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药理学研究生考试科目和考研参考书目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山东大学考研分数线、山东大学报录比、山东大学考研群、山东大学学姐微信、山东大学考研真题、山东大学专业目录、山东大学排名、山东大学保研、山东大学公众号、山东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山东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山东大学药理学教材,也叫山东大学药理学考研参考书、指定书目等等,是考验专业课复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料。考研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考试项目,参考书目由报考院校的研究生院制定,考试内容基本上围绕着参考书目展开,而绝大多数专业课都是由院校自行出题,因而就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定性。另外将参考书目与真题结合使用可以分析出出题人的风格和倾向,反复研究之后考生完全可以自行划出重点内容和必考内容。许多考生不重视院系公布的参考书目而把全部精力放在笔记和其他参考资料上,不按照山东大学药理学考研指定的书目进行复习,那么即使复习的再好,实力再强,也很有可能会在专业课上栽跟头。【手机访问

Add 山东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山东大学

在购买参考书时应当注意公布的参考书的年份和版本,如果版本过旧找不到原书,使用新版本也是可以的,但是应当注意将旧版本与新版本不同的内容进行补充。考研派的考研频道内含有大量优质的课堂讲义资源,欢迎考生前去查询和购买。
需要了解药理学考研参考书目详细信息的同学,可以点击右侧的联系学姐,考研派的学姐回为你做最专业的解答

山东大学药理学研究生分数线

山东大学药理学考研大纲的时候需要对该专业以及该学校进行全方位的了解,药理学的考研大纲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考研大纲是由各院校的研究生院制定并公布的,包括考试的内容、参考书目、研究方向等等内容,直接决定了考生在复习期间的主要内容和侧重点。通过对山东大学药理学考研参考书目进行分析可以大致了解该专业的考研试题设置方向,考生应当认真阅读考试大纲中公布的考试科目,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有针对性得进行复习,防止出现事倍功半的无用劳动。考生也可以对开设该专业的不同院校考试大纲进行横向比较,对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许多考生在备考期间不重视考试大纲的内容,往往会将许多重要的信息遗漏或是导致复习的方向出现偏差,这都是不应该出现的失误以及错误。考研派的小编提醒各位考研的小伙伴们一定要重视考研大纲的内容哦。

