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西方经济学研究生一对一辅导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辽宁大学考研分数线、辽宁大学报录比、辽宁大学考研群、辽宁大学学姐微信、辽宁大学考研真题、辽宁大学专业目录、辽宁大学排名、辽宁大学保研、辽宁大学公众号、辽宁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辽宁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辽宁大学微信
为你找研究生辅导

辽宁大学西方经济学研究生一对一辅导对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高效考研方法,辽宁大学西方经济学研究生一对一辅导,研究生会根据情况提供部分考研资料等,并根据学员的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和划出考研的重难点,并有答疑解惑的课程设置,让你的学习更有效率,尤其是学长学姐更了解本专业导师的一些情况,历年出题的规律,会让你的备考事半功倍,花更少的时间取得更多的成绩进步。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西方经济学的研究生。

因为辽宁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考研辅导一对一
考研一对一辅导班
考研派考研题库
考研派考研督学
考研派考研1v1答疑
考研派研究生筛选流程
考研派辅导方法
考研派口碑
考研派一对一辅导口碑
考研派课程体系
考研派服务流程
考研派
考研派考研问题
考研派考研资料
考研派研究生学长
考研派考研辅导
考研派考研真题资料等
Add 辽宁大学微信
为你找研究生辅导

辽宁大学

考研派的考研频道内含有大量优质的课堂讲义真题资源,欢迎考生前去查询和购买。
关注微信公众号:【考研派之家】,了解第一手考研资讯,免费领取考研学习资源。

辽宁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考研录取分数线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信息,因为研究生录取分数线直接就决定了考生需要考取考多少分才能达到成功被院校录取的一个最低标准,这也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的一个奋斗的目标和计划的基准。另外,考研录取分数线也是考生在前期择校、择专业的一个判断依据,如果考研录取分数线过高的话,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考生就会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可以进行自我衡量能否达到最低分数的要求而进行合理的选择。如果辽宁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录取分数线(尤其是历年分数线和复试分数线)相对而言较低的话,对于考生来说成功的几率就会比较大,备考过程也会相对的容易。考生获取辽宁大学西方经济学分数线的途径有很多:研究生官网上通常会有详细的历年分数线情况,考研网站、论坛上也会有相关的资源。考研派的中就为大家总结了详细的辽宁大学西方经济学录取分数线情况,以供大家选择使用。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西方经济学的研究生。

辽宁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考试科目
Ⅰ、考试目标与要求
考生在掌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解释和分析相关经济现象和现实的经济问题。
具体地,考生应该能够:
1.理解和掌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的有关概念、理论结论的推导过程和理论结论。
2.准确、恰当地使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专业术语,对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进行精准描述。
3.运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合乎逻辑地解释、分析、论证相关经济现象和现实的经济问题,并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
Ⅱ、考查内容

