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研究生招生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研究生招生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具备团队合作精神与国际视野,具有拓展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意识,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较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的专业知识,适应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等领域从事高分子材料的产品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毕业五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
(1) 能够运用所学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知识,针对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与成型加工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 能够应用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选择和使用先进科技资源和信息技术工具,通过科学研究和实践,解决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等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3) 具备较强组织和领导能力,能够遵守工程规范与职业道德,并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能考虑到文化、法律、经济、安全、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
(4) 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较强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能够与同事和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
(5) 具有一定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能够通过终身学习适应职业发展。
二、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掌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解决与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
1.1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和专业知识用于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相关工程问题的表述;
1.2能够针对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相关工程问题,分析确定其所遵守的原理,建立合适的数学与物理模型,并通过模型计算,对研究对象进行合理优化;
1.3能够将工程基础知识和数学模型的方法用于推演、分析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相关工程问题;
1.4能够将专业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相关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与综合。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与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找出问题原因并提出有效的结论。
2.1能将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识别和判断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
2.2能基于工程基础知识等相关科学原理和数学模型方法正确表达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
2.3能认识到解决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有多种方案可选择,会通过文献研究寻求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2.4能运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的专业知识,分析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过程的影响因素,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相关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掌握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相关工程设计和产品开发全周期、全流程的基本设计/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
3.2能够针对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相关特定需求,完成单元(部件)的设计或工艺流程设计,并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
3.3在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相关工程设计中能够考虑安全、健康、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制约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相关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通过文献研究或相关方法,调研和分析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相关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4.2能够根据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相关复杂工程问题特征,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实验方案,选择或搭建实验装置,安全地开展实验,正确地采集实验数据;
4.3能对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相关问题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相关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了解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常用的现代仪器、信息技术工具、工程工具和模拟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理解其局限性;
5.2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仪器、信息资源、对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相关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
5.3能够针对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相关复杂工程问题,开发或选用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工具,模拟和预测专业问题,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相关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具有工程实习和社会实践的经历,能够正确认识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6.2了解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6.3能分析和评价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相关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些制约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相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知晓和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
7.2能够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相关复杂工程实践的可持续性,评价产品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和隐患。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相关复杂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解个人在社会、历史和自然中的地位,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8.2了解中国国情,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具有推动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责任感;
8.3理解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并能在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相关复杂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
8.4理解工程师对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以及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能够在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相关复杂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具有一定的参与或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能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团队利益的关系,能够理解个体任务与团队目标的关系,并且具备配合其他成员共同实现团队目标的能力
9.2在工程实验中,能承担个体责任或负责人的角色,集中团队智慧,相互协作,完成个人难以完成的任务;
10.沟通:能够就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相关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能就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相关专业问题,以口头、文稿、图表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回应质疑,理解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性;
10.2了解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相关专业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10.3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就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相关专业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具备一定的项目管理能力,理解并掌握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相关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掌握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相关工程项目中涉及的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1.2在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相关工程问题中,能够运用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能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认识到自主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12.2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对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等。
