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研究生招生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西北工业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西北工业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材料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研究生招生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2021年研究生暑期夏令营招生简章,详情见附件。
 
 

材料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   085204
英文名称   Material Engineering
 
一、 培养目标:
本学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培养具有扎实基础、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务实作风和开拓能力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高级专业人才。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敬业精神,身心健康,综合素质高。
2.掌握本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应用领域中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3.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和良好的合作精神。
4.具有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
 
二、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主要内容
金属材料 (01) 1.新型金属材料及其设计
2.有色金属材料
3.高温合金与难熔金属
4.稀有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02) 1.陶瓷材料
2.先进碳材料
3.特种陶瓷及玻璃
4.半导体材料
复合材料 (03) 1.陶瓷基复合材料
2.碳/碳复合材料
3.金属基复合材料
4.树脂基复合材料
功能材料 (04) 1.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2.薄膜材料
3.纳米材料
4.能源材料
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 (05) 1.材料的机械力学性能
2.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
3.先进分析、测试及表征技术
4.材料基因工程
材料的腐蚀科学与表面技术 (06) 1.材料表面结构与性质
2.表面损伤及防护
3.工程结构环境耐久性与寿命预测
4.先进表面材料与技术
5.腐蚀机理、诊断与控制
材料热处理 (07) 1.高能束表面改性
2.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的数值模拟
3.热处理和表面处理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凝固技术 (08) 1.熔体处理技术
2.精密铸造技术
3.定向凝固及单晶生长技术
4.激光加工及快速成形技术
5.先进材料的新型凝固技术
6.凝固过程及组织模拟
塑性成形技术 (09) 1.精确塑性成形理论与技术
2.塑性成形过程计算机模拟仿真
3.塑性变形-组织-性能的相互关系
4.难变形材料的成形与强韧化技术
5.微观结构演化、缺陷预测与质量控制
6.模具设计与CAD/CAM
7.塑性加工设备设计方法
焊接技术 (10) 1.摩擦焊接技术及其数值模拟
2.扩散焊及钎焊
3.高能束流焊接技术
4.电阻焊质量控制
5.热喷涂与电弧增材制造技术
6.先进焊接设备及其自动控制
 
三、 培养方式:
实行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为第一导师,企业导师为第二导师。校内导师是第一责任人,在硕士生培养中起主导作用。两位导师共同组织成立指导小组,指导小组成员由导师提名并经学院审核批准,一般由3~5名人员(含导师)组成,协助导师指导硕士生。学院及学位分委员会要指导和检查硕士生的培养工作。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强调专业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加强实践型环节,强调理论与应用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专业实践是全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课程学习与专业实践紧密衔接,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专业实践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专业实践单位或基地完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取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四、 培养类型与学习年限: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5年。一般在入学后1年内完成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原则上不少于1年,用于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的时间不少于1年。
 
五、 课程设置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的课程学习应至少取得30学分。
对于非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可免修公共实验课,以专业课替代。对缺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若干门本学科的本科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但不计入总学分。
 
组别 分组情况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授课方式 不计入总学分 必选 考试方式 备注
 
G1   M17G11001 工程伦理学 36 2 秋季 集中授课 考试  
 
 
 
