过程、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防治原则.
(3)了解人类嗜T细胞病毒1、2型的致病性.
10、其他病毒和朊粒
考试内容
狂犬病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内基小体,抗原检测)和防治原则  人乳头瘤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与宫痉癌的关系)
人类微小病毒B19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  朊粒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检测与防治
考试要求
(1)掌握狂犬病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防治原则.
(2)了解人乳头瘤病毒和人类微小病毒B19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
(3)掌握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的关系.
(4)了解朊粒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检测与防治.
(四)医学真菌学部分
1、真菌学总论
考试内容
真菌的生物学地位、分类、形态结构、培养特性(培养条件、菌落类型与特点)、繁殖方式和抵抗力  真菌的致病性(感染类型,致病机制)和免疫性  真菌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
考试要求
(1)了解真菌的生物学地位和分类.
(2)掌握真菌的形态结构、培养特性和繁殖方式.
(3)掌握真菌的致病性(感染类型,致病机制)和检查方法.
(4)了解真菌感染的防治原则.
2、主要病原性真菌
考试内容
皮肤癣真菌的种类、形态、培养特性、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法  皮下组织感染真菌的致病性  新生隐球菌的形态、培养特性、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法  白假丝酵母菌的形态、培养特性、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法  曲霉、毛霉、卡氏肺孢菌的致病性
考试要求
(1)了解皮肤癣真菌的种类、形态、培养特性、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法.
(2)了解皮下组织感染真菌的致病性.
(3)掌握新生隐球菌的形态、培养特性、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法.
(4)掌握白假丝酵母菌的形态、培养特性、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法.
(5)了解曲霉、毛霉、卡氏肺孢菌的致病性.
(五)医学寄生虫学总论部分
考试内容
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性 寄生、共生、共栖的概念  寄生虫与宿主的概念  寄生生活对寄生虫的影响  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其类型  寄生虫的种类(专性、兼性、偶然、体内、体外、长期或暂时性、机会致病性寄生虫)  宿主的种类(中间宿主、终末宿主、储蓄宿主、转续宿主)  寄生虫的分类及营养代谢  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夺取营养、机械性损伤、毒性和抗原物质的损害)  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  寄生虫抗原种类及特点  寄生虫的免疫逃避  带虫免疫  寄生虫免疫病理类型  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的特点   带虫者、慢性感染和隐性感染的概念  多寄生现象  幼虫移行症和异位寄生  寄生虫病的实验诊断(病原学诊断、免疫学诊断)  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传染性、人兽共患性)  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自然、社会、生物因素)  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防治寄生虫病的重大成就
考试要求
(1)了解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性、寄生生活对寄生虫的影响、寄生虫的种类、寄生虫的分类及营养代谢、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寄生虫抗原种类及特点、寄生虫的免疫逃避、寄生虫免疫病理类型、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的特点、寄生虫病的实验诊断、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防治寄生虫病的重大成就.
(2)掌握寄生、共生和共栖的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的概念、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其类型、宿主的种类(中间宿主、终末宿主、储蓄宿主、转续宿主)、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夺取营养、机械性损伤、毒性和抗原物质的损害)、幼虫移行症和异位寄生的概念以及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传染性、人兽共患性).
(六)医学原虫学部分
考试内容
原虫的基本形态结构  原虫的运动、营养、代谢与生殖等生理功能  医学原虫的生活史类型  滋养体与包囊的概念  医学原虫的致病特点  重要医学原虫的分类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形态(滋养体与包囊)、生活史(滋养体及包囊各期的发育)、致病(虫株毒力、寄生环境的理化条件以及生物因素和宿主机体状况与致病的关系,病变特点,肠阿米巴病与肠外阿米巴病的临床症状)、实验诊断、流行(分布概况及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  其他人体非致病或机会致病阿米巴的滋养体和包囊的形态鉴别(重点为结肠内阿米巴与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区别)  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  寄生于人体的利什曼原虫的主要种类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主要危害性、形态、生活史、致病机理与临床症状、免疫特点、我国黑热病的特殊临床表现、黑热病并发症、实验诊断和防治原则  蓝氏贾第鞭毛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机理与临床表现、实验诊断、流行和防治原则  阴道毛滴虫的形态、生活史特点、致病机理与临床表现及与不孕症的关系、病原学诊断、流行与防治  疟原虫的种类、危害、形态与生活史(在人体内和蚊体内的发育过程及各阶段的形态特点、红细胞被原虫寄生的变化、间日原虫具有两型子孢子及休眠体的学说、间日疟原虫形态和生活史与三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的不同之处)、致病(疟原虫致病的主要阶段,疟疾发作、再燃、复发的概念和机制,疟疾发作的临床表现,疟疾贫血、凶险型疟疾和疟性肾病的发病机制)、免疫(免疫特点、免疫逃避、免疫病理)、实验诊断(病原检查、血清学诊断、诊断新技术)、流行(疟疾在我国的分布及流行现状,疟疾爆发流行的特点和流行因素)以及防治(综合防治措施,抗疟药与疟原虫的抗药性,我国的抗疟成就和面临的艰巨任务)  弓形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  隐孢子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
考试要求
(1)了解原虫的基本形态结构、原虫的运动、营养、代谢与生殖等生理功能、医学原虫的生活史类型、滋养体与包囊的概念、医学原虫的致病特点以及重要医学原虫的分类.
(2)掌握常见人体寄生原虫的鉴别特征.
(3)掌握溶组织内阿米巴、杜氏利什曼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阴道毛滴虫、弓形虫和隐孢子虫的生活史和致病性及其病原学检查方法.
(4)了解溶组织内阿米巴、杜氏利什曼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阴道毛滴虫、弓形虫和隐孢子虫的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
(5)掌握疟原虫的形态与生活史(在人体内和蚊体内的发育过程及各阶段的形态特点、红细胞被原虫寄生的变化、间日原虫具有两型子孢子及休眠体的学说、间日疟原虫形态和生活史与三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的不同之处)、致病(疟原虫致病的主要阶段,疟疾发作、再燃、复发的概念和机制,疟疾发作的临床表现,疟疾贫血、凶险型疟疾和疟性肾病的发病机制)、免疫(免疫特点、免疫逃避、免疫病理)、实验诊断方法、流行因素和防治措施.
