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土木工程研究生辅导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山东农业大学考研分数线、山东农业大学报录比、山东农业大学考研群、山东农业大学学姐微信、山东农业大学考研真题、山东农业大学专业目录、山东农业大学排名、山东农业大学保研、山东农业大学公众号、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山东农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山东农业大学微信
找研究生辅导

山东农业大学土木工程研究生辅导 对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高效考研方法,山东农业大学土木工程研究生辅导,研究生会根据情况提供部分考研资料等,并根据学员的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和划出考研的重难点,并有答疑解惑的课程设置,让你的学习更有效率,尤其是学长学姐更了解本专业导师的一些情况,历年出题的规律,会让你的备考事半功倍,花更少的时间取得更多的成绩进步。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土木工程的研究生。

因为山东农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考研辅导一对一
考研一对一辅导班
考研派考研题库
考研派考研督学
考研派考研1v1答疑
考研派研究生筛选流程
考研派辅导方法
考研派口碑
考研派一对一辅导口碑
考研派课程体系
考研派服务流程
考研派
考研派考研问题
考研派考研资料
考研派研究生学长
考研派考研辅导
考研派考研真题资料等
Add 山东农业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山东农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考研录取分数线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信息,因为研究生录取分数线直接就决定了考生需要考取考多少分才能达到成功被院校录取的一个最低标准,这也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的一个奋斗的目标和计划的基准。另外,考研录取分数线也是考生在前期择校、择专业的一个判断依据,如果考研录取分数线过高的话,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考生就会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可以进行自我衡量能否达到最低分数的要求而进行合理的选择。如果山东农业大学土木工程考研录取分数线(尤其是历年分数线和复试分数线)相对而言较低的话,对于考生来说成功的几率就会比较大,备考过程也会相对的容易。考生获取山东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分数线的途径有很多:研究生官网上通常会有详细的历年分数线情况,考研网站、论坛上也会有相关的资源。考研派的中就为大家总结了详细的山东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录取分数线情况,以供大家选择使用。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土木工程的研究生。

山东农业大学土木工程考研考试科目


  李晓晨,男,山东临沂人,1970年出生,副教授,工学博士,理学博士后。主要从事污水处理理论与技术、城市河流治理以及湖泊富营养化等方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主讲课程为水质工程学、水处理微生物、地下水污染控制、水质监测、水资源与水环境评价等。

  近年来主持或参与的科研课题

 

起 止 年 月 项目来源 项目名称 经费额(万元) 项 目 分 工
2001.1-2004.12 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50238050) 城市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优化及中水回用研究 120 主要完成人
2004.04-2006.12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4115) 废水生物处理厌氧反硝化机理及反应动力学研究- 7.5 课题负责人
2004.08--2006.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379012 水利工程对水生态系统净污能力的影响规律及修复理论 120 主要完成人
2004.04-2007.03 国家"973"项目课题,2002CB412303 入湖小流域生态系统特征及水网生源要素输移过程研究,   主要参与
2008.02-2009.12 与淮河水利委员会水资源合作项目 东平湖沉积物中营养元素的形态分布规律及其生态风险预测研究, 10 课题负责人
2009.01-2011.12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0801203) 莠去津与镉复合污染的生态毒理效应 20

主要参与(第二)

2009.01-2010.1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80431214) 重金属离子对污水生物脱氮处理的影响研究 3.0 课题负责人
2008.07-1012.08 国家"973"项目子课题(2008CB418203-3-2) 湖泊沉积物中汞和砷的生物有效性研究 10 子子课题负责人
2009.01-2009.12 徐州市鼓楼区政府 徐州市鼓楼区水污染控制规划 10 课题负责人


