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信息工程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信息工程学院现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软件工程和农业信息化领域两个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20名,目前在校研究生151名。学院在图像分析与机器视觉、图形学与虚拟技术、智能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多媒体网络与通讯、智能系统与机器学习、软件智能化技术、面向领域的软件开发技术、数字媒体软件技术、嵌入式系统与软件开发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科研实力稳步提升。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35余项,横向课题23余项,累计到位经费超过10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100余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5件,实用新型专利35件,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20余件。

  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电子商务4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1280人。学院现有教职工90人,专任教师6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教授9人,副教授21人,讲师38人。近年来引进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留学博士5名,博硕士学历教师占专职教师的90%,目前年均引进海外博士2-3人,师资力量不断加强。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日本岩手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近年来,选派28名骨干教师赴美国、日本、荷兰等国进修或攻读学位。选送近30余名硕士毕业生赴德国慕尼黑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等知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

  为了促进各高校优秀大学生对学院和学科的了解,学院将举办第四次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通过学术报告、师生座谈、参观访问等方式,让入选的营员体验未来学术生涯的无穷魅力,结交学界挚友、构建学习网络。现面向全国高校招收营员,相关安排及注意事项如下:

  一、时间与招募人数

  举办时间:2017年6月30日-7月2日

  招募人数:30名(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校学生)

  二、申请条件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遵纪守法,在校期间未受过纪律处分,身心健康。

  2、具有一定的学科背景,符合承办单位的专业要求。

  3、学习成绩优秀,本科期间总评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前40%之内;对有突出科研成果者学习成绩标准可适当放宽。

  4、身体健康,对科研有浓厚兴趣。

  5、英语成绩优秀,英语四级成绩在426分以上或者其他同等级别英语水平证明;通过英语六级者优先;

  三、提交材料

  申请学生须登录我校“学术夏令营申请系统”填报申请信息(网址:http://219.245.196.33/)。同时提交以下材料: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附件1;

  2、本科成绩单和专业排名证明1份(需加盖教务部门公章,负责人签字);

  3、其他证明材料1份(如已发表论文的复印件、奖状复印件、英语四/六级成绩单、各类证书等);

  4、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1份;

  5、信息工程学院2017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申营员汇总表,附件2

  四、报名办法及时间

  1、网上报名:申请者将夏令营申请表等1-4项申请材料扫描件电子版及附件2电子版发送至邮箱:xingongyanban@163.com,来校时携带1-4项材料原件;邮件名称:姓名-本科大学-申报专业;压缩文件名称:姓名-本科大学-申报专业。

  2、报名时间:即日——2017年6月20日。

  五、注意事项

  1、材料按照申请表、成绩单、外语能力证明、学生证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奖状复印件、各类证书复印件、其他材料的顺序进行装订,来校参加夏令营时携带。