(七)医学蠕虫学部分
    1、医学吸虫
    考试内容
土源性蠕虫和生物源性蠕虫的概念 吸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特点和分类 华支睾吸虫、布氏姜片吸虫、肝片形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与防治原则  异形吸虫和棘口吸虫的致病性  人体寄生的血吸虫种类  日本裂体吸虫(日本血吸虫)形态(成虫、卵)、生活史(成虫寄生部位,卵排出途径,毛蚴孵化,毛蚴,尾蚴的特征,在钉螺体内的发育,感染期和方式,童虫移行,成虫寿命)、致病(尾蚴、童虫、成虫,特别是虫卵的致病性,免疫损害)、实验诊断(病原检查:直接涂片,自然沉淀,毛蚴孵化,尼龙袋集卵,活检;免疫诊断、环卵沉淀试验,IHA,ELISA等)、流行(分布,因素)与防治  我国血吸虫防治工作的成就  尾蚴性皮炎(稻田性皮炎)
考试要求
(1)了解土源性蠕虫和生物源性蠕虫的概念、吸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特点和分类.
(2)掌握华支睾吸虫、布氏姜片吸虫、肝片形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的生活史、致病性和病原诊断方法.
(3)了解华支睾吸虫、布氏姜片吸虫、肝片形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的流行因素与防治原则.
(4)了解异形吸虫和棘口吸虫的致病性.
(5)掌握日本血吸虫的形态(成虫、卵)、生活史(成虫寄生部位,卵排出途径,毛蚴孵化,毛蚴,尾蚴的特征,在钉螺体内的发育,感染期和方式,童虫移行,成虫寿命)、致病(尾蚴、童虫、成虫,特别是虫卵的致病性,免疫损害)、实验诊断(病原检查:直接涂片,自然沉淀,毛蚴孵化,尼龙袋集卵,活检;免疫诊断、环卵沉淀试验,IHA,ELISA等)、流行(分布,因素)与防治方法.
2、医学绦虫
考试内容
绦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特点和分类  曼氏迭宫绦虫、阔节裂头绦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和缩小膜壳绦虫的形态特点、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与防治  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形态(成虫、棘球蚴和原头节)、生活史、棘球蚴的致病、实验诊断、流行与防治
考试要求
(1)了解绦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特点和分类.
(2)了解常见人体寄生绦虫的形态特征.
(3)掌握曼氏迭宫绦虫、阔节裂头绦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缩小膜壳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生活史、致病和实验诊断方法.
(4)了解曼氏迭宫绦虫、阔节裂头绦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缩小膜壳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流行因素与防治原则.
3、医学线虫和棘头虫
 考试内容
线虫的形态特点与功能、生活史的一般特征、分类  似蚓蛔线虫、毛首鞭形线虫、蠕形住肠线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美洲板口线虫、粪类圆线虫、旋毛形线虫和猪巨吻棘头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作用、实验诊断、流行和防治原则  寄生人体的丝虫种类  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的形态(特别是两种微丝蚴的鉴别)、生活史(在中间宿主蚊和终宿主人体发育的过程,两种丝虫的寄生部位,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致病(致病机理,急性期和慢性期的临床表现)、实验诊断(检查方法及采血时间)、流行(我国的分布地区及现状、流行因素)与防治原则  我国防治丝虫病的成就
考试要求
(1)了解线虫的形态特点与功能、生活史的一般特征及其分类.
(2)了解常见人体寄生线虫的形态特征.
(3)掌握似蚓蛔线虫、毛首鞭形线虫、蠕形住肠线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美洲板口线虫、粪类圆线虫、旋毛形线虫和猪巨吻棘头虫的生活史、致病作用和病原检查方法.
(4)了解似蚓蛔线虫、毛首鞭形线虫、蠕形住肠线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美洲板口线虫、粪类圆线虫、旋毛形线虫和猪巨吻棘头虫的流行因素与防治原则.
(5)掌握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两种微丝蚴的鉴别、生活史(在中间宿主蚊和终宿主人体发育的过程,两种丝虫的寄生部位,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致病(致病机理,急性期和慢性期的临床表现)、实验诊断(检查方法及采血时间)、流行因素与防治原则. 
八、医学节肢动物部分
    考试内容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与医学有关的节肢动物的分类  节肢动物的生态  医学节肢动物的危害(直接危害、间接危害)  病媒节肢动物的判定  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  蛛形纲的形态特征  蜱螨对人体的危害  硬蜱、软蜱、恙螨和革螨的主要特征和区别、生活史、生态习性、我国主要种类及分类、与疾病的关系以及防制原则  疥螨、蠕形螨的形态、生活习性、致病与主要症状、实验诊断、流行与防治  尘螨与疾病的关系  昆虫纲的形态特征、发育与变态、与医学有关的昆虫的分类地位及主要形态特征  蚊、蝇、蠓、蚋、虻、蚤、虱、臭虫及蜚蠊的形态与结构、生理特性、生活史和生态习性、常见种类、与疾病的关系(传病机制)及防制原则
考试要求
(1)了解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与医学有关的节肢动物的分类、节肢动物的生态及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原则.
(2)掌握医学节肢动物的危害(直接危害、间接危害)及病媒节肢动物的判定标准.
(3)了解蛛形纲和昆虫纲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
(4)了解硬蜱、软蜱、恙螨和革螨的主要形态特征和区别、生活史、生态习性、我国主要种类和分类及防制原则.
(5)掌握硬蜱、软蜱、恙螨和革螨与疾病的关系.
(6)了解疥螨、蠕形螨的形态、生活习性、致病与主要症状、实验诊断、流行与防治以及尘螨与疾病的关系.
(7)掌握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概念.
(8)了解蚊、蝇、蠓、蚋、虻、蚤、虱、臭虫及蜚蠊的形态与结构、生理特性、生活史和生态习性、常见种类及防制原则.
(9)掌握蚊、蝇、蠓、蚋、虻、蚤、虱、臭虫及蜚蠊与疾病的关系(包括传病机制). 
 
 
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一)微生物学导论部分
考试内容
微生物的定义、种类和分布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发展史  医学微生物学的定义和发展方向
考试要求
(1)掌握微生物(microorganism)的定义、特点、分类.
