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研究生一对一辅导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汕头大学考研分数线、汕头大学报录比、汕头大学考研群、汕头大学学姐微信、汕头大学考研真题、汕头大学专业目录、汕头大学排名、汕头大学保研、汕头大学公众号、汕头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汕头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汕头大学微信
为你找研究生辅导

汕头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研究生一对一辅导对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高效考研方法,汕头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研究生一对一辅导,研究生会根据情况提供部分考研资料等,并根据学员的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和划出考研的重难点,并有答疑解惑的课程设置,让你的学习更有效率,尤其是学长学姐更了解本专业导师的一些情况,历年出题的规律,会让你的备考事半功倍,花更少的时间取得更多的成绩进步。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研究生。

因为汕头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考研辅导一对一
考研一对一辅导班
考研派考研题库
考研派考研督学
考研派考研1v1答疑
考研派研究生筛选流程
考研派辅导方法
考研派口碑
考研派一对一辅导口碑
考研派课程体系
考研派服务流程
考研派
考研派考研问题
考研派考研资料
考研派研究生学长
考研派考研辅导
考研派考研真题资料等
Add 汕头大学微信
为你找研究生辅导

汕头大学

考研派的考研频道内含有大量优质的课堂讲义真题资源,欢迎考生前去查询和购买。
关注微信公众号:【考研派之家】,了解第一手考研资讯,免费领取考研学习资源。

汕头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考研录取分数线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信息,因为研究生录取分数线直接就决定了考生需要考取考多少分才能达到成功被院校录取的一个最低标准,这也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的一个奋斗的目标和计划的基准。另外,考研录取分数线也是考生在前期择校、择专业的一个判断依据,如果考研录取分数线过高的话,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考生就会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可以进行自我衡量能否达到最低分数的要求而进行合理的选择。如果汕头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考研录取分数线(尤其是历年分数线和复试分数线)相对而言较低的话,对于考生来说成功的几率就会比较大,备考过程也会相对的容易。考生获取汕头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分数线的途径有很多:研究生官网上通常会有详细的历年分数线情况,考研网站、论坛上也会有相关的资源。考研派的中就为大家总结了详细的汕头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录取分数线情况,以供大家选择使用。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研究生。

汕头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考研考试科目
一、学科概况
汕头大学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学科于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点,2001年获批成为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 2002年入选国家高等学校重点学科, 2007年经过评审再次入选国家重点学科。于2010年始,每年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特色重点学科专项资金350万元。本学科现由病理学教研室、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法医教研室、广东省“感染病与分子免疫病理”重点实验室组成。
主要研究方向:
①分子病理,包括:新发传染病分子发病机制的研究,肿瘤分子免疫病理和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分子诊断与个性化医疗的研究;
②潮汕肿瘤遗传与环境病理,包括:家族性食管癌的研究,食管癌环境因素和易感性的研究,以及食管癌和贲门癌早期生物标记的研究;
③炎症与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包括:抗病毒免疫与病毒引起的宿主免疫病理损伤机制的研究,病毒感染与机体免疫反应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及相应的抗病毒策略的研究;
④法医鉴定的新理论及新技术,包括:轻微脑损伤死亡机制的研究,死亡时间推断的研究,针对道路交通和儿童伤害等严重公共卫生问题所进行的研究。


