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招生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上海财经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经济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招生 上海财经大学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的商科,现为教育部直属的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哲等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由教育部、财政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国家海外高层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111计划——经济学前沿理论与方法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的经济学专业是国内最好的经济学专业之一,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目前,学院教师中拥有海外著名大学博士学位教师有近60人,占比62%。近些年来,学院教师率先在五大国际顶尖经济学期刊实现论文发表全覆盖,所发表国际重要权威期刊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在国内高校经济学院系中居于前列。根据2018年荷兰蒂尔堡大学“全球经济学研究机构排名”,我校在国际重要权威经济学期刊的论文发表数已跃居大中华地区(大陆、香港、台湾)第1,亚洲和世界排名大幅上升:亚洲排名跃居第2,仅次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世界排名跃居第34。
2015年,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科正式入选旨在打造世界一流学科的上海市高等学校高峰学科II类建设项目,为经济学专业发展注入强劲推动力。2019年5月,学校“经济学与商学”学科跻身ESI世界排名前1%。2018年,学院人才培养实现历史性的突破,《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经济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项目继获得上海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之后,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6年,学院“经济学学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十年改革与实践”项目获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
2019年暑假,经济学院将继续举办“海纳百川,经世济国”全国优秀大学生经济学夏令营。热忱欢迎来自全国各地各高校的优秀经济学子申请参与,为这个历久弥新的财经学府和生机盎然的经济学基地增添新的活力。
一、夏令营活动说明
1、时间:2019年7月16日—7月19日
2、名额:本次夏令营计划招收营员100名左右
3、活动内容:主要活动包括基础知识测试、面试、学术论文讲评、经济学专题讨论、学术讲座、参观访问、联欢交流等。
4、费用资助: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将承担所有营员的往返普通硬座火车票费用及夏令营期间在沪的全部食宿费用。
5、更多信息请查看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网站http://econ.shufe.edu.cn/。
重要提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将本届夏令营作为选拔2020年校外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唯一方式,欢迎广大学子及有意报考我院的考生前来参加本届夏令营活动。
二、夏令营招生专业介绍
1、“经济学大口径”硕博连读项目
“经济学大口径”硕博连读项目是经济学院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重点项目。该项目参照国际一流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并兼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研究人才。该项目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向学生提供优厚的奖学金和良好的学习条件,以营造一个让学生安心做研究的学术环境。2006年至今,该项目研究生已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等国内权威期刊发文200余篇,在国际高水平经济学SCI、SSCI期刊上发表文章近50篇,其中包括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等国际一流期刊;与此同时,自2004年以来已累计有数十名学生到斯坦福大学、纽约大学等国外大学深造,一些学生自国外大学毕业后已进入多伦多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任教,该项目已经成为一个中国经济学人才的国际化培养基地。
2、“经济史学”硕博连读项目
经济史学是经济学创新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是国内第一所按照国际一流大学标准专门设立经济史学系的经济学院。上财经济史学系以浓厚的理论经济学和前沿方法为特色,注重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两大学科的融合发展,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宽广、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系统掌握中外经济和思想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学科的前沿理论,熟练掌握现代分析方法并可以独立进行经济学研究、教学和从事经济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经济史学系目前拥有16位全职教师,3位特聘教授,已同杜克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欧美多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深度联系与合作。现任系主任程霖教授,常务副主任燕红忠教授。
