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考研参考书目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浙江财经大学考研分数线、浙江财经大学报录比、浙江财经大学考研群、浙江财经大学学姐微信、浙江财经大学考研真题、浙江财经大学专业目录、浙江财经大学排名、浙江财经大学保研、浙江财经大学公众号、浙江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浙江财经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考研派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Add 浙江财经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浙江财经大学

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是考生获取考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考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考研招生计划、考试计划、考试内容、考试大纲、考试政策、报录比、录取名单、复试名单、复试分数线、推免政策等等内容,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考生进行考研的信息主要来源,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的小编提醒各位考生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考研参考书目
  据浙江财经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6年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考研复试日程安排已经公布,详情如下:
时间 日程安排 参加人员 地点 备注
3月23日
8:30-11:00
考生报到、体检(需先报到,后体检,无须空腹) 全体考生 金融学院楼102 往届生:身份证、毕业证和学位证的原件及复印件、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考生表现情况调查表
外校应届生:身份证、学生证、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在校期间成绩单、考生表现情况调查表
本校(含东方学院)应届生:身份证、学生证、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体检费42元,请考生准备好零钱,不参加我校体检的考生自行到二甲以上医院进行体检,体检内容需含血常规及胸透(胸片),体检单由学院组织回收。
3月23日
13:30-15:30
专业课笔试 全体考生 见复试准考证 1、凭复试准考证和身份证提前15分钟进入考场
2、遵守考场规则
3月24日 综合面试 全体考生 见复试准考证 1、面试具体时间详见复试准考证
2、凭复试准考证和身份证提前候考
3月25日
9:00-11:00
考生领取录取资料 待录取考生 金融学院楼205 除本校(含东方学院)应届生外,其他考生领取调档函,档案在7-8月份顺丰快递转往我校;本校(含东方学院)应届生由我校统一调档,不需领取调档函

