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中国人民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中国人民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法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
重要提示: 
1.申请人在我院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夏令营项目中仅限申报一个,申请法律硕士专业的学生在以下四个专业(方向)中仅限申报一个:
  (1)法律(法学)专业普通方向;
  (2)法律(法学)专业涉外律师方向;
  (3)法律(非法学)专业普通方向;
  (4)法律(非法学)专业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方向。
2.我院按照优中选优、宁缺毋滥的原则,对于已获得本科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2021年夏令营优胜者,将向学校优先推荐免试攻读2022年硕士研究生。
3.拟申请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方向研究生的学生必须参加本次夏令营,详见附件1介绍。
4.为服务国家战略发展要求,结合我院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需要,今年新增法律(法学)专业涉外律师方向夏令营项目,营员名额为40人左右,法律(法学)专业涉外律师方向介绍详见附件2。 
法律(法学)专业普通方向营员名额70人左右。 
法律(非法学)专业普通方向营员名额110人左右。 
法律(非法学)专业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方向营员名额40人左右。 
材料审核遴选阶段将根据生源情况适度调整。
5.入选优胜者营员的学生须按照我院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在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推免生预报名系统http://yjsfs.ruc.edu.cn/tp/zs/login/toLogin/tm完成报名,具体填报时间另行通知。
一、遴选范围 
  (一)法律(法学)普通方向研究生夏令营项目(学制2年) 
1.申请人须为就读的本科院校是经教育部批准可开展推免生推荐工作的高等院校且本人有望获得2022年推免资格的优秀应届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申请); 
2.申请人成绩排名(含综合排名)在本科学校名列前茅。原则上要求原985学校学生成绩排名40%以内,原211学校学生成绩排名10%以内,其他高校学生成绩排名5%以内; 
3.申请人应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原则上须达到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成绩426分(含)以上,或具备同等水平的其他种类外语国家级考试成绩(如托福、雅思、GRE、小语种成绩等,不含托福家庭版、雅思家庭版、多邻国等考试成绩); 
4.申请人应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法律知识运用能力;申请人核心课程考核成绩为优秀,对于有专业研究潜力和学业进步潜力的学生,将作为重点考核和选拔对象; 
5.申请人应具有较强的独立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法律(法学)涉外律师方向研究生夏令营项目(学制3年) 
1.申请人须为就读的本科院校是经教育部批准可开展推免生推荐工作的高等院校且本人有望获得2022年推免资格的优秀应届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申请); 
2.申请人成绩排名(含综合排名)在本科学校名列前茅。原则上要求原985学校学生成绩排名40%以内,原211学校学生成绩排名10%以内,其他高校学生成绩排名5%以内; 
3.本项目旨在培养一批“法律+外语+N”跨学科复合型法治人才,涉外法律课程主要以全英文或者中英双语课程为主,鼓励辅修为英语或外贸专业等以英语为基础的专业以及具有较强英语水平的考生积极申报,原则上须达到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成绩500分(含)以上,或具备同等水平的其他种类外语国家级考试成绩(如雅思、托福、GRE、小语种成绩等,不含托福家庭版、雅思家庭版、多邻国等考试成绩)。 
4.申请人应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法律知识运用能力;申请人核心课程考核成绩为优秀,对于有专业研究潜力和学业进步潜力的学生,将作为重点考核和选拔对象; 
5.申请人应具有较强的独立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法律硕士(非法学)普通方向研究生夏令营项目(学制3年) 
1.申请人须为就读的本科院校是经教育部批准可开展推免生推荐工作的高等院校且本人有望获得2022年推免资格的优秀应届非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申请); 
2.申请人成绩排名(含综合排名)在本科学校名列前茅。原则上要求原985学校学生成绩排名30%以内,原211学校学生成绩排名10%以内,其他高校学生成绩排名5%以内; 
3.申请人应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原则上须达到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成绩426分(含)以上,或具备同等水平的其他种类外语国家级考试成绩(如托福、雅思、GRE、小语种成绩等,不含托福家庭版、雅思家庭版、多邻国等考试成绩); 
4.申请人核心课程考核成绩为优秀,对于有专业研究潜力和学业进步潜力的学生,将作为重点考核和选拔对象; 
5.申请人应具有较强的独立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法律硕士(非法学)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方向研究生夏令营项目(学制3年) 
1.申请人须为就读的本科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可开展推免生推荐工作的高等学校且本人有望获得2022年推免资格的优秀应届非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申请); 
2.申请人本科专业(不含辅修专业、自学语言等)为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可以申请。申请人应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即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全国专业四级合格以上、葡萄牙语CAPLE考试达到B2以上或具备同等水平的其他外语国家级考试成绩(含全国英语六级、雅思、托福、GRE、其他外语国家级考试,不含托福家庭版、雅思家庭版、多邻国等考试成绩); 
3.申请人成绩排名(含综合排名)在本科学校名列前茅; 
4.申请人核心课程考核成绩为优秀,对于有专业研究潜力和学业进步潜力的学生,将作为重点考核和选拔对象; 
5.申请人应具有较强的独立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别提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关于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的决策部署,推免至本项目的学生,将纳入法律(非法学)涉外律师项目共同培养,基本采用相同的培养方案和配套措施,相关介绍详见附件1、附件2。涉外律师项目旨在培养一批“法律+外语+N”跨学科复合型法治人才,涉外法律课程主要以全英文或者中英双语课程为主,鼓励辅修为英语或外贸专业等以英语为基础的专业以及具有较强英语水平的考生积极申报。
二、网上申请 
  (一)申请人应于2021年6月20日下午14:00-6月28日上午10:00登录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卓越法律人才学术夏令营报名系统(http://tuimian.law.ruc.edu.cn/)(以下简称“报名系统”),注册并进行网上报名。 
  (二)报名须填写《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1年卓越法律人才学术夏令营申请表》(含封面、申请表、自述),并在系统中提交如下申请材料一套。 
1.下载打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1年卓越法律人才学术夏令营申请表》(含封面、申请表两部分),按表中提示签字盖章后扫描成pdf文件上传至报名系统; 
2.个人自述扫描件(自述须手写,模板在系统中下载); 
3.申请人身份证件的扫描件: 
  (1)学生证扫描件:学生证盖钢印学校和个人信息页、注册页,扫描成一张纸;若学生证为电子卡,或学生证有部分学期未注册,申请人须提交由所在学校学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在学证明(含在读证明等)扫描件;
  (2)身份证的正反面,扫描成一张纸; 
申请法律(法学)普通方向和涉外律师方向夏令营项目说明:如本科专业为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模式,专业名称不体现“法学”,但通过专业分流或选择进入法学专业学习并未来能够获得法学专业学位,请培养单位另外出具一个培养专业证明,并须在证明中体现未来将获得“法学”类专业的学位。 
4.申请人本科期间1-5学期成绩单扫描件(须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 
5.英语六级证书扫描件或其它外语水平的证明扫描件; 
6.本科在校期间获奖证书扫描件(校级及以上等级且不超过三项); 
7.本科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情况证明材料扫描件(不超过三项); 
8.本科在校期间能体现本人研究能力的法学专业论文或报告(不超过两项,不要求发表,其中至少一篇为独著),申报法律硕士(非法学)普通方向和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方向项目学生提供的论文不限专业; 
说明: 
  (1)如申请时已经完成学校要求的学年论文,应提交经教务部门确认为最终版本的学年论文一份,论文封面须有指导教师的亲笔签字、成绩及电话号码。每一份论文提交时都须附本人签署的“独创性声明”,合著部分请注明本人在该项工作中的工作内容。 
  (2)请提交word版,并以“申请专业(方向)+姓名+论文/研究报告名称”命名。 
9.担任学术刊物编辑的学生须提交能够证明其参与编辑工作的样刊或样书扫描件。 
10.以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申请的学生须提交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报考登记表扫描件,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申请的学生须提交入伍批准书扫描件和退出现役证扫描件。 
  (三)我院将对申请者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复审,申请人应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原件纸质版(请自行保存好已签字盖章的申请表等相关申请材料原件),具体安排另行通知。提交的申请材料原件纸质版内容应当与系统填报内容完全一致,如因不一致影响录取后果由申请人本人承担。提供的电子和纸质申请材料应真实准确,一旦发现在夏令营过程中弄虚作假,有成绩不属实、论文(文章)抄袭、虚报获奖或科研成果等学术不端行为的,一经查实,即取消其夏令营营员、优胜者以及研究生录取资格。 
  (四)如因疫情提交资料有困难的,请在系统提交时间范围内与我院联系。
三、其他 
  (一)材料审核遴选工作暂定为6月下旬启动,预计于7月中旬在法学院官网公布入营名单。夏令营活动安排暂定为9月中下旬,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二)营员须按照我院要求提供所在本科学校出具的可获得2022年推免资格的相关证明材料(具体提交时间另行通知),未提交者视为自动放弃夏令营营员资格。   
  (三)其他未尽事宜,请密切关注我院报名系统及官方网站通知。
四、联系方式 
法律硕士咨询电话:010-62511339;咨询邮箱:flsslaw@163.com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http://pgs.ruc.edu.cn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http://www.law.ruc.edu.cn/ 
欢迎同学们积极申报并参加此次夏令营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2021年6月 