G1   M17G11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1   M17G110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1   M16G12004 高级英语听说与高级英语写作 108 3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G11001 矩阵论 60 3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G11002 数值分析 60 3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G11004 数理统计 60 3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G11005 随机过程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第4组,选1门 M04G11001 材料物理 60 3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第4组,选1门 M04G11002 材料加工过程的数值模拟 60 3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第4组,选1门 M04G11004 材料加工过程中的传输理论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G11003 计算材料学基础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12 固态相变原理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13 位错理论与材料强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15 弹塑性力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17 先进复合材料学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20 碳材料导论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21 材料的现代研究方法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22 材料加工设备及其测控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24 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及应用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28 凝固理论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30 复合材料原理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31 固体化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32 高能束流加工基础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33 焊接金属学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35 陶瓷材料与制备技术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36 材料物理化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37 高温材料表面防护及涂层技术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40 计算材料学方法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43 材料加工过程的热力学基础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44 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方法导论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2   M04M11045 第一性原理方法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46 熔体特性与熔体生长技术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53 功能高分子材料设计、制备及应用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62 摩擦学导论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2013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and Nanotechnolog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2014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Modelling and Design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2015 Physics and Materials Properties of Semiconductor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1M11091 材料腐蚀理论及应用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1M11092 表面涂层与改性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01 沥青材料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02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03 金属热态成形新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04 材料加工实验建模方法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05 现代焊接技术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06 高温合金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07 稀有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08 航空航天材料导论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09 新型能源材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10 材料表面科学与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11 功能材料性能与测试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14 材料的疲劳与断裂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16 薄膜材料与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18 无机材料现代制备方法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19 碳/碳复合材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23 非晶态与纳米材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25 塑性成形模拟理论与软件编程基础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26 新型材料锻造与锻件质量控制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27 材料加工现代设计方法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29 凝固技术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38 金属电子信息材料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39 新型金属结构材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41 化学气相沉积原理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42 相转变过程的统一分析方法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48 钛合金先进成形原理及应用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49 材料考古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50 金属材料组织遗传性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51 金属材料的强韧化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52 高性能增强体材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54 多孔材料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55 电催化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56 纳米光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57 隐身材料与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58 焊接结构服役可靠性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60 生物材料先进制备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61 晶体结构解析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63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性能与应用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01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02 Solidification Technolog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03 Fundamentals of Composite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04 Solid-State Welding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05 Superalloy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06 Nanoallo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07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Analysis for Material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08 Solidification Microstructure Simulation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09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10 Materials Physics 60 3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11 Surface Protection and Coating Technique for High-temperature Material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12 Introduction to Carbon Material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16 Melt Characteristics and Melt Growth Technique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17 Principles of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18 Dislocations Theory of and Material Strength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19 Modern Thermal Spray Technolog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20 Introduction to Optics and Electromagnetism in Metamaterial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21 Solidification Processing of Light Metals and Alloy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22 Modern Welding Technolog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23 First Principles Simulation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24 Multiscale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Material Plastic Forming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25 Pitch Material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26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27 New Carbon Materials for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28 Fundamental of Crystal Growth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29 Advanced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of Material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30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of Advanced Material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31 Thermodynamic Extremal Principle and Its Application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32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Ceramic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33 Advanced Nuclear Structural Material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34 Fundamentals、Measurement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of Electrochemistry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35 Matrix Materialogy of Composite Material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36 Modern Mechanics Principle for Metal Plastic Forming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37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38 Organic Electronic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39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of Biological Coating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40 Fundamental of Defect Chemistry of Solid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41 Materials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in Magnetic Field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42 Solar Fuels Generation and Technolog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43 Nanobiotechnolog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44 Transitional Metal Oxide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45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Optoelectronic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3   M04E21001 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3   M04E21002 金属材料及其应用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3   M04E21003 材料加工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3   M04E21004 塑性成形工艺及模具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3   M04E21005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L   M00L11001 求职有道 16 1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L   M00L21001 体育 40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L   M00L21002 大学美育 32 2 秋季 集中授课 考查  
 
 
 
L   M16G12009 英语写作与口语 88 3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L   M16L12005 英  语(二外) 6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L   M16L14001 德  语(二外) 6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L   M16L15004 法  语(二外) 6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L   M16L16003 日  语(二外) 6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L   M16L17002 俄  语(二外) 6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备注
G1公共课(学位必修课,8学分)
G2基础理论课(学位必修课,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5学分)
G3公共实验课(至少选一门公共实验课)
M2专业基础课(学位必修课,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6学分)
M1专业课(学位选修课,至少选修6学分,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修4学分,其他学分可在下列课程或全校研究生课程中选修2学分)
M3专业技术课(学位选修课,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4学分)
L综合素养课(学位选修课,课程不计入最低总学分)
 
