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公共卫生考研难吗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山东大学考研分数线、山东大学报录比、山东大学考研群、山东大学学姐微信、山东大学考研真题、山东大学专业目录、山东大学排名、山东大学保研、山东大学公众号、山东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山东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很多考生在准备山东大学公共卫生考研难吗?是考研报考的时候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好吗?适合我吗?对我以后的人生和职业会有帮助吗?考生在准备山东大学公共卫生专业考研的时候产生这样的疑问是十分正常的。【手机访问

但是考生应当明确的一点是,不论是哪一个专业的研究生,都不存在绝对的好与不好的评价标准。别人适合的专业不一定适合自己,需要考生对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好不好、未来发展方向与考生自己的本科专业、兴趣爱好以及未来发展规划进行结合和分析,理性看待和认真对待考研的专业选择问题,不要因一时冲动或是盲目听取别人的意见而草率决定,往往会在备考期间十分痛苦。

Add 山东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山东大学

考生获取相关有关公共卫生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山东大学怎么样,学校研究生官方网站会列出详细的招生简章、考试内容、参考书目、历年分数线以及报录比等重要数据,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选择;可以咨询山东大学公共卫生专业的师兄师姐,获得第一手的信息;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例如考研网、考研论坛等信息来源。
另外,需要详细了解公共卫生的考研情况的同学,可以点击右侧免费资源我们的学姐,帮你解答报考院校的详细问题。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好不好,可以从专业排名来判断,其排名的位置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该学科考研难度的大小,包括近几年内该学科全国排名的变化程度。有的专业所在的学校在学校排名系统中并没有靠前的位置也不出名,但是该学科在全国范围内有较高的排名位置;有的专业所在的学校属于全国知名学府,但是该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出名。如果学科与学校在全国均有较高的排名位置,那么该学科属于热门学科,考研的竞争力会相对较大。考生在选择报考公共卫生之前应当对其全国排名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将学科与学校的排名都纳入考虑的范围之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每年会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对除军事学门类外的全部81个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专业排名,专业排名可以从中检索到。 相对来说,公共卫生的排名还是相当乐观,是一个具有潜力和发展前途的学科。山东大学公共卫生中提供了有关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好不好的全面而详细的资料,欢迎考生前往查阅。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考研难吗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职业与环境健康学系的联系方式
联系人:凤志慧 李学文 办公电话:0531-88382137 0531-88382138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文化西路44号 山大阳突泉校区综合科研楼2层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理化检验系的联系方式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文化西路44号教学九楼
电话:0531-88382554   电子邮箱:chem@sdu.edu.cn
公共卫生 [105300]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山东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3]公共卫生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17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53卫生综合
备  注: 同等学力加试:
1.卫生管理综合
2.社会医学
生物统计学是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它涵盖了生命科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和预防医学研究等领域中的统计学问题。生物统计学的核心内容是生物医学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生物统计学实用性人才培养创新性人才培养并举,一直是我们培养人才的基本策略。
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本团队的科研基础,及时调整研究生培养内容,是我们培养实用性生物统计学人才的基本路径;而校内理论方法培养校外现场实践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是我们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基本模式。这种路径/模式的核心是遵循转化医学和转化公共卫生学的基本原理,在校内统计学理论方法培养与校外科研平台中的实践能力培养之间架起一个“双向通道”。使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以不断适应人才市场需求。通过推行上述培养路径/模式,我们培养的研究生一直供不应求,就业率一直保持100%,省级以上或大城市单位就业的比例一直保持在90%以上。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和行业需求的变迁,研究生的毕业去向也从高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行政单位为主,逐步转化为以大型三甲医院、大型科研机构、大型生物医药公司和高校为主的就业格局。
统计方法应用研究统计新方法研究并举,是我们培养生物统计学创新人才的基本策略。为此,研究生的专业背景来源也逐步趋于优化。基本保持在50%来源于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专业;50%来源于预防医学、生物科学等相关专业。从而,形成了一只由医学、生物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交叉而成的规模始终保持在30人左右的在站博士后和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队伍。在生物统计学创新性人才培养方面,我们采取了“独立、独特、独创”三个层次并举的培养模式。对于进入教研室的本科生(本科生导师制和大学生创新),主要采取“独立性”的培养模式,要求同学能够有自己的见解,但可能是指导教师已经提出过的,或对前人智慧的一种再阐释或完善;对于硕士研究生主要采取独特性的培养模式,要求同学能够有自己的见解,而且应该至少有1-2创新点是前人没有提出过的,即推行“改进型创新”或“渐进性创新”;对于博士生或博士后主要采取独创性的培养模式,要求同学能够有自己的见解,而且应该是系统性的创新,即针对某个全新的领域、或者某个理论体系、或者某个方法体系、具有源头意义的系统性研究,是前人没有涉及的,即推行“源头性创新”或者“颠覆性创新”。目前,基本做到了“本科生”能发表1-2篇中文文章,硕士生能发表1-2篇SCI论文,博士生能发表2-3篇较高水平的SCI论文。
