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考研QQ群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西北工业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北工业大学报录比、西北工业大学考研群、西北工业大学学姐微信、西北工业大学考研真题、西北工业大学专业目录、西北工业大学排名、西北工业大学保研、西北工业大学公众号、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北工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报考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研究生考试的同学在复习阶段会意识到自己的基础薄弱,时间不够用,寄期望于可以通过参加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考研QQ群的方式帮自己快速的掌握考试的重点。点击查看微信QQ群 http://m.okaoyan.com/qun.html手机访问

Add 西北工业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西北工业大学

但是,让很多同学都比较纠结的是,要不要在备考过程中报一个辅导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辅导机构呢?针对这些问题,考研派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两条建议:

1. 考研是一项几百万人长跑,最终只有少部分可以到达终点的运动,我们不能选择本科院校、不能选择好的导师授课、不能让自己聪明到看一遍就会,那么,就需要利用一切该利用的资源,在起跑阶段,就超越很多人。

2. 考研辅导班和考研培训班也并非救世主,同学们在选择辅导班的时候,授课导师一定要是报考院校对应专业比较优秀的研究生,或者名师。自己也要足够努力,才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关于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考研辅培训班,目前包括考研机构开设的辅导班以及考研学校自行开设的辅导班。2007年前有很多学校的研究生录取考试,学校会开办一些考研专业课的辅导班,并有辅导班,这些辅导辅导非常好,因为都是参与出题或改卷老师们开的课,但后来国家不在允许研究生招生单位做任何相关的培训辅导,所以专业课考研辅导基本不在会更新,当然一些全国统考的科目还是会有些考研辅导机构会开设一些考研辅导班的培训课程,比如西医综合等等。 目前我国的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考研培训以考研机构为主,时间上包括长期和短期,形式上有大班授课、小班授课以及一对一授课等不同形式,公共课和专业课均有课程(专业课限于热门专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进行选择上不上辅导班以及选择辅导班的何种方式。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考研QQ群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2021年研究生暑期夏令营招生简章,详情见附件。
 
 

材料学 [080502]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北工业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材料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金属材料
02无机非金属材料
04复合材料
05功能材料
06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
招生人数: 107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32材料科学基础或841材料力学
备  注: 复试科目:
923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材料力学性能
材料的现代分析
材料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   080502
英文名称   Materials Science
 
一、 培养目标:
本学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培养具有扎实基础、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务实作风和开拓能力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高级人才。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敬业精神,身心健康,综合素质高。
2.掌握本学科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3.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在所在学科领域做出新成果。
4.具有较好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
 
二、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主要内容
金属材料 (01) 1.新型金属材料及其设计
2.有色金属材料
3.高温合金与难熔金属
4.稀有金属材料
5.生物医用材料
6.环境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02) 1.陶瓷材料
2.先进碳材料
3.特种陶瓷及玻璃
4.半导体材料
5.耐火材料
6.涂层材料
高分子材料 (03) 1.新型高分子材料及其设计
2.高分子材料制备工艺
3.高分子材料改性及应用
4.高分子材料的表征与性能
复合材料 (04) 1.陶瓷基复合材料
2.碳/碳复合材料
3.金属基复合材料
4.树脂基复合材料
功能材料 (05) 1.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2.晶体生长原理与方法
3.光学材料
4.薄膜材料
5.纳米材料
6.能源材料
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 (06) 1.材料的机械力学性能
2.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
3.材料的环境效应
4.单晶、非晶及微晶材料
5.先进分析、测试及表征技术
6.材料基因工程
材料的腐蚀科学与表面技术 (07) 1.材料表面结构与性质
2.表面损伤及防护原理
3.表面防护与改性技术
4.工程结构环境耐久性与寿命预测
5.表面防护新材料与新技术
6.腐蚀机理、诊断与控制
 
三、 培养方式:
采取导师为第一责任人的导师负责制,并由导师组织成立指导小组。指导小组成员由导师提名并经学院审核批准,一般由3~5名教师(含导师)组成,协助导师对硕士生的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进行指导。学院及学位分委员会要指导和检查硕士生的培养工作。
在培养过程中,应采取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办法,应在高水平的科研项目中培养硕士生的开拓创新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特别要注意培养硕士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要鼓励硕士研究生参加境内外学术活动,独立钻研和从事探索性的研究。
 
四、 培养类型与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
 
五、 课程设置
硕士生的课程学习应至少取得27学分。
对于非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可免修公共实验课,以专业课替代。对缺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若干门本学科的本科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但不计入总学分。
 
组别 分组情况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授课方式 不计入总学分 必选 考试方式 备注
 
G1   M17G11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1   M17G110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1   M16G12004 高级英语听说与高级英语写作 108 3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G11001 矩阵论 60 3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G11002 数值分析 60 3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G11003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 60 3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G11004 数理统计 60 3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G11005 随机过程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G11008 数学物理方程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G11009 泛函分析 60 3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M11413 高分子合成及其化学反应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G11001 材料物理 60 3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G11003 计算材料学基础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12 固态相变原理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13 位错理论与材料强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15 弹塑性力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17 先进复合材料学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20 碳材料导论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21 材料的现代研究方法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30 复合材料原理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31 固体化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35 陶瓷材料与制备技术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40 计算材料学方法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44 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方法导论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2   M04M11046 熔体特性与熔体生长技术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53 功能高分子材料设计、制备及应用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62 摩擦学导论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E11406 纳米材料技术与应用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2   M11M11401 高性能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02 工程塑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07 高分子界面科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11 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12 聚合物加工原理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14 功能高分子材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15 材料化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17 高分子材料的特种加工技术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19 高等物理化学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20 高等有机化学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21 物质结构基本原理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27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29 热分析动力学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38 胶体与界面化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21400 高聚物的现代研究方法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2013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and Nanotechnolog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2014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Modelling and Design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2015 Physics and Materials Properties of Semiconductor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2430 Progress in Materials Processing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M01M11091 材料腐蚀理论及应用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1M11092 表面涂层与改性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01 沥青材料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M04M11002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M04M11006 高温合金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M04M11007 稀有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M04M11009 新型能源材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10 材料表面科学与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11 功能材料性能与测试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14 材料的疲劳与断裂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16 薄膜材料与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18 无机材料现代制备方法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19 碳/碳复合材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23 非晶态与纳米材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41 化学气相沉积原理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45 第一性原理方法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49 材料考古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50 金属材料组织遗传性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51 金属材料的强韧化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52 高性能增强体材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54 多孔材料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55 电催化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56 纳米光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57 隐身材料与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60 生物材料先进制备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61 晶体结构解析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63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性能与应用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01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02 Solidification Technolog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03 Fundamentals of Composite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04 Solid-State Welding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05 Superalloy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06 Nanoallo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07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Analysis for Material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08 Solidification Microstructure Simulation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09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10 Materials Physics 60 3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11 Surface Protection and Coating Technique for High-temperature Material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12 Introduction to Carbon Material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16 Melt Characteristics and Melt Growth Technique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17 Principles of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18 Dislocations Theory of and Material Strength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19 Modern Thermal Spray Technolog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0 Introduction to Optics and Electromagnetism in Metamaterial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1 Solidification Processing of Light Metals and Alloy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2 Modern Welding Technolog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3 First Principles Simulation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4 Multiscale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Material Plastic Forming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5 Pitch Material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6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7 New Carbon Materials for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8 Fundamental of Crystal Growth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9 Advanced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of Material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30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of Advanced Material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31 Thermodynamic Extremal Principle and Its Application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32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Ceramic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33 Advanced Nuclear Structural Material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34 Fundamentals、Measurement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of Electrochemistry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35 Matrix Materialogy of Composite Material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36 Modern Mechanics Principle for Metal Plastic Forming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37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38 Organic Electronic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39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of Biological Coating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40 Fundamental of Defect Chemistry of Solid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41 Materials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in Magnetic Field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42 Solar Fuels Generation and Technolog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43 Nanobiotechnolog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44 Transitional Metal Oxide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45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Optoelectronic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L   M00L11001 求职有道 16 1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L   M00L21001 体育 40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L   M00L21002 大学美育 32 2 秋季 集中授课 考查  
 
