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文化产业管理考研参考书目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华东政法大学考研分数线、华东政法大学报录比、华东政法大学考研群、华东政法大学学姐微信、华东政法大学考研真题、华东政法大学专业目录、华东政法大学排名、华东政法大学保研、华东政法大学公众号、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华东政法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华东政法大学文化产业管理考研参考书目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华东政法大学文化产业管理考研参考书目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考研派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Add 华东政法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华东政法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文化产业管理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是考生获取考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考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考研招生计划、考试计划、考试内容、考试大纲、考试政策、报录比、录取名单、复试名单、复试分数线、推免政策等等内容,华东政法大学文化产业管理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考生进行考研的信息主要来源,华东政法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的小编提醒各位考生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华东政法大学文化产业管理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华东政法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华东政法大学文化产业管理考研参考书目

 
门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研究方向(代码) 总分 单科(满分=100分) 单科(满分>100分)
管理学[12] 公共管理[1204] 文化产业管理(1204J1) 351 46 69

华东政法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17年研究生招生简章考研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 2017 招生人数: 15 专业代码:1204J1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632文化产业管理
④812公共管理学

复试科目或内容

初试参考书目或教材

632文化产业管理:《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周三多、 陈传明、鲁明泓等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文化产业精要读本》蔡尚伟、车南林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812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第二版)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公共管理学》(精编版)王乐夫、蔡立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备注: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养、掌握一定法律以及商务专业基础,具有创意能力及执行能力,能够在文化企事业单位、文化行政管理职能部门、传统企业、社会创新部门与高校、科研机构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文化产业经营、文化产业研究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计划
       本专业先后开设《文化产业概论》、《管理学原理》、《文化资源开发与管理》、《文化项目管理》、《文化经济学》、《文化产业政策》、《文化产业法律实务》等本科生课程,以及《文化产业管理专题研究》、《文化经济学专题研究》、《公共管理学研究方法》、《知识产权经营与管理》等研究生课程。
 
       本科生还将开展包括文化行政管理、企业文化管理、文化企业经营、文化活动项目策划等课程实践训练,进行社会调查2周,专业见习3周,毕业实习14周,以及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撰写。
 
三、专业特色
       本专业在专业定位与特色培育上积极与学校高峰高原优势学科融合,现已形成版权运营与管理和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两大专业特色。特色确立源自两大优势,其一,依托本校高峰学科法学的强大影响力,培养版权运营与管理领域的精英;其二,依托本校高原学科公共管理的强大辐射力,培养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领域的优秀人才。
 
四、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学历层次较高、专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专职教师11名,教授2名,副教授5名,讲师4名,全都拥有博士学位。多位教师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申银万国奖、华东政法大学教学名师等奖项以及“我心目中的最佳教师”、“本科优秀主讲教师”等荣誉称号。
 
       专职教师中有在国内文化产业领域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也有理论功底扎实、科研能力较强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兼职教师中既有本校法学、公共管理等高峰高原学科的知名教授,也有国内文化产业领域的知名学者、企业家。
 
五、科研服务
       本专业设有文化战略与创新研究中心(筹建中)、文物艺术品市场与文化产业管理研究中心、文化产业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先后与上海喜马拉雅艺术馆、上海梧桐美术馆、上海光大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共建了创新研究中心和教学实践基地。
 
       近年来,本专业教师先后承担3项国家级项目、10余项省部级及其他项目,在《人民日报》、《中国人口科学》、《科研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江海学刊》等一流和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0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