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生一对一辅导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上海交通大学考研分数线、上海交通大学报录比、上海交通大学考研群、上海交通大学学姐微信、上海交通大学考研真题、上海交通大学专业目录、上海交通大学排名、上海交通大学保研、上海交通大学公众号、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上海交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上海交通大学微信
为你找研究生辅导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生一对一辅导对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高效考研方法,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生一对一辅导,研究生会根据情况提供部分考研资料等,并根据学员的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和划出考研的重难点,并有答疑解惑的课程设置,让你的学习更有效率,尤其是学长学姐更了解本专业导师的一些情况,历年出题的规律,会让你的备考事半功倍,花更少的时间取得更多的成绩进步。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材料物理与化学的研究生。

因为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考研辅导一对一
考研一对一辅导班
考研派考研题库
考研派考研督学
考研派考研1v1答疑
考研派研究生筛选流程
考研派辅导方法
考研派口碑
考研派一对一辅导口碑
考研派课程体系
考研派服务流程
考研派
考研派考研问题
考研派考研资料
考研派研究生学长
考研派考研辅导
考研派考研真题资料等
Add 上海交通大学微信
为你找研究生辅导

考研派的考研频道内含有大量优质的课堂讲义真题资源,欢迎考生前去查询和购买。
关注微信公众号:【考研派之家】,了解第一手考研资讯,免费领取考研学习资源。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考研录取分数线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信息,因为研究生录取分数线直接就决定了考生需要考取考多少分才能达到成功被院校录取的一个最低标准,这也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的一个奋斗的目标和计划的基准。另外,考研录取分数线也是考生在前期择校、择专业的一个判断依据,如果考研录取分数线过高的话,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考生就会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可以进行自我衡量能否达到最低分数的要求而进行合理的选择。如果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考研录取分数线(尤其是历年分数线和复试分数线)相对而言较低的话,对于考生来说成功的几率就会比较大,备考过程也会相对的容易。考生获取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分数线的途径有很多:研究生官网上通常会有详细的历年分数线情况,考研网站、论坛上也会有相关的资源。考研派的中就为大家总结了详细的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录取分数线情况,以供大家选择使用。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材料物理与化学的研究生。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考研考试科目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考研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26材料加工基础或827材料科学基础或837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考研参考书目

826 材料加工基础
《材料加工原理》徐洲、姚寿山主编,科学出版社 2003;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董湘怀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827 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版)胡赓祥、蔡?、戎咏华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837 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化学》(第四版) 潘祖仁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高分子物理》何曼君等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考研分数线

年份 专业 复试分数线 政治 外语 科目一 科目二
2015 材料物理与化学 330 50 55 85 85
2014 材料物理与化学 330 50 55 85 85
2013 材料物理与化学 330 50 55 85 85
上海交通大学属于自主划线的学校(34所)
根据该专业近三年的分数线的变化趋势来看,该专业的录取分数线还是较高的,上海交通大学作为一所211和985高校,师资力量较强,
该专业的研究方向在全国很是少见,故此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还算是挺热门的,故此报考材料物理与化学的同学需要努力复习,考出理想的成绩。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考研专业排名

  学校名称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北京科技大学 5★ 183
2 武汉理工大学 5★ 183
3 清华大学 5★ 183
4 浙江大学 5★ 183
5 西安交通大学 5★ 183
6 上海交通大学 5★ 183
7 山东大学 5★ 183
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5★ 183
9 西北工业大学 5★ 183
10 华南理工大学 4★ 183
11 天津大学 4★ 183
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4★ 183
13 中南大学 4★ 183
14 华中科技大学 4★ 183
15 四川大学 4★ 183
16 东北大学 4★ 183
17 南京大学 4★ 183
18 中山大学 4★ 183
19 复旦大学 4★ 183
20 武汉大学 4★ 183
 
2011-2012年研究生教育分学科排行榜:材料物理与化学
  学校名称   重点学科 博士点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北京科技大学 5★ 1 1 154
2 中南大学 5★ 1 1 154
3 西北工业大学 5★ 1 1 154
4 清华大学 5★ 1 1 154
5 南京大学 5★ 1 1 154
6 上海交通大学 5★ 1 1 154
7 天津大学 5★ 1 1 154
8 浙江大学 5★ 1 1 154
9 哈尔滨工业大学 4★ 1 1 154
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 1 1 154
11 华南理工大学 4★ 1 1 154
12 山东大学 4★ 1 1 154
13 武汉理工大学 4★ 1 1 154
14 西安交通大学 4★ 1 1 154
15 华中科技大学 4★ 1 1 154
16 四川大学 4★ 1 1 154
17 东北大学 4★ 1 1 154
18 南昌大学 4★ 1 1 154
19 河北工业大学 4★ 1 1 154
20 中山大学 4★ 0 1 154
 
