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吉林师范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吉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教育科学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 教育科学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实施细则
为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着力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招生考试工作的安全性、公平性、科学性,根据教育部《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函〔2020〕8号)、《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1〕2号)和《关于做好吉林省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吉教考字〔2021〕13号)以及教育部、吉林省相关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实际,制定我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
一、工作原则
(一)坚持安全第一。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切实做好复试过程中的疫情防控工作。
(二)坚持科学选拔。科学制定复试方案,在对考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考查基础上,突出对专业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考核,确保生源质量。
(三)坚持公平公正。加强对考生资格的审查,严把复试入口关。加强对复试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随机确定考生复试次序”“随机确定导师组组成人员”“随机抽取复试试题”的“三随机”工作机制,严防复试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加强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严肃考风考纪。坚持做到复试全程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
二、组织机构
(一)根据学校要求,学院成立了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院长为组长,是第一责任人;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为副组长,是直接责任人,组员由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构成。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落实本学院复试录取工作方案,遴选、培训复试小组成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制定复试小组的工作程序、评判规则和评判标准,负责组织本学院的专业能力面试、综合能力面试、外语听说能力测试、跨专业及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试卷评阅、成绩登录、汇总等工作。
(二)学院成立复试命题小组、复试小组、资格审查小组、技术保障小组、后勤保障小组。
复试命题小组负责制定难度适宜、数量充足的复试试题;复试小组负责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要求开展本学科的复试工作,相关工作要求详见《吉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小组工作基本规范》。复试小组根据学科专业情况设立,由相关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硕士生导师等组成,成员不少于5人,另设秘书1人;资格审查小组负责核验考生身份,完成考生的资格审查;技术保障小组负责设备保障,培训复试小组成员,组织网络复试演练,及时处理复试过程的技术问题;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安排复试场地、开展卫生消毒等疫情防控工作。为确保复试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复试期间,严格遵守四平市和长春市疫情防控的部署要求开展复试工作。
三、各专业领域(方向)拟招生人数
 
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拟招生人数
040101(全日制)教育学原理 13
040102(全日制)课程与教学论 3
040104(全日制)比较教育学 2
040110(全日制)教育技术学 2
0402心理学
040201(全日制)基础心理学
040202(全日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40203(全日制)应用心理学
12
045101教育管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4
045101教育管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5
045115小学教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60
045115小学教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10
045116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10
045116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10
045118学前教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43
045118学前教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8
 
备注:拟招生人数根据学校总体情况及一志愿复试情况进行调整。拟招生人数不包括推免生和专项计划。
四、复试时间安排
时间 复试专业
3月27日
(8:00—17:40)
1.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小学教育专业(全日制)
2.心理学一级学科下设的各研究方向,包括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3.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3月28日
(8:00—17:40)
1.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前教育专业(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2.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的各研究方向,包括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教育技术学
3.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专业(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小学教育专业(非全日制)
 
五、考生资格审查材料
考生报考资格的审查工作由学院资格审查小组在复试前完成,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将复试资格审查材料电子版按要求上传,并确保上传材料的清晰度与真实性,审查不合格者不准参加复试,对报考信息造假者及不符合我校报考条件者取消复试资格。
资格审查将运用“人脸识别”“人证识别”等技术,并通过综合比对“报考库”“学籍学历库”“人口信息库”“考生考试诚信档案库”等措施,加强对考生身份的审查核验,严防复试“替考”。
六、复试内容
各专业复试通过统一的网络远程面试平台进行,复试小组对考生逐一面试,面试顺序由面试系统随机抽取确定。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能力面试、综合能力面试、外语听说能力测试,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办学特色设计考核程序、内容和评分标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考生统一考试,统一面试,按总成绩和招生计划分别录取。每位考生面试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0分钟,但不超过25分钟,若超过规定时间,复试小组秘书可禁止考生作答,考生面试结束后,面试老师当场评分,成绩取平均分。
(一)专业能力面试
