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考研网

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考研

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考研

相关专业

中央民族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中央民族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因为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中央民族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请各位准备报考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考研的同学注意: 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的数据。因为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考研,竞争激烈,所以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研究生的考研人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 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会为大家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考研的参考书目、考研大纲、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等联系方式。希望你考取中央民族大学 社会学专业研究生,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实现自己的名校研究生梦想。

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考研
社会学 [0303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中央民族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3]法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社会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25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17社会学通论
④818社会学研究方法
备  注:
    2015年考研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基本落下帷幕了,这个时候都是非常现实的,有人欢喜有人忧。而无论是欢喜还是失落,最初的梦想其实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收获的结果。
  ▶初试
  我在2014年春节就已经决定要考民大了,但因为当时人在外地所以基本就处于想法阶段,后来3月份开学后我就一直关注任何有关民大的消息,关注着考研论坛里寥寥无几的分享,一遍又一遍的看,关注着民大发布的复试录取等信息,然后,看到最后录取结果中有4个人都考到400+之后,说实话我是有点胆怯的,因为考到400+是什么概念相信不用我多说。
  虽然民大的名声和实力都比不上人大但还是隐隐担心,但因为民大是北京的985和211,而且难度也没有人大难度和竞争力大,所以还是有很多人欣欣向往的去报民大的。所以去年推免有三个人,统考招收14人,初试最低分367,还是比较高的,这给我整个考研复习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和动力,因为在复习中往往会参考上一年的情况,因此,在复习中我就给自己定下目标,英语、政治、理论和方法,都要考到多少分,这样总分才能达到多少分才行,这个一定是要定下来的。
  就这样三个月基本都是断断续续的查查资料,问问学长学姐交流交流,看看参考书目什么的过去的,到了6月份又参加了助理社工的考试,最后的期末考还有各种作业,忙的不可开交基本上把考研放在了一边。
  真正开始是在暑假也就是期末考完之后,没什么事情了,我们学校比较好,大四没有课,所以可以专心考研。然后民大的招生简章出来是在9月19日,民大官网上公布的信息一定要看(很重要,真的很重要),因为民大还是比较透明的,招生简章、专业目录、考试科目、拟录取人数、报考人数和报录比都会公布。
  9月30号,民大公布出来往年的报录比;然后又过了半个月,推免生公示出来,民大公布社会学推免了5个人;接着到11月27号,民大公布出来了当年的报考人数情况。只有51个人报考民大社会学,从没有这么低过(11年—14年都是70,80个)。其实这个人数相比人大真的少很多了。我觉得这是极好的机会,报考的人数少了而且推免生也并没有很多,机会还是很大的。
  到了12月份,确定考研提前了一周,这个很意外,因为2015春节推迟了,本以为考试时间也会推迟没想到居然还提前了一周,所以很多人就开始戏谑说这是2014第二次考研,其实只要准备好了,提前和推迟都是一样的,即便再给你两周的时间,到了最后基本上没什么太大的作用了,所以就加足马力什么也不要想全力向前冲吧!到了12月27和28号,这两天真是个阳光明媚的好日子,天气很好,阳光很暖和,可惜作为北方城市,考场居然还没有暖气,基本上两天下来我的两只手都是紫色的,左手都是僵的,右手写字写的不停地抖,没有夸张,因为我很重视考研,可以说作为一所非985非211二三线城市的普通二本院校的学生,名校和北京的诱惑力不亚于高考。这是一次翻身的机会,人生能有几次机会呢?
  27号上午考政治下午考英语,一天下来我真的很心塞,我感觉政治和英语都不好做,政治选择题自己把握不好,做英语的时候可能是因为时间不够,我特别的心慌,所以对英语也没有太大的把握。其实还是在下面复习的时候练习的力度不够。时刻记着,自己在下面不管做的再好都不能代表考场。这句话很重要,希望能引起你们重视,我在下面每次做的都很满意,而且对英语的付出也很多。但是一上考场就无法掌控了,刚开始还很好,但当我发现做第一篇阅读半个小时没怎么看懂题也没有把握正确答案时而且还有无法预料的环境因素的干扰我就开始非常慌,但是一定要稳住,深呼吸,告诉自己我可以,然后27号出考场我就难受了,我感觉真的很不好,我觉得一科不过都不行。但是朋友都劝要是难的话大家都难,所以还是要放宽心,考过去就不要想了,晚上回去就赶紧把专业课看一遍。
  到28号上午考通论,也就是概论加理论。下午考方法。通论题不算难,但出了几个比较新的。14年出的题都比较宏观,而且全是风笑天那本的,我在复习时感觉袁方的和风笑天的都差不多因此就以风笑天的为重点,基本扫盲之后就只背风笑天的了,结果今年考的方法题出了袁方的个性解释与共性解释,还出了民族志,所以,不要偷懒、要不留死角的认真复习。
  ▶参考书目
  一、通论
  1、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二版;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
  3、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
       侯均生,《西方社会学理论》;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
  4、郑杭生,李迎生《中国社会学史新编》(重点在吴文藻、费孝通、潘光旦、林耀华,以前也考过严复和李景汉);
  二、方法
  1、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极重要)
  2、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补充)
  3、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最新版)
  4、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四版)
  三、拓展阅读书目
  1、费孝通:《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生育制度》,
  2、马克斯-韦伯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
  3、吉登斯著:《社会学》;
  4、涂尔干:《社会分工论》,《自杀论》
  5、赖特-米尔斯著:《社会学的想象力》
  6、威廉-富特-怀特著:《街角社会》等
  ▶复试
  如果细心看就会发现,民大的信息真的是很少,少的甚至会让人不知道该怎么办。初试出成绩是在2月12号,国家线出来是在3月10号,注意国家线只有300分,民大不是过了国家线就都可以去复试,民大实行的是差额复试,一般都是1:1.3或者是1:1.2的比例,今年复试分数线出来的有点晚,一直到3月17号才出来,真的是百抓挠心的。不过都是有变动的,今年题比较难,所以分数线也降了不少,今年复试分数线是333分,有22人进复试,第一名考了380+,然后分数都比较密。总体能够拉分的就是政治、英语和方法了。
  复试公布时间是在23号,27号上午民族学,下午社会学。人类学是在4月3号。复试基本上按照成绩排名,复试的形式比较简单,没有笔试只有面试。每个人大概都在十分钟左右,快的五分钟就出来了,不过自己在里面的时候都会觉得好长时间。就是进去先简单的做个自我介绍,然后抽一道题,这些题包括理论,概论和方法,今年好多人抽到的都是方法的题,所以一定要重视方法,考的题和初试差不多,一般就回答这一道题,然后老师可能还会问一些比如毕业论文、读过的书什么的,不要紧张,谦虚认真的表达清楚就可以了,老师们都是很好的,要是跨考的同学老师还会问有关跨考的情况。
  民族学复试还有英语自我介绍,下午社会学复试没有听说有英语自我介绍的。一下午就结束了,很简单,没有提前去交材料也不用体检什么的,复试就那么一下午,来之前的感觉是很慢,但到了的时候又觉得真的好快。
  ▶结语
  不能说感慨万千,但是经历过考研的人都会比较不一样吧,真正为之付出为之努力疯狂的,那种人生经历还是很值得回味的。每天都是看着朝霞进教室然后踏着星星归来的,很充实也很简单,不受任何干扰,只为了最初的梦想。好好准备吧,要让自己实际行动来为自己一年或半年的付出负责,也为自己来年创造一个幸福的春天。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系教师杨青青介绍,简介如下:
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大都市研究中心终身研究员
英国皇家人类学学会成员
美国应用人类学学会成员

2008-2012 圣安德鲁斯大学, 社会人类学博士
2006-2008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硕士
2002-2006 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学士
 
教学与研究领域
2012年,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社会人类学系讲授“Anthropology in the World”课程
2012年,任美国东卡罗琳纳大学人类学系“Cultural Anthropology Methods”课程的客座讲师
2013年至今,中央民族大学讲授“社会性别研究”、“民俗学概论”、“饮食人类学”、“社会理论入门”
主要研究方向:都市人类学、空间、社会性别、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化、现代化、克里奥尔化
社会职务
2009年8月至2010年9月,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驻中国北京专员
2008年10月至今, SPARQS(“学生参与苏格兰高等教育协会”)学生代表
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圣安德鲁斯大学社会人类学系学生代表
承担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主持人(已结项)
“国家民委科研项目”,主持人

获奖情况
· 陈永龄基金一等奖
· 中央民族大学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 Oversea Research Scholarship (ORSAS),圣安德鲁斯大学
·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项目全额资助公派留学,国家留学基金委
· Sheana and Pierre Rollin Scholarship,圣安德鲁斯大学
· Home tuition fee Waiver,大都市研究中心(Centre for Cosmopolitan Studies), 圣安德鲁斯大学
· 英国皇家人类学会(RAI)Hocart prize 博士论文二等奖
· Research travel fund,圣安德鲁斯大学
学术活动
2012年9月2012年12月,圣安德鲁斯大学人类学系讲授本科生“世界的人类学”课程,圣安德鲁斯,英国
2012年6月,在中国研究协会年会作会议报告,爱丁堡,英国
2012年2月2012年5月,美国东卡罗琳纳大学访问学者,期间为系里师生做讲座,同时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人类学方法论”   课程做客座,北卡罗琳纳,美国
2011年4月,大会主题发言“胡同中的博物馆”,全英研究生年会,华威大学,英国
2011年2月,“在胡同中对话列斐伏尔”,伦敦大学学院(UCL)做讲座,伦敦大学,英国
2009年7月,Erasmus Intensive Program,讨论组主持,维也纳大学,奥地利
2007年6月至2007年8月,于云南大理作为Prof. Duran Bell(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研究助理和翻译进行关于白族婚俗调查;云南,北京,中国