六、 培养环节:
1. 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是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重要的培养环节,需达到相关学分要求。
(1)高级英语听说与高级英语写作可在达到相关要求后可申请免修;
(2)学术素养概论课程内容包括: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知识产权、人文艺术、心理学、职业规划、学术文献查阅、学术论文撰写等内容;
(3)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按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计划,允许分阶段选课,但所有课程应在一年内完成。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修完所规定的学分。
2. 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在读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实践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并完成《西北工业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报告》。
3. 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环节着重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采用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建设、挂职锻炼、志愿者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可在短学期或假期进行。综合实践结束后应填写《西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综合实践总结表》,由指导教师写出评语并附综合实践实施单位意见,一同归入本人业务档案。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综合实践可与专业实践结合进行。
4. 论文开题
论文开题工作是专业学位硕士生进行论文工作的起点,一般应在第三学期末之前进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包含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等形式。研究生应在双方导师的指导下,阅读有关文献尤其是外文文献,形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应就选题的科学意义、选题背景、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和课题条件等做出论证。
5. 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后6个月左右时间,应提交论文中期进展报告,报告应包括:论文工作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及论文计划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参加的科研学术情况;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出现的问题,拟采用的解决方案等;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研究内容。
根据论文中期的研究进展和学科发展,允许学生对论文开题时的论文选题(题目、内容、研究计划等)做出必要的调整。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应与中期考核后确定的学位论文的内容基本一致。
6. 学位论文撰写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论文应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自己的新见解,表明作者已掌握解决工程应用领域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等。具体要求按《西北工业大学关于学位论文撰写的规定》执行。
7. 学位论文答辩
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参照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规定执行。
七 、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要求: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   080503
英文名称   Materials Processing Engineering
 
一、 培养目标:
本学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培养具有扎实基础、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务实作风和开拓能力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高级人才。
1.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敬业精神,身心健康,综合素质高。
2. 掌握本学科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3. 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在所在学科领域做出新成果。
4. 具有较好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
 
二、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主要内容
材料热处理 (01) 1.高能束表面改性
2.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的数值模拟
3.热处理和表面处理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凝固技术 (02) 1.熔体处理技术
2.精密铸造技术
3.定向凝固及单晶生长技术
4.外场作用下的凝固成形技术
5.激光加工及快速成形技术
6.大型复杂铸件精确成形技术
凝固原理 (03) 1.凝固理论及晶体生长理论
2.非平衡凝固过程与亚稳相
3.相变理论
4.凝固过程及组织模拟
5.凝固组织控制原理
塑性成形原理与技术 (04) 1.精确塑性成形理论与技术
2.塑性成形过程计算机模拟仿真
3.塑性变形-组织-性能的相互关系
4.不均匀变形原理
5.难变形材料的成形与强韧化技术
6.轻量化构件精确成形技术
7.金属超塑性变形理论
8.微观结构演化、缺陷预测与质量控制
9.模具设计与CAD/CAM
10.塑性加工设备设计方法
焊接工程与自动化 (05) 1.摩擦焊接技术及其数值模拟
2.扩散焊及钎焊
3.高能束流焊接技术
4.电阻焊质量控制
5.热喷涂与电弧增材制造技术
6.先进焊接设备及其自动控制
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 (06) 1.塑料成型理论
2.胶接科学与工艺
3.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4.橡胶成型
5.涂料与涂装工艺
 
三、 培养方式:
采取导师为第一责任人的导师负责制,并由导师组织成立指导小组。指导小组成员由导师提名并经学院审核批准,一般由3~5名教师(含导师)组成,协助导师对硕士生的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进行指导。学院及学位分委员会要指导和检查硕士生的培养工作。
在培养过程中,应采取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办法,应在高水平的科研项目中培养硕士生的开拓创新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特别要注意培养硕士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要鼓励硕士研究生参加境内外学术活动,独立钻研和从事探索性的研究。
 
四、 培养类型与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
 
五、 课程设置
硕士生的课程学习应至少取得27学分。
对于非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可免修公共实验课,以专业课替代。对缺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若干门本学科的本科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但不计入总学分。
 