山东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研究所(教研室)始建于齐鲁大学医学院和华东白求恩医学院。20世纪三、四十年代齐鲁大学医学院开设药理学科。1948年华东白求恩医学院迁入济南,开始筹建药理学教研室,由陈牧群讲师临时负责。山东省立医学院1948年11月并入华东白求恩医学院。1950年华东白求恩医学院更名山东医学院。1950年2月,周廷冲教授(后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任教研室主任, 1952年9月全国院系调整,山东医学院与齐鲁大学医学院合并成立山东医学院,仍由周廷冲教授任药理学教研室主任。1953年周廷冲教授奉调军事医学科学院,黄文兴讲师任教研室副主任。1958年改由吴葆杰讲师任教研室副主任,1966年增补曲钧庆讲师为教研室副主任。1969年学校开门办学,药理学教研室分散于四个大队。1972年回济南后,由吴葆杰讲师任教研室主任,曲钧庆讲师任副主任。1975年曲钧庆讲师调山东医学院楼德分院(后迁泰安市改为泰山医学院)。1978年由基础医学部主任吴葆杰副教授兼任药理学教研室主任,于常平讲师为副主任,1979年增补黄文兴副教授为副主任(列于常平之前)。1985年山东医学院更名山东医科大学,吴葆杰教授任药理学教研室主任,周序斌讲师任副主任。1991年周序斌副教授任教研室主任,张岫美讲师、王景梓讲师任副主任。1996年张岫美教授任教研室主任,丁华副教授任副主任。2000年7月,原山东医科大学与原山东大学、原山东工业大学合并,成立新山东大学,2000年12月成立山东大学医学院。2001年9月,设立医学院药理学研究所,张岫美教授任研究所所长,丁华教授任副所长。2008年4月张岫美教授任研究所所长,王立祥副教授任副所长,2010年5月增补易凡教授为副所长。2013年1月易凡教授兼任研究所所长,王立祥副教授、刘慧青副教授任副所长。
药理学研究所(教研室)自建立以来,经过不断充实和提高,已发展成为师资力量较雄厚,能够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承担大型前沿性科学研究的教学及研究单位。研究所设心、脑血管药理学研究室、肾病与免疫药理学研究室、神经与肿瘤药理学研究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研究所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7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6人,其中博士学位14人,硕士学位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8人,合作博士生导师5人,兼职硕士生导师3人。研究所先后选派教师20余人次赴美国、日本、瑞典、加拿大、爱尔兰等国学习进修,教师大多具有海外学习经历。
 研究所全体教师忠诚教育事业,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出色地完成了各专业和层次的教学任务。目前,研究所每年承担4个学院包括五、七、八年制临床医学、七年制口腔医学、医学英语班、护理英语班、英语医学影像学、护理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和外国留学生等学生的药理学、心血管药理学及临床药理学课程。1990年起,为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开设了心血管药理学、临床药理学、神经药理学、化学治疗学和免疫药理学等课程,自1993年起,为高年级学生开设了临床药理学和心血管药理学选修课。另外还承担专科、夜大、函大及各种培训班的药理学教学。
药理学研究所1978年成为我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开始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硕士研究生139名;2003年分别获药理学(药学)和医学基础药理学(基础医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培养博士研究生40名。毕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自20世纪五十年代起,受卫生部和山东省卫生厅的委托,药理学研究所开始举办各种师资培训班,其中高级药理师资班3期22人,中级药理师资班7期121人,接受进修生102人,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成为药理学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骨干力量。
研究所历来重视科学研究,曾先后研究了中草药、抗疟药、抗丝虫病药、抗高血压药及计划生育用药等,还进行了农药的毒理学研究。20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开始,吴葆杰教授在总结过去科研工作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以心、脑血管药理学为主的研究方向。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所逐步形成了以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机制及防治药物研发为特色及肾病与免疫药理学等研究方向,建立了本所科学研究的学术特点,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内贸易部、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卫生厅、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计生委、山东省体育局等研究项目140余项,还与企业和高等学校合作完成了多项新药的研发。研究所目前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脑血管病凝血系统机制与干预策略研究;②脑血管病兴奋毒性、氧化应激、抗炎免疫等机制与干预策略研究;③脑血管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机制与干预策略研究;④肾脏病发病机制以及相关药理学研究;⑤肿瘤药理学研究。
六十多年来药理学研究所共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SCI和EI收录8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20世纪50年代初即主编全国统编中专用《药理学》,直到1985年。50年代末编写了全国专科用《药理学》,并为本科用药理学教材编写了补充教材,1993年起参加全国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药理学》编写。2000年起参加全国七、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药理学》和护理学规划教材《药理学》英文《药理学》及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药学知识》药理学部分等的编写。另外还主编了多种药理学专著和参考。
研究所自建立以来逐步发展壮大,培养了大批高水平的药理学专业人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全所教师正奋发进取,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而努力工作。
药理学 [100706]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山东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基础医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药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4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49药学专业综合或650医学综合
备  注: 同等学力加试:
1.内科学
2.外科学
药理学 [100706]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山东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药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药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 抗肿瘤药物药理
02 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药理
03分子药理学
04 抗血液系统疾病药物药理
招生人数: 1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49药学专业综合
备  注: 同等学力加试:
1.药剂学
2.生理学
医学基础药理学 [1001Z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山东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基础医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基础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9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49药学专业综合或650医学综合
备  注: 同等学力加试:
1.内科学
2.外科学
药理学 [100706]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山东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药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药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 抗肿瘤药物药理
02 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药理
03分子药理学
04 抗血液系统疾病药物药理
招生人数: 1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49药学专业综合
备  注: 同等学力加试:
1.药剂学
2.生理学
药理学 [100706]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山东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药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药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 抗肿瘤药物药理
02 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药理
03分子药理学
04 抗血液系统疾病药物药理
招生人数: 2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49药学专业综合
备  注: 同等学力加试:
1.药剂学
2.生理学
医学基础药理学 [1001Z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山东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基础医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基础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9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49药学专业综合或650医学综合
备  注: 同等学力加试:
1.内科学
2.外科学
医学基础药理学 [1001Z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山东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基础医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基础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6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49药学专业综合或650医学综合
备  注: 同等学力加试:
1.内科学
2.外科学
药理学/医学基础药理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培养单位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 培养层次 √硕士 √博士 √硕博 √直博
学科名称  药理学/医学基础药理学 专业 学科代码 药理学:硕士代码100706、博士代码100120
医学基础药理学:硕士代码1001Z1、博士代码1001Z1
覆盖二级学科
(按一级学科制订方案需填写)
 