附件1:法律(非法学)专业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方向夏令营项目参考材料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健全“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机制,完善一站式国际商事解决平台,加强对外执法合作,法学院于2019年4月23日成立了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研究院。研究院将为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政府和企业搭建开展国际商事法律咨询、研究合作与交流、共商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机制的法律服务平台,启动“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法律数据库建设和涉“一带一路”国家国际商事争端案件信息化管理和大数据建设等。研究院将有效推进法学研究、法学教育和法治实践的深度融合,为未来国际商事争端仲裁人才建设提供孵化平台。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方向学生将由法学院和外国语学院联合培养,依托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研究院,开展该方向人才培养等相关工作。 
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方向师资队伍雄厚、结构合理,由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著名资深国际法学家余劲松教授,著名中青年法学家叶林教授、韩立余教授、肖建国教授,多位法学院和外国语学院的优秀青年教师组成,为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019年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开始设立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方向夏令营项目,旨在吸引一批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的,特别是能够独立承担涉外法律事务,在国际舞台有效维护国家利益和我国公民海外权益的“法律+外语”知识复合型人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关于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的决策部署,推免至法律(非法学)专业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方向项目的学生,将纳入法律(非法学)涉外律师项目共同培养,基本采用相同的培养方案和配套措施,涉外律师项目相关介绍可参考附件2。法律(非法学)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方向,学科代码为:035101,学制3年,培养地点在北京。
附2:法律(法学)专业涉外律师夏令营项目参考材料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关于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的决策部署,按照教育部、司法部的相关要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承担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涉外律师)研究生培养任务,旨在培养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跨学科领域、善于破解实践难题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型法治人才,为建设一支法学功底扎实、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涉外法律人才队伍奠定基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拟与法律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涉外律师)方向学生。2021年,拟通过夏令营方式招收法律硕士(法学)专业涉外律师方向,专业代码为:035102,学制3年,培养地点在北京。  
一、培养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拥有包括法学在内的9个A+学科。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含所有二级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4个。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将与新闻学院、经济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开展合作,建立健全“法律+外语+N”涉外律师方向课程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搭建未来法治研究院、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研究院等校内育人平台,与最高检等成立智慧检务创新研究院,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成立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与最高法等共建48个法学实践教育基地,搭建协同育人校外平台。2020年获科技部、教育部批准设立“未来法治创新引智基地”,是全国唯一法律科技领域国家外专局引智基地项目,引入日内瓦大学、慕尼黑大学等国际知名专家10人,进一步建设跨文化、跨学科、跨法域的人才培养平台。
二、培养基础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探索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积累了丰富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经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依托校内教研平台(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研究院、人权研究与教育中心等教研机构)、实务平台(中国贸促会、贸仲委等涉外法律实务部门)、国际型人才培养平台(包括涉外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50多个学生交流项目、国际模拟法庭竞赛、国家留基委支持的 “中欧欧洲法”项目等国际交换平台,联合国总部、欧洲人权法院、海外律所等海外实习平台),打造涉外法治课程体系,开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专门设立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商业与人权、亚太法律精英人才、国际型比较法律人才等4个涉外法治硕士项目,精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全球观念的卓越法律人才。此外,2012年起以律师服务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律师学院设立律师方向,为涉外律师方向人才培养提供宝贵经验。
三、师资队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结构良好的教师队伍,其中既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资深法学家,更有一大批在全国法律界和相关学科有影响的中青年法学家。目前90%的教师有长期海外留学或进修经历,30%的教师先后在最高检、最高法以及地方各级司法机关挂职,10%的教师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等仲裁机构担任仲裁员;先后聘请210余名优秀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担任校外实务导师,同时引入海外不同国家一流名校学者、高等法院法官、大律师、联合国秘书长候选人等外国专家组成的高水平外籍教师团队,参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本项目实施“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联合参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包括课程体系建设、论文指导、实习就业指导等。
四、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将采取与法律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模式,在课程建设、论文指导、实习就业等方面共同开展涉外律师方向人才培养。同时,通过院校合作,特别是与已有合作的国际知名高校(合作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悉尼大学、慕尼黑大学以及日内瓦大学等海外知名法学院校)联合打造具有人大法学特色的涉外法治课程体系。 
该项目课程体系拟以《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涉外律师)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详见20210320221020264.pdf (ruc.edu.cn))为指导,同时结合中国人民大学人才培养特色和资源优势,在强化国内法基础课程学习的同时,以国际法课程、外国法课程、地区法律研究相关课程及实习类课程为中心,回应涉外法治实践中出现的多维度和多层面的问题,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国内法律专业知识,熟悉国际法律规则和世界主要国家的法律制度和基本诉讼程序,具备良好的外语基础和独立承担涉外法律事务的能力,致力于培养一批真正满足国家发展需要的涉外法治人才。 
在授课方式上,本项目将着力建设一批全英文或中英双语授课课程,并通过单独授课、双师同堂等方式邀请实务部门专家参与课程建设。主要涵盖以下几类课程: 
1.国际法系列课程,突出双语教学特色,邀请国际组织、涉外法律实务专家参与教学,突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国际性导向。   
2.国内法基础课程,拟增设民法与民事诉讼法原理与实务、刑法与刑事诉讼法原理与实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原理与实务等国内法课程,加强学生的国内法知识储备。 
3.推广外国法系列课程,拟采取英语教学并邀请实务专家授课,丰富学生对主要外国法律的理解及适用。 
4.适应区域化及全球化的并行发展,拟推进地区法律课程,邀请相关国家或地区的专业人士讲授。 
5.拟开展实习类课程,密切与合作单位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的合作,突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实践性要求。 
6.辅助性的合开课程以及语言类课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拟与新闻学院、经济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以及实务部门开展合作,突出特色课程,开设国际新闻、国际经济、国际政治、法律翻译等方面跨学科课程。 
  (培养方案将于学生入学后发放,课程设置及具体要求以实际公布的为准) 
五、国际交流 
为学生提供哈佛大学、悉尼大学等50余所世界知名法学院学生交换机会以及牛津大学、乔治城大学等双硕士学位培养项目。组织学生参加“国际模拟法庭比赛”“海外杰出法学家课程”等多个国际交流项目,锻炼法庭辩论等法律实务技能。
六、实习实践和学位论文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与最高法等共建48个法学实践教育基地,同时依托联合培养单位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优先推荐学生赴国际组织、海外知名律所等实习。通过校外导师开设讲座、实务单位和高校共同研究课题等拓展联合培养方式。 
学位论文强化应用导向,着眼涉外实际问题,中英文双语写作。联合培养单位深度参与论文指导工作。
七、奖助办法 
学校通过设立奖学金、助学金、三助岗位等制度,建立多元奖助体系,支持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提高硕士研究生待遇水平。考生可访问我校研究生院网站(http://grs.ruc.edu.cn)查阅学业奖学金介绍和“三助”(助研、助岗、助教)管理实施细则。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为全日制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其中学业奖学金能基本覆盖涉外律师项目学生)。
1.申请人在我院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专业中仅限申报一个,申请法学硕士项目的学生在以下13个专业(含方向)中仅限申报一个: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含方向)
(030101) 法学理论
(030102) 法律史
(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30104) 刑法学
(030105) 民商法学
(030106) 诉讼法学(01方向,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证据学)
(030107) 经济法学
(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30109) 国际法学
(0301Z1) 知识产权法(01方向,法学)
(0301Z1) 知识产权法(02方向,法学应用)
(0301Z2) 比较法学
(0301Z4) 社会法学
 
