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教育学研究生考试科目和考研参考书目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江苏大学考研分数线、江苏大学报录比、江苏大学考研群、江苏大学学姐微信、江苏大学考研真题、江苏大学专业目录、江苏大学排名、江苏大学保研、江苏大学公众号、江苏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江苏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江苏大学教育学教材,也叫江苏大学教育学考研参考书、指定书目等等,是考验专业课复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料。考研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考试项目,参考书目由报考院校的研究生院制定,考试内容基本上围绕着参考书目展开,而绝大多数专业课都是由院校自行出题,因而就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定性。另外将参考书目与真题结合使用可以分析出出题人的风格和倾向,反复研究之后考生完全可以自行划出重点内容和必考内容。许多考生不重视院系公布的参考书目而把全部精力放在笔记和其他参考资料上,不按照江苏大学教育学考研指定的书目进行复习,那么即使复习的再好,实力再强,也很有可能会在专业课上栽跟头。【手机访问

Add 江苏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江苏大学

在购买参考书时应当注意公布的参考书的年份和版本,如果版本过旧找不到原书,使用新版本也是可以的,但是应当注意将旧版本与新版本不同的内容进行补充。考研派的考研频道内含有大量优质的课堂讲义资源,欢迎考生前去查询和购买。
需要了解教育学考研参考书目详细信息的同学,可以点击右侧的联系学姐,考研派的学姐回为你做最专业的解答

江苏大学教育学研究生分数线

江苏大学教育学考研大纲的时候需要对该专业以及该学校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教育学的考研大纲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考研大纲是由各院校的研究生院制定并公布的,包括考试的内容、参考书目、研究方向等等内容,直接决定了考生在复习期间的主要内容和侧重点。通过对江苏大学教育学考研参考书目进行分析可以大致了解该专业的考研试题设置方向,考生应当认真阅读考试大纲中公布的考试科目,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有针对性得进行复习,防止出现事倍功半的无用劳动。考生也可以对开设该专业的不同院校考试大纲进行横向比较,对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许多考生在备考期间不重视考试大纲的内容,往往会将许多重要的信息遗漏或是导致复习的方向出现偏差,这都是不应该出现的失误以及错误。考研派的小编提醒各位考研的小伙伴们一定要重视考研大纲的内容哦。

教育基本理论
 一、学科内涵
 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一级学科最基本的研究方向,本学科方向的研究范围主要有基本理论问题、当代教育发展与改革中的热点问题和学术前沿问题。作为二级学 科,主要研究教育中的最一般、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以求探索教育的一般规律与一般原理,为教育实践改革和深化教育理论研究提供基本的理论支撑和方法论,同 时,它还为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综合性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各级各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当然,教育学原理也从其他二级学科吸取养料。
 二、主要研究方向
 近五年来,我院研究团队积极开展教育理论与实践、德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形成了教育基本理论、德育原理、教育管理三个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有些成果被《新华文摘》等二次文献全文转载,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三、研究内容
 1.教育基本理论。主要探索教育学原理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诸如教育学的学科发展问题、教育本质与功能问题、教育制度与教育发展问题、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2.德育原理。主要研究德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德育实效提升问题、德育模式建构问题、德育方法论问题。
 3.教师教育。关注教师教育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热点问题,注重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和职后培养模式、教师专业化问题、教师专业成长等问题开展研究,提高研究的实践性和适用性。
 
高等教育学
 一、学科内涵
   2005年,学校获得了高等教育学硕士授予权。根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根据学校“强化内涵、打造特色”的总体思路和学科建设的内在逻辑,“十一五”期间我校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发展的策略是:在重视基础的同时,努力形成特色。为此,我校高等教育学硕士点设立4个方向,即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管理、高等工程教育、高校德育与心理四个研究方向。
 二、研究方向
   1.高等教育学原理
   高等教育原理是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的基础研究方向。要立足于高等教育学原理,从大学理念、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发展战略等方面开展研究,形成了“点面结合”的特色,设置高等教育原理研究方向比较切合我校实际。
   2.高等教育管理
   借鉴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以院校研究为切入点,联系学校实际,从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发展战略等方面开展研究,积极探讨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程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大学制度的构建及运行机制的优化。
   3.高等工程教育
  充分发挥我校以高等工程教育为主体、为特色的优势,在已有的系列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展学生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探索,推进学校高等工程教育的改 革创新,使这一方向成为我校高等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的特色,促进我校的工程教育为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人才。
   4.高校德育与心育
 