 
 
L   M17L11001 学术素养概论 18 1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L   M16G12009 英语写作与口语 88 3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L   M16L12005 英  语(二外) 60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L   M16L14001 德  语(二外) 60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L   M16L15004 法  语(二外) 60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L   M16L16003 日  语(二外) 60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L   M16L17002 俄  语(二外) 60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备注
G1公共课(学位必修课,6学分)
G2基础理论课(学位必修课,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5学分)
G3公共实验课(至少选一门公共实验课)
M2专业基础课(学位必修课,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6学分)
M1专业课(学位选修课,至少选8学分,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4学分,其余可在下列课程或全校硕士生课程中任选4学分)
L综合素养课(学位选修课,至少选修学术素养概论1学分,其余课程不计入最低总学分)
 
六、 培养环节:
1. 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是硕士研究生重要的培养环节,需达到相关学分要求。
(1)高级英语听说与高级英语写作在达到相关要求后可申请免修;
(2)学术素养概论课程内容包括: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知识产权、人文艺术、心理学、职业规划、学术文献查阅、学术论文撰写等内容;
(3)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按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计划,允许分阶段选课,但最迟须在入学后1年内完成选课。修课时间可根据需要选择,或安排在论文工作前,或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同时进行,但学位必修课一般应在第一学年内完成,所有课程应在两年内完成。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修完所规定的学分。
2. 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环节着重培养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采用教学实践、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建设、挂职锻炼、志愿者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可在短学期或假期进行。综合实践结束后应填写《西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综合实践总结表》,由指导教师写出评语并附综合实践实施单位意见,一同归入本人业务档案。
3. 论文开题
论文开题工作是硕士生进行学位论文工作的起点,最迟一般应在第三学期末之前进行。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阅读有关文献尤其是外文文献,形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应就选题的科学意义、选题背景、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和课题条件等做出论证。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由学院负责和布置,一般由导师具体安排和实施,一般可由3-5名本学科或相近学科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导师组成开题评议组
4. 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后6个月左右时间,应提交论文中期进展报告,报告应包括:论文工作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及论文计划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参加的科研学术情况;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出现的问题,拟采用的解决方案等;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研究内容。
根据论文中期的研究进展和学科发展,允许学生对论文开题时的论文选题(题目、内容、研究计划等)做出必要的调整。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应与中期考核后确定的学位论文的内容基本一致。
5. 学位论文撰写
硕士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系统完整的学术研究工作的总结,硕士学位论文应具有较好的学术性和相当的工作量,利用已有的理论或方法解决了本学科的科学问题,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并得到正确结果。具体要求按《西北工业大学关于学位论文撰写的规定》执行。
6. 学位论文答辩
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参照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规定执行。
七 、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要求:
 
 
   
 
 
 
材料学 [080502]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北工业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民航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7 材料的腐蚀科学与表面技
招生人数: 4
考试科目: 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 201 英语(一)
3 302 数学(二)
4 832 材料科学基础
或849 腐蚀防护
备  注: 复试科目:
969 材料学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材料力学性能腐
蚀防护
材料学 [080502]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北工业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民航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7材料的腐蚀科学与表面技术
招生人数: 4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或203日语
或244德语(一外)
③302数学(二)
④832材料科学基础
或849腐蚀防护
备  注: 复试科目:
969材料学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材料力学性能腐蚀防护
2016年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专业考研复试科目
969 材料学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材料力学性能腐蚀防护
材料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   085204
英文名称   Material Engineering
 
一、 培养目标:
本学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培养具有扎实基础、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务实作风和开拓能力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高级专业人才。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敬业精神,身心健康,综合素质高。
2.掌握本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应用领域中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3.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和良好的合作精神。
4.具有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
 
二、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主要内容
金属材料 (01) 1.新型金属材料及其设计
2.有色金属材料
3.高温合金与难熔金属
4.稀有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02) 1.陶瓷材料
2.先进碳材料
3.特种陶瓷及玻璃
4.半导体材料
复合材料 (03) 1.陶瓷基复合材料
2.碳/碳复合材料
3.金属基复合材料
4.树脂基复合材料
功能材料 (04) 1.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2.薄膜材料
3.纳米材料
4.能源材料
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 (05) 1.材料的机械力学性能
2.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
3.先进分析、测试及表征技术
4.材料基因工程
材料的腐蚀科学与表面技术 (06) 1.材料表面结构与性质
2.表面损伤及防护
3.工程结构环境耐久性与寿命预测
4.先进表面材料与技术
5.腐蚀机理、诊断与控制
材料热处理 (07) 1.高能束表面改性
2.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的数值模拟
3.热处理和表面处理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凝固技术 (08) 1.熔体处理技术
2.精密铸造技术
3.定向凝固及单晶生长技术
4.激光加工及快速成形技术
5.先进材料的新型凝固技术
6.凝固过程及组织模拟
塑性成形技术 (09) 1.精确塑性成形理论与技术
2.塑性成形过程计算机模拟仿真
3.塑性变形-组织-性能的相互关系
4.难变形材料的成形与强韧化技术
5.微观结构演化、缺陷预测与质量控制
6.模具设计与CAD/CAM
7.塑性加工设备设计方法
焊接技术 (10) 1.摩擦焊接技术及其数值模拟
2.扩散焊及钎焊
3.高能束流焊接技术
4.电阻焊质量控制
5.热喷涂与电弧增材制造技术
6.先进焊接设备及其自动控制
 
