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商学院区域经济学考研难吗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山东工商学院考研分数线、山东工商学院报录比、山东工商学院考研群、山东工商学院学姐微信、山东工商学院考研真题、山东工商学院专业目录、山东工商学院排名、山东工商学院保研、山东工商学院公众号、山东工商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山东工商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很多考生在准备山东工商学院区域经济学考研难吗?是考研报考的时候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好吗?适合我吗?对我以后的人生和职业会有帮助吗?考生在准备山东工商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考研的时候产生这样的疑问是十分正常的。【手机访问

但是考生应当明确的一点是,不论是哪一个专业的研究生,都不存在绝对的好与不好的评价标准。别人适合的专业不一定适合自己,需要考生对山东工商学院区域经济学好不好、未来发展方向与考生自己的本科专业、兴趣爱好以及未来发展规划进行结合和分析,理性看待和认真对待考研的专业选择问题,不要因一时冲动或是盲目听取别人的意见而草率决定,往往会在备考期间十分痛苦。

Add 山东工商学院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山东工商学院

考生获取相关有关区域经济学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山东工商学院怎么样,学校研究生官方网站会列出详细的招生简章、考试内容、参考书目、历年分数线以及报录比等重要数据,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选择;可以咨询山东工商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的师兄师姐,获得第一手的信息;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例如考研网、考研论坛等信息来源。
另外,需要详细了解区域经济学的考研情况的同学,可以点击右侧免费资源我们的学姐,帮你解答报考院校的详细问题。

山东工商学院区域经济学好不好,可以从专业排名来判断,其排名的位置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该学科考研难度的大小,包括近几年内该学科全国排名的变化程度。有的专业所在的学校在学校排名系统中并没有靠前的位置也不出名,但是该学科在全国范围内有较高的排名位置;有的专业所在的学校属于全国知名学府,但是该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出名。如果学科与学校在全国均有较高的排名位置,那么该学科属于热门学科,考研的竞争力会相对较大。考生在选择报考区域经济学之前应当对其全国排名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将学科与学校的排名都纳入考虑的范围之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每年会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对除军事学门类外的全部81个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专业排名,专业排名可以从中检索到。 相对来说,区域经济学的排名还是相当乐观,是一个具有潜力和发展前途的学科。山东工商学院区域经济学中提供了有关山东工商学院区域经济学好不好的全面而详细的资料,欢迎考生前往查阅。

山东工商学院区域经济学考研难吗

  考研网快讯,据山东工商学院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山东工商学院区域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目及考试科目已发布,详情如下:

  801—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出版社(第五版),2010年
  《经济学基础》:刘冰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点击【】查看更多参考书目。
【相关阅读】

  友情提示:
  考研信息数量巨大,整理过程中难免出错,欢迎广大研友指正。此外很多历史数据已无处查找,所以为保证考研信息的完整性,考研网真诚欢迎广大研友帮忙补充信息,可回复评论或发送内容至。
  本文系考研网精心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区域经济学 [020202]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山东工商学院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金融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2]经济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2]应用经济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1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01)经济学综合
备  注:

  考研网快讯,据山东工商学院研究生处消息,2015年山东工商学院区域经济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已发布,详情如下:

经济学院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020202区域经济学 不区分方向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3数学三
801西方经济学
复试:经济学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信息经济学、计量经济学