    注:硕士培养阶段除知识产权法(02方向,法学应用)外,其他专业及方向的研究生基本学制均为2年制,知识产权法(02方向,法学应用)专业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制。 
    2.我院按照优中选优、宁缺毋滥的原则,对于已获得本科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2021年夏令营优胜者,将向学校优先推荐免试攻读2022年硕士研究生。 
    3.拟申请知识产权法(02方向,法学应用)专业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学生必须参加本次夏令营,详见附件1介绍。 
    4.入选为优胜者营员的学生须按照我院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在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推免生预报名系统http://yjsfs.ruc.edu.cn/tp/zs/login/toLogin/tm完成报名,具体填报时间另行通知。 
    5.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发展数字经济领域的决策部署,我院拟向相关部门申请“未来领军人才”——数字经济(区块链)法专项计划项目立项,若项目获批,将在部分相关专业(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知识产权法等)的夏令营优胜者或递补的学生中进行选拔,选拔通过的学生将被我院推荐免试攻读2022年硕士研究生。若项目获批,相关选拔通知另行发布。

一、遴选范围 
    1.申请人须来自本科院校是经教育部批准可开展推免生推荐工作的高等院校,且本人有望获得2022年推免资格的优秀应届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 
    2.申报知识产权法学硕士(02方向,法学应用)项目的学生只限本科专业为理、工、农、医背景的应届毕业生; 
    3.申请人成绩排名(含综合排名)在本科学校名列前茅。原则上要求原985学校学生成绩排名40%以内,原211学校学生成绩排名10%以内,其他高校学生成绩排名5%以内; 
    4.申请人应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原则上须达到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成绩426分(含)以上,或具备同等水平的其他种类外语国家级考试成绩(如托福、雅思、GRE、小语种成绩等,不含托福家庭版、雅思家庭版、多邻国等考试成绩); 
    5.申请人应具有良好的法学研究素质、浓厚的学术兴趣和从事高水平法学研究的志向;

