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考研网

西南大学教育学原理考研

西南大学教育学原理考研

相关专业

西南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西南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因为西南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西南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请各位准备报考西南大学教育学原理考研的同学注意: 西南大学教育学原理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的数据。因为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西南大学教育学原理考研,竞争激烈,所以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西南大学教育学原理研究生的考研人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 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会为大家西南大学教育学原理考研的参考书目、考研大纲、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等联系方式。希望你考取西南大学 教育学原理专业研究生,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实现自己的名校研究生梦想。

西南大学教育学原理考研
教育学原理 [0401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南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学部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13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666 教育学基础综合
备  注: 其中拟接收推免生人数:3
本专业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2.教育心理学
教育学原理 [0401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南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学部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666 教育学基础综合
备  注: 本专业同等学历考生复试试:
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2.教育心理学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教育基本理论 研究教育学基础理论问题,构建有特色的教育理论研究体系,丰富教育学理论研究,指导教育实践;
当代教育改革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为中国教育改革提供依据与咨询服务。
孙振东教授(博导)
廖其发教授(博导)
唐智松教授
倪胜利副教授
罗江华
陈荟
2 德育原理 研究德育基础理论与实践问题,立足于国内外学校德育研究基础,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传承演变的基础之上,结合学校德育实践进行研究,以丰富和发展学校德育基础理论研究。 易连云教授(博导)
张正江副教授
3 教育社会学 研究教育社会学的基础理论问题。立足 于运用社会学理论研究方法对教育领域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索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影响教育运行与发展的社会因素和教育对社会发展所具有的积极与消极意义。 彭泽平教授
么加利教授
任一明教授
4 教育人类学 主要运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与考察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本研究方向立足于西南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以构建有特色的教育理论研究体系。 李姗泽教授(博导)
吴晓蓉教授
蒋立松
王晓燕
5 学校美育 研究中小学学校美育基础理论与实践问题,结合学校美育实践进行研究,丰富和发展学校美育基础理论研究。 赵伶俐教授(博导)
6 科学教育 研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教材、实施等)、科学教育的国际比较、传统科技与传承、国民科学素养提升的理论和实践。 廖伯琴(博导)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教育学原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具有系统教育基本理论修养,专业知识扎实,对教育问题具有高度敏感性,有相当的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能力,熟练使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专门研究人才。
 
 
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2~5年,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
应修学分:    29学分
其中     必修 22  学分(含必修环节4学分)
选修不低于 7  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主文献研读、学术活动等必修环节)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含中英文) 开课学期 学时 学分 任课
教师
考核
方式
备 注
必修课 公共课 11000001001 第一外国语  2 90 3 外国语学院  考试  
11000002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11000002004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2 18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平台课 11040100001 教育基本理论专题研究 1 60 3 教育学部 考试  
11040100002 教育研究方法论 1 60 3 朱德全等 考试  
专业课 11040101002 中外主文献研读 2 36 2 导师组 考试  
11040100003 教育心理学进展 2 36 2 导师组 考试  
11040101001 中国教育改革重大问题研究   36 2 廖其发 考试  
  11040101009 中外教育比较研究 2 36 2 任一明等 考查  
11040101006 教育与人类发展 2 36 2 李姗泽等 考查  
11040101012 中小学德育专题研究 2 36 2 易连云等 考查  
11040101008 学校美育理论与实践 2 36 2 赵伶俐等 考查  
11040101007 社会性别与女性教育 2 36 2 任一明等 考查  
11040101010 中外教育经典 2 36 2 张正江等 考查  
11040101004 基础教育专题研究 2 36 2 彭泽平等 考查  
11040101003 国学经典 2 36 2 倪胜利等 考查  
11040101011 中外专家论坛 1-2 18 1 国内外专家 考查  
110401Z2022 民族文化与教育 3 60 3 王晓燕 考试  
11040101005 教育文化研究 2 36 2 倪胜利 考查  
11040101061 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及流派 3 60 3 蒋立松 考试  
11040102025 科学教育概论 2 60 2 廖伯琴 考查  
01040120051 科学教育课程研究 2 40 1 廖伯琴 考查  
11040102066 科学教育专题研讨 2 40 2 廖伯琴 考查  
01040110057 多媒体技术 2 36 1 涂涛 考查  
110401Z2021 民族教育理论 2 36 2 陈荟 考查  
11040110055 民族文化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 3 36 2 罗江华 考查  
11040101062 西南民族文化与历史 2 36 2 蒋立松 考查  
11040110056 信息技术与教育研究 2 36 2 罗江华 考查  
11040101059 民族教育政策研究 2 36 2 王晓燕 考查  
11040101055 中国教育经典名著选读 2 36 2 陈荟 考查  
11040101056 教育学原理热点问题研究 2 36 2 唐智松 考查  
11000004008 SPSS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2 60 2 吴代贤 考查  
其它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 3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开题报告一份
学术活动: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至少5次)     2 提交学术报告手册,导师签字,培养单位核查
实践活动: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三选一)     2 导师审查签字后向培养单位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
中期考核及论文进展检查 4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相关材料各一份
同等学力补修课程   教育哲学     不计学分
  教育心理学     不计学分
        不计学分
        不计学分
        不计学分
 