(2)掌握非细胞型、原核细胞型及真核细胞型三大类微生物的基本特点.
(3)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微生物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4)了解微生物学发展过程.
(二)医学细菌学部分
1、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考试内容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球菌、杆菌、螺形菌  细菌的一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考试要求
(1)了解细菌的大小、形态和排列.
(2)掌握细菌的各种结构、化学组成和功能.
(3)掌握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法.
(4)了解细菌细胞壁和细菌特殊结构的生物学特性及与医学的关系.
(5)掌握革兰染色的步骤、结果及意义.
2、细菌的生理
考试内容
细菌的化学组成与物理性状  细菌的营养类型(异营菌中的寄生菌)  营养物质—水、碳、氮、无机盐、生长因子等  细菌的能量代谢方式—发酵、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  细菌的代谢产物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营养、温度、pH、气体环境和渗透性  细菌个体和群体生长繁殖的规律—二分裂无性繁殖和细菌群体的生长曲线  常用培养基的种类和主要用途  细菌的分类原则以及细菌种、属、型、株的概念  细菌的命名法
考试要求
(1)了解细菌的理化性状、营养和营养类型.
(2)掌握常见的生化反应、生长繁殖的规律和人工培养.
(3)了解细菌的分类和命名.
3、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考试内容
消毒灭菌的一系列概念—消毒、灭菌、抑菌、防腐、无菌  热力灭菌法—干热、湿热  辐射灭菌法—紫外线、电离辐射、微波  滤过除菌法  超声波消毒法  干燥与低温抑菌法  化学消毒灭菌法消毒剂的主要种类及消毒剂的应用  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温度、酸碱度、有机物
考试要求
(1)掌握消毒、灭菌、防腐和无菌的概念.
(2)了解热力灭菌、紫外线杀菌、滤过除菌各自的应用范围及注意点.
(3)了解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作用原理、使用对象和影响因素.
4、噬菌体
考试内容
噬菌体的定义  噬菌体的分布、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宿主特异性和抵抗力  根据噬菌体与宿主菌的相互关系进行噬菌体的分类  毒性噬菌体的复制周期或溶菌过程  温和噬菌体的定义、前噬菌体、溶原性细菌、溶原性、温和噬菌体的存在形式及温和噬菌体的溶原性周期和溶菌性周期  噬菌体的应用
考试要求
(1)了解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
(2)了解毒性噬菌体的复制周期.
(3)掌握温和噬菌体的特性、与宿主的关系.
(4)了解噬菌体在医学实践中的意义.
5、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考试内容
细菌的变异现象—形态结构、毒力、耐药性、菌落的变异  细菌遗传的物质基础—染色体、质粒(质粒特征)、转位因子(概念、种类)  细菌的变异机制  细菌遗传变异研究的实际意义—诊断疾病、治疗疾病、预防疾病、测定致癌物质、基因工程等
考试要求
(1)了解细菌变异现象.
(2)掌握细菌遗传的物质基础.
(3)掌握细菌基因的转移和重组.
(4)了解细菌变异的实际意义.
6、细菌的耐药性
考试内容
抗菌药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  细菌的耐药机制  细菌耐药性的防治
考试要求
(1)掌握细菌的耐药机制.
(2)了解常用抗生素的种类、作用机制、引起耐药的因素.
7、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考试内容
感染、致病菌、非致病菌、条件致病菌的含义  正常菌群的含义、分布和生理学意义  成为条件致病菌的条件  菌群失调、菌群失调症、二重感染的含义  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含义  细菌的致病性  细菌的毒力、侵袭力及毒素  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考试要求
(1)了解细菌感染的来源、传播方式与途径、环境因素对感染的影响.
(2)掌握感染、致病菌、非致病菌、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含义.
(3)掌握细菌致病性的物质基础.
(4)了解抗感染免疫的种类及机制.
(5)掌握细菌感染的类型.
8、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考试内容
细菌学检测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病原菌的检验程序  常用于细菌性感染的血清学诊断种类  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
考试要求
(1)了解病原菌的检验程序、常用血清学试验的原理.
(2)掌握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原理与主要生物制品.
9、球菌
考试内容
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以及脑膜类奈瑟菌与淋病奈瑟菌的生物学特性(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抗原构造、抵抗力及分类)、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防治原则
考试要求
(1)了解引起人类化脓性感染的主要病原性球菌的种类、形态染色和培养特性和防治原则.
(2)掌握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类奈瑟菌以及淋病奈瑟菌的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
(3)掌握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别要点.
(4)掌握链球菌的分型,甲型链球菌与肺炎链球菌的鉴别要点.
(5)掌握脑膜炎奈瑟菌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10、肠杆菌科
考试内容
肠道杆菌的共性  五种类型的大肠埃希菌致病株  LT、ST  大肠菌群的含义和意义  志贺菌属的抗原构造与分类、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病原体分离鉴定的步骤  沙门菌属的抗原构造与分类、变异、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免疫性、病原体的分离鉴定  肥达反应  克雷伯菌  变形杆菌
考试要求
(1)了解肠道杆菌的共同特性.
(2)了解大肠菌群指数、大肠埃希菌属中的致病株及其致病物质.
(3)掌握志贺菌属与沙门菌属的致病性.
(4)掌握志贺菌属与沙门菌属微生物学检查步骤.
11、弧菌属和螺杆菌属
考试内容
弧菌属的特性  霍乱弧菌的形态结构、培养、抗原构造与分型(区别○-1群与非○-1群的意义、古典生物型与EL Tor生物型、○139)、抵抗力、致病物质(霍乱肠毒素作用机制)与所致疾病、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副溶血弧菌的培养特性(嗜盐性)、所致疾病和防治  神奈川试验  幽门螺杆菌的重要性状及致病性、诊断与防治
考试要求
(1)了解霍乱弧菌的两种生物型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与所致疾病.
(2)了解副溶血弧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所致疾病.
(3)掌握霍乱肠毒素的作用机制.
(4)了解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性.
12、厌氧性细菌
考试内容
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和艰难梭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  汹涌发酵  Nagler反应  无芽胞厌氧菌感染的特点
考试要求
(1)了解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原则.
(2)掌握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的致病机制.
(3)了解艰难梭菌的致病性.
(4)掌握无芽胞厌氧菌感染的特点.
