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考研网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考研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考研

相关专业

山东农业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山东农业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因为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山东农业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请各位准备报考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考研的同学注意: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的数据。因为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考研,竞争激烈,所以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研究生的考研人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 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会为大家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考研的参考书目、考研大纲、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等联系方式。希望你考取山东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专业研究生,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实现自己的名校研究生梦想。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考研


  一、个人简介
  刘峰,男,41岁,山东沂水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1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1992年在山东农业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农业部大田药效登记试验杀菌剂技术负责人。山东省农药标准化委员会委员。
  
  二、承担课程
  本科生:植物化学保护、农药加工与应用、农药加工实验、生物农药、专业英语
  硕士研究生:农药制剂学
  
  三、研究领域与方向
  1、杀菌剂毒理,病原菌抗药性监测及抗性机理
  2、微生物源农药开发
  3、农药剂型加工
  4、农药环境安全评价
  
  四、承担科研项目情况(2006-2010年度)
  1主持了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作物孢囊线虫病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子课题-防治孢囊线虫病新药剂研制及应用”,经费262万; 
  2参加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农林重大生物灾害防控技术研究-高效减量多靶标化学防治新技术”,经费40万; 
  3参加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农药高效安全科学施用技术”(200903033)课题,经费22万; 
  3参加“农药风险评估综合配套技术研究”课题,经费10万。 
  4主持企业合作项目多项,经费100万元。 
  结合上述工作已经开发了8个缓释农药新品种和4个专用农药专用助剂品种,其中4个缓释农药品种已经实现产业化生产,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申请发明专利一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1篇,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13人,农业推广学硕士1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5人,农业推广硕士1人。 
  
  五、获奖情况
  1.“棉铃虫抗药性规律及综合治理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2.“旱田除草剂新制剂应用技术配套研究”,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3. “50%棉铃宝乳油研制与应用”,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4.“棉铃虫抗药性规律及取代药剂研究”,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5.“杀虫剂选择活性与后效应在害虫防治上的研究”,省自然科学类二等奖
  6.“灭多威混合剂的研制与应用”国家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
  7.“灭多威混合剂的研制与应用”,山东省农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8. “防治棉铃虫新制剂优化应用技术研究”,山东省农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9. “苦豆子植物源杀虫剂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六、著作、论文情况
  1. 参编全国统编教材《农药制剂学》《植物保护学实验》
  2. 在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昆虫学报,植物保护学报、农药学学报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
  
  七、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农药系
  邮政编码:271018
  联系电话:0538-8242611 18653871817
  邮件地址: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植物保护 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904)
 
一、培养目标
硕士研究生培养在加强植物保护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重视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求实创新、严谨的科学作风、献身科学的精神。2.具有植物保护学科较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及研究动态,具有从事本学科教学、科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教学、科研、生产和管理等多种工作岗位的需求。3.具有良好的外语读、写能力和较好的听、说能力。4.身心健康。
二、学科方向
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烟草学。
三、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成立由学科方向导师组成的导师组,导师组负责学科方向建设规划及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组织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阅卷及复试,组织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的论证、专题讨论、中期考核、论文答辩,研究决定与研究生培养有关的其它重要事项。导师负责指导制定培养计划、课程学习、文献阅读、教学生产或社会实践、论文选题、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等。研究生与导师指导关系的确定采取研究生和导师双向选择的办法。导师调离学校或外出时间超过一年,或因其它原因不能继续指导时,学院负责变更研究生的指导关系,并报学校备案。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三年,学习年限三至五年,五年不毕业者作结业处理。
五、课程学习与必修环节
1.课程学分
①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
②学位课程不低于14学分。
2.必修环节、校外实践研究(1学分)
必修环节1学分
课程设置(示范附表1)
六、毕业与学位要求
答辩资格审核: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任务、实践环节,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论文,经导师同意后方可申请预答辩。学院对硕士研究生的答辩资格和科研原始资料(资料存档地点由学院和导师协商)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报学校核准,准予预答辩。
论文预答辩:各学科方向组织硕士研究生论文预答辩。学校抽取部分研究生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预答辩。通过预答辩发现论文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建议并决定是否进行正式论文答辩。预答辩不通过者,则延期毕业,参加下次的预答辩。
论文答辩:答辩工作由学科方向统一组织;答辩委员会由至少5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在职专家组成,其中外单位专家至少1人。
学位授予: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须以第一作者至少发表1篇体现学位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的核心期刊研究论文(署名单位为山东农业大学),方可申请硕士学位。
未达到学科方向申请硕士学位所必需发表论文要求的硕士研究生,经个人申请,导师和导师组推荐,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同意,可申请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论文盲评和预答辩,通过者参加论文答辩。
对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按照《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要求,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推荐,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硕士学位。
 