 
以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为逻辑起点,围绕大学生思想品德和身心发展特点与生活实际,探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以强化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和心理保健意识,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使之成为自我成长型的人才。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参考书
824 小学教育学 《小学教育学》(第三版),黄济,劳凯声,檀传宝,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
《小学教育学》,田友谊等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参考书
827 学前教育学 《幼儿教育学基础》(第二版), 李季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
 
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始建于2001年12月,是全国第一家以“教师教育”命名的学院。现有教育学系、教育技术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心、现代教育技术实验中心、教师培训中心、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政策研究所、书法教育研究所、教育测评与研究方法研究所等机构。十多年来,教院人励精图治、砥砺前行,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学院于2005年获批“高等教育学”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10年获批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14年获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达到400多人。目前学院已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和特色鲜明的学科特色,正全力向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发展。
 
学院集聚了一批以江苏省“六大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江苏大学青年学术带头人培育人选为代表的高水平的师资力量。现有教职工42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的比例占70%,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的比例占87.5%,其中海外博士5人。
 
 
近5年在我院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132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9部,获批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8项。有5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有23篇次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主流二次文献转载。根据《中国高教研究》对全国高教类核心期刊发文统计,2018年江苏大学列第21位。学科近5年来有10多项教学成果、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
 
学院重视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培养与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目标,坚持“以修身为基础,以学业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工作理念,所培养的本科生素质好,就业面宽,就业率96%以上;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递增,2011-2019年累计毕业研究生213人,研究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学院也是省教育厅确定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小学校长省级培训基地。2003年以来已培训1万余人,培训项目有中学新课程培训、中小学校长培训、义务教育课程培训、班主任网络培训等。连续数年学员满意率测评位居全省前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多次荣获“江苏省教师(校长)培训先进单位”称号,被江苏省教育厅领导称为"江苏省级培训的一面旗帜"。
 
 
 
 
教育学 [0401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江苏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教育基本理论研究(02)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03)基于认知科学的课程教学研究
(04)教师教育研究
(05)教育测评与研究方法
招生人数: 17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7)教育学专业综合
④(--)无
备  注: 本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身份考生
   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坚持“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为切实提高研究生录取选拔质量和维护研究生招生录取的公平公正,特制定本细则。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在复试分数线、复试比例的确定、生源调剂、考试组织、录取等环节严格按照《江苏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及录取办法》(江大研【2014】3号)之规定,做到复试工作公平、公正,复试信息公开。
       二、复试组织
       1.学院成立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复试工作小组、以及资格审查工作组。各小组职责按照学校招生办法所规定执行。
       2.复试前由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生源实际情况确定复试分数线、复试比例,以及拟调剂生源等,学院将参加复试的考生以及拟调剂生源名单报研究生院审核后予以公布。本年度复试分数线、复试比例及参加复试考生名单,在研究生院审核通过后,由研究生工作秘书及时通知到考生,同时告知考生参加复试的注意事项。
       三、复试内容及方式
       复试成绩总分为100分,其中笔试科目占比50%,综合能力占比40%,外语听说能力测试占比10%。
       (一)笔试
       笔试科目为《教育学原理》,总分100分,笔试时间为2小时。笔试试题由复试工作小组以“命题小组”形式进行,命题小组成员不少于2人。严格笔试试卷保密工作,并及时将考试时间、注意事项等相关信息在网上公布。
       (二)面试
       面试分为综合能力面试和外语听说能力测试。
       1.综合能力面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考核点
       (1)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学习成绩、获奖情况等)考核
       (2)综合知识应用能力考核,包括对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的敏锐性及逻辑思维能力、从事本学科研究的潜力等。
序号 考生编号 拟录取专业名称 初试总分(70%) 复试总分(30%) 总成绩 拟录取否 学习方式 备注
1 103001212005193 045103学科教学(语文) 338 75.73 70.04 拟录取 非全日制  
2 111171210003726 045108学科教学(英语) 340 79.65 71.50 拟录取 非全日制  
3 103451210004606 045108学科教学(英语) 340 78.41 71.12 拟录取 非全日制  
4 111171210009014 045108学科教学(英语) 350 72.08 70.62 拟录取 非全日制  
5 106811000008368 045108学科教学(英语) 341 72.11 69.37 拟录取 非全日制  
6 110651852602462 045115小学教育 345 76.45 71.23 拟录取 非全日制  
7 104511730003364 045115小学教育 339 72.61 69.24 拟录取 非全日制  
8 104451202111143 045115小学教育 347 65.33 68.18 拟录取 非全日制  