13、分枝杆菌属
考试内容
结核杆菌的形态染色(抗酸性)及培养特点、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及其实际意义、变异性(毒力变异和耐药性变异)、致病物质、传播途径及所致疾病(原发感染与继发感染)、免疫性(传染免疫与变态反应的关系)、结核菌素试验(原理、判断与用途)、微生物学检查(浓缩集菌与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卡介苗的接种  麻风杆菌的形态染色特点、致病性(传播途径)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涂片染色镜检及病理组织切片检查的意义)和防治原则  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种类和特性
考试要求
(1)掌握结核分支杆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免疫性和特异性防治.
(2)了解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种类和特性.
(3)了解麻风分枝杆菌的形态染色、传播途径及微生物学检查.
    14、动物源性细菌
考试内容
人畜共患病、动物源性疾病的概念  布鲁氏菌属的分类、对动物与人类的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的取材、血清学诊断的常用方法和意义、病畜管理及疫苗接种在预防上的作用  鼠疫杆菌的典型形态与多形性、致病作用、传染方式及临床类型、取材和诊断依据以及预防措施  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的致病性  炭疽芽胞杆菌的致病性和防治原则
考试要求
(1)了解人畜共患病、动物源性疾病的概念.
(2)了解布鲁氏菌属的分类、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3)掌握鼠疫杆菌的典型形态与多形性、致病作用、传染方式及临床类型、取材和诊断依据以及预防措施.
(4)了解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的致病性.
(5)掌握炭疽芽胞杆菌的致病性和防治原则.
15、嗜血杆菌、棒状杆菌、鲍特菌、军团菌和假单胞菌
考试内容
流感嗜血杆菌形态、培养(卫星现象)、致病性  白喉杆菌的形态染色、排列特点、培养特性、致病性(白喉外毒素的致病机理)、免疫性(锡克氏试验的原理、结果及判断)、微生物学检查和特异性防治(类毒素及抗毒素的应用)  嗜肺军团菌的形态染色及所致疾病  百日咳鲍特菌的形态、培养、所致疾病、特异性预防
考试要求
    (1)掌握流感嗜血杆菌的培养特性(卫星现象)和致病性.
(2)掌握白喉外毒素的致病机理.
(3)了解流感嗜血杆菌、白喉杆菌的形态染色特点、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4)了解嗜肺军团菌的形态染色及所致疾病.
(5)了解百日咳鲍特菌的形态、培养、所致疾病和特异性预防.
16、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与螺旋体
考试内容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的生物学性状  衣氏放线菌的条件致病性(放线菌病)形诺卡菌的致病性(化脓性感染)  支原体的概念、形态结构、培养特性、繁殖方式、生化反应、抗原构造、种类和所致疾病  支原体与细菌L型的区别  肺炎支原体所致疾病及其微生物学检查  溶脲脲原体的致病性  立克次体的概念、共同特点与分类  外斐反应  普氏与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的致病性 恙虫病立克次体的致病性  贝纳柯克斯体(又称Q热柯克斯体)的致病性  汉赛巴通体的致病性  衣原体的概念、共同特征和发育周期  沙眼衣原体三个生物变种的致病性、传播方式、血清型与所致疾病关系及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肺炎衣原体的致病性  螺旋体的概念、特性和种类  钩端螺旋体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抗原构造与分类、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免疫性、检查方法及防治  梅毒螺旋体的形态、培养特性、所致疾病及传播方式、免疫性和微生物学检查法  伯氏疏螺旋体、奋森疏螺旋体、回归热疏螺旋体的致病性
考试要求
(1)了解放线菌与诺卡菌属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
(2)了解支原体的生物学地位、形态、培养和繁殖特点及种类.
(3)掌握肺炎支原体、溶脲脲原体与人类疾病的关系.
(4)了解立克次体的生物学地位、种类、形态和培养特点及传播媒介.
(5)掌握普氏与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恙虫病立克次体的致病性和检查方法.
(6)了解衣原体的生物学地位、种类、形态、培养、繁殖特点和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7)掌握沙眼衣原体和肺炎衣原体所致的人类疾病及其致病机制.
(8)了解螺旋体的生物学地位和种类.
(9)掌握钩端螺旋体的致病性、检查方法及防治原则.
(10)掌握梅毒螺旋体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
(11)了解伯氏疏螺旋体、奋森疏螺旋体、回归热疏螺旋体的致病性.
(三)医学病毒学部分
1、病毒的基本性状
考试内容
病毒的形态结构  病毒体  核衣壳及其对称性  病毒的核酸与蛋白质  病毒的培养与增殖  病毒培养与增殖的细胞效应  病毒的增殖过程(吸附和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和释放)  病毒的异常增殖(缺陷干扰颗粒和顿挫感染的概念)  病毒的遗传变异  病毒的分类
考试要求
(1)了解病毒的生物学地位、分类、命名及遗传变异.
(2)掌握病毒的结构、组成及其功能.
(3)掌握病毒的培养与增殖.
2、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考试内容
病毒的传播方式  病毒感染的类型(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急性感染,持续感染—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病毒感染)  细胞水平的病毒感染(溶细胞型感染、稳定状态感染、细胞凋亡、细胞增生与细胞转化、细胞基因的整合)  病毒感染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抗病毒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干扰素与NK细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病毒的免疫逃避机制
考试要求
(1)了解病毒的传播方式、病毒感染的类型和宿主的抗病毒感染免疫.
(2)掌握病毒的致病机制.
(3)掌握病毒的垂直传播和持续性感染.
(4)掌握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机制.
3、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考试内容
病毒感染标本的采集和送检(采集时间、标本的处理等)  病毒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指标  病毒感染定量  PFU  TCID50  检测病毒抗原及抗体的方法  检测病毒核酸的方法  抗病毒治疗  病毒感染的预防
考试要求
(1)了解病毒感染的一般检查程序和血清学诊断方法.
(2)掌握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
(3)掌握病毒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以及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指标.
(4)了解病毒感染的药物防治和免疫防治.
4、呼吸道病毒
考试内容
流感病毒的形态结构、表面抗原(HA,NA)及其功能、分型、变异和意义、培养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及防治原则  麻疹病毒的结构和H、F蛋白、致病性、与SSPE关系、免疫性和特异性预防  腮腺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和呼肠病毒的致病性
考试要求
(1)了解呼吸道病毒的种类.