组别 分组情况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授课方式 不计入总学分 必选 考试方式 备注
 
G1   M17G11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1   M17G110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1   M16G12004 高级英语听说与高级英语写作 108 3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G11001 矩阵论 60 3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G11002 数值分析 60 3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G11003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 60 3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G11004 数理统计 60 3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G11005 随机过程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G11008 数学物理方程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G11009 泛函分析 60 3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M11413 高分子合成及其化学反应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G11002 材料加工过程的数值模拟 60 3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G11004 材料加工过程中的传输理论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12 固态相变原理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15 弹塑性力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22 材料加工设备及其测控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24 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及应用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28 凝固理论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32 高能束流加工基础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33 焊接金属学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36 材料物理化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37 高温材料表面防护及涂层技术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43 材料加工过程的热力学基础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44 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方法导论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2   M04M11046 熔体特性与熔体生长技术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62 摩擦学导论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E11406 纳米材料技术与应用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2   M11M11401 高性能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02 工程塑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07 高分子界面科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11 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12 聚合物加工原理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14 功能高分子材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15 材料化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17 高分子材料的特种加工技术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19 高等物理化学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20 高等有机化学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21 物质结构基本原理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27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29 热分析动力学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38 胶体与界面化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21400 高聚物的现代研究方法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2013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and Nanotechnolog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2014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Modelling and Design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2430 Progress in Materials Processing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M04M11003 金属热态成形新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M04M11004 材料加工实验建模方法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M04M11005 现代焊接技术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M04M11006 高温合金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M04M11007 稀有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M04M11008 航空航天材料导论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M04M11010 材料表面科学与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25 塑性成形模拟理论与软件编程基础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26 新型材料锻造与锻件质量控制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27 材料加工现代设计方法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29 凝固技术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38 金属电子信息材料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39 新型金属结构材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40 计算材料学方法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42 相转变过程的统一分析方法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48 钛合金先进成形原理及应用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50 金属材料组织遗传性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51 金属材料的强韧化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52 高性能增强体材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58 焊接结构服役可靠性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60 生物材料先进制备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61 晶体结构解析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63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性能与应用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01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02 Solidification Technolog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03 Fundamentals of Composite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04 Solid-State Welding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05 Superalloy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06 Nanoallo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07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Analysis for Material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08 Solidification Microstructure Simulation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09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10 Materials Physics 60 3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11 Surface Protection and Coating Technique for High-temperature Material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12 Introduction to Carbon Material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15 Physics and Materials Properties of Semiconductor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16 Melt Characteristics and Melt Growth Technique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17 Principles of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18 Dislocations Theory of and Material Strength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19 Modern Thermal Spray Technolog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0 Introduction to Optics and Electromagnetism in Metamaterial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1 Solidification Processing of Light Metals and Alloy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2 Modern Welding Technolog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3 First Principles Simulation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4 Multiscale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Material Plastic Forming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5 Pitch Material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6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7 New Carbon Materials for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8 Fundamental of Crystal Growth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9 Advanced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of Material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30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of Advanced Material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31 Thermodynamic Extremal Principle and Its Application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32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Ceramic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33 Advanced Nuclear Structural Material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34 Fundamentals、Measurement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of Electrochemistry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35 Matrix Materialogy of Composite Material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36 Modern Mechanics Principle for Metal Plastic Forming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37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41 Materials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in Magnetic Field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42 Solar Fuels Generation and Technolog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43 Nanobiotechnolog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44 Transitional Metal Oxide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45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Optoelectronic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L   M00L11001 求职有道 16 1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L   M00L21001 体育 40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L   M00L21002 大学美育 32 2 秋季 集中授课 考查  
 
 
 