金融学 [020204]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浙江财经大学
招生年份:2019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金融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2]经济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2]应用经济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 (全日制)资本市场
02 (全日制)商业银行管理
03 (全日制)金融工程
04 (全日制)国际金融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3数学三
811经济学
复试:金融学
备  注: 同等学力加试:
①金融市场学
②公司金融
当我提笔时,我本不知道自己真的要写些什么东西,这份考研经历原本属于去年这个时候写的,但很遗憾,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出来混要讲诚信,之前承诺过的,哥都会为11届的学弟学妹们提供帮助,分数线已经出来,国家线是46,很幸运的是哥考了47,而且通过了复试,导师也还不错。没有激动,没有兴奋,感觉一切都是那样的坦然,和去年分数线出来时的感觉一样,去年明知道自己考不上了,没有一丝的后悔和惆怅!
看到浙财的论坛很冷清,所以才想写点复习的东西。其实我也没什么复习经验了,因为我的复习主要是09年考研的那次,那次考研我真的付出了很多,结果却让人很遗憾。我本科是一所985工科学校,09年我考的是对外经贸大学的金融,总分考的很高,专业排名第十还是十二忘记了,英语却只有45。2分之痛让本人在大四下学期完全没有了斗志,所有的调剂都不想去,当时我的一个老师千方百计的帮我联系了辽宁大学的经济类,而且是公费,我都委婉的拒绝了。工作也没好好找,随便投了一份简历,就签了现在这个xxx有限公司。毕业前的几个月和同学们疯狂的喝酒抽烟,带着伤感和病(当时胃真的喝伤了)离开了大学,原以为就这样结束了校园生涯,就这样踏入了社会。带着激情我在这里努力的工作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发现这个企业太的扯淡了,企业确实很牛,但对员工太抠,而且我做的工作和我想像的差距太大了。偶尔的一次机会,我去南京,找我一个大学同学那玩,他和我一起考研的,他考了382,是南京大学的企管。当时已经10月6号了,那晚2个人又喝多了,走在南大的校园里,我才感觉到校园是多么的美好。我当时就想考研。但都快一年了,知识早就忘了,所以就想先报一个一般的,相当于热身,不要把英语和数学知识忘得太彻底就可以了。10年8月份再辞职准备考对外经贸。
回来之后在网上搜了半天,锁定了天津财经和浙江财经,最后被浙财的公费吸引,就报了浙财的金融。但一边工作一边考研确实不爽,而且我的工作很恶心,事情本不多,但领导不让你看书,还不让上网,而且办公室环境很压抑,这也是我前方百计要离开的一个原因。我是在11月份确认的时候才有了书的,当时很天真,心想自己肯定考不上,连新书都舍不得划,名字都没写,一直到考研前我都没写完一根笔芯。当然也遭到了同寝室的人“强烈鄙视”,说我考上就没天理了。我英语就买了张剑的黄皮书,单词书也没有,真题准备看02到09的,但只看到07就上考场了。数学就买了本大纲解析和真题。政治到12月份买了任汝芬的考点识记精华,好像是的,记不清了。专业课就看了课本和真题。我前后有效时间加起来估计不到一个半月,因为期间受不了很多诱惑(本人意志力比较差),经常被同事喊去吃饭,打牌,唱歌,玩游戏。而且工作和学校不一样,经常有应酬和出差的。最恶心的是,我在元旦的时候脑子发热,竟然陪了一个女同事玩了3天(不要想歪了)。当时我有个同事考江财的,直接不去了说是浪费住宾馆的钱,劝我也不要去了。但带着侥幸的心理,我还是去考了一下。
其实当时考试也真是为了赌气,认为第一年自己的英语不可能考这么差,自己6级考的虽不高,但早就过了,所以第二次英语几乎裸考。因为09年阅读错了13个,心想今年肯定不会差到这个程度吧,想不到今年错了14个,命啊!结果总分考的还行,366,政治71,数学112,专业课136。刚出来时看错了,以为数学136。以至于在同事面前说自己数学好,丢人丢大了!
其实本人的真正考研经历还是09年那次,10年绝对是偶然,没有任何参考价值!结合这2次的考研,我只是谈一下我个人的意见,仅代表我个人的意见!不要等明年出了意外心理埋怨当年那个发帖的!大哥大姐们,求求你了,参考一下就可以了。
政治
好多人问我要不要报辅导班的事,我还是那句话:大哥大姐求求你了,真的没必要报!我第一年是报了个全程的,好多人就说我是因为第一年报了辅导班之后基础好,真的不是这样的。我第一年报辅导班的时候就是存在侥幸的心理,真的认为老师会压到题,辅导班老师也整天天花乱坠的吹自己押中了几道。好多人报辅导班就是心理想,要是真的押到了我没报,那岂不是亏了。10年的主观题确实很简单,就是压不到在考场上也不会没话写的,而且那个民生问题其实在09年就有人押了,市面上的资料上都有的,要辅导班老师押干嘛呢?更何况政治要靠选择拉开差距的。你自己算一下,暑期强化班7天,加上后期的冲刺7天的课程,如果这10几天你自己不干别的,就看政治红宝书(大纲解析),你想想你能看多少遍?而且现在的马哲和政经变简单了,新加的那些都是死记硬背的,所以报辅导班真的没必要,如果真的不放心,你可以在后期借你那些报了辅导班同学的笔记看看。