经济史是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的传统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该学科带头人是著名经济史学家杜恂诚教授,现任经济学院中国经济思想史及经济史研究中心主任。同时拥有由海外特聘教授Avner Greif(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系终身教授、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青年学科带头人燕红忠教授(经济史学系常务副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兼任中国经济史学会近代经济史委员会副主任)等所组成的在国内外经济史学界享有较高声誉的教学和科研学术团队。
经济思想史是全国同类学科中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目前,经济思想史专业全部任职教师均拥有博士学位,已形成老中青结合的师资梯队。其中谈敏教授师从著名经济学家胡寄窗教授,曾任上海财经大学校长、上海市社联副主席、国务院理论经济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会长;赵晓雷教授现任我校上海发展研究院、自由贸易区研究院院长,曾任国务院理论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副会长;程霖教授现任上海财经大学人事处处长、经济史学系主任、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副会长;王昉教授现任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任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国际著名经济思想史学家、英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会长、Terry Peach 教授2017年全职加盟经济学院,曾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
3、“政治经济学”硕博连读项目
上海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具有发展历史久远、代际传承叠进、理论积淀深厚等优势。学科发展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财经大学前身——国立上海商学院教务长马寅初设立的经济研究室。新中国首任上海财经学院院长孙冶方,老一辈的经济学家孙怀仁、王惟中、杨荫溥、姚耐、胡寄窗等均为学科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此后张淑智、裘逸娟等一代经济学者继续为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程恩富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著名中青年经济学家,带领学科团队经过十余年努力又将学科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目前,政治经济学专业已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及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学术中心之一,学科地位处于国内前列,国际影响力也在继续扩大。在中外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资本论》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等学科方向上推出了一批自成体系、创新程度较高、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高质量科研成果。同时注重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政治经济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上海市精品课程。政治经济学专业不断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已经形成了一支以知名教授为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为核心,中青年教授、博士为骨干的结构合理、海外人才与国内人才优势互补的学术梯队,拥有政治经济学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专家、著名经济学家程恩富教授现仍担任政治经济学学科带头人,继续主持和推进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政治经济学专业要求培养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功底、能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西方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和所从事的研究方向有系统深入的了解和把握,深入研究市场经济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熟练掌握并能运用一门外语进行对外学术交流,并可以独立进行经济学研究和从事经济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4、“大数据经济学”硕士项目
大数据经济学是在经济学研究和应用中采用大数据并且采用大数据思想对传统经济学进行深化的新兴交叉学科。大数据经济学不仅要研究如何建模、管理和应用大数据,而且要深入研究传统经济学如何应对大数据带来的挑战并进行改良,大数据经济学需要经济学家、领域专家和信息技术专家等密切合作,对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的跨学科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对整个经济学、社会学、公共管理等将带来革命性变革。数量经济学专业“大数据经济学”硕士项目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的数理和计算机科学基础、良好的经济学基础,能够对大数据进行管理、建模和应用的高端复合型应用人才。
5、“数理金融经济学”硕士项目
数理金融经济学是一门运用经济学理论、数学模型和工具研究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的交叉学科。其特点是在一定的前提假设下,通过数学的逻辑推理,推导出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的理论模型,为分析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提供理论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国内对高端数理金融分析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数理金融经济学”硕士项目的培养目标定位于为国内外政府机构、金融企业以及研究机构等培养高层次创新型数理金融分析人才,所培养的人才具有扎实的金融经济学知识、厚重的数理基础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