海外留学深造,已经成为研究生去向的重要途径,每年有1-2名本科生通过本团队的培养去国外继续读学位,1-2名硕士生去国外进行半年以上的联合培养,所有博士生必须经历一年以上的联合培养,1-2名硕士生或博士生去国外攻读博士学位或做博士后研究。
生物统计学是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它涵盖了生命科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和预防医学研究等领域中的统计学问题。生物统计学的核心内容是生物医学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生物统计学实用性人才培养创新性人才培养并举,一直是我们培养人才的基本策略。
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本团队的科研基础,及时调整研究生培养内容,是我们培养实用性生物统计学人才的基本路径;而校内理论方法培养校外现场实践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是我们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基本模式。这种路径/模式的核心是遵循转化医学和转化公共卫生学的基本原理,在校内统计学理论方法培养与校外科研平台中的实践能力培养之间架起一个“双向通道”。使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以不断适应人才市场需求。通过推行上述培养路径/模式,我们培养的研究生一直供不应求,就业率一直保持100%,省级以上或大城市单位就业的比例一直保持在90%以上。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和行业需求的变迁,研究生的毕业去向也从高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行政单位为主,逐步转化为以大型三甲医院、大型科研机构、大型生物医药公司和高校为主的就业格局。
统计方法应用研究统计新方法研究并举,是我们培养生物统计学创新人才的基本策略。为此,研究生的专业背景来源也逐步趋于优化。基本保持在50%来源于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专业;50%来源于预防医学、生物科学等相关专业。从而,形成了一只由医学、生物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交叉而成的规模始终保持在30人左右的在站博士后和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队伍。在生物统计学创新性人才培养方面,我们采取了“独立、独特、独创”三个层次并举的培养模式。对于进入教研室的本科生(本科生导师制和大学生创新),主要采取“独立性”的培养模式,要求同学能够有自己的见解,但可能是指导教师已经提出过的,或对前人智慧的一种再阐释或完善;对于硕士研究生主要采取独特性的培养模式,要求同学能够有自己的见解,而且应该至少有1-2创新点是前人没有提出过的,即推行“改进型创新”或“渐进性创新”;对于博士生或博士后主要采取独创性的培养模式,要求同学能够有自己的见解,而且应该是系统性的创新,即针对某个全新的领域、或者某个理论体系、或者某个方法体系、具有源头意义的系统性研究,是前人没有涉及的,即推行“源头性创新”或者“颠覆性创新”。目前,基本做到了“本科生”能发表1-2篇中文文章,硕士生能发表1-2篇SCI论文,博士生能发表2-3篇较高水平的SCI论文。
海外留学深造,已经成为研究生去向的重要途径,每年有1-2名本科生通过本团队的培养去国外继续读学位,1-2名硕士生去国外进行半年以上的联合培养,所有博士生必须经历一年以上的联合培养,1-2名硕士生或博士生去国外攻读博士学位或做博士后研究。
公共卫生 [105300]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山东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3]公共卫生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招生人数: 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53卫生综合
备  注: 同等学力加试:
1.卫生管理综合
2.社会医学
卫生毒理与营养学系
联系人:赵秀兰、宋福永、王保珍
办公电话:0531-88382132
 0531-88382135
2021年公共卫生专业(流行病学方向)专业型硕士拟录取公示表(一志愿)
考生编号 初试总成绩 复试成绩 最终成绩 拟录取排名 拟录取类别
104221510907792  400 89 84.4698 1 录取为专业型
104221510907777  398 89 84.0558 2 录取为专业型
104221510907825  384 90 83.2243 3 录取为专业型
104221510907779  401 86 83.057 4 录取为专业型
104221510907751  378 88 81.984 5 录取为专业型
104221510105233  394 85 81.9623 6 录取为专业型
104221510907850  399 83 81.3067 7 录取为专业型
104221510907701  358 89 80.4518 8 录取为专业型
104221510907691  392 82 80.0532 9 录取为专业型
104221510907733  372 85 79.7142 10 录取为专业型
104221510105248  342 90 79.339 11 录取为专业型
104221510907851  380 82 79.2057 12 录取为专业型
104221510907828  344 89 79.0732 13 /
104221510907821  362 85 78.6177 14 /
104221510907790  364 84 78.4063 15 /
104221510907705  344 88 78.1657 16 /
104221510907789  348 85 77.3752 17 /
104221510105252  353 84 77.249 18 /
104221510105234  344 84 76.5925 19 /
104221510907750  354 82 76.3355 20 /
104221510907729  335 86 76.3252 21 /
104221510907692  372 78 76.2465 22 /
104221510907818  326 86 75.7255 23 /
104221510907682  324 86 75.5982 24 /
104221510907673  348 81 75.545 25 /
104221510907865  356 79 75.3475 26 /
104221510907829  318 87 75.1815 27 /
104221510105239  334 83 75.094 28 /
104221510907752  353 79 74.844 29 /
104221510907782  325 84 74.5883 30 /
104221510907864  362 75 73.9327 31 /
104221510907781  343 79 73.5647 32 /
104221510907664  347 78 73.4682 33 /
104221510907855  331 81 73.4558 34 /
104221510907755  326 79 72.099 35 /