  近年来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1.Chao Wang, Xiao-Chen Li﹡, Hai-Tao Ma, et al. Distribution of Extractable Fractions of Heavy Metals in Sludge During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6, 137(3):1277—1284. (SCI, 通讯作者) 
  2.Chao wang, Xiaochen Li﹡, et al. Total contents and extractable fraction of metals in sludges from urba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of China. Pedosphere, 2006, 16(6): 756--762.(SCI, 通讯作者) 
  3.Chao Wang, Xiao-chen Li﹡, Xin Hu, et al. Pb, Cu, Zn and Ni concentrations in vegetables in relation to their extractable fractions in soils in suburban areas of Nanjing, China. Polis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2006, 16(2): 199--207. (SCI, 通讯作者). 
  4.Chao Wang, Xiao-chen Li﹡, et al. Vertical distributions of phosphorus fractions in sediments of three typical shallow urban lakes in P.R. China. Polis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2008, 17:155-162. (SCI, 通讯作者). 
  5.李晓晨, 杨敏, 王超等. 城市污水H-A-O 生物脱氮工艺研究.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34(4): 370—373. 
  6.李晓晨, 吴成强, 杨敏等. 用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填料特性比较研究.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5,6(1): 44--47. 
  7.李晓晨, 潘俊成. 水解作为污水生物脱氮预处理工艺的可行性研究. 江苏环境科技, 2004,17(1): 1—3. 
  8.李晓晨, 杨敏, 吴成强等. 城市污水高效低耗生物脱氮工艺研究. 江苏环境科技, 2003, 16(3):1—3. 
  9.李晓晨, 马海涛, 冯士龙等. 污泥中Cd、Pb和Zn的形态分布及在小麦幼苗中的富集作用.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7, 30(3): 1--4. 
  10.朱 萍, 李晓晨, 王 超, 马海涛等. 污泥中重金属形态分布与可浸出性研究. 河海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2):121-124. 
  11. 李晓晨, 赵 丽等. 玄武湖中上覆水,间隙水和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 31(5): 4—6. 
  12. 李晓晨, 赵 丽等. 浸提剂pH值对污泥中重金属浸出的影响. 生态环境, 2008, 17(1): 190—194. 
  13. 李晓晨, 赵 丽等. 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泥的理化特性变化. 中国给水排水, 2008, 24(9): 78—82. 
  14. 郭志勇, 李晓晨, 马海涛等. pH值对湖泊沉积物中P的释放及形态分布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3):873- 877 E-mail: lixiaochen02@163.com 电话: 0538-8248763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本学位点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本学位点立足于山东省建筑与土木工程大省的区位优势,发挥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双重作用,培养掌握先进技术、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硕士人才。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在迅猛发展,对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量大,本学位点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基础理论知识、系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较强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人才培养定位:面向山东及全国建筑与土木工程行业,培养身心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技术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
办学特色:在我国“一带一路”、城镇化建设等时代发展背景下,本学位点结合学校办学优势,在抗震节能与生态宜居村镇建筑、建筑结构诊治与新材料、岩土工程检测与控制以及水处理新技术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白清俊
  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水土工程学科负责人。1999年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于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区域节水技术措施的研究并任教至今。任“农业水土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学与水资源”等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有“节水灌溉技术”,“灌溉排水理论与技术”和“农业水土资源与环境”。先后主持参加过“华北棉花、玉米灌溉制度试验研究”等系列课题,参加完成总理基金“华北农业节水技术体系研究”,山东省科技厅项目“生态建设措施与涵养水源关系研究”、“玉米调亏灌溉节水模式研究”和“滴灌条件下土壤盐分的运动规律试验研究”多项科研项目,主持完成山东省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及节水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约20多项生产项目。目前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村镇整治关键技术研究”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灌溉农业节水潜力及分区节水灌溉模式研究”,以及两项横向课题。获山东省优秀软科学成果三等奖1项,省水利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 教学上主要承担《农田水利学》、《水土资源评价与规划》、《节水灌溉原理与技术》和《专业英语》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主持编写《灌溉排水工程学》和《专业英语》两部教材。获山东农业大学“优秀班主任”、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

  联系电子信箱: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土木工程 [0814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山东农业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4]土木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岩土工程(02)结构工程(03)市政工程
招生人数: 6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72)材料力学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73)水处理微生物学
备  注:


  刘福胜;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4年9月;民族:汉; 教授,博士;从事专业:水利工程,结构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结构非线性分析,流体和固体的耦合分析;主要社会兼职:中国水利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岩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农业顾问团成员、建设监理工程师、山东省建筑工程评标专家、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员。开设课程主要有:理论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结构优化设计、结构动力学、塑性力学等。主持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完成“863计划”、“国家十五”、“国家十一五”、省科技攻关项目等12项。主持国家教育部教研和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项目4项,主持山东农业大学校级教研课题二项,近年来,公开发表科技论文40余篇,教学研究论文5篇,其中核心期刊31篇,先后编写出版教材5部。先后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山东省水利科技进步奖”等奖励8项。

  联系电话:13581142368  E-mail:stnwsh@163.com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的前身是1955年7月成立于济南的山东省济南水利学校,1958年迁址泰安,1999年与山东农业大学合并成立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历经六十余年的发展,依托山东农业大学办学优势和特色,形成了水利工程优势突出、农业水土工程特色鲜明、土木工程协同发展,在国内外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高水平工科学院。
学院现有教职工114人,其中专任教师91名,教授14名,副教授44名,具有博士学位的41名。现有本科生2400余人,研究生近200人。
学院设有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筑学等7本科专业,其中水利水电工程和土木工程为山东省特色专业。水利水电工程被批准为“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和“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建设专业,两次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土木工程专业(群)被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为自筹经费立项建设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现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课程13门,校内外教学科研实践育人基地40多个。
学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100余项,完成横向课题200余项,经费3000余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院现有农业水利工程博士点,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与水利工程领域专业学位授权点。水利水电工程和结构工程为山东省重点学科,土木工程为山东农业大学“十三五”重点培育学科。
学院现有山东省农田水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村镇住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利土木工程实验中心和岩土工程与土壤物理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5000余万元,实验室面积10000余m2。现有水利水电工程结构与材料研究所、生态水利与农业水土工程研究所、水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工程水利学研究所、水文与水资源研究所、智慧水利研究所、生态水利研究所、土木工程结构与材料研究所、村镇住宅工程技术研究所、市政用水安全研究所、建筑智慧化研究所、绿色建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岩土工程灾害预防控制研究中心等14个科研机构。
学院与普渡大学、南弗罗里达大学、华盛顿州立大学、阿尔伯塔大学、西澳大学、里尔大学等国外院校,以及河海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山东省水利厅、山东省水文局等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在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一、个人简介
  张建刚,男,1974年1月出生,西南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副教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九三社员。 
  二、主要研究方向
  主讲桥梁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路桥施工技术与管理等专业课程。主要从事工程结构设计理论方向的研究。
  三、科研课题
  目前主持校青年创新基金项目1项。主要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有: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大型跨江海隧道结构力学特征及整体化设计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水压铁路隧道泄水式管片衬砌荷载及力学特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型跨江海盾构法隧道施工期流固耦合问题研究”;铁道部重大科研项目“狮子洋水下隧道结构静动力学特征及关键技术参数试验研究”;武汉长江隧道工程联合体指挥部委托项目“武汉长江隧道管片衬砌结构力学特征与关键设计参数研究”;铁四院委托项目“南京长江隧道工程管片衬砌结构关键技术研究”等。 
  四、论文著作
  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12篇,其中EI检索论文6篇。编写出版教材2部,并撰写学术专著1部,该专著得到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联合资助。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一、基本情况 
  姓名:翟爱良 
  姓别:男 
  出生年月:1963年10月 
  民族:汉 
  工作时间:1985年7月 
  现专业技术职务及聘任时间:教授, 2003年10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从事专业:结构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结构工程鉴定与加固 
  最后学历及授予学校:硕士,同济大学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行政职务: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 
  主要社会兼职: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建设监理工程师、山东省建筑工程评标专家、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员、泰安市科委建筑工程鉴定专家、泰安市房地产评标专家 