著作发表
2014,Space Modernization and Social Interac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living space in Beijing, 施普林格出版社出版
2009,“社会自我主义与个体主义——一位西方的汉学人类学家阅读费孝通‘中西对立’观念的惊讶与问题”(译著)发表于《开放时代》第3期(第二作者)
2009,“Anti-modernization with paintbrush” in Journal of Imponderabilia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008, “全球化与终身教育”发表于《成人教育》第258期(第二作者)
2007,“踏破铁鞋无觅处,柳暗花明又一村——读徐杰舜《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发表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二期
2007,“南内华达州社区学院介绍”、“奥斯丁社区学院介绍”载于《美国社区学院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系教师李丽介绍,简介如下:

李丽 
教授  博士生导师
青海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学习经历
1982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政治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1988年获青海民族学院历史学硕士学位;
1995年获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

教学与研究领域
主要讲授民族学文献研究、民族文化产业研究、服饰文化概论等课程;
研究领域为民族学、藏学;

社会兼职及参与的学术团体
青海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获奖情况
2003年,调研报告“青藏铁路沿线的民族人口迁移与文化适应”获国家民委科研成果三等奖;

主持和参加的主要研究课题
国家八五规划课题:《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日本丰田财团资助项目:《中国藏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200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我国藏区活佛转世制度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子课题:《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211” 工程子课题:《藏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代表性成果
专著
《藏族宗教》,巴蜀出版社,2003
合著
《青海蒙古族历史简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
《黄河上游地区的历史与文物》,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译著
尼泊尔高山谷地的藏族群体,民族译丛 ,1991(6)
宋代河西藏族与佛教,西北史地,1992(1)
主编的著作
《考古与文物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王辅仁与藏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参编的著作
《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 国家八五课题 )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现状调查与研究·土族卷》,民族出版社,2006
《简明华夏百科全书》,华夏出版社,1998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西藏人民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    
发表的主要论文
东蒙古入迁西海考述——西海蒙古研究之一,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8(2)
简论西海蒙古与明王朝的关系——西海蒙古研究之二,青海民族研究,1989(1)
明清时期土族地区的流官统治,青海民族研究 ,1991,(2)
《皇清职贡图》与少数民族服饰习俗,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1(3)
试探清代的撒拉族——兼谈撒拉族,青海民族研究,1991(4)
关于土族地区土司制度长期存在的原因,青海社会科学,1992(1)
浅析西海蒙古与藏传佛教,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2(3)
隆务寺夏日仓八世坐床见闻,中国西藏,1992秋
简论吐蕃立国的社会基础,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3(4)
果洛藏族物质民俗述略(上),青海民族研究,1994(1)
果洛藏族物质民俗述略 (下),青海民族研究,1994 (2)
试析果洛藏族的宗教问题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1994 (3)
论历史上果洛藏族的尚武精神,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 (4)
果洛藏区婚姻模式的特点及问题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1996(4)
建构果洛藏区人口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青海社会科学,1997(1)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馆藏台湾少数民族文物及民族学价值,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5)
青木文教——日本西本愿寺派遣的赴藏留学生,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3)
20世纪前半期雍和宫藏族高僧秘访日本始末,北方论丛,2004(2)
河口慧海的入藏活动及对日本藏学的贡献,西藏大学学报,2004(2)
藏铁路沿线的民族人口迁移与文化适应,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4 (6)
20世纪初叶西藏的日本教官矢岛保治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5 (1)
清末日本间谍成田安辉西藏潜行活动之考察,清史研究,2005(4)
简述清代国师章嘉·若必多吉对满族文化的贡献,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6(1)
我国藏医药产业开发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青海民族研究,2007(2)
明代中期东蒙古入居西海及其对蒙藏关系的影响,《民族研究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近代日本佛教净土真宗东、西本愿寺派与中国西藏及藏传佛教的接触》,《世界宗教研究》2009 (3)
关于内画艺术产业化发展模式的探讨,《民族研究文集》(2009),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及其传承方式简述 ,《民族研究文集》(2009),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系教师施琳介绍,简介如下:
施琳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常务理事

学习经历
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1998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民族经济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
2001年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
曾是美国休斯敦大学访问学者、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

教学与研究领域
主要讲授经济人类学、专业外语、广义民族学、企业管理、发展经济学等课程
主要从事经济人类学、民族经济学和世界族裔发展问题研究

社会兼职及参与的学术团体
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常务理事

外访与讲学
1999-2001年休斯顿大学亚美研究中心访问研究
2005年7-8月,加拿大里贾纳大学进修双语教学

获奖情况
《论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从西方发展经济学到中国民族经济学》1996年获国家民委优秀成果二等奖
《关于云南省红河州的田野调查与思考》,获得国家民委2002年度调研报告优秀奖;

主持和参加的主要研究课题 
1994年“八五”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市场经济发展研究》子课题《论发展经济学的发展》;
2001-2003年:南开大学博士后研究项目《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多型态” ―西部民族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获得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二等奖),并且获得2003年南开大学优秀博士后奖励;
2002年:《关于云南省红河州的田野调查与思考》,获得国家民委2002年度调研报告优秀奖;
2003-2006年: 中央民族大学“十五”科研项目《美国族裔问题研究》;
2004-2008年:国家民委重点科研项目《国外族群、种族及民族理论研究》;
2005-2007年,211重点项目《中国西部地区民族关系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主要参加者);
2006-2009年:中央民族大学与地方横向联合项目《红河发展模式研究》;
2006-2009年,985课题《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主要参加者);
2009-2011年:主持211科研项目《美国非洲裔热点问题研究》。
2010-2013年:主持横向项目《经济人类学应用研究: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市场民族志调研》。
 
代表性成果
专著
《论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从西方发展经济学到中国民族经济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经济人类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发展经济学与亚洲的“发展戏剧”》,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
主编的著作
《当代中国著名民族学家百人小传》,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美国族裔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参编的著作
《民族经济学教程(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参编并撰写3章。
发表的主要文章
《论文化--民族文化与市场文化》,《民族研究》,1995年第1期;
《差异、差距与不平衡发展》,《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纵横于民族学的研究天地》,《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年第2期;
《论美国经济人类学的历史理论源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SEA与新广义经济人类学的兴起》,《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论美国经济人类学的诞生与早期发展》,《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美国经济人类学与中国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年第3期;
《经济人类学中跨学科趋势的强化》,《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经济人类学理论前沿综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论中国民族经济学之路》,《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1期;
《论美国族裔问题研究—理论综述与发展前瞻》,《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2期;
《论经济人类学重要的重要研究主题》,《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第2期。
《红河发展模式研究――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多型态”发展的典型案例》,《民族研究文集(2008)》,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欢乐精神与忧郁气质并存的抗争文化――美国非洲裔文化初探》,《民族研究文集(2009)》,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经济人类学在中国》,《民族研究文集(2009)》,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从甲骨遗存到“汉字之都” ――略论古都安阳汉字资源的保护与产业化开发》,《民族研究文集(2010)》,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浅析美国非洲裔的历史文化及其保护》,《民族研究文集(2010)》,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社会学 [0303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中央民族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3]法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社会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26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17社会学通论
④818社会学研究方法
备  注:
院系所名称 办公区位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邮编、接收人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文华楼东区13层 68932779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 100081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生与科研管理办公室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系教师祁慧军介绍,简介如下:
祁慧军
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系党支部书记;
中国俄罗斯研究会理事;

学习经历
1983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1987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进修班;

教学与研究领域
主要讲授中国民族志、中国民族史概论、中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等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民族社会与文化研究

社会兼职及参与的学术团体
中国俄罗斯研究会理事

讲学
《寻找远去的神鹿》(《百科探秘》栏目科教节目)中央电视台十台2007年3月3日14时播出;
中国访谈:民族区域自治55周年》中国政府网2007年3月17日下午14点30分播出;

获奖情况
《额尔古纳俄罗斯族现状与发展研究》2010年荣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传统与现代:鄂温克族牧民的生活》2010年获中央民族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中国东北民族关系调查研究》2006年度荣获国家民委调研报告优秀奖;
2006年度荣获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
《鄂温克族脱贫奔小康调研报告》于2003年度荣获国家民委调研报告优秀奖;
合著《中国民族概论》荣获2002年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主持和参加的主要研究课题 
2006年参加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当代民族问题战略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所属“民族发展与民族关系问题研究中心的首批课题,祁惠君是《额尔古纳俄罗斯族现状与发展研究》项目的主持人。
2010年7月参与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边疆民族心理、文化特征与社会稳定研究”,作为内蒙古调研小组的负责人。