  点击【】查看更多专业目录。

【相关阅读】

  友情提示:
  考研信息数量巨大,整理过程中难免出错,欢迎广大研友指正。此外很多历史数据已无处查找,所以为保证考研信息的完整性,考研网真诚欢迎广大研友帮忙补充信息,可回复评论或发送内容至。
  本文系考研网精心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培养方案修订的基本原则与思想
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反映学科发展动态和建设需要,适应现代化人才培养需求,根据山东工商学院《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经济学院自身特点与实际情况,我院对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产业经济学(020205)、区域经济学(020202)、国际贸易学(020206)三个研究方向的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
此次修订的基本思想是,既要认真总结经济学院多年来研究生培养经验,又要积极吸取校内兄弟学院及国内同行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经验成果;既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要反映学科发展走向和教育趋势,又要有很好的延续性和连贯性;既满足学校培养方案的指导要求,又为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留有足够回旋空间。有基于此,此次修订在“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习年限”、“综合考核与实践等活动环节”、“学位论文”、“培养模式”等六个方面与2014版培养方案大体保持一致,而集中对于“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现将调整内容予以具体说明。
二、“课程设置”修订内容
2015年11月经济学院曾对于硕士研究生专业性课程选课排课出台具体规定并上报研究生处(原文件附后)。此次培养方案的课程调整与上述规定保持一致。学院积极动员骨干授课教师和青年博士收集国内近20所知名大学和优秀财经类高校的课程设置(参考资料附后),综合进行如下修订:
1.产经、区经、国贸三个方向课程数目统一调整为四大类别、共计19门课程。其中“学位公共课”四门、“学位基础课”三门、“专业必修课”四门、“专业及跨学科选修课”统一调整为八门。 
2.“学位公共课”与2014版方案保持一致,四门课程分别为《第一外国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3.“学位基础课”与2014版方案保持一致,三门课程分别为《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
4.“专业必修课”比2014版方案更明确,统一设定为四门,其中《经济学研究方法》、《专业外语》二门课程为通识课程,另外两门课程为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方向必修课。分别开设《中级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理论前沿》(产业经济学方向);《中级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理论前沿》(区域经济学方向);《中级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理论前沿》(国际贸易学方向)。
5.“专业及跨学科选修课”比2014版方案更明确,统一设定为八门,其中《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由原来的专业选修课变更为学院指定课程,剩下七门课程为专业方向课,原则上学生至少可以任选三门。此七门课程是此次培养方案课程修订的重中之重,修订方式有“保留”、“调整”和“替换”三个类型。“保留”即保留2014版方案中的原有课程;“调整”是对2014版方案中的原有课程稍作调整;“替换”是对2014版方案中的不合适的课程删除并替换以新的课程。按照保留2~3门,调整两门2~3门,替换1~2门的比例进行操作。具体方案见表A-C:
表A.产业经济学八门“专业及跨学科选修课”
2014 操作 2017
中国经济问题研究 学院指定 中国经济问题研究
产业规制理论与政策 保留 产业规制理论与政策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 保留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
战略新兴产业专题研究 调整 制度经济学
产业集群与园区经济 调整 区域经济与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 调整 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专题
文化创意产业专题 替换 经济博弈论
煤炭产业及能源经济专题 替换 网络经济学
表B.区域经济学八门“专业及跨学科选修课”
2014 操作 2017
中国经济问题研究 学院指定 中国经济问题研究
区域经济信息系统 保留 区域经济信息系统
规制经济理论与政策 保留 规制经济理论与政策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调整 区域规划理论与实践
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 调整 区域经济发展与政策
城市经济研究 调整 城市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前沿 替换 空间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经典文献导 替换 资源与环境经济理论
表C.国际贸易学八门“专业及跨学科选修课”
2014 操作 2017
中国经济问题研究 学院指定 中国经济问题研究
国际服务贸易 保留 国际服务贸易
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 保留 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
国际贸易学经典文献导读 保留 国际贸易学经典文献导读
区域经济一体化专题 保留 区域经济一体化专题
国际经济学 调整 国际金融学
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 调整 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
WTO与中国 替换 贸易数据挖掘与分析
山东工商学院经济学院
2017年3月9日
附件一:
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性课程选课排课暂行规定
根据《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以及《山东工商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文件精神,结合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实际,针对本院区域经济学(020202)、产业经济学(020205)和国际贸易学(020206)三个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性课程选课排课事项做出如下规定:
1、除思想政治、英语等学位公共课和学位基础课外,每位硕士研究生至少需选择6门专业性课程,其中包含2门学院指定课、1门专业方向课、1门导师指定方向选修课以及2门选修课。
2、学院指定课包括学院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各一门。学院必修课为《中国经济问题专题》(课程代码XS053022,下同),由学院安排教师统一开设。专业必修课是各专业根据专业前沿领域发展情况指定开设的专题性课程(即《区域经济理论前沿专题》(XS051009)、《产业经济学前沿》(XS051007)、《国际贸易理论前沿专题》(XS051013)),由经济学院统一安排,原则上由三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教师组成教学组,根据专业模块分工协作、集体授课。
3、专业方向课是各专业在自身专业方向上开设的必修课,由各专业的导师根据培养方案集体决定并安排教师组织授课,经济学院不再单独安排。
4、导师指定方向选修课,原则上由导师自己组织安排授课或导师指定安排其他具备资格的教师授课,经济学院不再单独安排。
5、选修课是指学院内自选课和跨专业选修课,是学生在征询导师意见基础上,在经济学院不同专业硕士课程和其他二级学院硕士课程中,根据自身研究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经济学院不再单独安排。
6、原则上每位老师每学期最多只能给研究生开设一门课程。
如学校出台新的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需对本计划及时做出调整。
经济学院
二零一五年十一月