  2、夏令营期间由我院统一安排食宿,校外营员报销往返路费(高校所在城市至杨陵镇之间的火车硬座/汽车票,市内车费不予报销)。

  3、研究生办公室根据报名信息进行筛选,于2017年6月21日将拟接收的营员名单在网上公布并直接通知本人,届时未接到录取通知的同学皆为未入选者,不再另行通知。

  4、未在规定时间内报到者视为自动放弃参加夏令营资格。

  5、参加暑期夏令营的学生必须遵守学院的相关规定,按照统一的安排进行工作和活动。

  六、联系方式

  地址:陕西杨凌西农路22号,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办公室

  邮编:712100

  联系人:范芳娟 肖凡 任雪静

  联系电话:029-87092322

  E-mail:xingongyanban@163.com


  信息工程学院

  2017年5月12日 各位调剂考生:
欢迎您报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目前我院2个招生专业有部分调剂名额,研招网调剂系统开放时间为2020年6月1日9:00-6月1日22:00,请及时填报。调剂基本要求如下:
(1)满足我校调剂基本条件;
(2)非外语专业考生,外语科目必须为英语;参加调剂的考生必须通过英语四级;
(3)考生一志愿报考专业要与我校调入专业相同或相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电子信息:0854);
(4)调入学硕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生的初试成绩需≥290分;
(5)考生本科专业需在信息大类。
第二批调剂指标情况见下表:
07ed2d8377d34eb3a825e721e5c10cdf.png
联系电话:029-87092322
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办公室      
2020年6月1日    
单位名称 信息工程学院 学科名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科代码 0812
覆盖二级学科名称及代码 1. 计算机系统结构(081201);2. 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
培养目标 培养系统地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备较好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潜质,毕业后可在科研院所、产业部门、IT企业和政府相关职能机构,从事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教学、软硬件系统开发、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1)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尚的职业操守;
(2) 具有较好的数理基础与信息获取、处理、利用等知识,知晓本学科前沿理论、技术和方法发展动态;
(3)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想,能创新性的运用新理论与技术、方法与手段解决实际问题;
(4) 具有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学术道德,具备崇尚科学,勇于探索,追求卓越的精神和自主获取新知识、新思想的能力;
(5) 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团队精神,能够阅读、理解和撰写本领域外文资料和一般性的国际学术交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良好的工程管理和协调关系能力。
学习年限 基本学习年限3年,最长4年 培养方式 全日制
学分 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28学分,学术交流和教学科研实践2学分,论文开题报告2学分
研究方向 1.智能媒体处理;2.数据库与知识工程;3.嵌入式系统;
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与
学分要求
课程编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硕士 备注
公共必修课(7学分) 6190001 硕士外国语 4 64 春、秋 必修  
6141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8 必修  
618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36 春、秋 必修  
学科专业必修课(8学分) 6152006 应用数理统计 2 32 必修  
6091005 信息技术研究进展 1 16 必修  
6094017 机器学习 2 32 必修  
6092001 信息论 3 48 必修  
选修课
不少于13
学分
6350001 中文科技论文写作 2 32   入学语种非英语的硕士生必选
6094021 现代数据库系统概论 2 32    
6092003 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 2 32    
6094005 智能信息检索 2 32    
6094020 信息安全 2 32    
6093013 并行计算与分布式计算 2 32    
6092002 算法分析与设计 2 32    
6094015 计算机视觉 2 32    
6094016 高级计算机三维建模 2 32    
6092004 最优化技术与数学建模 2 32    
6094003 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 2 32    
6093003 图形学与虚拟现实 2 32    
6093004 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 2 32    
6093005 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 2 32    
6090004 国家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高级资格证书 3   春、秋   获国家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折合学分累计不超过3学分
6090005 国家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证书 2   春、秋  
6094017 学术交流和教学科研实践 2   春、秋    
3094303 Java EE技术 1 56   选修本科课程课程累计不超过2学分
3093112 数字图像处理 1 32  
2093514 信号与系统 1 40  
2094512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1 48  
补修课 2092209 计算机网络 0 56 春、秋   以同等学力或者跨一级学科录取的硕士生至少应补修本专业学科阶段主干课程3门,可列多门
2092507 计算机组成原理(乙) 0 48  
1092104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0 48  
2091109 数据结构 0 64  
1091201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0 48 春、秋  
培养环节及时间安排
培养环节 学分 时间安排
1.制订个人培养计划 0 课程学习计划入学后1个月内制订完成;论文工作计划应尽早完成
2.论文开题 2 第3学期结束前完成
3.学术交流和教学科研实践 2 第5学期结束前完成
4.其他要求 按学校规定

学院名称 信息工程学院 类别(领域代码) 工程硕士(085212)
涉及方向
特指一个领域涉及多个学院的情况
软件工程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经济信息化建设需要,在软件行业及相关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软件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使研究生通过系统学习与科研训练,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掌握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以及软件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在软件工程领域具有独立从事相关理论研究、软件系统分析设计、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能够胜任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政府部门、IT产业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管理、应用开发等相关工作。
类别(领域)基本介绍:突出获本领域(类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 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得本领域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为:
  1.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敬业精神,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想;
  2. 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较强的沟通能力;
  3. 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从事大型软件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管理能力;
  4.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备专业写作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
学习方式 全日制 应修学分 34
学习年限 基本学习年限3年,全日制最长4年
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备注 说明
  pd618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0 36 必修  
pd6181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0 18 春、秋 必修
pd6191001 专业学位硕士第一外国语 3.0 48 春、秋 必修
pd6091012 工程伦理 2.0 32 必修
领域主干课
 
pd6091001 组合数学 2.0 32 必修 数学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
pd6091002 软件体系结构 2.0 32 必修
 
选修课
pd7094003 大数据管理与分析 2.0 32 选修 专业技术课程、实验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创新创业活动
(选6门,12个学分)
 
 
 