三、 培养方式:
实行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为第一导师,企业导师为第二导师。校内导师是第一责任人,在硕士生培养中起主导作用。两位导师共同组织成立指导小组,指导小组成员由导师提名并经学院审核批准,一般由3~5名人员(含导师)组成,协助导师指导硕士生。学院及学位分委员会要指导和检查硕士生的培养工作。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强调专业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加强实践型环节,强调理论与应用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专业实践是全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课程学习与专业实践紧密衔接,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专业实践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专业实践单位或基地完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取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四、 培养类型与学习年限: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5年。一般在入学后1年内完成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原则上不少于1年,用于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的时间不少于1年。
 
五、 课程设置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的课程学习应至少取得30学分。
对于非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可免修公共实验课,以专业课替代。对缺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若干门本学科的本科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但不计入总学分。
 
组别 分组情况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授课方式 不计入总学分 必选 考试方式 备注
 
G1   M17G11001 工程伦理学 36 2 秋季 集中授课 考试  
 
 
 
G1   M17G11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1   M17G110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1   M16G12004 高级英语听说与高级英语写作 108 3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G11001 矩阵论 60 3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G11002 数值分析 60 3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G11004 数理统计 60 3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G11005 随机过程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第4组,选1门 M04G11001 材料物理 60 3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第4组,选1门 M04G11002 材料加工过程的数值模拟 60 3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第4组,选1门 M04G11004 材料加工过程中的传输理论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G11003 计算材料学基础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12 固态相变原理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13 位错理论与材料强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15 弹塑性力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17 先进复合材料学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20 碳材料导论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21 材料的现代研究方法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22 材料加工设备及其测控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24 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及应用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28 凝固理论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30 复合材料原理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31 固体化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32 高能束流加工基础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33 焊接金属学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35 陶瓷材料与制备技术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36 材料物理化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37 高温材料表面防护及涂层技术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40 计算材料学方法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43 材料加工过程的热力学基础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44 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方法导论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2   M04M11045 第一性原理方法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46 熔体特性与熔体生长技术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53 功能高分子材料设计、制备及应用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62 摩擦学导论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2013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and Nanotechnolog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2014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Modelling and Design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2015 Physics and Materials Properties of Semiconductor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1M11091 材料腐蚀理论及应用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1M11092 表面涂层与改性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01 沥青材料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02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03 金属热态成形新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04 材料加工实验建模方法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05 现代焊接技术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06 高温合金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07 稀有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08 航空航天材料导论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09 新型能源材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10 材料表面科学与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11 功能材料性能与测试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14 材料的疲劳与断裂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16 薄膜材料与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18 无机材料现代制备方法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19 碳/碳复合材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23 非晶态与纳米材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25 塑性成形模拟理论与软件编程基础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26 新型材料锻造与锻件质量控制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27 材料加工现代设计方法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29 凝固技术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38 金属电子信息材料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39 新型金属结构材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41 化学气相沉积原理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42 相转变过程的统一分析方法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48 钛合金先进成形原理及应用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49 材料考古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50 金属材料组织遗传性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51 金属材料的强韧化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52 高性能增强体材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54 多孔材料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55 电催化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56 纳米光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57 隐身材料与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58 焊接结构服役可靠性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60 生物材料先进制备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61 晶体结构解析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1063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性能与应用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01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02 Solidification Technolog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03 Fundamentals of Composite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04 Solid-State Welding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05 Superalloy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06 Nanoallo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07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Analysis for Material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08 Solidification Microstructure Simulation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09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10 Materials Physics 60 3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11 Surface Protection and Coating Technique for High-temperature Material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12 Introduction to Carbon Material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16 Melt Characteristics and Melt Growth Technique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17 Principles of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18 Dislocations Theory of and Material Strength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19 Modern Thermal Spray Technolog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20 Introduction to Optics and Electromagnetism in Metamaterial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21 Solidification Processing of Light Metals and Alloy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22 Modern Welding Technolog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23 First Principles Simulation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24 Multiscale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Material Plastic Forming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25 Pitch Material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26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27 New Carbon Materials for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28 Fundamental of Crystal Growth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29 Advanced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of Material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30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of Advanced Material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31 Thermodynamic Extremal Principle and Its Application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32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Ceramic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33 Advanced Nuclear Structural Material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34 Fundamentals、Measurement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of Electrochemistry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35 Matrix Materialogy of Composite Material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36 Modern Mechanics Principle for Metal Plastic Forming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37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38 Organic Electronic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39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of Biological Coating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40 Fundamental of Defect Chemistry of Solid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41 Materials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in Magnetic Field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42 Solar Fuels Generation and Technolog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43 Nanobiotechnolog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44 Transitional Metal Oxide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第5组,选4-6分    至少选择4学分 M04M12045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Optoelectronic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3   M04E21001 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3   M04E21002 金属材料及其应用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3   M04E21003 材料加工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3   M04E21004 塑性成形工艺及模具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3   M04E21005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L   M00L11001 求职有道 16 1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L   M00L21001 体育 40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L   M00L21002 大学美育 32 2 秋季 集中授课 考查  
 
 
 
L   M16G12009 英语写作与口语 88 3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L   M16L12005 英  语(二外) 6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L   M16L14001 德  语(二外) 6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L   M16L15004 法  语(二外) 6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L   M16L16003 日  语(二外) 6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L   M16L17002 俄  语(二外) 6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备注
G1公共课(学位必修课,8学分)
G2基础理论课(学位必修课,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5学分)
G3公共实验课(至少选一门公共实验课)
M2专业基础课(学位必修课,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6学分)
M1专业课(学位选修课,至少选修6学分,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修4学分,其他学分可在下列课程或全校研究生课程中选修2学分)
M3专业技术课(学位选修课,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4学分)
L综合素养课(学位选修课,课程不计入最低总学分)
 
