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管理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注:复试时间、复试形式另行公布,请密切关注管理学院网页。


经管理学院招生领导小组研究并报校研究生院同意,现将2021级管理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及部分项目复试名单公布通知如下:
一、复试分数线:
学科专业 政治或综合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总分
应用统计 50 55 100 100 380
物流工程与管理 120 60 225
物流工程与管理(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 120 60 210
金融 50 55 100 100 380
金融(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 50 55 90 90 370
项目管理 86 43 174
全日制MBA中文班 86 43 175
非全日制MBA班 84 42 170
全日制MBA国际班 84 65 170
非全日制EMBA班 84 42 170
非全日制MBA全球班 84 42 170
MBA(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各项目) 80 40 155
 
二、复试名单
凡参加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并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的考生,初试成绩已达到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各项目、项目管理(MPM)、物流工程与管理(MLE)、应用统计(MAS)等专业学位项目的复试分数线,即成为管理学院复试人员;此通知为考生复试通知书,管理学院不再对考生另发复试通知书,如果考生不能按时参加复试,视为考生本人放弃复试资格。附:复试名单见附件。

三、复试材料
(一)工商管理硕士、项目管理硕士:
1、《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护照或军官证)原件。
2、《2021MBA入学面试申请表-修订.doc》及附件、《2021EMBA入学面试申请表-修订.doc》及附件、《2021年MPM面试申请表.doc》及附件与相关证书原件。
(二)物流工程与管理、应用统计:
大学学习成绩单、英语四六级/托福/雅思等成绩单、科研成果及证明、职业资格证书、获奖证明等材料。

四、面试时间、形式和要求将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另行通知。
五、校本部联系电话及联系人:
0551-63492022(张老师),63492103(黄老师),63492305(鲁老师),63492306(陈老师),63492307(罗老师)
关于中国科大管理学院网站
Copyright © 1995-201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移动终端自适应本站 | 实验中心制作与维护
电子信箱:som@ustc.edu.cn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于1995年6月成立,管理学院的使命是创造管理思想与工具,培养管理英才与领袖。

管理学院遵循交流、开放和国际联合的原则办学,与北美、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及香港、台湾地区的大学与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和培养计划。管理学院聘有数十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作为顾问和兼职教授,他们的参与使管理学院的教学和研究与社会需要密切结合。广泛的社会联系为高年级和研究生提供了大量的社会实践机会。

  基础扎实、融会贯通、视野开阔、实际工作能力强是科大管理学院毕业生的特点。管理学院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研究与教学队伍。十余年来,已培养了数百名中高级工商管理人才;毕业生在社会上做出了优秀的成绩,很多已成为企业、政府和金融部门的管理骨干。
  管理学院本科生前两年的课程突出数理和基本技能训练,除统计专业由数学系招生并进行前期教学培养外,其他学生入学后前一年不分专业,后三年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在院内选择专业(不包括统计专业),并根据各专业的要求进行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培养。统计分析手段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训练将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之中。
  学院下设工商管理系、管理科学系、统计与金融系,以及MBA、EMBA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和EDP高层管理者培训与发展项目中心。构建了高质量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和工商管理三个一级学科人才培养

和科研体系,同时设有科技创新管理与创业研究所、决策科学实验室、统计研究所、电子商务实验室、安徽省金融信息重点实验室、可持续发展与创新研究中心、工商管理创新研究中心、服务科学与信息技术实验室、科普产业研究所等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统计学和管理科学两个国家一级学科排名均进入全国前十,学院培养了国家杰出青年3人、国家优秀青年4人,承担了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等一系列重要科研项目。

