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考试科目和考研参考书目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中南大学考研分数线、中南大学报录比、中南大学考研群、中南大学学姐微信、中南大学考研真题、中南大学专业目录、中南大学排名、中南大学保研、中南大学公众号、中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南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中南大学959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资料 ¥158 ¥240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教材,也叫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参考书、指定书目等等,是考验专业课复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料。考研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考试项目,参考书目由报考院校的研究生院制定,考试内容基本上围绕着参考书目展开,而绝大多数专业课都是由院校自行出题,因而就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定性。另外将参考书目与真题结合使用可以分析出出题人的风格和倾向,反复研究之后考生完全可以自行划出重点内容和必考内容。许多考生不重视院系公布的参考书目而把全部精力放在笔记和其他参考资料上,不按照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指定的书目进行复习,那么即使复习的再好,实力再强,也很有可能会在专业课上栽跟头。【手机访问

Add 中南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大纲的时候需要对该专业以及该学校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的考研大纲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考研大纲是由各院校的研究生院制定并公布的,包括考试的内容、参考书目、研究方向等等内容,直接决定了考生在复习期间的主要内容和侧重点。通过对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参考书目进行分析可以大致了解该专业的考研试题设置方向,考生应当认真阅读考试大纲中公布的考试科目,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有针对性得进行复习,防止出现事倍功半的无用劳动。考生也可以对开设该专业的不同院校考试大纲进行横向比较,对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许多考生在备考期间不重视考试大纲的内容,往往会将许多重要的信息遗漏或是导致复习的方向出现偏差,这都是不应该出现的失误以及错误。考研派的小编提醒各位考研的小伙伴们一定要重视考研大纲的内容哦。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3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门类类别 (08)工学 学科类别: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02)材料学
考试方式 跨专业: 招生人数:专业:40(不含推免)
招生单位 中南大学 指导老师 :不区分指导教师 学习方式 :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 (963)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院校备注
考试范围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3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门类类别 (08)工学 学科类别: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04)先进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
考试方式 跨专业: 招生人数:专业:40(不含推免)
招生单位 中南大学 指导老师 :不区分指导教师 学习方式 :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 (963)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院校备注
考试范围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3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门类类别 (08)工学 学科类别: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01)材料物理与化学
考试方式 跨专业: 招生人数:专业:40(不含推免)
招生单位 中南大学 指导老师 :不区分指导教师 学习方式 :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 (963)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院校备注
考试范围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3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门类类别 (08)工学 学科类别: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03)材料加工工程
考试方式 跨专业: 招生人数:专业:40(不含推免)
招生单位 中南大学 指导老师 :不区分指导教师 学习方式 :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 (963)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院校备注
考试范围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3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门类类别 (08)工学 学科类别: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05)新能源及电子信息纳米材料
考试方式 跨专业: 招生人数:专业:40(不含推免)
招生单位 中南大学 指导老师 :不区分指导教师 学习方式 :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 (963)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院校备注
考试范围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33)粉末冶金研究院 专业: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门类类别 (08)工学 学科类别: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05)粉末冶金
考试方式 跨专业: 招生人数:专业:43(不含推免)
招生单位 中南大学 指导老师 :不区分指导教师 学习方式 :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 (959)材料科学基础
院校备注
考试范围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33)粉末冶金研究院 专业: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门类类别 (08)工学 学科类别: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05)粉末冶金
考试方式 跨专业: 招生人数:专业:43(不含推免)
招生单位 中南大学 指导老师 :不区分指导教师 学习方式 :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 (964)粉末冶金
院校备注
考试范围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3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门类类别 (08)工学 学科类别: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06)计算材料科学与虚拟工程
考试方式 跨专业: 招生人数:专业:40(不含推免)
招生单位 中南大学 指导老师 :不区分指导教师 学习方式 :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 (963)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院校备注
考试范围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33)粉末冶金研究院 专业: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门类类别 (08)工学 学科类别: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01)材料物理与化学
考试方式 跨专业: 招生人数:专业:43(不含推免)
招生单位 中南大学 指导老师 :不区分指导教师 学习方式 :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 (959)材料科学基础
院校备注
考试范围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33)粉末冶金研究院 专业: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门类类别 (08)工学 学科类别: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01)材料物理与化学
考试方式 跨专业: 招生人数:专业:43(不含推免)
招生单位 中南大学 指导老师 :不区分指导教师 学习方式 :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 (964)粉末冶金
院校备注
考试范围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33)粉末冶金研究院 专业: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门类类别 (08)工学 学科类别: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03)材料加工工程
考试方式 跨专业: 招生人数:专业:43(不含推免)
招生单位 中南大学 指导老师 :不区分指导教师 学习方式 :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 (959)材料科学基础
院校备注
考试范围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33)粉末冶金研究院 专业: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门类类别 (08)工学 学科类别: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03)材料加工工程
考试方式 跨专业: 招生人数:专业:43(不含推免)
招生单位 中南大学 指导老师 :不区分指导教师 学习方式 :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 (964)粉末冶金
院校备注
考试范围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33)粉末冶金研究院 专业: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门类类别 (08)工学 学科类别: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02)材料学
考试方式 跨专业: 招生人数:专业:43(不含推免)
招生单位 中南大学 指导老师 :不区分指导教师 学习方式 :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 (959)材料科学基础
院校备注
考试范围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33)粉末冶金研究院 专业: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门类类别 (08)工学 学科类别: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02)材料学
考试方式 跨专业: 招生人数:专业:43(不含推免)
招生单位 中南大学 指导老师 :不区分指导教师 学习方式 :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 (964)粉末冶金
院校备注
考试范围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33)粉末冶金研究院 专业: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门类类别 (08)工学 学科类别: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04)复合材料
考试方式 跨专业: 招生人数:专业:43(不含推免)
招生单位 中南大学 指导老师 :不区分指导教师 学习方式 :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 (959)材料科学基础
院校备注
考试范围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33)粉末冶金研究院 专业: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门类类别 (08)工学 学科类别: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04)复合材料
考试方式 跨专业: 招生人数:专业:43(不含推免)
招生单位 中南大学 指导老师 :不区分指导教师 学习方式 :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 (964)粉末冶金
院校备注
考试范围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38)轻合金研究院 专业: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门类类别 (08)工学 学科类别: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01)轻合金材料设计与制备
考试方式 跨专业: 招生人数:专业:3(不含推免)
招生单位 中南大学 指导老师 :不区分指导教师 学习方式 :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 (959)材料科学基础
院校备注
考试范围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38)轻合金研究院 专业: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门类类别 (08)工学 学科类别: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01)轻合金材料设计与制备
考试方式 跨专业: 招生人数:专业:3(不含推免)
招生单位 中南大学 指导老师 :不区分指导教师 学习方式 :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 (963)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院校备注
考试范围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56)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专业: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门类类别 (08)工学 学科类别: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01)材料学
考试方式 跨专业: 招生人数:专业:5(不含推免)
招生单位 中南大学 指导老师 :不区分指导教师 学习方式 :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 (939)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院校备注
考试范围
中南大学