六、 培养环节:
1. 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是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重要的培养环节,需达到相关学分要求。
(1)高级英语听说与高级英语写作可在达到相关要求后可申请免修;
(2)学术素养概论课程内容包括: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知识产权、人文艺术、心理学、职业规划、学术文献查阅、学术论文撰写等内容;
(3)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按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计划,允许分阶段选课,但所有课程应在一年内完成。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修完所规定的学分。
2. 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在读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实践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并完成《西北工业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报告》。
3. 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环节着重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采用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建设、挂职锻炼、志愿者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可在短学期或假期进行。综合实践结束后应填写《西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综合实践总结表》,由指导教师写出评语并附综合实践实施单位意见,一同归入本人业务档案。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综合实践可与专业实践结合进行。
4. 论文开题
论文开题工作是专业学位硕士生进行论文工作的起点,一般应在第三学期末之前进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包含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等形式。研究生应在双方导师的指导下,阅读有关文献尤其是外文文献,形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应就选题的科学意义、选题背景、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和课题条件等做出论证。
5. 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后6个月左右时间,应提交论文中期进展报告,报告应包括:论文工作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及论文计划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参加的科研学术情况;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出现的问题,拟采用的解决方案等;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研究内容。
根据论文中期的研究进展和学科发展,允许学生对论文开题时的论文选题(题目、内容、研究计划等)做出必要的调整。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应与中期考核后确定的学位论文的内容基本一致。
6. 学位论文撰写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论文应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自己的新见解,表明作者已掌握解决工程应用领域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等。具体要求按《西北工业大学关于学位论文撰写的规定》执行。
7. 学位论文答辩
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参照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规定执行。
七 、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要求: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考研的各位同学,2020年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研究生录取名单终于公布了,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是一个不错的专业,希望各位今年的考研分数线能过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2020年的录取分数线,下面是2020年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公布的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和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2020年研究生复试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和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的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进入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研究生复试的基本要求线,后者是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包含了初试复试的综合成绩。本文是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内容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相关网站,如有出入请以西北工业大学官方网站公布的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为准。
 
以下是2020年西北工业大学的研究生录取名单,成绩从高到底,供准备报考该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参考: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民航学院)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考研的各位同学,2020年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研究生录取名单终于公布了,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是一个不错的专业,希望各位今年的考研分数线能过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2020年的录取分数线,下面是2020年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公布的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和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2020年研究生复试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和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的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进入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研究生复试的基本要求线,后者是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包含了初试复试的综合成绩。本文是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内容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相关网站,如有出入请以西北工业大学官方网站公布的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为准。
 
以下是2020年西北工业大学的研究生录取名单,成绩从高到底,供准备报考该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参考: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化工学院)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2016年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专业考研招生人数
080502 材料学   4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   080503
英文名称   Materials Processing Engineering
 
一、 培养目标:
本学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培养具有扎实基础、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务实作风和开拓能力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高级人才。
1.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敬业精神,身心健康,综合素质高。
2. 掌握本学科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3. 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在所在学科领域做出新成果。
4. 具有较好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
 
二、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主要内容
材料热处理 (01) 1.高能束表面改性
2.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的数值模拟
3.热处理和表面处理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凝固技术 (02) 1.熔体处理技术
2.精密铸造技术
3.定向凝固及单晶生长技术
4.外场作用下的凝固成形技术
5.激光加工及快速成形技术
6.大型复杂铸件精确成形技术
凝固原理 (03) 1.凝固理论及晶体生长理论
2.非平衡凝固过程与亚稳相
3.相变理论
4.凝固过程及组织模拟
5.凝固组织控制原理
塑性成形原理与技术 (04) 1.精确塑性成形理论与技术
2.塑性成形过程计算机模拟仿真
3.塑性变形-组织-性能的相互关系
4.不均匀变形原理
5.难变形材料的成形与强韧化技术
6.轻量化构件精确成形技术
7.金属超塑性变形理论
8.微观结构演化、缺陷预测与质量控制
9.模具设计与CAD/CAM
10.塑性加工设备设计方法
焊接工程与自动化 (05) 1.摩擦焊接技术及其数值模拟
2.扩散焊及钎焊
3.高能束流焊接技术
4.电阻焊质量控制
5.热喷涂与电弧增材制造技术
6.先进焊接设备及其自动控制
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 (06) 1.塑料成型理论
2.胶接科学与工艺
3.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4.橡胶成型
5.涂料与涂装工艺
 
三、 培养方式:
采取导师为第一责任人的导师负责制,并由导师组织成立指导小组。指导小组成员由导师提名并经学院审核批准,一般由3~5名教师(含导师)组成,协助导师对硕士生的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进行指导。学院及学位分委员会要指导和检查硕士生的培养工作。
在培养过程中,应采取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办法,应在高水平的科研项目中培养硕士生的开拓创新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特别要注意培养硕士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要鼓励硕士研究生参加境内外学术活动,独立钻研和从事探索性的研究。
 
四、 培养类型与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
 
五、 课程设置
硕士生的课程学习应至少取得27学分。
对于非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可免修公共实验课,以专业课替代。对缺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若干门本学科的本科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但不计入总学分。
 
组别 分组情况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授课方式 不计入总学分 必选 考试方式 备注
 