 
 
 
 
 
 
 
 
 
 
学院院长(签字):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签字):
学院公章                                          日期:  
附表1                  
  植物保护  学院  植物保护 一级学科 硕士 研究生课程设置
学科方向: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农药学、烟草学
 
 
课程
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学院 备注
学位课程 GS012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2 马克思主义  
GS011002 硕士公共英语 4 72 1 外语学院  
GS001003 高级生物化学 3 54 1 生科学院  
GS015001 高级生物统计 2 36 1 信息学院  
专业必修课程 S007120 分子植物病理学 2 36 2 植保学院 每方向
选2门
S007105 高级植物病理专题 3 54 2 植保学院
S007066 昆虫生态学 2 36 1 植保学院
S007121 昆虫生理与生物化学 2 36 2 植保学院
S007085 农药学研究进展 2 36 1 植保学院
S007086 农药生物化学 2 36 2 植保学院
S007122 烟草优质高效生产理论与实践 2 36 2 植保学院
S007106 烟草品种遗传改良与资源利用 2 36 2 植保学院
选修课程 GS012002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2 马克思主义 必须二选一
GS012003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8 2 马克思主义
S001049F 高级生化实验技术 3 54 2 生科学院  
GS001001F 高级植物生理 3 54 1 生科学院  
GS001008F 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 2 36 1 生科学院  
GS001002F 分子生物学 3 54 2 生科学院  
S007039 植物病毒学 2 36 1 植保学院 双语
S007107 菌物学及资源利用 3 54 1 植保学院  
S007108 植物病原细菌学 2 36 2 植保学院  
S007109 植物免疫学及综合防治 2 36 2 植保学院  
S007110 昆虫分类及资源利用 3 54 1 植保学院  
S007111 害虫生物防治与综合治理(双语) 3 54 2 植保学院 双语,增加学时
S007123 昆虫学研究新进展 3 54 2 植保学院  
S007112 昆虫学研究新技术 3 54 2 植保学院  
S007113 农药毒理学与抗药性 3 54 2 植保学院  
S007114 农药合成分析及制剂加工 3 54 1 化学学院
植保学院
 
S007115 农药残留与环境毒理 3 54 2 资环学院
植保学院
 
S007116 生物农药及应用 3 54 1 植保学院  
S007117 烟草生物信息学 2 36 1 植保学院  
S007118 烟草栽培与调制加工研究进展 3 54 2 植保学院  
S007119 烟草育种与品质评价研究进展 3 54 2 植保学院  
S007101 烟草病虫害综合治理 2 36 2 植保学院  
必修环节 BXHJ007001 专题讨论与实践教育 1 18 3 植保学院  
补修课程 BX007001 农业植物病理学 不计学分     植保学院  
BX007002 普通植物病理学     植保学院  
BX007003 普通昆虫学     植保学院  
BX007004 农业昆虫学     植保学院  
BX007006 植物化学保护     植保学院  
 

 

  一、个人简介
  姜兴印,男,副教授,农学博士,硕士导师,植物保护学院农药系副主任。
  二、承担课程
  本科生:主讲植保本科专业《植物化学保护》、《植物化学保护实验》、制药工程本科专业《农药生物测定》、《农药生物测定实验》、《农药学概论实验》等必修课程。
  硕士研究生:《微生物农药》、《农药生物化学实验》
  三、研究领域与方向
  1、杀菌剂(杀虫剂)毒理与抗药性
  2、农业有害生物无公害控制技术研究 3、高活性抗药木霉生防菌制剂加工与抗性遗传研究 四、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近年来,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科技支撑、科技攻关、省部级科研项目14项,国际合作国项目5项,企业委托项目20余项。其中主持的主要项目有:
  1、“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蔬菜安全生产的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子课题(2006BAK02A23)。
  2、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专用型饲用玉米山农饲玉7号高产优质高效无公害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 子课题(2007)
  3、“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无公害优质玉米病虫草害防治关键技术与产业化示范”子课题(2002BA516A13)。
  4、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优质夏玉米病虫草害无公害防治试验示范与产业化开发”(2003-15)
  5、农业部药检所“新型除草剂活性及其安全性评价”
  6、无公害农产品安全用药技术研究,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7、无公害玉米种衣剂研制,山东华阳科技股份
  五、获奖情况
  先后获山东省科学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3项,省级和校级教学成果奖4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3项已获发明专利授权。主要有:
  1、增效、缓抗、低毒吡虫啉系列仿生药剂的研制及应用,山东省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2002 
  2、甜菜夜蛾大发生原因及控制技术的研究,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3
  3、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方法与实践,山东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
  4、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方法与实践,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
  5、吡虫啉增效农药组合物,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2001
  6、一种提高吡虫啉毒效的农药组合物,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2001
  7、一种含吡虫啉杀虫烟剂,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2000
  六、著作、论文情况
  在国内外主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教材和专著4部、山东省地方标准2部。
  八、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邮政编码:271018
  联系电话:0538-8241897(办)
  邮件地址: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一、个人简介
  薛超彬,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入选山东农业大学“1512”第三层次人才。