  二、近年学术科研情况
  发表论文36篇,有代表性的论文有:
  预应力碳纤维布与钢板复合加固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试验研究,2009.09水利水运工程学报,第一位; 
  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梁斜截面承载力实验与分析,2009.12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第一位; 
  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无腹筋混凝土梁斜截面试验研究,2009.12水资源水工程学报,第一位; 
  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刚度分析与计算,2002.3结构工程师,第一位; 
  粘钢加固混凝土梁疲劳性能的试验研究,2002.3青岛建工学院学报,第一位;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领域代码:085213
 
一、培养目标
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建筑企、事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培养目标为:
1. 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努力为祖国建设服务。  
2. 本领域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较为扎实和系统的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及其宽广的专业知识;了解相应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运用先进技术方法解决在相应工程领域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的问题;具有独立担负相应工程领域的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  
3. 了解本学科的研究现状、主要成果和发展方向,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专业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规范地撰写或创作研究论文或作品。
4. 掌握一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二、学科方向
建筑与土木工程是研究人类社会和生活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设计、建造和维护的工程领域,重点培养从事建筑与结构设计、城市和村镇规划、市政工程设计、地下与水工结构设计及其勘测、施工、维护等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研究领域涵盖了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岩土与地下工程、市政工程3个研究方向。
1. 工程结构与新材料
该研究方向综合应用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有限元分析与地震工程学等基本知识和手段来设计解决工程建设中有关结构和材料问题的学科。涉及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及组合结构、大跨与空间结构、工程抗震、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和高性能混凝土、环境友好生态混凝土、特种混凝土的配制和耐久性能等方面的研究。
2. 岩土与地下工程
该方向综合应用岩石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学与基础工程学的基本知识和手段,研究解决工程建设中有关岩体、土体变形及稳定问题等,涉及石油工程、矿山工程、边坡工程、城市地铁工程、交通隧道工程、地下建筑工程、地基工程、深基坑维护工程等与岩土有关的工程学科领域。
3. 市政工程
该方向以水力学、水化学和水处理生物学为基础理论,主要研究水处理理论与技术、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给排水工程系统及其优化、建筑给排水理论与技术、供热行业设备创新、供热管网优化运行及调度、城市燃气输配理论以及燃气应用设备及产品开发等的理论及应用技术的研究。
三、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践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
根据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特点,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均实行学分制培养模式,达到工程硕士学位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第三学期学生到校外实践基地以顶岗实习兼科研的模式实践,保证学生接触生产实际的时间,稳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二年,四年不毕业者作结业处理。
五、课程学习与必修环节
总学分不得少于32学分,最多不超过36学分。
1.课程学分
① 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
② 课程总学分不低于26学分,其中公共课(学位课程)7学分,领域主干课12~14学分,选修课5~8学分。
2.必修环节、校外实践研究
课程设置(见附表1)。
校外实践研究6学分。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全日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6个月,不具有2年企业工作经历的全日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1年。实践研究结束后,研究生应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专业实践报告。
3.补修课
跨学科或同等学力研究生,须在导师指导下补修2-3门本学科本科主干课程,计成绩,不计学分。补修课程成绩不合格者,不进行中期考核。
六、毕业与学位要求
毕业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鼓励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本学院,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事业单位的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
1. 论文评审应审核:论文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2. 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3. 论文除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外,还应有2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专家评阅。
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本领域相关的专家组成。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学院院长(签字: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签字
         学院(公章)                                         日期:
 

附表1                  
水利土木工程 学院 建筑与土木工程 领域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授课学院 备注


GZ012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专硕) 2 32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GZ011002 英语(专硕) 3 32 1 外语学院  
GZ014001 工程伦理 2 32 1 水土学院  




SO14040F 高等岩石力学 2 36 1 水土学院  
S014021F 流体力学 2 36 1 水土学院  
SO14005F 结构动力学 2 36 1 水土学院  
SO14172 结构优化设计 2 36 1 水土学院  
SO14150 水泥基材料物理化学 2 36 1 水土学院  
SO14152 现代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2 36 1 水土学院  
S014105 厌氧生物处理理论与技术 2 36 1 水土学院  
SO14138 高等工程热力学 2 36 1 水土学院  


