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考研QQ群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西北工业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北工业大学报录比、西北工业大学考研群、西北工业大学学姐微信、西北工业大学考研真题、西北工业大学专业目录、西北工业大学排名、西北工业大学保研、西北工业大学公众号、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北工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报考西北工业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研究生考试的同学在复习阶段会意识到自己的基础薄弱,时间不够用,寄期望于可以通过参加西北工业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考研QQ群的方式帮自己快速的掌握考试的重点。点击查看微信QQ群 http://m.okaoyan.com/qun.html手机访问

Add 西北工业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西北工业大学

但是,让很多同学都比较纠结的是,要不要在备考过程中报一个辅导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辅导机构呢?针对这些问题,考研派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两条建议:

1. 考研是一项几百万人长跑,最终只有少部分可以到达终点的运动,我们不能选择本科院校、不能选择好的导师授课、不能让自己聪明到看一遍就会,那么,就需要利用一切该利用的资源,在起跑阶段,就超越很多人。

2. 考研辅导班和考研培训班也并非救世主,同学们在选择辅导班的时候,授课导师一定要是报考院校对应专业比较优秀的研究生,或者名师。自己也要足够努力,才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关于西北工业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考研辅培训班,目前包括考研机构开设的辅导班以及考研学校自行开设的辅导班。2007年前有很多学校的研究生录取考试,学校会开办一些考研专业课的辅导班,并有辅导班,这些辅导辅导非常好,因为都是参与出题或改卷老师们开的课,但后来国家不在允许研究生招生单位做任何相关的培训辅导,所以专业课考研辅导基本不在会更新,当然一些全国统考的科目还是会有些考研辅导机构会开设一些考研辅导班的培训课程,比如西医综合等等。 目前我国的西北工业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考研培训以考研机构为主,时间上包括长期和短期,形式上有大班授课、小班授课以及一对一授课等不同形式,公共课和专业课均有课程(专业课限于热门专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进行选择上不上辅导班以及选择辅导班的何种方式。

西北工业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考研QQ群
西北工业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考研的各位同学,2020年西北工业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研究生录取名单终于公布了,西北工业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是一个不错的专业,希望各位今年的考研分数线能过2020年西北工业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下面是2020年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公布的2020年西北工业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和西北工业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2020年西北工业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和西北工业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的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进入西北工业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研究生复试的基本要求线,后者是2020年西北工业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包含了初试复试的综合成绩。本文是2020年西北工业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内容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相关网站,如有出入请以西北工业大学官方网站公布的2020年西北工业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为准。
 
以下是2020年西北工业大学的研究生录取名单,成绩从高到底,供准备报考该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参考:
2020年西北工业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西北工业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考研的各位同学,2020年西北工业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研究生录取名单终于公布了,西北工业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是一个不错的专业,希望各位今年的考研分数线能过西北工业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2020年的录取分数线,下面是2020年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公布的西北工业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和西北工业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西北工业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2020年研究生复试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和西北工业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的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进入西北工业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研究生复试的基本要求线,后者是西北工业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包含了初试复试的综合成绩。本文是西北工业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内容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相关网站,如有出入请以西北工业大学官方网站公布的西北工业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为准。
 
以下是2020年西北工业大学的研究生录取名单,成绩从高到底,供准备报考该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参考:
西北工业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流体机械及工程 [080704]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北工业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动力与能源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流体机械设计理论与应用
02流动理论与流动控制
03计算流体力学技术
04流体机械结构动力学及故障诊断
招生人数: 14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或242俄语(一外)
或243日语(一外)
或244德语(一外)
③301数学(一)
④821自动控制原理
或827信号与系统
或861工程流体力学
或867工程热力学
备  注: 全院复试科目:
929专业综合
德语(一外)限报廖明夫老师
日语(一外)限报刘乃瑞老师
俄语(一外)限报郑光华老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叶片机原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任选两门。但不能与初试科目相同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坚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 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敬业精神,身心健康。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辅助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实验技能,具有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的硕士研究生。
二、研究方向
 