在购买参考书时应当注意公布的参考书的年份和版本,如果版本过旧找不到原书,使用新版本也是可以的,但是应当注意将旧版本与新版本不同的内容进行补充。考研派的考研频道内含有大量优质的课堂讲义资源,欢迎考生前去查询和购买。
需要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参考书目详细信息的同学,可以点击右侧的联系学姐,考研派的学姐回为你做最专业的解答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分数线
中南大学坐落于美丽的城市长沙,是一所中央管制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最早办校的学校之一,是著名的西医高等学府,为国家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工学,医学等在各个专业的泰斗级人物,是大学生求学考研的好去所下面是关于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院联系电话,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成功,加油,考研人!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院联系电话:

学院/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联系人:邓小铁
 
 
联系电话(长沙区号0731):88836276
 
 
所在校区:校本部
 
 
邮政编码:410083
 
 

本单位需要招收少量校内调剂生(即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接收校内调剂的专业代码及名称为:[080200]机械工程、[085201]机械工程、[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085204]材料工程。
  申请调剂复试的基本要求为:
  (1)第一志愿报考我校[037]机电工程学院、[03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033]粉末冶金研究院并已达到我校复试分数线;
  (2)参加原报考单位复试,且复试笔试分数达到原报考学院对应专业合格线;
  (3)申请调剂到轻合金研究院的学生,只须参加轻合金研究院的面试,其复试笔试成绩可带入轻合金研究院。(面试时间另行通知)
  请符合上述条件并自愿调剂复试的考生于3月23日下午4:00之前向本单位提出纸质书面申请(详见附件),本单位对申请人进行初审,根据我院第一次复试情况,最终确定各专业([080200]机械工程、[085201]机械工程、[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085204]材料工程)调剂名额,分专业和学位类型,按照初试和复试笔试成绩综合排名,1:1.5差额确定参加调剂复试名单,将初审合格名单提交校研招办,经校研招办复审同意后安排调剂复试。
  每名考生只能申请一个调剂复试专业。调剂考生经本单位复试合格确定拟录取后,不得再申请调剂其他二级招生单位,也不再变更拟录取专业。本单位调剂录取的考生根据复试情况统筹确定享受国家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或学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联系人:肖老师,xiaozb@csu.edu.cn,0731-88877856,校本部轻合金研究院(老机电楼)一楼中心办公室。
轻合金研究院
2017-03-16
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5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中南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轻合金研究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 轻合金材料设计与制备
仅招全日制研究生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④959 材料科学基础或 963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备  注: 按一级学科招生
038 轻合金研究院全日制拟招人数: 50
根据教育部及学校有关文件精神,为了全面衡量考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保证录取质量,对初试成绩符合我校复试分数线的考生进行差额复试、择优录取,现就有关复试及拟录取工作安排如下:

  一、院复试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梁叔全

  副组长:王德志  刘立斌

  成  员:李  周  胡小清  徐国富  陈志永  冯  艳  刘华山

  江  勇  邓运来  艾延龄  刘志义  刘楚明  潘安强

  李衡峰  李劲风  李慧中  邓小铁  周  恒  张红媛

  蔡圳阳

  监督巡视组:陈志永

  组员:梁叔全、王德志、胡小清

  二、各学科预计招生人数

  各专业方向录取名额及奖学金等级分配指标见表1。
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复试总人数276人,其中全日制报考人数275人,非全日制报考人数1人;
录取全日制人数170人:其中学术型计划85人,专业型计划85人,一等奖学金161人,二等奖学金8人,一等助学金37人,二等助学金132人,单考考生不享受奖助学金;全日制录取的考生不转档案和工资关系者不享受奖助学金;专业型计划有4名同学与广州有色院联合培养。
2017年各专业方向硕士招生报名情况
  报考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工程
全日制报名情况 报考方向名称 材物化 材料学 加工 无机非 纳米能源 计算虚拟 材料工程
推免人数:37 15 13 8   1    
综合+(单考及少数民族)报考人数:74 21+1(单) 23+1(少) 24 1 2   1
普通报考人数:164 25 62 54 2 11 1 9
合计人数:275 62 99 86 3 14 1 10
非全日制报名情况 合计人数:1 1
  指导老师人数:91 36 33 22        
2017年各专业方向招生指标分配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学 材料加工工程 无机非 纳米能源 计算虚拟 材料工程
全日制 学术型录取人数:85 15+推(纳)1+综16 13+综16 8+综16        
专业型录取人数:85 综8+单1+广1+普16 综7+少1+广1+普18 综8+广1+普17       1+4+广1
录取合计总人数:170 58 56 50       6
二等奖学金分配:8人 2 2 2       2
非全日制 专业型录取人数:60 19 18 18       1+4
说明:非全日制指标为指导性,可根据导师及学生意向调整。
  ①非全日制研究生,可转户口和档案,但不论是否转户口和档案到学校,均须自行解决住宿,学校不安排住宿;不享受国家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学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是否享受导师奖学金及各类校级奖励金,将由导师及二级单位根据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校表现与业绩等具体情况确定;执行与全日制研究生相同的培养质量标准,达到毕业要求时,发放毕业证书(唯一区别: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证书中会标注“非全日制”)和与全日制学生相同的学位证书,非全日研究生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与全日制学生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就业时可发派遣证。