附件二:
产业经济学收集课程信息
共搜集山西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西安财经学院、南京审计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贵州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扬州大学共计13所院校的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名称 开设院校(频次)
经济博弈论 山西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南京审计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山东财经大学(6)
制度经济学 山西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西安财经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山东财经大学(6)
网络经济学 山西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扬州大学(6)
区域经济与产业集群理论 安徽财经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贵州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扬州大学(5)
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专题 安徽财经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北京工商大学(4)
市场与消费理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贵州财经大学、扬州大学(3)
生产率评估理论与方法 福建农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2)

附件三:
区域经济学收集课程信息
共搜集河北经贸大学、西安财经学院、南京审计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贵州大学、青岛大学、西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共计13所院校的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名称 开设院校(频次)
城市经济学理论 河北经贸大学、西安财经学院、南京审计大学、青岛大学、西南大学、贵州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10)
制度经济学专题 贵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山东财经大学、西安财经学院、西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6)
区域经济政策 山西财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西安财经学院、青岛大学、福建农林大学(5)
发展经济学 天津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西安财经学院、青岛大学、福建农林大学(5)
空间经济学 合肥工业大学、南京审计大学、青岛大学、福建农林大学(4)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专题 贵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福建农林大学(4)
资源与环境经济理论 天津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山西财经大学、西南大学(4)
区域经济史 贵州大学、天津师范大学(2)

附件四:
国际贸易学收集课程信息
共搜集对外经贸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安财经学院等院校的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名称 开设院校
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 对外经贸、山东财经、西安财经、河北经贸
国际贸易组织专题 中国海洋、对外经贸、安徽财经、南京审计
国际服务贸易 对外经贸、山东财经、江西财经、河北经贸
国际经济法 山东财经、河北经贸、中国海洋
国际投融资决策与风险管理 对外经贸、江西财经、西安财经
贸易数据挖掘与分析 江西财经、中国海洋、南京审计、山东财经

专业名称:区域经济学     专业代码:020202     门类/类别:经济学     学科/类别:应用经济学

开设专业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大学 燕山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财经大学 沈阳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哈尔滨师范大学 哈尔滨商业大学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科技大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南京审计大学 扬州大学 苏州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财经大学 宁波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福州大学 厦门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山东财经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工商学院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郑州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商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财经大学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深圳大学 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大学 海南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 延安大学 西安财经学院 兰州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兰州财经大学 青海师范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 新疆财经大学 石河子大学

专业解析:

1、学科简介
区域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是一门从宏观角度研究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各个区域间的相互关系的经济学科。本学科研究我国国民经济的空间结构和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相互联系。具体研究范围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政策,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我国城市化与城市经济问题,工业布局与项目评估及环境保护,中外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的比较。
它是在经济地理、生产力布局、投资经济和城市经济学基础上形成的,与国民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密切相关。对我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而各地区发展又很不平衡的国家而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从事区域经济学的科研、教学、区域规划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
1)能创造性地进行区域经济研究工作和经济实践工作。
2)能熟练地运用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和现代区域综合集成技术及其方法。
3)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首选英语),能够阅读与理解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初步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各招生单位研究方向和考试科目等不尽相同,在此以同济大学为例:
3、研究方向
(01)城市与区域经济规划
(02)旅游经济开发与规划
(03)城市经济与管理
4、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①101 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 数学三
④817 经济学

