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考研QQ群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青海民族大学考研分数线、青海民族大学报录比、青海民族大学考研群、青海民族大学学姐微信、青海民族大学考研真题、青海民族大学专业目录、青海民族大学排名、青海民族大学保研、青海民族大学公众号、青海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青海民族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报考青海民族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生考试的同学在复习阶段会意识到自己的基础薄弱,时间不够用,寄期望于可以通过参加青海民族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考研QQ群的方式帮自己快速的掌握考试的重点。点击查看微信QQ群 http://m.okaoyan.com/qun.html手机访问

Add 青海民族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青海民族大学

但是,让很多同学都比较纠结的是,要不要在备考过程中报一个辅导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辅导机构呢?针对这些问题,考研派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两条建议:

1. 考研是一项几百万人长跑,最终只有少部分可以到达终点的运动,我们不能选择本科院校、不能选择好的导师授课、不能让自己聪明到看一遍就会,那么,就需要利用一切该利用的资源,在起跑阶段,就超越很多人。

2. 考研辅导班和考研培训班也并非救世主,同学们在选择辅导班的时候,授课导师一定要是报考院校对应专业比较优秀的研究生,或者名师。自己也要足够努力,才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关于青海民族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考研辅培训班,目前包括考研机构开设的辅导班以及考研学校自行开设的辅导班。2007年前有很多学校的研究生录取考试,学校会开办一些考研专业课的辅导班,并有辅导班,这些辅导辅导非常好,因为都是参与出题或改卷老师们开的课,但后来国家不在允许研究生招生单位做任何相关的培训辅导,所以专业课考研辅导基本不在会更新,当然一些全国统考的科目还是会有些考研辅导机构会开设一些考研辅导班的培训课程,比如西医综合等等。 目前我国的青海民族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考研培训以考研机构为主,时间上包括长期和短期,形式上有大班授课、小班授课以及一对一授课等不同形式,公共课和专业课均有课程(专业课限于热门专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进行选择上不上辅导班以及选择辅导班的何种方式。

青海民族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考研QQ群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30203]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青海民族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3]法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2]政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02)社会主义道路比较研究
招生人数: 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6)专业课综合
④(820)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726)专业课综合
④(820)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备  注: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作者:马克思学院
 
发布时间:2018-12-04
 
浏览次数:438次
 
 
 
 一、学科门类、专业代码、名称 
 
学科门类:政治学 
 
代码:030203 
 
名称: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 
 
(scientific socialism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二、所属一级学科  
 
代码:0302 名称:政治学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较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广的知识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专业技能和良好的学风,可以胜任党政机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管理、宣传、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 
 
1、身心健康。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态,积极的态度,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的精神,提升整体素质。这是该专业学习培养的基础。 
 
2、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外语资料,了解本学科国内外发展研究动态。 
 
3、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勇于创新,积极参加校内外有关学术活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4、掌握系统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知识,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及党的方针政策,具备本专业所要求的较宽广的知识结构。能综合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管理、社会、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答社会实际问题,有较强的分析应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独立从事管理、宣传、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能力。 
 
四、研究方向 
 
1、社会主义道路比较研究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国外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和实践;原苏东国家的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的新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实践形式;当代国外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潮、运动和实践,包括当代西方国家的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以及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过程、特点和实质;比较研究不同的社会主义模式;研究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和前景等。 
 
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本方向主要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实现形式和发展前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推进,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方面的理论与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和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实践活动等; 
 
五、学习年限与学分 
 
1、学制为三年,前两年为课程学习时间,后一年为撰写论文时间。 
 
2、至少要修满35个学分。其中必修课(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不少于25个学分,选修课(含专业方向课、选修课)不少于8个学分,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3个学分。 
 
六、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包括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课和实践环节,课程总学分为36。实践环节为必修课,含专业教学、科研实践、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学分为3学分。 
 
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课由思政部及导师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研究方向的需要,同时根据硕士生的基础、特长等实际共同确定,并经常吸取学生建议不断完善。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自学时间和选修的灵活性,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专业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社会调查、教学实践安排于第三、四学期进行,主要形式有辅导本科生课程、批改作业、指导本科生论文、给本科生做专题讲座、社会调查等。 
 
七、考核方式 
 
1、公共课由有关教学单位负责相关课程考试。 
 
2、专业课采取笔试与课程论文相结合的方式,重在考核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中期考核。在入学后第三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由导师组成的研究生中期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学位课程、论文进展情况以及掌握本专业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等方面进行考核。 
 
八、学位论文 
 
1、研究生修满学分后方可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为保证硕士生论文质量,硕士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在公开刊物上至少发表署名为第一作者的1篇学术论文。 
 
2、论文选题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重在反映学生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综合分析解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选题必须在学术上和对现实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意义或价值。导师组应根据学生的选题方向,确定具体的导师负责其论文的指导工作。 
 
3、硕士生的毕业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引用他人成果比例适度且需注释。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学生在第三学期末第四学期初进行学位论文的开题工作,并在系部范围内进行报告,广泛听取意见,经指导教师同意和系部审定后,制定论文写作计划,开展科学研究,在论文写作开始前要认真细致地进行文献阅读和综述。 
 
