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气象学研究生考试科目和考研参考书目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北京大学考研分数线、北京大学报录比、北京大学考研群、北京大学学姐微信、北京大学考研真题、北京大学专业目录、北京大学排名、北京大学保研、北京大学公众号、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北京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北京大学气象学教材,也叫北京大学气象学考研参考书、指定书目等等,是考验专业课复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料。考研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考试项目,参考书目由报考院校的研究生院制定,考试内容基本上围绕着参考书目展开,而绝大多数专业课都是由院校自行出题,因而就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定性。另外将参考书目与真题结合使用可以分析出出题人的风格和倾向,反复研究之后考生完全可以自行划出重点内容和必考内容。许多考生不重视院系公布的参考书目而把全部精力放在笔记和其他参考资料上,不按照北京大学气象学考研指定的书目进行复习,那么即使复习的再好,实力再强,也很有可能会在专业课上栽跟头。【手机访问

Add 北京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北京大学气象学考研大纲的时候需要对该专业以及该学校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气象学的考研大纲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考研大纲是由各院校的研究生院制定并公布的,包括考试的内容、参考书目、研究方向等等内容,直接决定了考生在复习期间的主要内容和侧重点。通过对北京大学气象学考研参考书目进行分析可以大致了解该专业的考研试题设置方向,考生应当认真阅读考试大纲中公布的考试科目,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有针对性得进行复习,防止出现事倍功半的无用劳动。考生也可以对开设该专业的不同院校考试大纲进行横向比较,对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许多考生在备考期间不重视考试大纲的内容,往往会将许多重要的信息遗漏或是导致复习的方向出现偏差,这都是不应该出现的失误以及错误。考研派的小编提醒各位考研的小伙伴们一定要重视考研大纲的内容哦。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04)物理学院 专业: (070601)气象学
门类类别 (07)理学 学科类别: (0706)大气科学 研究方向:(02)中小尺度气象学
考试方式 跨专业: 招生人数:专业:1(不含推免)
招生单位 北京大学 指导老师 : 学习方式 :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845)大气科学综合
院校备注 本专业只招收强军计划考生,不招收推荐免试、普通招考研究生。
考试范围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04)物理学院 专业: (070601)气象学
门类类别 (07)理学 学科类别: (0706)大气科学 研究方向:(01)大气动力学
考试方式 跨专业: 招生人数:专业:1(不含推免)
招生单位 北京大学 指导老师 : 学习方式 :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845)大气科学综合
院校备注 本专业只招收强军计划考生,不招收推荐免试、普通招考研究生。
考试范围
北京大学

在购买参考书时应当注意公布的参考书的年份和版本,如果版本过旧找不到原书,使用新版本也是可以的,但是应当注意将旧版本与新版本不同的内容进行补充。考研派的考研频道内含有大量优质的课堂讲义资源,欢迎考生前去查询和购买。
需要了解气象学考研参考书目详细信息的同学,可以点击右侧的联系学姐,考研派的学姐回为你做最专业的解答

北京大学气象学研究生分数线


  大气科学,一门兼容理论与应用的学科,是地球环境科学领域中重要的一环。研究大气的物理、化学与动力性质,包括大气的状态、现象与变化,并进而利用这些科学知识对大气环境进行预测及改造。此外,大气科学还包括大气与地面、海面、及生物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环境科学、海洋学、人类活动及日常生活等各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大气科学系的前身是清华大学气象系;1952年并入北京大学物理系为气象专业;1958年成为北大地球物理系的大气物理学和天气动力学两个专业,1998年合并为大气科学专业;从2001年5月18日正式成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下辖的大气科学系。本系下设的两个二级学科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气象学是国家重点学科。现有2位院士,10位教授,和一批年轻的副教授。大气科学系是我国当前大气科学领域唯一的大气科学国家基础人才培养基地,设置齐全,兼有中韩大气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和大气科学博士后流动站。是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气象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是培育大气科学专业人才的摇篮。

  除了数理基础训练和在大气中的应用学习外,本系着重计算机、信息、环境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向广大同学提供了自由而健全的发展方向,为国内高校大气科学研究中的佼佼者。许多学生因此而到国外继续进修深造。本系毕业学生有5位科学院院士,2位工程院院士。许多学生毕业后担任国家或省市气象局局长,和其他行政、科研部门的负责人等重要职务。目前,因应学科整合调整的需要,本专业的教育远景朝向培养具有宏观视野的人才,除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和大气科学专业知识外,并能对整个环境及地球系统有深刻了解,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全球变化及未知世界开创新局面。