  近5年来,管理学院的科研能力呈现强劲的上升势头,已稳居全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前十位。2007年大陆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排名中,管理学院位居全国第10位。管理学院的教师2008-2012年一共发表了669篇同行评审期刊论文(每年论文数都超过了120篇),人均7篇。其中国际刊物学术论文为426篇,SSCI、SCI和EI检索的文章299篇。这五年间还出版了研究专著4部、书籍10本、咨询和研究报告45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从系别上看,在发表的669篇同行评审期刊论文中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工商管理系分别为477篇和192篇。2008-2012年一共获得了57.689百万元人民币的研究经费(约合9.1721百万美元),人均62万元。其中国家基金42.907百万元,企业基金7.574百万元,国际合作研究基金7.208百万元。尤其是2012年,获得的经费大幅增长,全年经费总额为26.734百万元,占五年经费总额的46%;其中国家基金21.998百万元,占五年获得国家基金经费总额的51%。
  我院于2015年2月获得AACSB(the 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认证---系全球首家按照AACSB最新标准获得认证的单位。并在AMBA2016年全球大会上,从AMBA主席Sir Paul Judge先生手中,庄重地接过了AMBA的认证证书,至此中国科大管理学院获得AACSB和AMBA两大国际认证。
  在今后的发展阶段,管理学院将继续以“顶天(理论水平高)立地(实践能力强)”的教研宗旨,围绕既定的战略目标和长期规划,健康有序、踏实稳健地开展各项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以“红专并进 理实交融”的校训为指南,本着“创一流成果服务中国 育一流人才建设中国”的愿景目标,努力创造体现国际水平、中国情景、国家需求的一流成果,致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的管理领袖和管理精英,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0年非全日制EMBA班接收校内调剂。欢迎第一志愿报考中国科大且考试类型为管理类联考的优秀考生申请非全日制EMBA项目(研究方向),不接收非第一志愿(报考外校)考生申请。

  1、非全日制EMBA调剂复试分数线与第一志愿复试分数线相同(即国家A类地区线。)且工作年限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具有五年以上(含五年)全职工作经验,其中包括三年以上(含三年)管理工作经验,较大规模企业的现职中高层管理者及中小企业创业者;(工龄计算截止到2020年8月31日)
  (2)国民教育序列专科学历,具有七年以上(含七年)全职工作经验,其中包括三年以上(含三年)管理工作经验,较大规模企业的优秀现职中高层管理者及中小企业创业者。(工龄计算截止到2020年8月31日)。

  2、申请时间:通知发布之日至2020年5月13日24:00将《2020EMBA调剂面试承诺书》发至emba01@ustc.edu.cn。学院保留将根据指标和申请情况提前截止申请的权利。

  3、申请办法:须在申请时间内将《2020EMBA调剂面试承诺书》和《2020MBA/EMBA面试申请表》纸质版本邮寄至专业学位招生与品牌推广中心。注:已参加过管理学院提前面试考生不再提交《2020MBA/EMBA面试申请表》。

  4、邮寄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中国科大国际金融研究院4号楼203室。联系方式:0551-63492103 黄老师