104221510907849  325 76 70.4447 36 /
104221510907783  317 77 70.4305 37 /
104221510907694  332 74 70.0208 38 /
104221510907719  339 72 69.676 39 /
104221510907666  330 69 67.7298 40 /
104221510907817  322 71 67.465 41 /
联系人:孔老师               联系电话:0531-88380218

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生复试考核内容
一、学术型
1.复试方式
笔试、面试(含实验操作)相结合,笔试成绩满分200分,含专业课和专业外语。面试成绩满分100分。
2.复试笔试科目:
  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医学微生物学》、妇女保健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毒理学基础、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仪器分析等
  专业外语(各专业)。
3.面试内容
  外国语、专业口试(70分)
  实验技能测试:专业操作(30分)
4.复试笔试科目及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七版)(卫生部规划教材,预防医学专业用),孙贵范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环境卫生学》(第七版)(卫生部规划教材,预防医学专业用),杨克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八版)(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教材,供预防医学类专业用),孙长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流行病学》(第八版)(卫生部规划教材,预防医学专业用),詹思延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医学统计学》,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统计学教研室编写。
《医学统计学》(第八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李晓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仪器分析》(第二版),李磊、高希宝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分析化学》(第二版),毋福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食品理化检验》(第二版),黎源倩、叶蔚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水质理化检验》(第二版),康维钧、张翼翔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空气理化检验》(第二版),吕昌银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生物材料检验》(第二版),孙承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妇女保健学》(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熊庆、王临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儿童少年卫生学》(第八版)(卫生部规划教材,预防医学专业用),陶芳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毒学检验》,(第一版)李洪源主编,或(第二版)裴晓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卫生部规划教材),李凡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基础病毒学》,莽克强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毒理学基础》(第七版)(卫生部规划教材,预防医学专业用),孙志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预防医学》(第六版),傅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版。
《管理学基础》,第二版,201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
《社会医学》2013年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卫生事业管理学》2013年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专业学位
1.复试要求
除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方向外,具有复试资格的考生,复试前选定专业方向,跟随该专业的学术型考生一起复试。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方向笔试科目为卫生应急管理(参考书目:《卫生应急管理》2013年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复试由学院统一组织。面试内容更注重公共卫生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和管理工作能力。
复试笔试科目及加试科目参考书目参见我院学术型复试考核内容。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山东医学院卫生系,经历了两次建系与调整撤系后,于1977年第三次恢复重建,1996年由卫生系升为山东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00年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合并组成新的山东大学,学院更名为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院历经60年沧桑,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各项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跻身国内高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前列,成为国家培养高级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人才的重要基地,为国家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员工84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20人,讲师18人。国家“优青”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山东大学讲座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16人,硕士生导师43人。目前近50%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75%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数十名教师兼任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山东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各专业学会及学术刊物的专家、顾问、会长、理事长、主任委员、理事、委员、编委等职务。形成了一支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师队伍和高层次的学术研究梯队。