  ②所有考生(包括推免及综合选拔的考生)都必须参加心理素质测试,由学院统一组织安排,未按时参加心理测试的考生一律不予复试和录取。

  ③除推免生,其他参加复试考生均须缴纳复试费,标准120元/人,请于 3月16日至3月18日通过“中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管理信息系统”考生入 http://yjszsgl.csu.edu.cn/ksxt进行网上支付复试费。

  ④根据学校文件精神,所有推免生不再参加复试,但必须确定指导教师,录取专业名称及代码必须与国家推免系统中一致,不得调剂到其他专业方向;如有放弃要求,考生于3月18日前向学院提交书面报告,院系负责人签字盖公章交研招办。

  ⑤综合选拨考生原则上不淘汰,参加专业课复试笔试,外语能力测试和综合素质及能力测试以原综合测评分计算。以复试总分排名确定学位类别(学术型或专业型),并在报考的专业方向内确定指导教师。

  ④ 由于其他学科方向学生太少,复试时只设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工程复试小组,除根据国家政策材料工程单独复试外,报考其他专业方向的学生,需选择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或材料加工工程参与复试与录取。普通考生请仔细阅读“复试工作方案”表1内容,在报到时须重新选择学科方向,以公示重新选择的专业学科方向参加各学科综合素质及能力测试。

  ⑤专业课笔试和外语能力测试由学院统一组织,综合素质及能力测试由各二级学科方向复试小组分别组织进行。

  三、复试时间、地点、内容

  请于3月18日8:00-12:00 到中南大学(校本部)化学楼202#报到,出具交费证明及个人资料,普通考生在报到时需重新选择专业学科方向。请各位考生关注学院复试公告。

  复试时间:

  2017年3月18日 16:00-18:00  专业课笔试(全院统一)

  2017年3月19日 8:30开始,  外语能力测试(全院统一)

  2017年3月19日 8:30开始,  综合素质及能力测试(分专业方向)

  2017年3月20日 8:30开始,  心理素质测试(全院统一)

  心理素质测试集合地点:中南大学校本部材料学院特冶楼前坪

  专业笔试地点、考生名单及座位号报到时见学院公告通知。

  外语能力测试、综合素质及能力测试侯考区:中南大学校本部特冶楼204#(材料学)、209#(材料加工)、211#(材料物理与化学)、202#(材料工程)

  外语能力测试小组(分三组):

  (1)普通考生1组

  组长:李赛毅

  成员:李云平、胡涛(兼秘书)

  面试地点:中南大学校本部特冶楼228#

  (2)普通考生2组

  组长:李明

  成员:赵明纯、章立钢(兼秘书)

  面试地点:中南大学校本部特冶楼229#

  (3)普通考生3组

  组长:汪冰峰

  成员:刘军、柏松(兼秘书)

  面试地点:中南大学校本部特冶楼214#

  各学科专业综合素质及能力测试小组(分四组):

  (1)材料物理与化学方向

  组长: 潘安强、李衡峰

  组员:潘清林、姜锋、李志成、刘小鹤、艾延龄(兼秘书)、刘骏

  面试地点:中南大学校本部特冶楼215#

  (2)材料学方向

  组长:李劲风

  组员:冯艳、余琨、余志明、刘华山、刘会群、卢安贤、周宏明、蔡圳阳(兼秘书)

  面试地点:中南大学校本部特冶楼205#

  (3)材料加工工程方向

  组长:李慧中

  组员:王孟君、唐建国、林高用、刘楚明、陈明安、梁霄鹏(兼秘书)、宋芳

  面试地点:中南大学校本部特冶楼207#

  (4)材料工程专业

  组长: 徐国富

  组员:张鸿、黄继武、孙巧珍、刘胜胆(兼秘书)、郭毅

  面试地点:中南大学校本部特冶楼201#

  四、复试对象及复试资格审查

  *注:凡未进行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未通过的考生一律不予复试和录取。

  1、复试对象为初试成绩符合我校复试分数线的统考考生;

  2、参加复试的考生请务必带上下列材料:

  ①初试时的准考证(核对照片);

  ②本人有效二代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核对照片、证件号码);

  ③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应届生带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核对学历证书或学位证书编号,或注册学号)及学历或学籍认证报告(复印件和原件);

  ④考生自述(包括思想政治表现、外语水平、业务和科研能力、研究计划等);

  ⑤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加盖档案单位公章);

  ⑥网上交纳复试费证明;

  3、推荐免试生需要进行资格复审,通过者方可被录取,未通过者,取消录取资格,资格复审的主要内容是:①须完成本科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及实践环节(含毕业论文或实习)的学分要求;②自取得推免资格至毕业之日没有受过刑事、行政、纪律处分等情况。

  五、复试内容、形式及规则

  1、复试内容

  复试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专业课笔试、外语能力测试、综合素质及能力测试。

  ①专业课笔试:内容涵盖所在学科对应的本科专业基础课。

  ②外语能力测试:主要针对公共外语和专业外语的听说、阅读能力的测试。

  ③综合素质及能力测试:主要考查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创新精神和能力,本专业的发展潜力以及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运用本学科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考察考生在本专业发展潜力及科研和社会工作能力、事业心、责任感、协作性、举止礼仪、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心理健康情况等。

  2、复试形式及规则

  ①专业课笔试。考试时间为2小时,满分300分。专业课笔试成绩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②外语能力测试。采用阅读、听说和口语交流的形式,满分100分。英语面试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③综合素质及能力测试。采用面试形式,满分100分。综合面试成绩不及格不予录取。

  ④不参加心理素质测试者一律不予录取;

  ⑤专业课笔试由学院统一出题,统一阅卷。外语能力测试由学院统一进行,综合素质及能力测试由各学科专业进行;对每位考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现场独立给分、记录。

  ⑥录取办法:材料学院分学科方向与专业招生,全日制根据考生复试总成绩排名和学科方向与专业分配名额,由高往低依次录取,非全日制考生根据考生志愿和复试总成绩排名和研究方向分配名额,由高往低依次录取,并确定学位类别及奖学金等级。推免生、综合考核选拔考生、单考及骨干计划的考生不参与普通考生一起排名,占用全日制指标。

  ⑦复试总成绩的计算方法:

  复试总成绩=初试总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外语能力测试成绩+综合素质及能力测试成绩