GS017002 中国传统文化 2 36 1 文法学院  
GS016001 文献检索 1 18 1 图书馆  
SO14178 土木工程专业外语 1 18 1 水土学院  
S014181 工程数学软件应用技术 2 36 1 水土学院  
SO14048 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1 18 1 水土学院  
SO14182 工程结构耐久性及评价方法 2 36 1 水土学院  
SO14183 结构加固理论和方法 2 36 1 水土学院  
SO14184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 2 36 1 水土学院  
S014103 水处理实验新技术 2 36 1 水土学院  
SO14185 给排水工程系统优化 2 36 1 水土学院  
SO14146 热湿环境理论与技术 1 18 1 水土学院  
SO14186 人工环境控制新技术 2 36 1 水土学院  
SO14187 能源利用技术与优化 2 36 1 水土学院  
必修
环节
QZ014001 校外实践研究 6 96 2-4 水土学院  
  开题报告 0   2 水土学院  
  中期考核 0   3  
  实践报告 0   4  
跨专业或同等学力补修本科生主要课程 BX014003 结构力学 不计学 分 81 2 水土学院  
BX014001 钢筋混凝土结构 108 2 水土学院  
BX014017 建筑材料 54 2 水土学院  
BX014022 岩土力学 48 1 水土学院  
BX014012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60 2 水土学院  
BX014011 水质工程 54 1 水土学院  
 
 
085214水利工程(专业学位)
本学位点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水利工程领域主要面向水利行业及相关工程部门,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山东省是水利大省,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任务艰巨,工程管理和施工单位对高层次人才需求旺盛,本学位点具有广阔的社会需求空间。
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水利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水利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掌握从事水利工程领域工作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该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的能力。
办学特色:确立了立足山东、服务北方、面向全国的办学定位;构建了“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培养方案;形成了工程特色、区域特色明显的,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
082800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
本学位点为本学院与我校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合办,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本学院设有:灌溉排水理论与新技术一个研究方向。
本方向主要研究领域为灌排理论与技术、农业水土资源与环境、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重点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农田水循环规律、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以水调质、引黄灌区泥沙高效利用和滨海盐碱地治理等研究。在极端气候条件下作物的需水规律分析、节水灌溉条件下作物品质变化机理和形成规律以及引黄灌区内浑水灌溉方法及其对灌区内土壤质量的影响等方面形成了优势和特色,可为我国北方农田精准灌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马树升

  男,1957年10月生,1982年1月毕业于河海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泰安市委副主委,政协泰安市委员会常委。
  主要从事水利水电、节水灌溉、城镇给水排水领域的教学、科研和生产工作。
  
  一、研究成果
  1、城市供水水厂及管网无线数传实时监测调度系统研究,
  获山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2、水库灌区自动化测水量水无线数传自动调度系统,
  获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3、丘陵山区引种紫花苜蓿的水保效果及经济效益研究,
  获山东省水利厅二等奖。
  
  二、获得专利
  1、 埋藏伸缩式草坪喷头保护器
  2、 木本植物根部贮水延时渗灌装置
  3、 挡土墙或衬砌渠道上防回漏排水管
  4、 木本植物根部贮水土壤渗吸负压延时灌水装置
  5、 明渠非恒定流流量监测方法及装置
  
  三、著作
  1、《乡镇供水》
  2、《乡镇供排水》
  
  四、主要论文
  1.Grey model on ground water quality
  2.Evaluation of water quality via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3.On grey reliability in styucture
  4.灌区水情无线数传实时监控的内容和方法
  5.管井出水量减少机理分析和处理措施探讨
  6.超声波流量计的测流原理及其应用研究
  7.对山东节水灌溉发展现状的思考
  8.基于GPRS数据传输的恒压供水远程监控系统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路则光,男,汉族,1973年12月出生,副教授,木材科学与技术(家具设计与工程)专业工学博士。主要讲授家具制造工艺、家具设计、木材学、现代家具审美与赏析、家具史等课程。主要从事家具设计与工程、装饰木制品、建筑用农作物秸秆纤维保温材料的科学研究。曾完成了“杨木绿色(高档)家具表面装饰技术研究”、“多层实木复合地板防变形和防漆膜开裂技术研究”、“多层实木复合地板翘曲变形和漆膜开裂标准制定项目”等课题,正进行“纤维混凝土夹心秸秆压缩块砌块研究与开发”、“家具用水性封闭底漆在干燥过程中的水分移动规律研究”等项目,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申请并获授权17项专利,参编《涂料与涂装工》培训教材1部。2010年,在“弘扬农大精神”教育征文活动中获“优秀奖”;获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指导的毕业设计获“山东农业大学优秀毕业设计三等奖”;撰写的“木家具用水性封闭底漆在不同干燥条件下的水分挥发规律研究”在第四届中国国际水性木器涂料发展研讨会上获“优秀论文奖”;撰写的“家具专业化涂装的优势与模式”在中国家具协会组织的“中国家具业可持续发展大讨论”征文活动中获“优秀论文奖”。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毛伟兵
  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工程系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水土工程、水土资源与环境。主讲《水环境工程》、《水土保持概论》、《环境工程概论》、《土壤水动力学》、《土壤与农作学》等多门本科及研究生课程,并获山东农业大学教师教学质量优秀奖三等奖。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963前期专项研究课题“农业生态系统健康与突变机制研究子课题——施肥对农业生态系统影响机制研究”、山东省水利厅“GIS在黄河三角洲水资源动态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大汶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山东省教委“波涌流节水灌溉技术水力自动装置研究”、“东平湖生态环境的调查评价及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以及重点学科课题“调亏灌溉中土壤生态水分最佳亏缺量的研究”和横向课题“小开河生态灌区建设与管理运行模式研究”等各级科研课题7项。其中有两项课题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近几年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科研和教学论文20余篇,并获山东农业大学优秀科研论文。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李天科