(2)掌握流感病毒的形态结构、分型和变异、致病性、病毒分离和鉴定以及防治原则.
(3)了解副粘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4)掌握麻疹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
(5)了解腮腺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和呼肠病毒的致病性.
5、肠道病毒和胃肠炎病毒
考试内容
肠道病毒的种类和共性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原组成、型别、致病性、免疫性与特异性预防   柯萨奇病毒与埃可病毒的分组、分型与致病性  新型肠道病毒68、69、70、71型的致病性  轮状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形态结构)、致病性和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原则  肠道腺病毒、杯状病毒和星状病毒的生物学特点和致病性
考试要求
(1)了解肠道病毒的种类和共同特性.
(2)掌握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原组成,致病性,免疫性和特异性预防.
(3)了解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新型肠道病毒的致病性.
(4)掌握轮状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形态结构)、致病性和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原则.
(5)了解肠道腺病毒、杯状病毒和星状病毒的生物学特点和致病性.
6、肝炎病毒
考试内容
肝炎病毒的种类  HAV的生物学特点、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和特异性预防  HBV的形态结构、基因结构与复制方式、动物感染模型与细胞培养、病毒抗原—抗体系统及其临床意义、致病性与免疫性以及免疫预防  HCV的形态结构、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  HDV的形态结构和致病性  HEV的形态结构、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法
考试要求
(1)了解肝炎病毒的形态结构、核酸类型与基因结构.
(2)掌握五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机制和传播途径和防治原则.
(3)掌握HBV的复制过程.
(4)掌握HBV的抗原—抗体系统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5)掌握HBV 和HCV感染慢性化的机制.
7、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
考试内容
黄病毒和甲病毒的共同特性及感染类型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储存宿主、传染源、传播媒介)、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和特异性预防  登革病毒的传播途径和致病性(包括免疫促进作用)  森林脑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和致病性  出血热病毒的种类  汉坦病毒的分型、生物学特性、流行环节、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病毒分离、抗原检测、血清学反应)和防治原则  新疆出血热病毒的致病性
考试要求
(1)了解黄病毒和甲病毒的共同特点和感染类型.
(2)掌握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播途径、致病性和防治原则.
(3)了解登革病毒和森林脑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和致病性.
(4)了解引起我国出血热的常见病毒.
(5)掌握汉坦病毒的分型、生物学特性、流行环节、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病毒分离、抗原检测)和防治原则.
(6)了解新疆出血热病毒的致病性.
8、疱疹病毒
考试内容
疱疹病毒的种类和共同特点(形态结构、培养、感染类型)  单纯疱疹病毒的致病性(原发感染、隐伏与再发感染、先天性感染)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致病性  巨细胞病毒的致病性(先天性感染、围产期感染、接触感染、输血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病人的感染)和检测方法  EB病毒的致病性和诊断(EB病毒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人疱疹病毒6、7、8型的致病性
考试要求
(1)了解常见致人类感染的疱疹病毒种类及所致疾病.
(2)了解疱疹病毒的共同特点.
(3)掌握单纯疱疹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潜伏感染特性.
(4)掌握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的致病性和检测方法.
(5)了解人疱疹病毒6、7、8型的致病性.
9、逆转录病毒
考试内容
逆转录病毒的种类和特性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形态结构、复制、病毒的变异与受体、培养特性、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致病机制、临床过程、HIV感染的免疫反应、微生物学检查法(抗体检测,病毒及其组分检测)和防治原则  人类嗜T细胞病毒1、2型的致病性
考试要求
(1)了解逆转录病毒的种类及特性.
(2)掌握HIV的形态结构、复制、病毒的变异、受体、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致病机制、临床过程、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防治原则.
(3)了解人类嗜T细胞病毒1、2型的致病性.
10、其他病毒和朊粒
考试内容
狂犬病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内基小体,抗原检测)和防治原则  人乳头瘤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与宫痉癌的关系)
人类微小病毒B19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  朊粒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检测与防治
考试要求
(1)掌握狂犬病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防治原则.
(2)了解人乳头瘤病毒和人类微小病毒B19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
(3)掌握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的关系.
(4)了解朊粒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检测与防治.
(四)医学真菌学部分
1、真菌学总论
考试内容
真菌的生物学地位、分类、形态结构、培养特性(培养条件、菌落类型与特点)、繁殖方式和抵抗力  真菌的致病性(感染类型,致病机制)和免疫性  真菌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
考试要求
(1)了解真菌的生物学地位和分类.
(2)掌握真菌的形态结构、培养特性和繁殖方式.
(3)掌握真菌的致病性(感染类型,致病机制)和检查方法.
(4)了解真菌感染的防治原则.
2、主要病原性真菌
考试内容
皮肤癣真菌的种类、形态、培养特性、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法  皮下组织感染真菌的致病性  新生隐球菌的形态、培养特性、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法  白假丝酵母菌的形态、培养特性、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法  曲霉、毛霉、卡氏肺孢菌的致病性
考试要求
(1)了解皮肤癣真菌的种类、形态、培养特性、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法.
(2)了解皮下组织感染真菌的致病性.
(3)掌握新生隐球菌的形态、培养特性、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法.
(4)掌握白假丝酵母菌的形态、培养特性、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法.
(5)了解曲霉、毛霉、卡氏肺孢菌的致病性.
(五)医学寄生虫学总论部分
考试内容
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性 寄生、共生、共栖的概念  寄生虫与宿主的概念  寄生生活对寄生虫的影响  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其类型  寄生虫的种类(专性、兼性、偶然、体内、体外、长期或暂时性、机会致病性寄生虫)  宿主的种类(中间宿主、终末宿主、储蓄宿主、转续宿主)  寄生虫的分类及营养代谢  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夺取营养、机械性损伤、毒性和抗原物质的损害)  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  寄生虫抗原种类及特点  寄生虫的免疫逃避  带虫免疫  寄生虫免疫病理类型  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的特点   带虫者、慢性感染和隐性感染的概念  多寄生现象  幼虫移行症和异位寄生  寄生虫病的实验诊断(病原学诊断、免疫学诊断)  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传染性、人兽共患性)  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自然、社会、生物因素)  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防治寄生虫病的重大成就
考试要求
(1)了解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性、寄生生活对寄生虫的影响、寄生虫的种类、寄生虫的分类及营养代谢、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寄生虫抗原种类及特点、寄生虫的免疫逃避、寄生虫免疫病理类型、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的特点、寄生虫病的实验诊断、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防治寄生虫病的重大成就.