三、专业定位与特色
专业定位:培养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改性和成型加工等领域从事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研制、技术和产品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以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改性与成型加工、助剂配方体系设计为专业主线,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合成树脂等高分子材料领域的需求。
四、主干学科、专业核心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核心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流变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聚合物共混改性。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生产实习、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化工仿真实习、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实验、毕业设计(论文)。
五、标准学制与授予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六、毕业条件
1.符合大学生德育培养目标要求。
2.学生毕业时应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78.5学分。
3.符合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化学专业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较好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化学、化工及相关领域内从事化学助剂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服务、质量控制及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毕业要求
1 知识要求
1.1  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1.2  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
1.3  掌握化学专业所需的数学和物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内容
1.4  初步掌握化学助剂的设计、合成、生产应用等基本方法和技术
1.5  掌握一门外国语
1.6  掌握一定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2 能力要求
2.1  具有较强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化学及相关学科问题的能力
2.2  具有综合运用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研究和开发的能力
2.3  具有较强的学习、表达、交流和协调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2.4  初步具备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创新实践能力
3 素质要求
3.1  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3.2  具有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3.3  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爱国、诚信、守法
3.4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3.5  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保护世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6  适应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专业定位与特色
专业定位:将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把在石油化工行业使用的助剂相关知识内容引入专业课程中,培养适应石油化工行业需求,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能够从事石油化工相关助剂研究、生产、设计和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突出和强化石油化工行业设计、开发、生产和应用等专业基础知识,紧密联系实际生产过程,突出人才创新意识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依托学校办学的石油化工特色优势,面向石油化工行业,服务于石油化工行业。
四、主干学科、专业核心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干学科:化学
专业核心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仪器分析及实验、化工原理、表面活性剂化学、高分子化学、石油加工助剂-作用原理与应用、精细化工工艺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生产实习、化学化工仿真实习、综合实验、计算机在化学中应用、毕业设计(论文)。
五、标准学制与授予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六、毕业条件
1.符合大学生德育培养目标要求。
2.学生毕业时应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77.75学分。
3.符合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材料化学专业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较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与技术,具备材料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高聚物的合成原理与合成工艺,具有化学化工设备相关的基础知识,能够对现有的化工生产工艺与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以及对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进行开发与设计的基本能力,能够在材料化学行业以及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等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技术开发、生产设计及相关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掌握材料化学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的基本知识,并具有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初步能力。
1.1掌握数学和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具备较强的数学计算和分析能力。
1.2 掌握高聚物合成工艺学、化工机械基础、化学反应工程等专业知识,能够初步解决高分子化工相关的工程实际问题。
2.问题分析:掌握与材料化学专业相关的,特别是与高聚物合成相关的工艺、设备的基础科学理论知识和工程应用技术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经济和管理知识。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能够识别、表达与高聚物合成相关的工程问题,并利用科学基本原理进行合理分析。
2.2能够利用现代工具进行信息检索、文献查找,并利用信息综合分析高聚物的合成、工艺相关问题,找出问题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对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获得工程实验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科学思维方法及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产品开发及应用过程中能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因素。
3.1掌握高聚物的合成及工艺相关工程问题的设计方法,具备实施工程实践的能力,能够设计出特定需求的高聚物的合成工艺流程及相关的工艺设备。
3.2了解高聚物合成方法及其合成工艺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本专业领域最新设计理论和先进的合成工艺技术。
3.3了解本专业相关行业的社会与文化背景,熟悉相关行业主要的职业健康、安全、环保等法律法规。
4.研究掌握高聚物的合成方法、原理、工艺、设备及功能高分子材料等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高聚物的合成、功能高分子的前言发展现状和趋势,了解相关领域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应用的发展动态。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科学及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够运用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针对高聚物的合成工艺相关工程问题自主设计实验、研究方案。
4.2能够通过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信息综合获得解决高聚物合成工艺相关工程问题有效的解决方案。
5.使用现代工具: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应用化学化工常用软件模拟或分析计算简单的化工问题。能够针对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 具备计算机理论知识、掌握化学化工文献检索、计算机在高分子科学中的应用等相关知识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其工艺设备等信息的基本方法,并运用相关知识进行高分子化工工艺相关工程问题的方案设计。
5.2 具备利用高分子化工相关仿真模拟软件,对工程问题进行预测和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创新意识。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有效地表达与交流能力、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意识,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具有一定的参与或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10.沟通: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能查阅专业外文文献,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具备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及有效沟通等能力,并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1.项目管理:具备一定的项目管理能力,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相关的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专业定位与特色