  ⑧推免生自愿选择学位类别,综合选拔考生根据复试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专业笔试成绩+原综合选拔成绩)由高往低确定学位类别,普通考生根据复试总成绩由高往低录取专业型学位,并确定考生就读性质(全日制或非全日制)。推免生、综合考核选拔考生和骨干计划均享受一等奖学金,普通考生根据复试总成绩确定奖学金等级,单考生与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享受奖助学金。推免生享受一等助学金,其余考生享受二等助学金。

  六、填写复试表

  ①学生在面试前领取复试情况表并填好自己的相关信息,面试时交考官。在填写考生基本情况时,在“如全日制淘汰是否调剂到非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课程学习形式”一栏做出选择,以便学院在录取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决定非全日考生的学习形式时参考。

  ②复试小组填写“复试情况表”,复试后学院将统一公布各考生复试成绩及排名、复试结果,并对需调档的考生发放“调档函”。由学院统一返还复试表给拟录取考生,拟录取考生、导师双向选择,每名导师招收全日制考生数不能超过3名,招收非全日制考生名额不受此限制,但导师在决定招生人数时要考虑课题组的经费及实验条件与培养能力,确定导师后及时将导师已签字的复试表交化学楼202#处。

  ③确定考生录取学位类别的奖学金等级:国家决定从2015年秋季学期起,高等学校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根据湖南省物价局文件:硕士研究生收费标准:学术型8000元/生.年、专业型

  12000元/生.年。我校继续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对全日制全脱产(包括专业学位考生,人事档案等关系转入我校)享受一等奖学金(同时享受国家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和学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简称一等奖学金)标准:学术型8000元/生.年、专业型12000元/生.年;享受二等奖学金(只享受学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简称二等奖学金)标准:学术型4000元/生.年、专业型

  8000元/生.年;全日制全脱产新生均享受二等助学金6000元/生.年,优秀推免生享受一等助学金:8000元/生.年。获得奖学金的新生须按录取通知书中的规定的时间先缴纳学费,入学后学校根据录取时确定的奖学金等级发放奖学金。

  ④只有人事档案等关系转入我校的全日制考生才有可能享受奖学金及助学奖学金的待遇,否则只能申请零奖学金,非全日制考生无论人事档案是否转入我校整个培养期间都不享受奖助学金。全日制考生本次奖学金评定只对第一学年有效,录取新生进校后第二、三学年再根据学校奖学金评定细则重新评定。申请保留入学资格的考生须参与奖助学金的评定,作为入学当年该考生奖学金类型。若发现考生弄虚作假获取奖助学金,一律取消其奖助学金资格,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七、录取结果公示

  学院复试工作结束,经招生领导小组审核后,将拟录取名单在本单位网站或公告栏中公示7天。公示内容包括:考生姓名、考生编号、初试总成绩、复试的各项成绩、复试总成绩及其排名、专项计划名称、拟录取专业、拟录取学习方式、拟录取导师姓名、奖助学金等级,学院受理投诉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等信息。

  八、学院上交研究生院的材料

  3月28日前上报校研招办:

  1、201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考生拟录取名册

  2、201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考生资格复查名册涉及考生认证报告和相关证明

  3、2017年硕士研究生复试结果汇总表

  4、通过“研招系统”打印拟录取名单并加盖公章;

  5、所有考生的复试情况表(复印件)

  6、定向就业合同(单考)(考生自行交研招办)

  7、定向协议书(骨干计划考生)(考生自行交研招办)

  8、复试过程录音录像资料于5月18日前交研招办。

  九、其它

  本工作安排由学院业务办公室负责解释。

  联系电话:88836276。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学科概况
环境科学与工程为工学大门类下设的一级学科。主要运用地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医学、工程学、数学以及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其研究内容包括自然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环境污染防治、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以及系统过程控制等。它对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二、专业培养目标
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技能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领域研究方向和动态,范围涵盖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资源化、环境影响评价、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化学、环境微生物与生态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催化等。应深入了解所研究课题的现状及发展动向,能独立进行课题研究,包括文献调研、实验设计、数据采集与分析,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图形绘制、编程计算及应用软件开发。
三、就业去向
1、可以考公务员或进事业单位,进环保局或环境监测站,环评公司做环评,企业里做环保相关工作,也可以去污水站或环境公司之类的,在外企做环保技术支持和项目管理,选择做研发。
2、到高等院校或研究所从事相关的教学与研究。
四、可考证书
注册环保工程师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拟招生人数 考   试   科   目 备  注
03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51(72)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01材料物理与化学
02材料学
03材料加工工程
04先进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
05纳米新能源及电子信息材料
06计算材料科学与虚拟工程
招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963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按一级学科招生



相关参考书目查询请戳  /zhongnandaxue/cankaoshu_89273.html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963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学校名称
1 清华大学
2 北京科技大学
3 哈尔滨工业大学
4 西北工业大学
5 上海交通大学
6 武汉理工大学
7 华南理工大学
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浙江大学
10 中南大学
11 山东大学
12 华中科技大学
13 四川大学
14 天津大学
15 西安交通大学
16 北京化工大学
17 东北大学
18 东华大学
19 北京工业大学
20 北京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5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中南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粉末冶金研究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材料物理与化学
02材料学
03材料加工工程
04复合材料
05粉末冶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959材料科学基础
或964粉末冶金
备  注: 按一级学科招生
中南大学坐落于美丽的城市长沙,是一所中央管制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最早办校的学校之一,是著名的西医高等学府,为国家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工学,医学等在各个专业的泰斗级人物,是大学生求学考研的好去所,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成功,加油,考研人!