此专业大学排名:

0202 应用经济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6 所,本次参评5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55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A+
3 10034 中央财经大学 A+
4 1003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
5 10173 东北财经大学 A
6 10272 上海财经大学 A
7 10384 厦门大学 A
8 10003 清华大学 A-
9 10055 南开大学 A-
10 10246 复旦大学 A-
11 10421 江西财经大学 A-
12 10422 山东大学 A-
13 105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
14 10651 西南财经大学 A-
15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16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B+
17 10038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B+
18 10070 天津财经大学 B+
19 10140 辽宁大学 B+
20 10183 吉林大学 B+
21 10284 南京大学 B+
22 10286 东南大学 B+
23 10335 浙江大学 B+
24 10353 浙江工商大学 B+
25 10456 山东财经大学 B+
26 10486 武汉大学 B+
27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8 10532 湖南大学 B+
29 10558 中山大学 B+
30 10559 暨南大学 B+
31 11482 浙江财经大学 B+
32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
33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B
34 10125 山西财经大学 B
35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36 10247 同济大学 B
37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38 10273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B
39 10280 上海大学 B
40 10327 南京财经大学 B
41 10357 安徽大学 B
42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B
43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44 10593 广西大学 B
45 10611 重庆大学 B
46 10689 云南财经大学 B
47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48 10240 哈尔滨商业大学 B-
49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50 10285 苏州大学 B-
51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52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53 10378 安徽财经大学 B-
54 10385 华侨大学 B-
55 10475 河南大学 B-
56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B-
57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B-
58 10610 四川大学 B-
59 10730 兰州大学 B-
60 11799 重庆工商大学 B-
61 1184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B-
62 90026 军事经济学院 B-
63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C+
64 10207 吉林财经大学 C+
65 10403 南昌大学 C+
66 10427 济南大学 C+
67 10459 郑州大学 C+
68 10484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C+
69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C+
70 10536 长沙理工大学 C+
71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C+
72 10592 广东财经大学 C+
73 10697 西北大学 C+
74 10766 新疆财经大学 C+
75 11560 西安财经学院 C+
76 11646 宁波大学 C+
77 11832 河北经贸大学 C+
78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C
79 10075 河北大学 C
80 10126 内蒙古大学 C
8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C
82 10276 华东政法大学 C
83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84 10295 江南大学 C
85 10299 江苏大学 C
86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C
87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88 10433 山东理工大学 C
89 10589 海南大学 C
90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 C
91 10656 西南民族大学 C
92 10671 贵州财经大学 C
93 10673 云南大学 C
94 10741 兰州财经大学 C
95 11287 南京审计大学 C
96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C
97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C-
98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C-
99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C-
100 10069 天津商业大学 C-
101 10139 内蒙古财经大学 C-
102 10360 安徽工业大学 C-
103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C-
104 10657 贵州大学 C-
105 10681 云南师范大学 C-
106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C-
107 10759 石河子大学 C-
108 11664 西安邮电大学 C-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0202 应用经济学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6 所,本次参评5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55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A+
3 10034 中央财经大学 A+
4 1003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
5 10173 东北财经大学 A
6 10272 上海财经大学 A
7 10384 厦门大学 A
8 10003 清华大学 A-
9 10055 南开大学 A-
10 10246 复旦大学 A-
11 10421 江西财经大学 A-
12 10422 山东大学 A-
13 105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
14 10651 西南财经大学 A-
15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16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B+
17 10038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B+
18 10070 天津财经大学 B+
19 10140 辽宁大学 B+
20 10183 吉林大学 B+
21 10284 南京大学 B+
22 10286 东南大学 B+
23 10335 浙江大学 B+
24 10353 浙江工商大学 B+
25 10456 山东财经大学 B+
26 10486 武汉大学 B+
27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8 10532 湖南大学 B+
29 10558 中山大学 B+
30 10559 暨南大学 B+
31 11482 浙江财经大学 B+
32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
33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B
34 10125 山西财经大学 B
35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36 10247 同济大学 B
37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38 10273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B
39 10280 上海大学 B
40 10327 南京财经大学 B
41 10357 安徽大学 B
42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B
43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44 10593 广西大学 B
45 10611 重庆大学 B
46 10689 云南财经大学 B
47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48 10240 哈尔滨商业大学 B-
49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50 10285 苏州大学 B-
51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52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53 10378 安徽财经大学 B-
54 10385 华侨大学 B-
55 10475 河南大学 B-
56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B-
57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B-
58 10610 四川大学 B-
59 10730 兰州大学 B-
60 11799 重庆工商大学 B-
61 1184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B-
62 90026 军事经济学院 B-
63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C+
64 10207 吉林财经大学 C+
65 10403 南昌大学 C+
66 10427 济南大学 C+
67 10459 郑州大学 C+
68 10484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C+
69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C+
70 10536 长沙理工大学 C+
71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C+
72 10592 广东财经大学 C+
73 10697 西北大学 C+
74 10766 新疆财经大学 C+
75 11560 西安财经学院 C+
76 11646 宁波大学 C+
77 11832 河北经贸大学 C+
78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C
79 10075 河北大学 C
80 10126 内蒙古大学 C
8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C
82 10276 华东政法大学 C
83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84 10295 江南大学 C
85 10299 江苏大学 C
86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C
87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88 10433 山东理工大学 C
89 10589 海南大学 C
90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 C
91 10656 西南民族大学 C
92 10671 贵州财经大学 C
93 10673 云南大学 C
94 10741 兰州财经大学 C
95 11287 南京审计大学 C
96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C
97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C-
98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C-
99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C-
100 10069 天津商业大学 C-
101 10139 内蒙古财经大学 C-
102 10360 安徽工业大学 C-
103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C-
104 10657 贵州大学 C-
105 10681 云南师范大学 C-
106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C-
107 10759 石河子大学 C-
108 11664 西安邮电大学 C-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07年区域经济学专业全国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南开大学 A+ 8 吉林大学 A 15 华东师范大学 A
2 中国人民大学 A+ 9 武汉大学 A 16 上海财经大学 A
3 兰州大学 A+ 10 南京大学 A 17 四川大学 A
4 暨南大学 A+ 11 中山大学 A 18 复旦大学 A
5 厦门大学 A+ 12 河南大学 A 19 东南大学 A
6 北京大学 A 13 西安交通大学 A 20 清华大学 A
7 东北师范大学 A 14 西北大学 A 21 东北财经大学 A
 