微观经济学

一、引论
(一)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二)现代经济学试图解决的两个问题
二、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一)微观经济学概述
1.理性人假设
2.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
(二)需求曲线
1.需求的定义
2.需求的表述方式
3.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4.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三)供给曲线
1.供给的定义
2.供给的表述方式
3.影响供给量的因素
4.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四)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1.均衡的含义
2.均衡价格的决定
3.均衡价格的变动
(五)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1.弹性的一般含义
2.需求价格弹性
3.需求价格弹性与厂商的销售收入
4.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5.供给价格弹性
6.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替代品、互补品
7.需求收入弹性
(六)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1.易腐商品的售卖
2.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3.农产品支持价格
(七)蛛网模型
1.假设条件
2.收敛型蛛网
3.发散型蛛网
三、消费者选择理论
(一)效用论概述
1.效用的定义
2.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3.基数效用论
(二)无差异曲线
1.偏好的假定
2.无差异曲线
(三)预算线
1.预算线的定义及公式
2.预算线的变动
(四)消费者均衡
1.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结合
2.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五)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1.价格—消费曲线
2.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3.由价格—消费曲线推导需求曲线
4.收入—消费曲线
5.恩格尔曲线
6.由收入—消费曲线推导恩格尔曲线
(六)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
2.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3.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4.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七)不确定性和风险
1.不确定性
2.期望效用和期望值的效用
3.消费者的风险态度
4.风险与保险
四、生产函数
(一)厂商
1.企业的本质
2.厂商的目标
(二)生产函数
1.生产函数的定义
2.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
(三)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1.短期和长期
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四)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五) 1.等产量曲线
(六) 2.边际技术替代率
(七)等成本线
(八)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1.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
2.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3.利润最大化与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4.扩展线
(九)规模报酬
五、成本函数
(一)成本的概念
1.机会成本
2.显成本和隐成本
3.正常利润和经济利润
(二)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
1.短期总产量曲线和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
2.扩展线和短期总成本
(三)短期总成本曲线
1.短期成本的分类
2.短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图
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4.由总成本曲线到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
5.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四)长期成本曲线
1.长期总成本函数和长期总成本曲线
2.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3.长期边际成本函数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六、完全竞争市场
(一)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1.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2.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3.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三)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四)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
1.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2.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3.生产者剩余
(五)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六)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1.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2.厂商进出一个行业
(七)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1.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2.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3.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八)完全竞争市场的福利
1.完全竞争市场的福利最大化
2.价格管制和销售税的福利效应分析
3.短期生产者剩余和长期生产者剩余
七、不完全竞争市场
(一)垄断
1.垄断市场的条件
2.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3.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4.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
5.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6.价格歧视
7.对自然垄断的公共规制
(二)垄断竞争
1.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
2.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3.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4.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5.垄断竞争与理想的产量
6.非价格竞争
(三)寡头
1.寡头市场的特征
2.古诺模型
3.斯塔克伯格模型
4.斯威齐模型
5.价格领导模型
(四)不同市场的比较
八、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一)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1.完全竞争厂商
2.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二)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三)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四)对供给方面的概述
1.要素供给原则
2.无差异曲线分析
3.要素供给问题
(五)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1.劳动和闲暇
2.劳动供给曲线
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4.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
(六)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1.土地的供给曲线
2.使用土地的价格和地租的决定
3.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
(七)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1.资本和利息
2.资本的供给
3.资本市场的均衡
(八)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九、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一)一般均衡
1.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2.实现一般均衡的“试探过程”
(二)经济效率
1.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2.帕累托标准
(三)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四)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五)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1.生产可能性曲线
2.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六)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七)社会福利函数
1.社会福利函数
2.不可能定理
十、博弈论
(一)博弈论和策略行为
(二)同时博弈:纯策略均衡
1.纳什均衡
2.寻找纳什均衡的方法
3.纳什均衡的存在性、唯一性和最优性
(三)同时博弈:混合策略均衡
(四)序贯博弈
1.博弈树
2.序贯博弈的纳什均衡
3.序贯博弈的纳什均衡的精炼
十一、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一)市场失灵的定义
(二)垄断
1.垄断与低效率
2.寻租理论
3.对垄断的公共规制
(三)外部影响
1.外部影响及其分类
2.外部影响与资源配置失当
3.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
4.科斯定理
(四)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1.排他性与竞用性
2.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
3.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4.公共资源
(五)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1.信息与商品市场
2.信息与保险市场
3.信息与劳动市场
4.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5.信息不完全和激励机制:委托—代理问题