代表性成果
专著
《传统与现代:鄂温克族牧民的生活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合著
《额尔古纳俄罗斯族现状与发展研究》(第一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年
《传统与现代:达斡尔族农民的生活》(第一作者),中央民族大学出版,2006年
译著
《作为自省之学的中国人类学——费孝通与柳田国男的学问及方法》,《开放时代》2009年第3期
《日本学者眼中的“蒙古特色饮食”及其发展趋势》,《骏马》2009年第4期
《从中国的世界遗产政策看“和谐”在其文化外交中的影响》,《文化遗产》2008年第4期
《蒙古“白食”的民俗学调查与探讨》,《满语研究》2008年1期
参编的著作
《中国民族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2001年
《中国民族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
《少数民族与抗日战争》
《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上、下)》
发表的主要文章
     《蒙古族穆斯林历史与文化研究概述》,《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3期
《中国俄罗斯族民俗游初探》,《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2期
《民族学视野下驯鹿鄂温克人移民与定居的探讨》,《青海民族研究》2009年 3期
《额尔古纳地区族群关系的历时与共时考察》,《暨南学报》2009年4期
《人口较少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 第1期
《内蒙古额尔古纳市俄罗斯族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查报告》,《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年第5期。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牧民生产生活现状的个案研究》《韩蒙经商研究》/2009年第1期
《经济与政治:从奶牛养殖看内蒙古社会新牧区建设》,《韩蒙经商研究》/2008年第2期
《内蒙俄罗斯族家庭游文化活动背后的经济意义》,《韩蒙经商研究》/2008年第2期
《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及思考》,《亚细亚文化研究》第十期(国外刊),2006年
《驯鹿鄂温克人生态移民的民族学考察》,《满语研究》2006年1期
《鄂伦春族猎民社区化管理模式的调查和探讨》,《满语研究》2006年2期
《中国俄罗斯族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查报告》北方民族,2005年3期
《中国俄罗斯区域文化研究》,《亚细亚文化研究》第九期(国外期刊),2005年
《内蒙古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牧民社区经济发展研究》,《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年2期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系教师吴楚克介绍,简介如下:
吴楚克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学习经历
1982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
1986-1987年,在辽宁大学中文系学习;
199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获博士学位;
2002-2004年,在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后留校任教

教学与研究领域
主要讲授跨界民族研究、世界文明概论、边政学研究、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等课程
研究领域为中国边疆政治学

外访与讲学
2001年,台湾中正大学访问学者。
2008年,美国俄勒冈大学访问学者。

获奖情况
2006年,《中国边疆政治学》获北京市精品教材奖

主持和参加的主要研究课题
2007年主持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跨界民族与中国地缘安全研究”(2007JZD0004)
2008年“985工程”项目当代蒙古族社会发展比较研究,主持人。
2007年“211工程”项目阿巴嘎旗社会发展研究,主持人、
2005年“211工程”教材研究“中国边疆政治学”,主持人。
2004年国家东北工程项目“东部蒙古与周边关系”,主持人。

代表性成果
专著
《科学革命和科技发展战略》,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双赢之路:中国与WTO》,中国工商出版社,1999。
《民族主义幽灵与苏联裂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文明论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中国边疆政治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东蒙史述与周边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额济纳与额尔古纳社会发展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文明与跨文化薪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合著
《知识经济全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意义》,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2。
《软科学概论》,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
《跨文化研究探秘》,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6。
《新时期中国企业管理培训史论》,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知识经济与中国企业发展趋势》,中国商业出版社,1998。
《画说共产党宣言》,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
《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意识史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
《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与边疆治理》,远方出版社,2003。
《阿巴嘎旗五十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美国那些事儿》,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译著
《科学革命和科技发展战略》
《WTO与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民族主义幽灵与苏联裂变》
《文明论纲》
《中国边疆政治学》
《阿富汗塔利班恐怖主义―伊斯兰好战者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攻击》,载《边疆调研》专刊,2001年第3号,2万字。(原文载以色列《ICT》2000-6。)
论文
《尹湛纳西与〈青史演义〉的美学思想》,《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6)。
《时代的热点与美的追求》,《前沿》,1987(5)。
《蒙古小说美学的一颗璀璨明珠》,《前沿》,1988(3)。
《对艺术本质的反思》,《前沿》,1989(2)。
《五四文化革命再思索》,《前沿》,1989(3)。
《关于蒙古族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几个问题》,《内蒙古社会科学》,1990(1)。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美学风格》,《内蒙古社会科学》,1991(1)。(《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全文选登,被评为1992-1993年度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论民族艺术风格的客观性》,《前沿》,1991(1)。
《乌兰察布岩画的审美历程》,《内蒙古社会科学》,1992(6)。
《论北方少数民族审美特征的缘起与表现》,《内蒙古社会科学》,1993。
《北方游牧文化的缘起和独特性》,《内蒙古社会科学》,1994(5)。
《中国革命实践与社会主义理论》,《内蒙古社会科学》,1995(4)。
《对当代民族主义思潮泛滥的评析》,《内蒙古社会科学》,1996(3)
《苏联东欧裂变与马克思恩格斯民族理论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5)。
《关于民族问题与苏联解体关系的再思考》,《教学与研究》,1997(7)
《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把握精神文明建设根本》,《北京成人教育》,1997(5)。
《知识经济与教育、人才制度》,《包头论坛》,1998(3)。
《知识经济浪潮中的培训事业》,《中国培训》,1998(10)。
《苏联中亚加盟共和国走向独立的原因及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6)。
《试论文明多元化与民族多样化的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4)。
《重新认识西双版纳份地制及其在古代东方专制制度研究中的意义》,《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4)。
《如何以马克思主义认知边疆理论的建设与研究》,《前沿》,2003(5)。
《蒙古国在东亚稳定中的地位》,《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3)
《边政与台湾边政研究》,《中国边政》(台湾),2004(总157期)
《蒙古时局与周边关系》,《中国边政》(台湾),2005(总161期)
《科学发展观的民族化含义》,《前沿》,2005(9)
《中国疆域问题与中国边疆学理论建设之关系》,《中国边政》(台湾),2006年167期
《北朝鲜非法越界》,《中国边政》(台湾),2007年第171期
《试论中国边疆政治学与边政学、民族学的关系》,《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从地缘安全的角度理解民族与跨界民族》,《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
《南亚时局与中印关系》,《中国边政》(台湾),2009年第177期
《中国国防与边疆防御问题研究新论》,《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现代国家疆域的历史与民族分裂的关系》,《中国边政(台湾)》,2010年第180期。
《从胡耐安、林恩显到刘学铫:看台湾边政研究的大陆情结》,《中国边政》(台湾)2010年第182期。
《跨界民族认同意识的“心理适应度”》,《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一期。
《构筑中国新地缘安全战略的理论准备与思考》,《武警学院学报》,2011年第三期,5-12页。
报纸
《卢定桥上的对话》,《中国青年报》,2001-6-30,第2版。
《从额济纳到额尔古纳――内蒙边境考察记》,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1-11-1至12-18日,连载7篇,获2002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好新闻”奖。
《摆脱对周边的羁縻怀柔意识》,《环球时报》,2011月1月12日第12版。
《神化“美式自由”=黄粱美梦》,《环球时报》,2011年2月21日第12版。
《兴边富民行动需要关注的真正内涵》,《中国民族报》,2011年3月15日第3版。
《中国人做不了美国梦》,《环球时报》,2011年4月15日,国际论坛版。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系教师杨筑慧介绍,简介如下:
杨筑慧,女  1966年月6出生。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侗,贵州榕江人。
   
学习与工作简历:
1987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1990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1990---1995年,云南民族学院历史系,从事民族学教学和研究工作。
1998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 
1998年至今,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工作。
2005年1-6月,美国休斯顿大学东亚研究所进修。

教学与研究领域
主要教授中国民族志、婚姻家庭、民族学调查方法等教学
主要从事中国南方民族历史、文化研究

获奖情况
第七届霍英东教育基金奖
教育部2008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0年度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
2013年度中央民族大学“先进工作者”

主持和参加的主要研究课题
主持: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项目:中国西南的跨境民族生育文化研究
200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南少数民族妇女外流问题研究
200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当代西南少数民族女性迁移研究
2003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项目:中国南方生育文化研究
2007年“985工程”项目:西双版纳社会发展研究
2008年教育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一个侗寨的社会文化变迁
2009年中央民族大学“211工程”项目:民族旅游文化展演机制研究—以黔东南民族旅游村寨为例
2011年“985工程”项目:人口较少民族追踪调查
2011年中央民族大学自主科研项目:民族生态学视野下的侗族稻作文化研究
主要参与项目:
1998年团中央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项目:摩托罗拉希望小学调研
2000年国家民委重点项目: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
2011年中央民族大学重大项目“六十年来中国民族工作的回顾与反思”
2008年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族学导论教材编写