学院下设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卫生毒理与营养学、职业与环境健康学、社会医学与妇幼保健学、理化检验学、卫生微生物检验学7个学系;设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中心,中心下设本科教学与大学生实验室、理化检验与生物学效应实验室、医学信息数据处理实验室、流行病学与微生物检验实验室、SPF动物实验室5个实验室;建有山东大学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研究中心、山东大学结核病控制研究中心、山东大学气候变化与健康研究中心、山东大学自杀预防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健康老龄与长寿研究中心5个研究中心。
公共卫生学院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设有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院设有预防医学五年制本科专业,包括预防医学、卫生检验、卫生事业管理3个专业方向,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学院还设预防医学、医学检验、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的专科、本科成人和网络教育。
目前在校本科生近600人,在读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300余人,公共卫生硕士260余人,同等学历在职攻读硕士学位100余人,继续教育学生1600余人。学院具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和育人环境,尤其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生双导师制,在校外设立了20多个实践基地,近年来我院在全国大学生创新项目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近年来学院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项目及国家"863"、“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山东省科技厅、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省教育厅等资助的各类科研和教研课题。近3年,承担在研课题170余项,在研经费达2500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发表SCI、SSCI、EI、CSSCI论文300余篇,编写出版专著及教材100余部。2008年经原山东省卫生厅、教育厅批准,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为山东大学预防医学研究院,为公共卫生学院和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中全方位合作搭建了良好平台。
学院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主要特色和优势,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建立了“现场实验室和室内实验室为一体的新型公共卫生学科发展平台”;(2)与复旦大学联合申报“健康领域社会风险预测治理”2011协同创新平台;(3)拥有山东省科技厅批准的“山东省食品安全监测管理与风险评估工程中心”;(4)建成了特聘教授实验室 “流行病学与微生物检验实验室”;(5)拥有在自杀流行病学和预防控制策略研究方面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山东大学自杀预防研究中心”;(6)拥有在气候变化与健康研究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气候变化与健康研究中心”;(7)拥有生物统计学科研团队,在 “组学数据统计分析与系统流行病学理论方法研究与应用”、“健康/疾病风险评估与生命历程流行病学理论方法研究与应用”、 “转化医学与真实世界临床研究的设计与统计分析方法”、 “空间流行病学与空间遗传学理论方法研究与应用”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8)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9)职业中毒/环境污染防控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特别是中毒性神经病机制的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学院国际合作工作不断加强,现与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典、挪威、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个公共卫生教育与科研院(所)建立并保持着稳定的合作关系。学院的卫生统计、卫生毒理学、卫生事业管理、流行病学等学科开设英文课程,可面向留学生进行英文授课。
学院将依据学校发展目标和规划,结合学院实际,广招英才,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研投入与产出,以教育为中心,促进人才培养,加大服务社会力度,扩大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为早日实现全国一流公共卫生学院发展目标而奋斗。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专业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二级学科。本学科有两个分支:儿童少年卫生学、妇幼保健学。该专业是我校较早具有硕士授予权的学科之一,现有教师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硕士生导师3人。      
主要承担山东大学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的《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青春医学》、《运动医学》和《妇女保健学》的教学任务。招收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专业科学学位硕士生和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硕士生,已培养硕士生40余名、现有在读全日制硕士生十余名。    
现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1)营养与慢性病:从人群流行病学角度及分子生物学水平两个研究领域研究营养与慢性疾病的关系,为防治慢性疾病提供依据和措施。2)环境因素对妇女、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影响:环境因素对胚胎发育停滞、早产和畸形儿及男性和女性泌尿生殖系统发育异常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研究。3)妇科肿瘤的防治研究:肿瘤分子标志物鉴定与早期筛查、恶性肿瘤发生转移的分子监测及机制研究。已承担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分课题,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十余项课题。获得省级及以上科研成果6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余篇;参编教材与专著5部。    