政治在大纲出来之前是根本没必要复习的,不要傻乎乎的拿着自己本科的教材看。在大纲解析出来以后才开始复习,完全来得及。尽管今年考完以后好多人骂今年的选择题看书和不看书都一个样,但是前提你要把那几个死题一定要拿稳,多选题确实不好选。选择题好多人推荐陈先奎的2000题,因为我一直没做过,所以不知道。说那本书刚开始的时候是一边做一边骂垃圾资料,但到后来上考场的时候会发现这本资料不错的。只是在论坛上看别人说的,我自己完全不清楚。我在后期买了那本考点识记还是不错的,基本上是红宝书的浓缩版,很适合快速记忆。但建议任汝芬的后期有个最后冲刺10套卷,千万别买,太垃圾了!多选题他竟然好多都是ABCD,这不是误导我们吗?我去年买了肖秀荣的最后4套题,确实很牛!直接押中了一道原题,2题很类似。不相信的可以去对照,我不是在推销资料。这本资料的主观题确实很好,客观题好像就押中了几道死题。08年貌似好多人说任汝芬序列4押中了好多选择,但我去年由于没时间就没买了,而且他那哪是4套题,简直就是8套以上,每道题扩展好几道呢。而且出的很晚,猪肉荣的出的比较早点,经典的后期资料就是这2本吧。
政治总结起来就是:多看大纲解析,多做选择题!
数学
尽管去年考了112,但几乎是裸考的,我就买了本真题和大纲解析。当时把大纲解析从头到尾翻了一遍,让脑子里有了数学这个体系,之后就做了02年到07年的真题,就直接上考场了。本人还是谈谈09年那次考研数学的经历吧,09年考的确实还可以,好像是142。但我当时确实是花了很多的精力的。由于当时报考贸大,心理压力是空前的大,你们可以咨询你们上届考上贸大经济类的同学,他们学校的专业课是很变态的,而且改卷很压分,所以我在专业课上花的时间比数学加英语还多。算了,不提了。数学我大概从4月份开始看的,当初直接买了李永乐的复习全书,课本就随便翻了我们本科时的教材。第一轮复习很痛苦,好多东西忘记了,而且复习全书上好多题是似懂非懂。到了6月份的时候第一遍才看完。第二轮就快多了,我有个坏习惯,就是不喜欢动笔,就喜欢看(千万不要学,还是要自己动手的),所以第二遍一个月不到就看完了。
之后就是奥运会,又是夏天,根本看不进书,到了9月份的时候才开始凉了点。当初买了李永乐的基础660,那哪叫基础660,还不如直接叫拔高660呢。一边看复习全书,一边做着660。660题对选择很有帮助,但都偏难,建议大家还是别买了,如果时间充裕可以看看。11月份的时候买了李永乐的经典400题,这本书真的很好,题量和难度确实很大,特别是做第一套和第二套的时候,太打击自尊了,但如果你能坚持把这本书做2遍,你会发现你的做题速度会大大提高的。但建议基础一般的不要买了,因为好多题是超越真题的,而且很浪费时间。你可以研究真题,价值就不用多说了。建议大家买李永乐的那本,因为他的那本是按章节分的,第一遍可以按着章节复习,第二遍可以做套题,大家千万不要为了做题而作真题,真题千万不能糟蹋了。
要用心做,因为每道题都可以用好几种方法的,而且好多题的题型在以前都是出现过的。当你看到一个题还没动笔时就能看出它要考的知识点时,接下来考察的就是你这个人细心不细心了。真的,一定要细心!!!考研数学真的不是很难,如果你基础一般,很细心地话,考个110绝对没问题的,因为现在的数学三是09年以前的数学四和数学三的结合体,所以难度介于2者之间。到后期的模拟题可以做个1,2套就可以了,不要动不动就做个10套卷啥的,就当是练手,多做做真题,发现规律。还有就是要善于总结公式,自己总结好的公式对做题速度很有帮助的。在后期貌似有个李永乐的冲刺135,好多人说不错,但个人由于时间问题就没买了。
数学总结一句就是:多做题,会做题,做会题!
英语
英语太恶心了,本人英语也一般,没啥经验可谈,大家可以咨询各自学校的高手。
专业课
由于本人课本已经当废纸卖了,上面划得东西也忘记了。就随便谈谈吧。浙财的专业课只能用很简单来形容,而且给分很松,今年貌似没低于120的。我专业课看的比较多,就看的课本,看了大概3遍多吧,最后2遍是结合真题看的。08年以前的真题里好像每年都有一个题在书上不好直接找到答案,可能是老师为了区分吧。但是如果你能把剩下的题答得很顺,考个130还是很EASY的。我比较喜欢偷懒,以下的方法只适合参考,但只想考120多可以借鉴。我在网上下了04到09 的真题后,把每道题对应的章节在目录里用红笔标出,等标完之后,经常考的地方一目了然,而有的地方从来不考也一目了然。
所以后期我就看个人认为的重点,最后在考场上我发现自己是对的。就一道名词解释加速数模型自己没看过,还好自己09年考对外的时候专业课上也有这个,自己随便编了下。剩下的答题个人觉得全部在自己认为的重点章节里头,但由于记忆力差,好多东西只能意会不能写出啊,所以大家平时不仅要理解的去记忆,而且自己多动手写写。计算题都是很基础的,把课后习题的计算都会做的话应该拿满分是没问题的。大家一定要注意的是,争取每道题能画图说明。在中国,是个经济学老师都喜欢学生画图的!我的方法只适合后期的记忆,对于前期,我建议大家还是要每章仔细的看课本的,要让自己能合上课本就能把微观和宏观的体系自己能复述出来,就很不容易了。而且微观里面好多地方是为后面的宏观打基础的,到后期一定要有跨章节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就是一道题问出来不能就事论事,要多方面考虑。
专业课总结起来就是:多看书,多画图,争取每道题都能画图解释!!!
啰嗦的费了这么多话,就是告诉大家一个真理:考研就是那么回事,就是一场考试而已!不要太在意!而且有些都是注定的,比如我如果再考一年,英语估计还是45到49之间,不管怎么努力都是不行的,因为这是我的极限了!所以大家一定都要考到自己每门课的极限!你们都能考上的!
