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林业大学考研网

西南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考研

西南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考研

相关专业

西南林业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西南林业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因为西南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西南林业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请各位准备报考西南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考研的同学注意: 西南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的数据。因为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西南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考研,竞争激烈,所以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西南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研究生的考研人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 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会为大家西南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考研的参考书目、考研大纲、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等联系方式。希望你考取西南林业大学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研究生,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实现自己的名校研究生梦想。

西南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考研

西南林业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090707)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Combating
 

(一)学科简介

西南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依托我校林学学科,始建于 1998 年。历经近十余年的发展,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现已形成了涵盖普通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综  合教育教学体系和以水土保持研究所为依托的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体系。本学科共有专业技术人员  21 人,其中教授 5 人,副教授 11 人,讲师 4 人,高级实验师 1 人,是一支学术梯队完善、学缘结
构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近  5    年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
科技计划重点项目、云南省科技攻关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在内的 20 余项科研项目,取得一批以干热河谷区域集水系统结构与模式研究为代表的科研成果。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拥有云南省教育  厅高校土壤侵蚀与控制重点实验室,设有土壤学实验室、土壤侵蚀实验室、室内人工降雨模拟实验  室、生态学实验室、气象学实验室、水土保持规划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总价值  800  余万元。本学科有国家林业局玉溪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元谋干热河谷水土保持实验基地、玉溪尖山河土壤  侵蚀监测站、昆明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土壤侵蚀观测站、玉溪红塔区土壤侵蚀观测站等多个野外试验  基地和观测站。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是农学门类林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下设水土流失防治、  石漠化治理、林业生态工程,土壤侵蚀  4  个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能在水利、林业、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农业等部门从事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态环境建设相关的科研、教学、规划设计、  施工管理及预防监测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目标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必须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培养德、智、体  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本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符合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的总体要求,同  时应达到:
1. 坚持立德树人的培养方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教学环节,为美丽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和实干精神的专业人才。
2. 具有扎实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领域的发展前沿动态,能较熟练的应用一门外国语进行听说读写。
3. 具有较强实验操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有一定的创新潜质,能够承担  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相关的教学、科研、规划设计、监测评价、管理等工作。

(三)培养方式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导师组集体指导的培养方式,也可与行业专家联合指
导。

 
 
 
 
 

(四)学习年限

本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 3 年。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弹性修业(学习)年限。提
前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和论文工作且符合学院的相关规定者,可申请提前答辩,但最多只能提前 1 年。因特殊情况需延长学习年限者,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和相关部门批准,可适当延期,但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为 5 年,非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为 6 年。学习年限期满,未毕业者按自动退学处理。

(五)学科(研究)方向

1. 水土流失防治
主要开展水土流失产生的机理与过程、水土流失防治的技术与方法、小流域综合治理,山地灾  害预警及控制技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控制关键技术、面源污染控制机理及关键技术、水土流  失预警及监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2. 石漠化治理
主要开展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石漠化水土过程机制、石漠化地质生物环境、石漠化植被生态  环境与石漠化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3. 林业生态工程
主要开展林业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与技术、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监测与评价、困难地区林业生  态工程构建技术、林业生态工程水文生态功能等方面的研究。
4. 土壤侵蚀
主要开展坡面土壤侵蚀过程、沟道冲刷及输沙机理、区域水土流失与环境演变、土壤侵蚀与土  地生产力、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水土流失与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土壤侵蚀防治关键技术及机理等  方面的研究。

(六)学分要求与课程、必修环节设置

本学科总学分最低要求为 28 学分,包括课程学习 23 学分和必修环节 5 学分。课程学习包括
学位课学分要求为 16 学分,选修课不低于 7 学分。必修环节设置包括开题报告(1 学分)、实践训练(2 学分)、学术交流与讨论(2 学分)三部分。

1. 课程设置

本学科课程学习的学分要求为 23 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为 17 学分,选修课不低于 6 学分,
课程学习原则上要求在入学后 1 年内完成。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
 
 
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
 
公共课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2 考试  
[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1 考试  
[3] 硕士生第一外国语 144 6 1、2 考试  

 
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专业课
[4]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理论与实践 32 2 1 考试 双语课
[5] 泥沙动力学 32 2 1 考试  
[6] 生态工程学 32 2 2 考试 精品课
[7] 森林水文学 32 2 2 考试  
 
