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生考试科目和考研参考书目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青岛科技大学考研分数线、青岛科技大学报录比、青岛科技大学考研群、青岛科技大学学姐微信、青岛科技大学考研真题、青岛科技大学专业目录、青岛科技大学排名、青岛科技大学保研、青岛科技大学公众号、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青岛科技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青岛科技大学工程力学教材,也叫青岛科技大学工程力学考研参考书、指定书目等等,是考验专业课复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料。考研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考试项目,参考书目由报考院校的研究生院制定,考试内容基本上围绕着参考书目展开,而绝大多数专业课都是由院校自行出题,因而就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定性。另外将参考书目与真题结合使用可以分析出出题人的风格和倾向,反复研究之后考生完全可以自行划出重点内容和必考内容。许多考生不重视院系公布的参考书目而把全部精力放在笔记和其他参考资料上,不按照青岛科技大学工程力学考研指定的书目进行复习,那么即使复习的再好,实力再强,也很有可能会在专业课上栽跟头。【手机访问

Add 青岛科技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青岛科技大学工程力学考研大纲的时候需要对该专业以及该学校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工程力学的考研大纲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考研大纲是由各院校的研究生院制定并公布的,包括考试的内容、参考书目、研究方向等等内容,直接决定了考生在复习期间的主要内容和侧重点。通过对青岛科技大学工程力学考研参考书目进行分析可以大致了解该专业的考研试题设置方向,考生应当认真阅读考试大纲中公布的考试科目,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有针对性得进行复习,防止出现事倍功半的无用劳动。考生也可以对开设该专业的不同院校考试大纲进行横向比较,对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许多考生在备考期间不重视考试大纲的内容,往往会将许多重要的信息遗漏或是导致复习的方向出现偏差,这都是不应该出现的失误以及错误。考研派的小编提醒各位考研的小伙伴们一定要重视考研大纲的内容哦。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03)机电学院 专业: (080104)工程力学
门类类别 (08)工学 学科类别: (0801)力学 研究方向:(01)工程力学结构仿真与固流耦合研究
考试方式 跨专业: 招生人数:专业:4(不含推免)
招生单位 青岛科技大学 指导老师 : 学习方式 :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825)材料力学
院校备注
考试范围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03)机电学院 专业: (080104)工程力学
门类类别 (08)工学 学科类别: (0801)力学 研究方向:(01)工程力学结构仿真与固流耦合研究
考试方式 跨专业: 招生人数:专业:4(不含推免)
招生单位 青岛科技大学 指导老师 : 学习方式 :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45)德语B (301)数学一 (825)材料力学
院校备注
考试范围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03)机电学院 专业: (080104)工程力学
门类类别 (08)工学 学科类别: (0801)力学 研究方向:(02)复合材料力学与力学交叉
考试方式 跨专业: 招生人数:专业:4(不含推免)
招生单位 青岛科技大学 指导老师 : 学习方式 :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825)材料力学
院校备注
考试范围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03)机电学院 专业: (080104)工程力学
门类类别 (08)工学 学科类别: (0801)力学 研究方向:(02)复合材料力学与力学交叉
考试方式 跨专业: 招生人数:专业:4(不含推免)
招生单位 青岛科技大学 指导老师 : 学习方式 :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45)德语B (301)数学一 (825)材料力学
院校备注
考试范围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03)机电学院 专业: (080104)工程力学
门类类别 (08)工学 学科类别: (0801)力学 研究方向:(03)结构强度、振动与稳定性研究
考试方式 跨专业: 招生人数:专业:4(不含推免)
招生单位 青岛科技大学 指导老师 : 学习方式 :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825)材料力学
院校备注
考试范围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03)机电学院 专业: (080104)工程力学
门类类别 (08)工学 学科类别: (0801)力学 研究方向:(03)结构强度、振动与稳定性研究
考试方式 跨专业: 招生人数:专业:4(不含推免)
招生单位 青岛科技大学 指导老师 : 学习方式 :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45)德语B (301)数学一 (825)材料力学
院校备注
考试范围
青岛科技大学

