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招生

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吉林师范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吉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美术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招生 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实施细则
 
复试是进一步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环节,是保证生源质量、选拔合格人才的重要依据。根据《吉林师范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方案》,结合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实
际和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制定复试录取工作细则。
一、指导思想
注重安全性、公平性、科学性,统筹兼顾、科学论证、精准施策、严格监管。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安全第一。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切实做好复试过程中的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强化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加强网络舆情监控,确保复试过程安全、顺畅、稳定。
(二)坚持科学选拔。科学制定复试方案,科学设计复试内容,采取多样化的考查方式方法,在对考生综合能力与素质全面考查基础上,突出对专业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考核,确保生源质量。
(三)坚持公平公正。加强对考生资格的审查,严把复试入口关。加强对复试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随机确定考生复试次序”“随机确定导师组组成人员”“随机抽取复试试题”的“三随机”工作机制,严防复试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加强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严肃考风考纪。坚持做到复试全程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
三、组织机构
成立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院长为组长,是第一责任人;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为副组长,是直接责任人。领导小组负责遴选复试小组成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制定复试小组的工作程序、评判规则和评判标准,负责组织本学院的专业能力面试、综合能力面试、外语听说能力测试、跨专业及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试卷评阅、成绩登录、汇总等工作。
同时,学院成立复试命题小组、复试面试小组、资格审查小组、技术保障小组、后勤保障小组。复试命题小组负责制定难度适宜、数量充足的复试试题;复试面试小组负责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要求开展本学科的复试工作;资格审查小组负责核验考生身份,完成考生的资格审查;技术保障小组负责设备保障,培训复试小组成员,组织网络复试演练,及时处理复试过程的技术问题;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安排复试场地、开展卫生消毒等疫情防控工作。
四、各专业领域拟招生人数
学院码 学院 专业码 专业 学习方式 2020年招生计划
010 美术学院 130400 美术学 全日制 10
045113 学科教学(美术) 全日制 3
045113 学科教学(美术) 非全日制 5
135107 美术 全日制 15
合计         33
(注:拟招生人数根据学校总体情况及一志愿复试情况进行调整。拟招生人数不包括推免生和专项计划。)
五、复试安排
复试时间:4月1日8:00-16:30  21人
美术学21人
         4月2日8:00-16:30  20人
  美术15、学科教学(美术)全日制3、非全日制2
复试主会场:美术学院第九教学楼9237(临摹室/会议室)
备用考场:研究生院二楼会议室
复试方式:网络远程面试,使用平台为研招网远程面试系统,
备用平台为钉钉(DingTalk)
复试考生:一志愿上线考生、调剂考生
六、资格审查
资格审查时间:3月26-27日
    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将复试资格审查材料电子版按要求上传指定系统。具体参照《吉林师范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考生须知》中的要求完成。考生须确保上传材料的清晰度与真实性,审查不合格者不准参加复试,对报考信息造假者及不符合我校报考条件者取消复试资格。
七、复试内容
复试通过统一的网络远程面试平台进行,复试小组对考生逐一面试,面试顺序由软件随机抽取确定。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能力面试、综合能力面试、外语听说能力测试,每位考生面试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0分钟。
1.专业能力面试
专业能力的考试采取口试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旨在考查考生专业素质及其对专业领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满分150分,低于90分者不及格,需由考生本人确认。每位考生面试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2分钟。
(1)考生在系统内上传专业能力面试作品图片,图片大小≥2M,清晰度≥300dpi。图片同时还须发送一份到指定邮箱862566395@qq.com,作为复试现场用图。图片文件名:专业-姓名,如:美术学-李**,学科教学(美术)-张**。(注:作品原件在考生入学后需提交学院审查,并接受专业能力复核。)
具体为:
美术学、美术专业方向考生提交本人所报考专业方向的毕业创作或代表作品(本科为理论专业的学生可以是论文图片)。
学科教学(美术)方向提交专业技能综合考试(素描、色彩)图片两张,要求作品为静物写生,内容不限,作品原件不小于八开。
(2)考试时考生展示所提交的作品原件或作品照片(不小于A4纸大小),从选题构思、创作手法、艺术理念、师承借鉴等方面结合作品进行简要专业综述,时间不少于6分钟。
(3)考生回答专业试题库随机选取的问题,复试小组组长可结合考生作品、个人综述情况及问题回答情况进行现场提问,评委根据学生的回答独立打分。时间在6分钟左右。
2.综合能力面试
综合能力面试采取口试形式,旨在考查考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心理素质、表达与应变能力等,判断考生是否具备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潜能和素质。满分50分,低于30分者不及格,需由考生本人确认。每位考生面试时间3-5分钟。
分设多套试题,系统随机为考生抽题,屏幕共享,考生现场读题并作答。复试小组组长可根据回答情况现场提问,评委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独立打分。
3.外语听说能力测试
测试语种为参加复试专业的初试外国语语种,考查考生外语的听、说、读等能力。满分50分,低于30分者不及格,需由考生本人确认。每位考生测试时间3-5分钟。(日、俄语语种考生统一参加外国语学院组织的全校测试。时间单独通知考生本人)
4.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面试。跨专业考生参加复试,加试两门课程(见招生简章),加试方式为面试。每门课程满分100分,成绩中有1门低于60分者将取消录取资格。
5.复试中发现考生综合素质不合格的,复试面试小组有权直接提出复试不合格意见,必要时可对考生再次进行复试。
八、关于研究方向问题的特别说明
1.录取后,我院根据学科方向导师人数及报考人数具体确定各方向招生数量。
2.根据考生所报考专业方向,学院根据初试和复试总成绩排名先后最终确定考生是否被所报专业方向录取;未被该专业方向录取的考生,学院有权在各专业方向间调剂。
九、复试纪律及要求
(一)加强诚信评判和作弊考生查处。考生在正式复试前须在线上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对存在弄虚作假、使用特殊设备舞弊、泄露考题及有替考情节的考生,一律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严肃处理。对远程复试过程中拒不配合复试小组提出的有利于维护考试纪律等有关要求的考生,当场取消复试资格。入学后三个月内将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二)提前对考生进行网络、设备摸底调查,确认考生是否具备远程复试条件。对无法满足远程复试要求的考生提供必要合理的帮助。
(三)提前做好远程复试准备,3月25日组建复试考生钉钉群—吉师美院2021研招复试群,学生扫码进群;提前进行设备安装调试,熟悉远程复试平台的操作流程,在复试前进行多次演练,指导考生熟悉远程复试平台的使用方法。
(四)其他相关要求及复试流程详见《考生须知》,并请随时关注学校研究生院网站发布信息。
十、学院联系人及电话
联系人:庞哲13804340081 、张效良15504341800    
联系电话:0434-3294852
 