材料物理与化学(131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浙江大学 A+ 10 吉林大学 A 19 天津大学 A
2 清华大学 A+ 11 河北工业大学 A 20 华中科技大学 A
3 北京科技大学 A+ 12 南昌大学 A 21 华东理工大学 A
4 上海交通大学 A+ 13 东北大学 A 22 湘潭大学 A
5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14 西安交通大学 A 2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6 西北工业大学 A+ 15 南京大学 A 24 南京理工大学 A
7 中南大学 A 16 山东大学 A 25 南开大学 A
8 中山大学 A 17 湖南大学 A 26 兰州大学 A
9 复旦大学 A 18 武汉大学 A      
 
B+等(39个):北京化工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燕山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厦门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东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安徽大学、鞍山科技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学院、东南大学、上海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福州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汕头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广西大学、郑州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
 
 
B等(39个): 河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印刷学院、西南交通大学、深圳大学、河南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聊城大学、济南大学、大连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苏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辽宁工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内蒙古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太原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苏州大学、华侨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C等(27个):名单略
 
由此排名情况,我们不难看出:该专业排名靠前,发展前景不错,属于非常好的专业。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考研经验

选择考研就需要付出很多,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的复习方式不同。大家都是考研人,我也曾像你们一样茫然无措过,所幸,现在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努力与煎熬终究会得到回报,现今的自己,回想起在自习室里奋战的情景,只觉得是一场梦,回忆起这一年的点点滴滴,心绪很是复杂。时至今日我认为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毕竟这一年的收获是无法用物质的手段来衡量的,从考完的麻木不仁,经历寒假的休整,以及复试过程中的各种忐忑不安,这些都只有亲身经历来能体会。很多人可能都是为了考研而考研,觉得本科不好找工作,甚至想逃避社会多读两年书。若是只想到这一层,你考上研究生之后很可能还得为工作犯愁,因为读研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读研是为了给自己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个人品性,开拓人生经历,丰富工作经验。下面对我一年的考研复习作出一个全面的总结并且希望能为下面即将要考研的学弟学妹们能够有所帮助。
一、学校选择:
谈到选学校的问题,我想提醒大家的就是一定要选择一个和你实力比较均衡的学校,这样才有比较有把握,报的太高了,可能会让你在复习过程中慢慢失去信心,报的太低了则可能会让你没有动力和冲劲。
二、专业选择:
如果你选择了考研的话,那你就意味着还想为你将要报的专业卖命,而且有可能是一辈子,所以选择专业你一定要慎重,一定要选择你真正喜欢、感兴趣的专业,这样为你将来深造和研究有大的利处和发展空间,也对你事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提醒准备考研的朋友一定要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专业。在专业选择上面,推荐上海交通大学考研网(http://www.jiaodakaoyan.com/)给大家,帮助挺大的。
三、复习问题:
我自己是从大三第二个学期开始复习的,在这个学期我就是背背单词,稍微先看看专业,政治没有必要看那么早(看得早到时也忘的差不多),要考数学的朋友在这个学期也要慢慢把数学看看,最好这学期可以把书过一遍(如果底子好的同学也可以直接跟着复习全书看)真正要加大力度复习的时期就应该是大四上学期,其实我认为,只要你在大四上个学期抓紧复习,也是来得及的,也没有必要从大二就开始复习,有时候复习战线太长到最后可能会感到疲倦,效率可能不是很高,不过这个也因人而异。下面我就各门课谈谈我的复习心得吧。