二、网上申请 
  (一)申请人应于2021年6月20日下午14:00-6月28日上午10:00登录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卓越法律人才学术夏令营报名系统(http://tuimian.law.ruc.edu.cn/)(以下简称“报名系统”),注册并进行网上报名。 
  (二)报名须填写《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1年卓越法律人才学术夏令营申请表》(含封面、申请表、自述),并在系统中提交如下申请材料一套。 
    1.下载打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1年卓越法律人才学术夏令营申请表》(含封面、申请表两个部分),按表中提示签字盖章后扫描成pdf文件上传至报名系统; 
    2.个人自述扫描件(自述须手写,模板在系统中下载); 
    3.申请人身份证件的扫描件: 
  (1)学生证扫描件:学生证盖钢印学校和个人信息页、注册页,扫描成一张纸;若学生证为电子卡,或学生证有部分学期未注册,申请人须提交由所在学校学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在学证明(含在读证明等)扫描件; 
  (2)身份证的正反面,扫描成一张纸; 
    说明:如本科专业为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模式,专业名称不体现“法学”,但通过专业分流或选择进入法学专业学习并未来能够获得法学专业学位,请培养单位另外出具一个培养专业证明,并须在证明中体现未来将获得“法学”类专业的学位等内容。 
    4.申请人本科期间1-5学期成绩单扫描件(须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 
    5.英语六级证书扫描件或其它外语水平的证明扫描件;  
    6.本科在校期间获奖证书扫描件(校级及以上等级且不超过三项); 
    7.本科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情况证明材料扫描件(不超过三项); 
    8.本科在校期间能体现本人研究能力的法学专业论文或报告(不超过两项,不要求发表,其中至少一篇为独著)。申报法学硕士知识产权法(02方向,法学应用)项目学生提供的论文可不限专业;
说明: 
  (1)如申请时已经完成学校要求的学年论文,应提交经教务部门确认为最终版本的学年论文一份,论文封面须有指导教师的亲笔签字、成绩及电话号码。每一份论文提交时都须附本人签署的“独创性声明”,合著部分请注明本人在该项工作中的工作内容。 
  (2)请提交word版,并以“申请专业(方向)+姓名+论文/研究报告名称”命名。 
    9.担任学术刊物编辑的学生须提交能够证明其参与编辑工作的样刊或样书扫描件。 
    10.以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申请的学生须系统提交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报考登记表扫描件,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申请的学生须系统提交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扫描件。 
  (三)我院将对申请者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复审,申请人应保存好纸质版申请材料原件,并按时提交,具体提交安排另行通知。提交的申请材料原件纸质版内容应当与系统填报内容完全一致,如因二者不一致影响录取后果由申请人本人承担。提供的电子和纸质申请材料应真实准确,一旦发现申请人有弄虚作假、成绩不属实、论文(文章)抄袭、虚报获奖或科研成果等学术不端行为的,一经查实,将取消其夏令营营员、优胜者以及研究生录取资格。 
  (四)如因疫情提交资料有困难的,请在系统提交时间范围内与我院联系。

三、其他 
    1.材料审核遴选工作暂定为6月下旬启动,预计于7月中旬在法学院官网公布入营名单。夏令营活动安排暂定为9月中下旬,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2.活动安排暂定为9月中下旬,进入入围名单的学生如确定参营,须提交本人所在本科高校提供的可获得2022年推免资格的相关证明材料,未提交者视为自动放弃营员资格,具体提交安排另行通知。 
    3.其他未尽事宜,请密切关注我院报名系统及官方网站通知。

四、联系方式 
    法学硕士项目咨询电话:010-82509226;咨询邮箱:fxxlyruc@163.com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http://pgs.ruc.edu.cn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http://www.law.ruc.edu.cn/
    欢迎同学们积极申报并参加此次夏令营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2021年6月 
附1:知识产权法(02方向,法学应用)专业法学硕士夏令营项目介绍 
  (一)知识产权学院介绍 
    1986年,我国第一个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中心成立。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在全国高校中设置知识产权法专业,招收知识产权法第二学士学位生,并在民商法学中招收知识产权方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研究人员。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尤其随着中央提出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国家创新型人才战略后,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社会也亟需高层次的知识产权专门人才。中国人民大学又于2007年开始在全国率先招收知识产权法专业的法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并于2009年成立知识产权学院。 
    知识产权学院是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秘书处和中国知识产权协会组织联席会议联络处所在地。知识产权学院设有“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理论研究基地”、“最高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研究基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版权与邻接权教席”。中心和学院是我国历来所有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法全国通用教材,含司法部统编教材、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教育部全国成人高等教育法学专业等核心课程教材等的主要设计者,是“马工程”全国重点教材《知识产权法》“第一首席专家”所在机构,也是我国唯一自始参加全部知识产权法律立法的学术团队。 
    知识产权学院与美、欧、日、韩以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著名大学、研究机构、法院、律师组织搭建了合作交流平台,并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二)项目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在总结20多年来知识产权法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从理、工、农、医学科毕业的本科生中招收知识产权法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每年15人左右,学制三年,培养地点在校本部(北京)。这是我国高校第一次直接从理、工、农、医学科中通过所在院校推荐的方式招收知识产权法专业法学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知识产权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突出此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学校将扩大应用课程的教育,并聘请企业界和司法实务界专家开设多门知识产权法应用型课程,并提供实习机会;学校为学生提供多种奖学金,其中包括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飞利浦知识产权奖学金、隆天国际知识产权奖学金、浩天知识产权奖学金以及法学院为研究生设立的其他奖学金。
 统筹考虑北京市和中国人民大学疫情防控要求,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降低感染风险,我院通过互联网远程开展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工作。为保障复试科学有效、公平公正,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工作的规定,我院法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办法如下:

  一、总体要求
    复试是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复试相关的内容属于教育工作国家秘密,按照国家机密级事项管理,除已公开信息和我校规定的情况外,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以任何形式录制、复制或传播与我院复试相关的内容。复试过程中,所有涉考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对复试过程和内容保密。
    考生报名时已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承诺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考生要切实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自觉学法知法、尊法守法,诚信考试,不参与涉考违法犯罪活动。
    考生应当在考前按我院要求配备网络复试的软、硬件设备,并在规定的时间进行联网调试。联网调试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二、复试的基本要求及各专业拟招生计划
    经我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决定,我院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例不低于120%。根据2021年报考考生的初试成绩和生源情况,报考我院各专业的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已于3月19日在我院官网公布(网页链接: http://www.law.ruc.edu.cn/home/t/?id=57002)。复试名单见附件。
    我院各专业拟招收全国统考考生人数如下(录取阶段将根据生源情况适度调整):


专业名称(代码) 拟招生人数(全国统考)
(030101)法学理论 12
(030102)法律史 4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7
(030104)刑法学 11
(030105)民商法学 13
(030106)诉讼法学 10
(030107)经济法学 7
(03010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2
(030109)国际法学 5
(0301Z1)知识产权法 9
 


注:
(1)本表不含各类专项计划招生名额。各类专项计划,按照学校要求单列。
(2)(030106)诉讼法学统考招生含2个方向:(01)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证据学;(02)物证技术学。
(3)(0301Z1)知识产权法统考招生仅含1个方向(01)法学。
(4)(0301Z2)比较法学与(0301Z4)社会法学等专业需调剂,具体招生名额与调剂复试安排另行通知。


    三、复试内容与形式
    2021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采取远程在线复试方式开展,具体复试内容包括:
    1.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满分250分)
    每位考生面试时间为25分钟左右。专业课面试考察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考生以抽签方式确定面试题目并回答问题;综合素质面试考察考生知识技能、科研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素质、思想状况等。
    2.外语面试(含口语和听力,满分100分)
    每位考生面试时间为15分钟左右。听力考试和口试由精通外语的教师负责,考生以抽签方式确定题目并回答问题。教师根据个人表现给予成绩。考生外语复试仍按初试语种进行。 


    四、复试过程要求
    (一)考生准备
    1.采集音频、视频的设备(电脑、手机等设备)和配件(电源、支架)若干,并按照要求在设备中安装好必要软件。具体软件要求如下:
    (1)复试平台原则上使用腾讯会议,复试期间突发情况下将启用微信或其他软件进行视频。
    (2)请提前下载安装腾讯会议软件,并注册登录双机位需要的两个腾讯会议账号。用于第一机位的腾讯会议软件用户姓名为“考号后5位+姓名+第一机位”,用于第二机位的腾讯会议软件用户姓名为“考号后5位+姓名+第二机位”。 
    (3)请考生在双机位设备上均下载微信软件(备用),并注册登录双机位需要的两个微信账号,用于第一机位的微信用户姓名为“考号后5位+姓名+第一机位”,用于第二机位的微信用户姓名为“考号后5位+姓名+第二机位”。 
    2.良好的网络环境。
    电脑端和手机端须能够采取不同的网络连接模式(无线、有线、移动网络),保证始终具备良好的网络环境。考生应提前测试设备和网络,须保证设备电量充足(自行配好电源、充电线、充电宝等)、网络流量足够、网络连接正常。考试进行中须关闭移动设备录音、录屏、音乐、闹钟等可能影响正常考试的应用程序,并取消锁屏和息屏的时间。
    3.“双机位”等硬件要求。
    两个机位设备即电脑端和手机端要确保声音、画面质量清晰,摄像头像素不低于标清720P(720*1280)。
    “第一机位”设备采集考生音、视频源(考生正前方),要求使用带摄像头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外接摄像头与麦克风,但不得使用耳麦设备)。从正面拍摄,放置在距离本人30cm—50cm处,将头肩部、双手及桌面置于摄像范围内,不得佩戴口罩保证面部清晰可见,头发不可遮挡耳朵,不得戴耳机、耳麦、耳饰等,考试期间视频背景必须是真实环境,不允许使用虚拟背景、更换视频背景。
    “第二机位”设备采集考生“第一机位”显示器及考生所处环境的整体情况(远端)。要求使用带摄像头的手机等移动设备。请准备手机支架或提前摆放第二机位支撑物,从考生侧后方45°距离本人30cm—50cm处拍摄,确保第一机位和第二机位分别从考生面前和身后完整拍摄到考生全身、监考教师能够从第二机位清晰看到第一机位屏幕。“第二机位”须可自由移动,考试过程中考生须根据考官指令随时变换机位位置。复试开始前,考生应当根据考务人员的指令,手持摄像头,环绕360°展示本人应试环境。


    4.独立应试空间。选择独立、可封闭的空间,确保安静整洁,复试期间严禁他人进入考试独立空间,否则复试无效。除复试要求的设备和物品外,复试场所考生座位1.5米范围内不得存放任何书刊、报纸、资料、电子设备等。“双机位”涉及的硬件设备的电脑桌面以及手机不得存放考试相关的电子资料。

