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考研网

西北民族大学数学考研

西北民族大学数学考研

相关专业

西北民族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西北民族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因为西北民族大学数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西北民族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请各位准备报考西北民族大学数学考研的同学注意: 西北民族大学数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的数据。因为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西北民族大学数学考研,竞争激烈,所以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西北民族大学数学研究生的考研人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 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会为大家西北民族大学数学考研的参考书目、考研大纲、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等联系方式。希望你考取西北民族大学 数学专业研究生,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实现自己的名校研究生梦想。

西北民族大学数学考研
关于数学课本的学习方法
记得当初复习的时候就听很多人说考研数学注重基础,数学课本如何如何重要,应该花大量时间去看。现在感觉这种观点有些片面,我十分认同考研数学注重考查基础的观点,但并不赞同重基础就是多看课本。
我这样讲是有原因的:大家用的课本大多是同济六版的,内容很多,当你把这本书拿在手里并参考大纲进行比对时,你会发现哪些部分比较重要,哪些部分不重要或不考,但你不会明白考研数学如何对这一部分进行考查。
同济课本不是专门为考研而编写的因而其课后题与考研题相去甚远,即使你把课本上所有的题目都掌握之后,也不见得会做几道考研题。
我的一个同学就是一心只看课本,几乎没做过其他参考书,考试之后他对我说:"这些题我都看着面熟,就是不会做!"其中原因是什么呢?结果不言而喻。因此,学弟学妹们无需把课本看得过重。
关于复习全书的学习方法
我认为这是一本与考研数学联系很密切的参考书,其中总结了不少考研数学的题型,是很不错的。如果大家能够将辅导强化班的笔记里的题型和全书题型结合起来总结一本笔记的话,对你考研数学档次提升的帮助将是巨大的。
我就是这样做的:全书第二遍和辅导班笔记整合起来总结题型,花费了大约五个月时间,最终大功告成,这一遍的总结对我影响甚大,之后我就没看过全书,因为题型和做题方法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不需要再去翻全书。这项工作是费时费力的,希望大家量力而行!
关于660、真题和400题的学习方法
660题是一本只有选择和填空的参考书,我做过两遍,感觉其技巧性是很多的,做过之后你会对考研的选择填空有新的认识,不过,考研题是不如660难的。
真题我只做了一遍,而且是从2000到2010年,之前的没做。真题是比较简单的,大部分题目我一遍就过了,并没有在上面花很多时间,也没有研究的必要。考研题的出题模式是很固定的,只要不出现计算错误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400题是我很青睐的一本书,我的做题速度就是靠它练出来的。对于400题,我的做法是:上午拿出三个小时模拟,尽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400题是比较难的,计算量一般也会很大,因而出现不会做或做不完的情况也是很正常的。
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失落和放弃,一定要坚持下来,慢慢就会适应的。当你经过周密的思考和复杂的计算能够做对题目,拿下130+的分数时,说明你的数学已经掌握的不错了。
还有一点,要加强对数学理论的研究,你可以试着用一种通俗的方式将一条晦涩的定理将给同学听,使他也能够明白。如果能够达到这样的话,说明你已领悟了该定理的真谛,做题也就没什么难的了!
总之,对待数学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平时多做多练,得高分还是相对容易的。
西北民族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代码: 0835
一级学科名称: 软件工程 
 
一、学科简介与培养方向
软件工程硕士专业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注重素质与技术并重、基础与实践统一,面向产业、面向领域的工程化办学理念;以民族语言信息处理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为切入点,结合学科专业建设,开展富有特色的开发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藏汉双语信息处理系统”、“藏文视窗平台、字处理软件和藏文网站”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相关民族文字软件得到广泛应用,并对西北民族地区科技、教育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本学科拥有一支26人跨学科、多民族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2人;其中博士6人、硕士19人,形成了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近5年来,学科团队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论文2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6项;获各类科研奖励5项;承担国家级课题20项、省部级科研课题7项、校级课题17项,总经费680多万元。
以教育部——国家民委共建 “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民委“藏文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重点学科和国家民委“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学科为依托,拥有由多台小型机、大型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软硬件工程开发环境。
培养方向主要根据社会需求、导师研究领域、学生专业背景、个人兴趣爱好,在导师指导下,侧重某一方向或多方向进行课程学习。
(一)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软件
该方向以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软件开发及测试为重点,围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地方文化资源信息化处理,利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资源优势,开展学术研究及实用系统的开发。
(二)计算机网络工程
本方向以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为突破口,在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搜索引擎、网络数据库、多媒体处理技术等工程领域开展研究。
(三)社会计算理论与方法
该方向以计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图论、社会网络分析和数据挖掘为方法,对民族地区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开展学术研究,来探索和研究社会和人群行为的规律。
(四)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方法
该方向以基于数据驱动的智能化辅助应用为背景,在大数据分析理论与方法、多源异构流数据融合与集成、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体系结构及相关设计与实现方法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及应用创新。
(五)模式识别与行为理解
该方向以人类行为的细粒度深入理解为目的,在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情境敏感计算与行为感知、多模态行为建模与分析、多模态接口与界面自适应技术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及应用创新。
二、培养目标
软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高层次、工程型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
具体要达到以下培养目标为:
(一) 政治素质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
(二) 业务技能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从事软件设计、开发和维护能力;培养学生软件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 外语水平
具备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并能撰写专业论文外文摘要的能力。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在完成培养方案基本要求的情况下,个别学习成绩优秀及科研成果突出的硕士研究生,经审核达到我校对研究生提前毕业资格审查的条件要求并有能力提前完成学位论文者,可申请提前毕业,但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年。
四、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学习系统理论、进行科学研究、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办法。既要使硕士生牢固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要培养硕士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高校教学或独立担任专门业务工作的能力。在指导方式上采取责任导师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每位学生所修的学位课程由导师指定。每位学生所修的选修课程由学生本人与导师协商确定,在导师指导下可在下列范围内选择:
(一)本专业所开设的选修课;
(二)所在一级学科中其他二级学科开设的专业课和选修课;
(三)本校其他学科所开设的专业课和选修课;
(四)其他学校开设的有利于拓宽知识面,提高专业素养和科研水平的专业课和选修课,导师可根据培养需要安排研究生到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选修高水平的课程。
硕士生入学一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出课程培养计划,课程培养计划应根据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个人的实际,全面考虑,合理安排。要对课程学习、文献阅读、教学与科研训练、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等做出计划和安排。研究生必须按规定时间和要求提交个人培养计划;除选修课程可在培养过程中根据需要做出适当调整外,其他课程原则上按照本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培养计划执行,否则,所修课程不计算学分。
对未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跨学科攻读学位的研究生,是否补修某些大学本科主干课程,由导师按需设定,不计学分。
五、课程设置、必修环节及学分要求
(一)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与必修环节计划表(具体情况见附表)
研究生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
必修课
1、公共必修课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一学期,36学时),形势政策和学术道德规范(第二学期,18学时)
(2)第一外国语(英语)(第一学期,72学时)
(3)专业外语(第二学期,72学时)
2、专业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设置为4门。
选修课
1、公共选修课
自然辩证法概论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任选一门;应用英语、第二外语(包括日语、俄语、阿语、征集性选修课任选一门。
2、专业选修课
(1)本专业提供的选修课
(2)全校其他专业的学位课
补修课
为了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对于跨学科和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根据专业培养的要求,入学后应补修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补修课应由指导教师提出,列入个人培养计划并进行考核,成绩合格可以单独计算学分,但不能顶替本学科专业的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学分。补修课成绩不计入学业奖学金评定。
(二)相关要求
1、以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为目标,课程设置与安排要科学合理并适时调整与更新,重点体现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层次差别,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课程设置按一级学科设置,同时也考虑一些交叉学科课程的设置。
3、课程设置及课程体系建设重点考虑软件工程专业特点,注重社会需求和学生能力培养。所有专业必修课程原则上要求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且每位教师最多不得超过1门。
4、研究生课程中的学位课由本校专业教师承担;选修课程可适当外聘教师承担,但最多不得超过两门。外聘教师承担研究生课程教学任务,严格按照《西北民族大学外聘研究生导师(教师)管理规定(试行)》文件规定执行。
5、在培养过程中,重视培养研究生对本专业文献的检索和阅读能力。
6、所有理论课程在前3学期内完成,其中学位课原则上在前2学期内完成。
7、研究生开设的学位课程必须要有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必修课19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
六、中期考核
(一)导师组在第三学期末对所修课程学分进行审核,对达到要求的可进行实习环节学习。
(二)导师在第三学期初对布置的资料查询、田野调查和科学实验情况进行审核,对达到要求的可进行学位论文开题。
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一)科学研究
(1)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并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
(2)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具体要求见《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暂行规定》。
(二)学位论文
1、选题
(1)选题一般应在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之前开始准备,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
(2)选题要考虑本学科的发展,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3)选题应尽量结合导师或本人承担的科研项目。
(4)选题应考虑到有一定的先进性和适当的难度,既要有理论分析、又要有实验验证。
(5)所选课题应确属本学科、专业范围,在经费、仪器设备、试验条件等方面具有实现该课题的基本物质条件,并经过努力能按期完成。
(6)指导教师要结合硕士生在某方面的特长和兴趣指导选题。
2、开题报告
(1)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须在第三学期末完成。
(2)开题报告采用统一格式,研究生要填写《西北民族大学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和论文工作实施计划》。
(3)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须在导师组全体会议上评议,评议会上至少邀请校外相关学科硕导一名。评议过程包括学生介绍、专家评议。经参加人员认真讨论并做出决议。决议采取表决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含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得通过。最后由导师写出综合意见,经导师组审核同意后,报送所在院(部、所)和研究生处备查。
(4)开题报告主要内容:
①课题来源(国家、教育部、国家民委、省、自选等)和选题依据;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课题进行的途径和最终目标。
②课题在理论或实际应用方面的价值,以及可能达到的水平。
③课题研究拟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完成论文的实验条件等。
④研究过程中预计可能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⑤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工作阶段。未通过者,可在1-2个月内按专家意见修改或重新选题,再经导师组评议通过后方可开题。
⑥开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不再随意改题。如确有特殊原因需改题者,须由研究生写出书面报告,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导师组审核同意后,报研究生处备案。
3、论文撰写
(1)研究生依据开题报告,在校内外搜集资料,社会调研,进行理论证明、算法分析、程序设计和上机实践,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如发现抄袭、剽窃,不得进行论文答辩。
(2)指导教师要全程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对其科学性和真实性负责。
(3)学位论文撰写的要求见《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4、检测
学位论文检测的相关要求和规定见《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检测及抽检工作暂行规定》。
5、论文评阅
学位论文须在每年3月底前完成导师评阅工作,并在答辩前组织专家进行评阅。学位论文评阅人为3名(其中校外评阅人至少一名),均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熟悉论文内容的专家。
论文评阅的相关要求见《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暂行规定(修订)》。
6、预答辩
(1)学位论文的预答辩在第6学期完成。
(2)研究生未修满规定的学分不得申请参加学位论文预答辩。
(3)学位论文的评阅结论通过后方可进入预答辩环节。
(4)学位论文预答辩须在预答辩委员会上评议,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委员会至少由5名副高职及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预答辩委员会根据预答辩情况,就是否建议进入答辩做出决议。决议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表决,经全体委员的三分之二(含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可通过。决议由论文预答辩委员会成员签字。
7、论文答辩
(1)学位论文的答辩在第6学期完成。
(2)研究生未修满规定的学分不得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3)学位论文的评阅结论通过后方可进入答辩环节。
(4)学位论文答辩须在答辩委员会上评议,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至少由5名副高职及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1名校外专家,答辩委员会主席一般由校外专家担任,指导教师可担任答辩委员,但不能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委员会根据答辩情况,就是否建议授予学位做出决议。决议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表决,经全体委员的三分之二(含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可通过。决议由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签字。
学位论文答辩的相关要求和规定见《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暂行规定(修订)》。
(5)学位论文答辩合格后,方可申请硕士学位。
8、抽检
学位论文抽检的相关要求和规定见《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检测及抽检工作暂行规定》。