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学科学院、妇幼保健院以及齐鲁医院、省立医院等研究机构保持紧密联系,并与国外斯坦福大学、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高水平科研机构保持合作与交流。    
公共卫生 [105300]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山东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3]公共卫生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招生人数: 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53卫生综合
备  注: 同等学力加试:
1.卫生管理综合
2.社会医学
系主任:  马伟(Email:weima@sdu.edu.cn)   
系副主任:贾存显(Email:jiacunxian@sdu.edu.cn
联系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文化西路44号    
邮政编码:250012     
办公电话:0531-88382141   
公共卫生 [105300]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山东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3]公共卫生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流行病
02生物统计
03职业卫生
04环境卫生
05卫生毒理
06营养与食品卫生
07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
08微生物检验
09理化检验
10公共卫生应急管理
招生人数: 51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53卫生综合
备  注: 01方向:6人;
02方向:8人;
03方向:2人;
04方向:1人;
05方向:2人;
06方向:2人;
07方向:1人;
08方向:2人;
09方向:2人;
10方向:25人;
同等学力加试:
1.预防医学
2.社会医学
基本信息
方案类别 硕士  所属专业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方案名称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起始时间 2014-06-30 
必修学分 21.0  总学分 30.0     
 
论文要求(要求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序号  论文总数  SCI或EI  期刊或会议  SCI  EI  CSSCI   核心A类  核心B类  发明专利  会议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从事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教学、科研和疾病防治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热爱祖国、品学兼优、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 
2.在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方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专业技能,熟悉本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动态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能够从事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教学、科研和疾病防制工作。 
3.应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身心健康。 
培养方向
1.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 
探讨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因、预防策略和措施及其效果评价。 
2.传染病流行病学 
研究各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性疾病和性传播疾病的病原学、流行因素、预防策略和措施及其效果评价。 
3.分子流行病学 
从基因水平,利用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原理和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流行病学特征及防制对策和措施。 
4.伤害流行病学 
应用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研究伤害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其干预对策与措施。 
5.医学统计预测 
重点研究医学预测模型、精度分析和预测支持系统。 
将数理统计学、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的分析方法有机结合,用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人口学等医学科学的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研究内容可概括为:(1)病因学分析;(2)医学统计预测;(3)综合评价;(4)人口控制、老年疾病预防与控制及健康保健措施。 
6.空间流行病学和空间遗传学 
遵循地理流行病学和群体遗传学基本理论,将地质统计学、景观遗传学、空间统计学、地理信息系统和混沌分形理论等学科的理论方法相结合,研究空间流行病学和空间遗传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7.老年病流行病学研究。 
将老年医学与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分析方法相结合,研究老年疾病预防与控制及其健康保健措施。 
8.循证医学 
将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和临床实践密切结合,进行临床诊断、治疗、预后、病因学以及临床经济评价的研究。 
9.复杂疾病即多因子病,由多个基因控制。人类基因组单倍型图(HapMap)计划的完成进一步为复杂疾病易感基因定位的研究、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奠定了基础。通过对复杂疾病基因定位研究的连锁分析、基于群体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的关联分析、基于家庭病例对照设计的关联分析,以及对基因之间、基因与环境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分析与遗传网络构建,探讨复杂疾病与基因间的关系。 
10.肺结核的预防与控制 
利用统计学、卫生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探寻适宜方法与措施,以高效地预防与控制肺结核。 
培养方式
根据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鼓励研究生进行“三种经历”,逐步实行双导师合作培养。 
