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研究生考试科目和考研参考书目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兰州财经大学考研分数线、兰州财经大学报录比、兰州财经大学考研群、兰州财经大学学姐微信、兰州财经大学考研真题、兰州财经大学专业目录、兰州财经大学排名、兰州财经大学保研、兰州财经大学公众号、兰州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兰州财经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兰州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教材,也叫兰州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参考书、指定书目等等,是考验专业课复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料。考研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考试项目,参考书目由报考院校的研究生院制定,考试内容基本上围绕着参考书目展开,而绝大多数专业课都是由院校自行出题,因而就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定性。另外将参考书目与真题结合使用可以分析出出题人的风格和倾向,反复研究之后考生完全可以自行划出重点内容和必考内容。许多考生不重视院系公布的参考书目而把全部精力放在笔记和其他参考资料上,不按照兰州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指定的书目进行复习,那么即使复习的再好,实力再强,也很有可能会在专业课上栽跟头。【手机访问

Add 兰州财经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兰州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大纲的时候需要对该专业以及该学校进行全方位的了解,西方经济学的考研大纲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考研大纲是由各院校的研究生院制定并公布的,包括考试的内容、参考书目、研究方向等等内容,直接决定了考生在复习期间的主要内容和侧重点。通过对兰州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目进行分析可以大致了解该专业的考研试题设置方向,考生应当认真阅读考试大纲中公布的考试科目,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有针对性得进行复习,防止出现事倍功半的无用劳动。考生也可以对开设该专业的不同院校考试大纲进行横向比较,对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许多考生在备考期间不重视考试大纲的内容,往往会将许多重要的信息遗漏或是导致复习的方向出现偏差,这都是不应该出现的失误以及错误。考研派的小编提醒各位考研的小伙伴们一定要重视考研大纲的内容哦。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01)经济学院 专业: (020104)西方经济学
门类类别 (02)经济学 学科类别: (0201)理论经济学 研究方向:(01)微观经济理论与政策
考试方式 跨专业: 招生人数:专业:8(不含推免)
招生单位 兰州财经大学 指导老师 : 学习方式 :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3)数学三 (811)西方经济学(宏、微观)
院校备注
考试范围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01)经济学院 专业: (020104)西方经济学
门类类别 (02)经济学 学科类别: (0201)理论经济学 研究方向:(02)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
考试方式 跨专业: 招生人数:专业:8(不含推免)
招生单位 兰州财经大学 指导老师 : 学习方式 :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3)数学三 (811)西方经济学(宏、微观)
院校备注
考试范围
兰州财经大学

在购买参考书时应当注意公布的参考书的年份和版本,如果版本过旧找不到原书,使用新版本也是可以的,但是应当注意将旧版本与新版本不同的内容进行补充。考研派的考研频道内含有大量优质的课堂讲义资源,欢迎考生前去查询和购买。
需要了解西方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目详细信息的同学,可以点击右侧的联系学姐,考研派的学姐回为你做最专业的解答