  1.个人简历 教授、男、汉族、党员、1957年4月出生于大连市。 1978年2月…1982年1月就读于大连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工学士。 1998年…2000年参加合肥工业大学水工专业研究生班学习。 硕士研究生导师。 山东省建设工程评标专家-----水工专业 。山东水利科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水利学会水力学专业会员。
  2.主讲课程:水工建筑物、水电站、水利工程施工等 。
  3.研究方向:水工结构工程、水电站经济运行 。
  4.科研成果: 1)小水电站运行研究 省水利二等奖 主持人 2)土坝护坡技术研究 省水利二等奖 主持人 3)平原水库优化设计 省教委三等奖 主持人 4)水库渗漏分析研究 省水利三等奖 主持人 5)拱形网格护坡应用 省水利三等奖 。
  5 .主编高等学校精品规划教材一部:《水利工程施工》;专著一部:《低水头水工建筑物设计》。发表专业论文30篇。 
  6 .参加过近百项不同类型的水利工程设计、咨询、事故处理。
  7 .人生目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愿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赵兴忠,男,汉族,1966年8月出生,工学硕士,副教授,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主任,山东农业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1989年7月毕业于重庆建筑大学,同年分配到山东水利专科学校,2000年并入山东农业大学工作至今。中国水利学会会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员,山东省市政工程协会会员。主要从事给水排水工程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的教学、科研和生产服务工作。研究方向:建筑设备及水处理工程。先后主讲《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建筑设备工程》及《建筑环境控制与设备》等多门课程。近年来,主编教材6部,参编校内教材2部;发表科研论文22篇;完成省级及以上科研课题6项,其中一项获省水利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参与完成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环保工程、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监理及可行性研究多项。其中一项获得1999年度全国“鲁班奖”,三项获得山东省规划设计奖。

  联系电话:0538-8249587
  Email:  ;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081500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
本学位点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设有: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利水电工程和农业水土工程三个研究方向。
方向一:水文学及水资源。本方向主要研究领域为水文循环与水资源演变机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水安全与水生态。重点开展了流域和区域中水文物理规律、水资源形成、演变及优化配置与调度、水资源勘探、水灾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在水文地球物理与基岩构造水探测、双标准梯级水库联合预报调度、包气带水文过程、地下水超采与漏斗恢复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优势和特色,为我国干旱半干旱、湿润半湿润地区水科学问题的解决与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方向二:水利水电工程。本方向研究领域包括工程水力学、结构检测、土石坝渗流与健康评价。主要开展了引黄管道输水、溢洪道导流墙、跌坎消力池、梯级橡胶坝塌坝泄流等工程水力学,以及工程结构损伤检测、土石坝防渗体破坏、平原水库风险评价、渗流-应力耦合效应等研究。在导流墙改善溢洪道水流、不同消力池结构水流特性、梯级橡胶坝控制运用、板结构及小波与分形结合梁类结构损伤检测等方面形成了优势与特色,可为工程设计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方向三:农业水土工程。本方向主要研究领域为灌排理论与技术、农业水土资源与环境、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重点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农田水循环规律、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以水调质、引黄灌区泥沙高效利用和滨海盐碱地治理等研究。在极端气候条件下作物的需水规律分析、节水灌溉条件下作物品质变化机理和形成规律以及引黄灌区内浑水灌溉方法及其对灌区内土壤质量的影响等方面形成了优势和特色,可为我国北方农田精准灌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孙勇,男,汉族,1973年12月出生,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在教学中,为本科生讲授《结构软件应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基础工程》、《结构抗震》、《结构实验》等多门课程,为研究生讲授《高层建筑结构理论》、《高等钢结构》等课程。在教学之余积极进行教学研究,论文“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研究”,获得“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优秀论文一等奖。结合现代知识更新发展状况和课程特点,主编高等学校“十二五”精品规划教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及土木工程新世纪精品教材《基础工程》等教材多部,主编《绿色建筑》丛书等科技图书多部。在科研上,主要进行高层建筑结构、结构抗震、预应力结构的设计实践及科研工作。撰写科研论文多篇,其中“Application Research on External Prestressing Acted on Laminated Concrete Beams in Aseismic Strengthening”于2010年被科技会议引文索引CPCI-S收录,“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for Engineering Site Option”于2012年被工程索引EI收录。参加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村庄整治关键技术研究”(2006BAJ05A07),并主持其中“艾特美芯样板房结构体系开发与设计”。参加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超细粉煤灰在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硬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ZR2012EEQ014)。主持横向课题“泰山文化艺术中心抗震与抗连续倒塌性能研究”。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戴景军,男,汉族,1962年9月出生,副教授,工程力学系主任。

  参加工作至今,每学期都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先后为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共开设了10门课程,平均每学年教学工作量300个以上。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都能以主人翁的精神,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进步,努力备好、上好每一堂课,教学效果优良。在多次学校和部门组织的教学督导组和学生对任课教师打分评比中,成绩名列前茅。两次获原山东水利专科学校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多,一次获山东农业大学学生心目中十大优秀教师提名奖,所在系获山东省教学团队。