  二、承担课程
  现承担本科生《植物化学保护学》、《制药工艺学》,研究生《农药学》等课程。

  三、研究领域及方向
  主要从事农药毒理学和环境友好农药的研究。开展植物源、微生物源的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和测定等工作;开展杀虫剂新靶标和农药分子毒理学的研究工作,主要以昆虫的酚氧化酶为杀虫剂新靶标,开展酶抑制剂的筛选和抑制动力学的研究,并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
  目前主持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新教师类)(20103702120006)、中国博士后基金(20100481296)、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BS2010NY016)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基金(200902009)各一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887;30571237)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的主要研究工作。

  四、著作、论文情况
  出版学术专著《昆虫酚氧化酶及其抑制剂》一部;在《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Journal of Computer-Aided Molecular Design》、《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Indian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Insect Science》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近40篇,9篇论文被SCI收录。

  五、获奖情况
  获得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8)、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9,首位)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学术创新一等奖(2007,首位)各一项。

  六、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山东泰安市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邮编:271018
  联系电话:0538-8242983;E-mail: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一、个人简介
  吴海燕,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并获博士学位,2006-2008年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受人事部中韩博士后交流计划(KOSEFKOSEF)和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资助,于2009.3-2010.3和2010.4-2010.10分别在韩国庆尚北道农业技术研究院和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线虫学实验室研究工作。

  二、承担课程
  教学方面主要承担《植物检疫学》、《植物病理学》等本科生课程和《植物线虫学》等研究生课程的教育辅导。

  三、研究领域及方向
  (1) 线虫生物学和生态学;(2)植物寄生线虫的滞育机制;(3)寄主与线虫互作关系。
  主持公益性行业(农业)项目子课题(200903040),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2008BS0701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70411104)、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专项资金(200703040)、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基金及博士后基金等,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584,30872024)、山东省自然基金(2004ZRB01001)等多项科研课题。

  四、获奖情况
  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在Nematology,Plant Soil Environ.,Plant Pathol. J.,Afr. J. Agr. Res.,植物病理学报,动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副主编、参编著作4部。

  五、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山东省泰安市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邮政编码:271018
  联系电话:0538-8242301,13854811203电子邮箱: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一、个人简介
  刘会香 女,汉族,1969年7月生,陕西富平人,现任植物保护学院森保系副主任,支部书记,中国林学会森林植物病理分会理事。中国菌物学会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3年毕业于西北林学院森林资源保护学系,同年考取西北林学院森林资源保护系(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森林病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1996年获农学硕士学位;同年被分配到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后到植物保护学院工作;2002年9月-2006年7月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攻读森林病理学方向的博士并获得博士学位, 2010年6-11月份到英国苏格兰结构蛋白质组学生物分子科学中心(Scottish Structural Proteomics Facility,SSPF)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学习,2011年从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后出站。主要从事于林木、果树、园林植物病理学的教学、科研和推广工作。主要讲授森林病理学、经济植物病理学等多门课程。先后获山东农业大学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三位)一项、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09)和二等奖(2005)、山东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二、研究领域与方向
   1、森林植物病害成灾的分子机制
   2、森林病害病原的分子系统学
   3、重大林木生物灾害的预警、检测和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4、森林资源微生物的开发和利用技术研究
  以杨树枝干病害和松材线虫病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病害发生的分子机制、预警检测和生物防治、综合治理为研究中心,以开发和利用森林有益微生物为辅助,进行森林病害的持续治理技术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三、学术及科研成果
  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平台项目、山东省科技厅项目、山东省财政厅项目、国家林业局公益性行业专项和世行项目等多项课题。在Phytopathology 、林业科学等多种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著作8部。

  四、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山东泰安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邮政编码:271018
  联系电话:0538-8247781-8507或8511,手机:13605484005
  邮件地址: 山东泰安岱宗大街61号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一、个人简介
  刘玉升,1964年1月出生,山东莒南人,1985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512”工程第四层次。现任植保学院副院长,中国昆虫学会资源昆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能源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虫业协会理事长。
   
  二、承担课程
  面向本科生开设《园艺植物昆虫学》、《设施害虫防治学》、《果树昆虫学》,面向全校开设公共选修课《昆虫生产学》、《经济昆虫资源学》、《环境生物学概论》,为研究生开设《经济昆虫资源学》。
   