 
 
 
 
 
 
 
 
 
选修课
 
 
 
方向选修课
[8] 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 32 2 1 考查  
[9] 土壤水动力学 32 2 1 考查  
[10] 恢复生态学 32 2 1 考查  
[11] 石漠化防治理论与实践 32 2 2 考查 案例课
[12] 边坡绿化与生态防护 32 2 2 考查  
[13] 生态学理论与实践 32 2 1 考查  
 
 
 
公共选修课
[14] 地理学前沿 32 2 2 考查  
[15] 生态监测与评价 32 2 2 考查  
[16] 生物大数据挖掘 32 2 2 考查  
[17] 多元统计分析与应用 48 3 2 考查  
[18] 3S 技术与应用 32 2 2 考查  
[19] SCI 论文写作 32 2 2 考查 全外文课
 
必修环节
[20] 开题报告   1 3    
[21] 实践训练   2      
[22] 学术交流与讨论   2      
 
要求及说明:
(1) 课程学习的目的在于加深和扩展学生在相应学科领域知识的深度和宽度,使学生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同时具备适应社会需要的发展潜力。各学科设置的课程  体系要有足够的纵深度和宽广度,并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
(2) 研究生课程学习分为学位课和选修课两部分。
①政治课和外语课由研究生院统一设课。其中政治理论课 2 门,硕士生第一外国语门,具体设课方式、授课内容及考核方式参照教育部相关文件执行;
②硕士研究生学位课中专业课要求设置合理,以使学生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  统的专门知识。
③选修课是为拓宽硕士研究生的知识领域,增加研究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和发展潜力设置的,  给研究生在选课上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并以此促进学科的交叉和研究生的个性发展。选修课只   需列出本学科开设的、或者推荐学生选修的其他课程。
(3) 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分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考查主要指课程论文、竞赛

 
 
 
 
 
及各类设计等其他形式的考核。学位课的考核要求以考试方式为主。无论考试与考查,均可结合平  时考勤、课堂小测试等综合评定给出成绩。
(4) 对于同等学力和跨学科考取的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自学补修 2~3 门本科核心课程, 如土壤侵蚀原理、林业生态工程学、水土保持工程学等,补修的本科课程不计成绩不计学分。

2. 培养环节

(1) 培养计划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两个月内,导师(组)应根据学科专业培养的要求,结合研究生的研究方向  和个人情况,指导研究生做好个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习计划和论文研究计划。课程学  习计划须在入学后两个月内完成学习的课程、学时、学分等的制定;论文研究计划须在开题报告论  证之前对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文献阅读与材料准备、论文开题、论文研究、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环  节做出具体安排。培养计划由学科负责审定,经学院负责人批准后执行,并分别在学院和研究生院  备案。
(2) 学术交流与讨论(2 学分)
学术研讨应贯穿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凡已招收研究生的学科、专业,须定期组织学  术研讨活动,每个学科点每学期举办研讨活动的次数不少于  5  次,研究生必须按要求在研讨活动上作专题报告,并且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在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省级或以上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至  少 1 次。导师负责对研究生学术交流与讨论完成情况进行评定,学科负责对研究生在参加学术研讨过程中应作专题报告次数以及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报告和讲座的次数进行过程管理和登记。该环节  考核通过后,记 2 学分。
(3) 开题报告(1 学分)
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应在导师指导下,在查阅文献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入学后第 3  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为: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和发展情  况及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及创新性;为完成课题已  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开题报告书应  首先获导师认可通过,并在举行开题报告会的前一周送交考核小组成员审阅后方可参加开题。开题  报告应由考核小组进行论证,论证通过者记  1    学分。开题报告通过者,以书面形式交至所在学院审
批后备案。开题报告未通过者,在一定时间内(两次开题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  3    个月)重新开题,2
次不能通过者,则学籍自动顺延一年;顺延期满仍未重新开题或 3 次开题未通过者,按退学处理。具体要求按《西南林业大学关于学术型研究生开题报告的规定(修订)》执行。
(4) 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的中期考核要求入学后第 4 学期内,由所在学院统一安排,各相关负责人组织和实施。审查小组应对其思想品德、课程学习和科研能力三方面进行全面考查,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预  警和分流,最后由研究生院审核、备案。
具体要求按《西南林业大学关于学术型研究生中期考核的规定(修订)》执行。