中南大学研究生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一、学科概况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属于工学门类的一级学科,它以数学、力学以及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学科为基础,是一个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其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以及工程学。主要研究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加工、性质、使用性能等要素和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并研究材料的生产过程及其技术。上世纪60年代以来,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发展推动了对物质结构、物性和材料本质的研究和了解,冶金学、金属学、陶瓷学、高分子科学等的发展推动了对材料的成分、制备、结构、性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各类材料具有相似的学科基础、学科内涵、研究方法与研究设备,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但在微观上需要对具体材料进行深入研究,而且在宏观上需要对各类材料进行全面了解和研究,在此背景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逐步形成并迅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和丰富,充实了人们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推动和促进了众多工程学科的进步。

  中南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我国有色金属与粉末冶金领域以及军工新材料重要的科研与人才培养基地,1954年开始办学,1982年首批获得硕士、博士授予权,1992年获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1997年首批获得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2007年被教育部评定为一级重点学科,本一级学科所属的3个二级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均为国家重点学科。依托本学科建立了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粉末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轻质高强结构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科基地面积达400余亩,总资产达3亿余元,一次可容纳400余名学生参与科研和实践。这些雄厚的硬件建设为本学科开展研究生创新教育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良好的平台。

  本学科集结了国内最强的有色金属和粉末冶金科学研究队伍。粉末冶金学家黄培云院士,料科学家左铁镛院士,材料科学家、国家 “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主任黄伯云院士,压力加工专家曾苏民院士,物理冶金学家与相图专家金展鹏院士是本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在老一辈科学家的指导和培养下,一批颇有学术成就的中青年专家,包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两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两名等,已经在各自的研究方向脱颖而出。本学科拥有一支50余人的博士生导师队伍,其中留学归国人员占48%,教师队伍中博士学位获得者已达70%,师资知识结构包括金属材料、粉末冶金、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生物材料、材料加工、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和凝聚态物理等。

  本学科累计完成了500多项科研课题,获得国家级科研奖励18项,国家级教学奖2项,省部级奖和其它奖励260余项。其中,《乙种分离膜制造技术》获国家发明一等奖,《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获国家发明一等奖,《高性能飞机用粉末冶金刹车材料的制造技术 》获国家发明二等奖,《旋转调谐截变脉冲磁控管》、《一种钨合金的制造方法与设备》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喷射沉积技术与装备》获国家发明三等奖,这些成果为中国的两弹一星、战略导弹、新型战机、核潜艇等重大的国防工程做出了重大贡献,多次荣获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嘉奖。黄培云院士建立了粉末冶金压制与烧结理论,发展了粉末冶金材料理论,他的著作《粉末冶金原理》被他人引用692次,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左铁镛院士主持的连续挤压与装备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国家“七五”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黄伯云院士主持的总经费为1.5亿的国家计委重大项目碳/碳复合材料航空刹车副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4个掌握碳/碳复合材料刹车副制造技术的国家;钟掘院士任首席科学家的973项目《提高铝材质量的基础研究》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成果,她主持的项目“铝带坯电磁铸轧装备与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为提升我国铝加工技术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金展鹏院士长期从事相图计算与相变动力学研究,发展了合金相的热力学模型,他提出的高效研究相图的扩散偶微区成分分析方法被国际材料学界誉为“金氏方法”,其主要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本学科重视以科学研究带动创新教育。近年来本学科承担了大量“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高新工程、军工预研、军工配套等国家科研课题和国际合作项目,近三年科研经费达2.1亿余元。 

  近年来,根据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本学科点又自主设置了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计算材料科学与虚拟工程、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摩擦材料学、生物材料学、矿物材料学6个二级博士点学科。


  二、培养目标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掌握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科研作风、科学道德和合作精神,品行优秀,身心健康;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试验方法和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在科学研究或专门工程技术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由于中南大学相关信息未公开,小编还在努力收集信息~
想了解更多与考研有关的信息,还请持续关注考研派!
 
由于中南大学相关信息未公开,小编还在努力收集信息~
想了解更多与考研有关的信息,还请持续关注考研派!
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5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中南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02 材料学
03 材料加工工程
04 先进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 05 新能源及电子信息纳米材料
06 计算材料科学与虚拟工程
仅招全日制研究生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④963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备  注: 按一级学科招生
03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全日制1拟招人数: 114
经学院讨论决定,我院招收少量校内调剂生到冶金工程专业(钢铁冶金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矿业工程专业。申请调剂复试须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1、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并已达到我校复试分数线;

2、第一志愿报考专业与调剂专业相同或相近(材料工程、化学、化工、热能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工程、信息工程等;)。

3、本科就读“985工程”、 “211工程”高校的考生优先。

请符合上述条件并自愿调剂复试的考生于3月24日之前向我院提出书面申请(联系人:生物楼206杨老师,0731-88877051,13974876817)。我院对申请人进行初审,将初审合格名单提交校研招办,经校研招办复审同意后,在第一时间安排调剂复试。调剂考生经我院复试合格确定拟录取后,不得再申请调剂其他二级招生单位,不得再变更拟录取专业。我院调剂录取的考生根据复试情况统筹确定享受国家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或学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2016-03-17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相关信息如下:

考研初试: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专业简介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招生目录招生简章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初试考试科目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初试参考书目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专业排名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历年分数线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历年报录比

考研复试: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复试内容复试细则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复试参考书目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调剂信息调剂系统

考研经验:
暂无


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5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中南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粉末冶金研究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02 材料学
03 材料加工工程
04 复合材料 05 粉末冶金
仅招全日制研究生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④959 材料科学基础或 964 粉末冶金
备  注: 按一级学科招生
033 粉末冶金研究院全日制拟招人数: 114
年份 单科1 单科2 总分
2017 45 75 305
2016 45 70 295
2015 45 75 300