G1   M17G11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1   M17G110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1   M16G12004 高级英语听说与高级英语写作 108 3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G11001 矩阵论 60 3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G11002 数值分析 60 3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G11003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 60 3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G11004 数理统计 60 3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G11005 随机过程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G11008 数学物理方程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G11009 泛函分析 60 3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G2   M11M11413 高分子合成及其化学反应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G11002 材料加工过程的数值模拟 60 3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G11004 材料加工过程中的传输理论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12 固态相变原理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15 弹塑性力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22 材料加工设备及其测控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24 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及应用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28 凝固理论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32 高能束流加工基础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33 焊接金属学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36 材料物理化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37 高温材料表面防护及涂层技术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43 材料加工过程的热力学基础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44 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方法导论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2   M04M11046 熔体特性与熔体生长技术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1062 摩擦学导论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E11406 纳米材料技术与应用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2   M11M11401 高性能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02 工程塑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07 高分子界面科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11 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12 聚合物加工原理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14 功能高分子材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15 材料化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17 高分子材料的特种加工技术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19 高等物理化学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20 高等有机化学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21 物质结构基本原理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27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29 热分析动力学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1438 胶体与界面化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21400 高聚物的现代研究方法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2013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and Nanotechnolog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04M12014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Modelling and Design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2   M11M12430 Progress in Materials Processing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M04M11003 金属热态成形新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M04M11004 材料加工实验建模方法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M04M11005 现代焊接技术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M04M11006 高温合金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M04M11007 稀有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M04M11008 航空航天材料导论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M1   M04M11010 材料表面科学与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25 塑性成形模拟理论与软件编程基础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26 新型材料锻造与锻件质量控制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27 材料加工现代设计方法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29 凝固技术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38 金属电子信息材料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39 新型金属结构材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40 计算材料学方法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42 相转变过程的统一分析方法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48 钛合金先进成形原理及应用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50 金属材料组织遗传性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51 金属材料的强韧化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52 高性能增强体材料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58 焊接结构服役可靠性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60 生物材料先进制备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61 晶体结构解析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1063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性能与应用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01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02 Solidification Technolog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03 Fundamentals of Composite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04 Solid-State Welding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05 Superalloy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06 Nanoallo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07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Analysis for Material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08 Solidification Microstructure Simulation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09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10 Materials Physics 60 3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11 Surface Protection and Coating Technique for High-temperature Material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12 Introduction to Carbon Material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15 Physics and Materials Properties of Semiconductor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16 Melt Characteristics and Melt Growth Technique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17 Principles of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18 Dislocations Theory of and Material Strength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19 Modern Thermal Spray Technolog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0 Introduction to Optics and Electromagnetism in Metamaterial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1 Solidification Processing of Light Metals and Alloy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2 Modern Welding Technolog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3 First Principles Simulation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4 Multiscale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Material Plastic Forming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5 Pitch Material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6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7 New Carbon Materials for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8 Fundamental of Crystal Growth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29 Advanced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of Material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30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of Advanced Material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31 Thermodynamic Extremal Principle and Its Application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32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Ceramic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33 Advanced Nuclear Structural Material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34 Fundamentals、Measurement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of Electrochemistry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35 Matrix Materialogy of Composite Material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36 Modern Mechanics Principle for Metal Plastic Forming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37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41 Materials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in Magnetic Field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42 Solar Fuels Generation and Technolog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43 Nanobiotechnology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44 Transitional Metal Oxides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M1   M04M12045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Optoelectronics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L   M00L11001 求职有道 16 1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L   M00L21001 体育 40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L   M00L21002 大学美育 32 2 秋季 集中授课 考查  
 
 
 
L   M17L11001 学术素养概论 18 1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查  
 
 
 
L   M16G12009 英语写作与口语 88 3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L   M16L12005 英  语(二外) 60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L   M16L14001 德  语(二外) 60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L   M16L15004 法  语(二外) 60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L   M16L16003 日  语(二外) 60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L   M16L17002 俄  语(二外) 60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考试  
 
 
 
备注
G1公共课(学位必修课,6学分)
G2基础理论课(学位必修课,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5学分)
G3公共实验课(至少选一门公共实验课)
M2专业基础课(学位必修课,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6学分)
M1专业课(学位选修课,至少选8学分,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4学分,其余可在下列课程或全校硕士生课程中任选4学分)
M3专业技术课
L综合素养课(学位选修课,至少选修学术素养概论1学分,其余课程不计入最低总学分)
 
六、 培养环节:
1. 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是硕士研究生重要的培养环节,需达到相关学分要求。
(1)高级英语听说与高级英语写作在达到相关要求后可申请免修;
(2)学术素养概论课程内容包括: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知识产权、人文艺术、心理学、职业规划、学术文献查阅、学术论文撰写等内容;
(3)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按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计划,允许分阶段选课,但最迟须在入学后1年内完成选课。修课时间可根据需要选择,或安排在论文工作前,或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同时进行,但学位必修课一般应在第一学年内完成,所有课程应在两年内完成。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修完所规定的学分。
2. 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环节着重培养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采用教学实践、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建设、挂职锻炼、志愿者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可在短学期或假期进行。综合实践结束后应填写《西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综合实践总结表》,由指导教师写出评语并附综合实践实施单位意见,一同归入本人业务档案。
3. 论文开题
论文开题工作是硕士生进行学位论文工作的起点,最迟一般应在第三学期末之前进行。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阅读有关文献尤其是外文文献,形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应就选题的科学意义、选题背景、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和课题条件等做出论证。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由学院负责和布置,一般由导师具体安排和实施,一般可由3-5名本学科或相近学科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导师组成开题评议组
4. 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后6个月左右时间,应提交论文中期进展报告,报告应包括:论文工作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及论文计划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参加的科研学术情况;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出现的问题,拟采用的解决方案等;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研究内容。
根据论文中期的研究进展和学科发展,允许学生对论文开题时的论文选题(题目、内容、研究计划等)做出必要的调整。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应与中期考核后确定的学位论文的内容基本一致。
5. 学位论文撰写
硕士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系统完整的学术研究工作的总结,硕士学位论文应具有较好的学术性和相当的工作量,利用已有的理论或方法解决了本学科的科学问题,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并得到正确结果。具体要求按《西北工业大学关于学位论文撰写的规定》执行。
6. 学位论文答辩
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参照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规定执行。
七 、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要求:
 
 
   
 
 
 
材料学院 叶老师 88494306
材料学 [080502]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北工业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3 高分子材料
04 复合材料
05 功能材料
06 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
招生人数: 15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④855 高分子化学
或862 高分子物理
备  注: 复试科目:化学综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高分子化学或高分子物理任选一门,但不能与入学统考初试科目相同
2016年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专业研究生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203 日语
或244 德语(一外)
③302 数学(二)
④832 材料科学基础
或849 腐蚀防护 摘要:坚持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因为只要你自己愿意去坚持就没有人可以阻止你,不让你去坚持;但坚持又是世界上最难的事,因为坚持到最后的人一定是少数——就是成功者。考研亦是如此,学长二战西北工业大学材料专业,最终以400高分取得胜利!