二、学科特色和优势
在广东省政府和李嘉诚基金会大力支持下,通过 “211工程”项目的连续建设,本学科已组建了一支具有国际优势、实力雄厚、老中青搭配合理、可持续发展的的师资队伍,陆续从国外购置了许多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强化了原有的教研室和研究室,并新建了一系列省厅级的科研创新服务平台,包括:省科技厅“感染病与分子免疫病理”重点实验室和“新发传染病”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省教育厅“免疫病理学”重点实验室、高等学校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平台项目-潮汕食管癌剑桥合作研究平台和“分子诊断与个体化医疗”协同创新中心培育项目;省卫生厅“十二五”重点实验室-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等。
在教学、科研、医疗服务相结合的模式下,学科加强了教学和科研体制的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加快了科研进度,促进了教学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目前,在新发传染病的分子病理学、肿瘤的免疫发病机理、潮汕高发肿瘤的病理学、神经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法医鉴定的新理论新技术等重点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其中部分研究成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学科已承担了许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Allison基金会、英国Wellcome Trust及加拿大卫生研究院的科研项目,2007年至今以第一作者和/或通讯作者单位在Nature、Lancet、PNAS、Cancer Research、J. Virol.、 Am. J. Pathol.等杂志共发表SCI论文160余篇。病理学(CPC案例式双语教学)课程于2006年入选为国家精品课程,并于2008年入选为广东省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和国家级教学团队。2001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09年再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2010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另外,还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此外,学科面向国内外成功举办了“中国CDC/汕头大学禽流感病毒H5N1检测技术培训班"、“流感病毒国际研讨会”、“新发传染病国际研讨会”、“分子诊断与个性化医疗专题研讨会”和“中国病理医师协会年会”等大型学术交流研讨会,并逐步地将分子与病理诊断以及法医鉴定等社会服务推向全国。
汕头大学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是国家重点学科,由病理学教研室、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和法医学教研室三部分组成,是汕头大学最早获得硕士点和博士点授权单位的学科,目前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教研室目前有特聘教授1人,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3人,国外特聘资深病理专家客座教授3人,副高职称10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与教辅实验人员15人。
 
病理学教研室是国家重点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病理学课程是汕大医学院新教学模式的核心改革课程,2004年被评为广东省精品课程,2006年获国家精品课程,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在学科带头人苏敏教授的主持下自1999年以来连续10年开展病理与临床多学科整合的(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 进行基于网络资源的病理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视、听、影像立体病理双语教学以及全英教学平台。获广东省教学成果奖2项,参与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本教研室包括肿瘤病理研究室和粤东病理诊断中心,共主持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中国际合作重点项目1项、重点基金子项目2项),省部级基金12项。与英国剑桥大学、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瑞典隆德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香港大学等建立了教学与科研协作联系。2001年以来发表SCI论文45篇。
 
法医学教研室主要从事法医学教学、科研和检案工作。2003年以法医学教研室为主,整合医学院附属医院、分子生物学中心、中心实验室等成立面向社会服务的“汕头大学司法鉴定中心”,鉴定服务涵盖整个粤东地区和省内外其他地区。2005年被推选为省司法鉴定工作先进典型。在学科带头人徐小虎教授和于晓军教授主持下,紧密结合法医鉴定中普遍和迫切的实际问题,确定了实用法医学鉴定新技术的科研方向,已完成或在研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发表论文300余篇,副主编和参编教材5部、专著6部,主编教学课件光盘4张,主办继续教育项目国家级4次、省级1次,建立教学网站2个。获发明专利和实用专利各1项,获科技进步省级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2项、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卫生部医学教育奖各1项。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主要从事病理生理学及相关课程的教学、研究工作。2001年,由李嘉诚先生资助2500万元,以本教研室为基础建立了“变态反应学与炎症学研究所”,自2007年3月起更名为“炎症与免疫性疾病研究所”。 现学科带头人苏绍波教授多年来主要从事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在炎症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的研究,在趋化介素作用及其信号转导、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2006年获得德国眼科葡萄膜炎协会优秀成果奖。病理生理学教研室还组建了学科交叉,基础、临床结合,具有前沿功能的免疫病理学实验研究中心,并于2005年被批准为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自2001年以来,承担了包括“973计划项目”子课题在内的多项国家、省级科研任务,已发表论文169篇,其中SCI收录文章36篇,获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汕头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项。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100104]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汕头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医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基础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肿瘤分子病理学(02)肿瘤病理、法医病理
(03)心血管病理与病理生理
(04)胶质瘤发病机制
(05)肿瘤病理
(06)肿瘤生物学
(07)组织工程化毛囊
(08)表观遗传学与免疫分子表达调控
(09)睡眠呼吸障碍和失眠
招生人数: 20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56)基础医学综合
④(--)无
备  注: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100104]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汕头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医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基础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肿瘤分子病理学(02)分子病理学(03)肿瘤病理 法医病理(04)恶性胶质瘤发病机制(05)心血管病理与病理生理(06)组织工程化毛囊(07)炎症与免疫性疾病(08)肿瘤病理(09)RNA选择性剪接的表观遗传学调控(10)肿瘤生物学(11)睡眠与睡眠障碍(12)微蛋白在胚胎发育与肿瘤发生中的功能研究
招生人数: 20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99)西医综合
④(--)无
备  注: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专业代码:100104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基础医学