根据教育部及学校有关文件精神,经我院党政联席会议批准,为全面衡量考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录取质量,对初试成绩符合我校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实行差额复试、择优录取,现就我院有关复试及录取工作通知如下:  院研究生招生工作机构
在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我院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复试领导小组和复试小组。
1、复试领导小组
   组长:刘咏
   副组长:刘文胜  宋旼 
  成员:何桂强 李笃信  杜勇  李昆  曹顺华  龚浩然  张斗  伍秋美
  秘书:贺雪迎
2、复试小组成员及安排详见复试现场通知  
  复试和录取工作程序
根据学校下达的招生计划,我院2017年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生146人,其中学术型学位71人,全日制专业学位75人,根据考生复试总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同时,我院拟在上线考生中招收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40人。请考生特别注意以下事宜:
1、我院复试录取的全日制学术型学位专业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专业为“材料工程”,非全日制专业学位专业为“材料工程”。
2、我院将分学位类型和学习方式按复试总成绩由高至低进行择优录取。鉴于目前我院全日制学术型学位复试考生数量远高于招生限额,故对拟录取考生根据全日制专业学位拟录取人数差额,将未被录取为全日制学术型学位的考生调剂为全日制专业学位录取。
3、全日制拟淘汰考生可申请调剂为非全日制学习方式考生录取。(志愿在《复试情况表》中填写清楚)
4、除开推免生,其他参加复试考生均须缴纳复试费,标准为120元/人。考生须于3月13日至3月18日通过“中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管理信息系统”考生入口http://yjszsgl.csu.edu.cn/ksxt/进行网上支付复试费。学校将通过系统查看考生缴费情况。
  新政策: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并轨
1、定义:全日制研究生指在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指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2、招生:相同的入学考试,相同的复试录取标准。
3、培养:同一质量标准。
4、学历学位证书:两者达到毕业要求时,均发放毕业证书(唯一区别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证书中会标注“非全日制”);两者获得学位时,所发放的学位证书相同;两者的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5、两者均实行3年制弹性学制,最长学习年限均不超过5年。
6、两者均需交纳学费,均可转户口和档案、毕业就业时均可发派遣证。
7、全日制研究生由学校安排住宿,符合享受奖、助学金条件的全日制考生可享受国家及学校(含导师)奖助学金;但非全日制研究生无论是否转户口和档案到学校均须自行解决住宿(学校不安排住宿),且不享受国家奖助学金和学校奖助学金。
8、非全日制的具体课程学习形式:适时上课:不能集中上课或脱产上课者,根据全日制研究生相关专业课程安排,适时选课,在开课的时段里进行学习。
      此次复试的具体程序:
l  报考资格审查
按照教育部《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经考生确认的报考信息在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考生不按要求提交学历或学籍认证报告,或者提交虚假认证报告,以及未进行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不合格的考生,一律不予录取。
(一)考生复试时须携带本人以下材料:
(1)初试准考证(核对照片);(2)本人有效二代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核对照片、证件号码);(3)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应届毕业生带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核对学历证书编号或学位证书编号,或注册学号);(4)考生自述(包括思想政治表现、外语水平、业务和科研能力、研究计划等);(5)大学期间学习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加盖档案单位公章)。
(二)所有推免生不再参加复试,录取专业名称及代码必须与国家推免系统中一致,不得调剂到其他专业和变更导师;如有放弃请于318日前向我院提交书面报告;出现下列情况将取消录取资格:
(1)不能完成本科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及实践环节(含毕业论文或实习)的学分要求;(2)自取得推免资格至毕业之日有受过刑事、行政、纪律处分等情况。
(三)综合考核选拔考生:根据《中南大学2017年综合考核选拔录取高水平大学和部分重点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公告》,对于2016年9-10月份通过我校综合考核,并第一志愿报考我校,且达到我校复试分数线的考生,需进行资格审查、网上缴纳复试费和提交导师志愿表,可不再参加复试阶段的面试部分但需参加笔试部分。根据《中南大学2017年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公告》精神,对进入复试名单的综合考核选拔考生,复试成绩达到我院复试合格线,则享有优先录取的资格。
l  复试内容、时间、人员及地址
  (一)复试内容
1)专业课笔试:考试时间为2小时,满分300分,所有统考生(即参加了全国统考的考生)均须参加专业课笔试。主要考核考生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的掌握和灵活应用。内容包括:晶体学、材料分析测试技术部分所有考生必做(总分90分);物理冶金基础、粉末冶金、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高分子材料基础部分由考生任选一科作答(不允许跨科目作答,总分210分)。专业课笔试成绩低于合格线150分的考生不予录取为全日制研究生。
2)外语能力测试:外语能力测试采取听说交流的形式(面试),所有未通过或未参加综合选拔的统考生均须参加外语能力测试。每名考生的测试时间一般不少于10分钟,满分100分。外语听说能力测试成绩低于合格线60分的考生不予录取为全日制研究生。
3)综合素质及能力测试。综合素质及能力测试采用面试形式,满分100分,所有未通过或未参加综合选拔的统考生均须参加综合素质及能力测试。每名考生的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10分钟,全面考核对本学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思想政治、社会服务、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及能力测试成绩低于合格线60分的考生不予录取为全日制研究生。
  (二)具体安排
时间 内容 人员 地址 备注
3月17日下午2:30--3:00 资格审查 统考生(包含综合选拔考生) 考生所在笔试地址 按资格审查要求
3月17日下午3:00--5:00 专业课笔试 统考生(综合选拔考生) 科教南楼204 内容包括晶体学、材料分析测试技术、物理冶金基础、粉末冶金、高分子材料基础和无机非材料基础
3月17日下午3:00--5:00 专业课笔试 统考生(不包含综合选拔的考生) 科教南楼205 内容包括晶体学、材料分析测试技术、物理冶金基础、粉末冶金、高分子材料基础和无机非材料基础
3月18日上午
8:00开始
外语面试、综合素质及能力面试 统考生(不包含综合选拔考生) 三一大楼 分组进行,具体安排见三一大楼通知
 (三)加权总成绩的计算
以复试总成绩排名由高到低确定录取专业和奖、助学金等级。
    复试总成绩=初试总分+专业课笔试成绩+外语能力测试成绩+综合素质及能力测试成绩
l  公示
复试结果将在我院网址和宣传栏进行公示,对复试结果有异议的考生,可以书面形式向院教学办贺老师提出,联系电话:0731-88830908。考生如对二级招生单位的处理不服,可向学校研招办提出申诉。学校纪委0731-88879252,研招办0731-88836909。
其他相关事宜以学校通知为准。


相关参考书目查询请戳  /zhongnandaxue/cankaoshu_89273.html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077300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介绍

沈阳大学为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以材料学、化学、物理学为基础,系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研究的学科。重点研究材料组成、结构、工艺、性质和使用性能之间关系,以及各种材料制备和控制等应用技术,为材料设计、制造、工艺优化和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范围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本学科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2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8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辽宁省人才工程百人层次3人,千层次人选3人,辽宁省高校人才支持计划3人,辽宁省高校杰出青年学者3人,宝钢优秀教师奖2人,辽宁省优秀教师3人。经过十余年的建设,该学科已经形成各具特色、队伍稳定,涵盖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化学等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可招收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工学与理学研究生。
近年来,该学科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省市科技计划等一大批国家、省、市各层次科研课题102项;获得多项有重要价值的科研成果,申请发明专利65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332篇,发表论文被SCI、 EI检索收录16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7部;研究与开发经费2294余万元。