L   M17L11001 学术素养概论 18 1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L   M16G12009 英语写作与口语 88 3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L   M16L12005 英  语(二外) 60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L   M16L14001 德  语(二外) 60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L   M16L15004 法  语(二外) 60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L   M16L16003 日  语(二外) 60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L   M16L17002 俄  语(二外) 60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备注
G1公共课(学位必修课,6学分)
G2基础理论课(学位必修课,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5学分)
G3公共实验课(至少选一门公共实验课)
M2专业基础课(学位必修课,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6学分)
M1专业课(学位选修课,至少选8学分,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4学分,其余可在下列课程或全校硕士生课程中任选4学分)
M3专业技术课
L综合素养课(学位选修课,至少选修学术素养概论1学分,其余课程不计入最低总学分)
 
六、 培养环节:
1. 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是硕士研究生重要的培养环节,需达到相关学分要求。
(1)高级英语听说与高级英语写作在达到相关要求后可申请免修;
(2)学术素养概论课程内容包括: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知识产权、人文艺术、心理学、职业规划、学术文献查阅、学术论文撰写等内容;
(3)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按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计划,允许分阶段选课,但最迟须在入学后1年内完成选课。修课时间可根据需要选择,或安排在论文工作前,或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同时进行,但学位必修课一般应在第一学年内完成,所有课程应在两年内完成。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修完所规定的学分。
2. 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环节着重培养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采用教学实践、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建设、挂职锻炼、志愿者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可在短学期或假期进行。综合实践结束后应填写《西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综合实践总结表》,由指导教师写出评语并附综合实践实施单位意见,一同归入本人业务档案。
3. 论文开题
论文开题工作是硕士生进行学位论文工作的起点,最迟一般应在第三学期末之前进行。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阅读有关文献尤其是外文文献,形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应就选题的科学意义、选题背景、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和课题条件等做出论证。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由学院负责和布置,一般由导师具体安排和实施,一般可由3-5名本学科或相近学科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导师组成开题评议组
4. 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后6个月左右时间,应提交论文中期进展报告,报告应包括:论文工作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及论文计划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参加的科研学术情况;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出现的问题,拟采用的解决方案等;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研究内容。
根据论文中期的研究进展和学科发展,允许学生对论文开题时的论文选题(题目、内容、研究计划等)做出必要的调整。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应与中期考核后确定的学位论文的内容基本一致。
5. 学位论文撰写
硕士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系统完整的学术研究工作的总结,硕士学位论文应具有较好的学术性和相当的工作量,利用已有的理论或方法解决了本学科的科学问题,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并得到正确结果。具体要求按《西北工业大学关于学位论文撰写的规定》执行。
6. 学位论文答辩
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参照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规定执行。
七 、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要求:
 
 
   
 
 
 
材料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   080502
英文名称   Materials Science
 
一、 培养目标:
本学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培养具有扎实基础、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务实作风和开拓能力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高级人才。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敬业精神,身心健康,综合素质高。
2.掌握本学科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3.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在所在学科领域做出新成果。
4.具有较好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
 
二、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主要内容
金属材料 (01) 1.新型金属材料及其设计
2.有色金属材料
3.高温合金与难熔金属
4.稀有金属材料
5.生物医用材料
6.环境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02) 1.陶瓷材料
2.先进碳材料
3.特种陶瓷及玻璃
4.半导体材料
5.耐火材料
6.涂层材料
高分子材料 (03) 1.新型高分子材料及其设计
2.高分子材料制备工艺
3.高分子材料改性及应用
4.高分子材料的表征与性能
复合材料 (04) 1.陶瓷基复合材料
2.碳/碳复合材料
3.金属基复合材料
4.树脂基复合材料
功能材料 (05) 1.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2.晶体生长原理与方法
3.光学材料
4.薄膜材料
5.纳米材料
6.能源材料
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 (06) 1.材料的机械力学性能
2.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
3.材料的环境效应
4.单晶、非晶及微晶材料
5.先进分析、测试及表征技术
6.材料基因工程
材料的腐蚀科学与表面技术 (07) 1.材料表面结构与性质
2.表面损伤及防护原理
3.表面防护与改性技术
4.工程结构环境耐久性与寿命预测
5.表面防护新材料与新技术
6.腐蚀机理、诊断与控制
 