1、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和四六级(课程)英语是不同的,所以没有过四六级的同学是完全要有信心去考研,因为考研不用考听力,这就和英语听力占大部分比重的四六级很不一样了,而且考研的英语考的是难度深度而不是速度,这和四六级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有三个钟的时间做英语。另一方面四六级考的好的同学也不要掉以轻心。考研英语分数中占百分之七十的是作文和阅读,所以复习时的重点是在这两部分。对于背单词呢,我的建议是不要去买什么专门的单词词汇一类的书籍每天啃着来背,倒不如找出历年考研试题中的高频率词汇,把自己做题时不会的词汇找出来记下来每天看几遍就熟悉了。
阅读呢,不仅仅要做题而且要认真对答案,把自己不会做的做错的题目反复研究,特别是第一次做历年真题的时候,这一环节特别重要,因为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做题思维,能够去适应出题者的出题意愿,看看他们出这样的问题其实是想我们给出怎样的答案,做多了熟悉了那套思路,久而久之就会按着这样的思维去思考去解答了,准确率自然而然也就高了!对于作文呢,我的建议是多背一些历年试题的范文,近年来考的都是图表作文,小作文都是一些实用的应用文之类的。这些都在于平时复习中的积累了,特别是一些模板之类的词汇和句型。如果有足够的时间,能练练笔最好了
2、政治复习
政治的复习,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理解。所有的范畴和原理都是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死记硬背倒不如多读几遍,然后自己复述出来。总之,政治的复习,最重要的两个字就是理解。另外活学活用也非常重要,千万别死记硬背。要是记起来,你会发现要记得实在太多了,多得让你对自己的能力表示质疑。而且毛邓还要和时事结合,在时事的基础上上升一步,也就是上升到理论。
政治做题很重要,特别是选择题,多做选择题可以帮助你记住一些重要的理论知识点,不断巩固复习理解的知识点,不过最好选择有答案解析的题目,可以让你的理解更清晰。
3、数学复习
对数学复习而言,我将其大体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书为本,总体把握
因为课本对基本概念的定义,基本原理的推导都是十分准确、精练的,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体系,后续阶段的复习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同学一开始就盲目地追求做题数量,忽视了课本的复习,那是极不可取的。必须通过对课本的复习,理出一个知识框架体系,从总体上把握考点。
第二阶段:认真做题,广积思路
众所周知,数学还是以练为主的。除了第一阶段必须完成课本上的习题外,主要的精力应集中在习题集上,模拟试题、历年真题等等。刚做这些习题时,我真有点力不从心,有时觉得解题方法很奇特,而答案也有些突兀。经过不断练习,我对这些难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会有条不紊的解题思路,以及循序渐进、举一反三的解题方法能够更有效地运用他们。我想强调融会贯通的重要性,千万别为了做题而做题,因为做题只是一种手段而已。应通过做题将所学知识点联系起来,并将所学的思路与方法为己所用。
第三阶段:研究真题,查漏补缺
从一些研究生介绍和自我感觉来说,真题的作用绝对是其他模拟题所不可替代的。只要你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历史是如此惊人地相似,很多考题都是貌离神合。应该用一到两个月的时间来做和研究近十年真题,这不仅可作为检测自己最直接的手段,而且更重要的是能让考生熟悉考试的内容和侧重点,了解命题人的命题思路。在分析真题时,可找出自己的不足,再回到课本和辅导书进行复习巩固,理解的程度自然就加深了。至于模拟题应有选择地做几套,目的只是练练手,切勿一味贪多。
4、专业复习
这个就不好说了,因为考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专业课的复习也不一样,大家可以联系一下报考专业的学姐学长了解下,在网上搜下历年考题,制定好计划认真复习,虽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但是专业也不能松懈,因为专业绝对是拉分项目,这个复习的参考资料大家可以去上海交通大学考研网上面看一看,那里面的资料整理的笔记全面,也有真题给大家练习,还是可以看下的。
四、辅导班问题:
我当时报了英语和政治全程,我觉得报班还是有用的,辅导班里老师可以给我们一个指导,同时帮助我们对知识点有更深刻的理解,并教给我们一些考试做题技巧。特别是对于政治而言,自己看书可能觉得理解的不够,特别是政治经济学部分,所以这时候如果有辅导班的老师的讲解能让我们能更好的理解,并且能融会贯通,有助于加深记忆。
当然,对于辅导班问题也因人而异,不过如果有条件的话,报班是有帮助的,可以有老师带着你复习,能给你一个大方向的指引,不至于你个人复习有误区,同时也会给你与众不同的信心提升。
我觉得对我来说考研给了我很大收获,不但看到了自己的实力。而且懂得了许多作人的道理,使自己更成熟。养成了许多很好,受益终生的习惯,锻炼了自己同时处理很多事情的能力,更科学、合理的利用统筹方法。也让我体验到了家人的疼爱与朋友的支持。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材料物理与化学     专业代码:077301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点分布