适用年级  2018 级开始适用 修订时间  2018  05
学制 硕士: 3 年,最长学习年限: 4 年 
博士: 4 年,最长学习年限: 6
硕博: 5 年,最长学习年限: 7
直博: 5 年,最长学习年限: 7
提前毕业要求 普通博士:可申请提前毕业,最长提前时间不超过1年,以第一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JCR 1区学术论文(不含综述)1篇 。
备注:1.论文影响因子及分区:参见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提供的JCR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情况表;2.对以并列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须与本人的学位论文有关,论文篇数及影响因子均按并列作者人数平均后计算。
硕士、硕博连读和直博不允许提前毕业。
应修总学分与课程设置
(具体课程列表另附页-附件2)
硕士:总学分≥ 30 学分,必修学分≥  20 学分
课程设置要求:
应修总学分:30 ,其中必修20学分(含培养环节学分),学习时间由导师根据科研工作安排确定,在申请答辩之前修完全部学分。
1. 必修课(学位课)
思想政治理论,3学分;第一外国语,3学分;生物医学导论,4学分;
专业外语,2学分。
学位基础课:(2-3门)
学位专业课:(2-3门)
2. 选修课(非学位课)
修读不少于2门选修课,其中必须包含1门全英语教学课程和1门公共选修课(或跨培养单位选修课)。
3. 补修课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须补修本专业本科阶段主干课程1-2门。特别说明: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或在本科阶段学习的课程与应补的课程科目相同或研究生阶段学习的课程内容与应补的课程科目内容密切相关,且考试成绩合格者,可以免修。补修课程的考核方式及考核由导师组决定,成绩必须合格但不记学分。
博士:总学分≥ 14 学分,必修学分≥ 10 学分
课程设置要求:
应修总学分:14,其中必修 10 学分(含培养必修环节学分)。
1. 必修课(学位课)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生物医学导论,4学分;
专业外语,2学分;
学位专业课,3学分。学位专业课由导师组开设,可采取以下三种形式之一: ①经典著作或文献阅读 :写出读书报告3篇,由导师或导师小组评定成绩,每篇为1学分。②由本专业组织统一授课,采取课程考试方式 ③由本专业(未统一开课的)命题并组织考试,具体的考试方式由各专业自行决定。
2. 选修课(非学位课)
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博士生,“第二外国语(英)”为必选。
3. 补修课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博士生须补修本专业硕士阶段主干课程1-2门。特别说明: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或在博士生阶段学习的课程与应补的课程科目相同或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的课程内容与应补的课程科目内容密切相关,且考试成绩合格者,可以免修。补修课程的考核方式及考核由导师组决定,成绩必须合格但不记学分。
硕博:总学分≥  40  学分,必修学分≥ 25  学分
课程设置要求:
应修总学分:40,其中必修25学分(含培养环节学分)。
1. 必修课(学位课)
思想政治理论,3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第一外国语,3学分;生物医学导论,4学分;专业外语(博士),2学分
学位专业课,3学分。学位专业课由导师组开设,可采取以下三种形式之一: ①经典著作或文献阅读 :写出读书报告3篇,由导师或导师小组评定成绩,每篇为1学分。②由本专业组织统一授课,采取课程考试方式 ③由本专业(未统一开课的)命题并组织考试,具体的考试方式由各专业自行决定。)
2. 选修课(非学位课)
修读不少于2门选修课,其中必须包含1门全英语教学课程和1门公共选修课(或跨培养单位选修课)。已在硕士阶段完成专业选修课者不再选修。
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硕博连读研究生,“第二外国语(英)”为必选。
3. 补修课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博连读研究生在硕士阶段须补修本专业本科阶段主干课程1-2门。特别说明: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或在本科阶段学习的课程与应补的课程科目相同或研究生阶段学习的课程内容与应补的课程科目内容密切相关,且考试成绩合格者,可以免修。补修课程的考核方式及考核由导师组决定,成绩必须合格但不记学分。
直博:总学分≥ 32  学分,必修学分≥ 19  学分
课程设置要求:
应修总学分:32,其中必修19学分(含培养环节学分)。
1. 必修课(学位课)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生物医学导论,4学分;
专业外语(博士),2学分
    学位专业课,3学分。学位专业课由导师组开设,可采取以下三种形式之一: ①经典著作或文献阅读 :写出读书报告3篇,由导师或导师小组评定成绩,每篇为1学分。②由本专业组织统一授课,采取课程考试方式 ③由本专业(未统一开课的)命题并组织考试,具体的考试方式由各专业自行决定。)
2. 选修课(非学位课)
修读不少于2门选修课,其中必须包含1门全英语教学课程和1门公共选修课(或跨培养单位选修课)。已在硕士阶段完成专业选修课者不再选修。
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直博研究生,“第二外国语(英)”为必选。
培养目标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
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专业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能够从事本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2、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注重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3、掌握一门外语,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身心健康。
 