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与必修环节计划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学期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必修课 1074201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1 考试 7学分
107420102 第一外国语 2 72 1 考试
107420103 专业外语 2 72 2 考试
107420104 形势政策和学术道德规范 1 18 2 考试




学科平台课程 08350101 工程数学 3 54 1 考试 6学分
08350102 高级软件工程与体系结构 3 54 1 考试
学科方向课程 08350103 计算机网络技术 3 54 1 考试 6学分
08350104 软件分析与建模 3 54 2 考试

 

 
公  共  选  修  课 政治类选修课 107420201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8 2 考试 1学分
10742020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2 考试
语言类选修课 107420203-5 第二外语(英语、日语、阿语) 2 54 3 考试 2学分
107420206-8 少数民族语文(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 2 54 3 考试
征集选修课 ……. ……. ……. ……. ……. …….
专 业 选 修 课 08350201 数字图像处理及应用 2 36 1 考查 至 少  6

08350202 模式识别 2 36 2 考查
08350203 信息检索 2 36 3 考查
08350204 云计算技术 2 36 2 考查
08350205 普适计算技术及应用 2 36 3 考查
08350206 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2 36 2 考查
08350207 软件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 2 36 2 考查
08350208 人群与网络 2 36 2 考查
08350209 R语言导论 2 36 2 考查
08350210 R语言与数据挖掘 2 36 3 考查
08350211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2 36 2 考查
08350212 大数据分析平台及其应用 2 36 3 考查
08350213 信息安全技术 2 36 2 考查
08350214 软件开发形式化方法 2 36 3 考查
必修环节 08350301 学术活动 1       3学分
08350302 实践环节 2      
中期考核 083504 中期考核 1       1学分
补修课程 ……. …… …… …… …… ……  
 
数学 [0701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北民族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信息学部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数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方向
招生人数: 9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数学分析
④(828)高等代数
备  注:
西北民族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代码:0701    一级学科名称:数学
                 二级学科代码:070104    二级学科名称:应用数学
 
一、学科简介与培养方向
应用数学学科是我校第一个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理学学科,现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2007年应用数学硕士学位点开始招生。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组合数学与图论、可靠性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生态系统分析评价、环的同调理论、偏微分方程理论及其应用、模糊系统理论及其应用。
近几年来,应用数学学科的学术梯队建设和科研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术梯队在图染色理论、冲击模型、生物入侵及空间扩散、以及数据挖掘等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一定的优势。现有28 位教师从事该学科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4人,学术梯队中获博士学位12人,硕士学位15人。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16项,其中国家基金与天元基金项目11项。近几年发表论文近260篇,其中34篇发表在CSCD来源期刊上,52篇被SCI,EI或ISTP收录。
培养方向如下:
(一)组合数学与图论
主要研究离散性事物的关系结构,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在一定条件下一组离散对象的安排的存在问题、计数问题、构造问题以及优化问题。二是研究离散对象二元关系中的关系结构,如匹配理论、染色理论、网络分析以及图的平面性、遍历性、连通性等。
(二)可靠性理论、方法及其应用
主要利用概率论、数理统计、随机过程、运筹学以及其他数学工具定量研究系统的寿命性质,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可靠性的概率模型,寿命数据的统计分析,基于可靠性的系统维修及其在一些管理领域中的应用。
(三)生态系统分析评价
主要利用数学、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描述生态系统动态行为及定量关系,分析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借助计算机对所研究系统进行模拟和仿真,在此基础上,实现系统优化及系统风险评估;同时对与生态学有关的数学方法进行理论研究。
(四)环的同调理论
主要研究同调代数理论与相对同调代数理论。关于同调代数理论,主要研究(上)同调函子及其代数结构;关于相对同调代数理论,主要研究Gorenstein同调代数理论,包括逼近理论和同调方法。
(五)偏微分方程理论及其应用
主要研究起源于几何学,数学物理,力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中具有实际背景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解的定性理论及其应用,重点研究椭圆型偏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唯一性和正则性。
(六)模糊系统理论及其应用方向
主要利用模糊数学与粗糙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数据库中的数据约简、数据相关性的发现、数据意义的评估、数据的近似分类、数据中的相似性或差异性的发现、数据中范式的发现以及因果关系的发现等,同时开展相关应用性研究。
二、培养目标
(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重要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严谨的科研作风,有敬业、合作、创新和奉献精神,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二)本学科培养的硕士应具有比较扎实宽广的数学基础,了解本学科目前的进展与动向,并在某一应用方向上受到一定的科研训练;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及数学软件,初步具有进行理论研究或运用专业知识与有关专业人员合作解决某些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在某个应用方向上做出有理论或实践意义的成果。能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毕业后能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科研或其他实际工作。
(三) 身心健康。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
四、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学习系统理论、进行科学研究、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办法。既要使硕士生牢固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要培养硕士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高校教学或独立担任专门业务工作的能力。在指导方式上采取责任导师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每位学生所修的学位课程由导师指定。每位学生所修的选修课程由学生本人与导师协商确定,在导师指导下可在下列范围内选择:
(一)本专业所开设的选修课;
(二)所在一级学科中其他二级学科开设的专业课和选修课;
(三)本校其他学科所开设的专业课和选修课;
(四)其他学校开设的有利于拓宽知识面,提高专业素养和科研水平的专业课和选修课,导师可根据培养需要安排研究生到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选修高水平的课程。
硕士生入学一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出课程培养计划,课程培养计划应根据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个人的实际,全面考虑,合理安排。要对课程学习、文献阅读、教学与科研训练、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等做出计划和安排。研究生必须按规定时间和要求提交个人培养计划;除选修课程可在培养过程中根据需要做出适当调整外,其他课程原则上按照本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培养计划执行,否则,所修课程不计算学分。
对未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跨学科攻读学位的研究生,是否补修某些大学本科主干课程,由导师按需设定,不计学分。
五、课程设置、必修环节及学分要求
(一)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与必修环节计划表
1、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按基本学制3年安排,课程类型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与补修课程。具体课程设置、学分及开设学期见“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计划表”。
2、必修环节
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当开展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或学术交流活动等实践活动,总时间不得少于两个月。参加实习实践和学术交流活动的情况应记录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实习实践考核表》中,经院审核合格并报研究生院培养处审批备案后方可进入答辩环节。
(二)学分要求
总学分为33-36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19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
六、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工作在第3学期末完成,主要内容包括:1、检查硕士研究生课程学分修读情况;2、检查研究生完成毕业论文相关准备工作的情况,其中准备工作主要是指阅读的相关著作与期刊文献,以及掌握必要的技术手段。
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一)科学研究
研究生在学期间均须进行科学研究及实践训练,并达到硕士学位科研能力的要求。其中科学研究及实践训练的形式主要包括参与科研项目、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学术性田野调查及学术性社会调查等。
1、 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并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
(1)要求研究生参加导师的在研科研项目,或在导师指导下自选题目进行相关研究工作,在毕业时应有该项目的正式成果或阶段成果(以署名为准)。
(2)参加学术会议。应提交学术论文或参会代表的依据如邀请函、会议代表名单等。
(3)研究生应积极申报包括学校研究生创新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努力提高科研水平。
(4)参加校级以上各种学术评奖并获奖。
2、 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包括省级以上报纸的理论、学术版)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第一署名且作者单位为西北民族大学),具体要求见《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暂行规定》。
(二)学位论文
1、 选题
(1)选题一般应在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之前开始准备,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
(2)选题要考虑本学科的发展,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3)选题应尽量结合导师或本人承担的科研项目。
(4)选题应考虑到有一定的先进性和适当的难度,既要有理论分析、又要有实验验证。
(5)所选课题应确属本学科、专业范围,在经费、仪器设备、试验条件等方面具有实现该课题的基本物质条件,并经过努力能按期完成。
(6)指导教师要结合硕士生在某方面的特长和兴趣指导选题。
2、 开题报告
(1)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须在第三学期末完成。
(2)开题报告采用统一格式,研究生要填写《西北民族大学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和论文工作实施计划》。
(3)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须在导师组全体会议上评议,评议会上至少邀请校外相关学科硕导一名。评议过程包括学生介绍、专家评议。经参加人员认真讨论并作出决议。决议采取表决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含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得通过。最后由导师写出综合意见,经导师组审核同意后,报送所在院(部、所)和研究生处备查。
(4)开题报告主要内容:
 课题来源(国家、教育部、国家民委、省、自选等)和选题依据;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课题进行的途径和最终目标。
‚ 课题在理论或实际应用方面的价值,以及可能达到的水平。
ƒ 课题研究拟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完成论文的实验条件等。
„ 研究过程中预计可能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 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工作阶段。未通过者,可在1-2个月内按专家意见修改或重新选题,再经导师组评议通过后方可开题。
† 开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不再随意改题。如确有特殊原因需改题者,须由研究生写出书面报告,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导师组审核同意后,报研究生处备案。
3、论文撰写
(1)研究生依据开题报告,在校内外搜集资料,社会调研,进行理论证明、算法分析、程序设计和上机实践,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如发现抄袭、剽窃,不得进行论文答辩。
(2)指导教师要全程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对其科学性和真实性负责。
(3)学位论文撰写的要求见《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4、论文评阅
学位论文须在每年3月底前完成导师评阅工作,并在答辩前组织专家进行评阅。学位论文评阅人为3名(其中校外评阅人至少一名),均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熟悉论文内容的专家。
论文评阅的相关要求见《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暂行规定(修订)》。
5、论文答辩
(1)学位论文的答辩在第6学期完成。
(2)研究生未修满规定的学分不得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3)学位论文的评阅结论通过后方可进入答辩环节。
(4)学位论文答辩须在答辩委员会上评议,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至少由5名副高职及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1名校外专家,答辩委员会主席一般由校外专家担任,指导教师可担任答辩委员,但不能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委员会根据答辩情况,就是否建议授予学位做出决议。决议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表决,经全体委员的三分之二(含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可通过。决议由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签字。
学位论文答辩的相关要求和规定见《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暂行规定(修订)》。
6、学位论文答辩合格后,方可申请硕士学位。
 
 


应用数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与必修环节计划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公共必修课 1074201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1 考试 7学分
107420102 第一外国语 2 72 1 考试
107420103 专业外语 2 72 2 考试
107420104 形势政策和学术道德规范 1 18 2 考试




学科平台课程 0701040101 泛函分析 3 54 1 考试 6学分
0701040102 抽象代数 3 54 1 考试
学科方向课程 0701040103 常微分方程理论 3 54 2 考试 6学分
0701040104 数值分析 3 54 2 考试

 

 
公  共  选  修  课 政治类选修课 107420201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8 2 考试 1学分
10742020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2 考试
语言类选修课 107420203-5 第二外语(英语、日语、阿语) 2 54 3 考试 2学分
107420206-8 少数民族语文(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 2 54 3 考试
征集选修课 ……. ……. ……. ……. ……. …….
专 业 选 修 课 0701040201 图论及其应用 2 36 1 考查   7-10学分
0701040202 组合数学 2 36 2 考查
0701040203 随机过程 2 36 1 考查
0701040204 高等数理统计 2 36 2 考查
0701040205 生态数学模型 2 36 1 考查
0701040206 动力系统及其应用 2 36 2 考查
0701040207 同调代数 2 36 1 考查
0701040208 相对同调代数 2 36 2 考查
0701040209 Sobolev空间 2 36 1 考查
0701040210 二阶椭圆型偏微分方程 2 36 2 考查
0701040211 模糊分析学基础 2 36 1 考查
0701040212 不确定性的数学理论基础 2 36 2 考查
0701040213 最优化理论及方法 2 36 3 考查
0701040214 数学软件及其应用 2 36 3 考查
0701040215 图论前沿讲座 1 18 3 考查
0701040216 可靠性理论前沿讲座 1 18 3 考查
0701040217 生态系统分析前沿讲座 1 18 3 考查
0701040218 相对同调代数前沿讲座 1 18 3 考查
0701040219 偏微分方程前沿讲座 1 18 3 考查
0701040220 模糊系统理论前沿讲座 1 18 3 考查
必修环节 0701040301 学术活动 1       3学分
0701040302 实践环节 2      
中期考核 07010404 中期考核 1       1学分
补修课程 ……. …….   ……. ……. …….  
 