  特别提醒:非全日制EMBA就业方式是定向就业。

  复试方案及安排待相关部门批准后后另行公布,请关注官网通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2020年5月2日
  一、报考说明:
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本专业接收推免及统考生。要求有较好的数理基础、较高的英语水平;尤其欢迎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计算机技术、有志于从事量化金融工作的理工科学生。
二、专业介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金融硕士(MF)项目借鉴世界名校的课程设置,充分发挥中国科大统计、管理学科优势和金融业校友资源优势,借助于独特的业界导师制度,为金融硕士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高端成长平台。 
本项目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掌握现代金融理论、数据分析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熟悉金融实务与法规,拥有前瞻性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创新型应用金融人才。 
三、研究方向及初试科目: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1、金融工程与量化投资 
2、大数据与金融科技 
3、金融市场与金融管理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3数学三 
431金融学综合
四、复试形式:笔试(满分200分)和面试(满分200分)。 
五、复试内容: 
主要考察考生对本专业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等等。参加复试的考生可以提供能证明自身各种素质和潜能的材料。 
笔试科目包括:(1)英语写作100分,(2)专业素质测试100分。 
六、复试成绩:满分100分。笔试满分200分,面试满分200分,复试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4。 
七、最终成绩:满分100分。初试成绩不计政治,复试成绩占比50%,即最终成绩=(初试成绩【不计政治】÷4+复试成绩)÷2。 
八、录取:按最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提出拟录取名单报批。为保证招生质量,报批人数可小于招生计划。 
九、调剂:本专业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接受调剂。调剂信息将于复试阶段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招生在线网站(http://yz.ustc.edu.cn)发布。 
十、办学地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上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确认录取时,学生自选上课地点,必要时学院有权做出调整。 
十一、学费标准: 
1.普通MF项目:上海班学费14万元(第一、二学年初各缴7万元),合肥班学费12万元(第一、二学年初各缴6万元)。 
2.MF国际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与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Haas商学院、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Olin商学院、马里兰大学Smith商学院等世界名校商学院合作开办金融(量化金融、金融工程)硕士双学位项目。申请人需满足对方英语水平要求,通过对方录取审核和面试。参加国际班的学生在就读期间前往国外合作院校学习一年,合作双方互认部分学分(或者减免部分预修课程要求)。学生除需支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MF项目学费(学费额、具体缴纳方式同“普通MF项目”),另需一次缴清国外合作项目学费,具体学费标准参见其官方网站。达到双方学位项目的学业要求,并通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双方学校的学位和学历证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理工学科为主、兼有以科技为背景的管理和人文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内唯一同时承担“985工程”、“211工程”、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三大工程建设任务的研究型大学。
姓名 拟录取单位
张鹏 管理学院
钱夏伟 管理学院
李海疆 管理学院
杨飞 管理学院
胡先俊 管理学院
刘子钰 管理学院
胡志超 管理学院
杨光 管理学院
宣自军 管理学院
赵海南 管理学院
顾慧凡 管理学院
吕铃茜 管理学院
沈洋 管理学院
佘源源 管理学院
汪雪松 管理学院
桑世荣 管理学院
张静 管理学院
胡适 管理学院
杨里 管理学院