  考研,是人生中一个不大不小的转折点。不考研,你仍然可以好好地活着,你会有自己的人生之路,甚至更加精彩;考了研,你的人生可能会出现一次转折点,一飞冲天。当然这些都只是有可能,不一定会发生,一切都需要你自己去运营、去拼搏、去挣扎。大家都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但是你可以选择变得更好,不管选择哪一条路。

  此经验文不需要照做,领悟到方法即可。

  先介绍一下本人情况吧:本科211,报考西工大材料学院832材科基,一战失败,败在专业课,本科是无机非,但是考的材科基2偏金属,二战404。

  我第一次考研暑假才开始正式准备,当时是在宿舍学习,可能是由于自制力不太好,学习效率很低,整整一个月只过了一遍数学复习全书,看了一些单词,专业课碰都没碰。开了学之后开始去图书馆学习,图书馆晚上11点都要清理书,因此每天都得早早地在门口等着占座。这就导致了睡眠不足,白天经常状态不好,学习效率低。最主要的是专业课材科基准备的太迟,最后根本没学通就上考场了,结果就是总分过线,专业课没过线。当时也没想调剂,一心想着再来一次,实在是不甘心就这么放弃。

  之后我仔细分析了第一年失败的原因:第一,图书馆每天得早起占座,睡眠严重不足,白天效率低;第二,专业课准备的太迟;第三,贪的书多却没嚼烂

  吸取了第一年的教训,等到大四下学期刚开学的时候我就开始打听哪里可以长期占座,后来了解到一个在我所在市里大学读书的初中同学也考研,那儿有可以长期占座的教室,又想到同时还能有个研友,考虑了一下我就决定回我们市里备考。毕业后家里呆了一周我就去学校附近租了个房子,早早地开始准备,差不多是7月中旬。首先按照自己的情况做了一个比较长期的计划,尤其是选择了一些参考书,把功能重合的书都去掉(比如汤家凤1800题和660题有一本就足够了),我参考书除了政治基本都是用的旧书,每个科目选了几本,准备把这几本啃熟就够了。接下来就比较规律了,每天12点睡觉,7点起床,保证床上至少躺7小时,有了充足的睡眠,白天就没困过,每天学习劲头十足。临考前还是莫名的没有信心,心里发虚,尽管我已经是第二次考研了,总觉得还有不会的知识,这个时候就需要稳住心态了,稳住了就赢了。

  接下来说具体科目的学习方法吧:

  考研就像打LOL,考生是打野,上中下三路都应该照顾地面面俱到,若非万不得已,切不可放弃任何一科。但是同时也应该有一些侧重,比如把三狼让给中单,石头人让给ADC,在分配时间上应该给数学和专业课更多一点;上单是政治,辅助是英语,可以不carry,不坑就行。中单是数学,ADC是专业课,这两门需要尽可能地考高。

  终极方法论1:中国的考试必有技巧,做真题时体会套路,套路,套路

  终极方法论2:学习就是不断地重复,每本书都要翻三遍,三遍,三遍

  ►政治:

  政治是分数时间比最高的一门科目。政治试题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主观题大家都差不多,最后一个月狠狠地背,考场上狠狠地写,不会写的看着材料编,总能写满的;想得高分其实就是看客观题,尤其是多选题。

  推荐书目:

  ①徐涛系列,徐涛讲课生动有趣,可以从头到尾跟着他,不用管其他老师,他说什么你做什么,一路跟下去。徐涛18年考研押题5道大题全中,但是我不知道明年会不会被命题组针对,毕竟他出押题比较早。

  ②肖秀荣系列,十几年的口碑可不是能随便吹出来的,知识点精讲对照着肖1000题、最后肖四肖八。主要是肖老爷子的视频真心听不下去,不然政治就只看他了。

  每个老师的书基本都是:知识讲义-习题集-真题集-大纲修改后的背诵版资料-套卷-押题。

  ①听课的时候在讲义上做好笔记

  ②听一章课做一章题。做习题集的时候第一遍把答案写到白纸上,第二遍做到书上把错题勾出来,第三遍只做错题。(不要觉得遍数太多做不完,后期对知识熟练之后做的非常快,一些简单的题一秒都能做两道)

  ③真题集可做可不做,好多人都没做过,基础好、时间足和希望得高分的可以做做

  ④大纲修改之处需要注意,基本可以说其中必有考题

  ⑤套卷里面包含很多时政题和周年题,做过之后也要勾出来错题,多看几遍

  ⑥以一个老师的押题为主,其他老师为辅来补充,我是用的徐涛的20天20题,又用肖4加以补充。

  ►英语:

  不管是英语一还是英语二,考的高的很高,低的也很低。英语特别依赖于基础,基础好的只研究真题就可以考个六七十,基础差的就需要好好学习句子结构,至少要会切分句子。

  英语就不推荐书目了,没太大区别,都差不多。英语主要得把握住阅读和写作。阅读主要是研究真题,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以慢慢地体会出来命题人的意图、考点以及陷阱。作文是背句子,把别人的模板融会贯通,写出自己的句子。完型、新题型和翻译随便做做真题找找感觉就行了。最新两三年的真题可以留在最后一周用来检验学习效果。

  我用过的资料:何凯文长难句,于慧真题100篇,谭剑波的英语二作文视频(仅供参考)

  ►数学:

  推荐书目:①复习全书系列(红色)+真题-----------适合基础好,不需要看视频理解

  ②汤家凤(张宇等)系列+真题----------适合基础差,必须得看视频理解

  类似于政治:知识讲义-习题集-真题集-模拟题

  每个老师的书都差不多,重点是理解知识之后要落实到真题之中

  ①讲义跟着视频做笔记,以后做题时候需要经常翻,最好是能在大脑中形成一个知识框架体系,哪个知识会考什么题能做到心里有数

  ②时间充足的话做习题集,时间不够直接做真题

  ③真题必须做够两遍以上,重点是要领悟真题的套路,最简单的就是哪个大题考哪个知识点都是固定的,这些知识点固定的题目都是必须要做对的。最新一两年的真题可以留在最后一周用来检验学习效果。

  ④模拟题是无题可做的时候才做的,用来保持数学思维,防止手生。

  ►专业课:

  需要的资料:西工大的材科基和三导(直接淘宝就行)、爱课程视频、视频对应的PPT、材料人的纸质版真题资料、上交材科基(非必要)

  学习的步骤:首先边看视频边往PPT上做笔记,课本反而没那么重要了,不过该有的还是得有,可以帮助理解视频,非重点部分和难点可以留着以后看(三元相图和固态相变我之后才看的)。看视频做笔记这个过程比较慢,等到百分之八九十的内容都理解透彻之后,就开始做真题、课后题和三导了,但是要注意题型,有的题一看就不可能考,直接跳过就行了,尤其是三导,一大半都不太可能考。做一段时间题之后就开始背PPT吧,但是PPT只有知识点的框架,考试的时候得组织语言说出来,最好是都整理到笔记本上,这样最后一个月只看笔记就行了。