在购买参考书时应当注意公布的参考书的年份和版本,如果版本过旧找不到原书,使用新版本也是可以的,但是应当注意将旧版本与新版本不同的内容进行补充。考研派的考研频道内含有大量优质的课堂讲义资源,欢迎考生前去查询和购买。
需要了解工程力学考研参考书目详细信息的同学,可以点击右侧的联系学姐,考研派的学姐回为你做最专业的解答

青岛科技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生分数线
力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Training Scheme for Master Degree of Mechanical First-grade 专业代码:0801 学科门类:工学 Code of Specialty: 0801 Department of Discipline: Engineering Dept 一级学科:力学 学分要求:40~42 学分 First-grade Discipline: Mechanics Credit Setting: 40~42 Credits 一、学科、专业简介 (Disciplines Instruction) 2005 年设立工程力学硕士点,现拥有力学教研室、力学所、力学实验室、《理论力学》国家精品课程 建设基地、《理论力学》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力学、机械山东省教学团队等机构和研究团体。近年来,在工 科力学、计算力学结构仿真及预测、振动与控制、材料固流转化理论、矿压与控制和复合材料力学方面获 得国家基金项目 3 项,国家 863 和国家级教改项目各一项,出版专著、教材、双语电子教程等 38 部,发 表学术论文 100 余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国家行业二、三等奖 3 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4 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3 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获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有 30 项教 学成果在全国 27 个省、市 234 所大专院校和国外 30 所大学使用和交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受 到好评。设有计算力学结构仿真;振动与控制;材料固流转化理论;计算固体力学;复合材料力学等研究 方向,有国家级教学名师 1 人,博士生导师 1 人,教授 2 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 5 人。在多个研究方 向中,以矿山工程力学为研究特色,已形成教授、副教授、博士、讲师、硕士为研究主体的研究队伍。 Engineering mechanics master degree program is established in 2005. Now we have mechanics department、 mechanics room、mechanics lab、National Fine-designed Courses Construction Base of Theoretical Mechanics、 National Teaching Team of Theoretical Mechanics、mechanical teaching team of Shandong province and so on like these institutions and research groups. In recent years, we have won three projects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s and national 863 project and national teaching reform project to each one. We have published more than thirty-eight monographs 、 teaching materials and Bilingual electronic tutorials, as well as one hundred research papers. Besides we have won 1 national teaching achievement second prize ; 3 national industry second, third prizes; 4 provincial teaching achievement first prize;3 provincial teaching achievement second prize; 2 provinci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second prize;1 municipal clas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first prize. 30 teaching achievements have been using in 27 provinces and cities, as well as 234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nd 30 abroad. It has brought good economic benefit in society .And it is well received. There are several research orientations in the engineering mechanics master degree program, such as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Structure Simulation 、 vibration and control 、 material solid-liquid transformation theory、calculative solid mechanics、mechanic of complex material. We have one national teaching master, one doctor tutor, two professors and five senior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Mining engineering mechanics is the study feature in the research orientations we have, and a research team that contains professor, associate professor, PhD, lecturer, master as a main body of research have been built. 二、培养目标(Objectives of Training) 1.爱祖国、爱人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国家利益,遵纪守法、学风端正;具有良好的团结 协作精神。 Love the motherland, the people, upholding the unity of the communist Party’s leadership, safeguard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Chinese nation, observe disciplines and obey laws at the same time have a correct style of study
343 and good team spirit. 2.在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具备系统深入的力学与工程领域的专门知 识;具有独立从事力学与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掌握 1 门外语。 On the basis of master firm and broad theory and respective disciplines, enable students to have systematic and in-depth specialty knowledge of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domain; and acquire capabilities for independent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and practical work of the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domain, and master a foreign language. 3. 在学术上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能够在科学研究领域或专门技术研究方面做出创新性成果,硕士 生在学期间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作者)至少发表一篇学术论文。 Master's post graduate education should enable students to have good creative capabilities, can make innovation achievement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or specialized technology research field. During the study the post graduate as the first author (or hierophant as the first author) need to publish at least an academic thesis . 4.具有健康的体魄。 Have a strong physique.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Educational System and Length of Schooling)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 2~3 年,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 4 年。其中课程学习一般为 1~4 学期,论文工作不 少于 1 年;硕士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学期间应修 40~42 学分, 其中学位课程≥18 学分,选修课≥ 24 学分,研究环节 13 学分,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允许研究生提前或延期毕业。 The basic length of schooling for master's post graduate education shall be two to three years and always less than four years. The length of curriculum is common one to four terms, the time of writing a paper is at least one year; The studying of master's post graduate courses carry out the credit system, the students should obtain forty to forty-two credits during the studying. The degree courses are at least eighteen credits , The optional courses are at least twenty-four credits, the research links are thirteen credits, the postgraduates are allowed to graduate according the actual requirements
 
