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卫生毒理学研究生辅导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南京医科大学考研分数线、南京医科大学报录比、南京医科大学考研群、南京医科大学学姐微信、南京医科大学考研真题、南京医科大学专业目录、南京医科大学排名、南京医科大学保研、南京医科大学公众号、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南京医科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Add 南京医科大学微信
找研究生辅导

南京医科大学卫生毒理学研究生辅导 对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高效考研方法,南京医科大学卫生毒理学研究生辅导,研究生会根据情况提供部分考研资料等,并根据学员的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和划出考研的重难点,并有答疑解惑的课程设置,让你的学习更有效率,尤其是学长学姐更了解本专业导师的一些情况,历年出题的规律,会让你的备考事半功倍,花更少的时间取得更多的成绩进步。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卫生毒理学的研究生。

因为南京医科大学卫生毒理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考研辅导一对一
考研一对一辅导班
考研派考研题库
考研派考研督学
考研派考研1v1答疑
考研派研究生筛选流程
考研派辅导方法
考研派口碑
考研派一对一辅导口碑
考研派课程体系
考研派服务流程
考研派
考研派考研问题
考研派考研资料
考研派研究生学长
考研派考研辅导
考研派考研真题资料等
Add 南京医科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南京医科大学卫生毒理学2019年研究生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 2019


专业招生人数:4
 

专业代码:100405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备注
01 生殖毒理学
02 神经毒理学
03 环境毒理学
04 发育毒理学
05 分子毒理学
06 纳米毒理学
(1)101 思想政治理论 (2)201 英语一
(3)353 卫生综合

不 招 收 同 等 学 力考生; 限 医 学 专 业 考 生报考


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卫生毒理学专业考研录取分数线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信息,因为研究生录取分数线直接就决定了考生需要考取考多少分才能达到成功被院校录取的一个最低标准,这也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的一个奋斗的目标和计划的基准。另外,考研录取分数线也是考生在前期择校、择专业的一个判断依据,如果考研录取分数线过高的话,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考生就会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可以进行自我衡量能否达到最低分数的要求而进行合理的选择。如果南京医科大学卫生毒理学考研录取分数线(尤其是历年分数线和复试分数线)相对而言较低的话,对于考生来说成功的几率就会比较大,备考过程也会相对的容易。考生获取南京医科大学卫生毒理学分数线的途径有很多:研究生官网上通常会有详细的历年分数线情况,考研网站、论坛上也会有相关的资源。考研派的中就为大家总结了详细的南京医科大学卫生毒理学录取分数线情况,以供大家选择使用。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卫生毒理学的研究生。

南京医科大学卫生毒理学考研考试科目
卫生毒理学 [100405]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南京医科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三)全球健康中心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环境毒理学(全球健康中心)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53)卫生综合
④(--)无
备  注: 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限医学专业考生报考。因实际接收推免生人数和正式下达招生指标尚不确定,专业拟招生人数可能存在增减,具体可查看南医大研招网后续更新。
卫生毒理学 [100405]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南京医科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一)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生殖毒理学(02)神经毒理学(03)环境毒理学(04)发育毒理学(05)分子毒理学(06)纳米毒理学
招生人数: 7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53)卫生综合
④(--)无
备  注: 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限医学专业考生报考。因实际接收推免生人数和正式下达招生指标尚不确定,专业拟招生人数可能存在增减,具体可查看南医大研招网后续更新。
卫生毒理学 [100405]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南京医科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一)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生殖毒理学(02)神经毒理学
(03)环境毒理学
(04)发育毒理学
(05)分子毒理学
(06)纳米毒理学
招生人数: 9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53)卫生综合
④(--)无
备  注:
卫生毒理学系成立于2005年7月,学系在学科带头人王心如教授、学系主任刘起展教授带领下,在师资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突出成绩。


学系拥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学风好、结构合理的中青年教师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高级实验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硕士学位2人;大多数教师具有在国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留学或高级访问学者研究经历。现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1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学术骨干和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人;全国一级学会(中国毒理学会)名誉理事长1人;全国二级学会副主任委员/委员11人次。


学系拥有卫生毒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该学位授权点是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重要组成之一;本学科是江苏省重点学科、江苏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优势学科和国家重点学科“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系主打课程《卫生毒理学》2005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2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并已在“爱课网”上线;主编全国统编教材《毒理学基础》(第四、五和六版)和《毒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第一、二和三版)。近五年来,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级教改课题,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和一等奖1项,发表教改论文30余篇。


学系依托现代毒理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应用毒理学重点实验室和南京医科大学应用毒理研究所,已形成了“生殖与内分泌毒理学”、“神经与药物毒理学”、“环境毒理学”和“发育毒理学”四个研究方向。近五年来,先后承担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和青年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项目6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6项,总经费达3000余万元;发表SCI论文近300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中华医学科技奖、教育部自然科学成果奖和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共10余项。