  西工大的材科基简答题考的比较细、重复率超级低,想考高分就只能是把所有知识都弄懂;计算题比较简单了,基本都是考以往考过的公式。考西工大的材科基有个好处就是爱课程上的视频讲的非常好,而且贴近考点,慕课网上的视频比较短,讲的不够细,不推荐。

  西工大的材科基特别喜欢考***的特点,**和**的异同,***包括哪些类型,还有铁碳相图组织含量计算一直都是重点,最近几年开始喜欢考三元相图,这也是必须要会的。

  ►结束语: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初试分高面试就简单?总之,大家初试拼命往高里考吧。初试之后再说复试的事。考研重在方法,难在坚持,大家在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之后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懈怠,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师资结构合理,用人机制灵活。学院采用AB轨和专兼职相结合的用人机制,对教学科研、实验技术、管理和专职科研岗进行分类考核,全员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实施优秀青年人才科研培养计划,支持开展创新性交叉研究和新方向探索研究,搭建人才成长阶梯。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6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长江学者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6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6人,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国防科技工业优秀科技创新团队、陕西省重点科研创新团队、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等多个高水平科研与教学团队。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简介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源于1956年的西北工学院第四系。近50年来材料学院的建设成就显著,形成了一支力量雄厚、学术水平高、富有教学和科研经验、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65名,其中教授48名,(含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长江学者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3名,博士生导师34名),副高以上职称50人(含高工),教师中有博士、硕士学历者占88%。学院还聘请国外名誉教授和顾问20多名,国内兼职教授30多名。

  材料学院1998年首批被批准为按照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培养博士的单位,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其中《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两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学院现设有3个系:材料学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复合材料系。含3个本科专业,包括7个专业方向,其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被陕西省授予名牌专业。材料学院拥有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超高温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摩擦焊接技术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多种大中型设备、仪器约200台,总资产近1亿元。在“985”二期建设中,航宇材料科学创新平台被教育部评为一级创新平台。

  创建至今,材料学院已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万余名,其中包括博士近300名,硕士1000余名,有7名两院院士、2名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1名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曾就读过我院,毕业的博士中有13名获得了德国洪堡基金。目前,在读本科生近800名,硕士生400多名,博士生300余名,博士后10余人。

  材料学院始终重视学科的前沿发展方向,大力开展科学研究。“七五”以来,共有18项成果获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100多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近5000篇,出版专著12部,科研成果历年来一直位居全校首位。学院还与国外30多所大学保持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国内50多家企业有合作关系。

  目前,学院承担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预研项目等科研项目240余项,年科研经费超过3000万元,已成为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教学与科研基地。
材料学 [080502]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北工业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理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3高分子材料
04复合材料
05功能材料
06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
招生人数: 16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55高分子化学
或862高分子物理
备  注: 复试科目:
961化学综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855高分子化学
862高分子物理
任选一门,
但不能与入学统考初试科目相同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考研的各位同学,2020年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研究生录取名单终于公布了,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是一个不错的专业,希望各位今年的考研分数线能过2020年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下面是2020年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公布的2020年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和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2020年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和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的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进入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研究生复试的基本要求线,后者是2020年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包含了初试复试的综合成绩。本文是2020年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内容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相关网站,如有出入请以西北工业大学官方网站公布的2020年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为准。
 
以下是2020年西北工业大学的研究生录取名单,成绩从高到底,供准备报考该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参考:
2020年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材料学 [080502]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北工业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材料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 金属材料
02 无机非金属材料
04 复合材料
05 功能材料
06 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
招生人数: 110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④832 材料科学基础
或841 材料力学
备  注: 复试科目:
923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的现代分析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材料学     专业代码:080502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介绍