    5.两个机位设备内严禁在考试同时打开任何考试相关电子资料,否则按违纪处理。
    6.身份认证及资格审核材料:身份证、《准考证》《复试通知书》《诚信复试承诺书》《复试考场规则告知书》等。
    7.请确保紧急联系人电话畅通,如遇紧急情况能够联系上考生。
    8. 复试过程中不允许使用耳机、耳麦等设备。
   (二)下载复试通知书并缴纳复试费用
    考生须持复试通知书参加复试。进入复试名单的考生务必查看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网址http://pgs.ruc.edu.cn)关于缴纳复试费和下载复试通知书的通知,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网上支付复试费、下载复试通知书,逾期系统将自动关闭缴费和下载功能。
    (三)提交材料
    除须邮寄的材料外,考生线上提交报考资格审查材料,须于3月24日16:00前,将下述提交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系统(网址:http://tuimian.law.ruc.edu.cn/,系统将于3月23日开放报名注册,请提前准备好以下材料),提交材料(请将所有材料按下述顺序合并成一个pdf文件,并在pdf首页自行制作一页材料目录,pdf文件以“报考专业+准考证号后五位+姓名”命名)包括:
    1.身份证明材料
   (1)有效期内的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照片
   (2)准考证扫描件/照片
    2.学历学位证明材料
   (1)往届生须提交有效期内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电子文件及学历、学位证书扫描件/照片,加盖公章的本科阶段成绩单扫描件/照片
   (2)应届生须提交有效期内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和每学期均已注册的学生证扫描件/照片(含学生证封面、学院与个人信息页、注册页)、加盖公章的本科阶段成绩单扫描件/照片
   (3)尚未毕业,但承诺在录取当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提交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扫描件/照片。
    3.其他相关材料
   (1)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报考登记表扫描件/照片(原件须复试前邮寄到我院,使用EMS快递,邮寄地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明法617室学硕教务老师收,电话010-82509226)
   (2)退役大学生士兵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的扫描件/照片等
    4.考生本人签名的《诚信复试承诺书》和《复试考场规则告知书》扫描件(电子版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系统中另行下载)
    5.考生本人签名的《应届生承诺书》扫描件(仅应届生须填写签字,模板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系统中另行下载)
    6.说明:
   (1)考生所提交的材料也将作为新生入学资格审查的复审依据,请考生务必完整、准确、清晰提供,考生如提供任何虚假、错误材料和信息,无论何时一经发现将根据相关规定取消考生录取资格。
   (2)我院审核材料,以考生截止时间内最后一次在系统内保存的提交材料版本为准。
   (3)未提交材料者不得参加线上报到和复试,规定时间前不提交材料者将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
   (4)以上提交材料在测试报到中需核验原件,请考生提前做好准备。
   (四)线上报到、测试与抽签
    复试考生应当按照我院联网调试安排提前配置网络复试环境,并准备好身份证、《准考证》《复试通知书》,和本人签订好的《诚信复试承诺书》《复试考场规则告知书》《应届生承诺书》等(详见“四、复试过程要求——(三)提交材料中的1-7项”),按照我院考务人员的指导,完成线上报到、抽签、身份核验与网络环境测试等环节。线上报到时考生当场宣读《诚信复试承诺书》《复试考场规则告知书》,学院将对宣读过程录音录像。具体安排如下:
    线上抽签预计于2021年3月25日进行,请考生8:30前进入指定的视频会议室进行线上报到(具体场次、会议号和密码另行通知,请密切关注系统通知)。
    2021年3月26日8:30-9:00,我院将安排线上抽签,确定网络复试分组和复试顺序。具体抽签室会议号和密码另行通知,请考生密切关注系统通知。
   (五)复试过程安排
    考生应按照我院通知的复试时间准时参加远程在线复试,无特殊原因未按照考务人员通知时间到场的,迟到20分钟以上或复试过程中未经考务工作人员同意擅自操作复试终端设备退出复试考场的视为放弃复试资格。复试当天,我院安排值班电话(电话号码:010-82509226),考生遇到紧急情况,应提前与我院联系。
    1.候考
    考生应当提前进入候考状态,于整场面试开始前20分钟进入候考室,等待考务人员通知逐一进入面试视频考场。候考中考生应认真阅读网络复试考场规则,并在考试过程中遵守考场纪律。在候考室中,考生不得私自与其他考生交谈,一经发现,立刻取消复试资格。候考具体场次、时间、考场会议号及密码另行通知
    2.身份核验
    考生根据系统公布的复试场次与顺序,按照学院安排进入远程复试考场。进入考场时,考生应将《复试通知书》《准考证》、身份证与本人签订好的《诚信复试承诺书》《复试考场规则告知书》《应届生承诺书》拿在手中,配合复试老师和视频监考员,进行身份视频在线核验,核验过程由学院全程录音录像备查。请考生务必使用高清的视频采集设备,确保复试老师、视频监考员、考务人员可以清楚看到并核验考生证件。
    3.面试
    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时间:3月27日,各专业具体面试场次、时间、考场会议号及密码另行通知。
    外语面试时间:3月29日,各组具体面试场次、时间、考场会议号及密码另行通知。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按复试组老师要求退出网络复试考场。退出考场后,考生不得再进入候考室或复试考场。


    五、复试成绩计算 
    1.原则上要求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成绩150分以上,外语面试成绩60分以上,即为复试合格。
    2.对各项复试成绩合格的考生,分报考专业将复试成绩与初试成绩加权求和,排列录取顺序。初试成绩权重为70%,复试成绩权重30%。

    复试结束后,我院将汇总考生各科目复试成绩,并按照学校规定在我院网站公示,请考生关注我院通知公告。


    六、录取原则
    各项复试成绩均及格的,按报考专业,根据按加权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序排列,择优录取。各类专项计划,按照学校要求单列。


    七、违规处理
    考生应诚信应试,对在考试过程中,违反诚信、规范应试相关规定者,无论何时,一经发现,将取消考试成绩或录取资格,触犯法律的,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八、其它事项
    1、以上复试安排如有变化另行通知。我院本次复试所有通知(包括报到、候考、复试安排等与考试密切相关的消息)将发布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系统中(系统网址:http://tuimian.law.ruc.edu.cn/),请密切关注。因考生错过通知影响考试的,后果由本人承担。 
    2、进入复试名单的考生应当保持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系统填写的本人手机号码和邮箱正确,家庭成员(即紧急联系人)电话畅通,以便接收学院通知。请考生该注意及时接收短信、电话、邮箱的通知;若联系方式有变更,请提前联系报考学院进行更改。 
    3、我院部分专业如需调剂,则调剂办法另行通知。 
    4、本复试办法未尽事宜,由法学院招生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和学院的有关要求确定。
 