主要论著
著作:
《各民族共创中华》(西南卷中册),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
《侗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中国西南民族生育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传统与现代:西双版纳傣族社会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宋蜀华评传》,民族出版社,2009年。
《中国侗族》,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年。
合著:
《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民族出版社。2002年。
《中国民族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
《侗族糯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年。
《现代民族学》第17章,周光大主编,上卷第二册,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
《大辞海·民族卷·中东南民族》,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
《近现代民族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
主编或副主编:
主编:《民族研究文集》(2009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
副主编:《发展的故事—社会实践与人性回归》(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6
副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生育文化》(上、下),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年、2005年。
主要论文:
对广西忻城希望小学的民族学调查,载《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
从田野调查看佤族生育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变迁中的侗族村寨,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佤族儿童社会化初探,载《民族教育研究》2002年第4期。
勐海布朗族学校教育的历史和现状,载《民族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南方少数民族生育文化的纵横选择,载《全国生育文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人口出版社,2003年。
侗族择偶习俗的变迁,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1期。
侗族抚幼习俗与儿童社会化,载《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西南民族妇女外流与妇女地位,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南方少数民族背带习俗及其探析,载王晓莉主编:《文化·民族·民俗、考古卷》,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关于“级别婚”的数学分析(第二作者),载《数学的认识与实践》2006年第3期。
从“四、五普”人口统计数据看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妇女的流动,载王晓莉主编:《民族研究文集》(2007),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民族精英与社会改革—以西双版纳为例,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旅游业发展中的节日符号操弄 ---以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为例,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Sex ratio imbalance among group in China:Interplay of Family Planning Policies and Ethnic Cultures,(第二作者),Asia:Global Perspectives,2008.Canadian Asian Studies Association.
妇女外流与西南民族婚姻习俗的变迁,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橡胶种植与西双版纳傣族社会文化的变迁---以景洪市勐罕镇为例,载《民族研究》2010年第5期。
道路建设与环境变迁—以车寨为例,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清末民初对西双版纳的开发,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糯:一个研究中国南方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视角,载《广西民族研究》,2013年第1期。
侗族传统社会教育内涵及其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共生关系初探,载《民族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
侗族通婚圈的历史变迁---以贵州榕江车寨为例,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牛:一个研究西南民族社会文化的视角,载《广西民族研究》2014年第4期。
侗族糯稻种植的历史变迁—以黔东南黎、榕、从为例,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物与精神的同构:侗族村落空间意涵探究,载周艳华主编:《海峡两岸侗族文化研究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10月。 学校介绍
中央民族大学是党和国家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高级专门人才而创建的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等学校。学校前身是1941年成立的延安民族学院。新中国成立后,经中央政府批准,1951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央民族学院,乌兰夫任首任院长;1993年11月,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2004年学校先后(来自:考研派之家公众号)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2002年,国家民委、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重点共建中央民族大学的协议》,加快了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步伐;2017年顺利进入“双一流”A类高校建设行列。现任校党委书记张京泽、校长黄泰岩。
 
专业介绍
窗体底端
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专业学习要求:掌握坚实的本学科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培养创(来自:考研派之家公众号)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从事本专业科研和实践操作,以及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善于表达、善于沟通的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就业目标:能够在高等院校从事辅助性教学工作,在研究机构或政府政策研究部门从事科研工作,可以胜任政府社会福利部门的相关管理工作,能够在企业、非政府组织与媒体从事市场分析、社会调查、公共关系以及传播策划等专业工作。
考试科目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或内容 初试参考书目或教材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7社会学通论④818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学综合,外语 社会学理论(代码:617)
王思斌  《社会学教程》第三版
侯均生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三版
李迎生  郑杭生   《中国社会学史》红色皮
 
 
参考书目
社会学理论(代码:617)
王思斌  《社会学教程》第三版
侯均生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三版
李迎生  郑杭生   《中国社会学史》红色皮
分数线
年份 分数线
2020 370
2019 376
 
学费
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均需缴纳学费。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费标准为0.8万元/生.学年,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报到时缴纳,按三学年缴纳。
 
主要导师
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良警宇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系副主任 应用(来自:考研派之家公众号)社会学教研室主任学习经历1991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199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获硕士学位,1999年获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法学博士学位。教学与研究领域  主要讲授城市社会学、都市人类学、民族学调查方法等课程 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社会学、民族社会学、社区研究
  
陈长平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民族人口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学会理事 主要学习经历
1974.9—1977.8 原通辽师院中文系 学习  1979.9—1982.8 中央民族学院民族(来自:考研派之家公众号)研究所,获法学硕士学位 1994.9—2000.6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系 获法学博士学位 教学与研究领域
主要讲授民族人口学、人口社会学、人口学通论、统计学、都市人类学等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人口、人口与文化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系教师丁宏介绍,简介如下:

丁宏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
中国民族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常务理事
中国回族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学习经历
198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
1991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并留校任教
1995-1998年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
1998-1999年吉尔吉斯斯坦国立大学作访问学者
2006-2007年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作访问学者

教学与研究领域
主要讲授伊斯兰文化、社会性别研究、宗教人类学等课程
主要从事民族、宗教文化研究

社会兼职及参与的学术团体
中国民族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常务理事
中国回族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外访与讲学
1996-1997年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从事考察、研究工作
1998-1999年在吉尔吉斯斯坦人文大学东方学系讲授“中国文化”

获奖情况
《东干文化研究》,2000年获国家民委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
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中亚五国民族文化综论》,2006年获国家民委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
获评中央民族大学2008-2009学年本科课堂教学效果“十佳教师”称号
《民族学导论》,2009年获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项目负责人)

主持和参加的主要研究课题
中亚五国民族宗教研究,留学人员回国启动基金,2001年,主持人
中亚五国伊斯兰教现状及对我国新疆地区的影响,国家民委研究中心委托项目,2001年,主持人
伊斯兰教与中国穆斯林民族的现代化进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2年,主持人
当代西北穆斯林社会中的妇女问题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项目,2004年,主持人
中亚新疆籍维吾尔人华侨华人研究,国家民委督察司委托项目,2009年,主持人
少数民族传统信仰与实践对妇幼健康的影响,联合国人口基金会项目,2009年,主持人

代表性成果
专著
《阿拉伯人》,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1997年
《东干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中国回族》(俄文),比什凯克“伊丽木”出版社,1999年
《中亚五国民族文化综论》,民族出版社2003年出版,2003年
《俄罗斯对中亚民族发展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北极民族学考察笔记》,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合著
《回族》(马启成、高占福、丁宏),民族出版社,1995年
《中国伊斯兰文化类型与民族特色》(马启成、丁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百年中国穆斯林》(丁宏、张国杰),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2002年
译著
《亚瑟儿.十娃子生活与创作》,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
主编的著作
《民族研究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民族关系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发表的主要文章
从《古兰经》看伊斯兰教的妇女观,载《探索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
析回族“经堂教育”,载《民族教育研究》1992年第1期
回族文化与回族教育,载《民族、宗教、历史》,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
民族认同意识与回族的形成和发展,载《宁夏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1996年第2期。
西道堂模式,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
回族的族源(俄文),载《青苗》(哈萨克斯坦)1998年6月版
回族妇女与回族文化,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东干学与东干学研究,载《回族研究》1998年第2期
试论东干人使用语言特点
        ――兼论东干语与东干文化传承,载《民族研究》1998年第4期
东干文与东干语,载《西北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
谈“宗教人类学”,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中国妇女人类学研究管窥,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回族作家张承志(俄文),载《吉尔吉斯斯坦的东干学》,比什凯克“伊丽木”出版社2000年
东干人命名习俗考略,载《内蒙古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关于白彦虎之复议,载《回族研究》2001年第1期
东干人与伊斯兰教,载《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第1期
从西北边疆稳定角度谈中亚五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的重要性,载《民族大家庭》2001年第1期
从跨文化比较角度谈东干文化研究的价值,载《世界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
谈回族研究中的性别意识,载《回族研究》2002年第3期
从回汉民族关系角度谈加强伊斯兰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中国回族及其语言特点(俄文),载《丝绸之路上的学者对话》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伊丽木出版社2002年
回族妇女问题研究,载《中国文化与女性》,香港万海语言出版社,2003年
东干族与回族文化的比较研究,载《史事探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
从新疆稳定角度谈中亚五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的重要性,载《新疆研究文论选》,民族出版社,2003年
回族的境外族群――中亚东干族,载《回族社会经济文化研究》,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
从回族文化认同看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载《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从东干族反观回族的文化认同,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试论中亚五国的民族文化复兴运动,载《民族研究文集》(国际交流卷),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当今中亚五国被世人广泛关注的几个问题,载《民族研究文集》(国际交流卷),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东干族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载《宗教与民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少数民族海外华人研究的思考――兼谈东干人的“文化中介”意义,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回族文化遗产,载《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集粹》,云南教育出版社,2006
东干语的走向,载《回族研究》,2007年第4期
从宗教人类学视角谈回族的饮食禁忌,载《地域社会与信仰习俗――立足田野的人类学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
文化、性别与回族社会,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个人洁净与社会公德意识,载《中国穆斯林》2010年第1期
朝觐者的心路――关于仪式的讨论,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社会学 [0303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中央民族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3]法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社会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25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17社会学通论
④818社会学研究方法
备  注: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系教师李海军介绍,简介如下:

1981年8月生,汉族,山西人,理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邮箱:Lindavy@163.com
教学与研究领域
主要讲授课程:社会统计学、社会研究方法、体质人类学等。
主要研究领域:民族学、体质人类学。
主要教育经历
2009年2月-2010年2月,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以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留学1年。
2007年9月-2010年7月 中国科学院大学 体质人类学专业 获博士学位。
2004年9月-2007年7月 中国科学院大学 体质人类学专业 获硕士学位。
1999年9月-2004年7月 山西医科大学 预防医学系 获学士学位。
社会兼职及参与的学术团体
中国民族学学会会员,中国考古学会会员,中国解剖学会人类学分会委员。
获奖情况及人才项目
2014年,入选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网址:http://rss.seac.gov.cn/col/col8159/index.html)。
2015获中央民族大学“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1年论文获林耀华民族学与社会学奖励一等奖。
2008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
2007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指导的本科生、研究生及学生获奖情况
2016年指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顺利通过答辩(武明芳:贵州长角苗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民族学研究)。
2016年指导的本科学位论文(卫馨桐:陕西汉中地区汉族婚礼中的礼物往来——以桔园镇升仙村为例)获得中央民族大学“优秀毕业论文”奖励。
2011年指导的本科学位论文(刘思遥:东北农村地区萨满医疗现象的调查与分析)获得中央民族大学“优秀毕业论文”奖励。
2012年指导的本科生创新项目获得立项(危琪、李绪阳等:广西桂林地区瑶族“收惊”仪式的调查及象征意义分析——以岩口村为例。级别为国家级)。
近些年田野调研情况
2014年担任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导师团成员。
2015年7月,带领2013级民族学本科生在云南省大理市洱源县茈碧乡松鹤村开展了20天的彝族文化、留守儿童调研。
2014年7月,带领2012级民族学本科生及部分研究生在贵州省六枝特区梭嘎乡开展了20天的长角苗民族文化、民族教育、留守儿童调研。
2012年7月,带领2010级民族学本科生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松多藏族乡松多村,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镇、孟达乡等开展了一个月的民族文化调研。
2011年7月,带领2008级民族学本科生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东沟乡大庄村、洛少村和塘拉村开展了一个月的土族文化、民族教育调研。
主持的研究课题
2015年获得:中央民族大学教改立项:民族学专业实习考核方式多样化探索与本科学术论坛建设,课题负责人。
201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102015):中国古人类下颌骨的三维重建与形态变异分析,课题负责人,2012.1-2014.12。已结项。
2012年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年项目(12LSC013):北京周口店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人下颌骨研究,课题负责人,2012.7-2014.6.30。已结项。
2012年获得:北京市支持中央在京高校共建项目之教改项目:体质人类学实验室、数据库的建设与人才培养,课题负责人。已结项。
近年来部分研究成果
人类学视野下的贵州长角苗研究,民族出版社。预计于2016年底前出版,主编之一。
《法医学》(主编:乔世明),全国高等院校规划教材,任副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
李海军, 李劲松, 张秉洁. 青海撒拉族侧面部几何形态测量分析. 人类学学报, 2015, 34(4): 528-536. (11月)
李海军, 徐晓娜. 青海土族和藏族侧面部轮廓形状及其变异: 基于标志点的几何形态测量分析. 科学通报, 2014, 59(16): 1516–1524. (6月)  该研究成果在Eurekalert平台以英文发布,网址如下:http://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4-07/scp-aot070114.php
李海军. 中国现代人群下颌骨前部形态及变异. 人类学学报, 2012, 31(2): 164-175. (5月)
李海军, 张全超, 朱泓. 近7000年来中国北方人群下颌骨尺寸变化及意义. 科学通报, 2012, 57(4): 258-266. (2月).
Li Haijun, Zhang Quanchao, Zhu Hong. The size variation and related implications of mandibles in northern China in the past 7000 year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2, 57(4): 387-394. (SCI) (2月)
李海军. 青铜铁器时代新疆人群下颌圆枕研究. 边疆考古研究, 2012, 第1期, 第11辑: 433-438. (8月)
Li Haijun, Wu Xiujie, Li Shenghua, Huang Weiwen, Liu Wu. Late Pleistocene human cranium from Jingchuan, Gansu provinc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0, 55 (11): 1047-1052. (SCI) (4月)
Liu Wu, Wu Xiujie, Wang Steven L, Li Haijun. The pelvis of Late Pleistocene hominin from Liujiang, South China: Its body size, body shape and encephalization. L’anthropologie, 2010, 114: 543-563. (SCI) (11月)
李海军. 人类下颌骨形态变异研究概况. 自然科学进展, 2009, 19 (12): 7-13. (12月)
李海军, 吴秀杰, 李盛华, 黄慰文, 刘武. 甘肃泾川更新世晚期人类头骨研究. 科学通报, 2009, 54 (21): 3357-3363. (11月)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系教师苏发祥介绍,简介如下:
苏发祥、男,藏族,1964年8月出生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习经历
1986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1989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藏学研究所,获藏学硕士学位。
1996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

1989-1993年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工作。
1996年后留校任教至今。

教学与研究领域
主要讲授民族学导论、民族学理论和方法、民族学前沿、藏族社会与文化研究、西藏及喜马拉雅山民族志研究等。
主要从事民族学、藏学研究。

外访与讲学
2014.8-2015.7,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中美福布赖特访问学者。
2006.10-2007.10,英国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系、伦敦大学亚非研究学院、教育部公派访问学者。
2003.7-2004.8,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中欧亚系、访问学者。
2002.8-2003.7,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哈佛燕京访问学者。
2001.1-3,日本福冈亚洲及太平洋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2008年以后,多次随“中国藏学家代表团”出访欧洲、美洲、非洲和亚洲相关国家。

获奖情况
国家民委领军人才(2014)
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2010)
北京市师德标兵    2010
      北京市“四个一工程”理论人才2008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4)
  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1999)
“霍英东教育青年基金奖”(1997)

主持和参加的主要研究课题

           1.Tibet and Tibetans in the Image of the West. 中美福布赖特资助项目,2014-2015.
           2.民族学学科与北京市和谐社会构建,北京市教改项目,2013-2016.
      3.“西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承担西藏部分),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10-2013.
      4.“我国民族政策六十年回顾与反思”,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新增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项目。
      5.“西藏乡村社会的传统、变迁与承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2014.
      6.“公共产品对西藏农村传统生活的影响”,中央民族大学自主科研项目,2009-2013.
           7.“边疆民族心理、文化特征与社会稳定研究” (承担西藏部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08-2011.
      8.“西藏民族关系研究”、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11工程”子项目、2006.
      9.“东西方文化交流视野中的《西藏生死书研究》”,国家留学基金委、2006-2007.
     10.“西藏社会变迁研究—以拉萨蔡公堂为例”,教育部回国人员科研启动资助项目、2005.
     11.“当代中国西藏地方的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2009。
     12.“非藏族学生学习藏语文的模式及其意义探索”,北京市教改立项、2005-2009。

  主要著作:

            1.《藏族与周边民族文化交流史》(译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
2.《人类学视野中的安多藏区研究》(译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
3.《藏族》,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
4.《安多藏族牧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5.《历辈达赖喇嘛》,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
6.《历辈班禅额尔德尼》,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
7.《西藏民族关系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8.《蒙藏委员会档案中的西藏事务》(合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9.《札什伦布寺访问记》(译著),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
           10.《藏族历史》,巴蜀书社,2003.
           11.《伸向雪域的魔爪—从波格尔入藏到第一次侵藏战争》,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   
           12.《清代治藏政策研究》,民族出版社,1999、2001.

主要论文(2000年以来):
    1.记1949年前的蒙藏委员会,《西藏统一战线》,2014.6.
2.论西藏乡村社会的疾病观及其村民的求医行为—以西藏南木林县艾玛乡牛村为例,《西北民族研究》,2014.4.
3.论藏传佛教寺院与村落的互惠共生关系—以西藏南木林县艾玛乡牛寺与牛村为例,《社会学评论》,2014.5.
    4.论西藏牧区社会变迁对高原生态的影响—以藏南牧区为例,《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3.
5.文化研究的开拓者,民族教育的耕耘人—丹珠昂奔教授与民族学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4.1.
6.保尔·聂图普斯基及其《拉卜楞寺:一个位于内亚边界地方的藏传佛教社区,1709-1958》,《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2013.6.
    7.论民国时期北平蒙藏学校的建立及影响 ,《青海民族研究》 ,2013.4.
8.论当代西藏乡村社会的医疗体系及其特点—以堆龙德庆县那嘎村为个案 ,《中国藏学》,2013.4.
9.论藏族牧民定居化模式及其特点—以甘肃省玛曲县、青海省果洛州为个案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2.4.
   10.《喜马拉雅山的佛教村庄——拉达克桑斯噶尔地方的环境、资源、社会与宗教生活》介绍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2012.2.
   11.从现金收入初探拉萨郊县农民的经济生活现状—以堆龙德庆县那嘎村和林周二村为例 ,《中国藏学》,2011.2.
   12.阿里克斯·马凯及其编著的《西藏历史》,《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2011.1
   13.论公共产品对西藏传统农村生活的影响 ,《中国藏学》, 2011,1.
   14.允礼与藏传佛教,《中国藏学》,2009.1.
   15.牛奶分离器与传统藏族游牧文化的影响,《中国藏学》,2009.4.
   16.甘南牧区基础教育的现状及其研究,《民族教育》2009.1
   17.海外藏人社区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及其特点,《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9.4
   18.《当代美国藏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07.5
   19.《论隆吐山战役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1)
   20.《藏族传统寺院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发》,《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6.6.
   21.《记王辅仁先生二三事》,载《王辅仁与藏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22.《扎基寺木匾考释》,《西藏研究》,2005.3.
   23.《中央民族大学藏学学科的历史、现状与前瞻》,《民族教育研究》,2005.4.
   24.《甘孜州巴塘县民族教育事业调查研究》,载《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25.《“人为朋友死”》,《福音》2004,5.美国洛杉矶。
   26.《简述清朝民族管理机构的形成及其演变》,《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2.2.
   27.《评<彰所知论>对堪研究》,《中国学术》,2002,4.
   28.Religions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China and Its Roles In Modern Society, 2003.6,美国夏威夷,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研究年会论文。    
   29.Civilizations from outside into Lhasa in 17-19th century, 2005.3,文化多样性国际研讨会、北京.