 
 
 
 
 
(5) 实践训练(2 学分)
硕士研究生要求在入学后两年内,在导师指导下根据研究方向及论文选题进行实践训练。硕士  研究生实践训练主要包括科研实践、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形式。每学年实践结束,  研究生须提交一份书面的科研进展报告或实践报告,经导师考核认定合格后,计  2  学分。报告内容包括阅读文献的情况及心得、参加学术报告的次数及体会、室内实验和外业调查观测的时间和工作  量、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的情况、参与本科教学活动的内容和频次等。
(6) 形势与政策教育
研究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除将其相关内容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之中外,主要采  取专题报告的形式进行,与贯穿培养过程的前沿讲座相结合。一年级研究生每学期参加专题讲座不  少于 4 次,上交作业不少于 2 次。该课程每学期考核成绩由听课考勤和作业成绩构成并纳入研究生必修环节,总成绩为各学期考核平均成绩,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负责统计并录入成  绩。成绩合格者,视为通过该环节。
具体要求按《西南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形势与政策课程管理办法》执行。

(七)学位论文或毕业论文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要能够体现研究生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定的科  学问题或实际应用问题,对所研究的课题或实际项目应当有新的见解,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从  事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硕士研究生应按《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撰写学  位论文,经导师审阅同意后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硕士研究生完成本学科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完成学位论文,达到学位论文要  求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且达到《西南林业大学关于学术型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  暂行规定》的规定和和成果要求,可授予农学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完成本学科培养方案规定的课  程学习及必修环节,但未达到学位申请要求,可提交毕业论文,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准予毕业。

(八)其他要求

其他按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学位类型

学位论文按照西南林业大学有关规定组织送审和答辩,经答辩委员会审查通过,并经学校学位  评定委员会讨论批准后,可授予农学硕士学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090707]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南林业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非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生态与环境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9]农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林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5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8)水土保持原理
④(809)水土保持工程学(含林业生态工程学)
备  注: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090707]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南林业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生态与环境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9]农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林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14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8)水土保持原理
④(809)水土保持工程学(含林业生态工程学)
备  注: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西南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依托我校林学学科,始建于1998年。历经近十余年的发展,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现已形成了涵盖普通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综合教育教学体系和以水土保持研究所为依托的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体系。本学科共有专业技术人员2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1人,讲师4人,高级实验师1人,是一支学术梯队完善、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近5年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云南省科技攻关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在内的20余项科研项目,取得一批以干热河谷区域集水系统结构与模式研究为代表的科研成果。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拥有云南省教育厅高校土壤侵蚀与控制重点实验室,设有土壤学实验室、土壤侵蚀实验室、室内人工降雨模拟实验室、生态学实验室、气象学实验室、水土保持规划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总价值800余万元。本学科有国家林业局玉溪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元谋干热河谷水土保持实验基地、玉溪尖山河土壤侵蚀监测站、昆明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土壤侵蚀观测站、玉溪红塔区土壤侵蚀观测站等多个野外试验基地和观测站。目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为教育部一类特色专业和云南省重点建设专业,拥有云南省高等院校教学团队,云南省高等院校水土保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是农学门类林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下设土壤侵蚀、生态修复、水土流失防治、面源污染控制和石漠化治理5个研究方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研究生能在水利、林业、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农业等部门从事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态环境建设相关的科研、教学、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及预防监测等方面的工作。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090707]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南林业大学
招生年份:2018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生态与水土保持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9]农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林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12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③708 土壤学④809 水
土保持工程学(含林业生态工
程学)
备  注: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090707]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南林业大学
招生年份:2018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生态与水土保持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9]农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林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2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708 水土保持原理④809 水土保持工程学(含林业生态工程学)
备  注: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专业代码:090707     门类/类别:农学     学科/类别:林学
 

专业点分布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河北农业大学 山西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湖北民族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西南大学 四川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贵州大学 西南林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青海大学
 