专业定位:本专业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合成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工艺、设备基础等方面的实验技能、工程实践及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了解并掌握材料的合成方法、合成工艺及化工机械设备的改造与开发设计基本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结合我校材料学科的教学、科研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原则,以高聚物的合成及其工艺设备的设计与开发为专业特色,培养适应材料化学行业以及高聚物的合成与应用的工程技术型人才。
四、主干学科、专业核心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核心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聚物合成工艺学、功能高分子材料、材料科学导论。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生产实习、化工仿真实习、计算机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五、标准学制与授予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六、毕业条件
1.符合大学生德育培养目标要求。
2.学生毕业时应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78学分。
3.符合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具有扎实化学和能源转化与利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在煤炭、天然气化工、石油石化、生物质转化利用等领域从事低碳能源清洁化、新能源利用以及能源高效转化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专业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1.1具有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相关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工程基础、专业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了解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1.2经过系统的能源化学工程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能够将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综合运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能够识别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所涉及的技术、工程及其他因素,并建立表达复杂工程问题的模型。
2.2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复杂工程问题的模型,并得出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所设计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满足特定要求。
3.2在设计环节中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掌握基本创新方法。
3.3熟悉技术预研报告、可研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安全评估、环境评估等涉及的内容及深度,能够根据指标要求完成设计的全过程,设计满足制约条件。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掌握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能合理设计实验。
4.2能够根据实验目的确定需要的数据及其精度,并能够选择合适的手段收集并分析实验数据。
4.3根据实验结果,综合所得信息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并能熟练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跟踪、获取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相关的信息资料。
5.2掌握典型化工过程与单元设备的操作、设计、模拟及优化的基本方法,并选择适当工具基本化工设计及模拟软件来表述和处理复杂工程问题。
5.3能够理解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多种制约因素。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了解与能源化工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进行初步工程设计。
6.2能够正确分析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人类社会、健康、安全及文化的影响,并明确个人应承担的责任,具有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预测、预防和处理能力。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能够遵循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
7.2正确认识和理解能源化学工程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具有良好的思想素养、文化素养、社会道德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8.2在工程生产实践中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能够适应科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8.3具备技术伦理学知识,能够认识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并加以判断和自我约束。
8.4具备对设计或生产结果与原定的技术指标进行客观对比评估的能力。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能够理解一个多角色团队中每个角色的含义并承担相应责任,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和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9.2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的应用能力。
10.2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了解本行业国际状况及当前能源化工专业相关热点问题。
10.3具有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主动交流的意识,并能用工程技术语言实现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能够对能源化工新工艺、新原料、新设备等进行技术分析和比较,掌握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11.2了解市场、用户需求及技术发展的变化,提出技术改造、系统更新、效能改进的方案,并进行经济核算,编制化学工程设计及施工的概预算书。
11.3具备较丰富的工程管理知识,能够建立并使用合适的管理体系,组织、管理和协调组织任务,合理调配资源,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具有宽阔、前瞻的专业视野。
12.2适应现代技术的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适应能源化工新技术发展的能力。
三、专业定位与特色
专业定位:培养具有能源化工及相关领域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生产工艺及技术开发等专业知识、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新兴能源、生物质转化利用等能源化工为专业主线,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强化工程素质的培养,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四、主干学科、专业核心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干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专业核心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能源化学工程、化工机械基础。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五、标准学制与授予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六、毕业条件
1.符合大学生德育培养目标要求。
2.学生毕业时应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76.75学分。
3.符合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应用化学专业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国家石油石化和化学工业需求,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理论和创新意识,掌握化学及相关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毕业后能在石油石化及其它化学化工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技术开发、工程技术及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1.1结合应用化学等专业知识,能够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数学知识运用到化学工程问题的表述之中;
1.2能够运用物理、化学等相关知识掌握化学品设计开发的技术原理;
1.3较好地掌握工程制图、化工产品生产设备及反应器设计基础等石油化工领域的工程基础,并进行改进;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能够针对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物理、化学等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分析;
2.2能够运用数学、物理及化学的相关知识分析复杂化工产品合成表征方面的问题,并结合应用化学专业知识对复杂问题进行识别、表达与实施;
2.3在充分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开展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掌握解决复杂精细化工产品、油田化学品的制备及分析等方面问题的基础化学知识;
3.2掌握解决复杂化学品合成、检测等问题的专业基础知识;
3.3具备应用化学专业所需的设计/开发合成新方法的技能,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化合物合成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反应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
3.4能够综合运用化学理论和合成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
3.5能够在化学产品合成方案设计中,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等因素;
3.6培养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工程人才。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够结合应用化学专业基础知识,设计实验进行探索和分析讨论,并优化实验技术与工程方案;
4.2掌握开展初步工程设计的工程知识,并将其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探讨复杂化合物制备等问题;