院办电话:0511-88792007 
 
E-mail:  jsjy@ujs.edu.cn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学府路301号教师教育学院(三江楼18楼)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参考书
997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扈中平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参考书
617 教育学专业综合 《教育学原理》,扈中平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外国教育史》,王保星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教育心理学》(第2版),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第二版),杨小微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教育学 [0401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江苏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教育基本理论研究(02)高等教育管理研究(03)基于认知科学的课程教学研究(04)教师教育研究(05)教育测评与研究方法
招生人数: 14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7)教育学专业综合
④(--)无
备  注:
江苏大学是2001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首批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秀高校、首批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全国来华留学生质量认证高校、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原江苏理工大学的前身镇江农业机械学院,是为贯彻毛泽东同志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重要指示,1960年由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分设独立建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刘坤一、张之洞等在南京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学校作为国内最早设立农机专业、最早系统开展农机教育的高校,坚持立足江苏、服务行业,始终以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为使命,培养了我国第一批农机本科、硕士和第一位农机博士、博士后,为我国农业装备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为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形成了“工中有农,以工支农”的鲜明办学特色和独特的文化情怀。 
 
 
学校办学起点较高,综合实力一直位居全国百强之列。早在1978年,学校就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近年来,学校聚焦内涵发展,深入实施“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发展战略,国内外办学影响进一步扩大。QS、THE、ARWU等国际权威世界大学排名,学校均跻身top1000。《2019中国大学评价》,学校综合排名列全国第41位。 
 
 
学校办学规模较大,办学条件优良。学科涵盖工学、农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设有25个学院,93个本科专业。专任教师2600余人(具有半年以上海外经历的比例达32%),集聚了一批以院士、************、国家杰青、******计划、************等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群体。在校生37600余人,其中本科生23000余人,研究生12000余人,学历留学生近2000人。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全日制在校生近10000人。校园占地面积3000余亩,各类建筑面积120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8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藏书305万册,订阅各类数据库113个,自建特色数据库9个,建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和国际赛珍珠文献资源中心。拥有一所集医疗、教育、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附属医院。设有江苏大学出版社和杂志社,出版图书1500余种,办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11种,其中《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排灌机械工程学报》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高校教育管理》为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学校办学水平较高,拥有一批高水平学科。工程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化学、农业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6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ESI综合排名列全国第51位。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7个江苏省“十三五”一级重点学科,2个江苏省“十三五”一级重点(培育)学科。拥有1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5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设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坚持以学为中心、教为主体,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形成了一批以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优秀教学团队为代表的优质教学资源;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学生在全国大学生重大赛事中表现抢眼,“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连续6届喜捧“优胜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连续4届获得双金奖,校大学生男子排球队屡获全国冠军,女子沙滩排球队获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第7名,女子足球队获世界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锦标赛季军。 
 
 
学校坚持以贡献谋发展,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能力。“十三五”以来,学校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24项(连续6年居全国高校前50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0项。截至目前,学校共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3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项;拥有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混合动力车辆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有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江苏)基地。学校牵头成立的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江苏省首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015、2016年度,学校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列全国高校第6位和第8位。2018年获第二十届中国专利奖金奖。 
 