    计算机系统结构
  (一)学位点的基本概况
计算机系统结构硕士学位点于2011年获得批准,2012年开始招生。导师组由2名教授和2名副教授组成。
近年来,导师组成员在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智能计算、数据挖掘、图像处理等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将研究内容与实际工程应用和民族文化相结合,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
本学位点主要有一个研究方向:嵌入式系统与无线传输。
  (二)科学研究
本学科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嵌入式硬件与软件设计技术、智能感知技术及及应用,智能计算、数据挖掘、图像处理等方面的理论及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
近年来,本学位点导师组成员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8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EI、CSCD学术论文18篇;获甘肃省及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共3项,甘肃省课程教学比赛奖1项;编写著作及教材4部。
  (三)人才培养
根据计算机系统结构硕士专业的特点,结合我校计算机系统结构硕士点的研究方向,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开设的专业课与专业选修课主要有算法设计与分析、高级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原理、高级计算机体系结构、嵌入式系统设计及应用、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云计算理论与实践、人工神经网络、网络信息安全、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移动计算技术、嵌入式Linux系统程序设计、智能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等课程。
  (四)学位点未来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战略规划
根据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五年学科建设总体规划,以学校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依托,力争使计算机系统结构学位点在导师队伍建设、科研水平及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五)学位点负责人的联系方式
学位点负责人:曹永春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408690991@qq.com
西北民族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联系方式
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校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邮政编码:730124 电话:0931-4512202 传真:0931-4512202 学院现有教职工85人,其中专任教师72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8人、副教授36人,获博士学位22人;硕士生导师28人;现有在校本科生1370人、硕士生37人、博士生5人。
学院教师曾获“全国优秀教师”、“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师德标兵”、“甘肃省五四奖章”、“国家民委领军人才”、“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人选”、“甘肃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甘肃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等荣誉称号20余人次。
西北民族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代码:0812
一级学科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学科简介与培养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甘肃省重点学科,学位点2001年批准建设,2002年开始招生,为国家培养了高素质、多民族、复合型人才。自1983年开始从事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形成了一支长期合作跨学科多民族的教学和科研团队,2014年被中组部、中宣部、人社部、科技部授予“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承担多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其中“藏汉双语信息处理系统”、“藏文视窗平台、字处理软件和藏文网站”分别荣获1999年、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为国家信息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依托“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甘肃省民族语言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由多台小型机、大型存储设备、局域网络设备构成的大容量、高速度实验开发环境,为科研和教学搭建了理想的教研平台。
本学科追踪学科前沿技术和理论,将中文信息技术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行业产业紧密结合,密切联系社会实际,重视综合素质、创新和创业精神的教育,实现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培养研究生掌握计算机技术理论,做到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的结合。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
方向1、自然语言处理
自然语言处理是用计算机来处理人类语言的学科,涉及计算机科学、语言学、数学、逻辑学、认知科学等多个领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中国语言文字智能处理、语言计算、机器翻译、信息检索,以及与自然语言处理相关的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知识获取、社会计算等。
方向2、互联网技术与应用
本方向以互联网理论结合应用实际为目标,围绕互联网基础核心技术和新兴应用技术展开研究,基础核心技术包括:高级数据库、软件工程、Web2.0技术等,新兴应用技术包括云计算、移动终端开发、电子商务、公共信息服务、MOOC等。
(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2)
方向3、大数据计算与应用
通过对网络产生、发展和运行过程的数据分析,寻求和验证大数据的规律及与自然、人类活动及语言表达的之间的关系,对网络结构与时空图模型发展演化进行预测,研究大数据衍生的独特架构和网络动力学问题,推动网络存储、网络挖掘、网络搜索、网络安全、数据实体识别和检索及其智能化网络计算技术的发展。
方向4、计算机听觉和视觉
本方向面向中国语言文字开展机器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方面的研究。在计算机听觉领域,主要研究机器学习、人工神经网络、多语言语音合成、情感语音合成、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语音合成、情感语音识别、可视语音合成-人脸动画、大词表连续语音识别、语种识别等。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主要研究图像处理、模型识别、三维视觉信息处理等。
(三)计算机系统结构(081201)
方向5、计算机控制
主要研究基于计算机针对各领域数据、文字、多媒体等不同类型动态信息实施测量、表示、转换、加工、控制及决策等处理过程所采用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将信息转化为知识的一般方法和技术。
方向6、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本方向培养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嵌入式硬件与软件设计技术、智能感知技术及通信与网络融合技术及应用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及应用创新。
二、培养目标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集体,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愿意献身科学事业,并能适应科学进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具有在本学科领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在某领域方向有一定的独特见解和创新研究成果。
(三)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毕业后能胜任与计算机领域相关的科学研究,软件、硬件系统开发,以及计算机领域教学工作,为将来成为学科带头人、技术负责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并能熟练运用该语言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和撰写科技论文,且具备一定的学术交流能力。
(五)具备互联网+创业理念,具有较熟练的专业技能和软件应用与开发能力,能够利用本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实现从容就业,理性创业。
三、学习年限
基本学制为3年,第1-3学期主要是课程学习,第3学期提交开题报告。第5学期末提交论文初稿并进行预答辩。第6学期进行答辩。
在完成培养要求的情况下,少数学习优秀、科研成果突出的硕士研究生,经审核达到我校对研究生毕业资格审查的要求并有条件提前完成学位论文,可申请提前毕业,但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年;若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学业者,可申请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五年。
四、培养方式
(一)实行指导教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导师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实践技能;整个培养过程由导师负责具体指导,导师组认真讨论每一名学生的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指导导师在思想道德和业务学习两方面关心和教育硕士生,引导他们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道路。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导师组和任课教师集体讨论后,根据讨论决定的方案实施。
(二)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每个研究生制订培养计划,并在培养过程中予以修订和完善。导师要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注意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注意在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论文工作、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等环节中培养刻苦钻研的学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诚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谦虚诚挚的合作精神。
五、课程设置、必修环节及学分要求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与必修环节计划表
(具体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与必修环节计划表)
(二)相关要求
完成学业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必修课19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7学分,专业必修课12学分;选修课9学分,其中公共选修课3学分,专业选修课6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中期考核1学分。
在所开设课程中,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采用考试方式考核,专业选修课采用课程论文等考查方式考核。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和具体选课。研究生学习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业知识,可由导师指定内容系统地自学某些课程,并列入个人培养计划,但不计学分。
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参加科研实践活动,否则不准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六、中期考核
在第三学期研究生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中期考核,审查课程学习情况并进行学科综合考核。未能通过中期考核的学生不得参加学位论文开题。
(一) 课程学习考核
在对三个学期的课程成绩进行检查,需达到课程学习的学分要求。
(二) 综合考核
学生需在课程学习期间阅读本学科前沿国内外文献2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10篇以上,写出4000字左右的文献阅读综述报告,附上不少于500字的英文摘要;综述报告应提出值得研究和解决的学术或技术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相应的开题报告,但不计学分。
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一)科学研究
1、要求研究生参加指导教师的在研项目,在毕业时应有该项目的正式成果或阶段成果(以署名为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申请的各种科研项目,应有承担项目的协议书、委托书等证明。
2、参加学术会议。应提交学术论文或参会代表的依据,如邀请函、会议代表名单等。
3、参加校级以上各种学术评奖并获奖。
4、有具体任务地从事软件设计工作,或参加学术性田野调查和学术性社会调查。
5、本人为第一作者在公开出版的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不少于1篇,且作者单位为西北民族大学。
以上五条中,1、2、3、4条须达到一条即可,第5条为必须达到的条件。
(二)学位论文
1、选题
(1)学位论文名称与内容要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紧密相关。
(2)学位论文选题要尽量结合导师或本人承担的科研项目。
(3)选题应有一定的先进性和适当的难度,既要有理论分析、还要有实验验证或程序实现。
2、开题
(1)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在第3—4学期完成。
(2)论文开题报告须在导师组全体会议上评议。评议过程包括学生介绍、专家评议。决议采取表决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含三分之二)以上同意为通过。最后由导师写出综合意见,经导师组审核同意后,报送所在院(部、所)和研究生处备查,学生方可开题。
(3)开题报告采用学校规定的统一格式和统一表格。
(4)开题报告主要内容:课题来源和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国内外研究的现状、阶段安排和最终目标;课题在理论或实际应用方面的价值、创新点、可能达到的水平;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完成论文的实验条件等;分析课题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技术,提出解决方案。
(5)开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不再随意改题。如确有特殊原因需改题者,须由研究生写出书面报告,经指导教师签注意见,导师组审核后,报研究生处备案。
(三)论文撰写
1、学生依据开题报告,在校内外搜集资料,社会调研,进行理论证明、算法分析、程序设计和上机实践,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如发现抄袭、剽窃,不得进入论文答辩环节。
2、指导教师要全程指导学生的学位论文,对其科学性和真实性负责。
3、学位论文最终要求依据《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修订)》完成。
(四)论文答辩
1、学位论文的答辩在第6学期完成。
2、研究生未修满规定的学分或中期考核不合格,不得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3、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按《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暂行规定(修订)》规定执行。
4、学位论文答辩合格后,方可申请硕士学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与必修环节计划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学期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必修课 1074201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1 考试 7学分
107420102 第一外国语 2 72 1 考试
107420103 专业外语 2 72 2 考试
107420104 形势政策和学术道德规范 1 18 2 考试





 
学科平台课程 08120101 算法设计与分析 3 54 1 考试 6学分
08120102 高级软件工程 3 54 1 考试
学科方向课程 08120103 高级数据库技术 3 54 1 考试 方向1,2 6

08120104 自然语言处理 3 54 2 考试 方向1
08120105 网络理论与技术 3 54 2 考试 方向2
08120106 人工智能原理 3 54 1 考试 方向3,4,5
08120107 计算机复杂网络 3 54 2 考试 方向3
08120108 语音信号处理 3 54 2 考试 方向4
08120109 矩阵分析 3 54 2 考试 方向5
08120110 高级计算机体系结构 3 54 1 考试 方向6
08120111 嵌入式系统设计及应用 3 54 2 考试

 

 
公 共


政治类选修课 107420201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8 2 考试 1学分
10742020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2 考试
语言类选修课 107420203-5 第二外语(英语、日语、阿语) 2 54 3 考试 2学分
107420206-8 少数民族语文(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 2 54 3 考试
征集选修课 ……. …… …… …… …… ……
专业选修课 08120201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 2 36 2 考查 第2学期选1门;第3学期
选2门;共6学分
08120202 云计算理论与实践 2 36 2 考查
08120203 人工神经网络 2 36 2 考查
08120204 模式识别 2 36 2 考查
08120205 计算语言学 2 36 2 考查
08120206 可编程逻辑器件应用设计 2 36 2 考查
08120207 信息检索 2 36 3 考查
08120208 统计机器翻译 2 36 3 考查
08120209 网络信息安全 2 36 3 考查
08120210 大数据分析与挖掘 2 36 3 考查
08120211 语音识别与合成 2 36 3 考查
08120212 移动计算技术 2 36 3 考查
08120213 电子商务概论 2 36 3 考查
08120214 语料库语言学 2 36 3 考查
08120215 复杂网络原理 2 36 3 考查
08120216 嵌入式Linux系统程序设计 2 36 3 考查
08120217 智能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2 36 3 考查
必修环节 08120301 学术活动 1       3学分
08120302 实践环节 2      
中期考核 081204 中期考核 1       1学分
补修课程 08120501 数据库原理 不计学分 1 同等学历或跨学科专业考生补修本科核心课程
08120502 面向对象编程(C++) 不计学分 1
 
