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南京师范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机械工程是将现代设计、制造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学科,作为本专业主线的先进制造技术是国家重点发展的7个高新技术领域之一,也是江苏省重点扶持的方向。本专业以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宽口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以计算机应用与工程实践能力为基础,以机电系统的设计、制造自动化技术为特色,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机械工程专业已有10余年办学历史,本专业就业率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毕业生踏实肯干、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和赞誉。本专业注重学习机械科学、控制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基础理论知识和能力,培养能够从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方面研究、工程设计、科研开发、制造运行、维护改造、试验分析、教学、管理等领域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注重机械工程基础理论(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学等)研究与学习,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工程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计算机应用、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熟悉本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备机械系统及设备的软硬件研究、开发、设计、运行和技术管理的能力;具有适应社会需要的良好素质和创新精神,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毕业生可在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子、化工、冶金、航空航天等各类工业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从事设计、研究、生产、管理和教学工作。
能源工业在电力、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农业和环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常规能源的日渐短缺和人类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减排以及开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本学科专业的主要任务。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创建于1956年,是南京师范大学品牌与特色专业。50多年来,为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输送了万余名高素质人才,主要分布在电力、化工、石化、橡胶、医药、热电、制冷、暖通、空调等行业。毕业生勤于实践、勇于创新、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赞誉和好评。近年来,本专业一直保持1/3以上的升研率,就业率在全校名列前茅。
本专业隶属于能源动力类,包括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两个专业,其中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又设有能源与环境、制冷与人工环境两个专业方向。本专业实施大类招生与培养,在二年级末,通过本人申请和导师指导,选择其中一个专业或专业方向进行修读。
本专业着重培养集热能动力工程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为一体的,具备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将掌握热科学的基础理论、能量(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等)传递与转化的基本原理、以及能源动力工程与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的专业知识,能够从事能源动力工程相关领域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管理、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本专业注重学科交叉和人文素质培养。通过通识课程(英语、计算机程序设计等)和博雅课程学习,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应用能力以及良好的人文素养;通过理学(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和大学化学等)、力学(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热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等)、电工电子学、程序设计、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能源动力工程学科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通过燃烧与污染物控制、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现代测试技术、热力过程自动控制、热力发电厂、制冷原理与技术、新能源技术等课程的学习和技能训练,使学生具备从事热能动力设备的设计制造和运行管理能力;通过自主发展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具备适应社会需要的良好素质和能源科技研究的创新能力,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毕业生可在发电厂、动力设备制造企业、设计院、政府管理部门、高等院校以及能源环保公司等部门从事能源动力工程及相关领域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管理、营销、教学和科研等工作。成绩优秀者可通过免试或考试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继续深造,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具有专业口径宽和学科交叉强的显著特色,本专业通过机械、电子信息、计算机及网络等的有机结合,系统地综合机械、电子、测控及计算机应用等多种学科优势,形成了以机电系统计算机测控技术、机电系统设计、先进制造技术和自动化为主体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特色。本专业注重学生全面素养、基础理论、实践能力、持续发展潜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造就能够从事机械电子工程方面的研究、工程设计、科研开发、制造运行、维护改造、试验分析、教学、管理等领域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注重机械电子工程基础理论(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学等)的学习,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工程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及接口、自动控制原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具备机械电子系统及设备的软硬件研究、开发、设计、运行和技术管理的能力;熟悉本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毕业生可到各类机械设计与制造企业、电子及电器企业及其它生产部门、公司、科研与教学部门从事机电品的设计、制造、管理、教学、开发、销售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本专业方向注重能源、人工环境和系统工程的集成与融合,主要培养具备制冷技术、室内环境系统以及各种人工环境系统与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制冷与人工环境领域从事设计研究、制造安装、自动控制、系统集成与优化、运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注重学科交叉和人文素质培养。通过通识课程(英语、计算机程序设计等)和博雅课程学习,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应用能力以及良好的人文素养;通过理学(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和大学化学等)、力学(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热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等)、电工电子学、程序设计、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能源动力工程学科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通过燃烧与污染物控制、能源转换原理、流体输配与控制、制冷原理与设备、低温原理与设备、暖通与空调、人工环境设备、现代测试技术、人居环境自动控制等课程的学习和技能训练,使学生具备从事能源环境的设计制造和运行管理能力;通过自主发展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具备适应社会需要的良好素质和能源环境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毕业生可在科研机构、设计院、房地产公司、设备制造公司、工业企业、城市建设管理部门、环保企业与政府部门等从事制冷、暖通、空调、供热、城市燃气供应、室内人工环境系统、新能源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规划设计、设备安装、工程监理、运行调节、维护管理、营销等工作。成绩优秀者可通过免试或考试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继续深造,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能源与环境工程