  目前,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学科开展的研究和研究生培养方向主要有:大气遥感与大气辐射;中尺度大气物理与区域环境;云降水物理学与人工影响天气气候;大气边界层物理和环境生态;雷达气象学;大气边界层和湍流等。

  目前,气象学学科开展的研究和研究生培养方向主要有:大气动力学和非线性波动;季风气候和海气相互作用;中尺度高影响天气的观测与机理研究;数值天气预报;资料同化;气候动力学;海洋环流模拟;气象信息反演方法及其科学视算等。

  研究人员及其研究方向、联系方式如下:

  姓名 性别 职称 研究方向1 研究方向2 联系方式 博导/硕导 备注




刘征宇 千人教授 物理海洋学 海气相互作用 62767834
zliu3@wisc.edu
博导 QR
钱维宏 教授 季风 海气相互作用 62767174
qianwh@pku.edu.cn
博导  
谭本馗 教授 大气动力学 地球流体力学 62764455
bktan@pku.edu.cn
博导  
胡永云 教授 气候动力学 气候模拟 62754291
yyhu@pku.edu.cn
博导  
王洪庆 正教授级高工 气象信息科学视算 气象资料处理与气象信息反演 62751135
hqwang@pku.edu.cn
博导  
张庆红 教授 中尺度气象学 中小尺度气象学与数值预报 62767187
qzhang@pku.edu.cn
博导  
杨海军 教授 海气相互作用 大洋环流模拟 62767436
qiongyang@yahoo.com
博导  
孟智勇 百人计划 中小尺度气象学 数值模拟 62751131
zymeng@pku.edu.cn
博导  
赵强 副教授 大气动力学   62757876
zhqing@pku.edu.cn
硕导  
傅遵涛 副教授 大气动力学 非线性动力学 62767184
fuzt@pku.edu.cn
博导  
李晓东 副教授 气候学   62767182
lixd@pku.edu.cn
硕导  











付宗玫 百人计划 大气化学 大气遥感 tmfu@pku.edu.cn 博导  
林金泰 百人计划 大气化学 大气遥感 jlin5@seas.harvard.edu 博导  
赵柏林 教授 大气物理学 大气遥感 62767191
zhaobl@pku.edu.cn
博导 院士
刘树华 教授 大气边界层物理,大气湍流 环境物理学,环境生态学 62754993
lshuhua@pku.edu.cn
博导  
张宏升 教授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 环境 大气探测与大气边界层 62765690
hsdq@pku.edu.cn
博导  
赵春生 教授 云物理 大气化学 62754684
zcs@pku.edu.cn
博导  
薛惠文 副教授 云物理   62767260
hxue@pku.edu.cn
博导  
李万彪 副教授 大气辐射 大气遥感 62767304
lwb@pku.edu.cn
博导  
李成才 副教授 大气辐射 大气遥感 62762552
ccli@pku.edu.cn
博导  
辛国君 副教授 大气边界层与湍流   62767173 硕导  
刘晓阳 副教授 雷达气象学   62762246
xyliu@water.pku.edu.cn
硕导  



郑国光 教授 云降水物理学与人工影响天气 冰雹生长理论与实验研究 68407140
zgg@rays.cma.gov.cn
博导 教授
周秀骥 教授 中小尺度大气物理学 区域气候和环境 68406206
cams@pbulic.bta.net.cn
博导 院士
吕达仁 教授 中层大气 大气遥感与大气辐射 ludr@mail.iap.ac.cn 博导 院士
气象学 [0706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北京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物理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6]大气科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大气动力学(02)中小尺度气象学
招生人数: 1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89)大气科学综合
备  注: 本专业只招收强军计划考生,不招收推荐免试、普通招考研究生。
气象学 [0706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北京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
所属学院:物理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6]大气科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大气动力学
02.中小尺度气象学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89大气科学综合(含天气学,大气动力学,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
备  注: 本专业只招收强军计划考生,不招收推荐免试、普通招考研究生。
气象学 [0706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北京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物理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6]大气科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大气动力学(02)中小尺度气象学
招生人数: 1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45)大气科学综合
备  注: 本专业只招收强军计划考生,不招收推荐免试、普通招考研究生。