 
软件工程
  (一)学位点的基本概况
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于2011年获得批准,2012年开始招生。现导师组由7名教授组成。
本学位点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软件、网络与数据库工程应用、嵌入式技术及其应用。
  (二)科学研究
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基础雄厚,支撑的本科专业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学校特色专业;硕士专业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有国家民委“藏文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少数民族语言分中心藏语文研究基地”以及国家民委与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致力于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软件工程专业教师队伍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实力较强,同时非常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产、学、研相结合,开发研制的同元藏文文字处理软件和藏文识别软件已在藏族地区推广使用。
  (三)人才培养
根据软件工程硕士专业的特点,结合我校软件工程硕士点的研究方向,软件工程专业开设的专业课与专业选修课主要有软件工程数学、信息检索、算法分析与设计、面向对象开发方法、高级网络技术、软件体系结构、软件项目管理及实例分析、统一软件工程过程与模板、软件质量及过程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等课程。
  (四)学位点未来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战略规划
根据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五年学科建设总体规划,以校级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依托,力争使软件工程学位点在导师队伍建设、科研水平及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五)学位点负责人的联系方式
学位点负责人:单广荣,教授,软件工程导师组组长,甘肃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重点学科负责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副院长,分管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工作,在软件工程和计算机应用导师组担任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软件数学及计算机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是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软件应用和数字图书馆技术。
近几年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藏文平台、藏文字处理软件和藏文网站”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藏、汉、英多功能组合软件”2002年获甘肃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资本市场微观基础问题与西部地区投资银行现状分析”2006年获甘肃高校社科成果三等奖。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藏文数字图书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主持已鉴定的省部级项目2项,参与已鉴定的省部级项目12项,参与已结项的863项目1项。2012年获国家民委民族高校数学讲课竞赛一等奖。
联系电话:0931-4513678,电子邮箱:Sgr5291@qq.com
   (一)学位点的基本概况
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是西北民族大学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理学学科的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该学位点是2018年5月由应用数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调整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其中应用数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于2005年获得批准,2007年开始招生。导师组现由15名教师组成,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7名, 10名获理学博士学位,4名获理学硕士学位。该硕士学位点依托的应用数学学科现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另有西北民族大学“图论与智能计算”科研创新团队,同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动态流数据计算与应用实验室”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下设四个二级学科(专业):(1)基础数学;(2)应用数学;(3)运筹学与控制论;(4)数学教育。
目前该学位点设有六个研究方向:(1)微分方程理论及其应用;(2)同调代数;(3)生物数学;(4)图论与组合优化;(5)不确定系统建模及其应用;(6)跨民族比较数学教育。
   (二)科学研究
本学科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椭圆与抛物型微分方程、分数阶微分方程、阿贝尔范畴与三角范畴中代数对象的同调理论、数学生态学、图标号或染色理论、匹配理论、可靠性模型、粗糙集与模糊决策、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民族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等。
近几年来,完成和正在进行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12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7项;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其中CSCD期刊等70篇,SCI、EI或ISTP收录30篇;获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科技成果奖以及其他厅局级奖16项;完成专著与教材共10部。
   (三)人才培养
根据我校数学一级硕士学位点的研究方向,该一级学位点开设的专业课与专业选修课主要有泛函分析、抽象代数、常微分方程理论、数值分析、高等概率统计、组合数学、偏微分方程、常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环与模范畴、同调代数、生物数学模型、微分动力系统、图论及其应用、最优化理论及方法、随机过程、多元统计分析、数学方法论、民族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等课程。
   (四)学位点未来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战略规划
根据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五年学科建设总体规划,以国家民委重点学科“应用数学学科”为依托,充分发挥已有校级科研创新团队与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支撑作用,力争使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在导师队伍建设、科研水平及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同时,积极拓展研究方向,为申报数学学科博士点创造条件。
   (五)学位点负责人的联系方式
学位点负责人: 田双亮
电话:***********
电子邮箱:jstsl@xbmu.edu.cn
我的大学生活画上一个句号。选择了考研路,大家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想法与目标。不能被外面的一些东西干扰。说说我自己的情况,属于专升本的学生,选择考研这段路还是有一定的艰难。现在回顾过去的那一年,感觉很充实,同时有着遗憾。
  我开始准备是大三下学期,真正全心全意投入准备复习是4月底。
  数学篇
  资料:同济版高数(二遍)、浙大概率(二遍)、线代(二遍)、李永乐的全书(二遍),李永乐的线代(二遍)、李永乐和王式安的十年真题(二遍),李永乐的公式(一遍),李永乐和王式安的6+2(半遍)、高教版出的数学模拟题(二遍)、李永乐660(未看)
  我考的是数三,相对数一来说,考试范围小些,难度没有那么大。但是数一与数三的每年都有想类似的考题,特别是在线代与概率大题,一模一样。你们可以看看,曾经我是看过的。
  四月底的时候我把同济版二本高数看完,并做了部分课后习题。(注意:如果你考数三,建议看微积分,那个难度没有同济的大,并且书上面的大多数内容是数三的考点。如果你直接看数一,对于数学基础为零的同学,你可能会感觉有些难,不会知道哪些是考点。当时我就是看到别人说,准备数学就看同济版课本,后来无意看《微积分》那本书,发现当初就该看它)。大三开学开始看数学课本(同济版本)。
  由于之前没有怎么学习过,一切通过自学。由于三月份要参加全国计算机二次考试,所有三月份大多数在准备计算机,没有怎么准备考研。大概四月底的时候,我把同济高数二本书看完了。4月底,正式进入考研复习,数学我采用逐章复习法,就是看一章课本,再看相应的视频,最后看全书。第二遍看高数课本,相对于之前容易多了,并且课后习题正确率提高了。但是看全书就比较吃力了,有些题我完全看不懂。对于不懂得题,我都有备注,同时请教教室的同学。
  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好问,我不懂得数学题,我就跑去请教别人,直到自己弄懂为止。整个过程复习下来,有些题我问了好几次才弄懂。
  不推荐报面授班,面授班比较浪费时间,网上下载视频,到手机上面看,感觉高效。在看视频的时候,不是只看,当然还要手写做笔记。
  这样大概复习到7月初,这时也开始进入暑假我才把高数部分复习完,相对一些学习过的高数的同学,我的进度比较慢。没有办法,自己的基础不行,只有慢慢来,那时心态一定要好,当时我一个朋友6月份复习的全书,他都要复习完了,我才看高数。所有还是有点急,后来想想我们的基础不一样,自己就按照自己的方式来。高数复习完,我就看开始看线代课本。线代课本看完后,我又采用逐章复习法,看一章课本,再看视频,最后看的李永乐的线代,全书的线代部分我没有看。大概是八月初复习完的。概率复习,我也采用同样的方法复习。最后复习完是8月20多号左右。
  第二轮全书复习时,我先复习的概率,然后线代,最后高数。第二次复习的时候,看全书没有第一次那么的吃力了,可能大概看了一遍吧。我第二轮看全书大概花了一个多月。每天差不多7小时,我周边有人每天花四小时,二十多天就把全书看完。在这里,我再次说明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不能与他们相比,我跟着自己的脚步走。在九月份的时候,身边的人在考试做李永乐的660题,我开始做了一些,发现难度有些大,做错的题多,就放弃了。
  到十月初的时候,我把全书的第二遍看完。开始做李永乐和王式安的十年真题,每天一套,开始只有五六十分。有些题还是不会做,自己心态比较好,慢慢来。发现自己概率有些差,我把全书中的概率部分又看完了一篇。把这本书看完时,我就买了一本模拟题,高教版出的,好像作者是黄莉,具体忘记了,感觉那试卷很好。具体有几套我忘记了,今年数三的考题,能在那个模拟题中找到类似的题。做完这本模拟题,数学有些茫然,我就去买了一本李永乐和王式安的6+2,这本试题集前面试卷比较简单,后面感觉题型偏难偏怪,我就放弃了。最后我又过来看李永乐和王式安的十年真题。把自己之前做的题重点看了一篇。这差不多就是我的数学备考了。
  开始复习会有很多困难,很多不懂。复习到了最后,你看题就知道这个是哪种类型的题,考什么知识点。看近几年的真题,能估算今年可能考那些类型的题。所以,开始复习不要急,慢慢来的到,知识点了解透彻了,就能水到渠成了。
  教训篇
  1、发现自己感觉自己成绩不是那样的,果断查分。
  当考研成绩出来时,感觉自己某科成绩太差,嫌弃查分麻烦就果断放弃查分的机会了,当时我朋友还说我怎样那样对自己不负责。我当时就想查分查出来也不能进理想大学的复试,所以就放弃了。哪只今年大多数高校学硕降分了。所以如果你们感觉成绩不会那么差,果断查分吧,不管能否有机会进入复试,对自己负责,给自己的付出要一份答案。后来听别人说,我们教室有个人查分,找回来10分。
  2、选择了考研,千万不要去找工作,更不要去面试,不用关注就业信息。
  考研的时候,去面试了一个单位,感觉自己即使读研出来都不一定能进入那样好的单位,就想不读研就能去个好单位,何必读研呢,然后就有些放弃考研了。最后工作也没有去成。在考研的时候,看到别人找到好的工作,或许你读研出来找的工作都没有那么好,千万不要放弃考研,就选择工作了。虽然读研出来还是要工作,或者读研为了找更好的工作。但是你要想想,很多东西不是你想的那样。自己要保持一个继续求知学习的心态。说不定你读研出来才5000一个月,你没有读研的同学工作不到一年就1万一个月月。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你不要想到我读研出来还不如本科生,或者其他的。
  3、明确报考学校是不是自己真的想去的。
  最后,希望大家一定要确定好自己的目标,当时自己就感觉自己报考的学校不怎样,不是自己想要的,也有点气妥。你们决定报考学校前,一定要向考上的学姐学长多多了解,比如学风、导师、环境。这个完全是个人建议,感觉把目标定高点,等到考研报名的时候,发现自己复习的不好,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再改学校。有时人是逼出来的,你不知道你的潜力多大,目标高了,有些动力更强了。纯属于个人观念。
  心态篇
  选择考研,可能选择了孤独,放弃了一些娱乐。当时准备考研的时候,我一个人跑去找教室,找位子,教室一个人都不熟悉。特别是看数学的时候,经常会不懂,人都是被逼出来的吧,不会懂得题必须要解决,我只有厚起脸皮问别人,问了一个又一个,因为有些同学不会常在。有时在教室,看到别人认真的看书,自己想偷懒的时候,更有动力了。大学认识的人很少,因为这一年准备考研,发现这一年认识的人是最多的。
  考研到了后期,特别是12月份,看着自己很多没有复习好,很容易否定自己,自己放弃,每天上自习心不在焉,这时一定要调整好自己,自己要给自己加油。因为我发现周围很多人到了后期就是自己选择放弃了,包括我自己。那时坚持不放弃,坚定目标,或许结果又不一样。所以到了后期,一定不要被自己打败,即使感觉自己复习的太差,但是不知道结果你也不知道会怎么样,所以一定不能放弃,要一直为自己的目标奋战、加油↖(^ω^)↗。
西北民族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代码:0401
一级学科名称:教育学
 