帖子地址:http://bbs.kaoyan.com/t3162286p1 转载请注明本帖地址。
※ 来源:考研论坛 bbs.kaoyan.com
去年4,5月份的时候,当时也准备考研,所以在考研论坛上翻来覆去地找,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师兄师姐的帖子使我避免走很多弯路,但是发现在浙江财经学院这个分论坛中,帖子比较少且更新很慢,所以今年考上后,看到论坛中很多和去年的我一样到处寻找资料的学弟学妹们,我把我的一些所知道的一些情况和经验写出来,供大家参考参考。
就业情况:
浙江的经济环境在全国来说还是不错的,再加上浙江只有浙大一所牛校(这样就业时不会太多名校的人跟你竞争),所以说浙江财经就业情况还是不错的,它每年高考的录取分数相当高,二本专业基本上都是超过一本分数录取的。(在省内来说,它的教学实力和学风还是不错的。)
在财经学院,最强的专业是会计学,目前浙江财经要是就看会计专业本身可以独霸浙江,但是,也需要看到的是,浙大也有其自身优势,虽说会计专业本身比不过浙财,但学校的名头就够用了,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浙江招人的时候潜规则就是只招浙大的,毕马威除外,它说会考虑浙江财经的,而且也确实有些人进去了,但大部分一流的都还是要浙大的,但是拿着浙财的这个会计研究生文凭,其他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进是绰绰有余了。今年,340分(还是341分,忘了)是复试线,初试的有50多个,最后录取的有40几个,刷掉了10个左右,竞争还是蛮大的,不过出来前途很不错的。
我今年考的是金融学,在去年和今年的时候,我打听了一些就业情况,总的来说情况还好,研究生出来基本上能去银行,少数的人去了证劵公司(做客户经理之类的),至于待遇方面,没打听出来,众说纷纭,不过上网查了一些资料,大概5W左右吧(也不知道准不准) !(希望知道的同学吼一吼)
至于其它的专业,我就不太清楚了,最好找财经的本专业的研究生问问,这样比较准确一点……
复习情况:
有些人可能复习的比较早,3月份就开始了,有些人比较晚,7月份才开始,其实,无论时间的早晚,重要的还是静下心来,其实如果是从7月份开始,也是不晚的,我有个同学勉强来说是从7月份考试复习的(其实是从9月份才真正地认真看书) ,最后也顺利的考上了,所以,静下心来最重要!
辅导班:
其实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自己感觉,作用不是非常大,可能还会打乱你的复习节奏,不过还是可以报报政治的辅导班,老师的整理可能会使你轻松一些;一般学校暑假期间可能会有数学和英语的辅导班(这是学校自己办的),可以报报。但是报辅导班千万不要打乱自己的复习节奏,否则得不偿失。
数学:
数学的话第一遍大家看书本、做书后面的习题,对书了解了一番后(注意---数三很多内容不考的,所以说要看看教学大纲的复习范围,或者看看李永乐的《复习全书》的复习范围),再开始第二遍的复习,这个阶段,主要是做李永乐的《复习全书》,这本书相当好(陈文灯的书我没看过,不过内容应该差不多),至少能做个2遍以上(当然越多越好,如果能看上4,5遍,那就更好了),第三阶段,开始研究数学真题(真题要比《复习全书》简单),真题是关键,研究透是数学考好的关键。
在整个复习的过程中,动手是很关键的,只看不做,往往到考试时局促,感觉一点也不顺手,往往导致数学课目的失败。
英语: 
英语是每年最卡人的一门课,我今年考试成绩刚出来那段时间,论坛上最多的帖子就是预测今年英语国家分数线贴和祈望降分贴。金融学今年国家线(A类)46,去年47,前几年55左右(浙江财经的分数线是国家线,考名校的话要更高些),每年总分达到但是英语没到分数线的人比比皆是,所以说英语是最应该重视的一门课。
我感觉单词和真题最重要,单词背熟。近10年的真题做个7,8遍左右,反复揣摩(推荐张剑的《历年考研英语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英语真题相当重要,甚至说比数学真题更有价值 。至于阅读训练和写作,可以看看考研论坛上的一些经验贴!
专业课:
浙江财经的专业课考的是《西方经济学》,试题还是蛮容易的,而且很多试题在往年真题上出现过(我今年就是这种情况,不知道明年会不会出现),所以说相对于其它科目而言,还是很轻松的。如果感觉不保稳,可以把《西方经济学》看个4,5遍,做做后面习题,再做做金圣才的《西方经济学笔记和习题详解》(推荐),这样的话应该很把稳了。
财经历年真题的话财经的网站上可以下的,不过前几天我找一下,没找到,估计先撤下来了,大概9月份后会有的,我去年也是这个时候下的。
政治:
政治的话是最不用担心的一门课,基本上没有政治挂科的,它和英语是划一样的分数线的(也就是说今年你政治只要考到46分就可以了),政治可以9月份复习,太早了效果不大,还不如把时间花在数学和英语上。至于政治的复习,可以看看考研论坛上的一些经验贴!
在整个复习的阶段中,7、8月份是一个黄金期,希望大家把握好这段时间,做好数学和英语的复习工作,同时,也多关注多关注论坛中的一些消息,看看大家的经验,集众家所长,祝大家来年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
帖子地址:http://bbs.kaoyan.com/t3198360p1转载请注明本帖地址。
※ 来源:考研论坛 bbs.kaoyan.com 