詹志浩 管理学院
田序 管理学院
周佳琪 管理学院
徐自强 管理学院
董玉林 管理学院
李兴 管理学院
邹纯 管理学院
汪永康 管理学院
陈伟 管理学院
汪澜 管理学院
吴栋 管理学院
华丽 管理学院
楚雪芹 管理学院
佘艺 管理学院
李阳 管理学院
张锐 管理学院
徐骞 管理学院
周佳 管理学院
李炽坤 管理学院
张杰 管理学院
董梁 管理学院
邢路 管理学院
王晗 管理学院
李明戈 管理学院
戴微 管理学院
史云翔 管理学院
张虹 管理学院
杨维哲 管理学院
沈扬 管理学院
朱建涛 管理学院
夏天 管理学院
张超 管理学院
江莹 管理学院
刘元元 管理学院
汪亚金 管理学院
刘琰 管理学院
陈媛 管理学院
张文 管理学院
张岗岗 管理学院
许凤妹 管理学院
熊才源 管理学院
张建 管理学院
徐伟 管理学院
周思捷 管理学院
滕洁 管理学院
刘培 管理学院
陆伟 管理学院
杨栋 管理学院
郑淑雯 管理学院
王漫漫 管理学院
方圆 管理学院
李君怡 管理学院
李志 管理学院
刘华 管理学院
谢云东 管理学院
夏凤艳 管理学院
胡小丽 管理学院
沈磊 管理学院
陈远 管理学院
何路峰 管理学院
吴瑞瑞 管理学院
万小兰 管理学院
鲁晨 管理学院
邓曼婷 管理学院
刘洋 管理学院
贾飞艳 管理学院
刘尚峄 管理学院
曹淑平 管理学院
黄红 管理学院
甘清秋 管理学院
王江路 管理学院
李刚 管理学院
谢伟佳 管理学院
方敏 管理学院
杨剑 管理学院
刘婧 管理学院
糜善 管理学院
胡健 管理学院
张红贵 管理学院
张杨 管理学院
丁震 管理学院
曹崇延 管理学院
陶伟 管理学院
陶震 管理学院
金辉 管理学院
鲁金茗 管理学院
陈钰 管理学院
田婷 管理学院
任祖强 管理学院
王晓闵 管理学院
陆炜 管理学院
吴成贇 管理学院
赵慧中 管理学院
刘本行 管理学院
余彦文 管理学院
俞虹 管理学院
邓仲恺 管理学院
王良之 管理学院
崔嵩 管理学院
李东兴 管理学院
周正如 管理学院
吴炜 管理学院
吕英杰 管理学院
程力刚 管理学院
陈巍 管理学院
曾国峰 管理学院
王熹 管理学院
肖宏胡 管理学院
贺信 管理学院
张亮 管理学院
赵鹏 管理学院
汤昌岚 管理学院
洪欣 管理学院
缪秀君 管理学院
蒋锋贤 管理学院
夏茜 管理学院
刘枫 管理学院
潘常润 管理学院
伏修锋 管理学院
李燕 管理学院
张俊文 管理学院
韦晓华 管理学院
陈正冲 管理学院
宋征 管理学院
袁军 管理学院
卢进 管理学院
郭桂茂 管理学院
张亮 管理学院
倪微利 管理学院
房崇泉 管理学院
郎正柏 管理学院
雷兴妙 管理学院
刘春丽 管理学院
王强 管理学院
王加胜 管理学院
周爽 管理学院
汪建刚 管理学院
高奇 管理学院
聂传伟 管理学院
杨鹏 管理学院
陆秀朝 管理学院
刘畅 管理学院
陈忠芳 管理学院
陈萍 管理学院
陈英 管理学院
金智炜 管理学院
王银 管理学院
周子艺 管理学院
袁金奇 管理学院
王利平 管理学院
张葳 管理学院
傅楠 管理学院
王晓莺 管理学院
方能 管理学院
范晶 管理学院
张松 管理学院
张良 管理学院
江漓 管理学院
李庆伟 管理学院
罗实朋 管理学院
王炉松 管理学院
薛高林 管理学院
杨滨 管理学院
李宁 管理学院
李晓曙 管理学院
阙千里 管理学院
廖秋华 管理学院
周政 管理学院
王振强 管理学院
褚夫赛 管理学院
丁延顺 管理学院
陆冬梅 管理学院
蒋飞飞 管理学院
杨晓燕 管理学院
刘征胜 管理学院
汪敏 管理学院
韦安妮 管理学院
彭娟 管理学院
刘唯伊 管理学院
陶鑫黎 管理学院
刘晨 管理学院
孙强 管理学院
薛叶正瑞 管理学院
吴皓 管理学院
陈芳 管理学院
戚丽 管理学院
姜睿 管理学院
卢士科 管理学院
刘小溪 管理学院
阚伟 管理学院
范强龙 管理学院
赵亚晨 管理学院
彭浩 管理学院
谢立浩 管理学院
邢秋成 管理学院
王娟 管理学院
王晓彬 管理学院
丁大伟 管理学院
李玥莹 管理学院
武堃 管理学院
万学伟 管理学院
江源 管理学院
黄锐 管理学院
尹玮 管理学院
牛萌 管理学院
阮韵曦 管理学院
胡辰 管理学院
陈勇 管理学院
王声亮 管理学院
何雅慧 管理学院
王娜 管理学院
张建国 管理学院
李琳 管理学院
张星星 管理学院
李真 管理学院
左金超 管理学院
徐云峰 管理学院
李金鲸 管理学院
殷继祥 管理学院
万昌华 管理学院
陈雷 管理学院
王晶晶 管理学院
蔡宇奇 管理学院
芮瑞 管理学院
周亮 管理学院
陆鑫 管理学院
乔琪 管理学院
赖泽川 管理学院
陈子青 管理学院
纵兆辉 管理学院
沈忱 管理学院
刘理想 管理学院
刘达 管理学院
何晨 管理学院
张华云 管理学院
余亚琴 管理学院
陈鑫 管理学院
谭维杰 管理学院
任蓁 管理学院
周洋洋 管理学院
王志欣 管理学院
谭启明 管理学院
李慧慧 管理学院
李慧文 管理学院
储媛媛 管理学院
汪浩 管理学院
骆岩松 管理学院
史诗 管理学院
蒋伟娜 管理学院
赵刚 管理学院
牛冬晖 管理学院
刘婉 管理学院
程翔 管理学院
张锐 管理学院
宋赞 管理学院
郭春玲 管理学院
汪玮琪 管理学院
陈书雅 管理学院
司浩天 管理学院
陈卓 管理学院
董刚 管理学院
江浩淼 管理学院
曹驭 管理学院
王静然 管理学院
王孝文 管理学院
吴同 管理学院
许磊 管理学院
单墨墨 管理学院
毕权智 管理学院
孙蓉 管理学院
顾柳燕 管理学院
冯山 管理学院
张宇陶 管理学院
吴迪 管理学院
石琦 管理学院
张晓鹏 管理学院
张文娟 管理学院
李敬婧 管理学院
邓金晶 管理学院
陈岩岩 管理学院
金澜洋 管理学院
杨韬 管理学院
刘亚林 管理学院
金翔 管理学院
潘启华 管理学院
陈从祥 管理学院
产慧 管理学院
蔡峥 管理学院
蒋亚 管理学院
顾辛幸 管理学院
胡晓华 管理学院
刘孝贤 管理学院
杨正光 管理学院
梁建 管理学院
徐秋芬 管理学院
蒋丽萍 管理学院
田维罡 管理学院
李娜 管理学院