注:1.平台课是指涵盖本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群共有的基础性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
2.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应在专业必修课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培养流程与要求,检查与考核,质量监督等措施:
硕士生采取课程学习与论文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得少于1年。
 
1.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学院(所、中心)备案。
2. 主文献研读
在开题报告前认真研读本学科专业主文献,填写主文献阅读报告记录,提交导师审核。
3.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初,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学院(所、中心)根据研究生选题情况,按二级学科成立若干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4.学术活动
硕士生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如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在学习期间(一般在中期考核前)须参加学术活动不得少于5次。应填写“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记录册”,提交导师审查。
5.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科研实践,硕士研究生可任选其中一项实践。在完成实践活动后应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提交导师审查签字。
6.中期考核
根据本院(所、中心)研究生规模和学科点现状,按照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提出本院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办法,中期考核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
(1)考核在学院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学院(学科)负责人、导师代表、班主任等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3-5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2)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反映出来的科研及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
(3)填写“西南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评估表”,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
(4)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成绩分为3种流向:
A.硕—博连读:具体要求见学校相关文件规定。
B.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论文为主要参照),可进入硕士论文阶段,继续完成硕士学业。
C.中止学业:个别成绩较差,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末改正者中止其学业,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
7.学位论文中期进展及检查(列出时间、具体组织形式等)
第三学期末,由各学科负责人组织专家进行考核。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
1.研读与其研究方向有关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上的相关文章,以及导师指定学习的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基本熟悉并了解该学科前沿状况。
2.能够独立寻找或提出具有较一定学术意义和研究难度的课题。并在导师指导下确立正确的研究路线和工作方法。
3.具有独立从事本领域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导师指导下明确所研究课题的重难点,实施和完成研究计划。
4.能够较为熟练地检索、阅读本专业的中、外文资料,并能较为清楚地分析、评价和利用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中外文资料:在从事某项研究时(例如在完成学位论文时)不遗漏重要文献。
5.熟悉和掌握学术规范,了解相关的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论文的写作规范,不把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发现、观点、数据、材料相混淆,尊重他人成果,实事求是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
   除上述科研能力与水平要求外,对于本专业研究生另外以下具体操作性要求:
1.在本专业范围内至少作1次学术报告;
2.参加学术讨论或聆听学术报告不少于20次;(研究生学术沙龙、硕士、博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可列入);
3.科研工作量累计不低于50学时。(科研工作量主要指在读期间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其统计由导师评定。此外,在职研究生在学期期间申请的科研项目也可列入科研工作量的计算。
4.应深入教育实践部门进行调研,并至少完成一份调研报告。
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毕业条件、毕业论文等方面的要求):
毕业条件:
在学校规定年限内,按培养方案的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学分要求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经审查合格者,准予毕业。
硕士研究生确因学业优秀,经本人申请,指导教师和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可以申请提前毕业,但在校时间不得少于二年。凡申请提前毕业者,应当达到以下基本条件:
1.中期考核结论为优秀或在校期间被评为优秀研究生;
2.人文社会学科类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2篇A类学术论文,自然科学类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2篇A1学术论文。学术论文界定标准以学校最新发文公布为准。
毕业论文基本要求:
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下选择一个研究问题,写出完整的文献综述报告。报告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综述行文流畅、格式规范;
能反映相关领域最新研究动态;
掌握的资料全面;
对现有研究状况能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六、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资格要求:
学术成果按照学校学位委员会有关规定执行。成果无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没有发表有严重科学性错误的文章、著作和严重歪曲原作的译作。
内容要求:
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对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有一定意义;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一般不应少于3万字;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技术规范要求:
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注明来源;独立完成论文,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采纳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供帮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谢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所用概念、术语、符号、公式等符合学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误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逻辑严密,关键词得当;语言精练,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万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
按学校要求,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上签名,并附在学位论文首页。
具体格式按照《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打印要求》执行。
 