  近年来,主持、参与省校教研项目6项,主副、副主编规划教材7部(其中《建筑力学》(上、下册)于2001年获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道路工程力学》于2008年获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撰写教研论文9篇(其中一篇于2008年获学校优秀教研论文二等奖)。多年来利用业余时间为我院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考研辅导、答疑,学生在报考同济大学、河海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的力学成绩平均都在130多分,有的学生能考出147的高分。2007年是我校首次参加全国力学竞赛,在没有任何经验的并且多数高校都是硕士、博士研究生或力学专业的学生参加的情况下,通过我与其它教师的认真辅导,有一人获优秀奖;2009年全国力学竞赛中,有一人获三等,二人获优秀奖。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081400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
本学位点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设有:结构工程、岩土工程两个研究方向。
方向一:结构工程。本方向研究领域包括村镇建筑新技术与理论、混凝土材料与结构耐久性、结构检测与加固、工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再生利用等。在村庄规划与空心村整治、农村厕所改造与新型生态厕所建造集成技术、农村新型住宅研发、农村垃圾处理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近5年本研究方向共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8项,经费1000余万元,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专利1件。围绕废弃砖瓦、农作物秸秆、工业废渣等工农业固体废弃物,在新型保温建筑材料、混凝土材料与结构耐久性、工程结构损伤诊断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应用基础研究,近5年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经费800余万元,发表论文40余篇。
方向二:岩土工程。本方向研究领域包括岩土工程结构变形与破坏机理、地下岩土工程稳定性控制、岩土工程结构稳定性监测与评价等。在建(构)筑物基础稳定性分析、土工构筑物的安全控制、监测与管理、基于流变特性围岩分类的地下岩土工程非线性破坏机理及其稳定性控制与监测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基础应用研究,研究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近5年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经费500余万元,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3部。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专业代码:081400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土木工程