黄骞 管理学院
王蓉 管理学院
张涛 管理学院
罗澹 管理学院
江之悠 管理学院
魏炜 管理学院
韩帅 管理学院
索小龙 管理学院
朱珉 管理学院
赵婷婷 管理学院
汪林 管理学院
张奕蕊 管理学院
陈水兵 管理学院
李雪 管理学院
程春明 管理学院
崔海艳 管理学院
汪捷 管理学院
陈文嘉 管理学院
黄璨 管理学院
查大海 管理学院
王哲 管理学院
孙旭斐 管理学院
詹婷婷 管理学院
张润阳 管理学院
方文 管理学院
余业 管理学院
牛硕 管理学院
薛莲 管理学院
孙荏苒 管理学院
谈亮 管理学院
魏林 管理学院
戴子路 管理学院
刘宇昊 管理学院
王明心 管理学院
刘轶倩 管理学院
陈晓露 管理学院
胡自敏 管理学院
焦帅 管理学院
朱智 管理学院
张翠翠 管理学院
张利 管理学院
肖雪枫 管理学院
杨浩然 管理学院
李伟 管理学院
盛小娇 管理学院
张欣 管理学院
方喆 管理学院
袁世娣 管理学院
沈楠楠 管理学院
潘岩 管理学院
李静 管理学院
俞际晖 管理学院
王浩然 管理学院
高沁 管理学院
程凌云 管理学院
郑晓丹 管理学院
张倩楠 管理学院
陈肖静 管理学院
刘艺 管理学院
吴秀刚 管理学院
孙贤宏 管理学院
刘榆欣 管理学院
刘朝辉 管理学院
王国敏 管理学院
张晓晴 管理学院
汪垚 管理学院
闻静 管理学院
卜玲莉 管理学院
邓君 管理学院
胡子娴 管理学院
何宗倩 管理学院
范荣子渊 管理学院
左为 管理学院
谢建 管理学院
朱文杰 管理学院
张晓卫 管理学院
许江宁 管理学院
莫小伟 管理学院
马虎 管理学院
张琳 管理学院
蒋轩 管理学院
王丹丹 管理学院
张旭 管理学院
范琳琳 管理学院
王倩 管理学院
徐灵芝 管理学院
童飞 管理学院
康帅 管理学院
王彭 管理学院
栾希 管理学院
卢堆仓 管理学院
张鸿渐 管理学院
孙磊 管理学院
杨怡雪 管理学院
李汉师 管理学院
季琳 管理学院
杜言非 管理学院
李纹 管理学院
苏汉辰 管理学院
刘盟 管理学院
刘玮琦 管理学院
许小冬 管理学院
张心荷 管理学院
周亿稳 管理学院
徐举 管理学院
方浩义 管理学院
宋佳丽 管理学院
刘昆 管理学院
李子仪 管理学院
刘艾 管理学院
刘丽萍 管理学院
邢政 管理学院
庞敏敏 管理学院
姚雪丽 管理学院
张权 管理学院
顾斌 管理学院
章倩 管理学院
孙毅 管理学院
姚翔禹 管理学院
苏秀 管理学院
胡静雪 管理学院
刘骥 管理学院
周芳 管理学院
唐静 管理学院
罗佳露 管理学院
李超然 管理学院
薛维乐 管理学院
吴俊涛 管理学院
王胜昔 管理学院
朱楠楠 管理学院
储众 管理学院
曹筱敏 管理学院
童倩 管理学院
王强 管理学院
王慧 管理学院
吕强 管理学院
褚静静 管理学院
黄亮 管理学院
满惠敏 管理学院
吴蓓 管理学院
王淼 管理学院
王云桥 管理学院
苏长成 管理学院
梁洪元 管理学院
许彧戈 管理学院
马云飞 管理学院
陈碧琴 管理学院
宋如 管理学院
张珊珊 管理学院
许竞 管理学院
许文瑞 管理学院
黄云芳 管理学院
常虎 管理学院
彭妮 管理学院
张鑫 管理学院
代政 管理学院
谭漫丽 管理学院
王恒 管理学院
聂克庆 管理学院
李芳 管理学院
杨诣 管理学院
姚玉 管理学院
张海燕 管理学院
张昊 管理学院
史东婷 管理学院
余光 管理学院
王贵成 管理学院
童钦 管理学院
宋屹 管理学院
王浩川 管理学院
何广见 管理学院
张晓亮 管理学院
朱丹丹 管理学院
高云 管理学院
代晓雷 管理学院
黄辰莹 管理学院
费腾 管理学院
李沛尉 管理学院
张明月 管理学院
王志 管理学院
孙惠蓉 管理学院
张萍萍 管理学院
丁亚丽 管理学院
郑世双 管理学院
王莹莹 管理学院
汪长刚 管理学院
张文翰 管理学院
张林 管理学院
严瑾 管理学院
王正 管理学院
崔贤 管理学院
陆亚子 管理学院
费康宁 管理学院
尹蔚然 管理学院
胡朝晶 管理学院
葛欣 管理学院
丁江月 管理学院
王竞 管理学院
王朝 管理学院
金正霈 管理学院
曾伟刚 管理学院
吴雅静 管理学院
张宏锐 管理学院
王意 管理学院
张玲杰 管理学院
缪璐璐 管理学院
李丽荣 管理学院
章金良 管理学院
王宏宇 管理学院
江亭婷 管理学院
朱珠 管理学院
严武 管理学院
黄秉枢 管理学院
程丽娜 管理学院
孙晓川 管理学院
程晶 管理学院
施志新 管理学院
方芳 管理学院
徐祝琴 管理学院
胡清 管理学院
张卫 管理学院
魏莉 管理学院
张思雨 管理学院
赵晨希 管理学院
李欣 管理学院
刘政坤 管理学院
桂娜 管理学院
方略略 管理学院
闫劲铎 管理学院
魏建 管理学院
黄伟 管理学院
刘舒伊 管理学院
胡其乐 管理学院
刘晓敏 管理学院
罗雪晴 管理学院
戴博文 管理学院
姚将宏 管理学院
董影 管理学院
黄敏 管理学院
吴嘉宝 管理学院
王珏 管理学院
陈佳文 管理学院
张菁 管理学院
朱劲松 管理学院
李浩然 管理学院
邵伟 管理学院
黄莺 管理学院
郑艳 管理学院
刘涛 管理学院
冯璐 管理学院
翟羽佳 管理学院
吴晓昊 管理学院
金璐 管理学院
殷仡 管理学院
刘董 管理学院
郑素建 管理学院
高心湖 管理学院
吴桐 管理学院
杨文文 管理学院
沈夕朝 管理学院
张娜 管理学院
王顺 管理学院
崔然 管理学院
林静 管理学院
王吉驰 管理学院
李蕾蕾 管理学院
何海洋 管理学院
赵克立 管理学院
万传武 管理学院
杨兴源 管理学院
吉喆 管理学院
胡兮 管理学院
范阳 管理学院
王进 管理学院
彭雯 管理学院
谢俊祥 管理学院
胡显锐 管理学院
池静 管理学院
陈剑 管理学院
李佳然 管理学院
姚琴 管理学院
祝超 管理学院
胡国超 管理学院
卞雨晖 管理学院
潘修远 管理学院
杭永先 管理学院
邱国强 管理学院
蒯佳慧 管理学院
朱蕴文 管理学院
王志文 管理学院
蔡熠阳 管理学院
孙恬 管理学院
王武 管理学院
童唯 管理学院
孙明阳 管理学院
胡美玉 管理学院