  三、研究领域及方向
  所从事的科研范围是: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生物与昆虫资源学,长期从事农业害虫、果树害虫生物防治和环境昆虫与循环经济的关系研究。 蚧虫分类与区系的研究;果树昆虫学的研究;昆虫生态学与害虫综合治理的研究;害虫生物防治的研究。果园害虫综合治理的群落,生态基础研究,保护地作物生物防治及土壤昆虫学的研究,目前同“三色农业”与“白色农业”创建人,中国农科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前所长包建中研究员合作进行有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大农业”理论体系的构建。
   
  四、著作、论文情况
  先后参加科技部、农业部项目《飞蝗、草地螟和鼠害监测预警及持续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经济昆虫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环境微生物菌种资源整理、整合项目》、《农田循环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华北地区牧草虫害的防控》、《草原虫害监测预警及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转化利用的虫菌复合技术示范研究》。获得发明专利3项,发表论文60余篇,编著果树植保论著12部,主编、副主编《昆虫生产学》、《植物保护学》等教材多部。主要成果有《万亩有机蔬菜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与泰山亚细亚有机食品公司合作),《黄粉虫工厂化生产技术的示范应用》。目前,对捕食性步甲、蚁狮、萤火虫、龟纹瓢虫的工厂化生产及释放应用技术进行研究与应用,并在北方果园中开展绿色植保的应用技术与示范研究;对昆虫微生态学开展了系统研究,已对10余种不同食性、不同环境的昆虫肠道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对其中部分菌株的特殊功能进行了测试;开展环境昆虫对于餐厨垃圾、城市生活有机垃圾、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的转化处理功能研究与示范应用。 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及会议论文计30余篇,出版的著作14部,编写教材2部,同期主持和参加的课题8项。获省、校级科技成果奖3项。
   
  五、联系方式
   
  邮箱: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一、个人简介
  刘爱新,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512第四层次。 
1993年获山东农业大学生物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和科学研究。2003年获博士学位。2005年10月进山东农业大学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开展博士后研究。

  二、承担课程
  主要从事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先后为植保、制药工程、农学、中草药等本科专业讲授《农业植物病理学》、《植物病理学》、《植物保护学》、《植保研究技术》等课程,为植物病理专业研究生讲授《分子植物免疫学》、《高级植物病理学》等研究生课程。 

  三、研究领域及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子植物病理学,针对植物和病原物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植物抗病的分子机制及抗病信号传导。同时对经济作物烟草及中草药病害的诊断鉴定及发生机制等开展大量工作。主持和参加省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等多项科研课题研究,主要有“烟草抗赤星病诱导的激发子病理功能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植物-病原物的分子识别及第二信使研究”,“多功能植病生防工程菌的研制与应用”,“AT-毒素诱导烟草抗病毒病的分子机制及其信号通路研究”等。
  
  四、获奖情况
  “烟草对赤星病诱导抗性的研究”成果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出版专著一部(《植物诱导抗病性-原理与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一、个人简介
  郑方强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1982年9月-1986年7月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学习,1986年至今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学系工作。1988年3月-7月在福建农业大学植保系和生物防治研究所进修害虫生物防治,1992年9月-1993年7月在北京农业大学助教进修班进修昆虫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1994年9月-1997年6月在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攻读昆虫生态方向研究生,获硕士学位。2001年9月至今在职攻读浙江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博士研究生。
   
  二、承担课程
  先后承担本科生《农业昆虫学》、《害虫生物防治》、《 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植保专业英语》、《资源昆虫学》、《文化昆虫学》、《 害虫无公害治理》和硕士生《害虫生物防治》、《昆虫生态学》、《资源昆虫学》的教学工作。
   
  三、研究领域及方向
  昆虫生态与害虫综合治理、害虫生物防治、昆虫生理生化。
  先后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韭菜迟眼蕈蚊卵黄发生及其激素调控》、山东省教育厅《韭蛆无公害杀虫剂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和泰安市科技局《韭蛆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科研项目3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省自然基金2项、山东省科技厅项目1项和校基金项目1项;
   
  四、获奖情况
  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苹果害虫生态控制》)、三等奖(《山东省蚜虫、螨类及其天敌研究》)各1项,泰安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韭蛆基础生物学及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山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奖2项;参编著作5部,在昆虫学报、生态学报、昆虫知识、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等刊物(著作)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联系方式
地址 : 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Num : 0538-8242375  邮编:271018  Mail:zhibao@sdau.edu.cn


  一、个人简介
  王玉军, 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烟草系主任,烟草专业主任,山东省烟草病虫害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烟草学会理事,山东省烟草学会常务理事、农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烟草科学》编委。

  二、承担课程
从事烟草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为本、专科生开设《烟叶调制学》、《烟草栽培学》、《烟草育种学》、《烟叶分级》、《烟草学概论》等课程。
   