 
 
 
pd7094004 面向对象软件分析与设计 2.0 32 选修
pd7094005 人机交互技术 2.0 32 选修
pd6091006 软件自动化测试 2.0 32 选修
pd6091007 软件构件与中间件技术 2.0 32 选修
pd6091008 SOA与WEB服务 2.0 32 选修
pd6091009 软件过程与配置管理 2.0 32 选修
pd6091010 高级软件项目管理 2.0 32 选修
pd6091011 云计算 2.0 32 选修
可在全校博士、硕士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1092104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3.0 48 春、秋 补修 以同等学力或跨专业录取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至少应补修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本科生高年级主干课程不少于3门。补修课不计学分。
2091109 数据结构 3.5 64 春、秋 补修
3153004 离散数学 3.0 48 补修
2092103 操作系统 3.0 48 春、秋 补修
2092209 计算机网络 3.0 56 春、秋 补修
1091201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3.0 48 春、秋 补修
3094416 中间件 2.5 40 春、秋 补修
3093310 软件工程 2.5 40 春、秋 补修
3093207 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 2.0 32 春、秋 补修
培养环节及时间安排
培养环节 学分 要求
1.制订个人培养计划 0 课程学习计划入学后1个月内制订完成
2.论文开题论证 0.5 第3学期结束前完成
3.学术交流(学术诚信与学术规范) 1 在学期间完成,可分成小学分进行考核
4.实践研究 8 在学期间完成,可分成小学分进行考核。具体时间根据各领域(类别)要求进行填写。包含实践学习计划制订,实践研究,撰写实践总结报告,实践研究考核等。
5.中期考核 0.5 根据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可结合实践研究考核,在第5学期进行。
6.其他要求    

学院名称 信息工程学院 类别(领域代码) 农业硕士(095136)
涉及方向
特指一个领域涉及多个学院的情况
农业信息化
农业机械化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农业硕士是与该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为农业信息化、农业机械化、农业设施化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开发、应用、推广及管理,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培养应用型、交叉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为:
(一)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二)掌握所从事领域方向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具有在生产实践领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掌握一门外国语。
类别(领域)基本介绍:突出获本领域(类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农业硕士的培养侧重于农业信息化、农业机械化、农业设施化等方面的研发、应用与推广,为相关企业、管理部门等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获得本领域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为:
(一)掌握农业信息化、农业机械化和农业设施化领域方向的坚实基础理论、系统专门知识、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
(二)在所从事领域方向具有独立从事系统设计研发、信息部署推广、组织管理部署等能力。
(三)具有创新意识,有较强的统筹决策、组织管理和业务实施能力,具有良好职业素养。
学习方式 全日制
应修学分 总学分为32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为23学分,培养环节为9学分(论文开题报告2学分,中期考核2学分,.实践研究=4学分,学术交流1学分)。
学习年限 基本学习年限3年,全日制最长4年。
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备注 说明
公共学位课=8学分 pd618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36 必修  
pd6181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8 春、秋 必修
pd6191001 专业学位硕士第一外国语 3 48 春、秋 必修
pd6131003 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 2 32 必修
领域
主干课
=9学分
pd6092001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案例 3.0 48 必修  
Pd7083003 试验优化设计 2.0 32 选修
pd6091013 现代农业概论 2.0 32 选修
Pd7082002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2.0 32 选修
pd6093001 农业信息技术 2.0 32 选修
pd6093002 软件开发与应用 2.0 32 选修
pd6094003 大数据管理与分析 2.0 32 选修
选修课
≥6学分
7084014 农业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2.0 32 选修 选修课
(选修3门课,合计6学分)
pd6094001 分布式系统及云计算技术 2.0 32 选修
6093004 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 2.0 32 选修
pd6084002 精准农业 2.0 32 选修
7083004 现代工程测试技术 2.0 32 选修
pd6084004 农业机器人 2.0 32 选修
可在全校博士、硕士课程中选修
 
 
 
补修课
2091109 数据结构 3.5 64 春、秋 补修 以同等学力或非信息类、机械类专业录取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至少应补修信息类、机械类专业或相近专业本科生高年级主干课程不少于3门。补修课不计学分。
2092103 操作系统 3.0 48 春、秋 补修
2092209 计算机网络 3.0 56 春、秋 补修
2092507 计算机组成原理(乙) 3.0 48 春、秋 补修
3084120 农业机械学 3.0 48 补修
2082209 机械原理 3.5 56 补修
2082212 机械设计 4.0 64 补修
2082208 材料力学 4.0 68 补修
可根据具体研究方向在全校的本科课程中选修
培养环节及时间安排
培养环节 学分 要求
1.制订个人培养计划 0 课程学习计划入学后1个月内制订完成
2.论文开题论证 2 第3学期结束前完成
3.学术交流(学术诚信与学术规范) 1 在学期间完成,可分成小学分进行考核
4.实践研究 4 在学期间完成,可分成小学分进行考核。具体时间根据各领域(类别)要求进行填写。包含实践学习计划制订,实践研究,撰写实践总结报告,实践研究考核等。
5.中期考核 2 根据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可结合实践研究考核,在第3至5学期进行。
6.其他要求    