(2)掌握寄生、共生和共栖的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的概念、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其类型、宿主的种类(中间宿主、终末宿主、储蓄宿主、转续宿主)、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夺取营养、机械性损伤、毒性和抗原物质的损害)、幼虫移行症和异位寄生的概念以及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传染性、人兽共患性).
(六)医学原虫学部分
考试内容
原虫的基本形态结构  原虫的运动、营养、代谢与生殖等生理功能  医学原虫的生活史类型  滋养体与包囊的概念  医学原虫的致病特点  重要医学原虫的分类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形态(滋养体与包囊)、生活史(滋养体及包囊各期的发育)、致病(虫株毒力、寄生环境的理化条件以及生物因素和宿主机体状况与致病的关系,病变特点,肠阿米巴病与肠外阿米巴病的临床症状)、实验诊断、流行(分布概况及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  其他人体非致病或机会致病阿米巴的滋养体和包囊的形态鉴别(重点为结肠内阿米巴与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区别)  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  寄生于人体的利什曼原虫的主要种类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主要危害性、形态、生活史、致病机理与临床症状、免疫特点、我国黑热病的特殊临床表现、黑热病并发症、实验诊断和防治原则  蓝氏贾第鞭毛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机理与临床表现、实验诊断、流行和防治原则  阴道毛滴虫的形态、生活史特点、致病机理与临床表现及与不孕症的关系、病原学诊断、流行与防治  疟原虫的种类、危害、形态与生活史(在人体内和蚊体内的发育过程及各阶段的形态特点、红细胞被原虫寄生的变化、间日原虫具有两型子孢子及休眠体的学说、间日疟原虫形态和生活史与三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的不同之处)、致病(疟原虫致病的主要阶段,疟疾发作、再燃、复发的概念和机制,疟疾发作的临床表现,疟疾贫血、凶险型疟疾和疟性肾病的发病机制)、免疫(免疫特点、免疫逃避、免疫病理)、实验诊断(病原检查、血清学诊断、诊断新技术)、流行(疟疾在我国的分布及流行现状,疟疾爆发流行的特点和流行因素)以及防治(综合防治措施,抗疟药与疟原虫的抗药性,我国的抗疟成就和面临的艰巨任务)  弓形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  隐孢子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
考试要求
(1)了解原虫的基本形态结构、原虫的运动、营养、代谢与生殖等生理功能、医学原虫的生活史类型、滋养体与包囊的概念、医学原虫的致病特点以及重要医学原虫的分类.
(2)掌握常见人体寄生原虫的鉴别特征.
(3)掌握溶组织内阿米巴、杜氏利什曼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阴道毛滴虫、弓形虫和隐孢子虫的生活史和致病性及其病原学检查方法.
(4)了解溶组织内阿米巴、杜氏利什曼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阴道毛滴虫、弓形虫和隐孢子虫的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
(5)掌握疟原虫的形态与生活史(在人体内和蚊体内的发育过程及各阶段的形态特点、红细胞被原虫寄生的变化、间日原虫具有两型子孢子及休眠体的学说、间日疟原虫形态和生活史与三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的不同之处)、致病(疟原虫致病的主要阶段,疟疾发作、再燃、复发的概念和机制,疟疾发作的临床表现,疟疾贫血、凶险型疟疾和疟性肾病的发病机制)、免疫(免疫特点、免疫逃避、免疫病理)、实验诊断方法、流行因素和防治措施.
(七)医学蠕虫学部分
    1、医学吸虫
    考试内容
土源性蠕虫和生物源性蠕虫的概念 吸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特点和分类 华支睾吸虫、布氏姜片吸虫、肝片形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与防治原则  异形吸虫和棘口吸虫的致病性  人体寄生的血吸虫种类  日本裂体吸虫(日本血吸虫)形态(成虫、卵)、生活史(成虫寄生部位,卵排出途径,毛蚴孵化,毛蚴,尾蚴的特征,在钉螺体内的发育,感染期和方式,童虫移行,成虫寿命)、致病(尾蚴、童虫、成虫,特别是虫卵的致病性,免疫损害)、实验诊断(病原检查:直接涂片,自然沉淀,毛蚴孵化,尼龙袋集卵,活检;免疫诊断、环卵沉淀试验,IHA,ELISA等)、流行(分布,因素)与防治  我国血吸虫防治工作的成就  尾蚴性皮炎(稻田性皮炎)
考试要求
(1)了解土源性蠕虫和生物源性蠕虫的概念、吸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特点和分类.
(2)掌握华支睾吸虫、布氏姜片吸虫、肝片形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的生活史、致病性和病原诊断方法.
(3)了解华支睾吸虫、布氏姜片吸虫、肝片形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的流行因素与防治原则.
(4)了解异形吸虫和棘口吸虫的致病性.
(5)掌握日本血吸虫的形态(成虫、卵)、生活史(成虫寄生部位,卵排出途径,毛蚴孵化,毛蚴,尾蚴的特征,在钉螺体内的发育,感染期和方式,童虫移行,成虫寿命)、致病(尾蚴、童虫、成虫,特别是虫卵的致病性,免疫损害)、实验诊断(病原检查:直接涂片,自然沉淀,毛蚴孵化,尼龙袋集卵,活检;免疫诊断、环卵沉淀试验,IHA,ELISA等)、流行(分布,因素)与防治方法.
2、医学绦虫
考试内容
绦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特点和分类  曼氏迭宫绦虫、阔节裂头绦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和缩小膜壳绦虫的形态特点、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与防治  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形态(成虫、棘球蚴和原头节)、生活史、棘球蚴的致病、实验诊断、流行与防治
考试要求
(1)了解绦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特点和分类.
(2)了解常见人体寄生绦虫的形态特征.
(3)掌握曼氏迭宫绦虫、阔节裂头绦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缩小膜壳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生活史、致病和实验诊断方法.