  三、研究领域及方向
  研究方向为烟叶调制设备与调制技术,烟草集约化育苗及优质高效栽培等。
  先后主持的项目有“烤烟工厂化育苗配套设施及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烤烟集约化烘烤组织形式及配套技术的研究”、“山东夏烟优化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烤烟穴盘直播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山东烟区育苗技术的研究”、“烤烟散叶烘烤配套设备与技术的研究”等,参加国家烟草专卖局、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烟草专卖局、山东省教育厅等科研项目多项。副主编《作物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参编《中国烟草栽培学》等著作。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
  
  四、联系方式
  电话:0538-8242453
  E-mail: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一、个人简介
  叶保华,副教授,硕士(在读博士),硕士生导师。 
1983年至1987年就读于山东农业大学植保系植保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93年至1996年赴华中农业大学攻读昆虫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继续任教至今。
   
  二、承担课程
  承担动植物检疫专业植检方向本科、植保专业本科《植物检疫学》课程教学任务,讲授《储藏物昆虫学》、《文化昆虫学》等课程。
   
  三。研究领域及方向
  主要在“植物检疫”、“蝗虫系统学”、“资源昆虫”、“储藏物昆虫”、“文化昆虫”方面开展科学研究。
   
  四、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一、个人简介
  周成刚 副教授,大学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硕士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现任植物保护学院森林保护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林学会森林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
   
  二、承担课程
  承担森林昆虫学、园林害虫防治、资源昆虫学及研究生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森林昆虫研究法、森林昆虫生态学的教学工作
   
  三、研究领域及方向
  从事森林昆虫学、昆虫病毒、园林植物害虫防治、植物螨类的研究。目前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国家级核心期刊近20篇。主编《名贵花卉病虫害鉴别与防治》(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副主编统编教材《林果病虫害防治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桑树病虫害防治学》(农业科技出版社),参编著作5本。
   
  四、获奖情况
  “针叶小爪螨发生规律、防治指标、防治方法的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2位),“马氏粉虱发生与相关生态因子的关系及防治研究”获山东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2位),“杨始叶螨、东方真叶螨综合研究”获山东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第3位)。,“林学院害虫防治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山东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可从事林果害虫、园林植物害虫的防治咨询工作。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一、个人简介
  姜淑霞,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林木病理学、真菌分类、食用菌栽培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植物病害诊断及防治经验,多年担任林业、园林、企业单位的病虫害防治技术顾问,每年参加学校组织的大学生署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四次被评为“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现主要进行林木病理学、食用菌栽培、真菌分类等方面的研究。
  
  二、承担课程
  主讲林木病理学、食用菌栽培学、林果病害及防治学、农药实用技术等课程,教学实践经验丰富,获学院“学生心目中的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多次获得教学质量奖。
  
  三、研究领域及方向
  先后主持和参加部、省、市、局科研课题7项,主持“板栗叶部新病害(褐缘叶枯病)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获泰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省林业局“泰山真菌的研究”和“F8901的研制及在板栗上的应用研究”两项课题,获省林业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发现2个植物病原菌新种。研究方向:林木、果树病原菌分离鉴定,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现主持“ Discula sp菌对板栗褐缘叶枯病病原菌致病作用的影响研究”、“珍稀食用菌林下栽培技术研究”、“野生真菌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等课题。
  
  四、著作、论文情况: 
  1.《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副主编,全国高等院校统编教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林果新农药及使用技术》副主编,南海出版公司,1993.12
  3.《家庭花卉诊所》参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
  4.姜淑霞,孙运文等,山东白粉菌新寄主, 菌物系统,? 2003,6
  5. 姜淑霞,贾雯,黄国强等,冬青卫矛白粉菌有性阶段初报,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2001,(3) 
  6. 姜淑霞,马洪兵,林秉岳等,美国改良红枫温室育苗生理性病害发生原因浅析, 山东林业科技, 2005,(6) 
  7.姜淑霞,李超,王庆华等,泰山羊肚菌的种类调查与研究,中国食用菌,2008,(5)
  8.姜淑霞,马洪兵,板栗上的拟茎点霉一新种,菌物学报,2010,29(4)
  9.姜淑霞,贾雯,邵云华等,板栗褐缘叶枯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山东农业科学,2010,(4)
  10.马洪兵,李超,姜淑霞(通讯作者)不同杀菌剂对板栗褐缘叶枯病菌的毒力及田间药效,农药,2010,(3)
  11.姜淑霞,仲伟元,高峰等,板栗褐缘叶枯病发病规律及防治试验,中国森林病虫,2010(5) 
  12.谭晴晴,吴海燕,姜淑霞(通讯作者),松材线虫病防治的研究进展,中国线虫学研究,2010,3
  