学系将教书育人的思想贯彻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近五年,培养卫生毒理学专业和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专业博士后6名,博士研究生30余名,硕士研究生90余名、公共卫生硕士(MPH)研究生30余名。荣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6篇,优秀硕士论文5篇;指导的本科生荣获江苏省优秀毕业论文(团体)奖12次;获江苏省大学生/研究生创新项目10余项。2013年学系荣获南京医科大学“三育人”先进集体。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卫生毒理学     专业代码:100405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专业介绍

广东药科大学为例:卫生毒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简介
卫生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毒性损害作用,毒作用机制,安全性评价/危险性评估的科学。其主要的研究内容为外源化合物进入机体的各种可能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及影响吸收的各种因素,包括化合物本身、机体机能状态及环境因素等;研究外源化合物在体内的转运、分布、贮存、代谢转化以及自体内排出的过程和规律;研究外源化合物进入组织、器官后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靶器官引起有害作用的过程和特点;从不同水平研究毒性损伤的机理;通过全面分析动物实验资料,综合评价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外源化合物对人群可能造成的危害,为制定卫生标准在内的各项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根据“3R”原则开展动物模型及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研究等。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预防医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一定创新能力,掌握本学科先进的实验技术与研究方法,熟悉本学科现状和发展趋势,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和其他业务工作的能力。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较强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卫生毒理学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招生方向
1. 环境与职业毒理学;
2. 分子毒理学与遗传毒理学;
3. 化学物质毒性及危险度评价;
4. 动物模型及替代方法研究。
三、导师队伍与学科优势
本学位授权点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其中校内导师3人,校外导师2人;教授(研究员)4人,副教授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人。
导师的社会兼职包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专家;广东省毒理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中山市食品安全专家组专家;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福利伦理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毒性测试与替代方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实验动物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实验动物学会标准化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药理毒理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副理事长;日中化妆品国际交流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近年来,本学位授权点主持及承担的科研项目有: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质检总局项目等,获得经费85万元;与企业达成技术研发合作项目多项,获得研发经费30多万元。出版专著2部。
本学位授权点2012年获得独立硕士学位授予权,独立招生。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实行学分制,授予医学硕士学位。已毕业依托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招生的硕士研究生3名,现有在读研究生3名,1人的毕业论文被评选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本学位授权点将结合珠三角地区产业特点确定研究方向。依托广东省分子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和学校资源,培养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障居民健康与环境安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所需的人才。
四、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防治机构、毒理学评价实验室等开展毒理学研究的工作;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毒理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可在行政管理部门开展相关管理工作。

专业点分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解放军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山西医科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 锦州医科大学 沈阳医学院 延边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海军军医大学 复旦大学 苏州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浙江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济南大学 山东大学 郑州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南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中山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 广东药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陆军军医大学 四川大学 遵义医学院 贵州医科大学 昆明医科大学 空军军医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兰州大学 新疆医科大学

专业学院排名

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34 所,本次参评32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5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312 南京医科大学 A+
2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A+
3 10001 北京大学 A-
4 102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A-
5 10246 复旦大学 A-
6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B+
7 10558 中山大学 B+
8 12121 南方医科大学 B+
9 90030 第二军医大学 B+
10 90032 第四军医大学 B+
11 10023 北京协和医学院 B
12 10159 中国医科大学 B
13 10335 浙江大学 B
14 10366 安徽医科大学 B
15 10422 山东大学 B
16 10610 四川大学 B
17 10062 天津医科大学 B-
18 10183 吉林大学 B-
19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B-
20 10384 厦门大学 B-
21 10533 中南大学 B-
22 10114 山西医科大学 C+
23 10285 苏州大学 C+
24 10459 郑州大学 C+
25 10486 武汉大学 C+
26 10598 广西医科大学 C+
27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C+
28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29 10631 重庆医科大学 C
30 10660 贵州医科大学 C
31 10678 昆明医科大学 C
32 10760 新疆医科大学 C
33 10089 河北医科大学 C-
34 10247 同济大学 C-
35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C-
36 10570 广州医科大学 C-
37 11065 青岛大学 C-

卫生毒理学专业考研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11卫生综合(一) 或306西医综合
(注:以上培养目标、研究方向、考试科目以郑州大学为例)

卫生毒理学考研参考书:
科目代码 考试科目 参考书
353 卫生综合 医学统计学》,陆守曾、陈峰主编,第二版,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
《流行病学》,詹思延主编,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孙长颢主编,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孙贵范主编,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环境卫生学》,杨克敌主编,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卫生毒理学研究生就业去向:
卫生毒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通常涉及的有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生物化学,免疫学,遗传生物学,病理学,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等。随着医学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的发展,卫生毒理学必将渗透到更为广泛的学科领域。
卫生毒理学(简称毒理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旨在研究外源物的有害作用,它是由古代毒物学发展而来的一门学科。历史上毒理学构成了治疗学和实验医学的基础;而在本世纪,随着消化吸收生物学、化学、数学及物理学许多分支的知识和技术而使其本身继续得到发展;其中,安全评价及危险评估构成了它的新的重要内容。所以,它与法医、临床医学及环境科学三个领域有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