一、学科简介与培养方向
(一)学科简介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解释教育规律及其运用特征的学科。其内容主要涉及人的成长、发展与学习、教育活动的关系,学习和教育活动的开展与组织,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规律等。其根本立场和根本任务是探索如何将共同的知识通过教与学让不同差异的学习个体分享和理解,从而促进学生发展。
西北民族大学教育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在严格遵守本学科特点和要求的同时,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现有办学条件,现主要设置教育学原理、教育技术学、课程与教学论、职业技术教育学四个二级学科专业方向。
(二)培养方向
1、教育学原理
以探究教育学基础性原理为核心任务,以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重点研究领域。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与双向建构中建设教育学科。
    2、课程与教学论
以学习、课程、教学与评价及其与教师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等,注重课程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学校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提供创新性指导和行之有效的实践策略。目前设有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英语、阿拉伯语、数学(藏汉双语)、物理、化学六个方向。
    3、职业技术教育学
职业技术教育学主要是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和未来趋势,以职业技术教育理论和应用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各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特征与培养规律,并积极探讨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联、互动、结合、协调发展等问题。目前设有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与教学、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三个方向。
4、教育技术学
以理论与技术相结合,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现代信息科学和技术,促进学习者学习、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教学规律的变化,研究如何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现代信息科学和技术,优化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设计,促进学习者学习。目前设有教学设计与绩效技术、民族教育资源开发研究、在线教育、新媒体技术与学习四个研究方向。
二、培养目标
教育学专业致力于为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培养适应需求,博学笃行,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具有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扎实的教育学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独立从事教育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创新意识和学术素养,胜任教育学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研究、培训、管理和服务等工作的高水平专门人才。具体培养目标如下:该专业要求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具有全面的教育理论知识、相邻学科广阔的知识和视野,系统掌握各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熟悉本专业方向发展的实际情况,有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熟练运用一门外国语,具备较强的科研和教学能力,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三、学习年限
本学科专业标准学制为3年,3年中前3学期完成学位公共课、学科平台课、学位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同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开题等工作,后3学期撰写学位论文并进行答辩,总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在完成培养方案基本要求的情况下,特别优秀的研究生,经审核达到我校对研究生提前毕业资格审查的条件要求并有能力提前完成学位论文者,可申请提前毕业,但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年。
四、培养方式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工作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和和导师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机制。以学科负责人任组长的学科指导委员会统一组织、实施本学科研究生的招生、中期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等工作。学院负责研究生培养的日常管理工作。
重视对研究生进行系统性科研训练,促进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科研训练由导师负责,研究生必须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能够独立完成一个项目或分项目的研究工作;支持研究生更多参与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导师指导硕士生根据本人学习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学习实践,可对课程选择、科研实践等进行灵活的安排。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专业课程教学采用教学团队方式,以专题形式呈现;采取以课程学习和相关学科课题研究并重,导师指定必读书目、布置学期作业、制订每学期的学习计划,并与自学、集体讨论、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力求使研究生掌握系统而扎实的本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实践管理能力。同时,要求研究生参与教育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活动。
五、课程设置、必修环节及学分要求
(一)教育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与必修环节计划表
至少须修满34学分,其中,课程学习至少30学分;学术交流和实践环节共计3学分,中期考核1学分。研究生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其中公共选修课必须修够3学分;专业必修课12-15学分,专业选修课8-12学分。
具体计划表详见各专业方向附表:教育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与必修环节计划表
(二)相关要求
1、课程考核要求
课程考核分为考试与考查两种方式。学位课程必须进行考试,其他课程可采取考试或考查。研究生考试课程可采取开卷或闭卷形式进行;考查课程可根据课程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等特点确定考核形式。所有课程必须在每学期结束前进行考核,并上交成绩与考核材料到研究生教学管理部门和培养单位。
2、实习实践要求
研究生要积极参加教育类实践活动,在学习期间参加学校或学院安排的教育类社会服务活动1-3次。专业实习内容应包括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活动。教学实践可以是为本科生进行教育科学类课程的授课活动,社会服务如参加“三下乡”活动等。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与学生就业需要,确定具体的实习实践形式。
六、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1学分,研究生必须按照培养方案中培养课程与必修环节计划表修读完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等课程,总学分达到规定的最低学分要求;完成学位论文的开题;审查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实践环节等必修环节的情况;并从政治思想表现、学习成绩、科研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文体活动和社会工作等方面对研究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考核,撰写中期考核报告。
(一)具体考核内容及方式
1、政治思想表现
考核硕士研究生入校以来的政治思想表现。由硕士点组织考核小组进行考核。研究生必须达到合格以上等级方可考核通过。
2、课程学习完成情况
考核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计划的情况,主要包括:(1)考核硕士研究生是否修满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2)公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是否全部达到合格以上水平;(3)至少参加学校或学院举办的科研活动1次,或者参与导师的课题1项。只有以上三项全部达到要求才算合格。
3、学位论文开题情况
考核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对学位论文的准备情况,主要包括:(1)学位论文选题的背景和价值;(2)文献综述;(3)学位论文研究内容;(4)学位论文的研究设计方案;(5)完成学位论文的计划。学位论文开题必须在导师组全体会议上评议通过后才算合格。
(二)考核组织及结果处理
1、硕士研究生参加正常中期考核的时间为第四学期期中。中期考核在学院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学院(学科)负责人、导师代表、班主任等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3-5人)进行考核。
2、硕士研究生至少要在政治思想表现和课程学习两个方面合格才能继续随后的学习。中期考核未通过者视具体情况明确学业预警、降级、终止学业等分流淘汰规定。如果两项均不合格,经导师组会议上报学院决定是否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
3、考核完成后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
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一)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研究生在学期间均须进行实践锻炼,通过学术交流与实践环节进行。实践环节可通过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学术性田野调查及学术性社会调查等形式完成。
1、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并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须达到下列三个条件:
(1)要求研究生参加导师的在研科研项目,或在导师指导下自选题目进行相关研究工作,在毕业时应有该项目的最终成果或阶段成果(以署名为准)。
(2)参加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学术活动、听取学术讲座,积极申报包括学校研究生创新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努力提高科研水平。应提交佐证参加学术活动的材料,如学校文件等;听取学术讲座至少8次。
(3)参加学术会议。至少参加一次专业学术会议,并提交参会的学术论文或摘要。
2、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进行一定量的实践活动
实践环节可通过科研实践、专业实习、社会调研等形式完成。科研实践除了前述要求外,还包括阅读一定量的中外文献、学会使用研究工具等活动。专业实习除了教学外,还包括在学校行政部门、教育相关的单位进行的实践活动。社会调研包括参与课题调研要能够提供相关佐证材料。
3、研究生在学期间须获得一定的科研成果(本人为第一作者、西北民族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包括省级以上报纸的理论、学术版等)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或出版一部学术专著或教材,具体要求见《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暂行规定》。
(二)学位论文的要求
1、选题
研究生在撰写论文之前必须经过认真调查研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了解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学位论文题目。论文选题要立足于学科前沿,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有所创新、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导师和指导小组要加强对研究生选题的指导。
(1)选题一般应在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之前开始准备,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
(2)选题要考虑本学科的发展,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3)选题应尽量结合导师或本人承担的科研项目。
(4)论文选题要立足于学科前沿,既要有理论分析、又要有实验验证,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有所创新、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5)所选课题应确属本学科、专业范围。
(6)指导教师要结合硕士生在某方面的特长和兴趣指导选题。
2、开题报告
论文开题由学院负责组织导师小组,专门组织开题报告会,研究生要就选题的意义、领域的现状、研究方向、研究条件、研究计划和预期的成果要作明确的报告,并回答导师小组的提问。导师小组要就是否允许开题作出明确的建议。
(1)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须在第三学期末完成。
(2)开题报告采用统一格式,研究生要填写《西北民族大学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和论文工作实施计划》。
(3)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须在导师组全体会议上评议。评议过程包括学生介绍、专家评议。经参加人员认真讨论并作出决议。决议采取表决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含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得通过。最后由导师写出综合意见,经导师组审核同意后,报送所在学院和研究生处备查。
(4)开题报告主要内容:课题来源(国家、教育部、国家民委、省、自选等)和选题依据;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课题进行的途径和最终目标;课题在理论或实际应用方面的价值,以及可能达到的水平;课题研究拟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完成论文的条件等;研究过程中预计可能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5)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工作阶段。未通过者,可在1-2个月内按专家意见修改或重新选题,再经导师组评议通过后方可开题。
(6)开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不再随意改题。如确有特殊原因需改题者,须由研究生写出书面报告,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导师组审核同意后,报研究生处备案。
3、论文撰写与检测
论文开题结束后,研究生应根据论文工作计划,定期向导师及导师小组作出阶段报告,以取得指导和帮助,导师与研究生要有精品意识,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研究工作和论文撰写。
(1)研究生依据开题报告,在校内外搜集资料,社会调研,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如发现抄袭、剽窃,不得进行论文答辩。学位论文检测见《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检测及抽检工作暂行规定》。
(2)指导教师要全程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对其科学性和真实性负责。
(3)学位论文撰写的要求见《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4、论文评阅
学位论文须在每年3月底前完成导师评阅工作,并在答辩前组织专家进行评阅。学位论文评阅人为3名(其中校外评阅人至少一名),均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熟悉论文内容的专家。
论文评阅的相关要求见《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暂行规定(修订)》。
5、论文预答辩与答辩
硕士学位论文需要预答辩,预答辩委员会至少由3名副高职及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只有通过预答辩的研究生才能继续参加正式答辩。
答辩的相关要求和规定见《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暂行规定(修订)》。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与必修环节计划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公共必修课 1074201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1 考试 7学分
107420102 第一外国语 2 72 1 考试
107420103 专业外语 2 72 2 考试
107420104 形势政策和学术道德规范 1 18 2 考试

 
 
 
 

 
 
 
 
 

 
 
 
 

 
 
 
 
 
学科平台课程 04010101 教育学原理 2 36 1 考试 6学分
04010102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2 36 1 考试
04010103 教育心理学 2 36 1 考试








 
04010104 中外教育史 2 36 1 考试 6学分 教育学原理
04010105 教育基本问题研究 2 36 2 考试
04010106 民族教育学 2 36 2 考试
04010107 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3 54 1 考试 6学分 英语 课程与教学论
04010108 第二语言习得论 3 54 2 考试
04010109 阿拉伯语课程与教学论 3 54 1 考试 6学分 阿拉伯语
04010108 第二语言习得论 3 54 2 考试
04010110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3 54 1 考试 6学分 化学
04010111 化学教育学 3 54 2 考试
04010112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3 54 2 考试 6学分 数学
04010113 数学方法论 3 54 2 考试
04010114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3 54 1 考试 6学分 物理
04010115 物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3 54 2 考试
04010116 课程论 2 36 1 考试 6学分 基本理论  
04010117 教学论 2 36 1 考试
04010118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2 36 2 考试
04010119 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 2 36 2 考试 6学分 职业技术教育学
04010120 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2 36 2 考试
04010121 职业技术教育 2 36 2 考试
04010122 教学设计 2 36 1 考试 6学分 教育技术学
04010123 教育技术史 2 36 2 考试
04010124 学习科学与技术 2 36 1 考试
 
 
 
 
 
 
 
 
 
 

 
 
 
 
 
 
 
 
 

 
 
 
 
 
 
 

 
 
 
 
 




政治类选修课 107420201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8 2 考试 1学分
10742020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2 考试
语言类选修课 107420203-5 第二外语(英语、日语、阿语) 2 54 3 考试 2学分
107420206-8 少数民族语文(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 2 54 3 考试
征集选
修课
...... ..... .... .... .... .....