  五、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山东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政编码:271000
  联系电话:0538-8233697 13583801198
  邮件地址: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一、个人简介
  慕卫,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1年参加工作, 2002年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农药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农药系副主任,山东农业大学农药环境毒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农业部农药环境毒性认证实验室质量负责人,山东省农药学会理事。
  
  二、承担课程
  本科生:农药分析、农药分析实验、农药创新与发展动态、植物化学保护、植物化学保护实验、农药学概论实验
  硕士研究生:农药学,农药环境毒性
  
  三、研究领域与方向
  1、微生物源农药
  2、杀虫剂毒理
  3、农药分析与残留分析
  4、农药环境安全评价
  5、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植保技术
  
  四、承担科研项目情况(2006-2010)
  1主持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甜菜夜蛾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到位经费162万元。 
  2、主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棉花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棉田盲蝽象和烟粉虱的化学防治技术”,到位经费25万元。 
  3、主持山东省博士后科研择优资助项目“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病的阿维菌素缓释微胶囊剂研究”,到位经费2万元。 
  4、主持横向课题技术服务费60万元。 
  5、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棉田诱集植物绿豆上绿盲蝽化学防治技术”,到位经费10万。 
  6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盲椿象区域性灾变规律与监测治理技术研究”(200803011),到位经费5万。 
  7、结合课题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12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5人,农业推广硕士1人。
  
  五、获奖情况
  1. 2008年获专利国家一项“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 
  2.“棉铃虫抗药性规律及综合治理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3.“旱田除草剂新制剂应用技术配套研究”,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4. “50%棉铃宝乳油研制与应用”,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5.“棉铃虫抗药性规律及取代药剂研究”,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6.“杀虫剂选择活性与后效应在害虫防治上的研究”,省自然科学类二等奖
  7.“灭多威混合剂的研制与应用”国家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
  8.“灭多威混合剂的研制与应用”,山东省农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9. “防治棉铃虫新制剂优化应用技术研究”,山东省农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10. “苦豆子植物源杀虫剂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1.《植物化学保护》课程被列为学校精品建设课程,2004年获山东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12. “培养创新人才的方法与实践”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13. 苦豆子生物碱的昆虫毒理学意义,获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叁等奖
  
  六、著作、论文情况
  1.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中国农业科学,昆虫学报,植物保护学报、农药学学报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 
  2主编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农药学实验技术与指导》,化学工业出版社 
  3副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农药分析与残留分析》, 化学工业出版社. 
  4. 副主编全国统编教材《植物保护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
  
  七、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邮政编码:271018
  联系电话:0538-8242611 13695385573
  邮件地址: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植物保护学院前身包括山东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学系、山东省立农学院植物病理学和昆虫学教研室以及齐鲁大学农业专科学校的一部分。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将其合并为山东农学院植物病虫害学系,1954年更名为植物保护系,2000年12月撤系建院,成立植物保护学院。在几代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科建设迅速发展,在科教兴鲁、科教兴国事业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学院设有植物病理学系、昆虫学系、农药学系、烟草学系、森林保护学系和菌物资源利用等6个系;设有植物保护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植物保护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农药学、菌物学、烟草学等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农药学、森林保护学、菌物学、烟草学和植物保护专业学位硕士等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校研究生383人;现有植物保护、制药工程、动植物检疫、烟草、森林保护(有害生物防控方向)、森林保护(菌物资源与利用方向)6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1470人。
学院现有教工9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泰山学者2人,教授30人,副教授24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国家蔬菜卵菌首席科学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十大优秀教师1人,国家和省农业产业体系岗位专家10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4人。在植物病理学科设立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拥有植物病理学泰山学者创新团队、昆虫学特聘教授创新团队、植物病理学省级重中之重建设学科、昆虫学省级重点学科、农药学科省级重中之重建设实验室,山东省烟草病虫害研究中心。在学校支持下投资近千万元建设完成“农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实验中心拥有实验室15个,有昆虫、植病、杂草等标本室、农药加工实验室、植保站、植保园区、昆虫繁育试验场各1个,开出实验项目205个。实验中心总面积1766平方米,仪器设备2400余台件,总值2350多万元,利用这些条件,圆满完成了各项教学科研任务。
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主持或参加863、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级、部级科研课题150余项,省自然基金、科技攻关等省级课题80余项、厅级及横向联合课题10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近四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山东省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累计课题经费6000余万元,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300余篇。学院不断加强同国内外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同瑞典、法国、美国、以色列、英国、日本等国家部分著名大学的学者建立了长期互访和合作关系。
学院始终将教学工作摆在中心位置,秉承先进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加强教材和教学条件的配套建设,提高了教学质量,在全校教学工作评估中多次获得优秀,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形成了良好的院风学风。加强校地联系,多家企业在学院设立了企业奖学金和助学金。本科毕业生连续20年考研率名列学校前茅,每年均在50%以上,最高时达到72.6%。学生就业率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近几年均在95%以上。迄今为止,已有8000余名毕业生分别工作在教学、科研、技术推广、企业经营和党政管理岗位上,有的已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担任省、厅级领导职务。