专业点分布

沈阳大学 江苏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93 所,本次参评89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72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3 清华大学 A+
2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3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A+
4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A
5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6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7 10335 浙江大学 A
8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A
9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A-
10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A-
11 10056 天津大学 A-
12 10145 东北大学 A-
13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4 10533 中南大学 A-
15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A-
16 10610 四川大学 A-
17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18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19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20 10183 吉林大学 B+
21 10216 燕山大学 B+
22 10246 复旦大学 B+
23 10247 同济大学 B+
24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25 10255 东华大学 B+
26 10280 上海大学 B+
27 10284 南京大学 B+
28 10285 苏州大学 B+
29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B+
30 10422 山东大学 B+
31 10459 郑州大学 B+
32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33 10611 重庆大学 B+
34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B+
35 10055 南开大学 B
36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B
37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38 10286 东南大学 B
39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40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41 10299 江苏大学 B
42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43 10384 厦门大学 B
44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B
45 10530 湘潭大学 B
46 10532 湖南大学 B
47 10558 中山大学 B
48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B
49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B
50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B
51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B
52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B
53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B-
54 10060 天津理工大学 B-
55 10110 中北大学 B-
56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57 10142 沈阳工业大学 B-
58 10289 江苏科技大学 B-
59 10403 南昌大学 B-
60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B-
61 10427 济南大学 B-
62 10464 河南科技大学 B-
63 10486 武汉大学 B-
64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B-
65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B-
66 10731 兰州理工大学 B-
67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68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B-
69 10109 太原科技大学 C+
70 10150 大连交通大学 C+
71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C+
72 10190 长春工业大学 C+
73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C+
74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75 10360 安徽工业大学 C+
76 10385 华侨大学 C+
77 10386 福州大学 C+
78 10408 景德镇陶瓷大学 C+
79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C+
80 10512 湖北大学 C+
81 10619 西南科技大学 C+
82 10657 贵州大学 C+
83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C+
84 10702 西安工业大学 C+
85 10730 兰州大学 C+
86 11065 青岛大学 C+
87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C
88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C
89 10128 内蒙古工业大学 C
90 10222 佳木斯大学 C
91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92 10292 常州大学 C
93 10294 河海大学 C
94 10295 江南大学 C
95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96 10356 中国计量大学 C
97 10357 安徽大学 C
98 10406 南昌航空大学 C
99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100 10589 海南大学 C
101 10590 深圳大学 C
102 1059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C
103 10596 桂林理工大学 C
104 10615 西南石油大学 C
105 10015 北京印刷学院 C-
106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107 10144 沈阳理工大学 C-
108 10146 辽宁科技大学 C-
109 10149 沈阳化工大学 C-
110 10153 沈阳建筑大学 C-
111 10407 江西理工大学 C-
112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C-
113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C-
114 10500 湖北工业大学 C-
115 10559 暨南大学 C-
116 10593 广西大学 C-
117 10710 长安大学 C-
118 1085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C-
119 10878 安徽建筑大学 C-
120 11035 沈阳大学 C-
121 11660 重庆理工大学 C-
122 90038 海军工程大学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080500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介绍

合肥学院为例
利用德国合作优势,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从企业和行业实践中提炼共性问题,进行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紧盯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前沿问题,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建设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国际化视野、批判性思维、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本理论基础、创新创业与终身学习及学科交叉融合能力,掌握本学科必备的专业技能与研究方法,能够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产品研发、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人才。
本学科现有专任教师22人,其中教授10人(硕导7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安徽省教学名师2人,15名教师前往德国访学,与德国罗斯托克大学、雅德大学及英、美等国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近年承担横、纵向项目共4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安徽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在J. Power Sources、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Chem. Eng. J.等期刊上发表文章3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安徽省科学技术奖3项,安徽青年科技奖1人,学生获国家级竞赛奖项12人次。实验室面积11 000 m2,拥有先进的分析测试中心,仪器总值4650万,建有中科院过程所张锁江院士领衔“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暨合肥学院安徽省院士工作站”等平台。
根据《中国制造2025》路线图、安徽省战略性新型产业政策与合肥市重点发展产业规划,新材料与新能源将是重点发展领域,国家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大量高层次专门人才。目前,本学科在膜材料、减摩耐磨材料、电池材料与阻燃高分子材料等新材料和新能源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选择三个特色方向:“化工新材料”“材料学”和“功能高分子材料”。化工新材料方向涉及“膜材料与膜过程”与“化学传感材料与器件”;材料学方向涉及“新能源材料”与“减摩耐磨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方向涉及阻燃高分子材料及功能高分子的合成与改性。