 

 

 

 

 
04010201 教育统计与测量 2 36 2 考查  
至少修
8
学分
 
教育学原理
 
04010202 民族学通论 2 36 1 考查
04010203 高等教育学 2 36 2 考查
04010204 教育社会学 2 36 2 考查
04010205 民汉双语教育研究专题 2 36 2 考查
04010206 教育发展前沿理论讲座 2 18 2 考查
04010207 教育哲学 2 36 3 考查
04010208 教育政策与法规 2 36 3 考查
04010209 民族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题 2 36 3 考查
04010210 教育评价 1 18 3 考查
04010211 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应用 1 18 3 考查
04010201 教育统计与测量 2 36 2 考查  
至少修
8
学分
 
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04010212 普通语言学 2 36 1 考查
04010213 英汉汉英口译理论与实践 2 36 1 考查
04010214 英汉汉英翻译教学论 2 36 2 考查
04010215 外语教学方法及导读 2 36 2 考查
04010216 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 2 36 2 考查
04010217 社会语言学 2 36 3 考查
04010218 语用学 2 36 3 考查
04010219 论文写作 1 18 3 考查
04010211 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应用 1 18 3 考查
04010201 教育统计与测量 2 36 2 考查 至少修8学分 阿拉伯语课程与教学论
04010220 阿拉伯语语用理论及实践 2 36 1 考查
04010221 阿拉伯语教学方法及导读 2 36 2 考查
04010222 阿拉伯语文化语言学 2 36 2 考查
04010223 普通语言学 2 36 2 考查
04010224 阿拉伯语教与学导论 2 36 2 考查
04010225 阿拉伯语教学与评价 2 36 3 考查
04010226 阿拉伯语言学 2 36 3 考查
04010211 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应用 1 18 3 考查
 
 
 
 
 
 
 
 
 
 
 
 
 
 
 
 
 
 
 
 

 
 
 
 
 
 

 
 
 
 
 
 
 
 
 

 
 
 

 
 
 
 
 
 

 
 
 
 
 

 
 
 
 
 

 
 
 
 
 
 
 

 
 
 
 
04010201 教育统计与测量 2 36 2 考查 至少修8学分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04010227 化学发展史 2 36 1 考查
04010228 高等有机化学 2 36 2 考查
04010229 化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2 36 2 考查
04010230 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 2 36 2 考查
04010231 化学实验设计与教学研究 2 36 3 考查
04010232 化学教育科研方法 2 36 3 考查
04010233 化学教育前沿问题研究 2 36 3 考查
04010234 化学教学艺术研究 2 36 3 考查
04010235 化学与社会 2 36 3 考查
04010236 民族地区化学教育发展专题 2 36 3 考查
04010237 波谱分析 2 36 3 考查
04010201 教育统计与测量 2 36 2 考查 至少修8学分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04010238 分析学概论 2 36 1 考查
04010239 抽象代数 2 36 1 考查
04010240 数学教育比较研究 2 36 2 考查
04010241 中学数学教学研究 2 36 2 考查
04010242 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2 36 2 考查
04010243 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 2 36 2 考查
04010244 数学发展前沿 2 36 3 考查
04010245 藏族历算基础 2 36 3 考查
04010246 数学逻辑学 2 36 3 考查
04010201 教育统计与测量 2 36 2 考查 至少修8学分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04010247 高等量子力学 2 36 1 考查
04010248 物理方法论 2 36 2 考查
04010249 物理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 2 36 2 考查
04010250 物理实验设计与研究 2 36 2 考查
04010251 物理学史与现代物理 2 36 2 考查
04010252 物理教育科研方法 2 36 2 考查
04010253 物理教育比较研究 2 36 3 考查
04010254 半导体物理 2 36 3 考查
04010255 教育测量与评价 2 36 3 考查
04010256 普通物理专题研究 2 36 3 考查
04010211 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应用 1 18 3 考查
04010201 教育统计与测量 2 36 2 考查  
 
 
至少修8学分
 
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
04010257 课堂研究概论 2 36 1 考查
04010120 教学设计 2 36 1 考查
04010106 民族教育学 2 36 2 考查
04010205 民汉双语教育研究专题 2 36 2 考查
04010204 教育社会学 2 36 2 考查
04010258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2 36 3 考查
04010259 课程与教学前沿问题研究 2 36 3 考查
04010211 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应用 1 18 3 考查
04010201 教育统计与测量 2 36 2 考查  
 
至少修8学分
 
 
 
职业技术教育学
04010260 技术哲学 2 36 1 考查
04010261 职业教育管理 2 36 2 考查
04010262 比较职业教育 2 36 2 考查
04010263 劳动经济学 2 36 2 考查
04010264 职业教育学名著导读 2 36 2 考查
04010265 教学技能训练 2 36 3 考查
04010266 民族职业技术教育专题研究 2 36 3 考查
04010267 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开发 2 36 3 考查    
04010268 职业技术教育政策与法规 1 18 3 考查
04010269 职业技术教育信息化研究导论 1 18 3 考查
04010201 教育统计与测量 2 36 2 考查 至少修8学分
 
 
教育技术学
04010270 新媒体技术与学习 2 36 1 考查
04010271 现代远程教育 2 36 2 考查
04010269 计算机网络 2 36 2 考查
04010270 教育数据挖掘 2 36 2 考查
04010271 数据库理论与技术 2 36 2 考查
04010255 教育测量与评价 2 36 3 考查
04010272 教育软件应用 2 36 3 考查
04010273 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 2 36 3 考查
04010274 教育技术学前沿讲座 2 36 3 考查
补修课程 04010501 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补修课程 跨学科、同等学力考取者须补修,不计学分
必修环节 04010301 学术交流 1   1-6   3学分
04010302 实践环节 2   1-5  
中期考核 040104 中期考核 1   4   1学分
 
 
 
西北民族大学应用数学硕士专业培养单位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其前身为西北民族学院数理化系,始建于1979年。1993年将原数理化系一分为三,即数学系、物理系和化学系。2004年将数学系更名为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2009年改名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学院目前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藏汉双语)、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和物联网工程六个本科专业;有软件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教学论、物理教学论)、计算机系统结构两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博士专业下设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与文化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被确定为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应用数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甘肃省重点学科。
学院现有教职工85人,其中专任教师72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8人、副教授36人,获博士学位22人;硕士生导师28人;现有在校本科生1370人、硕士生37人、博士生5人。
学院教师曾获“全国优秀教师”、“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师德标兵”、“甘肃省五四奖章”、“国家民委领军人才”、“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人选”、“甘肃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甘肃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等荣誉称号20余人次。
学院注重教学工作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学院科研工作始终面向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以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为重点,形成了与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科研特色,取得了一些创新型科研成果。其中《藏汉双语信息处理系统》、《藏文视窗平台、字处理软件和藏文网站》分别获得1999年和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互联网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藏文网站,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2012年以来,学院教师主持完成或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9项,出版专著与教材10余部。
学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计算机设计大赛”、“数学竞赛”等专业学科竞赛中获省级及以上奖励300余人次,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7项。
数学 [0701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北民族大学
招生年份:2019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数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微分方程理论及其应用
02同调代数
03生物数学
04图论与组合优化
05不确定系统建模及其应用
06跨民族比较数学教育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3日语
选一
③717数学分析
④844高等代数
备  注:
 西北民族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代码: 1201
一级学科名称:管理科学与工程
 
一、学科简介与培养方向
(一)学科简介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属于管理学门类的一级学科,是以管理学理论为基础,借鉴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管理科学问题,具有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综合交叉性新兴学科。本硕士点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理论基础、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系统思维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工作、信息系统规划与分析、设计与开发、应用与管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西北民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由管理学院主办,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也承担一定的研究生培养任务。该硕士学位点于2011年获批建立,并于2012年开始正式招生。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位点导师人数共14人,其中,管理学院8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3人,电气工程学院3人;在职称结构方面,具有教授职称者11人,副教授职称者3人,均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和教学经验;在年龄结构方面,46-55岁以上为9人,36-45岁之间为4人,35岁以下为1人,老中青结合,能够较好地承担起研究生培养任务。近五年来,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点指导教师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实现了教、学、研的有机结合。在科研项目方面,该学位点任课老师共承担课题43项,其中研究生指导教师共承担课题27项,导师组成员承担的课题中,国家级6项、省部级9项、厅局级10项、横向课题2项;出版专著18部;发表论文176篇,三大检索(SCI、EI、ISTP)34篇,CSSCI、CSCD源刊论文15篇、北大核心源刊论文41篇,其他86篇。同时,硕士点的学科建设、和研究特色方面的成果逐渐显现,随着硕士点的发展,该学科将为西部大开发和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大量高层次的管理专业人才。
(二)培养方向
1、培养方向名称
(1)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
(2)项目管理
(3)财务决策理论与方法
(4)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5)管理信息系统
(6)工业工程管理
2、培养方向简介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该研究方向侧重于研究现代管理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注重应用现代科学方法与科技成就,阐明和揭示管理活动的规律,发展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提高管理的效率。并以此为基础,关注民族地区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项目管理:以项目为对象,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管理方法,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综合协调和优化的组织管理活动。
财务决策理论与方法:把财务决策事项划分为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和经营决策三大主要模块,突出定量决策方法的运用。学习财务决策理论与方法,可以了解投资决策与管理、筹资决策与管理和经营决策与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和经营决策及其管理的主要方法,强化财务定量决策的意识和技能,有助于在管理实践中提高财务决策的水平。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面向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领域中的重大政策与公共管理问题,以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为工具,综合运用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建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复杂系统综合分析模型,解决民族地区人口、人力资本资源环境、人的心理与行为等复杂系统管理中的模拟与优化,预测与决策等一系列问题,并应用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管理和社会经济决策实践。
 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研究,包括信息系统建设和集成、互联网信息内容安全的管理和监测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工作。
工业工程与管理:主要研究如何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加强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优化企业组织机构和运作与服务管理方式。
二、培养目标
西北民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点以培养本领域内有较坚实经济学、管理学和系统工程学理论基础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严谨的治学精神;要求学生掌握坚实的数学、统计学、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知识与理论,系统掌握组织理论、优化理论等基础理论知识,能够运用系统分析与系统建模方法、信息与知识管理方法与技术、数据挖掘等方法技术独立进行科研工作,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具备文献调研、资料查询、系统仿真和建模以及研究报告撰写技能、数据分析和学术交流能力;具有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能熟练地阅读本领域的英文文献。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
四、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采取导师负责和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在确定导师后一个月内,在导师及导师组的指导下依据本学科培养方案的要求制定和提交《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对研究生综合考核、学位论文开题、论文工作检查等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由导师组集体负责。导师要因材施教,严格要求,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定期了解研究生思想状况、学校和科研状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五、课程设置、必修环节及学分要求
(一)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与必修环节计划表(具体见下表)
课程设置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根据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结合该硕士学位授权点的研究方向,开设必修和选修课程,包括公共必修、专业必须、方向必修、公共选修和专业选修课程。课程设置从不同的层面较好地体现和支撑培养目标,体现能力养成标准。跨学科和同等学力补修课:为了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对于跨学科和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根据专业培养的要求,入学后应补修至少两门经济学主干课程。补修课应由指导教师提出,列入个人培养计划并进行考核,成绩合格可以单独计算学分,但不能顶替本学科专业的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学分。补修课成绩不计入学业奖学金评定。
(二)相关要求
学术讲座为必修环节。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当充分发挥学习和科研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知识创新能力。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统一指导与具体要求相结合、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课堂教师的授课与自学及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至少主讲1次学术讲座;同时要参加本专业及本单位组织的各种学术研讨会、报告会;要求硕士生毕业前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署名为第一作者的一篇以上的学术论文。根据研究方向和学位论文选题的需要,深入实地考察、了解和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问题。实地考察为期30—50天。实践环节2学分,听8次以上前沿专题报告,记1学分。
总学分为32-36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19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
六、中期考核
在校硕士研究生在进入学位论文工作前,须进行中期考核,包括学习成绩、思想品德、业务能力。中期考核等级定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
(一)合格:思想品德良好,各方面表现尚好,身体健康;已修满硕士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阶段的总学分;学习成绩合格,具有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开题报告为合格,考核合格者可以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
(二)不合格:科学研究或学习不认真负责,不刻苦,或治学态度不严谨,弄虚作假,缺乏应有的科学道德;或学位课程成绩有两门不及格者;或开题报告评为不合格,或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很差,难以完成学位论文者。考核不合格者,经主管领导同意,可申请在下一学期初的一个月内重新参加考核。如仍不合格,推迟申请学位,并报研究生处备案。
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要环节。
(一)论文要求选题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现实意义与创新性,应尽量选择应用性强的课题作为学位论文选题,力争能够解决一些较为重要的实际问题。
(二)论文选题基本确定并提交论文撰写计划之后,在第三学期中期向导师小组作开题报告。作开题报告时,应有本专业5~7位研究生导师参加,并由他们对论文选题的意义和撰写计划的可行性作出认真评价。经研究同意后方可着手搜集资料、进行研究和撰写工作。
(三)硕士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如有舞弊情况,一经发现立即取消答辩资格,或撤销所授学位。学位论文在写作上应概念清楚,论据可靠,论证合乎逻辑,分析严谨,文字通畅,字数一般在3万字以上,附有中英文摘要。
(四)三年级下学期初论文定稿。论文应符合专业要求。凡未经导师最终审阅通过的论文,一律不得提交答辩。论文必须在答辩前一个月完成打印工作,并提交答辩委员会,由答辩委员会组织评审与答辩。学位论文评阅人为3名,其中至少一名为校外评阅人。
(五)硕士生论文答辩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办法》及《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暂行规定》的精神严格进行评审与答辩。答辩委员会有5-7名组成,其中至少1名为校外专家,答辩委员会主席由校外专家担任。
(六)答辩合格者经西北民族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通过后,授予硕士学位。答辩未通过者,当年不得再申请硕士学位。