 
 

七、主文献研读课程书目(列出本学科专业的必读文献,不够可另附页)以提交研究生院主阅读文献库为准。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作者、出版单位及年月
     
     
     
     
     
     
     
     
     
     
     
     
     
     
     
     
     
     
     
     
     
     
     
其它说明:
 
 
 
 
本学科(一级学科)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所在培养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学部分委员会验收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研究生院和主管校领导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校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教育学原理 [0401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南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7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666 教育学基础综合
备  注: 其中拟接收推免生人数:2
教育学原理 [0401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南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7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666 教育学基础综合
备  注: 其中拟接收推免生人数:2
教育学原理 [0401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南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学部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13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666 教育学基础综合
备  注: 其中拟接收推免生人数:3
本专业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2.教育心理学
教育学原理 [0401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南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666 教育学基础综合
备  注: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教育学原理     专业代码:040101     门类/类别:教育学     学科/类别:教育学

专业介绍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为例
本学科旨在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系统、研究能力强、从事职业教育研究、教育管理、教育培训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既能从事在职教师教育理论培训、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教育管理工作,又可从事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的专业科研人员。
本学科方向主要有教育原理、比较职业教育、德育与班主任工作、教育社会学等四个研究方向。本学科主要研究教育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求教育的一般原理和规律,着重研究教育的本质与历史发展,教育的价值与职能,教育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人口等的相互关系,教育目的、教学原理、教育哲学、德育原理,以及教育研究方法等。

专业点分布

北京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河北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山西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渤海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延边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北华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扬州大学 苏州大学 江南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湖州师范学院 宁波大学 浙江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温州大学 安庆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厦门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聊城大学 鲁东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信阳师范学院 河南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长江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师范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州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 宝鸡文理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 青海师范大学 宁夏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 喀什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401 教育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31 所,本次参评30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01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A+
2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A+
3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A
4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A
5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A
6 10001 北京大学 A-
7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A-
8 10335 浙江大学 A-
9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A-
10 10635 西南大学 A-
11 10003 清华大学 B+
12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13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B+
14 10384 厦门大学 B+
15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16 10475 河南大学 B+
17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8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19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20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21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
22 10056 天津大学 B
23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B
24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B
25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B
26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B
27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B
28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B
29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30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B
31 10075 河北大学 B-
32 10285 苏州大学 B-
33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B-
34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B-
35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
36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B-
37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
38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B-
39 10681 云南师范大学 B-
40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B-
41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C+
42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43 10108 山西大学 C+
44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C+
45 10135 内蒙古师范大学 C+
46 10247 同济大学 C+
47 10295 江南大学 C+
48 10351 温州大学 C+
49 11078 广州大学 C+
50 11646 宁波大学 C+
51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C
52 10167 渤海大学 C
53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54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55 10418 赣南师范大学 C
56 10512 湖北大学 C
57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C
58 10663 贵州师范大学 C
59 10673 云南大学 C
60 11117 扬州大学 C
61 10066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C-
62 10205 长春师范大学 C-
63 10299 江苏大学 C-
64 10373 淮北师范大学 C-
65 10451 鲁东大学 C-
66 10513 湖北师范大学 C-
67 10590 深圳大学 C-
68 10603 广西师范学院 C-
69 10759 石河子大学 C-
70 11658 海南师范大学 C-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0401 教育学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31 所,本次参评30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01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A+
2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A+
3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A
4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A
5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A
6 10001 北京大学 A-
7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A-
8 10335 浙江大学 A-
9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A-
10 10635 西南大学 A-
11 10003 清华大学 B+
12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13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B+
14 10384 厦门大学 B+
15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16 10475 河南大学 B+
17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8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19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20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21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
22 10056 天津大学 B
23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B
24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B
25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B
26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B
27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B
28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B
29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30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B
31 10075 河北大学 B-
32 10285 苏州大学 B-
33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B-
34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B-
35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
36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B-
37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
38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B-
39 10681 云南师范大学 B-
40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B-
41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C+
42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43 10108 山西大学 C+
44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C+
45 10135 内蒙古师范大学 C+
46 10247 同济大学 C+
47 10295 江南大学 C+
48 10351 温州大学 C+
49 11078 广州大学 C+
50 11646 宁波大学 C+
51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C
52 10167 渤海大学 C
53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54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55 10418 赣南师范大学 C
56 10512 湖北大学 C
57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C
58 10663 贵州师范大学 C
59 10673 云南大学 C
60 11117 扬州大学 C
61 10066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C-
62 10205 长春师范大学 C-
63 10299 江苏大学 C-
64 10373 淮北师范大学 C-
65 10451 鲁东大学 C-
66 10513 湖北师范大学 C-
67 10590 深圳大学 C-
68 10603 广西师范学院 C-
69 10759 石河子大学 C-
70 11658 海南师范大学 C-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07年教育学原理专业学校排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华东师范大学 A+ 5 东北师范大学 A 9 辽宁师范大学 A
2 北京师范大学 A+ 6 华南师范大学 A 10 武汉大学 A
3 南京师范大学 A+ 7 北京大学 A 11 华中师范大学 A
4 西南大学 A 8 西北师范大学 A 12 山东师范大学 A
 