三、 培养方式:
采取导师为第一责任人的导师负责制,并由导师组织成立指导小组。指导小组成员由导师提名并经学院审核批准,一般由3~5名教师(含导师)组成,协助导师对硕士生的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进行指导。学院及学位分委员会要指导和检查硕士生的培养工作。
在培养过程中,应采取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办法,应在高水平的科研项目中培养硕士生的开拓创新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特别要注意培养硕士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要鼓励硕士研究生参加境内外学术活动,独立钻研和从事探索性的研究。
 
四、 培养类型与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
 
五、 课程设置
硕士生的课程学习应至少取得27学分。
对于非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可免修公共实验课,以专业课替代。对缺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若干门本学科的本科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但不计入总学分。
 
组别 分组情况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授课方式 不计入总学分 必选 考试方式 备注
 
G1   M17G11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1   M17G110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1   M16G12004 高级英语听说与高级英语写作 108 3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G11001 矩阵论 60 3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G11002 数值分析 60 3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G11003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 60 3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G11004 数理统计 60 3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G11005 随机过程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G11008 数学物理方程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G11009 泛函分析 60 3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M11413 高分子合成及其化学反应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G11001 材料物理 60 3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G11003 计算材料学基础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12 固态相变原理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13 位错理论与材料强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15 弹塑性力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17 先进复合材料学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20 碳材料导论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21 材料的现代研究方法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30 复合材料原理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31 固体化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35 陶瓷材料与制备技术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40 计算材料学方法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44 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方法导论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2   M04M11046 熔体特性与熔体生长技术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53 功能高分子材料设计、制备及应用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62 摩擦学导论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E11406 纳米材料技术与应用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2   M11M11401 高性能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02 工程塑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07 高分子界面科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11 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12 聚合物加工原理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14 功能高分子材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15 材料化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17 高分子材料的特种加工技术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19 高等物理化学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20 高等有机化学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21 物质结构基本原理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27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29 热分析动力学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38 胶体与界面化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21400 高聚物的现代研究方法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2013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and Nanotechnolog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2014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Modelling and Design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2015 Physics and Materials Properties of Semiconductor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2430 Progress in Materials Processing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M01M11091 材料腐蚀理论及应用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1M11092 表面涂层与改性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01 沥青材料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M04M11002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M04M11006 高温合金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M04M11007 稀有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M04M11009 新型能源材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10 材料表面科学与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11 功能材料性能与测试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14 材料的疲劳与断裂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16 薄膜材料与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18 无机材料现代制备方法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19 碳/碳复合材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23 非晶态与纳米材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41 化学气相沉积原理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45 第一性原理方法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49 材料考古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50 金属材料组织遗传性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51 金属材料的强韧化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52 高性能增强体材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54 多孔材料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55 电催化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56 纳米光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57 隐身材料与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60 生物材料先进制备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61 晶体结构解析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63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性能与应用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01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02 Solidification Technolog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03 Fundamentals of Composite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04 Solid-State Welding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05 Superalloy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06 Nanoallo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07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Analysis for Material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08 Solidification Microstructure Simulation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09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10 Materials Physics 60 3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11 Surface Protection and Coating Technique for High-temperature Material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12 Introduction to Carbon Material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16 Melt Characteristics and Melt Growth Technique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17 Principles of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18 Dislocations Theory of and Material Strength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19 Modern Thermal Spray Technolog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0 Introduction to Optics and Electromagnetism in Metamaterial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1 Solidification Processing of Light Metals and Alloy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2 Modern Welding Technolog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3 First Principles Simulation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4 Multiscale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Material Plastic Forming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5 Pitch Material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6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7 New Carbon Materials for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8 Fundamental of Crystal Growth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9 Advanced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of Material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30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of Advanced Material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31 Thermodynamic Extremal Principle and Its Application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32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Ceramic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33 Advanced Nuclear Structural Material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34 Fundamentals、Measurement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of Electrochemistry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35 Matrix Materialogy of Composite Material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36 Modern Mechanics Principle for Metal Plastic Forming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37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38 Organic Electronic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39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of Biological Coating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40 Fundamental of Defect Chemistry of Solid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41 Materials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in Magnetic Field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42 Solar Fuels Generation and Technolog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43 Nanobiotechnolog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44 Transitional Metal Oxide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45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Optoelectronic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L   M00L11001 求职有道 16 1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L   M00L21001 体育 40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L   M00L21002 大学美育 32 2 秋季 集中授课 考查  
 