请入群同学名字更改为:专业-姓名,如:美术学(史论)-张**、
美术学(绘画)-李**
学科教学(美术)-李*
美术(书法)-陈**

 
初试参考书目: 
1.622:①《中国美术史简编》(第二版),贺西林、赵力,高等教育出版社;②《外国美术简史》修订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
2.501、502:在吉林师范大学进行考试。
3. 614:①《教育学原理》,马工程《教育学原理》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年版;②《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年第 4 版;③《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年第 3 版;④《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杨晓微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年第 2 版。
4.624:①《中国书法简史》,王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②《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2014 年。 
5.333:请考生参照全国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制的全日制教育硕士考试大纲备考。我校将依据大纲进行命题,不再另行制定参考书目。 
6.844:《中学美术教材教法》(第二版),谢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年 8 月。
环境艺术设计
一、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期间学生将通过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艺术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本专业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1.掌握艺术设计创作的专业技能和方法;
2.具有独立进行艺术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
3.了解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了解国内外艺术设计的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二、主干学科及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艺术学、文学、工学
主干课程:素描、色彩、构成、专业技法、专业设计、艺术设计理论等。
三、学制
本科专业标准学制为四年。
四、毕业学分及授予学位
学生必须修满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155学分方能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吉林师范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规定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环境艺术设计
一、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期间学生将通过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艺术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本专业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1.掌握艺术设计创作的专业技能和方法;
2.具有独立进行艺术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
3.了解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了解国内外艺术设计的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二、主干学科及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艺术学、文学、工学
主干课程:素描、色彩、构成、专业技法、专业设计、艺术设计理论等。
三、学制
本科专业标准学制为四年。
四、毕业学分及授予学位
学生必须修满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155学分方能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吉林师范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规定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美术学院现有教职工66人,专业教师5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4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总比例35%,双聘教授1人、客座教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4人,校外实践导师2人。

美术学院秉承“厚德崇美,博文精艺”的学院精神,以文化知识广博、艺术技能优异、实践能力过硬的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科学办学,严肃办学。以全面拓展学生素质为着眼点,以创新为动力,从养成教育入手,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教育国际化学生出国境交流20余人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省级以上专业展赛奖中获奖多项;多名学生考取到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鲁迅美术学院、江南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院校深造;年度就业率达92%以上,并且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现在,美术学院全体师生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高昂的精神状态,深切的人文关怀,优良的教学管理质量,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建设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美术学院而努力奋斗!