培养方案中应明确列出本学科、专业可以培养硕士生的若干研究方向和内容简介。
1. 流体机械设计理论与应用:通过课程讲述,了解和初步掌握高性能流体机械设计理论及分析系统,流体机械损失模型、性能仿真与预测,叶轮机械新叶型及叶栅理论,涡轮全三维气动设计技术及涡轮泵压技术,风力机设计技术,节能通风系统理论与设计,风机用先进翼型设计与实验研究等;
2. 流动理论与流动控制:通过课堂教学和教学实验,培养硕士生对流动理论与流动控制机理的认识,主要包括:流体机械非稳定工作机理分析、叶轮机械工程扩稳技术、流体机械内流场先进测试技术、流体机械内流场可视化技术、流体机械流动控制技术、流体机械气动声学和降噪设计技术等;
3. 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学习和初步掌握流体机械流体力学方程及其应用、流体机械三元流动理论、流体机械中超、跨音速流动分析方法、流体机械非定常、粘性流动的数值模拟方法、叶片强迫响应与颤振预报技术等;
4. 流体机械结构动力学及故障诊断:学习和初步掌握流体机械结构动力学分析方法、流/构耦合分析方法、流体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流体机械振动的主动控制技术、叶片颤振分析与预测等。
三、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小组的组成可根据硕士生的研究方向及课题内容由导师提名、学院领导批准,小组成员一般由 3~5 名副教授以上专

 
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含导师)组成,但硕士生导师在硕士生培养中起主导作用。同时,指导小组应协助导师对硕士生的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进行指导。学院及有关领导要指导和检查硕士生的培养工作。
四、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 2.5 年。
五、课程设置
 
硕士生的课程学习应至少取得 27 学分,其中包括:
1. 公共课(学位必修课,6 学分)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13M00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0 1,2 考试
13M009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0 1,2 考试
16M001 高级英语听说与高级英语写作 108 3.0 1,2 考试
2. 基础理论课(学位必修课,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 5 学分)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11M001 矩阵论 60 3.0 1 考试
11M003 数值分析 60 3.0 1 考试
11M004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 60 3.0 2 考试
11M005 数理统计 60 3.0 1 考试
11M006 随机过程 40 2.0 2 考试
11M009 数学物理方程 40 2.0 2 考试
11M010 泛函分析 60 3.0 2 考试
3. 专业基础课(学位必修课,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 6 学分)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016020 空气动力学基础(Ⅰ) 40 2.0 1 考试
016022 实验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40 2.0 2 考试

 
076006 粘性流体力学 40 2.0 1 考试
076009 计算流体力学 40 2.0 2 考试
076011 叶轮机械三维流动理论与设计 40 2.0 1 考试
076012 叶轮机械叶片设计理论 40 2.0 1 考试
076013 叶轮机非定常流动基础 40 2.0 1 考试
076014 高等传热学 40 2.0 1 考试
076036 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技术及应用 40 2.0 2 考试
075039 气动声学 40 2.0 1 考试
075041 矢量和张量分析及其在流体力学中的应用 40 2.0 2 考查
4. 专业课(学位选修课,中至少选 9 学分,其中包括一门公共实验课,在下列课程中至少
选 4 学分,其余可在全校硕士生课程中任选)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S*** 公共实验课(见公共实验课课程目录)   1.0 2 考查
015002 工程结构优化设计 40 2.0 2 考试
075011 流体机械的测试技术 40 2.0 1 考查
075012 叶栅气体动力学基础 40 2.0 1 考查
075025 离心压缩机三元设计理论及应用 40 2.0 2 考查
075054 流体机械前沿领域关键技术讲座 20 1.0 1 考查
076030 流体机械原理及应用 40 2.0 2 考试
076040 多级轴流压气机特性预测 40 2.0 1 考试
076056 气动声学实验测试理论与方法 40 2.0 2 考试
075042 吸气式高超声速推进技术 40 2.0 2 考试
075051 航空发动机系统内部流动及热分析 40 2.0 2 考查
5. 综合素养课(学位选修课,至少选修学术素养概论 1 学分,其余课程不计入最低总学分)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13M010 学术素养概论 18 1.0 1 考查