钟立新

出生年月:1968年01月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最后学历:研究生

最后学位:博士

行政职务: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工程系主任、金融学院党委委员

兼任职务:浙江省高校十三五特色专业金融工程专业负责人

研究领域: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复杂系统演化、金融衍生品定价、计算金融行为金融建模

开设课程:商业银行管理、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互联网金融、金融经济学、金融工程博弈论

已完成或正在承担的课题:

1.基于子空间耦合的金融复杂系统建模与风险控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2017年,主持人

2.金融异常波动时空关联效应及其在危机预防中的应用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010-2013年,主持人

3.浙江内生型产业集群西部根植和网络化生长机制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年-2013年,主持人

4.产业集群跨区域扩张的临界效应和时空耦合机理研究,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2010年-2013年,主持人

5.广义虚拟经济下投资者预期效应和风险建模研究,广义虚拟经济研究专项,2015-2018年,主持人

6.浙江财经大学杰出中青年项目,2017-2022年,主持人

7.基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结构性理财产品风险度量及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6-2020年,主研人

8.基于大数据的金融风险度量理论与应用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5-2017年,主研人

9.上市公司资本误配置多维度监测体系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5年,主研人

10.基于空间位置的金融市场时空关联及动力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1-2014年,主研人

11.自适应社会经济网络模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5-2007年,主研人

出版的著作教材:

1.《基于子空间耦合的金融复杂系统建模与风险控制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8年,主著

2.《固定收益证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副主编

代表性论文:

1.Self-reinforcing feedback loop in financial markets with coupling of market impact and momentum traders,Physica A 2018,第1作者

2.A generalized public goods game with coupling of individual ability and project benefit,Chaos,Solitons&Fractals 2017,第1作者

3.A generalized voter model with time decaying memory on a multilayer network,Physica A 2016,第1作者

4.Evolutionary dynamics in opinion formation modelwith coupling of social communities.Advances in Complex Systems 2015,通讯作者

5.Coupled effects of local movement and global interaction on contagion,Physica A 2015,第1作者

6.Self-organization and phase transition in financial markets with multiple choices,Physica A 2014,第1作者

7.Coupled dynamics of mobility and pattern formation in optional public goods games. Chaos, Solitons & Fractals 2013,第1作者

8.收入差距、货币需求与中国高M2/GDP之谜。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年第6期,第2作者

所获荣誉:

1.开放•研究•创新:金融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学会教育成果奖二等奖,2017年,第2作者