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直博)培养目标:
1、热爱祖国,品德优良,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队精神。
2、培养博学多才,在本领域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的最新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本领域中做出创新性成果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
3、精通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如果第一外语不是英语,则第二外语必须选英语。
4、身心健康。
 
研究方向 1. 心脑血管药理学
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研究作用于心脑血管系统药物防治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2.免疫与肾病药理学
研究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和肾病及糖尿病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3.肿瘤药理学
研究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及相关药理学研究
4.神经药理学
研究药物和内源性物质对神经系统的作用,研究神经损伤机制与保护、防治中枢神经退行性病变药物的作用机制。
 
 
培养方式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提倡实行导师负责和导师组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导师组由本专业及相关专业3-5名具有讲师以上职称人员组成。鼓励“三种经历”,即社会实践经历、第二校园经历和海外经历。研究生在第二校园经历和海外经历中取得的学分,与培养计划内必修课内容及要求基本相同的,经导师认定后,提交基础医学院学位分委员会讨论认定,可以作为必修课成绩,取得相应学分,培养计划以外的课程可作为选修课学分认定。
 
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直博)培养方式: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和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成立由导师任组长的、由3-5名本专业及相关学科专家(必须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组成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专家组中应有一名校内跨学科的导师或校外导师。
 
其他培养环节及要求
培养环节 学分 内容或要求 备注
前沿讲座
(硕士)
2 要求:参加前沿讲座不少于15次(每年至少参加5次卓越论坛或创新论坛),另主讲不少于2次。
要求硕士生在读期间做综述或课题报告 4次,其中至少在学科或基础医学院研究生论坛报告1次。
在本学科做综述或研究报告 0.3学分/次
在基础医学院研究生论坛做综述或研究报告 0.4学分/次
在省级以上学会做综述或报告 0.6学分/次
国际学术会议做研究报告 1学分/次
 
前沿讲座
(博士)
5 要求:参加前沿讲座不少于15次(每年至少参加5次卓越论坛或创新论坛),另主讲不少于5次。  
前沿讲座
(硕博、直博)
6 要求:参加前沿讲座不少于18次(每年至少参加5次卓越论坛或创新论坛),另主讲不少于6次。  
讨论班
(硕士)
1 硕士研究生自第三学期,应至少每两周参加一次讨论班。每次讨论班应有完整记录。(主持人/组织者签字、参加人员名单、讨论主题,考核成绩)  
讨论班
(博士)
1 博士研究生自第二学期,应至少每两周参加一次讨论班。每次讨论班应有完整记录。(主持人/组织者签字、参加人员名单、讨论主题,考核成绩) 含硕博、直博
社会实践
(硕士)
1 硕士生应参加药理学相关专业本科或硕士生实验教学工作,由系分管教学主任负责安排,学时在20-30学时之间。学系将对其教学能力、水平和质量做出评估  
硕士中期考核 / 中期考核在第三学期完成,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内容包括:思想表现、科研能力、论文设计与准备及身体健康状况等。考核合格者进入硕士论文研究与写作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转博资格考试 / 硕博连续培养研究生在入学后第三学期末进行转博资格考试,具体按学校有关文件执行。中期考核要求在第五学期完成,由5-7名专家组成考核委员会负责对博士生入学以来的思想表现、科研能力、论文设计与准备及健康状况等进行综合考评。考核合格者进入博士论文研究与写作阶段。 硕博
博士中期考核 / 中期考核要求在第三学期完成。由5-7名专家组成考核委员会负责对博士生入学以来的思想表现、科研能力、论文的设计与准备及健康状况等进行综合考评。考核合格者进入博士论文研究与写作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含硕博、直博
科学研究与创新性成果要求
学生类型 具体要求 备注
硕士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不做统一要求,是否发表及发表刊物级别由导师决定。  
博士(含硕博连读、直博) 以第一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不含综述),论文影响因子单篇3分及以上;且 JCR 2区及以上论文。
备注:1.论文影响因子及分区:参见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提供的JCR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情况表;2.对以并列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须与本人的学位论文有关,论文篇数及影响因子均按并列作者人数平均后计算。
 