课程教学(Course Teaching) 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制,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两部分,每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应修完个人培养计划中 所要求的学分,方能进入中期考核。 力学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建立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及参与式的教学方法。课程考核分考试与考查,除特殊情况外,学位公共课一 般采用闭卷考试。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采取闭、开卷考试与考查相结合的方式。 Postgraduate courses carry out credit system,divided into Degree course and Sub-degree courses,Each postgraduate must complete requested credits in his/her individual development program during the period at school, then he/she can join the Medium-term assessment. The teaching method of postgraduate course in Mechanics must build the teaching method with postgraduate remaining predominant, bring the initiative and consciousness of postgraduate into full play, more adopt the heuristic, deliberative and participatory method of education .Course examination falls into examination and elective courses. Except special case, the common-degree course generally adopts examination with closed paper. The basic degree course and specialized degree course adopt a combination of examination with closed and opened paper and evaluation. 七、论文的要求(Dissertation Requirements) 学位论文工作是全面培训硕士生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的重要环节。 Dissertation work is an important link of comprehensive training Masters to set up strict scientific style、 grasps the essential method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ultivating the independent work ability. 论文研究工作应注重培养硕士生文献查阅与综合能力、理论分析与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归纳总 结能力、目标凝练能力等,并应特别注重培养和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Dissertation research work should be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cultivate the Maser’ abilities of documents check and synthesizing capacity、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computing power、experiment operations、summarizing、 forming target etc,And should be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train and improve independent work abi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innovation ability. 学位论文题目应在导师指导下于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确定,并由硕士生在一级学科范围内作选 题。论文选题应着重选择对国民经济和本科学发展具有实用价值或理论意义的课题,应具有先进性。 The dissertation topic should be determined under the Tutor’s instruction at the end of the second semester or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hird semester, and should be selected in the first-level discipline scope by Master. Dissertation selected topic should focus on subjects that have useful value or theory significance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is scientific progress, and should have advanced nature.
348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制定论文工作计划,计划经导师和研究室审核同意后实施。在学位论文工作期 间,研究生部(处)和学院定期组织检查,由硕士生本人汇报阶段性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必须由硕士生在 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要求资料可靠,理论正确、思路清晰,对所研究专业和方向的最新成就有所了解, 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和研究成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青岛科技大学硕士学位授 予工作细则》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答辩通过者,经二级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通 过,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硕士学位。 Dissertation work plan should be worked out by Master under his or her Tutor’s instruction, carried out after Tutor and laboratory verification agreement. During the time of dissertation work, the Postgraduate Division (Department) and college organize check regularly; the Master reports his phased dissertation work by himself. Dissertation must be finished under Tutor’s instruction by Master independently. The requirements are material reliable, theory correct, clear thinking, understanding the latest achievement of his researched professional and direction, having new ideas and research results on study of his subject. Review dissertation and make graduation oral examination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Regulation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Master Degree awarded work detailed rules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postgraduate who passes graduation oral examination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Secondary College Degree Assessment Points Committee, after be reported to and approved by School Academic Degree Evaluation Committee, will be awarded a Master degree.