学院:203 物理学院
联系电话: 63600462
如有不明白之处,可以联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地址:安徽合肥金寨路96号;
邮编:230026
TEL:+86-551-3602925;
FAX:+86-551-3600286;
E-mail:gradschl@ustc.edu.cn 一、报考说明: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1年以上、在职培养。
二、专业介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统计与金融系于1995年开始金融学和金融工程研究生教育,2012年成立金融硕士教育中心。多年来,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影响力不断扩大,毕业学员遍布全国各地,分布于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等,口碑极佳。本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掌握金融学理论、方法和技能,熟悉金融实务和法规,拥有前瞻性国际视野,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与量化方法解决实际金融问题,适应金融管理部门和各类金融机构中风险管理与量化金融工作的高级创新型金融人才。
三、研究方向及初试科目
研究方向:1、风险管理 2、证券投资 3、金融衍生品
4、保险精算 5、金融市场 6、公司金融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03数学三
431金融学综合
四、复试形式:面试。
五、复试内容:包括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两个方面,考察考生对本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等等。参加复试的考生可以提供能证明自身各种素质和潜能的材料。
六、复试成绩:满分300分。
七、最终成绩:满分800分,为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之和。
八、录取:按最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提出拟录取名单报批。为保证招生质量,报批人数可小于招生计划。

添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研分数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报录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研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姐微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研真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专业目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保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众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研网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