学位论文
学生类型 学位论文要求 备注
硕士 按照《山东大学学位论文规范》要求执行  
博士(含硕博连读、直博) 按照《山东大学学位论文规范》要求执行  
本学科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期刊目录
1. J.G.Hardman,LE Limbird. Goodman & Gilman’s 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 Eleventh, New York,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2011
2.杨世杰主编 药理学(七、八年制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 魏尔清主编,药理学前沿—信号、蛋白因子、基因与现代药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4. 苏定冯、陈丰原主编 心血管药理学(第四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5. 邹冈主编 基础神经药理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Chief editor:Abbas and Litchman
 
期刊
Cell,Nature,Science,Nature Medicine,Nature Immunology,Immunity,J CLIN INVEST,J EXP MED,Pharmacological Review,Circulation,Circulation Research,Stroke,Kidney International,JASN
 
 
 
审核意见
学科、专业负责人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学位评定分委会审核意见  
 
分委员会主席(签名):              盖章: 
                                         年   月   日

药理学山东省重点学科是依托山东大学药学院新药药理研究所和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研究所和共同建设的。目前已发展成为师资力量较雄厚,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承担大型前沿性科学研究的教学及科研单位,是山东大学进入ESI前1%排名的9个学科之一。
1.人才队伍:目前该学科共有教授6人,副教授10人,高级实验师2人,讲师7人,其中包括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和山东药理学会理事长1人(张岫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山东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1人(易凡),山东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和山东大学教学能手1人(郭秀丽)。中青年学术骨干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和国外留学经历。
学科目前已形成了以博士生导师为核心,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骨干为中心的学术队伍。目前有博士生导师5名,并有6名国外一流大学的教授作为兼职博导。形成了以张岫美教授、易凡教授、郭瑞臣教授和郭秀丽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研究队伍。
2.人才培养:多年来本学科为山东省及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近五年共培养药理学硕士研究生 37 名,博士研究生24名。研究生2人获山东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奖,1人获山东大学优秀硕士研究生奖,2人获校长奖学金,1人获国家奖学金。2010年医学院“药理学”被评为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09年药学院“药理学”被评为山东省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12年两院的“药理学”均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2008年以来主编及参编卫生部、教育部国家级规划教材 11 本。
3.科学研究成果:本学科围绕神经退行性疾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逐步形成和确立了心脑血管药理学、肾病与免疫药理学、神经药理学和肿瘤药理学为主的多个能涵盖本学科主要领域的研究方向。覆盖致病机理与干预、蛋白功能基因组学、生物化学、临床前期研究等方面,科研水平综合实力居国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近五年来,该学科先后获得“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7项;承担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项目等省部级项目49 项;共申请到科研经费达到1565 万;发表SCI收录论文 83 篇。授权专利6项。
4.平台建设:2009年依托药学院新药药理研究所,获准建设“山东省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技术大平台新药筛选单元技术平台”。作为组建学科之一,2009年开始参与建设“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1年参与建设“教育部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5.学术交流与合作:本学科学术交流活跃,与美国艾莫瑞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 芝加哥大学和台湾阳明大学等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互派研究生和访问学者。依托药学院新药药理研究所,与日本东京大学联合成立“中日药物筛选中心”。近五年来,共同举办中日国际学术研讨会4次,承办中国药理学会的年会、全国药理教学会议各1次,主办山东药理学会年会5次。与日本东京大学联合创办了“Drug discovery Therapeutics”和“BioScience Trends”两个刊物。
6.支撑条件:经过多年的投入和建设,本学科已建立起一套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教学和科研支撑体系。本学科拥有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近10项,包括IVIS Kinetics小动物活体成像仪,Biacore大分子相互作用仪,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化学发光凝胶成像系统,多标记分析仪等一批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近千万元。
依托山东大学拥有完善、快捷、较全面的专业文献资料获取途径,能够方便地获取到国内外文献资料,为研究人员提供科研素材。为帮助学生自学,实现网络共享和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医学药理学研究所和药学院新药药理研究所分别依托山东大学校园网精心制作了医学药理学和药学药理学双语课程网站,上载了大量教学资源:医学“药理学”双语示范课程网址:http://www.pharmaco.sdu.edu.cn/shifan/;药学药理学双语示范课程网站:http://211.86.56.136/ylsy/ 和精品课程网站http://211.86.56.136/ylx/index.html 。
7.取得标志性成果:
心脑血管药理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发生发展机制及干预策略①脑血管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机制与干预策略;②脑血管病兴奋毒性、氧化应激、抗炎免疫等机制与干预策略;③脑血管病凝血机制与干预策略;④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机制与干预策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项目30余项,在Blood等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和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
肾病与免疫药理学研究:①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与干预策略;②肾小球硬化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③固有免疫调控在肾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与973等课题10余项,在/Kidney International /JBC等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在肿瘤基础理论与抗癌药物药理学研究方面,累积承担各类课题几十项,包括首位承担的国家“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1项(临床前研究)、第二位和第三位承担的“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2项(抗癌新药研究),首位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1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5项,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和山东卫生高层次1020项目1项。共获得3个新药证书并同时获得生产批件证书(化药2类),转让新药项目1个(抗癌药物,山东新时代制药有限公司,新药名称:替吉奥胶囊,年产值超1亿元,2010年产值超过5亿元)。“抗癌新药替吉奥胶囊”获2008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和脑血管药物研究方面,参与了多个先导化合物的药效学研究工作,有的已作为候选药物进入规范化临床前研究。如川芎嗪二苯甲基哌嗪是新型川芎嗪哌嗪衍生物,体内外研究发现该化合物可通过抑制神经细胞凋亡、钙拮抗作用和抗氧化作用等产生较强的抗血管性痴呆作用,目前正在进行系统的临床前研究。首位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4项。
2010年易凡教授获中国“SCOPUS寻找青年科学之星” 新人奖。2010年郭秀丽教授获山东省第九届青年科技奖。2011年易凡教授获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同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药理学     专业代码:100706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药学