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为三年。要求前两个学期修满学分,后四个学期完成硕士论文的选题、开题、课题研究、论文撰写及答辩工作。 
应修总学分及课程设置
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21学分,选修不少于9学分。 
课程设置 
1.必修课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3学分 
第一外国语4学分、专业外语1学分。 
前沿讲座2学分。 
⑴前沿讲座的基本形式:前沿讲座旨在使硕士生对本学科及本研究方向的学术前沿问题有基本了解,提高硕士生参与学术活动的兴趣和能力。前沿讲座由教师和硕士生讲授交叉进行,以小型讲座、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 
⑵基本要求和考核方式:每位硕士生参与讲座不少于5次。每位硕士生主讲不少于2次,在第三至第四学期进行。要求硕士生按照自己的研究方向或感兴趣的前沿问题写出综述,并以此为主讲内容。指导小组教师共同评判考核成绩,通过者计2学分。 
2.选修课 
选修课不少于9学分,其中跨学科选修课不少于2学分。 
3.补修课 
跨学科考入的硕士生需补修本科课程2门。成绩记入本人档案但不计学分。 
中期筛选/中期考核/资格考试
第四学期初对硕士生进行中期筛选。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情况、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科研能力及健康状况。具体考核方法按研究生院有关文件执行。 
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完成硕士学位论文阶段,不合格者按《山东大学硕士生学籍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实践环节
在教师的指导下,适量讲授专业课的实验课和公共课的大课。 
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要求硕士生完成硕士论文的时间不少于一年(不含选题和开题时间)。选题和开题工作应于在第3学期,在导师和指导小组的指导下进行。研究课题必须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并得到指导小组的认可。 
课题在研期间,硕士生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规范的操作获得详实的数据、应用正确的统计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并做出科学的结论。 
要求硕士论文格式规范、思路清晰、逻辑合理、行文流畅。 
论文答辩前,应在校人事处确认的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以公开出版或出版社清样为准,硕士生为第一作者,且作者第一单位为山东大学,不包括增刊和综述类)。 
备注
跨专业补修: 
卫生统计学(预防医学本科)、流行病学(预防医学本科) 
申请提前毕业提前时间不应超过一年,且需除具备一般毕业生毕业所需条件外,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数不少于2篇。 
 
目前概况】流行病学系现有教职工1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人,讲师3人,助理实验师1人。硕士生导师6人,博士生导师6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9人。45岁以下的教师5人。另尚有7名兼职硕士生导师,6名兼职博士生导师,2名本校其它单位博士生导师在本专业招生。有9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本系的特聘兼职客座教授。
现有4个研究中心和2个实验室,即山东大学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研究中心、山东大学自杀预防研究中心、山东大学气候变化与健康研究中心、山东大学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中心,及分子流行病学实验室和血清流行病学实验室。本系现有凝胶成像系统、离心浓缩干燥仪、多功能酶标仪、倒置相差显微镜、荧光相差显微镜、荧光定量PCR仪、梯度PCR分析仪、遗传分析仪、蛋白提纯化系统、全自动交叉流过滤系统、超纯水系统、冷冻切片机、低温高速离心机、二维电泳、分子杂交炉、双色红外激光成像系统等实验仪器。    
教学工作】流行病学系主要承担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包括预防医学、卫生检验和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临床医学(包括临床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口腔医学、护理、成人教育等多专业多层次的本科生及硕/博士生的《流行病学》、《预防医学》及《临床流行病学》的教学任务。招收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流行病学方向)博士生、科学学位硕士生,以及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硕士生。并为硕/博士生开设了《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与应用》、《流行病学研究进展》、《现代流行病学》、《现场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研究设计与资料分析》等相关课程。《流行病学》现为山东大学及山东省精品课程。
本系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高层次科研和管理人才。迄今为止,已培养硕士生300余名及博士生20余名。现有在读硕士生80余名及博士生20余名。    
科研工作】流行病学系现有4个主要研究方向,其特点是跨学科交叉融合、宏观与微观结合。
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以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研究重点,以现场调查与实验室检测为技术手段,从群体、分子及基因水平,研究该类疾病的病因、揭示发病机理、评估遗传与心理及环境交互作用、评价人群防制效果、探寻有效防制策略与措施。    
2.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主要针对AIDS/HIV感染、性传播疾病、结核病、肝炎、恙虫病等传染性疾病,从群体、分子及基因水平,探讨该类疾病的分布规律、病原体的致病机理、机体的防御机制、传播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人类行为与病原体感染的关系、以及防制措施及其效果评价。    
3.行为流行病学:主要针对吸烟、自杀、性传播疾病相关行为,结合现场调查与实验检测,从群体、分子及基因水平,探讨影响因素、揭示发生机理、评估遗传与心理及环境交互作用、评价人群防制效果,探寻有效防制策略与措施。    
4.气候变化与健康:主要以我国气候变化与公众健康问题为主线,以创立和完善全球变暖背景下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理论和应对策略为长远目标,以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机制为研究重点,探寻气候变暖、环境变化、人类活动与公众健康的相互关系。    