工程力学 [080104]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青岛科技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机电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力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 工程力学结构仿真与固流耦
合研究
02 复合材料力学与力学交叉
03 结构强度、振动与稳定性研
招生人数: 4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02 俄语或203 日语或 245 德语 B
③301 数学一
④825 材料力学
备  注: 同等学力加试:工程
力学、流体力学
复试笔试科目:理论
力学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工程力学     专业代码:077204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力学

专业点分布

北京大学 山东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53 所,本次参评52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8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3 清华大学 A+
3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4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5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6 10056 天津大学 A-
7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A-
8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9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
10 10247 同济大学 B+
11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B+
12 10280 上海大学 B+
13 10335 浙江大学 B+
14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B+
15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6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17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B
18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19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20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21 10294 河海大学 B
22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B
23 10730 兰州大学 B
24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B
25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26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27 10286 东南大学 B-
28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29 10532 湖南大学 B-
30 10558 中山大学 B-
31 10610 四川大学 B-
32 10611 重庆大学 B-
33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C+
34 1014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C+
35 10246 复旦大学 C+
36 10486 武汉大学 C+
37 10530 湘潭大学 C+
38 10559 暨南大学 C+
39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C+
40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41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C+
42 10145 东北大学 C
43 10183 吉林大学 C
44 10299 江苏大学 C
45 10422 山东大学 C
46 10459 郑州大学 C
47 10533 中南大学 C
48 11646 宁波大学 C
49 10107 石家庄铁道大学 C-
50 10128 内蒙古工业大学 C-
51 10150 大连交通大学 C-
52 10216 燕山大学 C-
53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C-
54 10384 厦门大学 C-
55 10403 南昌大学 C-
56 10710 长安大学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工程力学     专业代码:080104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力学

专业介绍

北京化工大学为例
本学科于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本校“211工程”和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学科之一,支撑学科还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现有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5人,副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5人。
本专业点是力学与现代工程科学技术交叉发展的力学分支学科,其研究领域涉及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化学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航空与航天、国防建设及安全工程等领域,包括工程中关键力学问题的建模、分析理论及计算方法、过程装备的强度与安全、微纳米力学与微纳米机电系统、机械装备健康监测与诊断、现代力学测试技术与实验方法、振动工程与动态测试技术、结构损伤检测与状态评估等研究内容。本学科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各部(省)委科技攻关项目、军工项目、省部级人才项目及横向项目多项,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部委科技进步奖多项。
本学科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注重与相关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在研究工作与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结合在科学研究全过程的各阶段来培养不同层次的工程力学人才,尤其是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融合和创新构思与策划的高层次人才,本学科将力争建设成为我国工程力学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专业点分布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院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吉林大学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宁波大学 浙江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福州大学 厦门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郑州机械研究所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郑州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701所)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三峡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中南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大学 汕头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 中国航空研究院623所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204所) 空军工程大学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十一所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兰州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01 力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53 所,本次参评52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8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3 清华大学 A+
3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4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5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6 10056 天津大学 A-
7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A-
8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9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
10 10247 同济大学 B+
11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B+
12 10280 上海大学 B+
13 10335 浙江大学 B+
14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B+
15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6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17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B
18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19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20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21 10294 河海大学 B
22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B
23 10730 兰州大学 B
24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B
25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26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27 10286 东南大学 B-
28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29 10532 湖南大学 B-
30 10558 中山大学 B-
31 10610 四川大学 B-
32 10611 重庆大学 B-
33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C+
34 1014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C+
35 10246 复旦大学 C+
36 10486 武汉大学 C+
37 10530 湘潭大学 C+
38 10559 暨南大学 C+
39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C+
40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41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C+
42 10145 东北大学 C
43 10183 吉林大学 C
44 10299 江苏大学 C
45 10422 山东大学 C
46 10459 郑州大学 C
47 10533 中南大学 C
48 11646 宁波大学 C
49 10107 石家庄铁道大学 C-
50 10128 内蒙古工业大学 C-
51 10150 大连交通大学 C-
52 10216 燕山大学 C-
53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C-
54 10384 厦门大学 C-
55 10403 南昌大学 C-
56 10710 长安大学 C-

工程力学专业基本信息:
考生在报考专业前一定要非常了解自己报考的专业以及学校,越考在这边搜集了专业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专业名称:工程力学    专业代码:077204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