本专业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的要求为: 
 
1、论文选题符合学科方向,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观点正确,论证充分,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力求创新。 
 
3、文章逻辑严谨、结构合理,资料新颖翔实,语言及注释规范。 
 
4、文章应体现出学生一定的专业修养和较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九、培养方式 
 
1、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负责指导某一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导师组应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 
 
2、教学方式以课程教学为主,采用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形式,着重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 
 
3、采用学分制,硕士生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必须学满规定的学分。 
 
4、加强与教学、科研部门的联系与交流,聘请相关部门的专家参与研究生的教学及培养工作。 
 
5、课程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考核办法可以灵活多样,重在考察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分析和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十、必读和选读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 
 
2、《列宁选集》(1—4卷)。 
 
3、《斯大林选集》(上、下集)。 
 
4、《毛泽东选集》(1—4卷)《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册)。 
 
5、《邓小平文选》(1—3卷)。 
 
6、《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邵彦敏,钱智勇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重要文献导读四十篇》,刘先春编著,兰州大学出版社。 
 
8、《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美)托达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五版,高放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0、《社会主义思想史纲》,萧贵毓、张海燕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11、《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王万民、韦克难主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4。 
 
12、《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美)亨廷顿,宁夏出版社。 
 
1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李秀林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4、《毛泽东思想科社名著导论》,赵永宪等,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 
 
15、《中国政治思想史 》, 萧公权著,新星出版社。 
 
16、《科学社会主义》,赵明义,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 
 
17、《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史》,陈陆达, 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18、《科学社会主义通论》(全套共四卷),宋士昌主编, 人民出版社。 
 
19、《民主社会主义的由来与实质》,胡瑾, 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 
 
20、《西方政治思想史(全5卷) 》, 徐大同主编, 天津人民出版社。 
 
21、《列宁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胡瑾,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 
 
22、《社会契约论》,(法)卢梭著,李平沤译, 商务印书馆。 
 
23、《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新版,(法)卢梭著,高煜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4、《科学社会主义新论》,赵曜,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5、《全球化与中国“三农”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6、《当代资本主义新论》,李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7、《时代风云变幻中的马克思主义》,许征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8、《社会主义向何处去——冷战后社会主义运动大扫描》,肖枫,当代世界出版社。 
 
29、《社会主义思想史》(上、下册),高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0、《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新论》,高放, 云南人民出版社。 
 
31、《20-21世纪:社会主义的回顾与展望》, 江流、徐崇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2、《现实的人类和理想的人类一个贫苦罪人的福音》、 《和谐与自由的保证》威廉·魏特林, 商务印书馆。 
 
33、〔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 
 
34、〔意〕康帕内拉,《太阳城》。 
 
35、〔法〕《圣西门选集》《付立叶选集》,〔英〕《欧文选集》。 
 
36、《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著,张竹明译,    译林出版社。 
 
37、《目标与路径—中国共产党“三农”理论与实践60年》,郑有贵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38、《欧洲社会主义思想与运动史》,(美)卡尔·兰道尔, 商务出版社。 
 
39、《国际史》,(奥)尤·布劳恩塔尔, 上海译文出版社。 
 
40、《社会主义是世界性进程》,(南斯拉夫)布兰科·普里比契维奇。 
 
41、《社会党国际》(苏)h·t·西比列夫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专业名称: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专业代码:030203     门类/类别:法学     学科/类别:政治学

开设专业院校:

国防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外交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山西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渤海大学 辽宁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安庆师范大学 厦门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聊城大学 山东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信阳师范学院 郑州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大学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武汉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湖南师范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深圳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西南大学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西华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大学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延安大学 兰州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解析:

以华东交通大学为例
本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建设,目前已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主要形成三个研究方向: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三农”研究。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方向,形成了以下特色:①“三农”问题研究,目前该领域研究已涵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政策分析及效果评估等。②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该研究方向目前成果丰硕,其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等方面已在省内形成较大影响。
(2)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与发展研究。在社会主义发展与现代化战略方向,此领域目前已形成以下特色:①社会主义发展史研究,该领域涵盖社会主义外交史、文化大革命史、社会主义农村发展史等方面;②结合江西环鄱阳湖经济开发区的农村的客观实际情况,着重研究乡村经济、乡村文化建设及乡村旅游发展,其中在及乡村旅游及乡村文化建设方面,科研的积累颇丰。这一研究源于实际问题,通过实践探索上升到理论,再为实践提供政策依据。
(3)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研究。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已形成以下特色:①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发展政策、法规、制度研究,该领域着重研究中国农村文化的可持续性,文化发展与乡村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②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史研究研究,即主要包括乡村文化史、中国共产党农村文化发展专门史等方面,为破解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发展中的制约瓶颈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历结构合理。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7部,发表了高质量学术论文8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
 

此专业大学排名:

0302 政治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30 所,本次参评2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76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246 复旦大学 A+
3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A
4 10003 清华大学 A-
5 10055 南开大学 A-
6 10183 吉林大学 A-
7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A-
8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B+
9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B+
10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11 10271 上海外国语大学 B+
12 10284 南京大学 B+
13 10384 厦门大学 B+
14 10422 山东大学 B+
15 10673 云南大学 B+
16 1003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B
17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8 10276 华东政法大学 B
19 10285 苏州大学 B
20 10486 武汉大学 B
21 10558 中山大学 B
22 10559 暨南大学 B
23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B-
24 10030 北京外国语大学 B-
25 10108 山西大学 B-
26 10247 同济大学 B-
27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28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29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B-
30 10610 四川大学 B-
31 10638 西华师范大学 B-
32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C+
33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C+
34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C+
35 10385 华侨大学 C+
36 10530 湘潭大学 C+
37 10590 深圳大学 C+
38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 C+
39 10140 辽宁大学 C
40 10212 黑龙江大学 C
41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C
42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43 10459 郑州大学 C
44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C
45 1184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C
46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47 10447 聊城大学 C-
48 10608 广西民族大学 C-
49 10663 贵州师范大学 C-
50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C-
51 10719 延安大学 C-
52 10755 新疆大学 C-
53 11065 青岛大学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专业代码:030203     门类/类别:法学     学科/类别:政治学

专业介绍

以华东交通大学为例
本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建设,目前已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主要形成三个研究方向:(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三农”研究。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方向,形成了以下特色:①“三农”问题研究,目前该领域研究已涵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政策分析及效果评估等。②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该研究方向目前成果丰硕,其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等方面已在省内形成较大影响。(2)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与发展研究。在社会主义发展与现代化战略方向,此领域目前已形成以下特色:①社会主义发展史研究,该领域涵盖社会主义外交史、文化大革命史、社会主义农村发展史等方面;②结合江西环鄱阳湖经济开发区的农村的客观实际情况,着重研究乡村经济、乡村文化建设及乡村旅游发展,其中在及乡村旅游及乡村文化建设方面,科研的积累颇丰。这一研究源于实际问题,通过实践探索上升到理论,再为实践提供政策依据。(3)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研究。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已形成以下特色:①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发展政策、法规、制度研究,该领域着重研究中国农村文化的可持续性,文化发展与乡村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②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史研究研究,即主要包括乡村文化史、中国共产党农村文化发展专门史等方面,为破解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发展中的制约瓶颈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历结构合理。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7部,发表了高质量学术论文8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

专业点分布

国防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外交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山西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渤海大学 辽宁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安庆师范大学 厦门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聊城大学 山东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信阳师范学院 郑州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大学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武汉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湖南师范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深圳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西南大学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西华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大学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延安大学 兰州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302 政治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30 所,本次参评2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76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246 复旦大学 A+
3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A
4 10003 清华大学 A-
5 10055 南开大学 A-
6 10183 吉林大学 A-
7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A-
8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B+
9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B+
10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11 10271 上海外国语大学 B+
12 10284 南京大学 B+
13 10384 厦门大学 B+
14 10422 山东大学 B+
15 10673 云南大学 B+
16 1003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B
17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8 10276 华东政法大学 B
19 10285 苏州大学 B
20 10486 武汉大学 B
21 10558 中山大学 B
22 10559 暨南大学 B
23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B-
24 10030 北京外国语大学 B-
25 10108 山西大学 B-
26 10247 同济大学 B-
27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28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29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B-
30 10610 四川大学 B-
31 10638 西华师范大学 B-
32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C+
33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C+
34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C+
35 10385 华侨大学 C+
36 10530 湘潭大学 C+
37 10590 深圳大学 C+
38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 C+
39 10140 辽宁大学 C
40 10212 黑龙江大学 C
41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C
42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43 10459 郑州大学 C
44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C
45 1184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C
46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47 10447 聊城大学 C-
48 10608 广西民族大学 C-
49 10663 贵州师范大学 C-
50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C-
51 10719 延安大学 C-
52 10755 新疆大学 C-
53 11065 青岛大学 C-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生考试科目:
初试考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202俄、203日任选③319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④426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复试笔试科目:中共党史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①邓小平理论②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考研参考书:
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国家的起源和发展、政治的社会地位、政治关系、政治权力、政治权利、政治行为、政治沟通、政治参与、政治选举、政治体系、政治 文化、政治价值、意识形态、政治发展、政治稳定、政治民主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合法性等基本原理;掌握国家、政府、公民、阶级与阶层、政党、利益集团、公 民社会、人权、民主、治理等基本概念。
初步了解政治学的知识体系、政治学的演进、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政治学的研究途径,以及系统理论、集团理论、精英理论、过程理论、制度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博弈论等理论。
比较系统地了解西方经典政治学著作的基本内容,重点掌握政治科学经典著作的主要内容。
能够联系实际,使用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分析现实政治现象与问题。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研究生就业: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14%,53%的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指数为5.04,与其他专业相比,发展前景指数为中等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