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与必修环节计划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公共必修课 1074201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1 考试 7学分
107420102 第一外国语 2 72 1 考试
107420103 专业外语 2 72 2 考试
107420104 形势政策和学术道德规范 1 18 2 考试




学科平台课程 12010101 现代管理学 3 54 1 考试 6学分
12010102 管理统计学 3 54 1 考试
学科方向课程 12010103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 3 54 2 考试 6学分
12010104 高级经济学 3 54 2 考试

 

 
公  共  选  修  课 政治类选修课 107420201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8 2 考试 1学分
10742020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2 考试
语言类选修课 107420203-5 第二外语(英语、日语、阿语) 2 54 3 考试 2学分
107420206-8 少数民族语文(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 2 54 3 考试
征集选修课 …… …… …… …… …… ……

 

 

 

 

 
12010201 战略管理 2 36 3 考查 6-10学分
12010202 管理定量方法与技术 2 36 2 考查
12010203 中西方管理思想与理论 2 36 2 考查
12010204 项目投融资决策 2 36 3 考查
12010205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 2 36 2 考查
12010206 管理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 2 36 2 考查
12010207 财务分析与决策 2 36 3 考查
12010208 企业融资及财务问题 2 36 2 考查
12010209 财务绩效评价 2 36 3 考查
12010210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2 36 3 考查
12010211 领导科学与艺术 2 36 3 考查
12010212 组织行为学 2 36 2 考查
12010213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2 36 2 考查
12010214 高级应用数理统计 2 36 3 考查
12010215 企业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 2 36 3 考查
12010216 民族地区工业现状分析 2 36 2 考查
必修环节 12010301 学术活动 1       3学分
12010302 实践环节 2      
中期考核 120104 中期考核 1       1学分
补修课程 12010501 项目管理         不计入总学分
12010502 运筹学        
12010503 市场营销        
12010504 会计学概论        
 
 
课程与教学论
(一)学位点基本概况
本学位点有3名导师, 3名均为教授,3名导师均为硕士学位。学科专业名称为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为数学教学论、物理教学论。“数学教学论”方向2004年开始招生, “物理教学论”方向2009年开始招生。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掌握课程与教学理论、数学、物理学科的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课程教学的研究能力,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层次的学科专业教师和教育教学研究人员。该学科的主要特点是各个研究方向既有各自的专业基础,又与教育教学研究结合,在专业与教学研究的结合中突出“师范性”的特色,体现“民族性”的优势。借助综合大学的实力,依托学科专业的优势,发挥民族高校的特色,突出师范教育的特征,是该学科最大的特点和发展的总趋势。
近几年来,导师组成员在数学与物理的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教育观念等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特别在民族高校数学与物理教学研究中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一定的优势。
(二)科学研究
近几年来,主持完成和正在进行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主持完成国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1项,主持完成国家民委课题1项,主持完成省级课题3项。主编教材6部,出版专著8部,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3部专著荣获中国西南西北科技进步2等奖。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有:把握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前沿动态,掌握民族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技术,具有扎实的民族教育理论素养和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能自觉运用民族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成果于教学研究实践并不断开拓创新,同时开展相关应用性研究。
(三)人才培养
根据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特点,数学教学论所开设的专业课与专业选修课主要有教育心理学、教学论、数学方法论、数学教育学、分析学概论、抽象代数、教育与心理测量、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数学逻辑学、藏族历算基础、数学史与数学教学论、数学学习心理学、数学教育比较研究、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数据处理中的统计方法等课程。物理教学论所开设的专业课与专业选修课主要有教育心理学、教学论、物理方法论、物理教育学、群论、教育与心理测量、高等量子力学、普通物理专题研究、物理学史与现代物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半导体物理、物理教育科研方法、物理教育比较研究、真空技术与纳米薄膜等课程。
本专业的课程分为必修课(包括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和选修课两大类。本专业课程总学分为37学分(本培养方案提供了51学分)。其中学位课20学分,选修课14学分,学术讲座与实践环节3学分。
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在读期间共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教师教育研究》等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多篇。
(四)学位点未来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战略规划
根据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五年学科建设总体规划,甘肃省教育厅重点学科---特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藏汉双语)” 建设为依托,力争使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教学论、物理教学论)学位点在导师队伍建设、科研水平及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同时,积极拓展研究方向,为申报数学(物理)教育一级学科硕士点创造条件。
(五)学位点负责人的联系方式、电话、电子邮箱
学位点负责人:夏吾才让
联系电话:***********
E-mail: rzxwcr@126.com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数学     专业代码:070100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数学

专业介绍

陆军装甲兵学院为例
一、培养目标
培养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掌握数学学科较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数学学科有关领域的前沿动态,掌握必要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本专业领域技术难题的能力,能够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需要和基层部队任职岗位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简介
数学学科于1998年开始挂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招收研究生,2005年获得应用数学二级学科授予权,形成了具有军事装备科学与技术应用背景的应用数学研究重点领域。2011年获得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共培养了23名硕士研究生,其中1名研究生的论文被评为全军、总装备部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名研究生的论文被评为学院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三、研究方向简介
(1)微分几何及其应用
重点研究微分流形的解析结构和这种结构所蕴含的几何现象,以及辛几何与李群理论在动力学系统中的数值计算方法。本方向主要开展如下研究内容:子流形的几何学、动力学系统的几何积分方法、军事科学中微分动力学模型研究。
(2)分形计算方法及其在信息综合处理中的应用
重点研究信息安全领域的前沿课题,在军事信息综合处理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方向主要开展如下领域的研究工作:分形计算方法研究、分形几何在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应用、分形在信息综合处理中的应用。
(3)随机分析及统计应用研究
重点研究武器装备科学实验过程中的各类型试验数据统计规律等相关问题,为军事装备科研领域的定量分析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方向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包括:随机分析理论及其在军事科学技术中的应用研究、统计分析与计算、可靠性统计理论及应用研究。
(4)非线性分析理论方法及应用
重点研究运用非线性分析的理论、方法对军事科学技术研究领域中的若干非线性科学问题进行数学建模、模拟仿真,对军事复杂系统的非线性现象的内在本质、控制策略进行定量分析。本方向重点关注如下问题的研究:军事复杂系统建模与辨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非线性混沌系统的脉冲控制及其在安全保密通讯中的应用研究。
(5)数学物理反演方法及其应用
重点研究数学物理反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本方向重点关注如下研究领域:数学物理反演方法研究、非均匀介质中波动信号的数值模拟仿真技术研究、微观物质的数值模拟与建模。
(6)非线性动力系统稳定性分析及建模仿真
重点研究军事装备科学与技术应用背景下,涉及运筹学、控制论及计算机仿真模拟等领域的相关问题。本方向重点关注如下研究领域:非线性动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研究、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四、导师队伍
本学科有教授8名,副教授12名,有总装备部“1153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1名,第二层次培养对象2名,分别有1人次获得总参优秀教员、全军优秀教员、总装教育教学先进个人、总装军事训练先进个人、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6人次获得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1人获得军队优秀人才岗位一类津贴。
五、教学科研条件
拥有复杂系统建模实验室,该实验室位于基础部办公楼,占地面积150平方米,于2006年开始建设并投入使用。总建设经费100万元。实验室主要承担数学专业研究生进行数据处理与复杂系统建模。           
六、教学科研学术成果
本学科先后获得军队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三等1项,总装备部优质课1门,在国内外相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20余篇,有70余篇学术论文被SCI、EI检索收录,其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并与国内外一些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

专业点分布

陆军装甲兵学院 北京化工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中北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太原师范学院 内蒙古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北华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温州大学 浙江海洋大学 绍兴文理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华侨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烟台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鲁东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三峡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吉首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理工学院 南方科技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中山大学 深圳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贵州大学 空军工程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延安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宁夏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701 数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76 所,本次参评69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82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246 复旦大学 A+
3 10422 山东大学 A+
4 10003 清华大学 A
5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A
6 10055 南开大学 A
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8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9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10 10183 吉林大学 A-
11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12 10247 同济大学 A-
13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A-
14 10284 南京大学 A-
15 10335 浙江大学 A-
16 10486 武汉大学 A-
17 10558 中山大学 A-
18 10610 四川大学 A-
19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B+
20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21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22 10280 上海大学 B+
23 10285 苏州大学 B+
24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25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B+
26 10384 厦门大学 B+
27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8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B+
29 10530 湘潭大学 B+
30 10532 湖南大学 B+
31 10533 中南大学 B+
32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33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34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B+
35 10611 重庆大学 B+
36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37 10730 兰州大学 B+
38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B+
39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B
40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41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B
42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43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44 10357 安徽大学 B
45 10386 福州大学 B
46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
47 10459 郑州大学 B
48 10635 西南大学 B
49 10673 云南大学 B
50 10697 西北大学 B
51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52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53 10755 新疆大学 B
54 11078 广州大学 B
55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B-
56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57 10108 山西大学 B-
58 10126 内蒙古大学 B-
59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60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61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62 103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B-
63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B-
64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65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B-
66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67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B-
68 10512 湖北大学 B-
69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B-
70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B-
71 10657 贵州大学 B-
72 11117 扬州大学 B-
73 11646 宁波大学 B-
74 10009 北方工业大学 C+
75 10145 东北大学 C+
76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77 10255 东华大学 C+
78 10299 江苏大学 C+
79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80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C+
81 10351 温州大学 C+
82 10403 南昌大学 C+
83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84 10475 河南大学 C+
85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C+
86 10559 暨南大学 C+
87 10560 汕头大学 C+
88 10593 广西大学 C+
89 10663 贵州师范大学 C+
90 10749 宁夏大学 C+
91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C+
92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C
93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C
94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95 10110 中北大学 C
96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97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C
98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C
99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C
100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101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C
102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C
103 10536 长沙理工大学 C
104 1059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C
105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C
106 10616 成都理工大学 C
107 10681 云南师范大学 C
108 11066 烟台大学 C
109 90006 解放军理工大学 C
110 10078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C-
111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C-
112 10140 辽宁大学 C-
113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C-
114 10167 渤海大学 C-
115 10212 黑龙江大学 C-
116 10294 河海大学 C-
117 10390 集美大学 C-
118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C-
119 10477 信阳师范学院 C-
120 10513 湖北师范大学 C-
121 10608 广西民族大学 C-
122 10615 西南石油大学 C-
123 10638 西华师范大学 C-
124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125 11065 青岛大学 C-
126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C-
127 10059 中国民航大学 C-
128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C-
129 10075 河北大学 C-