(4)了解曼氏迭宫绦虫、阔节裂头绦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缩小膜壳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流行因素与防治原则.
3、医学线虫和棘头虫
考试内容
线虫的形态特点与功能、生活史的一般特征、分类  似蚓蛔线虫、毛首鞭形线虫、蠕形住肠线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美洲板口线虫、粪类圆线虫、旋毛形线虫和猪巨吻棘头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作用、实验诊断、流行和防治原则  寄生人体的丝虫种类  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的形态(特别是两种微丝蚴的鉴别)、生活史(在中间宿主蚊和终宿主人体发育的过程,两种丝虫的寄生部位,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致病(致病机理,急性期和慢性期的临床表现)、实验诊断(检查方法及采血时间)、流行(我国的分布地区及现状、流行因素)与防治原则  我国防治丝虫病的成就
考试要求
(1)了解线虫的形态特点与功能、生活史的一般特征及其分类.
(2)了解常见人体寄生线虫的形态特征.
(3)掌握似蚓蛔线虫、毛首鞭形线虫、蠕形住肠线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美洲板口线虫、粪类圆线虫、旋毛形线虫和猪巨吻棘头虫的生活史、致病作用和病原检查方法.
(4)了解似蚓蛔线虫、毛首鞭形线虫、蠕形住肠线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美洲板口线虫、粪类圆线虫、旋毛形线虫和猪巨吻棘头虫的流行因素与防治原则.
(5)掌握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两种微丝蚴的鉴别、生活史(在中间宿主蚊和终宿主人体发育的过程,两种丝虫的寄生部位,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致病(致病机理,急性期和慢性期的临床表现)、实验诊断(检查方法及采血时间)、流行因素与防治原则.
八、医学节肢动物部分
    考试内容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与医学有关的节肢动物的分类  节肢动物的生态  医学节肢动物的危害(直接危害、间接危害)  病媒节肢动物的判定  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  蛛形纲的形态特征  蜱螨对人体的危害  硬蜱、软蜱、恙螨和革螨的主要特征和区别、生活史、生态习性、我国主要种类及分类、与疾病的关系以及防制原则  疥螨、蠕形螨的形态、生活习性、致病与主要症状、实验诊断、流行与防治  尘螨与疾病的关系  昆虫纲的形态特征、发育与变态、与医学有关的昆虫的分类地位及主要形态特征  蚊、蝇、蠓、蚋、虻、蚤、虱、臭虫及蜚蠊的形态与结构、生理特性、生活史和生态习性、常见种类、与疾病的关系(传病机制)及防制原则
考试要求
(1)了解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与医学有关的节肢动物的分类、节肢动物的生态及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原则.
(2)掌握医学节肢动物的危害(直接危害、间接危害)及病媒节肢动物的判定标准.
(3)了解蛛形纲和昆虫纲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
(4)了解硬蜱、软蜱、恙螨和革螨的主要形态特征和区别、生活史、生态习性、我国主要种类和分类及防制原则.
(5)掌握硬蜱、软蜱、恙螨和革螨与疾病的关系.
(6)了解疥螨、蠕形螨的形态、生活习性、致病与主要症状、实验诊断、流行与防治以及尘螨与疾病的关系.
(7)掌握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概念.
(8)了解蚊、蝇、蠓、蚋、虻、蚤、虱、臭虫及蜚蠊的形态与结构、生理特性、生活史和生态习性、常见种类及防制原则.
(9)掌握蚊、蝇、蠓、蚋、虻、蚤、虱、臭虫及蜚蠊与疾病的关系(包括传病机制). 
病原生物学 [100103]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湖南师范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医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基础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感染与免疫
02病原分子生物学
03分子病毒学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63专业基础综合
备  注: 复试笔试科目:
病原生物学(含医学微生物学与人体寄生虫学)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①细胞生物学
②免疫学
湖南师范大学病原生物学考研的各位同学,2020年湖南师范大学病原生物学研究生录取名单终于公布了,湖南师范大学病原生物学是一个不错的专业,希望各位今年的考研分数线能过湖南师范大学病原生物学2020年的录取分数线,下面是2020年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公布的湖南师范大学病原生物学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和湖南师范大学病原生物学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湖南师范大学病原生物学2020年研究生复试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和湖南师范大学病原生物学的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进入湖南师范大学病原生物学研究生复试的基本要求线,后者是湖南师范大学病原生物学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包含了初试复试的综合成绩。本文是湖南师范大学病原生物学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内容来自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相关网站,如有出入请以湖南师范大学官方网站公布的湖南师范大学病原生物学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为准。
 
以下是2020年湖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录取名单,成绩从高到底,供准备报考该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参考:
湖南师范大学病原生物学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病原生物学 [100103]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湖南师范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医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基础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 (全日制)感染与免疫
02 (全日制)病原分子生物学
03 (全日制)分子病毒学
招生人数: 5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763 专业基础综合
备  注: 复试科目:
病原生物学(含医学微生物学与人体寄生虫学)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①细胞生物学
②免疫学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病原生物学     专业代码:100103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基础医学

专业介绍

温州医科大学为例:病原生物学学科围绕着病原与宿主互相作用机制、肿瘤原性病毒的致病分子机制及基因工程疫苗、蚊媒病毒致病及防治、弓形虫和广州管圆线虫致病机制等研究领域开展研究,获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1)重要肿瘤原性病毒的致病分子机制及基因工程疫苗研究;(2)病原与宿主互相作用机制研究;(3)蚊媒病毒致病及防治研究;(4)弓形虫和广州管圆线虫致病机制研究。
本学科现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博士生导师2人和硕士生导师1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人;9人具海外留学经历。近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1项及10余项省部级课题,研究经费充足;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Nature Microbiology, Molecular Cancer,Theranostics., vaccine等杂志上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特等奖、全国基础医学创新论坛及实验设计大赛一等奖等奖项。并先后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研奖励。

专业点分布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承德医学院 河北北方学院 山西医科大学 内蒙古医科大学 大连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 锦州医科大学 沈阳医学院 延边大学 吉林大学 北华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佳木斯大学 牡丹江医学院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海军军医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苏州大学 东南大学 徐州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浙江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蚌埠医学院 皖南医学院 福建医科大学 济南大学 潍坊医学院 泰山医学院 滨州医学院 郑州大学 河南大学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广东医科大学 广东药科大学 汕头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右江民族医学院 海南医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 陆军军医大学 四川大学 遵义医学院 贵州医科大学 大理大学 昆明医科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延安大学 兰州大学 青海大学 宁夏医科大学 新疆医科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1001 基础医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43 所,本次参评3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78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23 北京协和医学院 A+
3 10246 复旦大学 A