北京大学气象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目录

  • (070601)
  • 7
  • 01.气候动力学
    02.气候变化诊断与模拟
    03.中尺度气象及其科学视算
    04.中尺度动力学与地球流体力学
    05.非线性动力学
    06.数值模拟及资料同化
  •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705大气动力学基础 、601高等数学
    4 803普通物理(三) (含力学、电磁学、热学)、805天气气候学
  • 本专业考试科目③中高等数学、大气动力学基础任选一门。考试科目④中普通物理(三)、天气气候学任选一门。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气象学     专业代码:070601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大气科学

专业点分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北京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陆军工程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浙江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山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云南大学 兰州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706 大气科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9 所,本次参评 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3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
3 10284 南京大学 B
4 90006 解放军理工大学 B
5 10730 兰州大学 B-
6 10003 清华大学 C+
7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8 10558 中山大学 C
9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C-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0706 大气科学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9 所,本次参评 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3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
3 10284 南京大学 B
4 90006 解放军理工大学 B
5 10730 兰州大学 B-
6 10003 清华大学 C+
7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8 10558 中山大学 C
9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C-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07年气象学专业全国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 2 兰州大学 A 3 北京大学 A
 
B+等(4个):中国海洋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大学
 
B等(5个):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
 
C等(2个):名单略
     2015-2016年气象学专业全国排名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5★ 15
2 北京大学 4★ 15
3 南京大学 4★ 15
4 兰州大学 3★ 15
5 中国海洋大学 3★ 15
6 中山大学 3★ 15
7 云南大学 3★ 15
 

气象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025大气科学学院(0931-8914276)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 学制 考试科目编码及名称 备注
◆气象学(070601)
       01 大气动力学和数值天气预报
       02 极端天气与灾害气象
       03 现代天气预报方法与技术
       04 特种气象保障技术
       05 资料分析与同化
       06 环境气象预报
       07 全球变化与陆面过程
3年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 202俄语 选一
       ③601高等数学(物理类)
       ④834大气物理学(含空气污染气象学)或 835动力气象学(含天气学原理) 选一
       ▲复试笔试科目:大气科学概论
1.可选“基础数学”、“理论物理”、“固体力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专业的考试科目。
       2.同等学力考生要求:全国大学外语四级考试成绩不低于425分,并以本人为主至少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1篇相关学术论文或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排名前三名)。
       3.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数学物理方法、气象统计预报。
 

气象学考研参考书:
南京大学 气象学 2010年 招生目录
初试科目
01大气环流异常及机理研究
02灾害性天气、气候预测研究
03中尺度天气过程动力学研究
04大气边界层动力学研究
05海、冰、陆、气相互作用的研究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03高等数学丙
④820专业综合(含大气科学概论、天气学、动力气象学)
复试科目
计算方法、数值天气预报
参考书目
《大学数学》陈仲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高等数学》林梦熊、李思谦编著,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1988年版;
《动力气象》吕克利、徐银梓、谈哲敏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动力气象学》伍荣生、党人庆、余志豪、吕克利、巢纪平编著,上海科技出版社;
《现代天气学原理》伍荣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天气学原理与方法(第三版)》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唐东升编著,气象出版社,2000年版
《大气科学概论》徐玉貌、刘红年、徐桂玉等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大气物理学》大气物理学编写组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数值天气预报教程》田永祥、沈桐立、葛孝贞、陆维松编著,气象出版社,1995年版;
《数值天气预报》张玉玲、吴辉碇、王晓林编著,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大气科学中的数值方法》葛孝贞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计算方法引论》徐萃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气象学专业研究生就业:
气象学就业方向
气象学知识的应用日益广泛,此学科是一门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科学。此专业的毕业生专业性强,可替代性小,所以就业前景看好。
就业去向:
1、主要是到农业气象及生态环境监测调控、信息分析处理、资源开发利用和防灾减灾等科研、教学和业务部门工作。
2、目前大部分此专业的毕业生在中国气象局下属各省、地、县等一些气象部门,特别是到气象台工作;
3、另外就是到民航系统的气象台;再就是到部队去工作,尤其是空军。还可以到环保部门及相关的电力部门就业等等。
气象学相关职位
气象学产品工程师,风资源工程师,农业技术员,预测算法研究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