专业介绍

北方工业大学为例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涵盖内容非常宽泛的研究领域,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其涉及的技术领域还在不断地拓展新的学科分支和新的研究方向;然而,新的基础理论和高新技术不断地融入,使本学科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得到发展,广泛应用到工程实际中,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如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分析技术、全球卫星定位、遥感技术、新材料和智能材料、建筑节能技术等,都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包括空间技术在内的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土木工程技术,因此,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永恒的“朝阳产业”。
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成立于1984年,2004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目前已毕业硕士研究生200多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十余名,本专业在校硕士生近200名。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涵盖了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四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形成了“岩土与地下工程”、“新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节能与环境”和“工程防灾减灾”三个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与研究特色的研究生培养领域。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及升学率连年达到100%,毕业生因其良好的综合能力而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学科特色
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学科组在岩土工程领域先后承担国家重点项目中的大型岩石工程、地下工程和隧道工程,矿山工程中的高边坡、松散介质工程、以及地下工程开挖诱发地质灾害评价及其控制技术等重要研究项目。在建筑结构及其抗震领域先后承担了建筑结构设计及其灾害评价、工程抗震设计及其安全评价等许多重大工程项目。
近十年,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多项,其中一等奖10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0余项,出版专编著及教材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在某些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社会的好评。
优秀的研究成果带动了研究生教学质量的飞跃,一方面能够使研究生掌握前沿的学术理论和技术方法;另一方面又通过工程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运用能力;从实践活动中提升研究生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研究生的教育教学成果获得2012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方向在孙世国教授的带领下,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下图是孙世国教授作为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
授权专利30余项
重视学生能力培养、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学科依托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项目和各类企业工程课题进行研究生培养工作,通过“产、学、研、用”的基地建设,为土木工程领域工程建设的一线科研、设计和生产单位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培养方案立足工程实际,以注重能力培养为目标,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训练,注重学生发现科学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学位论文选题重视与土木工程设计和前沿研究领域的生产实际问题相结合,全方位强化研究生的实战能力与学术水平训练;提升研究生就业的竞争力,更好的为工程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
学科优势
研究方向广、科研综合实力强
本学科现有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四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毕业后统一授予“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专业毕业证书。目前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涵盖了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属全部六个二级学科。
师资队伍学术水平高、科研条件优良
学科现有高级职称教师27名,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70%,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7名,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2名。另聘请北京市人才强校特聘教授1名,讲座教授4名,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5名,整个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术梯队建设合理,并形成了较强的创新能力。目前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及省部级和各类企业课题百余项。学科依托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甲级建筑设计院及矿山安全与岩土工程研究所。试验仪器设备总值2000多万元。在物探与勘查、路基检测、隧道衬砌支护检测、结构动力特性测试与分析、清洁能源等研究方向具有国内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分析软件。
E60EM综合电磁法仪
拟动力实验系统
激光隧道断面仪
动力应变数据采集系统
动力应变/ICP数据转换系统
研究领域
岩土与地下工程
岩土与地下工程专业是国家基础工程建设、资源开发等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项基础工程和人居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高速公路与铁路、地铁、地下工程、堤坝、高边坡、各类复杂基础工程和矿山工程的安全等等都涉及到岩土工程理论与技术方法。区域性岩土或特殊条件下的土工问题则是针对非常规、非普遍的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和非传统的土工问题。
21世纪人类生存面临着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四大挑战。土地资源有限且利用率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提升空间小、难度大。人类向地下深部开发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无奈的选择,由此也给岩土与地下工程领域巨大的发展机遇。国家“十二五”期间和中长期发展规划(2001-2020),对交通基础工程及民生工程的建设进行重点倾斜,公路建设重点发展“五纵七横”计划3.5万公里、铁路建设重点发展“四纵四横”计划累计里程1.3万公里、2015年之前拟建设地铁线路总长2259公里,从而极大地推动岩土与地下工程领域技术的发展,到2020年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拟在公路铁路、地铁工程建设等领域投资10万亿以上,因此本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孙世国教授
我校“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领域以国家安全生产专家、博士生导师孙世国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该团队主要以矿山安全与岩土工程计算理论及其应用技术为重点,在矿山安全、地基工程、高边坡稳定性、地下工程理论与控制技术、岩石工程开挖对周边环境安全的影响规律与评价方法、三维动态变形监测技术与预测理论等领域已形成了非常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目前该科研团队以第一承担单位负责“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陡边坡风险辨识与雷达干涉监测技术及装备研发”、以及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以及校企联合项目70余项科研课题。形成了师资力量结构合理、经验丰富、梯队建设科学的研究队伍,其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7项,获国家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多项,出版专编著及教材20余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会议上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成果,为企业解决了许多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近10亿的经济效益,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有力推动了该学科领域的经济发展与进步。
该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
1)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主要包括露井联采综合作用下边坡稳定性评价与分析、露天边坡风险分级分析与评价、高陡软岩边坡智能匹配优化设计、大型松软堆积体安全评价、控制与加固技术等;
2)井下突水预测与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复杂断裂带存在对上覆岩体的破坏规律及其诱发导水通道的评估与预测、安全开采控制技术与措施;
3)尾矿库灾变机制及其预测预警技术,主要包括尾矿坝重大事故隐患的现场诊断技术、尾矿库溃坝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尾矿坝浸润线抬升及坝体涌水开裂紧急险情处置技术、浑水渗流作用下尾矿坝淤堵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
4)地下工程设计、加固技术及施工风险评估;地下资源开发上覆岩体破坏规律及其对环境影响的评价与控制技术;
5)岩土工程的变形智能监测及其灾害预测预警技术:三维实体预测及其安全判别技术;
6)岩土工程的理论研究及其工程控制新技术的研发等 ;
7)岩土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及其评价体系的创建等;
8)各类基础工程的设计、震害评价、以及控制技术和加固措施等。
新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节能与环境
为了减少灾害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严重危害,结构在正常使用和受灾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整体性,以便有效地发挥建筑物的承重和支撑作用,保证室内工作人员能够安全地撤离和尽可能少的经济损失。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工业建设的蓬勃发展,新型结构设计及其防灾研究方向发展空间巨大。而且,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约束矛盾和能源环境问题更加突出,能源短缺已不容忽视,因此建筑节能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并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目前,全世界有近30%的能源消耗在建筑物上,巨大的建筑能耗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强化新型建筑结构、建筑节能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学术问题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王晓纯教授
“新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节能与环境”特色团队以博士生导师王晓纯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包括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该团队一直致力于新型建筑结构设计、新材料的开发、结构防火技术研究;在复杂结构设计、新材料、以及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石化建筑结构火灾安全评估领域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承担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50余项。同时,该特色团队在绿色建筑、热泵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长期成果的积累,并取得较好的创新成果。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要研究方向:
1)钢结构与组合结构抗火性能;
2)钢结构防火性能化设计;
3)地源热泵设备开发;
4)石化钢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5)钢结构超薄型涂料抗火性能;
6)砌体加固技术;
7)纤维复合材料修复管道技术;
8)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复杂建筑结构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工程防灾减灾
工程防灾减灾是土木工程学科中的边缘学科研究领域,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作用。该研究领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发展用以提高工程结构和工程系统抵御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科学理论、设计方法和工程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未来灾害可能造成的破坏,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保障灾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能力,提高国家重大工程的防灾能力。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计划的实施,该研究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屈铁军教授
“工程防灾减灾”特色团队以屈铁军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5人。该团队在结构振动与抗震研究领域长期从事地震地面运动特性、地下管道抗震分析理论、城市生命线地震工程的理论与实验、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抗震设计及行车安全研究等等方面,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先后承担或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下管道地震输入及反应”、“GFRP增强水泥模板-混凝土复合剪力墙的受力机理与设计方法研究”、“再生混凝土多轴破坏准则与本构模型的试验与理论研究”以及“地震地面运动非平稳性对结构反应影响的试验研究”、“百万千瓦机组直接空冷风机组风机振动特性与减振研究”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3部,授权专利6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同时在桥梁、隧道等结构稳定性计算方面的设计软件在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主要研究方向:
1)城市生命线工程的抗震与防灾减灾;
2)建筑结构的检测、加固与改造;
3)钢管混凝土结构;
4)建筑结构的隔震、减震与控制;
5)钢筋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6)纤维增强水泥模板复合结构;
7)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数值模拟分析与优化设计技术;
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再生骨料混凝土、堆石混凝土技术
9)桥梁设计理论及应用与仿真分析、大跨度桥梁结构、钢桥的疲劳、既有桥梁评估与加固、旧桥检测加固维修理论及设计施工研究。