近5年来,本系在上述研究领域先后承担如WHO、美国NIH、盖茨基金等国际合作、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技项目、卫生部科技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等科研项目60余项;获得省级及以上科研成果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50余篇;主编及参编教材与专著20余部。    
合作交流】流行病学系已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埃默瑞大学、阿拉巴马大学、怀特州立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与旧金山分校、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院;英国伦敦大学、爱丁堡大学;瑞典皇家医学院;挪威奥斯陆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阿德莱德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格里菲斯大学等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及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公共卫生教育与科研合作关系。
理化检验系概况
 
理化检验系的前身为1989年山东医科大学卫生系创办的第一届卫生检验专科,根据学科发展现状及社会需求,于1994年改为卫生检验本科,学制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1998年,教育部将卫生检验专业与预防医学专业合并,成为预防医学专业卫生检验方向。2003年,SARS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于2004年重新设置卫生检验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包括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两个方向。2015年,理化检验教研室成立理化检验系。 理化检验系现有专任教师5人,其中教授3人,讲师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人,所有教师均为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理化检验专业是山东省卫生检验重点实验室,在学校“985”二期工程和211工程的支持下,先后建设了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东大学卫生分析测试中心,有原子吸收、荧光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紫外分光光度计、倒置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等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

一、概况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专业(研究所)于2014年组建,隶属于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其前身是原山东医科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1983-1995)、原山东医科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政策研究所(1996-2000)和原山东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研究所(2000-2013)。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专业于1983年正式成立,1994年被批准为硕士培养点,2000年成为我国唯一的卫生部卫生经济与政策研究重点实验室,2003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培养点,2017年进入山东大学“学科高峰计划”第二批进行重点建设的新兴、交叉学科项目立项名单。
作为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从事卫生经济、卫生管理和政策研究的教学与科研机构,依托2011协同创新平台,开展了高水平、多学科交叉的学术研究,培养了高端卫生管理人才,提供了卫生改革与发展政策咨询,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践行了“一切为了健康”的光荣使命。
 
二、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研和实验技术人员9名,其中正教授3名,副教授2名,讲师3名,高级实验师1名。在专职教研人员中,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2名。多人为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卫生计生委、省及地方卫生计生委(局)的政策咨询顾问。
除专职人员外,我所还聘请了10余名国际顶尖卫生管理和政策研究专家作为客座教授、合作伙伴和研究顾问。如日本东京大学唐子尧教授,美国布法罗大学张杰教授,杜兰大学施李正教授等。
 
三、人才培养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专业培养硕士研究生500余名(含在职公共卫生硕士),博士研究生21名,博士后2名。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127名(含在职公共卫生硕士),博士25名。多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山东大学校长奖学金、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光华奖学金等荣誉,多名研究生应邀参加国际会议,先后有10余博士研究生到国外知名大学进行联合培养。研究生就业单位广泛,包括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内的各级各类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综合医院,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等。 
 
四、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
我专业先后承担了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重大专项研究、教育部哲学与社会科学重大专项等各类科研课题近百项。承担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基金等国际组织支持的课题1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达千万元。
发表学术文章千余篇,其中在“Health affairs”等国际专业杂志发表学术文章6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30余部;获得各种奖项21项;撰写政策研究报告百余份,提交参政议政提案19份。
我专业是以卫生管理、卫生经济与政策研究为特色的研究机构,其主要特色在于研究成果的政策转化,一方面通过开展研究以促进政策的完善和新政策出台,另一方面通过接受国家部委和省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直接参与政策制定,并对现有政策进行评估、修改与完善。如2015年1-2月,受山东省政府委托,承担并完成了了“山东省《“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第三方评估报告”,2014年完成了“山东省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险制度评估报告”等等,多次参与了郭树清省长主持的全省医改调度会,以及山东省政协组织的卫生系统专题调研与协商会,得到了山东省主要领导的肯定。
 
