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研究生辅导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苏州大学考研分数线、苏州大学报录比、苏州大学考研群、苏州大学学姐微信、苏州大学考研真题、苏州大学专业目录、苏州大学排名、苏州大学保研、苏州大学公众号、苏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苏州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苏州大学841电子技术基础考研资料 ¥54 ¥80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苏州大学微信
找研究生辅导

苏州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研究生辅导 对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高效考研方法,苏州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研究生辅导,研究生会根据情况提供部分考研资料等,并根据学员的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和划出考研的重难点,并有答疑解惑的课程设置,让你的学习更有效率,尤其是学长学姐更了解本专业导师的一些情况,历年出题的规律,会让你的备考事半功倍,花更少的时间取得更多的成绩进步。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仪器科学与技术的研究生。

因为苏州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考研辅导一对一
考研一对一辅导班
考研派考研题库
考研派考研督学
考研派考研1v1答疑
考研派研究生筛选流程
考研派辅导方法
考研派口碑
考研派一对一辅导口碑
考研派课程体系
考研派服务流程
考研派
考研派考研问题
考研派考研资料
考研派研究生学长
考研派考研辅导
考研派考研真题资料等
Add 苏州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录取分数线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信息,因为研究生录取分数线直接就决定了考生需要考取考多少分才能达到成功被院校录取的一个最低标准,这也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的一个奋斗的目标和计划的基准。另外,考研录取分数线也是考生在前期择校、择专业的一个判断依据,如果考研录取分数线过高的话,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考生就会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可以进行自我衡量能否达到最低分数的要求而进行合理的选择。如果苏州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考研录取分数线(尤其是历年分数线和复试分数线)相对而言较低的话,对于考生来说成功的几率就会比较大,备考过程也会相对的容易。考生获取苏州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分数线的途径有很多:研究生官网上通常会有详细的历年分数线情况,考研网站、论坛上也会有相关的资源。考研派的中就为大家总结了详细的苏州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录取分数线情况,以供大家选择使用。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仪器科学与技术的研究生。

苏州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考研考试科目
苏州大学2015年仪器科学与技术考研复试安排:
专业 报到时间 报到地点 专业课笔试时间 专业课笔试地点 面试时间 面试地点 同等学力加试时间 同等学力加试地点 联系人/联系电话
仪器科学与技术 3月24日上午8:00 苏大北校区行政楼208 3月24日下午2点     苏大北校区工科楼207  3月25日下午1:30  苏大北校区工科楼416       67161703 眭老师

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
01信息检测与信息处理
02测控技术与智能系统
03检测与诊断技术及仪器
04智能结构系统与技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41电子技术基础(机电)
复试:1、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笔试)2、综合(面试)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计算机控制基础②电路原理

  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
  01信息检测与信息处理
  02测控技术与智能系统
  03检测与诊断技术及仪器
  04智能结构系统与技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41电子技术基础
  复试:1、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笔试)2、综合(面试)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计算机控制基础②电路分析

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04)
一、学科简介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是苏州大学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与苏州市的战略新型产业密切相关。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光学、机械、电子、控制、软件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该学科应用并融合工程数学、物理学、化学和材料科学等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不断为其他领域提供先进的科学仪器和分析测试技术,并培养具备科学仪器研究开发或应用开发能力的人才。
本学科现有教师及研究人员24人(包括教授及研究员9人、副教授14人、讲师1人),其中江苏省“双创”人才1名、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及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名、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及特聘副教授4名。
本学科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形成了如下几个优势学科方向:
1)面向生命科学的生物显微操作技术与仪器:以生物细胞原位显微操作仪为代表,开展微流控、微操作等生物显微分析、操作技术研究,主要应用领域为生物医学诊断、单细胞分析、遗传与克隆和生化分析。
2)纳米尺度对象操控与纳米测试和表征技术:以纳米操作和纳米表征技术为核心,开展纳米尺度对象操作、纳米特征尺寸、纳米尺度性能测试等技术研究,主要应用领域为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等;
3) 现代分析仪器技术:主要对以质谱仪为代表的现代高端分析仪器进行研究和开发,并将此类仪器和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测和公共安全检测等领域;
4) 轨道交通信息检测与处理技术:以轨道交通相关的视频、信号采集、处理与分析为核心,实现轨道车辆视频监测,机务调车辅助,列车部件安全检测等。
二、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培养具备电子信息、机械及光学领域的理论基础,掌握本学科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本学科的技术应用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和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胜任相关科技开发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应具有数学、电子信息、仪器科学、传感技术、光学技术、自动控制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结构。应具有阅读、撰写本学科科技论文的能力,独立分析、应用和管理精密仪器的能力,从事相关领域的应用开发能力。
三、培养年限与培养方式
1. 培养年限。
硕士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2. 培养方式。
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工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工作,系统掌握所在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以及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硕士生的培养采取指导教师个别指导或指导教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四、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
1.课程结构及总学分
课程实行学分制。课程分为公共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培养环节和非学位课程四个模块,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其中公共课程9学分,专业核心课程15学分,培养环节4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6学分)。
培养环节
1.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1)文献综述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主要学术期刊目录如下,建立读书报告制度,由导师负责对其进行考核和评价。主要学术期刊目录如下:
[1]光学学报 
[2]激光技术 
[3]光学技术
[4]计量技术 
[5]振动工程学报 
[6]传感技术学报 
[7]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8]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9]光子学报
[10]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11]仪器仪表学报
[12]机械工程学报
[13]质谱学报
[14]分析化学
[15]应用激光 
[16]激光杂志
[17]计量学报 
[18]微细加工技术 
[19]光学精密工程 
[20]数据采集与处理
[21]振动测试与诊断
[22]振动与冲击
[23]MEDICAL IMAGE ANALYSIS 
[24]Bioinformatics
[25]Applied Optics 
[26]Analytical Chemistry
[27]Vacuum 
[28]Journal Applied Physics
[29]Journal of Mass Spectrometry
[30]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Mass Spectrometry
[31]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ss Spectrometry
[32]Rapid Communications in Mass Spectrometry
[33]Mass Spectrometry Reviews
[34]Control and Instrumentation
[35]Measurements 
[36]Surface Science 
[37]Optical engineering 
[38]Opticla Letter 
[39]Signal Processing 
[40]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41]IEEE sensor journal
[42]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3]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44]Sensor letters
[45]Measurement techniques
[46]Automatica
其它期刊由指导教师确定。
(2)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般应于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开学后四周内完成。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和发展情况及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主要参考文献。开题报告字数不少于6000字左右,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总数的1/3。
2.中期考核
学科组织考察小组对研究生进行综合考察,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中期检查工作一般应于研究生入学后的第四学期末或第五学期开始一个月内完成。主要考察内容如下:论文工作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及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及结果;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论文按时完成的可能性。
3.学术活动
硕士生在学期间应至少选听15次学科进展类讲座,将书面记录和撰写的心得体会交导师签字认可,在答辩前一个学期末将经导师签字后的书面材料交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秘书存档备查。
4. 论文送审
学位论文外审前,各研究所及科研团队组织论文审阅及预答辩。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选定好研究课题并由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用于论文的实际工作时间不少于一年。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规范性要求参照《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格式规范》。
七、毕业与学位申请
研究生实行毕业与学位申请制。具体按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仪器科学与技术     专业代码:080400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仪器科学与技术