专业能力的考试采取口试方式进行,旨在考查考生对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试题按照我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复试考试科目命制,满分150分,低于90分者不及格,需由考生本人确认。每位考生面试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2分钟,但不超过15分钟,若超过规定时间,复试小组秘书可禁止考生作答。
(二)综合能力面试
综合能力面试采取口试形式,旨在考查考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等,判断考生是否具备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潜能和素质。满分50分,低于30分者不及格,需由考生本人确认。
(三)外语听说能力测试
外语听说能力测试与综合能力面试同步进行。测试语种为参加复试专业的初试外国语语种,考查考生外语的听、说、读等能力。满分50分,低于30分者不及格,需由考生本人确认。
(四)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口试。加试每门课程满分100分,成绩中有1门低于60分者将取消录取资格。
(五)复试中发现考生综合素质不合格的,复试面试小组有权直接提出复试不合格意见,必要时可对考生再次进行复试。
七、关于研究方向问题的特别说明
(一)录取后,我院根据心理学学科导师人数及报考人数具体确定各方向招生数量。
(二)根据考生所报考心理学专业方向,学院根据初试和复试总成绩排名先后最终确定考生是否被所报专业方向录取;未被该专业方向录取的考生,学院有权在各专业方向间调剂。
八、复试纪律及要求
(一)加强诚信评判和作弊考生查处。学校将诚信考核作为重要环节纳入复试工作,强化对考生诚信的要求。考生在正式复试前须在线上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对存在弄虚作假、使用特殊设备舞弊、泄露考题及有替考情节的考生,一律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对远程复试过程中拒不配合复试小组提出的有利于维护考试纪律等有关要求的考生,当场取消复试资格。入学后三个月内将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二)学院将通过组建复试考生钉钉群,提前与上线考生取得联系,指导考生熟悉远程复试平台的使用方法。
注:请各位考生根据自己报考专业尽快加入以下钉钉群。
1.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各方向(包括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和教育技术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专业(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小学教育专业(非全日制) 钉钉群号:31255814
2.心理学一级学科各专业(包括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钉钉群号:32606652
3.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小学教育专业(全日制) 钉钉群号:33733635
4.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前教育专业(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钉钉群号:33203164
(三)学院在复试期间严格落实属地及我校疫情防控要求,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师生的健康和安全。
(四)复试过程学院全程录音录像。
九、学院联系人及电话
在复试期间,考生若发生断网等情况,可及时与我院紧急联系人进行联系。
紧急联系人:杨老师  0434-3291807。
学前教育专业(中外合作办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中韩国际化合作办学为平台,立足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共享中韩优质教育资源。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从事学前教育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能在各种幼儿教育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广播电视和图书出版部门、各级各类师资培训部门以及社区等从事儿童教育、教学科研、培训、管理、宣传和康复等工作的实践能力较强的国际型学前教育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教师观;具有国际化的视野,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动态,能适应现代学前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具有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懂得学前儿童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具有教育和支持幼儿学习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艺术表现能力;掌握两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主要课程:儿童心理发展及教育、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儿童艺术教育、幼儿园课程分析理解、钢琴、舞蹈、手工等。
就业方向:国内、国际大中型幼儿园、艺术类学校及早教机构担任教师;与幼儿教育相关的广播电视和图书出版部门从事幼儿教育节目、图书策划编辑等工作;教育行政部门、社区等从事幼儿教育管理与指导工作。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学位。
学前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从事学前教育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能在各种幼儿教育机构、广播电视和图书出版部门、各级各类师资培训部门以及社区等从事儿童教育、教学科研、培训、管理、宣传和康复等工作的实践能力较强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教师观;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动态,熟悉国家和地方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能适应现代学前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具有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学前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的能力;具有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与社区和幼儿家长沟通的能力以及反思实践的能力。
主要课程: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比较教育学、中外学前教育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幼儿园课程论、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钢琴、舞蹈、手工等。
就业方向:大中型幼儿教育学校、幼儿园、艺术类学校及亲子、幼儿英语等幼教机构担任教师;与幼儿教育相关的广播电视和图书出版部门从事幼儿教育节目、图书策划编辑等工作;教育行政部门、社区等从事幼儿教育管理与指导工作。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学位。 
心理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治疗、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专业素养,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医疗、社区服务机构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并能进行心理咨询服务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实证研究方法,掌握相关统计、测量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方法,具有进行心理学教学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心理实验研究和心理测量的基本能力;了解心理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厚的文化修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学应用能力。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史、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学校心理辅导、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变态心理学等。