天津城建大学为例
材料学    080502——我校2014年招生目录中无此招生专业。

专业点分布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化工研究院 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机电研究所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钢铁研究总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天津城建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 燕山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内蒙古金属材料研究所(52所) 内蒙古工业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吉林建筑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科技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佳木斯大学 上海材料研究所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东华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扬州大学 河海大学 苏州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常州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大学 江苏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淮海工学院 中国计量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安徽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建筑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州大学 厦门大学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青岛理工大学 鲁东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 郑州大学 郑州轻工业学院 河南工业大学 中原工学院 河南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 海军工程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大学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 长沙矿冶研究院 湖南工业大学 中南大学 湘潭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深圳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广西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 陆军勤务学院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大学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204所)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理工大学 兰州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青海大学 北方民族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93 所,本次参评89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72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3 清华大学 A+
2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3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A+
4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A
5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6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7 10335 浙江大学 A
8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A
9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A-
10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A-
11 10056 天津大学 A-
12 10145 东北大学 A-
13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4 10533 中南大学 A-
15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A-
16 10610 四川大学 A-
17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18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19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20 10183 吉林大学 B+
21 10216 燕山大学 B+
22 10246 复旦大学 B+
23 10247 同济大学 B+
24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25 10255 东华大学 B+
26 10280 上海大学 B+
27 10284 南京大学 B+
28 10285 苏州大学 B+
29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B+
30 10422 山东大学 B+
31 10459 郑州大学 B+
32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33 10611 重庆大学 B+
34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B+
35 10055 南开大学 B
36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B
37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38 10286 东南大学 B
39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40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41 10299 江苏大学 B
42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43 10384 厦门大学 B
44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B
45 10530 湘潭大学 B
46 10532 湖南大学 B
47 10558 中山大学 B
48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B
49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B
50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B
51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B
52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B
53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B-
54 10060 天津理工大学 B-
55 10110 中北大学 B-
56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57 10142 沈阳工业大学 B-
58 10289 江苏科技大学 B-
59 10403 南昌大学 B-
60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B-
61 10427 济南大学 B-
62 10464 河南科技大学 B-
63 10486 武汉大学 B-
64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B-
65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B-
66 10731 兰州理工大学 B-
67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68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B-
69 10109 太原科技大学 C+
70 10150 大连交通大学 C+
71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C+
72 10190 长春工业大学 C+
73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C+
74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75 10360 安徽工业大学 C+
76 10385 华侨大学 C+
77 10386 福州大学 C+
78 10408 景德镇陶瓷大学 C+
79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C+
80 10512 湖北大学 C+
81 10619 西南科技大学 C+
82 10657 贵州大学 C+
83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C+
84 10702 西安工业大学 C+
85 10730 兰州大学 C+
86 11065 青岛大学 C+
87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C
88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C
89 10128 内蒙古工业大学 C
90 10222 佳木斯大学 C
91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92 10292 常州大学 C
93 10294 河海大学 C
94 10295 江南大学 C
95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96 10356 中国计量大学 C
97 10357 安徽大学 C
98 10406 南昌航空大学 C
99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100 10589 海南大学 C
101 10590 深圳大学 C
102 1059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C
103 10596 桂林理工大学 C
104 10615 西南石油大学 C
105 10015 北京印刷学院 C-
106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107 10144 沈阳理工大学 C-
108 10146 辽宁科技大学 C-
109 10149 沈阳化工大学 C-
110 10153 沈阳建筑大学 C-
111 10407 江西理工大学 C-
112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C-
113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C-
114 10500 湖北工业大学 C-
115 10559 暨南大学 C-
116 10593 广西大学 C-
117 10710 长安大学 C-
118 1085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C-
119 10878 安徽建筑大学 C-
120 11035 沈阳大学 C-
121 11660 重庆理工大学 C-
122 90038 海军工程大学 C-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93 所,本次参评89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72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3 清华大学 A+
2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3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A+
4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A
5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6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7 10335 浙江大学 A
8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A
9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A-
10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A-
11 10056 天津大学 A-
12 10145 东北大学 A-
13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4 10533 中南大学 A-
15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A-
16 10610 四川大学 A-
17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18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19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20 10183 吉林大学 B+
21 10216 燕山大学 B+
22 10246 复旦大学 B+
23 10247 同济大学 B+
24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25 10255 东华大学 B+
26 10280 上海大学 B+
27 10284 南京大学 B+
28 10285 苏州大学 B+
29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B+
30 10422 山东大学 B+
31 10459 郑州大学 B+
32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33 10611 重庆大学 B+
34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B+
35 10055 南开大学 B
36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B
37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38 10286 东南大学 B
39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40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41 10299 江苏大学 B
42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43 10384 厦门大学 B
44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B
45 10530 湘潭大学 B
46 10532 湖南大学 B
47 10558 中山大学 B
48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B
49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B
50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B
51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B
52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B
53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B-
54 10060 天津理工大学 B-
55 10110 中北大学 B-
56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57 10142 沈阳工业大学 B-
58 10289 江苏科技大学 B-
59 10403 南昌大学 B-
60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B-
61 10427 济南大学 B-
62 10464 河南科技大学 B-
63 10486 武汉大学 B-
64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B-
65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B-
66 10731 兰州理工大学 B-
67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68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B-
69 10109 太原科技大学 C+
70 10150 大连交通大学 C+
71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C+
72 10190 长春工业大学 C+
73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C+
74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75 10360 安徽工业大学 C+
76 10385 华侨大学 C+
77 10386 福州大学 C+
78 10408 景德镇陶瓷大学 C+
79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C+
80 10512 湖北大学 C+
81 10619 西南科技大学 C+
82 10657 贵州大学 C+
83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C+
84 10702 西安工业大学 C+
85 10730 兰州大学 C+
86 11065 青岛大学 C+
87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C
88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C
89 10128 内蒙古工业大学 C
90 10222 佳木斯大学 C
91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92 10292 常州大学 C
93 10294 河海大学 C
94 10295 江南大学 C
95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96 10356 中国计量大学 C
97 10357 安徽大学 C
98 10406 南昌航空大学 C
99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100 10589 海南大学 C
101 10590 深圳大学 C
102 1059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C
103 10596 桂林理工大学 C
104 10615 西南石油大学 C
105 10015 北京印刷学院 C-
106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107 10144 沈阳理工大学 C-
108 10146 辽宁科技大学 C-
109 10149 沈阳化工大学 C-
110 10153 沈阳建筑大学 C-
111 10407 江西理工大学 C-
112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C-
113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C-
114 10500 湖北工业大学 C-
115 10559 暨南大学 C-
116 10593 广西大学 C-
117 10710 长安大学 C-
118 1085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C-
119 10878 安徽建筑大学 C-
120 11035 沈阳大学 C-
121 11660 重庆理工大学 C-
122 90038 海军工程大学 C-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07年材料学专业学校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清华大学 A+ 12 四川大学 A 23 燕山大学 A
2 西北工业大学 A+ 13 山东大学 A 24 吉林大学 A
3 北京科技大学 A+ 14 武汉理工大学 A 25 上海大学 A
4 上海交通大学 A+ 15 西安交通大学 A 26 重庆大学 A
5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16 北京化工大学 A 27 大连理工大学 A
6 同济大学 A+ 17 北京工业大学 A 28 湖南大学 A
7 东北大学 A+ 1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29 华中科技大学 A
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19 天津大学 A 30 昆明理工大学 A
9 浙江大学 A 20 东华大学 A 31 北京理工大学 A
10 华南理工大学 A 21 南京理工大学 A 32 武汉科技大学 A
11 中南大学 A 22 合肥工业大学 A      
 
B+等(48个):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郑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厦门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江苏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苏州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湘潭大学、青岛大学、福州大学、华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湖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长安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南昌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暨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河海大学、大连交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长春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B等(48个): 浙江工业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北京交通大学、济南大学、西华大学、重庆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深圳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江南大学、沈阳理工大学、云南大学、江西理工大学、贵州大学、兰州大学、安徽大学、齐齐哈尔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江苏工业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大庆石油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广西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长沙理工大学、中北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烟台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桂林工学院、重庆工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中原工学院、河南工业大学
 
 
C等(32个):名单略
    2015-2016年材料学专业学校排名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5★ 183
2 清华大学 5★ 183
3 浙江大学 5★ 183
4 西北工业大学 5★ 183
5 上海交通大学 5★ 183
6 北京科技大学 5★ 183
7 山东大学 5★ 183
8 华南理工大学 5★ 183
9 天津大学 5★ 183
10 四川大学 5★ 183
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 183
12 武汉理工大学 4★ 183
13 中南大学 4★ 183
14 西安交通大学 4★ 183
15 华中科技大学 4★ 183
16 东北大学 4★ 183
17 北京化工大学 4★ 183
18 同济大学 4★ 183
19 燕山大学 4★ 183
20 吉林大学 4★ 183
 
考生在报考专业前一定要非常了解自己报考的专业以及学校,越考在这边搜集了专业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专业名称:材料学    专业代码:077302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材料科学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