    九、咨询方式
    联系电话:010-82509226,联系邮箱:fxxlyruc@163.com
 
重要提示:
1.本次夏令营申请专业为:
(1)法学硕士共13个专业,含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知识产权法、比较法学、社会法学等12个2年制专业;以及知识产权法(理工农医背景)3年制专业。
(2)法律(法学)专业、法律(非法学)专业普通方向、法律(非法学)专业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方向。
以上专业(方向)申请人仅限申报一个。
2.我院按照宁缺毋滥的原则,对于已获得本科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2020年夏令营优胜者,将向学校优先推荐免试攻读2021年硕士研究生。
3.拟申请理工农医背景的知识产权法专业法学硕士研究生和法律硕士(非法学)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方向研究生的学生必须参加本次夏令营(见附1、附件2介绍)。
 一、申请资格
(一)法学硕士研究生夏令营项目
1.申请人须为本科院校是经教育部批准可开展推免生推荐工作的高等院校且本人有望获得2021年推免资格的优秀应届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
2.申报知识产权法学硕士(三年制)夏令营项目只限本科专业为理、工、农、医背景的应届毕业生;
3.申请人成绩排名在本科学校均名列前茅。原则上要求原985学校学生成绩排名30%以内,原211学校学生成绩排名10%以内,其他高校学生成绩排名5%以内;
4.申请法学硕士夏令营项目的学生应具有良好的法学研究素质、浓厚的学术兴趣和从事高水平法学研究的志向;
5.申请人应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原则上须达到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成绩426分(含)以上,或有其他证明本人外语能力的正式成绩证明(如托福、雅思、GRE、小语种成绩等)。
(二)法律(法学)研究生夏令营项目
1.申请人须为本科院校是经教育部批准可开展推免生推荐工作的高等院校且本人有望获得2021年推免资格的优秀应届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报考);
2.申请人成绩排名在本科学校均名列前茅。原则上要求原985学校学生成绩排名30%以内,原211学校学生成绩排名10%以内,其他高校学生成绩排名5%以内;
3.申请人应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原则上须达到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成绩426分(含)以上,或具备同等水平的其他种类外语国家级考试成绩(如托福、雅思、GRE、小语种成绩等);
4.申请人应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法律知识运用能力;申请人核心课程考核成绩为优秀,对于有专业研究潜力和学业进步潜力的学生,将作为重点考核和选拔对象;
5.申请人应具有较强的独立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法律硕士(非法学)普通方向研究生夏令营项目
1.申请人须为本科院校是经教育部批准可开展推免生推荐工作的高等院校且本人有望获得2021年推免资格的优秀应届非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
2.申请人成绩排名在本科学校均名列前茅。原则上要求原985学校学生成绩排名30%以内,原211学校学生成绩排名10%以内,其他高校学生成绩排名5%以内;
3.申请人应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原则上须达到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成绩426分(含)以上,或具备同等水平的其他种类外语国家级考试成绩(如托福、雅思、GRE、小语种成绩等);
4.申请人核心课程考核成绩为优秀,对于有专业研究潜力和学业进步潜力的学生,将作为重点考核和选拔对象;
5.申请人应具有较强的独立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法律硕士(非法学)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方向研究生夏令营项目
1.申请人就读的本科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可开展推免生推荐工作的高等学校且本人有望获得2021年推免资格的优秀应届非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申请);
2.申请人本科专业(不含辅修专业、自学语言等)为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可以申请。申请人应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即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全国专业四级合格以上、葡萄牙语CAPLE考试达到B2以上或具备同等水平的其他外语国家级考试成绩(含全国英语六级、雅思、托福、GRE、其他外语国家级考试);
3.申请人成绩排名在本科学校均名列前茅;
4.申请人核心课程考核成绩为优秀,对于有专业研究潜力和学业进步潜力的学生,将作为重点考核和选拔对象;
5.申请人应具有较强的独立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网上申请
(一)申请人应于2020年6月14日8:00-6月25日16:00登录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卓越法律人才学术夏令营报名系统(http://tuimian.law.ruc.edu.cn/)(以下简称“报名系统”),注册并进行网上报名。
(二)报名须填写《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0年卓越法律人才学术夏令营申请表》(含封面、申请表、自述),并在系统中提交如下申请材料一套。
1.下载打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0年卓越法律人才学术夏令营申请表》(含封面、申请表两部分),按表中提示签字盖章后扫描成pdf文件上传至报名系统;
2.个人自述扫描件(自述须手写,模板在系统中下载);
3.申请人身份证件的扫描件(含学生证盖钢印学校和个人信息页、注册页,扫描成一张纸;身份证的正反面,扫描成一张纸)。若学生证为电子卡,或学生证有部分学期未注册,申请人须提交由所在学校学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在学证明扫描件;
4.申请人本科期间1-5学期成绩单扫描件(须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
5.英语六级证书扫描件或其它外语水平的证明扫描件;
6.本科在校期间获奖证书扫描件(校级及以上等级且不超过三项);
7.本科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情况证明材料扫描件(不超过三项);
8.本科在校期间能体现本人研究能力的法学专业论文或报告(不超过两项,不要求发表,其中至少一篇为独著),申报法律硕士(非法学)普通方向和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方向项目学生提供的论文不限专业;
说明:
(1)如申请时已经完成学校要求的学年论文,应提交经教务部门确认为最终版本的学年论文一份,论文封面须有指导教师的亲笔签字、成绩及电话号码。提交材料时须附本人签署的“独创性声明”。
(2)请提交word版,并以“报考专业(方向)+姓名+论文/研究报告名称”命名。
9.担任学术刊物编辑的学生须提交能够证明其参与编辑工作的样刊或样书扫描件。
(三)我院将对申请者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复审,申请人应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原件纸质版,具体安排另行通知。提交的申请材料原件纸质版内容应当与系统填报内容完全一致,如因不一致影响录取后果由申请人本人承担。提供的电子和纸质申请材料应真实准确,一旦发现在夏令营过程中弄虚作假,有成绩不属实、论文(文章)抄袭、虚报获奖或科研成果等学术不端行为的,一经查实,即取消其夏令营营员、优胜者以及研究生录取资格。
(四)如因疫情提交资料有困难的,请在系统提交时间范围内与我院联系。
三、其他
材料审核遴选工作暂定为6月下旬启动,活动安排暂定为7月中上旬,具体安排另行通知。其他未尽事宜,请密切关注我院报名系统及官方网站通知。
四、联系方式
法学硕士咨询电话:010-82509226;咨询邮箱:fxxlyruc@163.com
法律硕士咨询电话:010-62511339;咨询邮箱:flsslaw@163.com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http://pgs.ruc.edu.cn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http://www.law.ruc.edu.cn/招生栏目
欢迎同学们积极申报并参加此次夏令营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2020年6月 
附1:知识产权法(理工农医背景)专业法学硕士夏令营项目参考材料
具备理、工、农、医学科背景的知识产权法专业法学硕士生可以申请2020年知识产权法专业(理工农医背景)法学硕士夏令营项目,培养地点在本部(北京)。
专业代码: 0301Z1 ,方向代码: 02 。学制:三年;毕业后学位为:知识产权法专业,法学硕士学位。
专业介绍
1986年,我国第一个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中心成立。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在全国高校中设置知识产权法专业,招收知识产权法第二学士学位生,并在民商法学中招收知识产权方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研究人员。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尤其随着中央提出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国家创新型人才战略后,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社会也亟需高层次的知识产权专门人才。中国人民大学又于2007年开始在全国率先招收知识产权法专业的法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并于2009年成立知识产权学院。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人民大学设立了亚太地区唯一的版权与邻接权教席。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成立后,该学院成为教席的主要依托机构。到目前为止,中国人民大学已经培养出近千名各层次知识产权专业或方向的学生。近年来,已派出十余名学生赴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实习。
中国人民大学在总结20多年来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经验的基础上,从理、工、农、医学科毕业生中招收知识产权法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每年15人左右。这是我国高校第一次直接从理、工、农、医学科中通过所在院校推荐的方式招收知识产权法学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国际化的知识产权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突出此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学校将扩大应用课程的教育,并聘请企业界和司法实务界专家开设多门知识产权法应用型课程,并提供实习机会;学校为学生提供多种奖学金,其中包括校研究生基本奖学金、飞利浦知识产权奖学金、隆天国际知识产权奖学金、浩天知识产权奖学金以及法学院为研究生设立的其他奖学金。
附2:法律(非法学)专业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方向夏令营项目参考材料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健全“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机制,完善一站式国际商事解决平台,加强对外执法合作,法学院于2019年4月23日成立了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研究院。研究院将为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政府和企业搭建开展国际商事法律咨询、研究合作与交流、共商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机制的法律服务平台,启动“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法律数据库建设和涉“一带一路”国家国际商事争端案件信息化管理和大数据建设等。研究院将有效推进法学研究、法学教育和法治实践的深度融合,为未来国际商事争端仲裁人才建设提供孵化平台。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方向学生将由法学院和外国语学院联合培养,依托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研究院,开展该方向人才培养等相关工作。 
    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方向师资队伍雄厚、结构合理,由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著名资深国际法学家余劲松教授,著名中青年法学家叶林教授、韩立余教授、肖建国教授,多位法学院和外国语学院的优秀青年教师组成,为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019年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开始设立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方向夏令营项目,旨在吸引一批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的,特别是能够独立承担涉外法律事务,在国际舞台有效维护国家利益和我国公民海外权益的“法律+外语”知识复合型人才。
 法律硕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非法学):英语50,政治50,专业一90,专业二90,总分350