兰州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研究生分数线
西方经济学 [020104]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兰州财经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经济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2]经济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理论经济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微观经济理论与政策(02)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
招生人数: 8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11)西方经济学(宏、微观)
备  注:
西方经济学 [020104]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兰州财经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经济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2]经济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理论经济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微观经济理论与政策(02)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
招生人数: 6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11)西方经济学(宏、微观)
备  注:
一、考试性质
《西方经济学》是兰州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西方经济学》考试要力求反映经济学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专业基础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和地区经济体系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操守和以及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经济学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西方经济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方式与分值
本科目满分150分,由我校自行命题,全国统一考试。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
四、考试内容
第一章  经济学导论
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资源与稀缺性
1、资源
2、稀缺性
3、资源配置
二、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1、经济
2、经济学
三、资源配置方式
1、计划经济体制
2、市场经济体制
3、混合经济体制
第二节经济学的由来与演变
一、重商主义
二、古典经济学
三、庸俗经济学
四、庸俗经济学后
第三节学习经济学的方法与意义
一、经济学的学习方法
二、学习经济学的意义
第二章  供求均衡
第一节  需求与供给
一、需求
1、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
(1)需求
(2)需求表
(3)需求曲线
2、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
(1)影响需求的因素
(2)需求函数
3、需求定理
4、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二、供给
1、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
(1)供给
(2)供给表
(3)供给曲线
2、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
(1)影响供给的因素
(2)供给函数
3、供给定理
4、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三、均衡价格
1、均衡价格的形成
2、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1)  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2)  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四、价格政策
1、价格调节的不完善性
2、支持价格
(l)支持价格的定义
(2)农产品支持价格的运用
(3)支持价格的作用
3、限制价格
(l)限制价格的定义
(2)限制价格的运用
(3)限制价格的利与弊
第二节  弹性理论
一、弹性的一般定义
1、定义
2、点弹性
3、弧弹性
二、需求价格弹性
1、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
2、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点弹性与弧弹性
3、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4、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总收益
三、其他需求弹性
1、需求收入弹性
2、需求交叉弹性
四、供给弹性
1、供给价格弹性的含义
2、供给价格弹性的计算:点弹性与弧弹性
3、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第三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及其边际效用分析
一、有关效用的概念
1、效用
2、基数效用
3、序数效用
4、总效用
5、边际效用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经济学解释
2、代数表达
3、几何图解
三、基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
1、经济学解释
2、基数效用论对需求曲线的推导
四、消费者剩余
第二节 序数效用论及其无差异曲线分析
一、关于偏好的假设
1、完全性
2、传递性
3、局部非饱和性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1、离原点越远,效用水平越高。
2、两两不相交。
3、凸向原点。
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1、定义
2、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四、预算线及其变动
五、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
1、经济学解释
2、序数效用论对需求曲线的推导
        六、消费者均衡的数学解
第三节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
1、替代效应
2、收入效应
3、总效应
二、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经济学解释
2、几何图解
三、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经济学解释
2、几何图解
四、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经济学解释
2、几何图解
第四章 生产者选择
第一节  生产技术
一、企业的目标、本质和边界
1、企业的目标
2、企业的本质
(1)交易费用
(2)影响交易费用的因素
(3)企业的本质
3、企业的边界
二、生产函数
1、生产函数
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它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数量关系。Q=f(L,K)
2、固定投入与变动投入:长期和短期
(1)固定投入(fixed input):投入量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投入。
(2)变动投入(variable input):投入量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投入。
(3)短期(short run):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4)长期(long  run):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时间周期。
三、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
1、函数的一般形式
2、总产量函数、平均产量函数、边际产量函数及其曲线
3、三条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
(1)TP和MP之间的关系
(2)TP和AP之间的关系
(3)MP和AP之间的关系
4、边际报酬(收益)递减规律
(1)规律内容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了MP曲线先升后降的特征
5、生产的三个阶段(合理区域)
四、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
1、函数的一般形式
2、等产量曲线及其特征
(1)等产量曲线
(2)等产量曲线特征
3、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1)概念
(2)MRTS可表示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
4、两要素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1)规律内容
(2)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的特征
5、生产的经济区域
(1)脊线
(2)生产的经济区域
第二节  生产者均衡
一、等成本线
1、成本方程
2、等成本线(定义、斜率、变动)
二、最优要素组合
1、含义
(1)成本既定,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
(2)产量既定,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
2、成本既定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
(1)最优要素组合点
(2)最优要素组合原则