专业大学排名

0907 林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8 所,本次参评1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3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2 北京林业大学 A+
2 10298 南京林业大学 A+
3 1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
4 10225 东北林业大学 B+
5 10341 浙江农林大学 B+
6 10389 福建农林大学 B+
7 10538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B
8 10626 四川农业大学 B
9 10677 西南林业大学 B
10 10086 河北农业大学 B-
11 10410 江西农业大学 B-
12 10434 山东农业大学 B-
13 10129 内蒙古农业大学 C+
14 10201 北华大学 C+
15 10564 华南农业大学 C+
16 10364 安徽农业大学 C
17 10466 河南农业大学 C
18 10657 贵州大学 C
19 10157 沈阳农业大学 C-
20 10504 华中农业大学 C-
21 10733 甘肃农业大学 C-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0907 林学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8 所,本次参评1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3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2 北京林业大学 A+
2 10298 南京林业大学 A+
3 1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
4 10225 东北林业大学 B+
5 10341 浙江农林大学 B+
6 10389 福建农林大学 B+
7 10538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B
8 10626 四川农业大学 B
9 10677 西南林业大学 B
10 10086 河北农业大学 B-
11 10410 江西农业大学 B-
12 10434 山东农业大学 B-
13 10129 内蒙古农业大学 C+
14 10201 北华大学 C+
15 10564 华南农业大学 C+
16 10364 安徽农业大学 C
17 10466 河南农业大学 C
18 10657 贵州大学 C
19 10157 沈阳农业大学 C-
20 10504 华中农业大学 C-
21 10733 甘肃农业大学 C-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07年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全国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北京林业大学 A+ 3 中国农业大学 A 5 东北林业大学 A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 4 南京林业大学 A      
 
B+等(14个): 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西南林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山东建筑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B等(13个): 青岛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浙江林学院、长江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苏州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农学院、吉林农业大学
 
 
C等(9个):名单略
 
    2015-2016年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全国排名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北京林业大学 5★ 39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 39
3 东北林业大学 4★ 39
4 内蒙古农业大学 4★ 39
5 甘肃农业大学 4★ 39
6 南京林业大学 4★ 39
7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4★ 39
8 四川农业大学 3★ 39
9 福建农林大学 3★ 39
10 江西农业大学 3★ 39
11 北京师范大学 3★ 39
12 陕西师范大学 3★ 39
13 山东农业大学 3★ 39
14 福建师范大学 3★ 39
15 西南大学 3★ 39
16 华中农业大学 3★ 39
17 西安理工大学 3★ 39
18 沈阳农业大学 3★ 39
19 西南林业大学 3★ 39
20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 39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研究生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4 数学(农)
④834水文学
(各个招生单位考试科目略有不同,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考研参考书:
科目名称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763计量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导论》 杰弗里.M.伍德里奇 著,费剑平 译校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852土壤学 《土壤地理学(第三版)》 李天杰等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23水土保持学 《水土保持学》 王礼先 中国林业出版社
975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第三版)》 武光和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土壤地理学(第三版)》 李天杰等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研究生就业:
工资待遇
截止到 2013年12月24日,43086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 4334 元,其中10年以上工资1000元,0-2年工资3752元,应届毕业生工资3941元,3-5年工资4538元,6-7年工资7193元,8-10年工资7919元。
城市就业指数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乌鲁木齐。薪酬最高的地区是温州。
就业岗位比较多的城市有:乌鲁木齐[2个]、呼和浩特[2个]、大连[2个]、重庆[2个]、北京[1个]、厦门[1个]、宁波[1个]、武汉[1个]、海南[1个]、海口[1个]等。
就业薪酬比较高的城市有:温州[5665元]、惠州[5427元]、北京[5321元]、厦门[5184元]、上海[5057元]、烟台[5000元]、株洲[4999元]、潍坊[4642元]、杭州[4621元]、南京[4607元]、天津[4590元]等。
同类专业排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农学类中的森林生产类,其中森林生产类共3个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在森林生产类专业中排名第3,在整个农学大类中排名第17位。
在森林生产类专业中,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有:园林,农业资源与环境,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动物医学,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烟草,植物保护,林学等。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西南林业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南林业大学报录比、西南林业大学考研群、西南林业大学学姐微信、西南林业大学考研真题、西南林业大学专业目录、西南林业大学排名、西南林业大学保研、西南林业大学公众号、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南林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南林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西南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考研 推荐

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西南林业大学考研网由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西南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购买指南 发货信息 关于我们 - 研究生兼职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