6、金融硕士(金融计量方向)项目
金融计量经济学主要侧重计量经济学方法在金融领域对金融数据的应用,比如对金融理论的实证检验,金融政策及规则实行效果的评估,以及为各类金融产品定价、金融风险管理提供定量分析和预测。随着中国金融业与国际迅速接轨和新的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品的不断问世,中国对金融计量研究的需求及对掌握现代分析技能的专门人才的需求都与日俱增。为了进一步促进金融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同时使得金融计量的培养类型符合其应用型特点,金融学院和经济学院本着互利共赢、共同发挥学科和师资资源上的优势互补,在金融硕士专业学位项目下共同开设金融计量方向。该项目致力于培养金融计量分析和研究的高端复合型应用人才,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金融学原理以及数理功底,掌握系统的金融计量专业知识,熟练运用相关计量软件,具有对证券投资、金融创新等方面专业问题的观察、分析和研究能力。
三、申请资格
1.大学本科三年级在校生(2020届毕业生),经济学或数学、统计等其它相关专业(非经济学专业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和一定的经济学基础)。
2.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专业成绩或综合成绩在所学专业名列前茅;或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专业成绩或综合成绩在所学专业名列前20%;或其他高校专业成绩或综合成绩在所学专业名列前5%。大学英语六级达到450分或TOEFL成绩80分及以上(IBT)、IELTS成绩(A类)6.5分及以上。
3.对经济学有浓厚兴趣,有较强的或潜在的研究能力,并有志于从事经济学的研究工作。
4.符合《上海财经大学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https://gs.shufe.edu.cn/Home/NewsDetail/1937)规定的推免生申请条件。
四、申请材料
1.夏令营申请表1份(直接通过暑期夏令营管理系统打印);
2.专业方向志愿填报表1份(经济学大口径硕博连读项目);
3.在校历年成绩单原件1份(由所在学校教务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
4.专业排名证明1份(复印件须加盖教务处公章);
5.个人陈述1份;
6.专家推荐信2封,需要2位副教授(含)以上老师分别推荐,密封并由推荐老师在封口处签名;
7.其他证明材料(如已发表论文的复印件,各种奖励复印件,六级证书或成绩单复印件或具有同等水平的外语成绩证明);
8.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2份(正反印在一页上);
9.学生证复印件1份(需含个人信息及注册信息页)。
五、申请程序
1.网上申请
申请人注册登录“上海财经大学暑期夏令营管理系统”(点击进入)填写申请信息。网址为:http://xly.sufe.edu.cn。时间:5月15日—6月15日
注:申请“经济学大口径”硕博连读项目,专业请选择“经济学门类大口径”;
申请“数理金融经济学”项目,专业请选择“西方经济学”;
申请“大数据经济学”项目,专业请选择“数量经济学”;
申请“金融硕士(金融计量方向)”项目,专业请选择“金融硕士”。
2.邮寄材料
申请人请将申请材料一并装入A4大信封,信封正面注明申报项目、姓名、所在学校及院系,并注明“夏令营申请”。邮寄至:“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暑期夏令营项目组”。材料接收截止日期为2019年6月20日(以寄达地邮戳为准),过期不再接收材料。
快递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武川路111号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楼612室
平信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定路777号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楼612室
邮编:200433
注:只在网上申报而未邮寄材料者,或者材料不全者,报名不予受理。
六、资格审定
1、材料接收:请申请者自行到暑期夏令营管理系统查询材料接收情况。
2、材料审核及夏令营资格审定:材料审核和夏令营资格审定工作由经济学院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负责。预计6月下旬,入营名单将通过“暑期夏令营管理系统”通知并在经济学院网站上公布,未入选者,不另行通知。
七、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
夏令营期间学院将组织2020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的笔试和面试工作,选拔结束后初步确定候选人。
取得候选人资格的学生需获得本校推免资格,在规定时间重新提交加盖教务处证明章的前六学期成绩单、学习成绩或综合测评成绩排名等材料,我院将对考生的推免接收资格进行重新审查,通过审查并经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审批后方能确定录取资格。
八、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21-65903224
咨询时间:周二至四上午8:30-11:00,下午13:30-16:00
咨询邮箱:soe_xly@163.com
联系人:陈老师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019年5月
学院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百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15人,副高级职称36人;获得博士学位者63人;海外留学或具有出访一年以上经历的教师占47%。
学院还从金融、贸易、工商机构和政府部门聘请了60多位资深专业人士担任学院的校外导师,实现产学研结合培养学生。
在科研方面,学院教师近年来承担了7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上海市社科基金、上海市决策咨询课题;出版一批学术专著,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中英文论文;获得国内国际各种科研奖项。
 
