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医科大学中医临床基础考研真题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宁夏医科大学考研分数线、宁夏医科大学报录比、宁夏医科大学考研群、宁夏医科大学学姐微信、宁夏医科大学考研真题、宁夏医科大学专业目录、宁夏医科大学排名、宁夏医科大学保研、宁夏医科大学公众号、宁夏医科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宁夏医科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宁夏医科大学中医临床基础考研参考书目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宁夏医科大学中医临床基础考研参考书目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考研派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Add 宁夏医科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宁夏医科大学

宁夏医科大学中医临床基础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是考生获取考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考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考研招生计划、考试计划、考试内容、考试大纲、考试政策、报录比、录取名单、复试名单、复试分数线、推免政策等等内容,宁夏医科大学中医临床基础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考生进行考研的信息主要来源,宁夏医科大学中医临床基础的小编提醒各位考生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宁夏医科大学中医临床基础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宁夏医科大学中医临床基础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宁夏医科大学中医临床基础考研真题
中医临床基础 [100502]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宁夏医科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中医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中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消化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03)外感及内伤杂病辨治规律研究
(04)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其应用研究。
招生人数: 4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④(--)无
备  注:
中医临床基础系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6人(含二级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博士5人,硕士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其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4人,自治区“313”人才1人,卫生科研“十佳”先进个人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优秀教师3人,校级学科带头人2人,宁夏医科大学PI专家1人,牛阳教授为全国经典课程讲习专家,朱西杰教授、李卫强教授为自治区中医药巡讲专家。2010年,牛阳教授获得自治区“9.10”奖章。2016年,朱西杰教授获得高等院校中医药教学名师荣誉称号,为宁夏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教学名师。
    本系部承担本科生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内经选读、中医各家学说五门课程,以及研究生伤寒论研究、金匮要略研究、温病学研究、内难经选读、中医各家学说及文献研究、中医经典医籍选读六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中注重开展案例式、开放式、PBL及工作坊、微课、思维导图等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提升教学效果。承担了教育部中医经典课程教改课题1项,自治区质量工程项目3项。
    温病学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伤寒论、温病学为宁夏医科大学精品课程,金匮要略为宁夏医科大学重点课程。同时,本系部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脾胃病学、温病学重点学科、附属回医中医医院脾胃病重点专科及宁夏医科大学中医消化病研究所的建设任务。
    近年来,本系部教师锐意创新,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将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以科研促教学,承担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宁夏重大科研项目、宁夏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厅局级和校级项目20余项。获得宁夏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宁夏医学科技二等奖2项。发表论文200多篇,主编专著20余部,主编及参编教材30余部。本系部教师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学界影响不断扩大,现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回医药分会会长、朱西杰教授为宁夏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主任委员挂靠单位。
    2009年,中医临床基础教学团队被评为宁夏医科大学优秀教学团队,本系部将以中医人才培养为目标,依托重点学科优势,坚持队伍建设优先,加强青年教师培养,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加强课程建设、教学梯队建设、教材建设,坚持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并重,教学、科研与中医临床并重,不断提升本系部的教学、科研和临床水平,为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中医临床基础 [100502]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宁夏医科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中医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中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肝病和脾胃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02)卫气营血理论及临床(03)外感及内伤杂病辨治规律研究(04)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其应用研究
招生人数: 5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④(--)无
备  注:
专业 研究方向 学习方式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100502中医临床基础 01消化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1)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④-无 试科目:中医内科学
03外感及内伤杂病辨治规律研究 (1)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④-无 加试科目:伤寒论、金匮要略
04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其应用研究 (1)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④-无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中医临床基础     专业代码:100502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中医学

专业介绍

安徽中医药大学为例:中医临床基础硕士学位点是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国内著名的中医学家,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2人,博士学位7人。几十年来,学科组辛勤耕耘,代代相传,取得了丰硕成果,确立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核心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及其具体运用,“立足临床,继承创新”为培养硕士生的指导思想。
本学科在安徽省和国内都具有显著的特色和优势,近五年内,共发表论文264篇,获省部级奖4项,出版《伤寒论通俗讲义》、《金匮要略讲义》、《温病学讲义》、《中医外感病学》及《金匮要略临床新解》等专著70余部。目前承担各科研项目共21项,科研经费达122万。
主要研究方向:1.仲景学术发展及其临床应用研究;2.温病理法方药及临床应用研究;3.经方治疗疑难病症机理研究;4.经方的本草学研究。

专业点分布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河北中医学院 河北医科大学 山西中医药大学 内蒙古医科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河南中医药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贵阳中医学院 云南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甘肃中医药大学 宁夏医科大学

专业学院排名

1005 中医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20 所,本次参评20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37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6 北京中医药大学 A+
2 10268 上海中医药大学 A+
3 103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A-
4 10063 天津中医药大学 B+
5 10228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B+
6 10572 广州中医药大学 B+
7 10633 成都中医药大学 B+
8 10162 辽宁中医药大学 B
9 10344 浙江中医药大学 B
10 10441 山东中医药大学 B
11 10541 湖南中医药大学 B
12 10199 长春中医药大学 B-
13 10369 安徽中医药大学 B-
14 10393 福建中医药大学 B-
15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C+
16 10412 江西中医药大学 C+
17 10471 河南中医药大学 C+
18 10507 湖北中医药大学 C+
19 10600 广西中医药大学 C+
20 10662 贵阳中医学院 C
21 10716 陕西中医药大学 C
22 10735 甘肃中医药大学 C
23 10384 厦门大学 C-
24 10680 云南中医学院 C-
25 14432 河北中医学院 C-

中医临床基础专业考研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7
中医综合
 
中医临床基础考研参考书:
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最好选择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十五”、“十一五”教材或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此几种教材章节编排上与考纲接近,其他版本教材亦可找到相应章节进行复习)。
 
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就业方向:
1、就业方向
主要到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单位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和科学研究工作。
2、就业前景
近几年来,临床医学类人才有走俏的趋势,从事老人医学、保健医师、家庭护士等职业的人才也将逐渐成为热门,而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专业从理论上是有前途的,但从近几年就业状况看,中医临床医学的就业前景并不是很乐观,首先是因为目前在以西医为主的医疗体系下,中医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并不是很好。其次,由于市场经济自身的规律,中医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链,搞中医赚不到钱,这就使中医发展空间萎靡,不能快速的扩大发展规模,使得中医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不是很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