江西理工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93 所,本次参评89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72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3 清华大学 A+
2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3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A+
4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A
5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6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7 10335 浙江大学 A
8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A
9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A-
10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A-
11 10056 天津大学 A-
12 10145 东北大学 A-
13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4 10533 中南大学 A-
15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A-
16 10610 四川大学 A-
17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18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19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20 10183 吉林大学 B+
21 10216 燕山大学 B+
22 10246 复旦大学 B+
23 10247 同济大学 B+
24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25 10255 东华大学 B+
26 10280 上海大学 B+
27 10284 南京大学 B+
28 10285 苏州大学 B+
29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B+
30 10422 山东大学 B+
31 10459 郑州大学 B+
32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33 10611 重庆大学 B+
34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B+
35 10055 南开大学 B
36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B
37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38 10286 东南大学 B
39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40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41 10299 江苏大学 B
42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43 10384 厦门大学 B
44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B
45 10530 湘潭大学 B
46 10532 湖南大学 B
47 10558 中山大学 B
48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B
49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B
50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B
51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B
52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B
53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B-
54 10060 天津理工大学 B-
55 10110 中北大学 B-
56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57 10142 沈阳工业大学 B-
58 10289 江苏科技大学 B-
59 10403 南昌大学 B-
60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B-
61 10427 济南大学 B-
62 10464 河南科技大学 B-
63 10486 武汉大学 B-
64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B-
65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B-
66 10731 兰州理工大学 B-
67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68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B-
69 10109 太原科技大学 C+
70 10150 大连交通大学 C+
71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C+
72 10190 长春工业大学 C+
73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C+
74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75 10360 安徽工业大学 C+
76 10385 华侨大学 C+
77 10386 福州大学 C+
78 10408 景德镇陶瓷大学 C+
79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C+
80 10512 湖北大学 C+
81 10619 西南科技大学 C+
82 10657 贵州大学 C+
83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C+
84 10702 西安工业大学 C+
85 10730 兰州大学 C+
86 11065 青岛大学 C+
87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C
88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C
89 10128 内蒙古工业大学 C
90 10222 佳木斯大学 C
91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92 10292 常州大学 C
93 10294 河海大学 C
94 10295 江南大学 C
95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96 10356 中国计量大学 C
97 10357 安徽大学 C
98 10406 南昌航空大学 C
99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100 10589 海南大学 C
101 10590 深圳大学 C
102 1059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C
103 10596 桂林理工大学 C
104 10615 西南石油大学 C
105 10015 北京印刷学院 C-
106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107 10144 沈阳理工大学 C-
108 10146 辽宁科技大学 C-
109 10149 沈阳化工大学 C-
110 10153 沈阳建筑大学 C-
111 10407 江西理工大学 C-
112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C-
113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C-
114 10500 湖北工业大学 C-
115 10559 暨南大学 C-
116 10593 广西大学 C-
117 10710 长安大学 C-
118 1085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C-
119 10878 安徽建筑大学 C-
120 11035 沈阳大学 C-
121 11660 重庆理工大学 C-
122 90038 海军工程大学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材料物理与化学     专业代码:080501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介绍

