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外国语大学教育学考研难吗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四川外国语大学考研分数线、四川外国语大学报录比、四川外国语大学考研群、四川外国语大学学姐微信、四川外国语大学考研真题、四川外国语大学专业目录、四川外国语大学排名、四川外国语大学保研、四川外国语大学公众号、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四川外国语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很多考生在准备四川外国语大学教育学考研难吗?是考研报考的时候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好吗?适合我吗?对我以后的人生和职业会有帮助吗?考生在准备四川外国语大学教育学专业考研的时候产生这样的疑问是十分正常的。【手机访问

但是考生应当明确的一点是,不论是哪一个专业的研究生,都不存在绝对的好与不好的评价标准。别人适合的专业不一定适合自己,需要考生对四川外国语大学教育学好不好、未来发展方向与考生自己的本科专业、兴趣爱好以及未来发展规划进行结合和分析,理性看待和认真对待考研的专业选择问题,不要因一时冲动或是盲目听取别人的意见而草率决定,往往会在备考期间十分痛苦。

Add 四川外国语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四川外国语大学

考生获取相关有关教育学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四川外国语大学怎么样,学校研究生官方网站会列出详细的招生简章、考试内容、参考书目、历年分数线以及报录比等重要数据,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选择;可以咨询四川外国语大学教育学专业的师兄师姐,获得第一手的信息;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例如考研网、考研论坛等信息来源。
另外,需要详细了解教育学的考研情况的同学,可以点击右侧免费资源我们的学姐,帮你解答报考院校的详细问题。

四川外国语大学教育学好不好,可以从专业排名来判断,其排名的位置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该学科考研难度的大小,包括近几年内该学科全国排名的变化程度。有的专业所在的学校在学校排名系统中并没有靠前的位置也不出名,但是该学科在全国范围内有较高的排名位置;有的专业所在的学校属于全国知名学府,但是该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出名。如果学科与学校在全国均有较高的排名位置,那么该学科属于热门学科,考研的竞争力会相对较大。考生在选择报考教育学之前应当对其全国排名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将学科与学校的排名都纳入考虑的范围之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每年会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对除军事学门类外的全部81个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专业排名,专业排名可以从中检索到。 相对来说,教育学的排名还是相当乐观,是一个具有潜力和发展前途的学科。四川外国语大学教育学中提供了有关四川外国语大学教育学好不好的全面而详细的资料,欢迎考生前往查阅。

四川外国语大学教育学考研难吗
    634教育学基础综合
 
    《教育学原理》王道俊,扈中平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比较教育学》,陈时见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中国教育史》(第三版),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外国教育史》,张斌贤,王晨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复试参考书目:
 
    《教育研究方法》,朱德全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目:
 
    《教育心理学》,张大钧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教育管理学》,张新平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教育学 [0401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四川外国语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 课程与教学论
02 比较教育学
03 高等教育学
招生人数: 14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245 法语(任选一门)
③634 教育学基础综合
备  注: 复试科目: 教育研究方法
同力加试: 1 教育心理学 2 教育管理学
教育学 [0401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四川外国语大学
招生年份:2019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课程与教学论
02比较教育学
03高等教育学
04教育政策与法学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45法语(任选一门)
③634教育学基础综合
备  注: 复试科目: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同力加试:
1教育心理学
2教育管理学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和《四川外国语大学接收2021年推荐免试研究生章程》的要求,结合我院专业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一、教育学院成立接收推免生工作小组,负责教育学院的教育学、学科教学(英语)两个专业的推免生接收工作。本细则相关内容,仅对报考我院专业推免生有效。
专业方向 接收限额
040100教育学
045108 学科教学(英语)
7        19  
  二、申请条件  
1. 申请人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较强的科研潜力,道德品质良好,遵纪守法,有理想,有抱负,刻苦学习,勤于思考,有创新意识。
2. 申请人必须是具有推荐免试权的高校推荐的2021年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并获得所在院校推荐免试资格,占用其本科就读学校的推荐免试指标,推荐手续完备,材料齐全。
3.各实践性教学环节成绩良好,身体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并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要求。
三、申请程序
1.四川外国语大学推免工作均实行网上操作,即申请人获得推免资格后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按照要求进行网上报名,查询招生单位的招收推免生章程和专业目录,复试通知发放和待录取通知发送等也均在推免服务系统上进行,请务必及时登陆该网站。
2. 申请人在推免系统填报志愿后将下列材料PDF格式扫描件以邮件附件形式发送至517725123@qq.com审核备查,邮件名及附件名均命名为“推荐学校+申请人姓名+申请专业名”:
1) 有效期内的身份证、每学期均注册的学生证;
2) 国家级外语考试成绩证明;
3) 对申请有参考价值的其他材料,如本科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得荣誉证书等;
3. 我校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后,通过研招网对其发放复试通知。
 4.收到复试通知的申请人,应在24小时内确认是否同意参加复试,并于规定的时间参加复试。
四、复试考试内容
复试主要采用远程面试形式进行考核,考查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满分为100分。复试具体安排和时间另行通知。
五、接收程序
复试合格者,我校将通过研招网对其发送待录取通知,考生应在24小时内确认是否接受待录取。录取名单将在我校网站和研招网公示。
六、其他事项
1. 申请人必须保证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若申请人提交的信息不真实或不准确,我校不予录取;已录取者取消录取资格。
2.我校确定接收的推免生,在入学报到时未获得本科学历证书者,学校将取消其录取资格。
3. 申请人在本科就读期间应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无任何处罚、处分记录等。
4. 已被接收的推荐免试生不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否则将取消推免生资格。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雍老师;   联系电话:023-65381713    。  
四川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
为方便广大考生进一步了解复试过程,规范学院2015级研究生复试工作,特制定本工作细则。
一.报到、资格审查及体检
1.考生报到
时间:3月25日
上午:9:00—12:00;下午:15:00—18:00
地点:四川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办公室(西区行政办公楼C栋504室)。
考生不能按时报到的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
2.资格审查:
非应届生:报到时交验本人初试准考证、身份证、大学阶段成绩单(须加盖教务部门或档案部门红章,公章复印无效)、毕业证书原件。同时提交本人身份证、成绩单、毕业证书复印件各一份。
应届生:报到时交验本人初试准考证、身份证、大学阶段成绩单(须加盖教务部门红章,公章复印无效)、学生证。同时提交本人身份证、成绩单、学生证复印件各一份。
3.体检:所有参加复试考生均须进行体检(需空腹抽血)。时间为3月27日全天,地点为我校医院。
二.复试安排及联系方式
1.专业笔试,时间:3月26日。上午:09:30—11:30;地点:西区教学楼B栋102室
2.专业面试,时间:3月26日。下午:14:30—18:00;地点:西区办公楼B栋404室
3.同等学力考生加试安排另行通知
4.联系方式,郑老师:023-65381553
三.录取
复试成绩的计算和录取按照《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录取及调剂工作的公告》的规定执行。
教育学基础综合
《教育学原理》王道俊,扈中平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比较教育学》,陈时见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中国教育史》(第三版),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外国教育史》,张斌贤,王晨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复试参考书目:
《教育研究方法》,朱德全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目:
《教育心理学》,张大钧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教育管理学》,张新平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教育学     专业代码:040100     门类/类别:教育学     学科/类别:教育学