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周边交通) 邮编:200444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是2008年7月在原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架构重组时组建成立的,下设经济学系、金融学系2个系,以及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中国服务贸易研究中心、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国际经济研究中心、中国政府效率研究中心等一批研究中心。
 

学院现有专业和学位授予点
学士: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3个本科专业。
硕士:
——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6个二级学科)。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国际商务、金融2个专业硕士点
——金融MBA
博士: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覆盖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金融学(含:保险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9个二级学科)

 
此外,学院与MBA中心联袂获得CFA(注册金融分析师)官方合作伙伴资格。

学院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百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15人,副高级职称36人;获得博士学位者63人;海外留学或具有出访一年以上经历的教师占47%。
学院还从金融、贸易、工商机构和政府部门聘请了60多位资深专业人士担任学院的校外导师,实现产学研结合培养学生。
在科研方面,学院教师近年来承担了7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上海市社科基金、上海市决策咨询课题;出版一批学术专著,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中英文论文;获得国内国际各种科研奖项。

学生培养与就业
学院每年招收约240名本科生,200多名硕士生和博士生,以及50多名攻读各级学位的国外留学生。
学院坚持教学、科研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针,重视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近年来,本科生、研究生获得10多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在上海、华东地区和全国性大学生社会实践、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自2007年以来,学院在学校支持下,与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共建产学研基地,交行和东方证券每年为学生开设7门合作课程,接受200名左右学生前往交行各部门进行实习和技能训练。目前学院拥有34个企事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专业实习条件。学院毕业生的签约率、就业率、就业质量等重要指标多年来位于学校领先水平。

国际合作交流
学院积极发展与国内外高校的合作交流关系。在国际交流方面,除参加学校层面的合作交流外,学院还同法国尚贝里商学院、法国斯特拉斯堡商学院、意大利摩德纳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美国纽约理工大学、瑞典西部大学、德国不莱梅大学、西班牙EAE商学院、英国卡斯商学院等院校建立了师生互派和学术交流关系。本院学生每年有40~50人次前往国外高校学习课程或到公司进行实习。
与此同时,学院招收学历留学生、交流生的规模不断扩大。学院现有学历留学生近200人,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接受来自香港、美国、法国、瑞典、爱尔兰等地交流学生近百人次。
学院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也日益频繁。近年来先后邀请了英国牛津大学A.J.Venables教授,P. Rice教授,爱尔兰科克大学Collins 教授,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Taylor教授,日本产业经济研究所藤田昌久教授,日本大阪市立大学杉本孝教授,瑞典延雪平大学国际商学院Helen Anderson教授等国外知名学者来学院开展学术讲座。
学院资助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派遣教师到国外大学承担经济管理类正式课程的讲授,进行短期讲学或合作研究。