专业点分布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燕山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大连大学 沈阳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吉林建筑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华侨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南昌航空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三峡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深圳大学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广西科技大学 陆军勤务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 空军工程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14 土木工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56 所,本次参评54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3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247 同济大学 A+
2 10286 东南大学 A+
3 10003 清华大学 A
4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A
5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6 10335 浙江大学 A
7 10056 天津大学 A-
8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A-
9 10294 河海大学 A-
10 10532 湖南大学 A-
11 10533 中南大学 A-
12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A-
13 90006 解放军理工大学 A-
14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B+
15 10107 石家庄铁道大学 B+
16 10153 沈阳建筑大学 B+
1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B+
18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19 10422 山东大学 B+
20 10486 武汉大学 B+
21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2 10536 长沙理工大学 B+
23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24 10611 重庆大学 B+
25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B+
26 11078 广州大学 B+
27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28 10016 北京建筑大学 B
29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B
30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31 10386 福州大学 B
32 10429 青岛理工大学 B
33 10459 郑州大学 B
34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B
35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36 10610 四川大学 B
37 10618 重庆交通大学 B
38 10710 长安大学 B
39 10731 兰州理工大学 B
40 10732 兰州交通大学 B
41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42 10145 东北大学 B-
43 10280 上海大学 B-
44 10332 苏州科技大学 B-
45 10361 安徽理工大学 B-
46 10385 华侨大学 B-
47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B-
48 10430 山东建筑大学 B-
49 10593 广西大学 B-
50 10616 成都理工大学 B-
51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B-
52 10704 西安科技大学 B-
53 11075 三峡大学 B-
54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55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C+
56 1014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C+
57 10255 东华大学 C+
58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59 10404 华东交通大学 C+
60 10500 湖北工业大学 C+
61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C+
62 10590 深圳大学 C+
63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64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C+
65 10792 天津城建大学 C+
66 10878 安徽建筑大学 C+
67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C+
68 10009 北方工业大学 C
69 10078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C
70 10183 吉林大学 C
71 10191 吉林建筑大学 C
72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C
73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C
74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75 10298 南京林业大学 C
76 10384 厦门大学 C
77 10538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C
78 10560 汕头大学 C
79 10596 桂林理工大学 C
80 10657 贵州大学 C
81 11646 宁波大学 C
82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C-
83 10128 内蒙古工业大学 C-
84 10188 东北电力大学 C-
85 10216 燕山大学 C-
86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C-
87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88 10427 济南大学 C-
89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C-
90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C-
91 10555 南华大学 C-
92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C-
93 11066 烟台大学 C-
94 11117 扬州大学 C-

土木工程研究生考试科目:
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系)考研科目为例,不同院校略有不同,仅供参考: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4结构力学(含动力学基础)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两份试卷二选一):1混凝土结构(含预应力混凝土)、钢结构(含钢结构稳定);2弹性力学(含有限元)
 
土木工程考研参考书:
 以武汉大学为例,不同院校略有不同,仅供参考: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参考书目
825 建筑工程经济:
《建筑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何亚伯,武汉大学出版社
826 给水排水水力学:
《水力学》,西南交大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27 道路工程材料:
《道路建筑材料》李立寒 张南鹭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801 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邓训,武汉大学出版社或《材料力学》孙训方,高等教育出版社
918 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教程1,2》龙驭球,高等教育出版社
803 工程地质: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杨连生 武汉大学出版社
488 水力学:
《水力学》李炜,武汉大学出版社
 
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就业:
  土木工程行业前景
尽管我国经济与社会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目前还是属于发展中国家,各项基础建设工作仍需要不断完善,城市化进程仍在推进之中。因此,土木工程建设前景广阔。
1.城市建设
维基百科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51.27%,排在世界第113位,远低于美国的82%、德国74%,法国的77%。相应的城市建设还有很大的空间。城市建设中的土木工程工作主要包括房屋建筑(工业与民用建筑)、城市轨道交通、市政工程等的建设与维护。相应的工作将会吸引大量的毕业生工作。
2.公路建设与维护
近30年来,我国的公路建设发展迅猛,公路总里程达到了4,106,387公里,排在美国68,937,575公里和欧盟5,814,080公里之后。其中高速公路我国已经超出10万公里,排在世界第一。
尽管公路建设发展良好,我们还必须看到,国内公路发展是不均衡的,西部地区及山区的公路网仍然薄弱,不利于国家的均衡发展。鉴于国内庞大的人口数量,相应公路建设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相关的建设工作必然带来大量的土木工程专业就业机会。
另外一方面,既有里程庞大的公路规模,随着路桥年龄的增长,相关路桥检测、维护、加固等工作量需求巨大,同样能吸收大量的土木工程专业就业人员。
3. 铁路建设与维护
目前,我国的铁路总里程约10万公里,仍远低于美国的22.6万公里。换算为人均铁路里程长度则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10多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猛,目前高铁里程已经突破1万公里,是其他国家高铁里程的总和。我国人口多,人口分布稠密的特点使得高铁成为较适合我们的交通方式,因此高速铁路将会不断的发展。
总体而言,国内铁路网仍然处于相对稀缺的状况,分布仍不均匀。因此,无论是普通铁路与高速铁路,其建设空间还很大。
持续不断的铁路建设工作必然带来大量的土木工程专业就业机会。既有的铁路基础设施的维护同样需要大量的就业人员。
4.机场建设与维护
在所有的基础建设中,我国的机场建设相对较慢,资源主要集中于大城市。201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机场总数为497个,远低于美国的15,079个,巴西的4,105个。尽管大规模的航空运输并不是适合我国国情,但目前的国内的机场数量太过稀少,不利于经济发展及战备与救灾等工作。机场建设工作同样可以吸引大量的土木工程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