 
学校坚持国际开放战略,不断提升国际合作与交流水平。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奥地利、澳大利亚、日本等34个国家和地区的154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共建了孔子学院和汉德语言文化中心。与德国马格德堡大学、美国阿卡迪亚大学等合作举办了一批联合办学项目,合作建设了高端装备关键结构健康管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流体工程装备节能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世界食品保藏研究中心等一批国际科研合作平台。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和谐校园、民主法治和校园文化建设,党建创新不断加强。学校党委被中央组织部表彰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两次被评为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多次获江苏省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 
 
 
新时代,新目标,新征程。江苏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博学、求是、明德”校训和“自强厚德,实干求真”江大精神,抢抓国家“双一流”以及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战略机遇,坚定不移地走以提升质量、强化特色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为把学校早日建成“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教育学     专业代码:040100     门类/类别:教育学     学科/类别:教育学

专业介绍

江苏师范大学为例
教育学原理硕士点1999年开始招生。现有导师7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4名,博士2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知识扎实,教育科研能力较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中小学教育研究和实践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本硕士点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现设有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德育与人格塑造、学校教育管理三个研究方向。本专业的培养特色是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发展趋势,重视培养适应中小学教育实践工作的高水平、高学历的研究型教师。12年来,本专业已招收研究生120多名,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100%。除部分攻读博士学位和考取公务员的毕业生外,大部分毕业生在中小学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十一五”以来,本专业导师取得了一批较有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先后主持10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出版多部学术专著,在核心期刊上发表50余篇学术论文,多次获得省部级学术成果奖。

专业点分布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天津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北华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鲁东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三峡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中山大学 深圳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喀什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401 教育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31 所,本次参评30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01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A+
2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A+
3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A
4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A
5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A
6 10001 北京大学 A-
7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A-
8 10335 浙江大学 A-
9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A-
10 10635 西南大学 A-
11 10003 清华大学 B+
12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13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B+
14 10384 厦门大学 B+
15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16 10475 河南大学 B+
17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8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19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20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21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
22 10056 天津大学 B
23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B
24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B
25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B
26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B
27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B
28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B
29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30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B
31 10075 河北大学 B-
32 10285 苏州大学 B-
33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B-
34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B-
35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
36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B-
37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
38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B-
39 10681 云南师范大学 B-
40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B-
41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C+
42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43 10108 山西大学 C+
44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C+
45 10135 内蒙古师范大学 C+
46 10247 同济大学 C+
47 10295 江南大学 C+
48 10351 温州大学 C+
49 11078 广州大学 C+
50 11646 宁波大学 C+
51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C
52 10167 渤海大学 C
53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54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55 10418 赣南师范大学 C
56 10512 湖北大学 C
57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C
58 10663 贵州师范大学 C
59 10673 云南大学 C
60 11117 扬州大学 C
61 10066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C-
62 10205 长春师范大学 C-
63 10299 江苏大学 C-
64 10373 淮北师范大学 C-
65 10451 鲁东大学 C-
66 10513 湖北师范大学 C-
67 10590 深圳大学 C-
68 10603 广西师范学院 C-
69 10759 石河子大学 C-
70 11658 海南师范大学 C-

教育学专业考研科目:
政治(100分)、英语(100分)和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
 
教育学考研参考书:
1、教育学原理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
王道俊、郭文安著:《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2004年重印
2、教育史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吴式颖著:《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裴娣娜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1.特殊教育学的就业是最好的,一般都不愁工作,别的方向除非你是学科类教学的那种专业硕士.
2.如果你本科有学科教学的背景,研究生阶段再继续深造,读课教论,毕业后当个老师还是很不错的。现在教育学就业形势不乐观,纯原理方向的就业比较难,还是学一门学科教学,最差的打算也能当一名教师。
3.教育学本身就不是好就业的专业,近年之所以热,是因为,对于想考研的考生来说,可以避开数学+统考的缘故。如果非得在教育学里找出容易就业的专业: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特殊教育学。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也算不错的。我觉得,与其三年后又为工作发愁,不如通过考研博一下,考个容易就业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