4.3掌握复杂有机化合物制备与表征等实施活动中涉及的重要工程技术指标,研究达到指标的技术途径。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理解化学研究活动中获取相关信息的必要性与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图书馆资源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
5.2掌握开发、选择、使用恰当的技术和资源,运用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获取专业信息知识,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方法。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和评价化学类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6.2理解应承担的责任、具有社会责任感。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7.2能正确认识并评价化学品合成的工程实践对客观世界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能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8.2具备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8.3具备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懂法守法;热爱环境保护事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用人单位评价好,并具有一定社会反响。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能够理解团队合作的意义,能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
9.2能够在团队中根据角色要求发挥应起的作用,工作能力得到充分体现。
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能够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10.2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对应用化学专业及其相关领域的国际状况有基本的了解,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理解化学品合成活动中涉及的重要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1.2能够将相关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应用于多学科环境中。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对于自我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有正确的认识;
12.2能够采取适合的方式通过学习发展自身能力。
三、专业定位与特色
专业定位:理工结合,强化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实验/实践技能,培养能在应用化学(工业分析、精细化工和油田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产品开发、技术开发、管理和操作等工作,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以石油化工行业为主线,着眼于油田化学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深加工,与石油加工工程、石油化工、催化材料等专业相结合,理学与工学交叉,面向国家和省重点发展领域,围绕石油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进行创新与实践。形成石油化工产品分析、精细石油化学品化学和油田化学专业特色。
四、主干学科、专业核心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干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专业核心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仪器分析、精细化工工艺学、油田应用化学、石油化工分析。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专业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五、标准学制与授予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六、毕业条件
1.符合大学生德育培养目标要求。
2.学生毕业时应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78学分。
3.符合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良好的人文、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和一定的国际化视野,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工程管理能力,具有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方法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能够在石油加工、石油化工、煤化工、能源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运行与管理等岗位的工作。
上述培养培养目标可归纳为以下六项:
1、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熟知并遵守化工工程的职业规范;
2、能够运用创新性思维和现代工具鉴别、分析、设计开发和解决化工过程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
3、具有一定的国际化视野,能够很好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在团队中发挥组织和管理作用;
4、能设计并实施化工工程设计项目,并利用工程管理知识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胜任化工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运行与管理岗位的工作;
6、提高终身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并有能力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二、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化工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1.1能将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应用于复杂工程问题的适当表述中。
1.2掌握计算机、制图、机械、自动控制相关工程基础知识,用于表达复杂工程问题。
1.3能利用专业基础知识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理解,并对解决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1.4能利用专业知识制定合理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方案。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化工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能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分析化工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2能正确分析、表达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2.3能查阅与研究文献,并初步建立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能预测存在的制约因素。
2.4能利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证实解决方案的合理性并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化工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单元装置和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确立设计目标。
3.2在安全、环境、法律等现实约束条件下,通过技术经济评价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
3.3能够进行工艺计算和设备计算,并能对集成单元过程进行工艺流程设计,对流程设计方案进行优选,体现创新意识。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化工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基于专业理论,根据对象特征,选择研究路线, 设计可行的试验方案。
4.2能选用或搭建实验装置,采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安全的开展实验。
4.3能够正确采集、整理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关联、分析和解释,获得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化工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掌握化工领域基本的技术、资源,并能熟练使用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
5.2选择合适的技术及化工软件来表述、预测和模拟复杂工程问题。
5.3能够熟练运用文献检索工具获取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瓶颈。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化工领域的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熟悉工程伦理、化工安全、法律方面的基础知识。
6.2具有工程实习和实践经历,了解行业特点,理解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中应承担的责任。
6.3能评价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的影响。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化工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意义。
7.2能判断产品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的隐患。
7.3能对实际化工项目评价其资源利用率,污染物处理方案和安全防范措施。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化工领域的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能够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8.2能应用工程技术伦理学知识,判断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并加以自我约束。
8.3了解工程师的职业性质和责任,在工程实践中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能在多学科背景下,与其它学科成员开展交流与合作。
9.2能够综合团队成员意见,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9.3能够胜任团队的角色与责任,能组织团队成员开展工作。
10.沟通:能够就化工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具备一门外语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化视野,具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10.2了解本行业国内外状况及相关的当前热点问题。