4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5 10335 浙江大学 A-
6 10558 中山大学 A-
7 90030 第二军医大学 A-
8 10062 天津医科大学 B+
9 10285 苏州大学 B+
10 10312 南京医科大学 B+
11 10422 山东大学 B+
12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3 10533 中南大学 B+
14 10610 四川大学 B+
15 12121 南方医科大学 B+
16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B
17 10159 中国医科大学 B
18 10161 大连医科大学 B
19 10183 吉林大学 B
20 10247 同济大学 B
21 10486 武汉大学 B
22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23 90032 第四军医大学 B
24 10055 南开大学 B-
25 10089 河北医科大学 B-
26 102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B-
27 10304 南通大学 B-
28 10459 郑州大学 B-
29 10559 暨南大学 B-
30 10631 重庆医科大学 B-
31 10730 兰州大学 B-
32 10313 徐州医科大学 C+
33 10366 安徽医科大学 C+
34 10384 厦门大学 C+
35 10403 南昌大学 C+
36 10555 南华大学 C+
37 10598 广西医科大学 C+
38 10660 贵州医科大学 C+
39 11065 青岛大学 C+
40 10114 山西医科大学 C
41 10472 新乡医学院 C
42 10560 汕头大学 C
43 10570 广州医科大学 C
44 10678 昆明医科大学 C
45 10752 宁夏医科大学 C
46 10759 石河子大学 C
47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48 10160 锦州医科大学 C-
49 10299 江苏大学 C-
50 10343 温州医科大学 C-
51 10367 蚌埠医学院 C-
52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C-
53 10601 桂林医学院 C-
54 10760 新疆医科大学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病原生物学     专业代码:077803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基础医学

专业点分布

华北理工大学 江苏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43 所,本次参评3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78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23 北京协和医学院 A+
3 10246 复旦大学 A
4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5 10335 浙江大学 A-
6 10558 中山大学 A-
7 90030 第二军医大学 A-
8 10062 天津医科大学 B+
9 10285 苏州大学 B+
10 10312 南京医科大学 B+
11 10422 山东大学 B+
12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3 10533 中南大学 B+
14 10610 四川大学 B+
15 12121 南方医科大学 B+
16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B
17 10159 中国医科大学 B
18 10161 大连医科大学 B
19 10183 吉林大学 B
20 10247 同济大学 B
21 10486 武汉大学 B
22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23 90032 第四军医大学 B
24 10055 南开大学 B-
25 10089 河北医科大学 B-
26 102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B-
27 10304 南通大学 B-
28 10459 郑州大学 B-
29 10559 暨南大学 B-
30 10631 重庆医科大学 B-
31 10730 兰州大学 B-
32 10313 徐州医科大学 C+
33 10366 安徽医科大学 C+
34 10384 厦门大学 C+
35 10403 南昌大学 C+
36 10555 南华大学 C+
37 10598 广西医科大学 C+
38 10660 贵州医科大学 C+
39 11065 青岛大学 C+
40 10114 山西医科大学 C
41 10472 新乡医学院 C
42 10560 汕头大学 C
43 10570 广州医科大学 C
44 10678 昆明医科大学 C
45 10752 宁夏医科大学 C
46 10759 石河子大学 C
47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48 10160 锦州医科大学 C-
49 10299 江苏大学 C-
50 10343 温州医科大学 C-
51 10367 蚌埠医学院 C-
52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C-
53 10601 桂林医学院 C-
54 10760 新疆医科大学 C-

077703病原生物学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病原生物学    专业代码:077703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生物医学工程

专业介绍

开设院校较少,暂无相关信息。本网站将持续更新

专业院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35 所,本次参评32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7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286 东南大学 A+
2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A+
3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4 10003 清华大学 A-
5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6 10335 浙江大学 A-
7 10610 四川大学 A-
8 10001 北京大学 B+
9 10056 天津大学 B+
10 10246 复旦大学 B+
11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12 10611 重庆大学 B+
13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B+
14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15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16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
17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B
18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B
19 10590 深圳大学 B
20 12121 南方医科大学 B
21 90032 第四军医大学 B
22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B-
23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24 10145 东北大学 B-
25 102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B-
26 10247 同济大学 B-
27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B-
28 10558 中山大学 B-
29 10559 暨南大学 B-
30 10062 天津医科大学 C+
31 10284 南京大学 C+
32 10343 温州医科大学 C+
33 10422 山东大学 C+
34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C+
35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C+
36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C
37 10285 苏州大学 C
38 10384 厦门大学 C
39 10486 武汉大学 C
40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C
41 11535 湖南工业大学 C
42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C
43 10013 北京邮电大学 C-
44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C-
45 10183 吉林大学 C-
46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C-
47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C-
48 10255 东华大学 C-
49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6西医综合
(注:以上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参考书目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为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6西医综合
(注:以上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参考书目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为例
初试科目
01血吸虫生物学与血吸虫免疫学
02血吸虫与中间宿主的生物学
03寄生虫免疫学与分子寄生虫学
04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05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开发研究
06肿瘤相关病毒致癌分子机制
07肿瘤相关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表达调控与信号传导
08病毒感染与免疫
09病毒感染与肿瘤
10病毒感染免疫
11神经病毒学
12病毒致肿瘤的机制研究
13流感病毒聚合酶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14病毒基因功能与调节
15病毒家族性标志物基因的筛选及功能研究
16肿瘤表观遗传学研究
17溶瘤病毒
18卵巢癌的耐药机制研究
19支原体感染免疫
20真菌的感染与免疫
21抗感染免疫
22寄生虫分子生物学
23血吸虫生物学
24媒介生物学及控制
25血吸虫免疫学
26肿瘤病理
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6西医综合
复试科目①英语
②医学病毒学或医学微生物学或医学寄生虫学
同等学力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高等数学②医用基础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