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外国哲学考研参考书目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西南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南大学报录比、西南大学考研群、西南大学学姐微信、西南大学考研真题、西南大学专业目录、西南大学排名、西南大学保研、西南大学公众号、西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南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南大学外国哲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西南大学外国哲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考研派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Add 西南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外国哲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是考生获取考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考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考研招生计划、考试计划、考试内容、考试大纲、考试政策、报录比、录取名单、复试名单、复试分数线、推免政策等等内容,西南大学外国哲学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考生进行考研的信息主要来源,西南大学外国哲学的小编提醒各位考生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西南大学外国哲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西南大学外国哲学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西南大学外国哲学考研参考书目
外国哲学 [010103]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南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1]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635 哲学通论
④843 哲学综合
备  注: 本专业复试科目:外国哲学(含欧洲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
本专业同等学力考生复试 时加试: 1.辩证唯物主义; 2.历史唯物主义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现代西方政治哲学 主要研究现代西方有重大影响的政治哲学流派和政治哲学家,以中西政治哲学比较为特色,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崔延强 教授(博导)
毛兴贵 副教授
2 现代西方法哲学 主要研究现代西方影响较大的法哲学学派和法哲学家,以哲学与法学的结合为特色,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陶林 教授
3 欧洲大陆哲学 主要研究古典与现代欧洲大陆哲学,以挖掘欧陆传统哲学价值为特色,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祝莉萍 副教授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外国哲学专业功底,熟练掌握和运用外语,具有较高学术科研水平和综合能力、适宜于到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科研院所和政府机关工作的研究生。
 
 
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2~5年,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
应修学分:    29学分(各学科自定)
其中     必修: 23 学分(含必修环节4学分)
选修不低于: 6 学分,其中至少跨专业选修课1门
 

三、课程设置(包括主文献研读、学术活动等必修环节)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含中英文) 开课学期 学时 学分 任课
教师
考核
方式
备 注
必修课 公共课 11000001001 第一外国语  2 90 3 外国语学院  考试  
11000002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11000002004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2 18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平台课 11010100011 哲学专题研究 1 36 2   考试  
专业课 11010103021 中外主文献研读 2 36 2 导师组 考试  
11010103022 西方哲学史研究 1 54 3 崔延强 考试  
11010103023 现代西方哲学研究 2 54 3 陶林 考试  
11010103024 现代西方法哲学研究 2 54 3 陶林 考试  


11010103031 西方古典政治哲学 3 40 2 谭杰 考试  
11010103032 西方现代政治哲学 3 40 2 毛兴贵 考试  
11010103033 欧洲大陆哲学 3 40 2 祝莉萍 考试  
其它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 3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开题报告一份
学术活动: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至少5次)     2 提交学术报告手册,导师签字,培养单位核查
实践活动: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三选一)     2 导师审查签字后向培养单位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
中期考核及论文进展检查 4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相关材料各一份
同等学力补修课程   哲学导论     不计学分
  政治学原理     不计学分
  逻辑导论     不计学分
        不计学分
        不计学分
 
注:1.平台课是指涵盖本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群共有的基础性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
2.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应在专业必修课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培养流程与要求,检查与考核,质量监督等措施:
硕士生采取课程学习与论文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得少于1年。
1.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所在培养单位备案。
2.主文献研读
在开题报告前认真研读本学科专业主文献,填写主文献阅读报告记录,提交导师审核。
3.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初,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培养单位根据研究生选题情况,按二级学科成立若干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4.学术活动
硕士生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如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在学习期间(一般在中期考核前)须参加学术活动不得少于5次。应填写“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记录册”,提交导师审查。
5.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科研实践,硕士研究生可任选其中一项实践。在完成实践活动后应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提交导师审查签字。
6.中期考核
根据本单位研究生规模和学科点现状,按照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提出本单位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办法,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
A、考核在培养单位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培养单位(学科)负责人、导师代表、班主任等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3-5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B、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反映出来的科研及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
C、填写“西南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评估表”,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
D、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结果分3种流向:
a) 硕-博连读:具体要求见学校相关文件规定。
b) 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论文为主要参照),可进入硕士论文阶段,继续完成硕士学业。
c) 中止学业:个别成绩较差,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未改正者中止其学业,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
7.学位论文中期进展及检查(列出时间、具体组织形式等)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
1.能协助导师从事科研工作。
2. 能阅读外文资料。
 
 
 
 
 
 
 
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毕业条件、毕业论文等方面的要求):
毕业条件:
在学校规定年限内,按培养方案的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学分要求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经审查合格者,准予毕业。
硕士研究生确因学业优秀,经本人申请,指导教师和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可以申请提前毕业,但在校时间不得少于二年。凡申请提前毕业者,应当达到以下基本条件:
1.中期考核结论为优秀或在校期间被评为优秀研究生;
2.人文社会学科类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2篇A类学术论文,自然科学类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2篇A1学术论文。学术论文界定标准以学校最新发文公布为准。
毕业论文基本要求:
 
 
 
 
 
 
 
 
 
 

六、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资格要求:
学术成果按照学校学位委员会有关规定执行。成果无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没有发表有严重科学性错误的文章、著作和严重歪曲原作的译作。
内容要求:
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对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有一定意义;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一般不应少于3万字;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技术规范要求:
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注明来源;独立完成论文,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采纳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供帮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谢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所用概念、术语、符号、公式等符合学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误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逻辑严密,关键词得当;语言精练,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万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
按学校要求,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上签名,并附在学位论文首页。
具体格式按照《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打印要求》执行。
 
 
 