地址: 上海市国定路777号 邮编:200433 E-mail:wxb@mail.shufe.edu.cn 目前,经济学院下设政治经济学系、经济史学系、经济学系、数量经济学系、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史研究中心、数量经济研究所、亚洲经济研究所、制度经济研究所和劳动经济研究所等教学研究单位,拥有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设有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七个学术型专业点和金融专业硕士(金融计量经济学方向),以及涵盖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班、数理经济实验班、数量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世界经济学五个专业方向的经济学本科专业。
截至2018年初,学院现有全职教研人员93人,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上海市曙光学者2人。全职教师中,教授24人,副教授50人,教师中拥有海外博士学位的有60人,占比约64%。现有在册学生1089名,本科生717名,研究生(含硕士生、硕博连读生、博士生)372名。
上海财经大学的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上世纪30年代由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担任国立上海商学院教务长时,就设立了经济研究室。1950年8月,上海法学院财经系科并入,学院增设经济系。1951年6月,经济系更名为经济计划系。1958年8月,经济计划系随学校与华东政法学院合并成立上海社会科学院。1960年重建上海财经学院,设商业经济等专业;1962年夏,撤商业经济专业,设工业经济、贸易经济等专业,直到1972年4月随学校被撤销。1978年复校,1980年2月成立经济学系,由原经济学系、数量经济研究所合并组成。2000年4月成立经济学院。
新中国上海财政经济学院首任院长孙冶方,老一辈经济学家姚耐、孙华承、王惟中、杨银溥、胡寄窗,经济学系首任系主任张淑智,经济学院历任院长程恩富、胡景北等为经济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任院长为教授周亚虹。
近年来,经济学院秉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国家急需、服务社会”的发展方略,以“经济学创新平台”建设项目为载体,围绕“聚一流教师、汇一流学生、设一流课程、育一流人才、做一流研究、臻一流治理、创一流学科、建一流学院”的八个一流方针,全面开启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体制内经济学教育科研改革,其宗旨就在于立足中国国情和学校实际,参照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成熟的管理规范,实践教育科研改革,系统地建立一整套长效机制,致力于培养厚德博学的具有深厚文化素养、扎实经济学理论功底、高效生产力、开放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打造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有影响力的经济学院。
为此,经济学院围绕“打造一流师资、强化学术研究、深化教学改革、狠抓学风教风、严化教师考核、规范行政管理”等六项工作实施了全方位、多层次、高起点的改革,构建起适应经济学教育科研改革与发展需要的机制框架。与此同时,学院高度重视改善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环境,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学院。学院通过推行助教助研制度、提供科研资助经费,以及建设现代化的教学科研一体化办公大楼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改善了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环境。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成效的不断显现,经济学院这种具有鲜明特色的经济学教育科研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效应、凝聚效应、示范效应和带动效应,引起国内外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教育部、财政部、国务院学位办联合立项的国家重点教育改革专门项目,“经济学创新平台”项目得到教育部、财政部专项资金以及上海市配套资金的大力支持。2006年底,“经济学创新平台”又被列入国家首批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2015年,理论经济学学科成功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Ⅱ类)。从资金和政策上为学科建设提供了保障,从而为经济学院教育科研改革与发展的可持续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经济学院下设政治经济学系、经济史学系、经济学系、数量经济学系、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史研究中心、数量经济研究所、亚洲经济研究所、制度经济研究所和劳动经济研究所等教学研究单位,拥有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设有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七个学术型专业点和金融专业硕士(金融计量经济学方向),以及涵盖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班、数理经济实验班、数量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世界经济学五个专业方向的经济学本科专业。
截至2018年初,学院现有全职教研人员93人,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上海市曙光学者2人。全职教师中,教授24人,副教授50人,教师中拥有海外博士学位的有60人,占比约64%。现有在册学生1089名,本科生717名,研究生(含硕士生、硕博连读生、博士生)372名。
非硕博连读项目:
  
020209数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参考书目:伍德里奇(JeffreyM.Wooldridge)《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第3版)。 硕博连读项目:
  
020101政治经济学:专业知识。附参考书目:《现代政治经济学》程恩富,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
  
020102经济思想史:专业知识。附参考书目:《中国经济思想史简编》胡寄窗,中国社科出版社(1987年)。
  
020103经济史:专业知识。附参考书目:《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杜恂诚,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020104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参考书目:伍德里奇(JeffreyM.Wooldridge)《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第3版)。
  
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同020104西方经济学专业。
  
020207劳动经济学:同020104西方经济学专业。
  
020209数量经济学:同020104西方经济学专业。 002经济学院:
  
硕博连读项目:  
020101政治经济学:专业知识。附参考书目:《现代政治经济学》程恩富,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
  
020102经济思想史:专业知识。附参考书目:《中国经济思想史简编》胡寄窗,中国社科出版社(1987年)。
  
020103经济史:专业知识。附参考书目:《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杜恂诚,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020104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参考书目:伍德里奇(JeffreyM.Wooldridge)《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第3版)。
  
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同020104西方经济学专业。
  
020207劳动经济学:同020104西方经济学专业。
  
020209数量经济学:同020104西方经济学专业。
  

非硕博连读项目:  
020209数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参考书目:伍德里奇(JeffreyM.Wooldridge)《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第3版)。

添加上海财经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上海财经大学考研分数线、上海财经大学报录比、上海财经大学考研群、上海财经大学学姐微信、上海财经大学考研真题、上海财经大学专业目录、上海财经大学排名、上海财经大学保研、上海财经大学公众号、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上海财经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上海财经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上海财经大学考研网由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