  为了保证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现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06〕4号)和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一、工作原则
  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教育改革发展纲要要求,坚持“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复试工作,提高招生选拔质量;积极支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继续推动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和优化;加强信息公开和监督,切实维护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

  二、工作组织
  1.我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研究生招生调剂、复试工作领导和统筹管理,党总支要加强对复试工作的监督,全面确保复试录取工作公平、公正,名单如下:
  组长:陈荣达
  副组长:蔡国金
  成员:夏红芳陈伟朴哲范王春发张代军叶谦胡旭阳何运信徐敏叶晓凌武鑫王聪聪
  2.我院按招生专业成立复试小组,由学术水平较高、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原则上为本专业的硕士生导师)组成,成员不少于5人。复试小组负责确定本专业考生笔试与面试的具体程序、内容、评分标准,并具体组织实施笔试与面试。在面试过程中,复试小组成员须现场独立评分,在评分前可以召开复试小组会议,研究对考生的考察评价意见。

  三、工作职责
  (一)我院负责制定本学院调剂和复试工作实施细则,实施调剂和复试工作,确保录取工作质量。主要职责如下:
  1.复试生源调剂。
  2.复试考生资格审核。
  3.组织本学院的笔试、面试工作的实施,外语听力与口语测试在面试中进行。
  4.复试体检、外校调剂生源网上确认工作。
  5.确定拟录取考生名单。
  6.发放录取通知书。

  四、调剂工作
  (一)主要原则
  1.具有本科学历或应届本科毕业生。
  2.原则上在学科门类内部进行调剂,调入专业与报考专业的一级学科相同优先。个别调剂生源不足的专业,可以跨学科门类进行调剂。
  3.跨专业调剂时,统考科目相同或相近,未参加数三统考的考生不得调入我校招生目录中需参加数三统考的专业,参加小语种考试的考生应与我校招生目录中公布的语种一致。
  4.初试成绩同时达到报考专业所在学科门类和调入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国家A类地区复试分数线。
  5.学术型考生调剂专业学位也需初试成绩达到报考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国家A线。
  6.报考专业学位的考生不得调剂学术型专业。
  7.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的考生不得调入我院的专业。