七、主文献研读课程书目(列出本学科专业的必读文献,不够可另附页)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作者、出版单位及年月
1 《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叔本华  商务印书馆
2 《查拉图士特拉如是说》 尼采
3 《精神分析引论》 弗洛依德  商务印书馆
4 《逃避自由》 弗洛姆
5 《健全的社会》 弗洛姆
6 《爱欲与文明》 马尔库塞  上海译文出版社
7 《单面人》 马尔库塞
8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萨特  上海译文出版社
9 《第二性》 波伏娃
10 《西西弗的神话》 加缪  三联书店
11 《猜想与反驳》 波普  上海译文出版社
12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 波普  华夏出版社
13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波普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4 《论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  商务印书馆
15 《论犯罪与刑罚》 贝卡利亚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6 《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   凯尔森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7 《法律的概念》 哈特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8 《法律帝国》 德沃金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 《正义论》 罗尔斯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 《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1 《道德和法律理论的疑问》 波斯纳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2 《哲学研究》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
23 《外国哲学与哲学史》 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
其它说明:
 
 
 
 
本学科(一级学科)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所在培养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学部分委员会验收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研究生院和主管校领导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校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外国哲学 [010103]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南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国家治理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1]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6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635 哲学通论
④843 哲学综合
备  注: 其中拟接收推免生人数:1
本专业复试科目:外国哲学(含欧洲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
本专业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1.辩证唯物主义
2.历史唯物主义
外国哲学 [010103]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南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国家治理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1]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6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635 哲学通论
④843 哲学综合
备  注: 其中拟接收推免生人数:1
本专业复试科目:外国哲学(含欧洲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
本专业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1.辩证唯物主义
2.历史唯物主义
专业名称:外国哲学     专业代码:010103     门类/类别:哲学     学科/类别:哲学
 

开设院校: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外国语大学 山西大学 内蒙古大学 辽宁大学 延边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黑龙江大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苏州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安徽大学 厦门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山东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大学 海南大学 四川外国语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贵州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兰州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宁夏大学
 

专业解析:

(一)学科简介
西方哲学是研究西方从古代至当代哲学思想发展变化及其社会影响的专门学科。西方哲学大约经历了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哲学和近代哲学三个时期。
古希腊罗马哲学分为三个阶段:公元前7至前6世纪,这个阶段的哲学被称为自然哲学。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的重点由研究自然转移到了研究人。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进入系统化阶段。5~10世纪是中世纪哲学的早期,这段时期哲学研究的重点是关于普遍与个别的关系问题。西方近代哲学经历了三个阶段15~17世纪初重点研究是人和自然。17世纪初至18世纪末哲学的注意力集中在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关系方面。从18世纪末的康德哲学起,哲学史上称之为’德国古典哲学’。
(二)培养目标
要求掌握西方哲学的基本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具备利用外语文献进行专业研究的初步能力,了解本专业的学术研究动态,基本上可以独立开展西方哲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学位论文应当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研究深度和较高的学术水准。
(三)研究方向
01外国哲学史
02现代西方科学哲学
03现代西方人文主义哲学
04现代西方政治法律与管理哲学
05近现代德国哲学
06当代美国哲学
(各个招生单位研究方向略有不同,以上以南京大学为例)
(四)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或264德语或265法语
③611哲学综合
④913现代西方哲学
(各个招生单位考试科目略有不同,以上以南京大学为例)
(五)相近学科
与此专业相关的学科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法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院校排名:

0101 哲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48 所,本次参评3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8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246 复旦大学 A+
3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A
4 10284 南京大学 A
5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A-
6 10183 吉林大学 A-
7 10486 武汉大学 A-
8 10558 中山大学 A-
9 10003 清华大学 B+
10 10055 南开大学 B+
11 10212 黑龙江大学 B+
12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13 10286 东南大学 B+
14 10335 浙江大学 B+
15 10422 山东大学 B+
16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7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B
18 10108 山西大学 B
19 10145 东北大学 B
20 10247 同济大学 B
21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22 10384 厦门大学 B
23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24 10610 四川大学 B
25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26 10140 辽宁大学 B-
27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28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29 10285 苏州大学 B-
30 10533 中南大学 B-
31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B-
32 10635 西南大学 B-
33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34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C+
35 10075 河北大学 C+
36 10357 安徽大学 C+
37 10385 华侨大学 C+
38 10403 南昌大学 C+
39 10475 河南大学 C+
40 10512 湖北大学 C+
41 105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C+
42 10730 兰州大学 C+
43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44 10280 上海大学 C
45 10531 吉首大学 C
46 10590 深圳大学 C
47 10656 西南民族大学 C
48 10673 云南大学 C
49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50 10726 西北政法大学 C
51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52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C-
53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C-
54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C-
55 10593 广西大学 C-
56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C-
57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 C-
58 10681 云南师范大学 C-
 
外国哲学专业考研科目: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肖前、李秀林、汪永祥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教研室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西方哲学史》,张志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3.《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新编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主编,人民出版社。 
2.《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赵敦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外国哲学考研参考书:
1《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北京
2《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上册)》,洪谦主编,商务印书馆,1993年北京
3《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陈启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北京
4《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集(上)》,熊伟主编,商务印书馆,1997年北京
5《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
6《新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等编著,人民出版社
7《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赵敦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
8 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商务印书馆
9《西方哲学通史(第一卷)》,赵敦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0《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美)梯利著,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外国哲学研究生就业去向:
目前就国内整个哲学就业方向来看,就业不是很理想,该专业毕业一般方向是做老师和专门研究,局限性很大,因为其涉及的内容思辨性较强,欠缺实用的理论知识。
不过,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伦理学的理论在分化和综合、对立和融合中逐步完善,其研究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伦理学的社会价值将不断提高。国家要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能在这方面会重视些。当然,如果对该专业有很大的兴趣,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和传播,也会有很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