专业介绍

温州医科大学为例:方向一:病理学学科简介
本学科共有教授、主任医师12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7名,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9名,留学归国人员6名,兼职教授6名,曾获浙江省QR,浙江省151人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教坛新秀,温州市551人才,温州医科大学优秀教师,温州医科大学教学名师,温州医科大学青年骨干教师,温州医科大学教坛新秀。本专业导师担任中华病理学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病理学会副主任委员,温州市病理学会主任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副主委。
本学科在科研上已形成了稳定的七个研究方向:临床病理学、免疫病理学、肿瘤分子病理学、生殖内分泌病理学、血液病理学、神经病理学和糖尿病及并发症研究。近5年已完成和在研的课题有20余项,课题经费达600余万元,其中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课题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面上项目8项,主持省科技厅国际合作课题2项,参与863国家重大攻关课题1项,主持、参与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8项,主持卫生厅、省教育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及温州市人民政府、温州市科技局等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近200篇,其中SCI收录120余篇,出版专著15余部,获省科技进步奖5项、省厅级科技成果奖7项。
本学科注重与国际的交流合作,2005年与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共同成立了温州医科大学分子病理中心,并与耶鲁大学医学院、德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 肿瘤中心、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医学院以及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四所国际一流的医学院校在临床新技术的开展、人才培训以及科研方面建立了协作关系。
方向二:病理生理学学科简介
本学科方向目前共有教授3人,客座教授1人,主任医师2人,副教授3人,讲师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5名。拥有包括浙江省151人才、温州市551人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教坛新秀、温州医科大学教学名师、温州市优秀教师及温州医科大学优秀教师等人员。部分专家担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临床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炎症、感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发热、低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缺氧和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有脏器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低氧性及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机制及其防治等;主要依托温州医科大学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所和低氧研究所。
近5年来共获得各类科研课题60余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7项,获纵向资助经费500余万元;获得各级科研成果奖30项,其中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项;发表论文300百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授权2项。主编教材和参考书25部,参编教材和参考书17部。
本学科方向注重与国际的交流合作,与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生理学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爱荷华大学医学系心脏中心在新技术的开展、人才培训以及科研方面建立了协作关系。目前已培养硕士生50余人,其中3人获浙江省优秀毕业硕士生,1人获温州医科大学优秀毕业硕士生。