专业介绍

山西医科大学为例:药理学学科简介(山西医科大学)  
 一、学科名称和代码
药理学(学科代码100706)
二、学科带头人简介
张明升,男,教授,药理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1985年获山西医学院药理学硕士学位,1986年曾在美国纽约医学院和纽约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张明升教授还兼任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机能实验中心主任、山西医科大学中医药研究所所长、中国心血管药理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新药评审委员。主持和承担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13项,对MFA的研究1989年获国家教委二等奖;对BLN注射液的开发研究1997年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科技进步一等奖;联合用药对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治疗作用系列研究2001年获得山西省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获得山西医科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奖。
三、学科研究方向简介
1、心血管药理学研究:主要研究药物对心脏、血压、血流动力学、血管平滑肌的作用;药物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抗心肌缺血缺氧作用、抗心肌肥大及心肌纤维化作用。本研究方向采用机能、生化学和形态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多种动物实验模型观察药物的作用,探讨药物的作用机理。对心血管系统传统用药进行了具有创新性研究。近年来根据国内外的发展开展了联合用药对心肌缺血、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纤维化的协同作用进行了研究。
2、药物对离子跨膜运动的研究:主要研究药物对Na+/Ca2+交换电流,及其与心电、心肌收缩的关系。目前的研究在试图激动Na+/Ca2+交换,增加心肌细胞内的钙离子可利用度,提高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开发研究人体特异性Na+/Ca2+交换激动剂成为该方向今后的研究重点。
4、神经系统药理学: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抗癫痫药物、促智药物的研究。在心脑血管方面研究了莜面粉、降脂通脉颗粒、活脉散等制剂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在促智药物研究方面进行了药物的药效与毒理学研究。在抗癫痫药物研究方面,开发了癫痫急救药品速效止癫痫气雾剂。对山西天然植物药进行了治疗癫痫方面的开发应用性研究,对中草药的基础研究和开发新药制剂方面做了相当多的工作,为制药业、山西经济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四、学科近几年取得的成绩
本学科于1979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全国首批具有硕士授予权的单位。2001年学科被山西省教育厅批准为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2004年“药理学精品课程”通过省级鉴定。1979年以来药理学教研室培养出硕士研究生60名,这些毕业生现工作在国内外科研工作的一线,为科学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目前在读研究生10名。
多年来学科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完成的省科委、省教委课题有10余项,目前承担科研项目8项。获国家级、省级科技进步奖近20项。在国内外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150余篇。有10余篇被SCI收录,在国内核心期刊如中国药理学报、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报、中国药理学通报等发表论文数十篇。在省级及其它杂志上发表论文近百篇。