主要译文:
   1.《关于西藏巨石文化的注释》,《藏学译文集》 (17),西藏人民出版社,2010,拉萨.
   2.《喇嘛大译师传?无垢水晶宝串》译注,载《王辅仁与藏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3.《大仓热巴作为朝圣者的非凡经历》,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5,(2,3)
   4.《策旺诺布出使拉达克记》,《藏学译文集》(15),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拉萨.
   5.《论拉萨鲁康的佐钦壁画》,《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2,(3)
招生院系 民族学与社会学
招生专业 社会学
本专业备注
拟招生计划
研究方向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城乡社会学环境社会学
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3日语或202俄语或201英语一617社会学通论818社会学研究方法

1
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18 科目名称:社会学研究方法
I.考查目标
《社会学研究方法》考试基本对应《社会研究方法》或《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课程。
本门考试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社会学研究的原理、规范、过程及具体操作方法,包括掌握“方
法论—基本研究方式—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这一完整的研究方法体系,具备从研究选题到
研究成果呈现的全过程社会研究操作及实施能力。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一)本试卷的考核内容包括以下 4 个部分,并占据相应分值比重:(1)社会研究基
础,所占分值为 20 分;(2)社会研究设计,所占分值为 40 分;(3)社会研究方式,所占
分值为 50 分;(4)社会研究分析与表达,所占分值为 40 分。每一部分的具体考查范围、
内容,参见“考查范围”部分的具体说明。
(三)《社会学研究方法》考试试卷仅设置必答题,分值合计 150 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
简答题 5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50 分;
分析论述题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操作设计与计算题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Ⅲ.考查范围
第一部分:社会研究基础
【考查目标】
1.准确识记社会研究方法的主要概念。
2.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研究的性质和特征。
3.系统掌握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和一般过程。
4.充分认识社会研究中的伦理及价值取向问题及其影响。
5.深入理解范式、理论与社会研究之间的关系,明确社会研究中理论生产的两种路
径及解释的类型。
一、社会研究的科学基础
(一)科学与社会研究
(二)社会研究的性质和特征
2
(三)社会研究的类型
(四)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和一般过程
(五)社会研究的伦理与价值取向
二、范式、理论与社会研究
(一)研究范式
(二)社会理论的构造
(三)社会研究的逻辑
(四)理论检验与理论建构
(五)解释的类型
第二部分:社会研究设计
【考查目标】
1. 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研究实施之前准备和计划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
2. 系统掌握研究方案、测量方案以及抽样设计的方法、工具及技能。
3. 明确并理解定性和定量研究在研究设计方面的异同及各自特点。
4. 能将研究设计的相关知识及技能系统应用于社会研究及社会实践,顺利完成一项研
究任务的计划及准备工作。
一、研究选题
(一)选题意义及类型
(二)选题因素及途径
(三)选题的注意事项
二、研究方案设计
(一)研究方案的作用
(二)研究方案的内容
(三)研究设计的过程
(四)研究设计的优化
(五)定量研究路径与设计
(六)定性研究路径与设计
(七)混合研究路径与设计
三、社会测量及指标
(一)社会测量的概念及要素
(二)社会测量的尺度
(三)社会测量的路径:概念化与操作化
(四)衡量测量质量的标准
(五)复合测量与指标设计:指数与量表
四、抽样原理与方法
(一)抽样的概念、作用与类型
(二)概率抽样的原理、程序与方法
(三)非概率抽样的方法及适用条件
(四)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
(五)定性研究中的研究对象抽选
第三部分:社会研究方式
3
【考查目标】
1. 掌握研究资料搜集的四种基本方式。
2. 明确并理解四种基本研究方式适用的研究问题及其适用条件。
3. 熟悉并掌握每一种研究方式的方法体系和实施过程。
4. 具备设计和实施四种基本研究方式的操作能力。
一、调查研究
(一)调查研究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二)自填问卷与结构访谈方法
(三)问卷的设计与优化
(四)调查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五)调查研究的特点及应用
二、实地研究
(一)实地研究的概念及其类型
(二)实地研究的过程和步骤
(三)实地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四)深度访谈与参与观察
(五)实地研究的特点及应用
三、文献研究(非介入性研究)
(一)文献研究的概念及类型
(二)文献研究的特点及适用性
(三)文献资料的类型、性质及其对应搜集、整理和分析方法
(四)几种常见的文献研究类型
(五)文献研究与文献回顾、文献梳理的区别
四、实验研究
(一)实验研究的概念与逻辑
(二)实验研究的要素和程序
(三)实验研究类型及常用研究设计
(四)影响实验研究正确性及有效性的因素
(五)实验研究的特点及其应用领域
第四部分:社会研究分析与呈现
【考查目标】
1. 认识并理解定量及定性资料分析的重要性、类型及各类型特征。
2. 掌握问卷录入、社会统计等定量资料分析的具体技术、方法、工具和步骤。
3. 掌握编码等定性资料整理和分析的具体技术、方法、工具和步骤。
4. 能够恰当选择适用的资料整理和分析方法,并将其规范性应用于研究资料的整理、
分析和解释。
5. 能够恰当而规范地呈现和表达研究资料分析结果,并论证相关研究结论。
一、两种类型研究资料及其分析策略
(一)研究资料分析的重要性及基本目标
(二)资料分析的两种类型及方法
4
(三)定性研究资料及其分析策略
(四)定量研究资料及其分析策略
(五)混合研究:定量与定性分析如何结合
二、定性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一)定性资料的特征及分析目标
(二)定性资料的整理和初步分析
(三)定性资料分析的过程与方法
(四)定性资料分析的两种取向:变量取向与个案取向
(五)定性资料分析的范式与策略
(六)定性资料分析的具体方法、技术和工具
三、定量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一)定量资料分析与社会统计之间关系
(二)定量资料的性质与分析目标
(三)定量资料的整理与录入
(四)定量资料分析的策略及方法选择
(五)社会统计学的历史演变与特征
(六)社会统计学的方法论基础及重要原理
(七)社会统计学的基本体系:描述统计与推论统计
(八)单变量统计分析
(九)双变量统计分析
(十)多变量统计分析
四、学术研究结果的表达
(一)学术研究结果表达的目标和特征
(一)学术研究结果表达的类型及其差异性
(三)学术研究结果表达的规范及技巧
(四)学术研究结果表达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五)客观性与价值中立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系教师张曦介绍,简介如下:
张曦 
讲师  硕士生导师

学习经历
1986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系;
2000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获硕士学位;
2006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获博士学位。

教学与研究领域
主要讲授文化人类学、观光人类学、应用人类学等
研究领域为文化人类学、应用人类学

外访与讲学
2010年10月2-13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British Columbia)