  一、个人简介 
  竺晓平 博士 副教授 研究生导师。1985-1989山东农大植物保护专业学习并获学士学位,1995年获农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博士学位。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赴美国肯塔基大学植病系S.A.Ghabrial教授实验室从事合作研究。1995年至今在山东农大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系工作。
  
  二、承担课程 
  先后担任本科生 “普通植物病理 ”(省精品课程)、 “农业植物病理”(校精品课程)、 “园艺植物病理学”、“植病研究法”和研究生“植物病毒学”及 “信息技术在植病研究中的应用”。
  
  三、研究领域与方向
  植物病毒和抗病毒基因工程
  植物病原物分子鉴定及重要基因功能验证
   
  四、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362)“ 转基因植物中传递性RNA沉默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1620)“抗病转基因植物中传递性RNA沉默的双方向延伸”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3065)子课题(参与单位) “蔬菜黄花曲叶病毒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设施蔬菜烟粉虱传黄化曲叶病毒病综合防控新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子课题(2009ZX08009-050B)“辣椒寄主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可逆性抑制蛋白基因克隆及转化小麦、玉米抗性评价”
  国家863计划子课题(2006AA02Z198)“辣椒疫霉重要细胞壁降解酶基因簇、致病基因及技术利用”-子课题 “辣椒疫霉重要细胞壁降解酶基因的表达和和功能鉴定”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70411103)“RNA介导植物对病毒抗性中基因沉默效应的转移”
  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2005BS02007) “RdRp对RNA介导抗病性的诱导与延伸”
  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专项基金(200702015)“RNA介导植物对病毒的多价抗性研究”
  五、获奖情况 
  2005年获得民进山东省优秀会员,3次获得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
  
  六、著作、论文情况
  朱俊华,竺晓平,朱常香,温孚江.马铃薯Y病毒外壳蛋白基因不同长度片段对RNA介导抗性的影响.中国科学C辑 2004, 47 (4):382-388
  竺晓平,朱常香,宋云枝,温孚江,刘红梅.CP基因3’端短片段介导的对马铃薯Y病毒的抗性研究.中国农业科学 2006,39(6):1153-1158
  竺晓平,刘金亮,田延平,于晓庆,李向东,温孚江.瞬时表达不同结构的马铃薯X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筛选RNA沉默有效诱导因子.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7,13(1):1-4
  Tian YP,Zhu XP, Liu JL, Yu XQ, Du J, Kreuze J, Li X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3’-terminal region of Turnip mosaic virus isolates from Eastern China. Journal of Phytopathology, 2007, 155, 333–341
  H. M. Liu, C. X. Zhu, X. P. Zhu, X. Q. Guo, Y. Z. Song and F. J. Wen.? A Link between PVYN CP Gene-mediated Virus Resistance and Transgene Arrangement. Journal of Phytopathology,2007,155 (11-12) 676–682
  Yu XQ, Lan YF, Wang HY, Liu JL, Zhu XP, Valkonen JPT, Li XD. (2007) The complete genomic sequence of Tobacco vein banding mosaic virus and its similarities with other potyviruses. Virus Genes 35: 801-806
  刘永光,田国忠,王洁,李向东,竺晓平,束怀瑞.山东蚕区桑黄化型萎缩病病原物的分子鉴定.蚕业科学,2009,35(3):463-471.
  Fei Liu, Fangfang Wei, Lei Wang, Hui Liu, Xiaoping Zhu, Yuancun Liang(2010) Ribo?avin activates defense responses in tobacco and induces against Phytophthora parasitica and Ralstonia solanacearum. Physiological and 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 74 (2010) 330-336
  J Wang, X-P Zhu, R Gao, C-L Lin, Y Li, Q-C ?Xu, C-G Piao, X-D Li, H.-F. Li, G-Z Tian, Genetic and serological analyses of elongation factor EF-Tu of paulownia witches’-broom phytoplasma (16SrI-D). Plant Pathology.2010 972–981
  参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农业植物病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植物保护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面向21世纪教材《园艺植物病理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植物病理研究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菜园农用药物手册》(副主编,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七、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邮政编码:271018
  联系电话:0538-8247781转8510(办); 13515480075 (cell)
  邮件地址: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人:孟老师
电话:0538-8241922
邮箱:zhibao3@sdau.edu.cn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095132]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山东农业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9]农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1]农业推广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32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④(883)土壤农化分析
备  注: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植物保护     专业代码:090400     门类/类别:农学     学科/类别:植物保护