专业点分布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解放军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大学 河北北方学院 山西医科大学 内蒙古医科大学 沈阳药科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 锦州医科大学 延边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大学 北华大学 哈尔滨商业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佳木斯大学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海军军医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扬州大学 苏州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大学 徐州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浙江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蚌埠医学院 皖南医学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潍坊医学院 泰山医学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 郑州大学 河南中医药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中南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 广东医科大学 广东药科大学 汕头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 海南医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 陆军军医大学 成都学院 四川大学 西南医科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川北医学院 遵义医学院 贵州医科大学 云南中医学院 昆明医科大学 空军军医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兰州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宁夏医科大学 石河子大学 新疆医科大学

专业大学排名

1007 药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41 所,本次参评37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0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3 北京协和医学院 A+
2 10316 中国药科大学 A+
3 10001 北京大学 A
4 10163 沈阳药科大学 A
5 10335 浙江大学 A
6 10246 复旦大学 A-
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8 10422 山东大学 A-
9 10558 中山大学 A-
10 10610 四川大学 A-
11 90030 第二军医大学 A-
12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B+
13 102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B+
14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15 10285 苏州大学 B+
16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B+
17 10486 武汉大学 B+
18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9 10533 中南大学 B+
20 90032 第四军医大学 B+
21 10055 南开大学 B
22 10062 天津医科大学 B
23 10159 中国医科大学 B
24 10183 吉林大学 B
25 10312 南京医科大学 B
26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27 10366 安徽医科大学 B
28 10459 郑州大学 B
29 10573 广东药科大学 B
30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31 12121 南方医科大学 B
32 10089 河北医科大学 B-
33 10162 辽宁中医药大学 B-
34 10184 延边大学 B-
35 10228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B-
36 103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B-
37 10343 温州医科大学 B-
38 10384 厦门大学 B-
39 10559 暨南大学 B-
40 10631 重庆医科大学 B-
41 10760 新疆医科大学 B-
42 10063 天津中医药大学 C+
43 10161 大连医科大学 C+
44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45 10295 江南大学 C+
46 10299 江苏大学 C+
47 10313 徐州医科大学 C+
48 10344 浙江中医药大学 C+
49 10541 湖南中医药大学 C+
50 10598 广西医科大学 C+
51 10660 贵州医科大学 C+
52 10730 兰州大学 C+
53 10057 天津科技大学 C
54 10114 山西医科大学 C
55 10403 南昌大学 C
56 10441 山东中医药大学 C
57 10560 汕头大学 C
58 10570 广州医科大学 C
59 10633 成都中医药大学 C
60 10661 遵义医学院 C
61 10678 昆明医科大学 C
62 11066 烟台大学 C
63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C-
64 10247 同济大学 C-
65 10369 安徽中医药大学 C-
66 10427 济南大学 C-
67 10472 新乡医学院 C-
68 10507 湖北中医药大学 C-
69 10572 广州中医药大学 C-
70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C-
71 11065 青岛大学 C-
72 11079 成都学院 C-

药理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① 101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或203日语
③ 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或601药学基础综合
(注:以上以沈阳药科大学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也有所不同)
 
药理学考研参考书:
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全国统考考试科目,药学综合(349):含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和药事法规。
 
药理学专业研究生就业:
刚刚工作半年,说不好对药学就业有多深的理解,简单的说一下个人的看法。
药学在大学期间可能就有临床药学、药学、中药学。某些学校可能还会细分一点,比如由药剂学、药理学方向和药物化学方向的。
本科就业的时候,除了考研的人,一部分人去药厂做生产、QA或者QC。也有一部分人进了医院药房,还有一部分人去做医药代表了。这个是本科之后的主要流向。
当然虽然分了各个专业方向,但是各个专业之间还是相互贯通的,并非完全独立,一个研究生的毕业课题基本都能涉及几个方向,只是侧重点不同,如果在这个当中,能好好的学习,其实能学到不少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