主持和参加的主要研究课题 
2001年—2002年 日本丰田财团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印经院及藏族传统文化研究(集体项目)
2003年---2004年 日本丰田财团 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研究(个人项目)
2009年---2009年 中国加拿大汶川灾后羌族语言文化保护研究计划PRESERVATIO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QIANG ETHNIC MINORITY AFTE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代表性成果
合著
《阅读与写作》共著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2
《佛教精华故事大观》共著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台湾小说鉴赏辞典》共著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4
《中国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羌族部分)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01
《中国少数民族风土漫记》(羌族部分)农村读物出版社 2001
「四川省の環境問題」共著 慶応芸塾大学出版局 2004
译著
《蕃语调查记》 译著 台湾南天书局有限公司 1998
主编的著作
《持颠扶危》主编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9
参编的著作
《中国边疆社会调查报告集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发表的主要文章
“象形文字与直觉思维” 《民族教育研究》增刊号 1991
“关于羌笛来历思辨”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6年第二期
“日本对中国的政府开发援助”《世界经济》2004年第二期
“开发人类学的开发理论简述”《民族研究文集》2007
“羌族语言和非物质文化灾后重建需求调查项目报告书” 载《持颠扶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9
“羌族文化的核心认识” 载《持颠扶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9
“国家援助开发的理念及实践---以日本对华ODA为例” 《民族研究文集》2009
“生态人类学思想评述”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二期
考生编号 姓名 报考院系 报考专业 科目1 科目2 科目3 科目4 总分 备注
100526000000990 卜娜娜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社会学 66 73 119 125 383 复试最低控制提高至368分
100526000000993 宁雨露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社会学 67 69 111 137 384 复试最低控制提高至368分
100526000000994 张浪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社会学 65 73 127 133 398 复试最低控制提高至368分
100526011103298 刘文博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社会学 72 79 130 143 424 复试最低控制提高至368分
100526011103305 刘洋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社会学 69 75 121 142 407 复试最低控制提高至368分
100526011103314 刘广青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社会学 64 68 112 124 368 复试最低控制提高至368分
100526011103315 张丹阳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社会学 68 65 132 132 397 复试最低控制提高至368分
100526011103319 王晓骁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社会学 61 71 130 120 382 复试最低控制提高至368分
100526011103325 朱永昆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社会学 74 66 111 117 368 复试最低控制提高至368分
100526011103329 闫文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社会学 71 68 137 134 410 复试最低控制提高至368分
100526011103330 李楚妍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社会学 68 75 118 124 385 复试最低控制提高至368分
100526011103337 王明会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社会学 66 61 136 135 398 复试最低控制提高至368分
100526011103340 刘政鑫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社会学 75 59 111 129 374 复试最低控制提高至368分
100526011103341 汪虎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社会学 74 77 123 117 391 复试最低控制提高至368分
100526011103342 王书洁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社会学 74 78 125 120 397 复试最低控制提高至368分
100526011103343 余丹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社会学 64 54 124 136 378 复试最低控制提高至368分
100526011103348 候小敏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社会学 68 68 116 128 380 复试最低控制提高至368分
100526011103351 滕鸿飞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社会学 71 67 125 116 379 复试最低控制提高至368分
100526011103354 张淑雅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社会学 71 77 127 124 399 复试最低控制提高至368分
100526011103355 陈婉玲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社会学 71 75 127 138 411 复试最低控制提高至368分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系教师陈长平介绍

陈长平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民族人口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学会理事

主要学习经历
1974.9—1977.8 原通辽师院中文系 学习
1979.9—1982.8 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获法学硕士学位
1994.9—2000.6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系 获法学博士学位;

教学与研究领域
主要讲授民族人口学、人口社会学、人口学通论、统计学、都市人类学等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人口、人口与文化

社会兼职及参与的学术团体
中国民族人口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学会理事

获奖情况
《民族学——生态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05年获中央民族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主持和参加的主要研究课题
参加农业部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的《农村外出打工人员调查》项目
参加庄孔韶博士的《三峡库区民俗文物保护与移民问题研究》项目
2000年完成《北京四合院社会文化变迁》研究课题,撰写出博士论文:《逝去的四合院—北京某单位宿舍院社会文化变迁的空间分析》
国家民委重点科研项目《穆斯林人口素质与西部大开发》,撰写调研报告《东乡族人口素质研究》
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项目《民族学与生育文化》、《少数民族生育文化》,主编出版《中国少数民族生育文化》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与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第二署名人,主持人为黄荣清教授)
国家人口计生委项目《原始生育文化研究》、《贵州黔东南州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原因及对策》
中央民族大学精品教材建设项目《民族人口学基础》,撰写发表专著1部,主编1部(上下册),合著(包括译著)6部,论文数十篇

代表性成果
专著
《人口: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1998年12月。
译著
《中国宁夏银南地区红寺堡灌溉工程》,李文潮主编、沈友玲校译:《资源开发与民族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
主编的著作
《中国少数民族生育文化》(上、下),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年
参编的著作
《人类学通论》,庄孔韶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
《民族学通论》,林耀华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
《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宋蜀华、白振声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
《当代中国经济大辞库――少数民族经济卷》,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12月。
《林耀华学述》,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

发表的主要文章
《胡同大杂院中的贫困——人类学都市个案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3期
《民族学与生育文化》,《全国生育文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年
《人类学的人口研究》,《民族研究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民族学中的人口研究》,《民族研究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研究》
《民族混居研究方法—以北京牛街回民聚居区为例所作的个案研究》《民族研究》2000年第5期
《牛街异族通婚研究——以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为基础所作的分析》,《吴文藻纪念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
《四合院的文化内涵及N院的空间分析》,《中国民族学纵横》,民族出版社,2003年8月
《东乡族人口素质》《民族研究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从《义序宗族的研究》谈起》,《民族学与民族文化发展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8月。
《试论中国民族学数据库之建设》,《民族学研究》(第十一辑),民族出版社,1995年12月
《统计方法在民族学中的应用》,《世界民族》1997年第4期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研究概述》,《研究生学报》1996年第1期
研究报告《巴东县人口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分析》
研究报告《从人文学科角度探讨三峡移民问题》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社会学     专业代码:030301     门类/类别:法学     学科/类别:社会学

专业介绍

天津理工大学为例
030301 社会学
研究方向:1、社会发展评估与预测
2、社会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
3、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研究
社会发展评估与预测 研究对象是对特定时空条件下社会整体发展如社会结构、社会稳定、社会保障,和某些社会发展领域如人口与家庭、社区、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速度、规模、结构变化等,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描述、评估、预警与预测。运用计量分析理论、方法对社会问题进行应用性、实证性分析是本方向的特色。
社会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 主要从“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出发,研究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与人的发展的合理性的统一性,通过研究社会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互动关系,使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受到人的发展的合理性的检验和规约,为社会学中有关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研究 重点是社会工作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研究;社会工作方法在不同情境下的工作模式研究;社会工作实务技巧在时代背景下的应用及其发展的规律性研究。以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行为学、社会研究方法等理论为基础,探索社会工作学科理论及其实务在中国当代构建和谐社会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中所体现出的特殊功能及其本土化的发展路径是本方向的研究特色。
开设的主要课程:社会学理论、政治学理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高级社会统计学(含定量分析)、中国社会学发展专题、社会预测理论与方法、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社会安全预警、社会与公共政策等。
以上研究方向的硕士毕业生可从事各级政府制定宏观和微观的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和社会保障方针、公共管理政策以及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社区微观组织建设、社会工作机构管理、社会工作服务以及各级政府决策前的民意预测和社会运行状态的调查与预测研究等。
本专业学制为2.5年,授法学硕士学位。

专业点分布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河北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山西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大学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苏州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州大学 厦门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济南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郑州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西南大学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四川大学 贵州大学 贵州民族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兰州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303 社会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24 所,本次参评24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65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A+
3 10284 南京大学 A
4 10003 清华大学 A-
5 10246 复旦大学 A-
6 10280 上海大学 A-
7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B+
8 10055 南开大学 B+
9 10183 吉林大学 B+
10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11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12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3 10558 中山大学 B+
14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B
15 10294 河海大学 B
16 10335 浙江大学 B
17 10384 厦门大学 B
18 10486 武汉大学 B
19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B
20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B-
21 10034 中央财经大学 B-
22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B-
23 10422 山东大学 B-
24 10533 中南大学 B-
25 10691 云南民族大学 B-
26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27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C+
28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C+
29 10357 安徽大学 C+
30 10610 四川大学 C+
31 10651 西南财经大学 C+
32 10673 云南大学 C+
33 10285 苏州大学 C
34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C
35 10427 济南大学 C
36 10635 西南大学 C
37 10672 贵州民族大学 C
38 1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C
39 10730 兰州大学 C
40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C-
41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C-
42 10418 赣南师范大学 C-
43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C-
44 10681 云南师范大学 C-
45 10742 西北民族大学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社会学     专业代码:030300     门类/类别:法学     学科/类别:社会学