专业点分布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化工研究院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陆军装甲兵学院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北京化工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天津城建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中北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大学 沈阳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吉林建筑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淮海工学院 中国计量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温州大学 合肥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华侨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 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海军工程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湘潭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中山大学 深圳大学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贵州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93 所,本次参评89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72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3 清华大学 A+
2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3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A+
4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A
5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6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7 10335 浙江大学 A
8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A
9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A-
10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A-
11 10056 天津大学 A-
12 10145 东北大学 A-
13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4 10533 中南大学 A-
15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A-
16 10610 四川大学 A-
17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18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19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20 10183 吉林大学 B+
21 10216 燕山大学 B+
22 10246 复旦大学 B+
23 10247 同济大学 B+
24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25 10255 东华大学 B+
26 10280 上海大学 B+
27 10284 南京大学 B+
28 10285 苏州大学 B+
29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B+
30 10422 山东大学 B+
31 10459 郑州大学 B+
32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33 10611 重庆大学 B+
34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B+
35 10055 南开大学 B
36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B
37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38 10286 东南大学 B
39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40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41 10299 江苏大学 B
42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43 10384 厦门大学 B
44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B
45 10530 湘潭大学 B
46 10532 湖南大学 B
47 10558 中山大学 B
48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B
49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B
50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B
51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B
52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B
53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B-
54 10060 天津理工大学 B-
55 10110 中北大学 B-
56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57 10142 沈阳工业大学 B-
58 10289 江苏科技大学 B-
59 10403 南昌大学 B-
60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B-
61 10427 济南大学 B-
62 10464 河南科技大学 B-
63 10486 武汉大学 B-
64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B-
65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B-
66 10731 兰州理工大学 B-
67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68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B-
69 10109 太原科技大学 C+
70 10150 大连交通大学 C+
71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C+
72 10190 长春工业大学 C+
73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C+
74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75 10360 安徽工业大学 C+
76 10385 华侨大学 C+
77 10386 福州大学 C+
78 10408 景德镇陶瓷大学 C+
79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C+
80 10512 湖北大学 C+
81 10619 西南科技大学 C+
82 10657 贵州大学 C+
83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C+
84 10702 西安工业大学 C+
85 10730 兰州大学 C+
86 11065 青岛大学 C+
87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C
88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C
89 10128 内蒙古工业大学 C
90 10222 佳木斯大学 C
91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92 10292 常州大学 C
93 10294 河海大学 C
94 10295 江南大学 C
95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96 10356 中国计量大学 C
97 10357 安徽大学 C
98 10406 南昌航空大学 C
99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100 10589 海南大学 C
101 10590 深圳大学 C
102 1059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C
103 10596 桂林理工大学 C
104 10615 西南石油大学 C
105 10015 北京印刷学院 C-
106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107 10144 沈阳理工大学 C-
108 10146 辽宁科技大学 C-
109 10149 沈阳化工大学 C-
110 10153 沈阳建筑大学 C-
111 10407 江西理工大学 C-
112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C-
113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C-
114 10500 湖北工业大学 C-
115 10559 暨南大学 C-
116 10593 广西大学 C-
117 10710 长安大学 C-
118 1085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C-
119 10878 安徽建筑大学 C-
120 11035 沈阳大学 C-
121 11660 重庆理工大学 C-
122 90038 海军工程大学 C-

0773J1光电信息材料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光电信息材料     专业代码:0773J1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介绍

齐鲁工业大学为例
2016理学院
专业名称 0773J1 光电信息材料
研究方向 (01)激光物理技术与非线性光学(02)激光功能材料的应用(03)半导体材料的合成与应用(04)分子反应动力学
初试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01)数学基础(921)光学(922)普通物理(电磁学、光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93 所,本次参评89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72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3 清华大学 A+
2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3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A+
4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A
5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6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7 10335 浙江大学 A
8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A
9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A-
10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A-
11 10056 天津大学 A-
12 10145 东北大学 A-
13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4 10533 中南大学 A-
15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A-
16 10610 四川大学 A-
17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18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19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20 10183 吉林大学 B+
21 10216 燕山大学 B+
22 10246 复旦大学 B+
23 10247 同济大学 B+
24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25 10255 东华大学 B+
26 10280 上海大学 B+
27 10284 南京大学 B+
28 10285 苏州大学 B+
29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B+
30 10422 山东大学 B+
31 10459 郑州大学 B+
32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33 10611 重庆大学 B+
34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B+
35 10055 南开大学 B
36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B
37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38 10286 东南大学 B
39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40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41 10299 江苏大学 B
42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43 10384 厦门大学 B
44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B
45 10530 湘潭大学 B
46 10532 湖南大学 B
47 10558 中山大学 B
48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B
49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B
50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B
51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B
52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B
53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B-
54 10060 天津理工大学 B-
55 10110 中北大学 B-
56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57 10142 沈阳工业大学 B-
58 10289 江苏科技大学 B-
59 10403 南昌大学 B-
60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B-
61 10427 济南大学 B-
62 10464 河南科技大学 B-
63 10486 武汉大学 B-
64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B-
65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B-
66 10731 兰州理工大学 B-
67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68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B-
69 10109 太原科技大学 C+
70 10150 大连交通大学 C+
71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C+
72 10190 长春工业大学 C+
73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C+
74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75 10360 安徽工业大学 C+
76 10385 华侨大学 C+
77 10386 福州大学 C+
78 10408 景德镇陶瓷大学 C+
79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C+
80 10512 湖北大学 C+
81 10619 西南科技大学 C+
82 10657 贵州大学 C+
83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C+
84 10702 西安工业大学 C+
85 10730 兰州大学 C+
86 11065 青岛大学 C+
87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C
88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C
89 10128 内蒙古工业大学 C
90 10222 佳木斯大学 C
91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92 10292 常州大学 C
93 10294 河海大学 C
94 10295 江南大学 C
95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96 10356 中国计量大学 C
97 10357 安徽大学 C
98 10406 南昌航空大学 C
99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100 10589 海南大学 C
101 10590 深圳大学 C
102 1059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C
103 10596 桂林理工大学 C
104 10615 西南石油大学 C
105 10015 北京印刷学院 C-
106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107 10144 沈阳理工大学 C-
108 10146 辽宁科技大学 C-
109 10149 沈阳化工大学 C-
110 10153 沈阳建筑大学 C-
111 10407 江西理工大学 C-
112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C-
113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C-
114 10500 湖北工业大学 C-
115 10559 暨南大学 C-
116 10593 广西大学 C-
117 10710 长安大学 C-
118 1085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C-
119 10878 安徽建筑大学 C-
120 11035 沈阳大学 C-
121 11660 重庆理工大学 C-
122 90038 海军工程大学 C-

系所代码 系所名称 学位类别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方向码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备注
05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含塑性研究院) 招生规模177(学术型120、专业学位57),拟接收推免生115(以最终确认录取人数为准)
05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含塑性研究院) 学术型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26材料加工基础或827材料科学基础或837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 理工科各专业均可以报考。
05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含塑性研究院) 学术型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02 材料学
05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含塑性研究院) 学术型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03 材料加工工程
05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含塑性研究院) 学术型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04 材料加工工程(塑性成形)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4材料力学或826材料加工基础或871塑性成形原理
05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含塑性研究院) 专业学位 085204 材料工程 01 不分研究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26材料加工基础或827材料科学基础
05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含塑性研究院) 专业学位 085204 材料工程 02 塑性成形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26材料加工基础或871塑性成形原理
 
 (参考上海交通大学

考试科目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01腐蚀与防护
02高性能金属材料及其在新能中的应用
03石油新型合金
04功能及特种高分子材料
05 材料失效分析与安全评价
06新能源材料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60 材料科学基础或862 物理化学(工)或861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I.同等学力加试科目:热处理原理与工艺、材料的腐蚀与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