五、交流与合作
我专业与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卫生计生委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等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多人次参加高层次政策咨询会议。与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等国内兄弟院校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协作关系,多次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并在山东省多个地市建立了卫生政策研究基地。
我专业先后与日本东京大学、美国杜兰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相关院系建立了合作关系,定期进行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和博士联合培养。
 
六、社会服务
   除开展科学研究外,我专业也积极为各地提高卫生人员的管理能力提供培训服务。先后为威海市卫生系统、东营市卫生系统等开展了管理人员培训班。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微生物检验学系的联系方式
系主任:温红玲(E-mail: wenhongling@sdu.edu.cn)
副主任:郑学星(E-mail: zhengxuexing@sdu.edu.cn
雷晓颖(E-mail: 15508699406@163.com)
地址:济南市文化西路44号,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教学九楼四层,邮编250012
办公电话:0531-88382625
概况
微生物检验学系源于1979年卫生部批准成立的病毒学研究室;1992年学院在预防医学基础上拓展卫生检验培养方向,2001年与卫生化学教研室合并成立卫生检验学研究所,2002年与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所联合申请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由王志玉教授组织申请为山东省卫生检验重点实验室,微生物检验是其中的一个主要方向;2011年引进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病原微生物学专家于学杰教授,建立流行病学与微生物检验实验室。2012年卫生检验研究所更名为卫生检验学系;2014年学院调整成立卫生微生物检验学系,2017年更名为微生物检验学系。
师资队伍
目前有教师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副研究员1人,讲师1人,5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具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拥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王志玉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目前已形成了具有良好创新意识、发展前景和国际水准的教学科研队伍。
从1978年开始研究生培养。1978年为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为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病毒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005年为卫生检验学硕士及博士学位授权点。截至目前,已毕业硕士生100余名及博士生10余名。现有在读硕士生26名及博士生9名。
研究方向
现有3个主要研究方向:(1)人类病毒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控技术:重点研究重要人类病毒的基因结构与功能、病毒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发病机制、新型疫苗、病毒感染与免疫、抗病毒药物靶点筛选等;(2)自然疫源性疾病研究:主要针对蜱传、螨传、蚊传和鼠传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进行调查研究,重点研究重大和多发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与防控技术。(3)食品安全、耐药菌、消毒产品检测。
实验室建设
本室自1979年成立起即从事分子病毒学的研究,属于实验畸形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也是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国家重点学科的一个组成部分和研究方向之一,拥有较完善的相关仪器、设备和设施。2007年批准为山东省高校卫生检验重点实验室。2012年在原有的实验室基础上依托学校进行扩建,建立了流行病学与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拥有与微生物检测相关的全套实验仪器和设备,实验环境达到生物安全Ⅱ级。2017年批准为山东省高校感染性疾病防控重点实验室。
教学与科研工作
先后承担来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省级科研成果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0余篇。
经过20余年检验专业方向的教学体验,积淀了较丰富的教学经验。目前承担多层次的教学任务:预防医学专业、卫生检验方向本科生的课程有《病毒学检验》、《细菌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卫生微生物学》和《卫生检疫学》;微生物检验硕士、博士和公共卫生硕士相关课程;继续(网络)教育学院本科、专科相关课程;全校通选课程《性病与艾滋病的危害与健康》及通识课程《卫生安全与健康生活》。主编及参编全国本科规划教材与专著10余部。
交流与合作
我系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省内多家三甲医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在山东省多个地市建立了科学研究基地。
我系先后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麻省大学医学中心、加拿大卫生署国家微生物重点实验室等国际知名大学相关院系建立了合作关系,定期进行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和博士联合培养。
社会服务
本系作为山东大学卫生分析测试中心(国家级保健食品检验机构)的成员之一,为社会承担保健食品的功能学及卫生学指标检测任务。
公共卫生 [105300]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山东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3]公共卫生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47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53卫生综合
备  注: 同等学力加试:
1.预防医学
2.社会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