  法律硕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法学):英语50,政治50,专业一90,专业二90,总分350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复试分数线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与学校研究生招生网公布的复试分数线一致,具体为:

  法律硕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非法学):英语50,政治50,专业一90,专业二90,总分350

  法律硕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法学):英语50,政治50,专业一90,专业二90,总分350
学院 教务秘书 电话
法学院 咨询台 82509050
法学博士生 82509229
法学硕士生 82509228
法律硕士生 82509227

    不同于本科教育模式中要求学生对本专业广泛学习与了解,研究生的学习更加侧重对本专业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而导师,往往是作为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的指路人一般的存在。故选择导师是每一个研究生不可避开的重要抉择,具体的选择方式,不同学校有不同安排,考前选择或考后选择等都有,但不论如何选择,对导师有一定的了解是必须的。以下是老师的信息
朱虎
1982年出生,安徽省宿州市人,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教育背景:   
2008.9-2010.7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博士后研究人员
2005.9-2008.7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博士
2002.9-2005.7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硕士
1998.9-2002.7 华东政法学院法学学士

►研究领域:    
民商法,比较法

►社会兼职: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荣誉奖励:   
2013 中国民法学研究会佟柔民商法发展基金青年优秀研究成果奖
2012 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校级一等奖
2012 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班主任
2011 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班主任
201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本科教学优秀奖
2010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科研成果优秀奖
2009 中国政法大学第四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08 佟柔民商法学优秀博士论文奖

►代表性成果:   
论文类:
“规制性规范、侵权法和转介条款”,载《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3期
“物权请求权的独立与合并”,载《环球法律评论》2013年第6期
“物权法自治性观念的变迁”,载《法学研究》2013年第1期
“规制性规范与侵权法保护客体的界定”,载《清华法学》2013年第1期
“返还原物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问题研究”,载《法商研究》2012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民商法学》2013年第3期转载
“财产法内部的区隔与关联”,载《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民商法学》2012年第12期转载
“规制性规范违反与过错判定”,载《中外法学》2011年第6期
“过错侵权责任的发生基础”,载《法学家》2011年第1期
“农地法律制度的变迁与村社治理:一个历史性的解释框架”,载《私法研究》第8卷,2010年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发包方同意:治理的视角”,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2期
“萨维尼法学方法论述评”,载《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第1期
“寻找民法的哲学根基”,载《法制日报》2009年4月1日
“萨维尼视野中的法律关系的界定”,载《比较法研究》2009年第3期
“一部法典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转型”,载《法制日报》2006年12月24日
“萨维尼的《论占有》及其贡献”,载《比较法研究》2006年第6期
“权利客体的理论研究”,载《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第7期,2005年
译文类:
[德]Jan Schapp:“事实构成要件的应用”,载《北航法律评论》第1卷,2010年
[德]萨维尼:《历史法学杂志的目标》,载《历史法学》第1辑, 2008年
[德]蒂堡:《论统一民法对于德意志的必要性》,载《历史法学》第1辑, 2008年
[德]萨维尼:《论占有的丧失》,载《学说汇纂》第1卷,2007年
专著:
《法律关系与私法体系:以萨维尼为中心的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
译著:
[德]萨维尼:《当代罗马法体系》(第一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
[德]萨维尼、蒂堡:《蒂堡和萨维尼论战文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德]萨维尼:《论占有》,第一译者,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代表性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自主项目”,2014
北京市高校青年英才支持计划项目,2013
“规制性规范的违反与侵权责任的构成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1
“德国19世纪私法基础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重点标志性研究课题,2011
“规制性规范与侵权法”,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0
“法律关系和私法体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9

►其它: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邮编:100872
e-mail : rechtzhuhu@hotmail.com

添加中国人民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分数线、中国人民大学报录比、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群、中国人民大学学姐微信、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真题、中国人民大学专业目录、中国人民大学排名、中国人民大学保研、中国人民大学公众号、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网由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