10.3具有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主动交流的意识并能实现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化工领域的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理解化工过程管理与经济决策的重要性。
11.2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1.3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应用工程管理的原理及决策方法。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12.2具备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12.3能针对个人或职业发展需求,采用合适的方法,自主学习,适应发展。
三、专业定位与特色
专业定位:培养具有化工及相关领域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运行与管理等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以石油加工、乙烯生产等为专业主线,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强化工程素质的培养,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主干学科、专业核心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干学科: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专业核心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石油化学、石油加工工程、化学工艺学、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化工设计基础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化工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共计36学分
五、标准学制与授予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六、毕业条件
1.符合大学生德育培养目标要求。
2.学生毕业时应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77.25学分。
3.符合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0年成立的大连石油学校石油炼制与人造油专业。1978年成立石油化工系。1989年应用化学和环境工程专业从石油化工系分离,成立应用化学系。1999年石油化工系和应用化学系合并,成立石油化工学院分院。2002年3月,学校更名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后,更名为石油化工学院。2005年环境工程系从石油化工学院分离,成立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2007年化学系与材料系从石油化工学院分离,成立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12年5月,石油化工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合并,成立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现有教职工255人,其中专任教师193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占28%、副教授占30%,博士人员占75%,硕士人员占21%。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104人,有省特聘教授、省级教学名师、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各类专家12人,刘洪来教授。学部有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校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
目前学部正以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学校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紧密围绕学校制定的“八项任务”、“九大工程”,全面提升石油、化工与环境科学的学科综合竞争实力,实现学科的规划、统筹、协调发展和公共平台建设,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构筑大项目、大平台、大团队的运作与管理,全面推进项目的策划与申报、科研成果的培育及申报、平台与基地建设、科研团队的集群式建设工作,为把我校建设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以下简称学部)下设石油化工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和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石油化工实验教学中心及大型仪器中心。学部办学历史悠久,石油化工学科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鲜明,为石化行业和地方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学部拥有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255人,其中专任教师193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占28%、副教授占30%,博士人员占75%,硕士人员占21%。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104人,有省特聘教授、省级教学名师、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各类专家12人。此外,刘洪来教授为学部特聘教授。
学部建成了高水平的化学、化工与环境学科群。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入选辽宁省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的一流学科。在2012年教育部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列辽宁同类学科的第一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列辽宁省同类学科的第二名。学部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及环境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化学工艺等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工业催化联合培养博士点。
学部打造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与教学平台,拥有“辽宁省石油化工协同创新中心”、“辽宁省石油化工催化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专用石油化学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辽宁省先进清洁能源材料化学工程实验室”等12个省级科研平台,拥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精品课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省级精品教材5部。学部是“辽宁省石油化工技术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学部现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等11个本科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辽宁省重点建设本科专业,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该专业于2014年6月顺利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志着专业的工程教育得到国际认可,毕业生拿到了进入国际就业市场的通行证。应用化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本科重点支持专业,材料化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环境工程专业为省级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省级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学部现有在校本科生3358人,研究生人412人。
学部高度重视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石油化工实验教学中心拥有一流的实验条件,有仪器设备3100余台(套),设备总值5000余万元。各专业建有高水平的校内外实习基地,依托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建设的石油化工实践教育基地获批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
学部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竞赛,成立“育英班”,为大学生成才提供机会。近3年,大学生承担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2项、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2项。近3年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和创业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4项、省级奖67项,获得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和高分子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和三等奖11项。
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工程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毕业生多就业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率近年来保持在97%以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也逐年提高。
学部不断拓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办学,目前与英国爱丁堡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联合开展本科生“2+2”和“1+2+1”等培养项目,完成规定学分,成绩合格,可获得两校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部门 联系人 办公室 办公电话 移动电话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 喻老师 化工原理楼307 56861711 18604236079
李老师 化工原理楼205 56861711 13470541789
雷老师 化工原理楼203 56861809 15941321723

添加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考研分数线、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报录比、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考研群、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姐微信、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考研真题、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专业目录、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排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保研、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公众号、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考研网由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