专业介绍

江苏师范大学为例
教育学原理硕士点1999年开始招生。现有导师7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4名,博士2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知识扎实,教育科研能力较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中小学教育研究和实践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本硕士点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现设有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德育与人格塑造、学校教育管理三个研究方向。本专业的培养特色是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发展趋势,重视培养适应中小学教育实践工作的高水平、高学历的研究型教师。12年来,本专业已招收研究生120多名,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100%。除部分攻读博士学位和考取公务员的毕业生外,大部分毕业生在中小学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十一五”以来,本专业导师取得了一批较有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先后主持10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出版多部学术专著,在核心期刊上发表50余篇学术论文,多次获得省部级学术成果奖。

专业点分布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天津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北华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鲁东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三峡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中山大学 深圳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喀什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401 教育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31 所,本次参评30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01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A+
2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A+
3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A
4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A
5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A
6 10001 北京大学 A-
7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A-
8 10335 浙江大学 A-
9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A-
10 10635 西南大学 A-
11 10003 清华大学 B+
12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13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B+
14 10384 厦门大学 B+
15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16 10475 河南大学 B+
17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8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19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20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21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
22 10056 天津大学 B
23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B
24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B
25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B
26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B
27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B
28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B
29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30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B
31 10075 河北大学 B-
32 10285 苏州大学 B-
33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B-
34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B-
35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
36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B-
37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
38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B-
39 10681 云南师范大学 B-
40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B-
41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C+
42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43 10108 山西大学 C+
44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C+
45 10135 内蒙古师范大学 C+
46 10247 同济大学 C+
47 10295 江南大学 C+
48 10351 温州大学 C+
49 11078 广州大学 C+
50 11646 宁波大学 C+
51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C
52 10167 渤海大学 C
53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54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55 10418 赣南师范大学 C
56 10512 湖北大学 C
57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C
58 10663 贵州师范大学 C
59 10673 云南大学 C
60 11117 扬州大学 C
61 10066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C-
62 10205 长春师范大学 C-
63 10299 江苏大学 C-
64 10373 淮北师范大学 C-
65 10451 鲁东大学 C-
66 10513 湖北师范大学 C-
67 10590 深圳大学 C-
68 10603 广西师范学院 C-
69 10759 石河子大学 C-
70 11658 海南师范大学 C-

教育学专业考研科目:
政治(100分)、英语(100分)和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
 
教育学考研参考书:
1、教育学原理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
王道俊、郭文安著:《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2004年重印
2、教育史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吴式颖著:《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裴娣娜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1.特殊教育学的就业是最好的,一般都不愁工作,别的方向除非你是学科类教学的那种专业硕士.
2.如果你本科有学科教学的背景,研究生阶段再继续深造,读课教论,毕业后当个老师还是很不错的。现在教育学就业形势不乐观,纯原理方向的就业比较难,还是学一门学科教学,最差的打算也能当一名教师。
3.教育学本身就不是好就业的专业,近年之所以热,是因为,对于想考研的考生来说,可以避开数学+统考的缘故。如果非得在教育学里找出容易就业的专业: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特殊教育学。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也算不错的。我觉得,与其三年后又为工作发愁,不如通过考研博一下,考个容易就业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