 
00N001 体育 40 2.0 1,2 考试
00N003 求职有道 16 1.0 2 考查
16N00X 第二外国语 60 2.0 3 考查
  艺术素养课程 32 2.0 1,2 考查
对于非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可免修公共实验课,以专业课替代。对缺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若干门本学科的本科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但不计入总学分。
六、培养环节
 
1. 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是硕士研究生重要的培养环节,需达到相关学分要求。
(1) 高级英语听说与高级英语写作在达到相关要求后可申请免修;
(2) 学术素养概论课程内容包括: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知识产权、人文艺术、心理学、职业规划、学术文献查阅、学术论文撰写等内容;
(3)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按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计划,允许分阶段选课,但最迟须在入学后 1 年内完成选课。修课时间可根据需要选择,或安排在论文工作前,或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同时进行,但学位必修课一般应在第一学年内完成,所有课程应在两年内完成。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修完所规定的学分。
2. 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环节着重培养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采用教学实践、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建设、挂职锻炼、志愿者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可在短学期或假期进行。综合实践结束后应填写《西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综合实践总结表》,由指导教师写出评语并附综合实践实施单位意见,一同归入本人业务档案。
3. 论文开题
论文开题工作是硕士生进行学位论文工作的起点,最迟一般应在第三学期末之前进行。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阅读有关文献尤其是外文文献,形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应就选题的科学意义、选题背景、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和课题条件等做出论证。
学院、学位分会与导师须协商成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评审小组,评审小组由至少三名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组成,设组长 1 人,硕士生应向评审小组汇报论文开题报告,评审小组进行严格评审并给出评审意见。

 
评审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研究工作,不合格者予以黄牌警告并限期整改,重新进行论文开题汇报,评审仍不合格者终止培养或走其他分流途径。
4. 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后 6 个月左右时间,应提交论文中期进展报告,报告应包括:论文工作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及论文计划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参加的科研学术情况;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出现的问题,拟采用的解决方案等;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研究内容。
根据论文中期的研究进展和学科发展,允许学生对论文开题时的论文选题(题目、内容、研究计划等)做出必要的调整。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应与中期考核后确定的学位论文的内容基本一致。
学院、学位分会与导师协商组成考核小组,考核小组由至少三名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组成,设组长 1 人,考核小组负责对硕士生提交的论文中期进展报告进行严格审查。审查合格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研究工作,不合格者予以黄牌警告并限期整改,重新提交报告, 再次考核仍不合格者终止培养或走其他分流途径。
5. 学位论文撰写
硕士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系统完整的学术研究工作的总结,硕士学位论文应具有较好的学术性和相当的工作量,利用已有的理论或方法解决了本学科的科学问题,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并得到正确结果。具体要求按《西北工业大学关于学位论文撰写的规定》执行。
6. 学位论文答辩
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参照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规定执行。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专业流体机械及工程介绍:
  流体机械及工程学科源于动力与能源学院的原704教研室,学科依托“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叶柵部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新概念喷气推进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和“热工程信息处理”国家专业实验室。流体机械及工程学科在高负荷叶轮机设计,对转和吸附式等新概念压气机,叶轮机流动稳定性领域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学科方向
  方向1:流体机械设计理论与应用
  研究内容:高性能流体机械设计理论及分析系统,流体机械损失模型、性能仿真与预测,叶轮机械新叶型及叶栅理论,涡轮泵压技术,风力机设计技术,节能通风系统理论与设计,风机用先进翼型设计与实验研究。
  方向2:流动理论与流动控制
  研究内容:流体机械非稳定工作机理分析,叶轮机械工程扩稳技术,流体机械内流场先进测试技术,流体机械内流场可视化技术,流体机械流动控制技术,流体机械气动声学和降噪设计技术研究。
  方向3:流固耦合、气动声学等交叉学科研究
  研究内容:流体机械流体力学方程及其应用,流体机械三元流动理论,流体机械中超、跨音速流动分析,流体机械非定常、粘性流动的数值模拟方法,叶片强迫响应与颤振预报技术。
  方向4:流体机械结构动力学及故障诊断
  研究内容:流体机械结构动力学分析,流/构耦合分析,流体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流体机械振动的主动控制技术,叶片颤振分析与预测
  平台条件
  “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新概念喷气推进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热工程信息处理”国家专业实验室
  陕西省旋转机械故障诊断工程研究中心
  招生学院
  航空学院动力与能源学院
  导师
  赵旭、刘波、廖明夫、吴虎、楚武利、乔渭阳、刘振侠、杨青真、王占学、严红、高丽敏、吴艳辉、刘前智、王掩刚、周莉、张皓光、黄秀全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流体机械及工程     专业代码:080704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专业介绍