专业点分布

解放军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承德医学院 河北北方学院 山西医科大学 内蒙古医科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 锦州医科大学 沈阳医学院 延边大学 吉林大学 北华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佳木斯大学 牡丹江医学院 海军军医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扬州大学 苏州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大学 徐州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 浙江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蚌埠医学院 皖南医学院 福建医科大学 济南大学 潍坊医学院 泰山医学院 滨州医学院 郑州大学 河南中医药大学 新乡医学院 河南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南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 广东医科大学 广东药科大学 汕头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桂林医学院 右江民族医学院 海南医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 陆军军医大学 成都医学院 四川大学 西南医科大学 遵义医学院 贵州医科大学 大理大学 昆明医科大学 空军军医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延安大学 兰州大学 青海大学 宁夏医科大学 石河子大学 新疆医科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1001 基础医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43 所,本次参评3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78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23 北京协和医学院 A+
3 10246 复旦大学 A
4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5 10335 浙江大学 A-
6 10558 中山大学 A-
7 90030 第二军医大学 A-
8 10062 天津医科大学 B+
9 10285 苏州大学 B+
10 10312 南京医科大学 B+
11 10422 山东大学 B+
12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3 10533 中南大学 B+
14 10610 四川大学 B+
15 12121 南方医科大学 B+
16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B
17 10159 中国医科大学 B
18 10161 大连医科大学 B
19 10183 吉林大学 B
20 10247 同济大学 B
21 10486 武汉大学 B
22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23 90032 第四军医大学 B
24 10055 南开大学 B-
25 10089 河北医科大学 B-
26 102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B-
27 10304 南通大学 B-
28 10459 郑州大学 B-
29 10559 暨南大学 B-
30 10631 重庆医科大学 B-
31 10730 兰州大学 B-
32 10313 徐州医科大学 C+
33 10366 安徽医科大学 C+
34 10384 厦门大学 C+
35 10403 南昌大学 C+
36 10555 南华大学 C+
37 10598 广西医科大学 C+
38 10660 贵州医科大学 C+
39 11065 青岛大学 C+
40 10114 山西医科大学 C
41 10472 新乡医学院 C
42 10560 汕头大学 C
43 10570 广州医科大学 C
44 10678 昆明医科大学 C
45 10752 宁夏医科大学 C
46 10759 石河子大学 C
47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48 10160 锦州医科大学 C-
49 10299 江苏大学 C-
50 10343 温州医科大学 C-
51 10367 蚌埠医学院 C-
52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C-
53 10601 桂林医学院 C-
54 10760 新疆医科大学 C-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1001 基础医学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43 所,本次参评3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78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23 北京协和医学院 A+
3 10246 复旦大学 A
4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5 10335 浙江大学 A-
6 10558 中山大学 A-
7 90030 第二军医大学 A-
8 10062 天津医科大学 B+
9 10285 苏州大学 B+
10 10312 南京医科大学 B+
11 10422 山东大学 B+
12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3 10533 中南大学 B+
14 10610 四川大学 B+
15 12121 南方医科大学 B+
16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B
17 10159 中国医科大学 B
18 10161 大连医科大学 B
19 10183 吉林大学 B
20 10247 同济大学 B
21 10486 武汉大学 B
22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23 90032 第四军医大学 B
24 10055 南开大学 B-
25 10089 河北医科大学 B-
26 102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B-
27 10304 南通大学 B-
28 10459 郑州大学 B-
29 10559 暨南大学 B-
30 10631 重庆医科大学 B-
31 10730 兰州大学 B-
32 10313 徐州医科大学 C+
33 10366 安徽医科大学 C+
34 10384 厦门大学 C+
35 10403 南昌大学 C+
36 10555 南华大学 C+
37 10598 广西医科大学 C+
38 10660 贵州医科大学 C+
39 11065 青岛大学 C+
40 10114 山西医科大学 C
41 10472 新乡医学院 C
42 10560 汕头大学 C
43 10570 广州医科大学 C
44 10678 昆明医科大学 C
45 10752 宁夏医科大学 C
46 10759 石河子大学 C
47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48 10160 锦州医科大学 C-
49 10299 江苏大学 C-
50 10343 温州医科大学 C-
51 10367 蚌埠医学院 C-
52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C-
53 10601 桂林医学院 C-
54 10760 新疆医科大学 C-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07年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北京大学 A+ 6 吉林大学 A 11 四川大学 A
2 复旦大学 A+ 7 南方医科大学 A 12 上海交通大学 A
3 中南大学 A+ 8 中国医科大学 A 13 河北医科大学 A
4 汕头大学 A 9 华中科技大学 A 14 南华大学 A
5 中山大学 A 10 山东大学 A      
 
B+等(20个):暨南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贵阳医学院、郑州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延边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石河子大学、华北煤炭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新乡医学院、武汉大学
 
 
B等(20个):宁夏医学院、兰州大学、河南大学、温州医学院、昆明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广东医学院、佳木斯大学、承德医学院、泰山医学院、苏州大学、北华大学、青岛大学、东南大学、潍坊医学院、辽宁医学院、泸州医学院、河北北方学院、扬州大学、广州医学院
 
 
C等(14个):名单略
2015-2016年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排名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北京协和医学院 5★ 90
2 北京大学 5★ 90
3 复旦大学 5★ 90
4 中南大学 5★ 90
5 华中科技大学 4★ 90
6 上海交通大学 4★ 90
7 浙江大学 4★ 90
8 四川大学 4★ 90
9 南京医科大学 4★ 90
10 中山大学 4★ 90
11 南方医科大学 4★ 90
12 吉林大学 4★ 90
13 南京大学 4★ 90
14 山东大学 4★ 90
15 中国医科大学 4★ 90
16 汕头大学 4★ 90
17 重庆医科大学 4★ 90
18 河北医科大学 4★ 90
19 首都医科大学 3★ 90
20 暨南大学 3★ 9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6西医综合
复试科目:
专业知识 (先笔试,切片和标本观察,后口试 )
专业外语(笔试 )
实验操作或临床技能考核(实验操作或临床技能考核)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方向) (笔试 )
2、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学方向)(笔试 )
复试成绩占入学考试总成绩权重:50%
外语口语(含听力)为复试必考科目,思想政治品德、思维表达能力等也均为复试必须考核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