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参考书目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江苏科技大学考研分数线、江苏科技大学报录比、江苏科技大学考研群、江苏科技大学学姐微信、江苏科技大学考研真题、江苏科技大学专业目录、江苏科技大学排名、江苏科技大学保研、江苏科技大学公众号、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江苏科技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江苏科技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参考书目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江苏科技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参考书目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考研派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Add 江苏科技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是考生获取考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考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考研招生计划、考试计划、考试内容、考试大纲、考试政策、报录比、录取名单、复试名单、复试分数线、推免政策等等内容,江苏科技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考生进行考研的信息主要来源,江苏科技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小编提醒各位考生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江苏科技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江苏科技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江苏科技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参考书目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807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江苏科技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动力机械及工程(02)热能工程
(03)新能源科学与技术
(04)制冷及低温工程
招生人数: 14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6)工程热力学
备  注: 1.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2.拟招生人数按专业划分,仅供参考,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实际接收的推免生人数及生源情况进行调整。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807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江苏科技大学
招生年份:2019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船舶动力机械工程

02(全日制)工程热物理

03(全日制)热能工程

04(全日制)新能源科学与技术

05(全日制)空调及制冷技术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6工程热力学或801理论力学
备  注: 946工程传热学或905工程热力学或947船舶柴油机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研究生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837传热学一或838工程热力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参考书:
834 工程热力学
《工程热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曾丹苓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研究生就业:
一、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燃气轮机性能与计算机仿真、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叶片机气动热力学 、热能动力系统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 、内燃机增压、性能优化与控制、内燃机燃烧与排放控制 、汽车动力系统与电控 、内燃机结构强度与可靠性。
二、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制冷空调中的能源利用与环境控制、制冷空调系统的仿真优化控制、气体液化、贮运及低温传热、空调系统节能、自动化及室内空气品质。
三、热能工程专业: 多相流燃烧热物理、大型电站锅炉的气固两相流实验诊断与数值模拟、烟气脱硫中的气固液三相接触技术、 流态化与循环流化床燃烧、 火焰图像处理与燃烧控制优化、能源生产的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热力设备故障诊断。
四、流体机械及工程专业:流体机械特性研究、流体机械及工程中噪声振动机理及控制研究、流体机械计算机优化设计系统研究、环境工程中分离技术研究。
五、工程热物理专业:先进热交换技术的理论和实践、传热传质及强化研究、能源可持续发展及生物能源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