宏观经济学

一、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一)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异同
(二)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
1.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2.支出法核算GDP
3.收入法核算GDP
(三)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
1.国民生产总值
2.国内生产净值
3.国民收入
4.个人收入
5.个人可支配收入
(四)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1.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2.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3.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五)名义GDP与实际GDP
(六)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
1.失业的衡量
2.物价水平的衡量
二、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一)均衡产出
1.均衡产出的定义
2.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1.消费函数
2.储蓄函数
3.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4.家户消费函数与社会消费函数
5.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三)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1.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2.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
(四)乘数论
1.投资乘数
2.乘数效应
(五)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六)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2.税收乘数
3.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4.平衡预算乘数
(七)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1.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
2.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三、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一)投资的决定
1.实际利率与投资
2.资本边际效率的意义
3.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4.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5.托宾的“q”说
(二)IS曲线
1.IS曲线及其推导
2.IS曲线的斜率
3.IS曲线的移动
(三)利率的决定
1.利率决定于货币的需求和供给
2.流动性偏好与货币需求动机
3.流动偏好陷阱
4.货币需求函数
5.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四)LM曲线
1.LM曲线及其推导
2.LM曲线的斜率
3.LM曲线的移动
(五)IS—LM分析
1.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
2.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
四、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总需求曲线
1.总需求曲线的含义
2.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3.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二)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1.短期与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2.劳动市场
(三)两种极端的总供给曲线
1.古典总供给曲线
2.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四)常规总供给曲线
(五)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1.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
2.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后果
3.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后果
4.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政策含义
五、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失业的描述
1.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
2.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二)失业的原因
1.摩擦性失业
2.结构性失业
(三)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1.失业的影响
2.奥肯定律
(四)通货膨胀的描述
1.通货膨胀的衡量
2.通货膨胀的分类
(五)通货膨胀的原因
1.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
2.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3.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4.结构性通货膨胀
5.通货膨胀的持续
(六)通货膨胀的成本
1.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成本
2.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成本
(七)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1.菲利普斯曲线的推导
2.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3.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4.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六、宏观经济政策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以及经济政策影响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二)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1.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
2.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
3.功能财政与预算盈余
4.赤字与公债
5.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三)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1.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
2.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3.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4.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四)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五)关于总需求管理政策的争论
1.要不要干预
2.政策有效性的争论
3.按什么规则对经济进行干预
(六)供给管理的政策
1.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
2.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
七、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一)汇率和对外贸易
1.汇率及其标价
2.汇率制度
3.自由浮动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1.模型的关键假设
2.开放经济的IS曲线
3.货币市场与LM曲线
4.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三)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
1.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固定汇率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3.小型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曲线
八、经济增长
(一)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2.经济增长的基本问题
(二)增长核算
(三)构建和分析新古典增长模型
1.基本假定和思路
2.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3.具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4.稳态及其条件
5.稳态时的增长率
(四)应用新古典增长模型
1.对收入差异的解释
2.对增长率差异的解释
3.资本的黄金律水平
(五)内生增长理论
1.基本模型
2.两部门模型
(六)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1.鼓励技术进步
2.鼓励资本形成
3.增加劳动供给
九、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一)消费
1.跨期消费决策
2.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3.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4.永久收入消费理论
(二)投资
1.企业固定投资
2.住房投资
3.存货投资
(三)货币需求
1.建立货币需求模型的思路
2.货币需求的交易理论
十、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1.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
2.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及政策主张
(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1.个体利益最大化
2.理性预期
3.市场出清
(三)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1.作为波动源的技术冲击
2.基本理论
(四)一个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AD—AS模型
1.卢卡斯总供给函数
2.模型的基本思想
3.简化的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4.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政策含义
(五)新凯恩斯主义形成的理论背景和特征
1.新凯恩斯主义形成的理论背景
2.新凯恩斯主义的假设条件
3.新凯恩斯主义的特征
(六)名义黏性
1.名义工资黏性
2.名义价格黏性
(七)一个新凯恩斯主义的AD—AS模型
1.新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
2.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考察
3.新凯恩斯主义的稳定化政策
(八)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
西方经济学 [020104]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辽宁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经济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2]经济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理论经济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1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16西方经济学
备  注:
专业名称:西方经济学     专业代码:020104     门类/类别:经济学     学科/类别:理论经济学

开设专业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大学 内蒙古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大学 延边大学 吉林财经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南京审计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财经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州大学 厦门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山东财经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信阳师范学院 郑州大学 河南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四川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贵州财经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兰州财经大学

专业解析:

1、研究方向
目前,各大院校与西方经济学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该专业所包含的研究方向有:
01.微观经济理论与政策
02.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
03.制度经济学研究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既有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基础,同时研究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和政策主张,善于运用现代经济学研究成果分析研究现实经济问题,密切联系中国实际,与国际经济前沿接轨,熟悉市场经营管理的基本规则,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经济学专门人才。
3、专业特色
专业是为适应市场经济对理论基础探索的需要而设立,具有较强的基础理论研究特色。通过研究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和内在逻辑,对80年代以来的比较成熟前沿的理论动态进行积极的鉴别和吸收,结合我国体制转型的现实进行理论探索和实际应用,有很强的实战性。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统考英语
③303数学三
④801经济学
(注:以上仍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有所不同)

此专业大学排名:

0201 理论经济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39 所,本次参评3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9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A+
2 10246 复旦大学 A+
3 10001 北京大学 A
4 10055 南开大学 A
5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A-
6 10284 南京大学 A-
7 10335 浙江大学 A-
8 10486 武汉大学 A-
9 10697 西北大学 A-
10 10003 清华大学 B+
11 10034 中央财经大学 B+
12 10183 吉林大学 B+
13 10272 上海财经大学 B+
14 10384 厦门大学 B+
15 10422 山东大学 B+
16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7 10558 中山大学 B+
18 10651 西南财经大学 B+
19 1003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B
20 10140 辽宁大学 B
21 10173 东北财经大学 B
22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
23 10421 江西财经大学 B
24 105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B
25 10590 深圳大学 B
26 10610 四川大学 B
27 10673 云南大学 B
28 10038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B-
29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30 10512 湖北大学 B-
31 10530 湘潭大学 B-
32 10532 湖南大学 B-
33 10559 暨南大学 B-
34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B-
35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36 10755 新疆大学 B-
37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C+
38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C+
39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C+
40 10070 天津财经大学 C+
41 10075 河北大学 C+
42 10125 山西财经大学 C+
43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C+
44 10327 南京财经大学 C+
45 10475 河南大学 C+
46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C+
47 10108 山西大学 C
48 10207 吉林财经大学 C
49 10212 黑龙江大学 C
50 10357 安徽大学 C
51 10456 山东财经大学 C
52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C
53 10611 重庆大学 C
54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C
55 11065 青岛大学 C
56 11482 浙江财经大学 C
57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C-
58 10280 上海大学 C-
59 10689 云南财经大学 C-
60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C-
61 10730 兰州大学 C-
62 10741 兰州财经大学 C-
63 11287 南京审计大学 C-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0201 理论经济学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39 所,本次参评3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9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A+
2 10246 复旦大学 A+
3 10001 北京大学 A
4 10055 南开大学 A
5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A-
6 10284 南京大学 A-
7 10335 浙江大学 A-
8 10486 武汉大学 A-
9 10697 西北大学 A-
10 10003 清华大学 B+
11 10034 中央财经大学 B+
12 10183 吉林大学 B+
13 10272 上海财经大学 B+
14 10384 厦门大学 B+
15 10422 山东大学 B+
16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7 10558 中山大学 B+
18 10651 西南财经大学 B+
19 1003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B
20 10140 辽宁大学 B
21 10173 东北财经大学 B
22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
23 10421 江西财经大学 B
24 105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B
25 10590 深圳大学 B
26 10610 四川大学 B
27 10673 云南大学 B
28 10038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B-
29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30 10512 湖北大学 B-
31 10530 湘潭大学 B-
32 10532 湖南大学 B-
33 10559 暨南大学 B-
34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B-
35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36 10755 新疆大学 B-
37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C+
38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C+
39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C+
40 10070 天津财经大学 C+
41 10075 河北大学 C+
42 10125 山西财经大学 C+
43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C+
44 10327 南京财经大学 C+
45 10475 河南大学 C+
46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C+
47 10108 山西大学 C
48 10207 吉林财经大学 C
49 10212 黑龙江大学 C
50 10357 安徽大学 C
51 10456 山东财经大学 C
52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C
53 10611 重庆大学 C
54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C
55 11065 青岛大学 C
56 11482 浙江财经大学 C
57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C-
58 10280 上海大学 C-
59 10689 云南财经大学 C-
60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C-
61 10730 兰州大学 C-
62 10741 兰州财经大学 C-
63 11287 南京审计大学 C-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07年西方经济学专业全国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中国人民大学 A+ 5 南开大学 A 9 东北财经大学 A
2 武汉大学 A+ 6 华中科技大学 A 10 清华大学 A
3 北京大学 A 7 厦门大学 A      
4 中山大学 A 8 复旦大学 A      
 
B+等(16个):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浙江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
 
 
B等(16个):暨南大学、山东经济学院、青岛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郑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山西财经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福州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中南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大学
 
 
C等(11个):名单略
 
    2015-2016年西方经济学专业全国排名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北京大学 5★ 94
2 中国人民大学 5★ 94
3 武汉大学 5★ 94
4 复旦大学 5★ 94
5 南开大学 5★ 94
6 厦门大学 4★ 94
7 上海财经大学 4★ 94
8 西南财经大学 4★ 94
9 浙江大学 4★ 94
10 华中科技大学 4★ 94
11 中央财经大学 4★ 94
12 山东大学 4★ 94
13 清华大学 4★ 94
14 南京大学 4★ 94
15 东北财经大学 4★ 94
1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4★ 94
17 四川大学 4★ 94
18 西北大学 4★ 94
19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4★ 94
20 辽宁大学 3★ 94

西方经济学专业考研科目: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统考英语
③303数学三
④801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考研参考书:
微观经济学(第6版)[美]罗伯特·平狄克,王世磊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宏观经济学(第8版)[美]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等著;王志伟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
西方经济学(第4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专业英语(经济类),不指定参考书

西方经济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硕士生可以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从事教学、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研究,在金融、财政、贸易等实际经济部门和公司、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经济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