3、产量既定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1)最优要素组合点
(2)最优要素组合原则
4、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最优的要素组合
5、生产者均衡的数学解
三、扩展线和规模报酬
1、等斜线
2、扩展线
3、生产的规模报酬
第三节  生产成本
一、相关概念
1、机会成本
2、隐成本和显成本
3、会计成本和经济成本
4、经济利润和正常利润
二、短期成本函数及其曲线
(一)成本曲线分类
(二)短期成本曲线
1.曲线形状
2.曲线之间的关系
(三)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与短期成本曲线
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了MC曲线现降后升的U型特征
2.TC、TVC与MC曲线之间的关系
3.AC、AVC与MC曲线之间的关系
4. AC曲线与MC曲线的几何画法
(四)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1.短期总产量曲线与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
2.短期总成本曲线与扩展线
3.边际产量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的关系
4.平均产量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关系
三、长期成本函数及其曲线
1.长期总成本函数及其曲线
(1)LTC函数
(2)LTC曲线及其推导
2.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及其曲线
(1)LAC函数
(2)LAC曲线及其推导
(3)LAC曲线的形状
在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作用下LAC曲线表现出现降后升的U型特征。
3.长期边际成本函数及其曲线
(1)LMC函数
(2)LMC曲线及其推导
(3)LMC曲线的形状
(4)LMC曲线的形状决定了LTC曲线的形状
四、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之间的综合关系
第五章 市场结构分析 
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竞争的含义与条件
二、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价格、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1.价格与需求曲线
2.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三、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四、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五、对完全竞争市场的评论
第二节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垄断的含义与条件
二、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l.需求曲线
2.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三、完全垄断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四、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五、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与垄断利润
六、对完全垄断市场的评论
第三节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垄断竞争的含义与条件
二、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需求曲线
三、垄断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四、垄断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五、对垄断竞争市场的评价
第四节  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寡头垄断的含义与条件
二、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三、寡头垄断市场上产量的决定
四、古诺解:双头垄断理论
五、拐折的需求曲线
六、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价格决定
l.价格领先制
2.成本加成法
3.卡特尔
七、对寡头垄断市场的评论
第六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第一节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一、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二、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三、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第二节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一、对供给方面的概述
二、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三、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四、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五、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第七章   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第一节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及其一般均衡分析
一、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1、局部均衡
2、一般均衡
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1、帕累托最优状态
2、帕累托改进
3、构造埃奇沃思盒状图
4、交换的契约线及其方程
5、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和条件
第二节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及其一般均衡分析
一、构造埃奇沃思盒状图
二、生产契约线及其方程
三、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和条件
第三节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及其一般均衡分析
一、从生产契约线到生产可能性曲线
二、构造埃奇沃思盒状图
三、生产契约线及其方程
四、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和条件
第四节 完全竞争市场符合帕累托最优条件
一、经济学解释
二、数学证明
第八章 博弈论
第一节 博弈论和策略性行为
第二节 同时博弈:纯策略均衡
第三节 同时博弈:混合策略均衡
第四节 序贯博弈
第九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一、垄断与低效率
1、寻租理论
2、对垄断的公共管制
3、反托拉斯法
二、 外部影响
1、外部影响及其分类
2、外部影响和资源配置失当
3、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
4、科斯定理
三、 公共物品
1、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2、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
3、公共选择理论
四、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
1、信息的不完全性
2、信息与商品市场
3、信息与保险市场
4、信息与劳动市场
第十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部分导言
一、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1.宏观经济学概念
2.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总产出
2.就业
3.价格水平
4.国际收支和汇率
5.宏观经济政策
三、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1.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2.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产品市场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
(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
(3)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决定(AD-AS);
(4)*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决定(IS-LM-BP);
3. 国民收入决定的改变----宏观经济政策
(1)财政政策
(2)货币政策
(3)*通货膨胀和失业政策
(4)*对外经济政策
4.国民收入决定的动态化----经济增长理论
四、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1.宏观经济学采用总量分析的方法
2.个体经济行为分析是总体经济行为分析的基础,但很多在个体或微观成立的道理,不能因此断定在整体或宏观同样成立,否则会出现合成推理的谬误。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
一、国内生产总值
1.概念
2.含义
3.GDP指标衡量一国总产出的缺陷
4.几点说明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1.支出法
(1)定义:
(2)内容
2.收入法
(1)定义:
(2)内容
三、其他几个重要的国民收入概念
1、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s: NDP)
2、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NI)
3、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 PI)