B+等(32个):西南财经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湖南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重庆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燕山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南昌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深圳大学、湘潭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徐州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贵州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同济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B等(31个):云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广西大学、宁波大学、江西财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中南大学、新疆财经学院、辽宁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河海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大连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华侨大学
 
 
C等(22个):名单略
 
    2015-2016年区域经济学专业全国排名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中国人民大学 5★ 171
2 中央财经大学 5★ 171
3 南开大学 5★ 171
4 厦门大学 5★ 171
5 兰州大学 5★ 171
6 北京大学 5★ 171
7 武汉大学 5★ 171
8 暨南大学 5★ 171
9 清华大学 5★ 171
10 重庆工商大学 4★ 171
1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4★ 171
12 吉林大学 4★ 171
13 东南大学 4★ 171
1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4★ 171
15 华东师范大学 4★ 171
16 上海财经大学 4★ 171
17 河南大学 4★ 171
18 湖南大学 4★ 171
19 复旦大学 4★ 171
20 华中科技大学 4★ 171
 
区域经济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①101 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 数学三
④817 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考研参考书: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刘诗白《政治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就业:
 区域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适合在政府部门、大型企业规划部门、咨询机构、房地产行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等领域,从事区域经济规划与管理、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资本运营、城市规划管理、房地产投资与营销、教学科研等高层次经济决策与管理及教学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