0701J3数学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数学     专业代码:0701J3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数学

专业介绍

北京大学为例
据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7年北京大学0701J3数据科学(数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已经公布,详情如下:
招生院系: 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计划招生数 123
拟接收推免人数 80
备注说明 拟招收博士研究生123人(其中包括: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拟招收80人,生物与医药工程博士拟招收5人), 另与国家纳米中心联合培养名额单列。
其中直博生和本校硕博连读生占75%左右, 其余采用“申请-考核制”招生。
本学院除生物与医药工程博士的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其他专业的学习方式均为全日制。
招生专业:数据科学(数学)(0701J3)
计划招生数:   拟接收推免人数:  
备注: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专业院校排名

0701 数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76 所,本次参评69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82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246 复旦大学 A+
3 10422 山东大学 A+
4 10003 清华大学 A
5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A
6 10055 南开大学 A
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8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9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10 10183 吉林大学 A-
11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12 10247 同济大学 A-
13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A-
14 10284 南京大学 A-
15 10335 浙江大学 A-
16 10486 武汉大学 A-
17 10558 中山大学 A-
18 10610 四川大学 A-
19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B+
20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21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22 10280 上海大学 B+
23 10285 苏州大学 B+
24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25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B+
26 10384 厦门大学 B+
27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8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B+
29 10530 湘潭大学 B+
30 10532 湖南大学 B+
31 10533 中南大学 B+
32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33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34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B+
35 10611 重庆大学 B+
36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37 10730 兰州大学 B+
38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B+
39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B
40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41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B
42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43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44 10357 安徽大学 B
45 10386 福州大学 B
46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
47 10459 郑州大学 B
48 10635 西南大学 B
49 10673 云南大学 B
50 10697 西北大学 B
51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52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53 10755 新疆大学 B
54 11078 广州大学 B
55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B-
56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57 10108 山西大学 B-
58 10126 内蒙古大学 B-
59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60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61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62 103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B-
63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B-
64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65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B-
66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67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B-
68 10512 湖北大学 B-
69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B-
70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B-
71 10657 贵州大学 B-
72 11117 扬州大学 B-
73 11646 宁波大学 B-
74 10009 北方工业大学 C+
75 10145 东北大学 C+
76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77 10255 东华大学 C+
78 10299 江苏大学 C+
79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80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C+
81 10351 温州大学 C+
82 10403 南昌大学 C+
83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84 10475 河南大学 C+
85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C+
86 10559 暨南大学 C+
87 10560 汕头大学 C+
88 10593 广西大学 C+
89 10663 贵州师范大学 C+
90 10749 宁夏大学 C+
91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C+
92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C
93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C
94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95 10110 中北大学 C
96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97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C
98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C
99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C
100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101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C
102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C
103 10536 长沙理工大学 C
104 1059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C
105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C
106 10616 成都理工大学 C
107 10681 云南师范大学 C
108 11066 烟台大学 C
109 90006 解放军理工大学 C
110 10078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C-
111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C-
112 10140 辽宁大学 C-
113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C-
114 10167 渤海大学 C-
115 10212 黑龙江大学 C-
116 10294 河海大学 C-
117 10390 集美大学 C-
118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C-
119 10477 信阳师范学院 C-
120 10513 湖北师范大学 C-
121 10608 广西民族大学 C-
122 10615 西南石油大学 C-
123 10638 西华师范大学 C-
124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125 11065 青岛大学 C-
126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C-
127 10059 中国民航大学 C-
128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C-
129 10075 河北大学 C-

数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教材方面:
①《高等数学》(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第6版同济大学数学系
②《工程数学线性代数》(第五版)同济大学数学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浙大第4版盛骤
(二)教材辅导书:
①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习题全解指南(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工程数学线性代数(第五版)同济大学数学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辅导书
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浙大第4版盛骤
辅导书
(三)复习用书
①李永乐:《2014年数学复习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李永乐:《2014数学历年试题解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②李永乐:《基础660》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③2014教育部考试中心的《考试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④2014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大纲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⑤李永乐、李正元:《超越135分》和《最后五套卷》
 
数学考研参考书:
下面,本文先从当前的考纲入手,来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和指导。事实上,数学科目(学硕)的考试,在考试内容和分值分配上,可作如下分类:
卷种  考试内容 数学(一) 数学(二) 数学(三)
高等数学  (微积分) 82(分) 116(分) 82(分)
线性代数 34(分) 34(分) 34(分)
概率论与  数理统计 34(分) —— 34(分)
总分 150(分) 150(分) 150(分)
  由上述表格不难看出,无论是哪类数学,高等数学都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其次是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其中,对于相应科目参考书的选择,可参见以下表格:
  数学(一) 数学(二) 数学(三)
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第六版(上下两册),同济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线性代数 《工程数学—线性代数》第五版,同济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四版,浙江大学 盛骤、谢千式、潘承毅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学专业研究生就业: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选教授在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开学典礼上寄语大学生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软件人才,需要有扎实的数学功底,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来自于深厚扎实的数学功底。可见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从事其他相关专业的基础。随着科技事业的发展和普及,数学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数学专业知识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随着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和教师聘任制的全面推行,普通中学师资的来源正在打破行业地域界线。由师范院校培养输出教师的传统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综合院校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有着德天独厚的学科资源优势。报考综合院校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不仅有利于未来择业,也有利于个人发展成才。
家教业的逐渐兴起,也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生提供了一条重要的就业渠道。由于数学家教对专业知识和教学辅导艺术的要求比较高,家长不易操作或无暇顾及,于是聘请数学家教已成为许多家庭的必然选择。在未来5~8年以后,数学家教将会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而广受欢迎。把家教作为一种职业,也必定会大有文章可做。
数学与应用数学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和上升的平台,是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联系最为紧密的专业之一。该专业属于基础型专业,就业面较宽,不过考研仍然是该专业毕业生的首选。在日常生活中,从天气预报到股票涨落,到处充斥着数学的描述和分析方法。北京市需求毕业生人数最多的十大专业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需求量位居前列。可见,数学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就业前景看好。而且可以预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市场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其就业前景比较广阔。
另外,金融数学家已经是华尔街最抢手的人才之一。在保险公司中地位和收入最高的,可能就是总精算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和纽约大学等著名学府,都已经设立了金融数学相关的学位或专业证书教育。尽管如此,在美国很吃香的保险精算师,很多都是数学专业出身。美国花旗银行副主席保尔·柯斯林也曾说过说:一个从事银行业务而不懂数学的人,无非只能做些无关紧要的小事。除了保险精算师以外,由于经济学也引入了数学建模,因此懂经济原理的数学人才也被用人单位广泛接纳,还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化工制药、通讯工程、建筑设计等,都离不开相关的数学专业知识。
由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联系紧密,以它为依托的相近专业可供选择的比较多,因而报考该专业较之其他专业回旋余地大,重新择业改行也容易得多,有利于将来更好的就业。
通过以上了解,我们可以看到数学专业在未来就业市场上确实有很大的优势,我们选择了数学专业,就要有进一步深造的计划,先打好了本科阶段的数学基础,再从其他方向寻求发展,就会更容易突破。
数学考试科目
政治,英语,数学分析,高等数学,这四个一般是初试必考的。至于复试就每个学校都不太一致了,不过一般都是考微分方程与复变函数。

数学专业研究生分好几个方向,有应用数学、计算数学以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一般数分高代是基础一定会考,有的学校是两门专业课就是数分与高代,也有的学校是数分高代合并算一门专业课,然后再考其他一门专业课,例如概率论方向有可能会考概率或统计学。

数学参考书目
1、教材比较推荐的有:

  高数教材:《高等数学》——同济版;

  线代教材:《线性代数》——同济版、清华版;

  概率教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江大学盛骤版

  2、复习全书推荐的有:

  《数学复习全书》——李永乐;

  《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李永乐;

  《高数18讲》——张宇

  3、真题、习题类推荐的依次有:

  《数学历年真题解析》——李永乐;

  《数学基础过关660题》——李永乐;

  《全真模拟经典400题》——李永乐;

  《接力题典1800题》——汤家凤

数学考研方向
以复旦大学为例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学习方式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18 数学科学学院   93   本院系拟招收学术学位推免生32人, 拟招收专业学位推免生51人。实际招生数视生源情况调整。
025100 金融(专业学位)   35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34人。
01金融工程与管理
02风险管理与保险精算
13随机金融与风险分析
14金融衍生品的定价与计算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3数学三;④431金融学综合
025200 应用统计(专业学位)   18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17人。
01高维数据分析
02散乱数据拟合
03统计计算方法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3数学三;④432统计学
070101 基础数学(学术学位)   14   分析包括数学分析60%及常微分方程20%、复变函数20%、实变函数20%,其中后三部分任选两部分;代数与几何包括高等代数70%及抽象代数(群、环、域)30%、微分几何30%,其中后两部分任选一部分。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11人。
01微分几何
02数学物理
03偏微分方程
04泛函分析
05代数学
06代数几何
07复变函数论
08动力系统
09数论
10拓扑学
11调和分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9分析;④835代数与几何
070102 计算数学(学术学位)   6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5人。
01数值线性代数
02新型算法
03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04并行算法
05数学物理反问题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9分析;④835代数与几何
0701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术学位)   3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2人。
01随机过程
02随机分析及其应用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9分析;④835代数与几何
070104 应用数学(学术学位)   12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10人。
01计算几何
02应用偏微分方程
03工业应用数学
04神经网络的数学方法与应用
05非线性科学
06精算学
07计算系统生物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41法语;③719分析;④835代数与几何
070105 运筹学与控制论(学术学位)   5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4人。
01最优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02随机控制理论与数学金融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9分析;④835代数与几何


数学就业前景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就业前景很好,毕业生主要在教育类企业、金融类企业从事数学教师、数学教研、教学产品研发、精算师、证券分析、金融研究等。
就业前景

应用数学专业属于基础专业,是其他相关专业的“母专业”。无论是进行科研数据分析、软件开发、三维动画制作还是从事金融保险,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化工制药、通讯工程、建筑设计等,都离不开相关的数学专业知识,数学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数学专业知识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由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联系紧密,以它为依托的相近专业可供选择的比较多,因而报考该专业较之其他专业回旋余地大,重新择业改行也容易得多,有利于将来更好的就业。

家教业的逐渐兴起,也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生提供了一条重要的就业渠道。由于数学家教对专业知识和教学辅导艺术的要求比较高,家长不易操作或无暇顾及,于是聘请数学家教已成为许多家庭的必然选择。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到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其他单位的教学、科研技术和技术管理工作。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西北民族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北民族大学报录比、西北民族大学考研群、西北民族大学学姐微信、西北民族大学考研真题、西北民族大学专业目录、西北民族大学排名、西北民族大学保研、西北民族大学公众号、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北民族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北民族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西北民族大学数学考研 推荐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西北民族大学数学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购买指南 发货信息 关于我们 - 研究生兼职库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