专业介绍

中山大学为例
请查阅中山大学相关招生院系的网页。

专业点分布

天津农学院 山西农业大学 浙江大学 长江大学 中山大学 贵州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904 植物保护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24 所,本次参评20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35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307 南京农业大学 A+
2 10335 浙江大学 A+
3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A-
4 10389 福建农林大学 B+
5 10504 华中农业大学 B+
6 10657 贵州大学 B+
7 1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B+
8 10434 山东农业大学 B
9 10564 华南农业大学 B
10 10635 西南大学 B
11 10676 云南农业大学 B
12 10157 沈阳农业大学 B-
13 10193 吉林农业大学 B-
14 10537 湖南农业大学 B-
15 10086 河北农业大学 C+
16 10364 安徽农业大学 C+
17 11117 扬州大学 C+
18 10224 东北农业大学 C
19 10466 河南农业大学 C
20 10593 广西大学 C
21 10626 四川农业大学 C
22 10113 山西农业大学 C-
23 10183 吉林大学 C-
24 10435 青岛农业大学 C-

植物保护研究生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39 农业知识综合一
④910 植物保护学通论
 
植物保护考研参考书:
339 农业知识综合一
主要涵盖植物学、遗传学、植物育种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土壤学六门课程,每门课程50分,考生可以在以下六门课程中任选三门。
植物学:无参考书
遗传学:《 遗传学 》,朱军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标准书号:ISBN7-109-06990-7。
植物育种学:《 作物育种学总论 》,张天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标准书号:ISBN7-109-08195-8。
植物生理学:
《植物学与植物生理学》顾德兴和蔡庆生主编,2000,南京大学出版社;《现代植物生理学》李合生主编,2006,高等教育出版社。
农业生态学:骆世明主编, 农业生态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土壤学:《土壤学》黄晶勇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910 植物保护学通论
《植物保护学通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12年8月第2版。
 
植物保护研究生就业方向:
植物保护专业就业方向:
我国每年由于病虫草害造成植物生产损失约30%,植物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在保障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国对植物保护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前景非常光明。
虽然根据历届就业情况来看,进农业公司的比较多,但需要强调两点。一是不一定只能卖农药,只不过去卖药会有优势些。二是卖农药又不是没有前途。现在多说专业毕业后都是去做销售,销售靠得就是一张嘴巴,本科生和专科生甚至是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根本没什么区别。做农药销售还要点专业知识,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好的。根据从事农药销售的前辈们的经验,前期可能很艰难,几年后收入就很可观了。哪个专业的前期工作不是这样,农药销售也是份不错的工作。但需要强调点,这个工作是非常累的会经常出差,绝对不适合女生。如果对科研感兴趣,考研是首选。由于植保在农业的广泛性,考农业中任何专业都比较有优势。最好是一直往上读,最后进入科研单位或是留校任教。在大学当老师是有体面待遇又高的工作。如果四年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可以为政府工作。一般都是考公务员,但那是相当难的。不过你工作几年后机会就大多了。主要去的地方是各地的植保站,那里其实是植保专业最适合去的地方。一般工作优秀会被升职,很有可能成为政府高官。要是能混个乡长就到位了。
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能够从事植物保护、农产品安全与检验、无公害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安全与检验、农药加工和经营管理工作。就业于各级农业、林业部门;进出口检疫检验部门;海关部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农药生产企业;各级基层农场、林场、森林公园等。
这个专业主要学习如何防治病虫害,以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和植物化学保护为主干课程。基本植保考研也就这三个方向。城市里没种过地的肯定不知道,农民每年最怕的就是来个什么灾害,像前几年的稻飞虱,全中国的粮食都受到严重损失。和这最直接的专业就是植物保护。我们的目标就是对可能的生物灾害进行防治,给农民减少损失。学这个专业首先要有吃苦的心里准备,田间调查会是个很痛苦的过程。会和一些看上去很恶心的东西打交道,植物得了病也会表现出症状的。如果你天生对毛毛虫之类的东西感兴趣,那请不要犹豫,赶快来这个专业,这里可以天天跟那接触。对付这些东西办法,我们首选农药,这是解决问题最快最有效的方法。用什么农药,怎么用,这就不是其他专业能解决的问题了。我们的价值在此充分体现。当然随着什么“无公害”之类的词汇出现,农药越来越受人们反感。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山东农业大学考研分数线、山东农业大学报录比、山东农业大学考研群、山东农业大学学姐微信、山东农业大学考研真题、山东农业大学专业目录、山东农业大学排名、山东农业大学保研、山东农业大学公众号、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山东农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山东农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考研 推荐

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山东农业大学考研网由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购买指南 发货信息 关于我们 - 研究生兼职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