 
 
L   M17L11001 学术素养概论 18 1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L   M16G12009 英语写作与口语 88 3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L   M16L12005 英  语(二外) 60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L   M16L14001 德  语(二外) 60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L   M16L15004 法  语(二外) 60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L   M16L16003 日  语(二外) 60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L   M16L17002 俄  语(二外) 60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备注
G1公共课(学位必修课,6学分)
G2基础理论课(学位必修课,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5学分)
G3公共实验课(至少选一门公共实验课)
M2专业基础课(学位必修课,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6学分)
M1专业课(学位选修课,至少选8学分,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4学分,其余可在下列课程或全校硕士生课程中任选4学分)
L综合素养课(学位选修课,至少选修学术素养概论1学分,其余课程不计入最低总学分)
 
六、 培养环节:
1. 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是硕士研究生重要的培养环节,需达到相关学分要求。
(1)高级英语听说与高级英语写作在达到相关要求后可申请免修;
(2)学术素养概论课程内容包括: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知识产权、人文艺术、心理学、职业规划、学术文献查阅、学术论文撰写等内容;
(3)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按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计划,允许分阶段选课,但最迟须在入学后1年内完成选课。修课时间可根据需要选择,或安排在论文工作前,或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同时进行,但学位必修课一般应在第一学年内完成,所有课程应在两年内完成。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修完所规定的学分。
2. 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环节着重培养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采用教学实践、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建设、挂职锻炼、志愿者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可在短学期或假期进行。综合实践结束后应填写《西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综合实践总结表》,由指导教师写出评语并附综合实践实施单位意见,一同归入本人业务档案。
3. 论文开题
论文开题工作是硕士生进行学位论文工作的起点,最迟一般应在第三学期末之前进行。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阅读有关文献尤其是外文文献,形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应就选题的科学意义、选题背景、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和课题条件等做出论证。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由学院负责和布置,一般由导师具体安排和实施,一般可由3-5名本学科或相近学科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导师组成开题评议组
4. 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后6个月左右时间,应提交论文中期进展报告,报告应包括:论文工作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及论文计划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参加的科研学术情况;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出现的问题,拟采用的解决方案等;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研究内容。
根据论文中期的研究进展和学科发展,允许学生对论文开题时的论文选题(题目、内容、研究计划等)做出必要的调整。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应与中期考核后确定的学位论文的内容基本一致。
5. 学位论文撰写
硕士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系统完整的学术研究工作的总结,硕士学位论文应具有较好的学术性和相当的工作量,利用已有的理论或方法解决了本学科的科学问题,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并得到正确结果。具体要求按《西北工业大学关于学位论文撰写的规定》执行。
6. 学位论文答辩
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参照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规定执行。
七 、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要求:
 
 
   
 
 
 
师资结构合理,用人机制灵活。学院采用AB轨和专兼职相结合的用人机制,对教学科研、实验技术、管理和专职科研岗进行分类考核,全员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实施优秀青年人才科研培养计划,支持开展创新性交叉研究和新方向探索研究,搭建人才成长阶梯。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6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长江学者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6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6人,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国防科技工业优秀科技创新团队、陕西省重点科研创新团队、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等多个高水平科研与教学团队。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源于1938年7月成立的国立西北工学院机械工程学系/矿冶工程系,目前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017年,西北工业大学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获批A类跻身“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学科特色鲜明,创新活力强劲。学院坚持立足材料科学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以航空航天先进材料及其制备成形技术为特色,形成了以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复合材料与工程系、材料前沿交叉研究中心、核材料研究中心、科教实践与材料分析创新中心为支撑的学科发展体系。近年来,学院加快布局新兴学科增长点,与国家能源核电运营及寿命管理技术研发中心等机构合作,在江苏太仓成立先进核能材料研究院;与重庆两江新区合作,在重庆成立高性能金属构件精确成形工程技术中心,推进形成交叉融合、宽强并蓄、多地协同发展的学科布局。  
 