北京工商大学为例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针对现代信息存储及显示产业发展需要,重点培养在磁性薄膜、磁编码和磁记录器件、稀土纳米复合材料、光电材料与器件等方面的研究人才。本学科拥有多种先进仪器和设备,装备了JEM2100透射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JGP-560a型双室磁控溅射沉积系统、振动样品磁强计、X射线衍射仪、Dektak 150台阶仪、HCR-2差热分析仪、BKT-1H高灵敏薄膜霍尔效应测试仪、SD40多源有机气相沉积系统等大型仪器,实验室设备总价值超过2000万元。
本学科拥有教师11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5名,全都具有博士学位,且有多位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中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1人,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4人。本学科所属的材料物理团队2009年入选北京市创新团队,目前,本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项目1项,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项。近3年发表各类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0篇),出版专著4部,项目经费达到500余万元。
本专业设置两个研究方向:(1)磁性功能材料及器件;(2)光功能材料与器件。开设了材料制备与测试、磁性材料、自旋电子学、有机电子学、激光光谱学、材料科学前沿等极具专业特色的课程。本专业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操作高分辨电子显微镜、电镜样品制备、磁控溅射及有机蒸镀薄膜沉积系统、X射线衍射仪、振动样品磁强计等大型设备。该专业的毕业生具有坚实、系统的材料物理与化学理论基础与实验技能、了解材料物理与化学发展的前沿和动态,掌握现代材料研究方法,掌握材料性能与各层次微观结构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能从事相关材料与器件的设计、研究、生产、性能改进,新材料新技术研究开发等工作。
研究生毕业后可进入科研院所及高科技企业从事教学、科研及开发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等学科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专业点分布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钢铁研究总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大学 河北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燕山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大连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佳木斯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东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 扬州大学 苏州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常州大学 南京大学 江苏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淮海工学院 中国计量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安徽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建筑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州大学 厦门大学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聊城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郑州大学 郑州轻工业学院 河南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南工业大学 中南大学 湘潭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深圳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汕头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广西大学 海南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理工大学 兰州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北方民族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93 所,本次参评89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72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3 清华大学 A+
2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3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A+
4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A
5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6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7 10335 浙江大学 A
8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A
9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A-
10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A-
11 10056 天津大学 A-
12 10145 东北大学 A-
13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4 10533 中南大学 A-
15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A-
16 10610 四川大学 A-
17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18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19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20 10183 吉林大学 B+
21 10216 燕山大学 B+
22 10246 复旦大学 B+
23 10247 同济大学 B+
24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25 10255 东华大学 B+
26 10280 上海大学 B+
27 10284 南京大学 B+
28 10285 苏州大学 B+
29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B+
30 10422 山东大学 B+
31 10459 郑州大学 B+
32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33 10611 重庆大学 B+
34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B+
35 10055 南开大学 B
36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B
37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38 10286 东南大学 B
39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40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41 10299 江苏大学 B
42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43 10384 厦门大学 B
44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B
45 10530 湘潭大学 B
46 10532 湖南大学 B
47 10558 中山大学 B
48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B
49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B
50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B
51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B
52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B
53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B-
54 10060 天津理工大学 B-
55 10110 中北大学 B-
56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57 10142 沈阳工业大学 B-
58 10289 江苏科技大学 B-
59 10403 南昌大学 B-
60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B-
61 10427 济南大学 B-
62 10464 河南科技大学 B-
63 10486 武汉大学 B-
64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B-
65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B-
66 10731 兰州理工大学 B-
67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68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B-
69 10109 太原科技大学 C+
70 10150 大连交通大学 C+
71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C+
72 10190 长春工业大学 C+
73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C+
74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75 10360 安徽工业大学 C+
76 10385 华侨大学 C+
77 10386 福州大学 C+
78 10408 景德镇陶瓷大学 C+
79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C+
80 10512 湖北大学 C+
81 10619 西南科技大学 C+
82 10657 贵州大学 C+
83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C+
84 10702 西安工业大学 C+
85 10730 兰州大学 C+
86 11065 青岛大学 C+
87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C
88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C
89 10128 内蒙古工业大学 C
90 10222 佳木斯大学 C
91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92 10292 常州大学 C
93 10294 河海大学 C
94 10295 江南大学 C
95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96 10356 中国计量大学 C
97 10357 安徽大学 C
98 10406 南昌航空大学 C
99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100 10589 海南大学 C
101 10590 深圳大学 C
102 1059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C
103 10596 桂林理工大学 C
104 10615 西南石油大学 C
105 10015 北京印刷学院 C-
106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107 10144 沈阳理工大学 C-
108 10146 辽宁科技大学 C-
109 10149 沈阳化工大学 C-
110 10153 沈阳建筑大学 C-
111 10407 江西理工大学 C-
112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C-
113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C-
114 10500 湖北工业大学 C-
115 10559 暨南大学 C-
116 10593 广西大学 C-
117 10710 长安大学 C-
118 1085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C-
119 10878 安徽建筑大学 C-
120 11035 沈阳大学 C-
121 11660 重庆理工大学 C-
122 90038 海军工程大学 C-

参考书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
(818)高分子物理与化学。
高分子合成化学
高分子凝聚态物理
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与鉴定
高等有机化学
材料界面科学
固体化学导论
功能材料学
等离子体化学与技术
生物医用材料
薄膜技术
含能材料燃烧与催化
树脂基复合材料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有时候也叫考研指定教材,基本上可以说是考研专业课复习最重要的考研辅导资料。
考研专业课的考核是很有针对性的,因为考研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的专业课考试是学校自己命题,这就要求考生要完全按照报考院校的要求进行非常有针对性的复习,具体来说就是一定要用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考研指定教材进行复习,进行认真的钻研,考研真题试卷最终是根据考研指定教材出的,如果不按照东南大学考研指定的书目进行复习,那么即使复习的再好,实力再强,也很有可能会在专业课上栽跟头。如果指定的参考书目版本找不到,用新版的即可,新版有些东西是旧版本上没有的,大纲上没有列出可能是没有注意到新版本,或是旧版本是老一辈学者用惯了的,其实都无所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