本专业方向注重能源、环境和系统工程的集成与融合,主要培养具备清洁能源生产、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节能技术与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能力,具备绿色能源、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理念和素质,能在能源与环境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设备制造、运行管理、市场营销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注重学科交叉和人文素质培养。通过通识课程(英语、计算机程序设计等)和博雅课程学习,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应用能力以及良好的人文素养;通过理学(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和大学化学等)、力学(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热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等)、电工电子学、程序设计、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能源动力工程学科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通过燃烧与污染物控制、能源转换原理、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技术、太阳能利用原理与技术、固体废物能源化与资源化、新能源技术、现代测试技术、能源生产过程控制、热力系统工程与仿真等课程的学习和技能训练,使学生具备从事能源环境的设计制造和运行管理能力;通过自主发展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具备适应社会需要的良好素质和能源环境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毕业生可在能源环境领域的政府管理部门、科研机构、设计院、电力公司、发电厂、热电站、动力设备制造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维护、管理和教学等工作。成绩优秀者可通过免试或考试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继续深造,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关注供暖、制冷、通风、室内空气品质等与建筑环境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旨在为人类生活提供适宜的居住环境,为工业生产提供适当的生产环境。本专业在建筑、能源、化工、纺织、电子等多个领域应用广泛。
我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已有30余年办学历史,为社会累计培养了3000多名毕业生。本专业就业率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毕业生踏实肯干、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本专业注重机械、电气、热工、建筑和环保等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学习建筑供暖、通风与空调、建筑给排水工程以及建筑环境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具备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及建筑公共设施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特殊环境研究开发的基础理论知识与能力,能在建筑设计研究院、房地产公司、建筑工程公司、燃气热力公司及相关领域从事设备制造、生产、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注重学科交叉和人文素质培养。通过通识课程(英语、计算机程序设计等)和博雅课程学习,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应用能力以及良好的人文素养;通过理学(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和大学化学等)、力学(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热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等)、电工电子学、程序设计、自动控制原理、建筑环境学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环境和环境控制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制冷技术、工业通风、空气调节、建筑给排水、建筑电气、建筑设备自动化、供热工程、燃气工程、工程预算与施工、空气污染控制等课程的学习以及建筑设备系统设计、调试和运行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备进行建筑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及设备的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毕业生可在设计研究院、房地产公司、物业管理公司、产品制造与营销公司和高等院校等从事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及建筑公共设施系统的设计、研究、生产、管理和教学工作。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学林路2号 邮编:210023 电话:025-85481124 学院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创办南京动力学校热力装备专业,2000年并入南京师范大学,2010年更名为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60多年来,学院培养了万余名毕业生,广泛分布在能源、电力、化工、石化、城市建设、暖通空调、制冷低温、环境保护、动力机械、装备制造等行业,毕业生勤奋踏实,肯干、会干、能干的优良特质,赢得了用人单位和社会良好口碑和一致赞誉。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94人,其中专任教师70人,实验教师13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1人,副教授2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8人,硕士生导师33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2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4名、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名、南京师范大学“百人计划”培养对象2名。中青年领军人才3人,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657人,在校硕士研究生128人。
学院现有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机械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建有“能源与动力工程实训中心”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学院教师主编了能源与环境概论、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现代固体废物处理技术、锅炉原理与设备、热力环境污染控制工程、中央空调设计、AutoCAD实训教程等10多部教材,其中“现代固体废物处理技术”被评为省级优秀教材。学院十分注重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近5年来,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多项赛事,获国家级竞赛奖20多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指导学生主持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2项、省级项目14项。学院学生荣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和国家级“三好学生”,并多次获得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学院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7%以上,升研出国率长期保持在毕业生的1/3左右。
学院长期致力于能源动力、能源环境、暖通空调、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科研和工程应用,在燃烧源污染物生成与控制、碳基能源(煤炭、生物质等)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暖通空调系统优化以及节能技术等方向取得了开展了特色研究,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学院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土木水利”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校级重点一级学科。学院建有“江苏省能源系统过程转化与减排技术工程实验室”和“江苏省物质循环与污染减排重点实验室”两个省级科研机构,以及“低碳与能源清洁高效转化”和“人工环境及新能源利用”两个校级重点建设实验室。近5年来,主持973、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发展计划等30多项纵向科研项目,承担横向科技开发项目10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50多篇、EI收录论文200多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多项。“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进入2019“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50%,列全国第50位。
学院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西肯塔基大学、夏威夷大学,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斯旺西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下莱茵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岐阜大学,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皇家理工大学,丹麦技术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和学生联合培养机制。学院是江苏省锅炉学会、南京锅炉学会理事长挂靠单位。
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详细介绍如下,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添加南京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南京师范大学报录比、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群、南京师范大学学姐微信、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南京师范大学专业目录、南京师范大学排名、南京师范大学保研、南京师范大学公众号、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南京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网由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