就业方向:教育部门、企业、事业、医疗部门、社区服务机构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工作。
 
小学教育(英语方向)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具备坚实的教育教学知识,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管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尤其擅长小学英语学科的教学与研究,能在小学、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适应2l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的从事小学教育事业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及研究方法,具有广博的学科专业知识,尤其是小学英语方向专业知识,具备小学英语等课程的教学与教学研究能力,从事小学英语学科的教学基本功过硬,掌握各项从教技能,具备从事小学多学科教学的能力,从事小学英语学科的教学基本功过硬,多才多艺,适应小学教育教学的需要,有较强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技能和运用能力;能从事以小学英语类为主的多学科的教学;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较好的审美修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
主要课程:教育学原理、普通心理学、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教学论、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阅读等等。
就业方向:在各级各类机构中,担任小学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从事小学英语教学研究和其他教育工作。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学位。
小学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具备坚实的教育教学知识,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管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尤其擅长小学文科、理科的教学与研究,能在小学、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的从事小学教育事业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掌握有关小学教育学理论和心理学知识、具有广博的小学各学科专业知识,学会小学教育的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育人素质,具有高尚的道德素质,对小学教育的各个学科都有基本的涉猎,具备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和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和从教能力,具备从事小学多学科教学的能力,从事小学英语学科的教学基本功过硬,多才多艺,适应小学教育教学的需要,能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较好的审美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主要课程:教育学原理、普通心理学、小学教学论、小学生心理学、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小学教育心理学、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儿童文学、写作、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阅读等等。
就业方向: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中,担任小学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从事小学教学研究和其他教育工作。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学位。
教育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力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教师、教育科研人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及社会教育工作者。
培养要求:通过四年本科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德、智、体等方面取得全面发展;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能力和进行科研的能力,既能够胜任教学任务,也能够胜任行政管理、教育科研、社区教育等工作任务;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具有宽厚的文化底蕴,体现宽口径培养的基本方向。
主要课程: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德育原理、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社会学、学校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
就业方向:教育机构、教育管理部门、社区工作者、各类培训机构中行政管理部门、公司企事业人力资源培训部门。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学位。
学院现有本科生1490人、硕士生394人。现有专任教师55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1人、博士22人、在读博士11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人、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长白山学者讲座讲授1人,国培专家1人、吉林省教学名师4人、校教学名师4人,校教学标兵4人,教学能手2人。
      学院现有心理学、小学教育、教育学、学前教育4个本科专业,承担公费师范生、卓越教师计划和中外合作办学等培养工作。2007年,小学教育专业获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4年,小学教育专业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小学教育专业先后获批为吉林省品牌专业,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吉林省一流专业。学院现有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优秀课程5门,省级教学团队2个。近五年,共获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6项;由人民教育、高等教育、清华大学等国家级出版社出版教材20余部,其中有3部教材被推荐为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获省级优秀教材奖3项。学院教学设施齐全,拥有先进的心理学实验室、多媒体网络实验室、电子钢琴实验室、形体训练室、蒙台梭利实验室、感觉统合实验室、奥尔夫音乐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学生自习室等,实验仪器设备总值约500余万元,实验室占地面积约1500㎡。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暨田家炳教育书院,前身是四平师范学院教育系,最早为教育心理教研室,始建于1963年。1984年,建立了四平师范学院教育系,首开学校教育专业;1989年,创办小学教育专业两年制专科;1998年,成立初等教育学院(保留教育系),并将小学教育专业升格为本科。2000年,开始全部招收本科生,并增设心理学专业。2002年,初等教育学院和教育系整合更名为教育科学学院,与田家炳教育书院合署办公。