4、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 PDI)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一、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1、两部门经济:
2、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二、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1、三部门经济。
2、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三、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1、四部门经济:上述三部门经济加上一个国外部门就成了四部门经济。
2、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第四节  名义GDP和实际GDP
一、名义GDP(或货币GDP)
二、实际GDP
三、GDP折算指数
是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
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第一节从国民收入核算到宏观经济理论
一、总产出和总支出
1、总支出
2、总产出
二、总需求分析的前提
1、经济中存在着闲置得胜产能力。
2、价格水平不变。
3、总供给无限。
4、凯恩斯定律。
第二节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1、消费函数
2、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
3、储蓄函数
4、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
二、两部门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
1、代数模型
2、几何推导
3、经济含义
三、三部门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
1、代数模型
2、几何推导
3、经济含义
四、四部门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 
1、代数模型
2、几何推导
3、经济含义
第三节乘数理论
一、乘数的一般含义
1、文字
1、数学公式
二、乘数的算法 
1、等比例数列求和
2、几何法
3、求偏导数法 
三、两部门的乘数
四、三部门的乘数
1、固定税制下的乘数
2、比例税制下的乘数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二)
IS-LM模型
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
一、投资及决定投资的因素
二、资本边际效率MEC
三、投资边际效率MEI
第二节  产品市场均衡--IS曲线
一、IS曲线及其推导
1、代数推导
2、几何推导
3、经济含义 (线上和线外)
二、IS曲线的斜率
三、IS曲线的移动
第三节  均衡利率的决定
一、货币需求动机
1、交易动机
2、谨慎动机
3、投机动机
二、货币需求函数和曲线
1、函数表达式
2、几何图形
三、均衡利率的决定及变动
第四节  货币市场均衡--LM曲线
一、LM曲及其推导
1、代数推导
2、几何推导
3、经济含义(线上和线外)
二、LM曲线的斜率
三、LM曲线的移动
第五节  IS--LM模型
一、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决定
二、两个市场共同均衡的实现过程
三、均衡状态的变动
第十三章  影响国民收入的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及其工具
1、财政政策的概念
2、财政政策工具
(1)财政收入政策工具
(2)财政支出政策工具
二、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及其与IS曲线的关系
1、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
(1)相机抉择与逆经济风向行事
(2)财政政策与总需求的变化
2、财政政策与IS曲线的移动
三、财政政策的效力
1、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变。
2、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变。
第二节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1、货币政策的概念
2、货币政策工具
(1)法定准备金率
(2)再贴现率
(3)公开市场业务
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及其与LM曲线的关系
1、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
(1)相机抉择与逆经济风向行事
(2)货币政策与总需求的变化
2、货币政策与LM曲线的移动
三、货币政策的效力
1、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变。
2、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变。
第十四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三)
AD-AS模型
第一节总需求
一、从IS-LM模型到AD-AS模型
二、总需求的经济解释
1、庇古效应
2、凯恩斯效应
三、总需求的代数推导
四、总需求的几何推导
1、由IS-LM模型推导
2、有45度线推导
五、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1、财政政策引起AD曲线的移动
2、货币政策引起AD曲线的移动
第二节总供给
一、总供给的经济解释
二、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1、假定
2、劳动市场
3、生产函数
4、AS曲线(长期)
三、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1、假定
2、劳动市场
3、生产函数
4、AS曲线(短期)
四、*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1、适应性预期
2、理性预期
3、“愚弄”模型
4、理性预期的政策含义
第三节总需求与总供给
一、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变动
二、需求冲击
三、供给冲击
四、总供求均衡
第十五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一节  失业
一、失业的分类
二、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三、失业的影响
第二节  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衡量和分类
二、通货膨胀的原因
三、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第三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一、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政策含义
二、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三、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第十六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第一节经济增长的内涵和假定
一、经济增长的内涵
1、经济增长
2、经济发展
二、有关经济增长的假定
1、正的边际量。
2、边际生产力递减
3、规模报酬不变(不同于新增长理论)
第二节哈罗德—多马模型
一、假定
1、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
2、储蓄使收入的函数
3、生产过程只用两种要素,且劳动按照固定的比率增长
4、规模报酬不变
二、模型
三、评价
1、资本和劳动比例固定
2、稳定性问题
第三节新古典增长模型
一、假定
1、一种商品,即以一种商品来表示所有商品。这种商品既可以用于消费,也可用于投资。
2、社会储蓄函数为S=sY。
3、 规模收益不变。
4、劳动与资本可以相互替代。
5、劳动力按一个外生的不变比率n增长。
二、模型
三、评价
第四节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一、自然条件
二、资本积累
三、人力资本
四、对外开放
第五节 经济周期理论
一、经济周期的涵义与特征
二、乘数-加速数模型
三、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第一节汇率和对外贸易
第二节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第三节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
第四节南-北关系的一种经济分析
第十八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第一节消费
第二节投资
第三节货币需求 西方经济学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西方经济学专业理论知识,熟悉学术前沿动态,能够运用相关经济学知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旨在培养能够运用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从事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西方经济学是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学科团队成员多次参加经济理论热点问题研讨会,十分注重同其他科研院所展开合作研究,参加各类相关学术会议。该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成果卓著,是培养西方经济学高级人才的理想基地。
现有教师2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5人,学术梯队合理;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多位教师担任省部级学术团体常务理事及以上职务。
近三年来,承担了各类课题2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提交研究咨询报告10余份,参加各类大型学术交流活动10余次。
本硕士点设以下两个研究方向:
1、微观经济理论与政策
2、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
 