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前身为四平师范学院艺术系,始建于1986年,1987年开始招收美术专业二年制专科学生。1998年,专科学制改为三年。1999年,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2001年9月艺术系正式分为美术和音乐两个系,原音乐教研室及部分教师组建成立音乐系,原艺术系更名为美术系。2002年美术系更名为美术学院,设美术学专业;2003年增设艺术设计专业同年招生,2008年增设绘画专业,2013年艺术设计专业分设为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产品设计三个专业。学院2007年获批美术学二级硕士点,2011年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自主设置二级学科艺术设计,2018年获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目前,学院共有美术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及绘画五个本科专业,本科生1497人;有美术学一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二级学科、学科教学(美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70人。

学院教学区11000平方米,其中美术馆450平米,艺术长廊500平米,天光画室及专业教室7500平米的,现代多媒体教室4个,专业实验室4个,中、西画临摹室2间,阅览室1间,教师教学微格训练室1间。学院专业图书及影像资料万余册(盘),艺术陈列室收藏名家作品200余幅。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500余万元,教育实习基地15个,专业写生基地8个,专业实习实训基地15个。硬件配备充分满足教学需求。

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

学院以本科教学为中心,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巩固教师教育专业的特色发展方向,深化非师专业教学改革。经过几十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摸索,逐渐建立起现代美术素质教育的学科结构和规范合理的教学体系。各专业以必修和选修课程为主,辅助以艺术采风、专业考察、社会实践等课程,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12年美术学获批省级“十二五”特色专业,为校级重点学科,吉林省优秀课程3门、校优秀课程2门、校精品建设课程1门,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次,校优秀教学团队2个。艺术设计专业被评为学校非教师教育改革试点专业,《东北民俗场景模拟绘画教学创作中心》获批学校本科教学工程特色项目。环境设计专业获批校非教师教育类“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转型获批校“本科教学工程”特色项目。《本土化设计教学改革研究》获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建成实践工作室3个;大创项目获国家级项目20多项,省级项目20项。

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美术学院充分调动优势科研实力,在多年成果积累的基础上不断生发,特别是依托学校的满族文化研究平台组建科研团队,以地域文化为突破口展开具有本土特色和资源优势的美术项目研究。十年间,获批吉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东丰农民画研究中心”;完成美术研究所、中国纸艺术研究所建设工作;获批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重大项目1项,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创作资助项目3项、故宫博物院重点课题1项、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1项、国家重点社科课题1项、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十九大”专项项目1项、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项、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重点项目3项、“十二五”规划课题1项;在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陈思博士受邀参编高教出版社普通高校艺术学科新形态重点规划教材《中国美术史教程》,多人参编撰写校级优秀教材。

学院注重学术交流与社会文化活动,加强对当代艺术前沿的关注,更多了解当代艺术发展的主流趋势,不断更新美术教育教学和艺术创作的思维方式,促进与当代艺术发展的交流和碰撞。学院领导和教师参加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写生采风活动以及国内专业学术会议10余次,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美展以及各艺术门类展事获奖30余人次;陆浩然作品获“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暨中国美术奖创作奖·铜奖”、吉林省文艺最高奖“长白山文艺奖”,李洪波作品和编著获“Sovereign亚洲杰出艺术大奖”“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

学院创建“学与思”“游与艺”学术讲座品牌,每学期都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做学术讲座多场,并鼓励本院教师讲座交流常态化; 2010年主办“当代艺术走进高校”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2014年主办日中韩国画展,2015年协办长白山画派教学成果吉林省高校巡展及研讨会,2016年协办“澄心妙观·2016当代中国画名家青岛邀请展”,2017年主办“人民艺术情”中国人民大学邹立颖水墨人物工作室巡展(临沂、济宁)、组织举行“践行十九大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吉林师范大学满族文化主题中国人物画写生活动,2018年主办“满韵新风”新时代满族文化主题美术作品展等大型专业展览活动。李洪波等专业教师国内外艺术个展10余场;在艺术创作、学术研究和展览策划等方面得到国内外一致好评。

师资建设与人才培养

美术学院现有教职工66人,专业教师5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4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总比例35%,双聘教授1人、客座教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4人,校外实践导师2人。

美术学院秉承“厚德崇美,博文精艺”的学院精神,以文化知识广博、艺术技能优异、实践能力过硬的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科学办学,严肃办学。以全面拓展学生素质为着眼点,以创新为动力,从养成教育入手,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教育国际化学生出国境交流20余人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省级以上专业展赛奖中获奖多项;多名学生考取到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鲁迅美术学院、江南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院校深造;年度就业率达92%以上,并且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现在,美术学院全体师生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高昂的精神状态,深切的人文关怀,优良的教学管理质量,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建设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美术学院而努力奋斗!