专业介绍

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为例
(1)几何量计量
(2)热学计量
(3)力学计量
(4)电学计量
(5)惯性测试与校准
(6)动态测量
(7)微纳米测量

专业点分布

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中北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东南大学 中国计量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华侨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海军航空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 湖南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陆军勤务学院 重庆邮电大学 西安航天科技工业总公司16所 空军工程大学 火箭军工程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32 所,本次参评29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73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3 清华大学 A+
2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3 10056 天津大学 A
4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5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6 10286 东南大学 A-
7 10611 重庆大学 A-
8 10110 中北大学 B+
9 10183 吉林大学 B+
10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B+
11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12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B+
13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14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B+
15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
16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17 10142 沈阳工业大学 B
18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B
19 10356 中国计量大学 B
20 10384 厦门大学 B
21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B
22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B-
23 10216 燕山大学 B-
24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25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26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27 1059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B-
28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29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B-
30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C+
31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C+
32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C+
33 10299 江苏大学 C+
34 10406 南昌航空大学 C+
35 10486 武汉大学 C+
36 10610 四川大学 C+
37 1123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C+
38 10280 上海大学 C
39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C
40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C
41 11660 重庆理工大学 C
42 90005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C
43 90039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C
44 10057 天津科技大学 C-
45 10075 河北大学 C-
46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C-
47 10220 东北石油大学 C-
48 10293 南京邮电大学 C-
49 10500 湖北工业大学 C-
50 10615 西南石油大学 C-
51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C-

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科目:
究方向 科目
1、智能微系统
2、微细加工技术
3、精密机电系统与智能仪器
4、仿生机器人技术
5、光电检测理论及技术
6、精密计量与仪器
7、纳米技术与仪器
8、现代传感与测试信息技术
9、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10、光电信息技术
11、数字化设计制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01 数学
821 机械设计或814工程光学

仪器科学与技术考研参考书:
1) 机械设计:《机械原理》,郑文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精密机械设计》,庞振基,机械工业出版社;
2) 工程光学:《应用光学》 胡玉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工程光学》郁道银等 机械工业出版社;

仪器科学与技术研究生就业方向:
 主要从事电气维护、仪表设计与开发以及计算机控制方面。
  第一、测控是什么首先,虽然同样都是仪器专业,都叫测控技术与仪器但学校不同的话,专业的方向还是有区别的。通俗一点说有些学校的仪器主攻电子仪器,有些是机械仪器;有些是工业方向,有些是农业方向,有些是生物方向,等等等等。其次,同样都是仪器专业,全国排名不同,受承认度也不同,比如清华,工大,天大的仪器,工作肯定是没问题的,各大仪器公司都抢着要的,因为仪器专业属于机电类,有机有电,属于综合类跨专业的学科,现在的公司就喜欢各方面都能懂一些的,知识面广也是就业的一大优点。
 第二、本科之后能做什么我们这一级上研究生的有三分之一强,工作的三分之二中有一些是下的工厂的,进入生产一线。剩下的三分之一零散各种工作。本科之后能做什么,在于你本科的时候都学了些什么,虽然说专业课机电都有,但不同的学校偏重点还是不同的,有些偏电,有些偏机。
  要求对电子,计算机,专业软件开发和使用有综合的能力。 强调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就业方面。就目前来看,具有良好能力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随着目前电子科学,嵌入式技术,新型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测控技术与仪器的就业前景一片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