专业介绍

中山大学为例
请查阅中山大学相关招生院系的网页

专业点分布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河海大学 济南大学 中山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303 社会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24 所,本次参评24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65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A+
3 10284 南京大学 A
4 10003 清华大学 A-
5 10246 复旦大学 A-
6 10280 上海大学 A-
7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B+
8 10055 南开大学 B+
9 10183 吉林大学 B+
10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11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12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3 10558 中山大学 B+
14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B
15 10294 河海大学 B
16 10335 浙江大学 B
17 10384 厦门大学 B
18 10486 武汉大学 B
19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B
20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B-
21 10034 中央财经大学 B-
22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B-
23 10422 山东大学 B-
24 10533 中南大学 B-
25 10691 云南民族大学 B-
26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27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C+
28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C+
29 10357 安徽大学 C+
30 10610 四川大学 C+
31 10651 西南财经大学 C+
32 10673 云南大学 C+
33 10285 苏州大学 C
34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C
35 10427 济南大学 C
36 10635 西南大学 C
37 10672 贵州民族大学 C
38 1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C
39 10730 兰州大学 C
40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C-
41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C-
42 10418 赣南师范大学 C-
43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C-
44 10681 云南师范大学 C-
45 10742 西北民族大学 C-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0303 社会学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24 所,本次参评24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65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推荐阅读:(社会学录取分数线 A+
2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推荐阅读:(社会学录取分数线 A+
3 10284 南京大学 推荐阅读:(社会学录取分数线 A
4 10003 清华大学 A-
5 10246 复旦大学 推荐阅读:(社会学参考书目 A-
6 10280 上海大学 推荐阅读:(社会学录取分数线 A-
7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推荐阅读:(社会学考试大纲 B+
8 10055 南开大学 B+
9 10183 吉林大学 推荐阅读:(社会学参考书目)(社会学录取分数线 B+
10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推荐阅读:(社会学参考书目 B+
11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推荐阅读:(社会学录取分数线 B+
12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3 10558 中山大学  推荐阅读:(社会学录取分数线 B+
14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推荐阅读:(社会学考试大纲 B
15 10294 河海大学 推荐阅读:(社会学参考书目 B
16 10335 浙江大学 B
17 10384 厦门大学 B
18 10486 武汉大学  推荐阅读:(社会学录取分数线 B
19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推荐阅读:(社会学录取分数线 B
20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B-
21 10034 中央财经大学 B-
22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B-
23 10422 山东大学 B-
24 10533 中南大学 B-
25 10691 云南民族大学 B-
26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27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C+
28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C+
29 10357 安徽大学 C+
30 10610 四川大学 C+
31 10651 西南财经大学 C+
32 10673 云南大学 C+
33 10285 苏州大学 C
34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C
35 10427 济南大学 C
36 10635 西南大学 C
37 10672 贵州民族大学 C
38 1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C
39 10730 兰州大学 C
40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C-
41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C-
42 10418 赣南师范大学 C-
43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C-
44 10681 云南师范大学 C-
45 10742 西北民族大学 C-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07年社会学专业学校排名
90%的同学还查看了以下内容: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学考研难么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北京大学 A+ 7 华中科技大学 A 13 厦门大学 A
2 中国人民大学 A+ 8 华中师范大学 A 14 北京师范大学 A
3 清华大学 A+ 9 南开大学 A 15 河海大学 A
4 南京大学 A+ 10 武汉大学 A 16 吉林大学 A
5 中山大学 A 11 复旦大学 A      
6 上海大学 A 12 华东理工大学 A      
 
B+等(24个):华中农业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苏州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贵州民族学院、湖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山东理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
 
 
B等(24个):安徽大学、广西民族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贵州大学、济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福州大学、广西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黑龙江大学
 
 
C等(16个):名单略
    2015-2016年社会学专业学校排名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北京大学 5★ 86
2 中国人民大学 5★ 86
3 华中师范大学 5★ 86
4 清华大学 5★ 86
5 上海大学 4★ 86
6 南京大学 4★ 86
7 中山大学 4★ 86
8 复旦大学 4★ 86
9 华中科技大学 4★ 86
10 武汉大学 4★ 86
11 厦门大学 4★ 86
12 华东师范大学 4★ 86
13 河海大学 4★ 86
14 吉林大学 4★ 86
15 南开大学 4★ 86
16 中国农业大学 4★ 86
17 华东理工大学 4★ 86
18 中央民族大学 3★ 86
19 哈尔滨工业大学 3★ 86
20 西安交通大学 3★ 86

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考研对每一个考生来说都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中有欢笑有泪水,但是相信有付出就有收获。下面越考考研带大家看一下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初试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619社会学理论
(4) 816社会调查与统计方法
(注:以上海大学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有所不同)
 
社会学考研参考书:
①卢淑华,1989,《社会统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②李沛良,2001,《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③ 戴维·波普诺,1999,《社会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④郑杭生主编,2003,《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⑤刘豪兴主编,2003,《社会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⑥艾尔·巴比,2000,《社会研究方法》,北京:华夏出版社。(复试)
⑦  袁方主编,1997,《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复试)
⑧  范伟达,2001,《现代社会研究方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复试)

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就业:
社会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
社会学专业就业方向一:行政/后勤
职业概况:行政/后勤部门就是协助好上级行政领导施政行政,当好助手。关键是要为领导分忧和服好务,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
薪酬水平:2000-5000元/月不等。
专家建议:每家公司针对HR,针对行政都有公司不同的需要。而且大家要特别清楚,HR也好,行政也好,如果不能与公司的需要相结合,就是没有价值和存在的意义。所以不能一味的抱怨。
如果你是非常有能力,对公司的HR和行动有见解的人,那你能做的是带领老板的思路,给他建议并让他能够接受,并尊重你的专业和建议。如果你不是,你不能说服老板,你只好是被动的,服从的。
社会学专业就业方向二:市场/公关
职业概况:企业通过媒介的介绍、传播,和观众的交流、沟通和互动,在公众面前树立并强化公司的品牌形象,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而在这一系列活动安排中,专业公关是企业的好帮手。
薪酬水平:2000-4000元/月不等。
专家建议:随着公关人才的需求看涨,原本从事市场、媒体、新闻、中文、企业公关的部分人才将眼光投向了公关行业。这个行业对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员工个个都是精兵强将。即使是有新闻、企业公关等工作经验的人加入该行业,都需要从头做起,晋升到总监级更需经历10多年的奋斗。
社会学专业就业方向三:销售人员
职业概况:只要有产品和服务在出售,就会有销售的职位在招聘。对于以技术为背景的行业里面,例如电讯、软件等,销售的需求仍然会持续走高。即使在非技术领域,销售职位也一直是市场需求最旺盛的职位类别之一。
薪酬水平:在销售这个职位上,报酬的差别很大,不少职位的基础工资很少,因为报酬完全建立在销售业绩的基础上,每做成一笔生意都可以得到佣金。对于工资建立在销售业绩上的销售人员来讲,压力是巨大的。但同时,回报也是巨大的。
专家建议:优秀的销售人员需要的素质包括:积极的进取心、坚持不懈的态度、与其他人良好沟通的技巧、给人信任度以及在商谈中营造舒适氛围的能力。
没有什么销售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如果看好一个公司的销售职位,就要尽可能多地去了解这个公司的情况,这样可以增加应聘成功的机会。不论所受教育水平如何,销售人员对他们销售产品和服务应该有综合的掌握。 更重要的是,销售人员应该能够有效地把产品和服务信息与客户进行沟通。建议同学们多看介绍销售技巧的书籍,参加一些公司组织的促销活动(在学校招聘兼职业务员或促销员),去一些专业网站、论坛和那些高手交流。
社会学专业就业方向四:咨询/顾问
职业概况:现代经济的发展使得以知识和人才为资本的咨询企业逐渐兴旺起来,其革新能力、创造精神以及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市场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的咨询从业人员,尤其是高端人才越来越抢手,如一些高级市场、策划、项目管理类人员等。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咨询业基层队伍不断扩大,但塔尖人物还是难以寻觅,甚至有企业开出3万元的月薪来求得资深的项目管理经理也就不足为奇了。可见,咨询业已经成为高薪的象征,从总体来说,其从业人员都有一个好的“钱景”,其中咨询经理和专业顾问等职位已经步入“金领”行列。
薪酬水平:职位不同薪酬也会有所变化,一般咨询、顾问行业平均薪酬在3500元/月。
专家建议:求职者如果要投身于咨询业,不妨从最底层做起,如咨询员,有时也被称为“咨询助理”,其职责就是在专业顾问身边负责一些辅助工作,例如调研、分析报告等等。尽管这些这些事情看起来有点琐碎,但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咨询顾问,做咨询员应该是唯一的起点。
求职者如果想成为咨询业中的高薪一族,一般来说要具备三年以上咨询工作经验,曾经独立管理、策划并运作咨询项目,并有管理团队的经验;具备出色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社会学专业就业方向五:采购/贸易
职业概况:将“世界工厂”生产的产品,销售给国外客户;为国内客户寻找国外货源;组织国际贸易货物物流等。有相当一部分外贸人员在经验成熟后,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外贸公司。
薪酬水平:新人做外贸,在外企待遇在5000元/月左右。而外贸就业机会集中的温州、义乌等地,新人的待遇大概只能在2000元/月左右。当然,在拥有一定的客户开发能力后,贸易提成是一笔更大的收入来源。
专家建议:1.外语能力是做外贸很重要的一个要素,有六级证书固然好,最好要注意一下口语会给日后的工作带来很多方便。2.如果事先有打算进入某个行业,可以先熟悉一下专业英语。找本该行业的相关的一些中英文对照的技术手册、国际标准,该行业内一些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的英文网站看看,应该很有点长进。3.最好找到一家正规的外贸企业实习,很多简单的流程或术语在书本山看不到或看到了也似懂非懂,去单位打打杂,看看别人写的函电和有经验的前辈聊一聊,很多工作的流程和行业惯例就豁然开朗了。实习期间注意向技术人员请教,好的技术人员一定要了解产品。最重要的是学会一点怎样与同事相处。4.参加外销员资格考试,拿到证书,还可以选择参加报关员考试,这对以后想从事外贸行业的同学都很有帮助。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中央民族大学考研分数线、中央民族大学报录比、中央民族大学考研群、中央民族大学学姐微信、中央民族大学考研真题、中央民族大学专业目录、中央民族大学排名、中央民族大学保研、中央民族大学公众号、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央民族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中央民族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考研 推荐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购买指南 发货信息 关于我们 - 研究生兼职库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