B+等(19个):首都师范大学、河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江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渤海大学、广州大学、浙江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B等(18个):湖南科技大学、延边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南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河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扬州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聊城大学、杭州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山西大学
 
 
C等(13个):名单略
 
    2015-2016年教育学原理专业学校排名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北京师范大学 5★ 91
2 华中师范大学 5★ 91
3 华东师范大学 5★ 91
4 东北师范大学 5★ 91
5 西南大学 5★ 91
6 南京师范大学 4★ 91
7 山东师范大学 4★ 91
8 首都师范大学 4★ 91
9 北京大学 4★ 91
10 湖南师范大学 4★ 91
11 华中科技大学 4★ 91
12 华南师范大学 4★ 91
13 辽宁师范大学 4★ 91
14 河南大学 4★ 91
15 上海师范大学 4★ 91
16 西北师范大学 4★ 91
17 浙江大学 4★ 91
18 浙江师范大学 4★ 91
19 陕西师范大学 3★ 91
20 四川师范大学 3★ 91
 
教育学原理研究生考试科目:
1、研究方向
01 课程教学理论 02 课堂学习
03 课程发展与教师发展
04 教学模式
05 课程资源开发 06 数学教学
07 英语教学
08 语文教学
09 文科教学(历史、地理、社会)
10 理科教学(科学、化学、计算机)
(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略有不同,以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为例)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政治、思想和品德素质,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其目标是:
01、热爱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专心从事教育工作和教育研究,品行端正,作风正派,遵纪守法,开拓创新,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02、能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系统掌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和西方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教育理论发展最新成果,具有相邻学科的有关知识,能独立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承担教育学的教学任务。
03、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用外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
04、身心健康。
3、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方向01-06、08-1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一或202俄或203日或242德或243法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方向07: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45二外俄或246二外日或247二外德或248二外法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教育学原理考研参考书:
1.《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人民教育出版社
2.《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人民教育出版社
3.《教育概论》叶澜人民教育出版社 
4.《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育学原理专业就业方向: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和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教育学专业正在逐渐成为一门热门专业。但在人们传统的思维中,教育学原理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去学校做老师,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教育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毕业后并没有从事教书行业。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西南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南大学报录比、西南大学考研群、西南大学学姐微信、西南大学考研真题、西南大学专业目录、西南大学排名、西南大学保研、西南大学公众号、西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南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南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西南大学教育学原理考研 推荐

西南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西南大学考研网由西南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西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西南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西南大学教育学原理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购买指南 发货信息 关于我们 - 研究生兼职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