平台建设一流,科研实力雄厚。学院拥有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9个国家级平台和17个省部级平台,是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十三五”以来,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0项,项目总经费10398万元;承担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863”、国防基础科研、国防预研、航空基金、航天基金    等国家级项目300余项;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民机科研专项、国防专项等重大项目10项;累计科研经费到款7.5亿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技术发明奖6项,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1项。
 
师资结构合理,用人机制灵活。学院采用AB轨和专兼职相结合的用人机制,对教学科研、实验技术、管理和专职科研岗进行分类考核,全员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实施优秀青年人才科研培养计划,支持开展创新性交叉研究和新方向探索研究,搭建人才成长阶梯。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6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长江学者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6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6人,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国防科技工业优秀科技创新团队、陕西省重点科研创新团队、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等多个高水平科研与教学团队。
 
教学成果丰硕,卓越人才辈出。学院坚持以培养具有坚实自然科学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有较强创新素质、国际视野和沟通与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为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输送了上万名优秀毕业生,其中包括9名两院院士、17名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以及众多行业领军人才。学院现有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2700余名,本科教育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学院充分发挥教师发展中心、教授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作用,围绕教学运行体系、高效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组织专题研讨,定期开展教师培训,鼓励参加教学竞赛,积极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立足全球视野,深化全面合作。学院长期与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西班牙、乌克兰、斯洛伐克、波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与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了多个联合实验室或科研共享平台,签订本科生、研究生联合培养或双学位协议,聘任了21名国外知名机构高校专家担任名誉教授或讲座教授。每年邀请近百名外籍专家来校讲学或开展联合研究,派出120名左右的教师出国交流或合作研究,派出160名左右学生出国交流或攻读学位。已建成先进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创新引智基地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金属增材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校级国际联合研究机构11个,取得良好成效。
2016年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考研招生联系方式:
材料学院
叶老师
88494306 材料学院 叶老师 88494306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简介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源于1956年的西北工学院第四系。近50年来材料学院的建设成就显著,形成了一支力量雄厚、学术水平高、富有教学和科研经验、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65名,其中教授48名,(含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长江学者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3名,博士生导师34名),副高以上职称50人(含高工),教师中有博士、硕士学历者占88%。学院还聘请国外名誉教授和顾问20多名,国内兼职教授30多名。

  材料学院1998年首批被批准为按照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培养博士的单位,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其中《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两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学院现设有3个系:材料学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复合材料系。含3个本科专业,包括7个专业方向,其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被陕西省授予名牌专业。材料学院拥有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超高温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摩擦焊接技术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多种大中型设备、仪器约200台,总资产近1亿元。在“985”二期建设中,航宇材料科学创新平台被教育部评为一级创新平台。

  创建至今,材料学院已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万余名,其中包括博士近300名,硕士1000余名,有7名两院院士、2名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1名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曾就读过我院,毕业的博士中有13名获得了德国洪堡基金。目前,在读本科生近800名,硕士生400多名,博士生300余名,博士后10余人。

  材料学院始终重视学科的前沿发展方向,大力开展科学研究。“七五”以来,共有18项成果获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100多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近5000篇,出版专著12部,科研成果历年来一直位居全校首位。学院还与国外30多所大学保持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国内50多家企业有合作关系。

  目前,学院承担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预研项目等科研项目240余项,年科研经费超过3000万元,已成为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教学与科研基地。

添加西北工业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西北工业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北工业大学报录比、西北工业大学考研群、西北工业大学学姐微信、西北工业大学考研真题、西北工业大学专业目录、西北工业大学排名、西北工业大学保研、西北工业大学公众号、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北工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北工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