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授权点前身是2005年获批的农业推广硕士(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该学位点2014年国务院学位办改名为农业硕士),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面向全国开始招生,招生方向是农业信息化。
本学位授权点有专任教师29人,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重大横向等科研项目16余项。拥有省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专业实验室1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3个。在农业环境智能感知、农业智能信息处理与分析、农业大数据智能建模等方面开展人才培养。
信息工程学院于2011年获批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
软件工程学科点主要侧重于面向领域的软件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在大数据管理与分析、智能计算及服务、智能媒体和软件工程技术  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此外,学院拥有省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专业实验室1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3个。学科以此为依托,对外长期进行信息系统建设、软件和网络数据库开发、课件制作及计算机高级技术培训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
本学位授予点有专任教师18人,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重大横向等科研项目35项。具备完善、规范的研究生教育教学与管理体系,对全国软件工程学科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对软件信息技术领域人才的输送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19年,软件工程学科更名为电子信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历史可追溯至1979年成立的计算机应用研究室和1984年成立的计算机教学中心。1999年开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招收本科生,2003年获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分别在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3个二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形成了智能计算与农业信息系统、智能媒体处理、智能感知与农业环境监控3个稳定的学科团队,累计为国家培养本科生2850余名、硕士生260余名,除在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外,约50%毕业生到北上广深等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从事计算机和信息工程专业的工作。
以熊运章、孙明勤为代表的老一辈学者,1979年率先开展了计算机农业应用和教育教学研究,开创性的研发并应用了“落惠渠灌溉用水信息系统”;2000年起,以陕西省教学名师何东健为代表,积极开展农业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数字图像农业应用及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与实践,为引领信息技术与传统学科交叉融合做出了典范,奠定了本学科“立足信息技术、注重交叉融合”发展的基础。
自2016年起,学科团队主要在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系统结构等学科领域开展了信息技术理论与方法研究。宁纪锋等围绕计算机视觉理论和方法,主要在视觉目标跟踪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IEEE CVPR(CCF推荐人工智能A类学术会议),对计算机视觉领域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张志毅等围绕点云数据采集设备研发、点云处理与分析、几何重建方法等开展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已在CCF推荐计算机图形学与多媒体领域期刊与会议The Visual Computer、Computer & Graphics等发表论文11篇,主办第18届Nicograph国际会议1次,在国内外计算机图形学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在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围绕信号处理中的稀疏信号复原问题,提出了一种三维正交匹配算法,成功发表于CCF推荐计算机系统结构B类期刊Journal of Systems Architecture。
本学科旨在培养学风严谨、品行端正,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以及较强的沟通能力,掌握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领域的最新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术,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综合利用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技术和工程方法进行问题分析、设计与实现;毕业后能够胜任与计算机领域相关的科学研究、教育教学、软硬件系统开发和管理服务等工作的创新型人才。
本学科的毕业生秉承“诚朴勇毅”的校训,基础扎实、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受到了国内外名校、知名IT企业和政府单位的好评,近年来,在学科竞赛中,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50余人次,如201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生潘恒获得2017 年ACM/ICPC全国邀请赛银牌及41届ACM/ICPC Asia-China Final铜牌;2016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张锐斐在“全球AI挑战赛”农作物病害检测赛道中荣获季军;培养的本研究生就业分布在全国各地及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如2018届本科生张汉卿、王培森、赵刚等分别就业于百度、阿里巴巴、科大讯飞等国内知名人工智能企业,本科生就业率达到95%,其中就业西部的占比为22%;研究生就业率达到100%,就业西部的占到了49%左右,支持了西部地区经济建设、教育事业的发展。
信息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94人,专任教师71人,具有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31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53.5%;具有博士学位42人,硕士学位25人,博硕士学历教师占专职教师的94.37%。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7人。学院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学术院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陕西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类入选者1人、宝钢优秀教师1人,兼职教授1人,客座教授1人,学校首届金牌教师教学卓越奖获得者1人,金牌教师新秀奖获得者1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联系方式
学院地址:中国·陕西·杨凌西农路22号
联系电话:029-87092352 / 87092355(传真)

添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报录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研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姐微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研真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目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排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保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公众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