燕山大学为例
本学科依托于机械电子工程二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是研究以流体作为工作介质和能量载体的机械设备的流体动力学原理与设计,以及与流体动力学相关的复杂流动现象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的学科。本学科以流体工程、车辆工程和动力工程等多个领域的流体动力学问题为主要研究背景,涉及工业、农业、环保、能源、海洋、化工、石油、土建、矿山等国民经济众多领域。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多相复杂流动现象研究与应用、流体机械内部流动及其性能研究、液力传动系统的流体动力学问题、特殊泵的理论及设计、涡轮与压气机优化设计、风力机空气动力学研究、液压和气压传动技术等。   本学科近年来在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80余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8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公开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20余部。目前承担国家973、国家86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30余项,省部级和其他科研项目60余项。   本学科现有教师3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人,教授11人,副教授7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23人,具有在国外学习工作经历者13人。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   欢迎流体机械、各类轮机、热能工程、通风给排水及机械类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报考。

专业点分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燕山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扬州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山东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长江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十一所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43 所,本次参评42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8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3 清华大学 A+
2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3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4 10335 浙江大学 A
5 10056 天津大学 A-
6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A-
7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8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A-
9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10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
11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12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13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14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B+
15 10286 东南大学 B+
16 10299 江苏大学 B+
17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B+
18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19 10247 同济大学 B
20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21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B
22 10422 山东大学 B
23 10611 重庆大学 B
24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25 90038 海军工程大学 B
26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27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28 10145 东北大学 B-
29 10183 吉林大学 B-
30 10188 东北电力大学 B-
31 10486 武汉大学 B-
32 10533 中南大学 B-
33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34 10256 上海电力大学 C+
35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C+
36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37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C+
38 10459 郑州大学 C+
39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C+
40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C+
41 10610 四川大学 C+
42 10731 兰州理工大学 C+
43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C
44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C
45 10128 内蒙古工业大学 C
46 1014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C
47 10220 东北石油大学 C
48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49 10536 长沙理工大学 C
50 10623 西华大学 C
51 10069 天津商业大学 C-
52 10078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C-
53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C-
54 10148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C-
55 10149 沈阳化工大学 C-
56 10294 河海大学 C-
57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C-
58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C-
59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流体机械及工程研究生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909传热学或910工程流体力学
 
流体机械及工程考研参考书:
848工程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罗惕乾
832工程力学(理力、材力)
《材料力学》(第三版)上或《材料力学(Ⅰ)》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鸿文
《理论力学》(第六版)(一) 高等教育出版社 哈工大
 
流体机械及工程专业研究生就业:
就业前景:
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在我国应用较广,近几年来更是涵盖了农业、工业、水利、环保、航天、国防等各个领域。由于应用范围广且此专业开设院校较少,所以对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专业毕业生需求量极大。由此看来,本专业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毕业生可在以下几个方向工作:
1、 在流体机械、流体工程、电站运行管理、液压气动、航空航天、从事研究工作。
2、 在排水、能源利用等行业有关的研究单位、公司、企业从事设计、策划、生产等工作。
3、 在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
流体机械及工程相关职位
流体机械及工程研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