      学院现有本科生1490人、硕士生394人。现有专任教师55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1人、博士22人、在读博士11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人、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长白山学者讲座讲授1人,国培专家1人、吉林省教学名师4人、校教学名师4人,校教学标兵4人,教学能手2人。
      学院现有心理学、小学教育、教育学、学前教育4个本科专业,承担公费师范生、卓越教师计划和中外合作办学等培养工作。2007年,小学教育专业获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4年,小学教育专业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小学教育专业先后获批为吉林省品牌专业,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吉林省一流专业。学院现有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优秀课程5门,省级教学团队2个。近五年,共获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6项;由人民教育、高等教育、清华大学等国家级出版社出版教材20余部,其中有3部教材被推荐为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获省级优秀教材奖3项。学院教学设施齐全,拥有先进的心理学实验室、多媒体网络实验室、电子钢琴实验室、形体训练室、蒙台梭利实验室、感觉统合实验室、奥尔夫音乐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学生自习室等,实验仪器设备总值约500余万元,实验室占地面积约1500㎡。
      学院拥有教育学、心理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比较教育学、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10个二级学科方向;心理学一级学科下设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及应用心理学3个二级学科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包含教育管理、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4个专业领域。
      2014年,教育学获批为吉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教师教育研究基地获批为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领域研究基地,高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获批为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15年,获批吉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智库。2016年,获批吉林省教师教育综合改革与协调发展研究基地。2018年,教育学获批为吉林省“十三五”特色高水平学科。学院拥有教育和心理2个研究所。
      近五年,学院先后主持、完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任务•成果取向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认知负荷视阈下的中小学学业负担研究》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80余项;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等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0余篇;由经济科学、教育科学等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先后获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获吉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奖20余项。
      学院多次被评为“教学管理先进集体”“学生工作先进集体”和“三育人工作先进集体”。学生外语“四、六级”过级率、考研率、就业率都位居学校前列,五千余名毕业生遍布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北京、上海、广东、吉林等地,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与好评。
      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屡创佳绩,荣获省级以上团体奖项二十余项,其中包括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银奖、吉林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吉林省“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金奖、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等奖项;吉林省第三届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全国高校共青团“四进四信”活动优秀项目、全国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团支部”等荣誉称号。学生个人荣获省级以上单项80余项,其中包括海峡两岸“民族心、中华情”青少年征文演讲比赛优异奖(二等奖)1项、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通讯类一二三等奖各1项、吉林省高等学校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非专业组一等奖1项、“外研社杯”全国演讲大赛吉林赛区一等奖1项、吉林省“我爱国防”大学生演讲大赛一二等奖各1项、吉林省大学生讲思政课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大运会武术比赛(太极拳)金奖1项银奖2项等;同时在学校的历届师范生基本功大赛、模拟课堂教学大赛、军训、艺术节、社团等各项活动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年份 地区 学校 学院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报名人数 录取人数 报录比 推免人数
2017 吉林 吉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040101 教育学原理 / 7 / /
2017 吉林 吉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 4 / /
2017 吉林 吉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040104 比较教育学 / 4 / /
2017 吉林 吉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040105 学前教育学 / 3 / /
2017 吉林 吉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040106 高等教育学 / 2 / /
2017 吉林 吉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040110 教育技术学 / 3 / /
2017 吉林 吉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04020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1 / /
2017 吉林 吉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045101 (专业硕士)教育管理 / 5 / /

添加吉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吉林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吉林师范大学报录比、吉林师范大学考研群、吉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吉林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吉林师范大学专业目录、吉林师范大学排名、吉林师范大学保研、吉林师范大学公众号、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吉林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吉林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吉林师范大学考研网由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