 
 
 
 
经济学综合 兰州财经大学
西方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020104)
一、培养目标
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事业心。
2、必须掌握坚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系统的西方经济学专业知识,熟悉现代经济学的主要学术成果及其发展动态,对西方经济学的某些专门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现实经济分析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借鉴和运用西方现代经济理论和方法从事经济理论研究工作、教学工作和实际运用的能力。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1、企业与市场行为研究;
2、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
三、学制与学分要求
西方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攻读该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年学分制。硕士研究生至少应修满并完成34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学位课10门28学分,选修课至少选2门4学分,理论前沿讲座、社会实践、专业工作实习2学分。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进展
具体见附表。
五、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
采取导师负责与二级学院集体培养相结合方式,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
坚持系统的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强调以自学为主,导师和导师组更多地采用研讨式的教学,主要进行引导、解惑,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分析思维的能力,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采用启发式教学,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学术活动,开阔视野、活跃学术思想;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关心研究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自然人文观的修养,关心研究生的身体健康,使研究生正直为人、踏实做事、严谨治学。
所有课程经过考核合格后才能取得该课程学分。考核方式采用课堂考试、课程论文、调查研究等方式。
六、科研能力的基本要求
在硕士学位论文提交答辩之前,必须在中文核心期刊或经济学专业学术期刊发表一篇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专业论文,且与学位论文选题相关。
七、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专业实习、学术讲座、教学实践等。研究生必须安排一定的时间参加实际部门的业务实践。实践活动在导师的指导下,采取集中或分散安排。取得有关活动的评语和成绩,达到要求者计2学分。
八、学位论文
西方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结束,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并经过中期考核后方能进入论文阶段。
1、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论文选题应该从新视角、前沿性的要求出发,尽量选择学科前沿领域课题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2)学位论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资料要求准确、科学、可靠,体现良好的学风。
(3)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并取得一定创造性的成果。
(4)学位论文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5)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能少于一年。
2、学位论文的必要环节
(1)论文选题。选题最迟在第四学期末完成。学位论文应结合导师的科研课题,在导师指导下选题。
(2)开题报告。在论文选题确定的同一学期,学生就学位论文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计划、研究方法、预期成果等向指导小组做开题报告,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开题报告经导师组评议通过后,方可进行论文的研究和撰写工作。
(3)阶段检查。在学位论文研究期间,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并主动接受导师的指导和检查,定期汇报论文工作的进展情况,保证学位论文合作的顺利开展。
(4)学位论文答辩和审议,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兰州商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执行。
西方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在完成所有课程学习并获得规定学分,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授予经济学硕士学位。
专业名称:西方经济学     专业代码:020104     门类/类别:经济学     学科/类别:理论经济学

开设专业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大学 内蒙古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大学 延边大学 吉林财经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南京审计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财经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州大学 厦门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山东财经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信阳师范学院 郑州大学 河南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四川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贵州财经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兰州财经大学

专业解析:

1、研究方向
目前,各大院校与西方经济学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该专业所包含的研究方向有:
01.微观经济理论与政策
02.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
03.制度经济学研究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既有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基础,同时研究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和政策主张,善于运用现代经济学研究成果分析研究现实经济问题,密切联系中国实际,与国际经济前沿接轨,熟悉市场经营管理的基本规则,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经济学专门人才。
3、专业特色
专业是为适应市场经济对理论基础探索的需要而设立,具有较强的基础理论研究特色。通过研究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和内在逻辑,对80年代以来的比较成熟前沿的理论动态进行积极的鉴别和吸收,结合我国体制转型的现实进行理论探索和实际应用,有很强的实战性。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统考英语
③303数学三
④801经济学
(注:以上仍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有所不同)

此专业大学排名:

0201 理论经济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39 所,本次参评3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9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A+
2 10246 复旦大学 A+
3 10001 北京大学 A
4 10055 南开大学 A
5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A-
6 10284 南京大学 A-
7 10335 浙江大学 A-
8 10486 武汉大学 A-
9 10697 西北大学 A-
10 10003 清华大学 B+
11 10034 中央财经大学 B+
12 10183 吉林大学 B+
13 10272 上海财经大学 B+
14 10384 厦门大学 B+
15 10422 山东大学 B+
16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7 10558 中山大学 B+
18 10651 西南财经大学 B+
19 1003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B
20 10140 辽宁大学 B
21 10173 东北财经大学 B
22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
23 10421 江西财经大学 B
24 105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B
25 10590 深圳大学 B
26 10610 四川大学 B
27 10673 云南大学 B
28 10038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B-
29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30 10512 湖北大学 B-
31 10530 湘潭大学 B-
32 10532 湖南大学 B-
33 10559 暨南大学 B-
34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B-
35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36 10755 新疆大学 B-
37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C+
38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C+
39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C+
40 10070 天津财经大学 C+
41 10075 河北大学 C+
42 10125 山西财经大学 C+
43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C+
44 10327 南京财经大学 C+
45 10475 河南大学 C+
46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C+
47 10108 山西大学 C
48 10207 吉林财经大学 C
49 10212 黑龙江大学 C
50 10357 安徽大学 C
51 10456 山东财经大学 C
52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C
53 10611 重庆大学 C
54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C
55 11065 青岛大学 C
56 11482 浙江财经大学 C
57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C-
58 10280 上海大学 C-
59 10689 云南财经大学 C-
60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C-
61 10730 兰州大学 C-
62 10741 兰州财经大学 C-
63 11287 南京审计大学 C-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0201 理论经济学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39 所,本次参评3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9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A+
2 10246 复旦大学 A+
3 10001 北京大学 A
4 10055 南开大学 A
5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A-
6 10284 南京大学 A-
7 10335 浙江大学 A-
8 10486 武汉大学 A-
9 10697 西北大学 A-
10 10003 清华大学 B+
11 10034 中央财经大学 B+
12 10183 吉林大学 B+
13 10272 上海财经大学 B+
14 10384 厦门大学 B+
15 10422 山东大学 B+
16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7 10558 中山大学 B+
18 10651 西南财经大学 B+
19 1003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B
20 10140 辽宁大学 B
21 10173 东北财经大学 B
22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
23 10421 江西财经大学 B
24 105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B
25 10590 深圳大学 B
26 10610 四川大学 B
27 10673 云南大学 B
28 10038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B-
29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30 10512 湖北大学 B-
31 10530 湘潭大学 B-
32 10532 湖南大学 B-
33 10559 暨南大学 B-
34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B-
35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36 10755 新疆大学 B-
37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C+
38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C+
39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C+
40 10070 天津财经大学 C+
41 10075 河北大学 C+
42 10125 山西财经大学 C+
43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C+
44 10327 南京财经大学 C+
45 10475 河南大学 C+
46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C+
47 10108 山西大学 C
48 10207 吉林财经大学 C
49 10212 黑龙江大学 C
50 10357 安徽大学 C
51 10456 山东财经大学 C
52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C
53 10611 重庆大学 C
54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C
55 11065 青岛大学 C
56 11482 浙江财经大学 C
57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C-
58 10280 上海大学 C-
59 10689 云南财经大学 C-
60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C-
61 10730 兰州大学 C-
62 10741 兰州财经大学 C-
63 11287 南京审计大学 C-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07年西方经济学专业全国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中国人民大学 A+ 5 南开大学 A 9 东北财经大学 A
2 武汉大学 A+ 6 华中科技大学 A 10 清华大学 A
3 北京大学 A 7 厦门大学 A      
4 中山大学 A 8 复旦大学 A      
 
B+等(16个):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浙江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
 
 
B等(16个):暨南大学、山东经济学院、青岛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郑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山西财经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福州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中南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大学
 
 
C等(11个):名单略
 
    2015-2016年西方经济学专业全国排名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北京大学 5★ 94
2 中国人民大学 5★ 94
3 武汉大学 5★ 94
4 复旦大学 5★ 94
5 南开大学 5★ 94
6 厦门大学 4★ 94
7 上海财经大学 4★ 94
8 西南财经大学 4★ 94
9 浙江大学 4★ 94
10 华中科技大学 4★ 94
11 中央财经大学 4★ 94
12 山东大学 4★ 94
13 清华大学 4★ 94
14 南京大学 4★ 94
15 东北财经大学 4★ 94
1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4★ 94
17 四川大学 4★ 94
18 西北大学 4★ 94
19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4★ 94
20 辽宁大学 3★ 94

西方经济学专业考研科目: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统考英语
③303数学三
④801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考研参考书:
微观经济学(第6版)[美]罗伯特·平狄克,王世磊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宏观经济学(第8版)[美]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等著;王志伟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
西方经济学(第4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专业英语(经济类),不指定参考书

西方经济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硕士生可以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从事教学、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研究,在金融、财政、贸易等实际经济部门和公司、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经济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