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前身为四平师范学院艺术系,始建于1986年,1987年开始招收美术专业二年制专科学生。1998年,专科学制改为三年。1999年,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2001年9月艺术系正式分为美术和音乐两个系,原音乐教研室及部分教师组建成立音乐系,原艺术系更名为美术系。2002年美术系更名为美术学院,设美术学专业;2003年增设艺术设计专业同年招生,2008年增设绘画专业,2013年艺术设计专业分设为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产品设计三个专业。学院2007年获批美术学二级硕士点,2011年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自主设置二级学科艺术设计,2018年获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目前,学院共有美术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及绘画五个本科专业,本科生1497人;有美术学一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二级学科、学科教学(美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70人。

学院教学区11000平方米,其中美术馆450平米,艺术长廊500平米,天光画室及专业教室7500平米的,现代多媒体教室4个,专业实验室4个,中、西画临摹室2间,阅览室1间,教师教学微格训练室1间。学院专业图书及影像资料万余册(盘),艺术陈列室收藏名家作品200余幅。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500余万元,教育实习基地15个,专业写生基地8个,专业实习实训基地15个。硬件配备充分满足教学需求。

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

学院以本科教学为中心,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巩固教师教育专业的特色发展方向,深化非师专业教学改革。经过几十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摸索,逐渐建立起现代美术素质教育的学科结构和规范合理的教学体系。各专业以必修和选修课程为主,辅助以艺术采风、专业考察、社会实践等课程,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12年美术学获批省级“十二五”特色专业,为校级重点学科,吉林省优秀课程3门、校优秀课程2门、校精品建设课程1门,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次,校优秀教学团队2个。艺术设计专业被评为学校非教师教育改革试点专业,《东北民俗场景模拟绘画教学创作中心》获批学校本科教学工程特色项目。环境设计专业获批校非教师教育类“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转型获批校“本科教学工程”特色项目。《本土化设计教学改革研究》获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建成实践工作室3个;大创项目获国家级项目20多项,省级项目20项。

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美术学院充分调动优势科研实力,在多年成果积累的基础上不断生发,特别是依托学校的满族文化研究平台组建科研团队,以地域文化为突破口展开具有本土特色和资源优势的美术项目研究。十年间,获批吉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东丰农民画研究中心”;完成美术研究所、中国纸艺术研究所建设工作;获批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重大项目1项,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创作资助项目3项、故宫博物院重点课题1项、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1项、国家重点社科课题1项、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十九大”专项项目1项、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项、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重点项目3项、“十二五”规划课题1项;在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陈思博士受邀参编高教出版社普通高校艺术学科新形态重点规划教材《中国美术史教程》,多人参编撰写校级优秀教材。

学院注重学术交流与社会文化活动,加强对当代艺术前沿的关注,更多了解当代艺术发展的主流趋势,不断更新美术教育教学和艺术创作的思维方式,促进与当代艺术发展的交流和碰撞。学院领导和教师参加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写生采风活动以及国内专业学术会议10余次,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美展以及各艺术门类展事获奖30余人次;陆浩然作品获“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暨中国美术奖创作奖·铜奖”、吉林省文艺最高奖“长白山文艺奖”,李洪波作品和编著获“Sovereign亚洲杰出艺术大奖”“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

学院创建“学与思”“游与艺”学术讲座品牌,每学期都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做学术讲座多场,并鼓励本院教师讲座交流常态化; 2010年主办“当代艺术走进高校”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2014年主办日中韩国画展,2015年协办长白山画派教学成果吉林省高校巡展及研讨会,2016年协办“澄心妙观·2016当代中国画名家青岛邀请展”,2017年主办“人民艺术情”中国人民大学邹立颖水墨人物工作室巡展(临沂、济宁)、组织举行“践行十九大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吉林师范大学满族文化主题中国人物画写生活动,2018年主办“满韵新风”新时代满族文化主题美术作品展等大型专业展览活动。李洪波等专业教师国内外艺术个展10余场;在艺术创作、学术研究和展览策划等方面得到国内外一致好评。

师资建设与人才培养

美术学院现有教职工66人,专业教师5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4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总比例35%,双聘教授1人、客座教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4人,校外实践导师2人。

美术学院秉承“厚德崇美,博文精艺”的学院精神,以文化知识广博、艺术技能优异、实践能力过硬的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科学办学,严肃办学。以全面拓展学生素质为着眼点,以创新为动力,从养成教育入手,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教育国际化学生出国境交流20余人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省级以上专业展赛奖中获奖多项;多名学生考取到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鲁迅美术学院、江南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院校深造;年度就业率达92%以上,并且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现在,美术学院全体师生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高昂的精神状态,深切的人文关怀,优良的教学管理质量,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建设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美术学院而努力奋斗!

添加吉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吉林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吉林师范大学报录比、吉林师范大学考研群、吉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吉林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吉林师范大学专业目录、吉林师范大学排名、吉林师范大学保研、吉林师范大学公众号、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吉林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吉林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吉林师范大学考研网由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