  五、复试工作
  参加复试考生的初试成绩必须达到我校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分数线(含单科和总成绩)。实行差额复试,复试比例原则上为1:1.2。
  (一)主要原则
  1.坚持科学选拔的原则。采用多样化的考察方式方法,确保生源质量。
  2.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监督机制健全,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
  3.坚持全面考查、突出重点的原则。在对考生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考察基础上,突出对专业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考核。
  4.坚持客观评价的原则。
  5.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二)资格审查内容
  复试前,我院要对复试考生的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材料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对于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必须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未通过或者未完成认证的考生不得列入拟录取名单公示。资格审查主要对考生的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考生必须携带以下资料:
  1.有效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2.除本校(含东方)应届生外,其他考生须提供《考生表现情况调查表》。社会考生由本人档案所在单位的人事部门、或者户籍所在地居委会加盖印章,外校应届本科生的《考生表现情况调查表》由就读院系加盖印章。
  3.学历证明资料
  (1)应届本科毕业生:完整注册后的学生证(高校教务部门颁发的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的打印件(来源地址:http://www.chsi.com.cn/xlcx/bgcx.jsp)。
  (2)往届本科毕业生: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的打印件(来源地址:http://www.chsi.com.cn/xlcx/)。因毕业时间早而不能在线验证的,需提供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http://www.chsi.com.cn/xlrz/)。
  (3)提前毕业的考生,即目前在校三年级学生,必须持有现就读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经所在学校校长签字的学分证明原件,并注明该生在2016年9月1日前能取得毕业证书。
  (4)同等学力考生必须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两年或两年以上,即2013年9月1日前毕业的同等学力考生方具有复试资格。同等学力考生需提供专科毕业书原件及复印件、《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的打印件(来源地址:http://www.chsi.com.cn/xlcx/)。大学本科结业生按同等学力身份考生对待,须提供结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报考学术型硕士的同等学力考生还应提供所报考专业专升本或参加自学考试本科段,取得大学本科课程合格成绩5门以上(由教务部门出具证明)。
  (5)外校应届生提供大学期间成绩单复印件一份(由教务部门盖章)。
  (三)复试内容
  1.专业课笔试(时间为2小时,满分为100分)。
  专业课笔试主要考查考生对本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以及对于专业英语的掌握能力。
  2.综合面试(时间约20分钟,满分为100分)。
  综合面试重点考查考生专业基础知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外语听力和口语能力,以及人文素质等综合能力,并给出面试成绩。复试小组应对每位考生的回答情况进行现场记录和录音录像,并存档备查;同一专业复试小组的面试方式、时间、试题难度和成绩评定标准原则上应相同。
  (四)成绩计算及使用
  1.复试成绩计算方法:
  专业课笔试成绩占复试总成绩的权重为30%。复试成绩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复试成绩=笔试成绩×笔试权重+综合面试×面试权重
  2.总成绩计算方法:
  初试总分500分的专业
  总成绩=初试总分÷5×50%+复试成绩×50%
  3.根据考试成绩、考生个人情况、学习情况、专业背景等,综合确定择优录取。一志愿上线人数不足的专业,一志愿考生原则上优先录取。
  4.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对符合复试基本要求的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需在专业课笔试的基础上再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的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加试采用笔试方式,难易程度按照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掌握,时间为2小时,试卷满分为100分。同等学力考生加试成绩不计入复试成绩,但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五)复试具体安排
  1.我院在规定时间内根据生源情况合理安排复试进程,确定复试时间、地点及具体工作要求,经学校审核后,向考生发布。
  2.如一次复试未招满,由我院自行安排二次复试,并报研究生院,确保在4月10日前完成复试工作。
  (六)其它复试内容
  1.体检
  学校于3月23日统一安排一次体检,不参加我校体检的考生可以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自行到医院进行体检,体检单由我院组织回收。
  2.政审
  对考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考核,通过向考生所在学校或单位调取政审材料的方式进行。
  3.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及体检不作量化计入总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六、调剂、复试的监督和复议
  1.实行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对调剂、复试工作过程进行监督,并严肃处理违纪违规事件。
  2.实行监督制度和巡视制度。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对调剂、复试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并选派专人到复试现场巡视。
  3.实行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公布复试基本分数线、复试考生名单、复试工作办法、复试结果等信息。
  4.实行复议制度,保证投诉、申诉和监督渠道的畅通。对投诉和申诉问题经调查属实的,由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复议。
  4、复试与录取工作查询电话:0571-86735861,复试与录取工作申诉电话:0571-86735860。

  七、其它
  如果上级部门对研究生招生工作有调整,按照上级的新要求执行。

                                                                                                                金融学院
                                                                                                               2016年3月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从近几年就业情况来看,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银行及金融系统。除了商业银行、股份制商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以外,还有几大主要去向: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控股集团等风险性很大的金融公司;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等;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上市(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证券事务代表等;国家公务员序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
  之前考研的时候,在论坛里得到过许多信息,也见到许多学长学姐在论坛里发帖、写经验,给正在准备考研的人些许启示。在确认自己被浙财录取之后,我觉得自己也应该写点经验,回馈给论坛。
  
  一、首先谈谈选学校的问题
  如果已经确定是考金融专业的,那么你将面临一场严峻的考研。本人是浙江人,本科在江苏省的一所211某校,所以选校时就准备在江浙沪地区,根据自己实力,考虑到“风险成本”,就选择了浙江财经。在这里想说的是,年轻气盛时高追求固然很好,选择像上财这样的名校却不见得是明智之举。但个人情况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自己决定,自己拿主意!
  
  本人跨专业考,所以从三月份开始就开始复习了。

  二、下面就来讲讲我的复习经验。
  (一)数学
  首先是数学,我一开始就拿复习全书复习,全书里没有详细讲或者看不懂的地方,就去高数书里找相关内容补充。一本复习全书至少看了三遍。例题最好自己做,每次复习时,都要在例题边上写上自己的思路,错了没关系,千万不要只看题而不动手做。本人用的数学参考书有:李永乐全书、660题、历年真题、模拟卷。

  (二)英语
  英语的话,其实是我的弱项,按部就班,背单词,做阅读,做真题。参考书主要是黄皮书系列、真题和模拟卷。

  (三)政治
  政治大约从九月十月开始复习。参考书:肖秀荣系列,1000题,教育部真题,最后四套卷。建议大家政治少花点时间背诵,不要听信任何考研班的猜题押题,也根本没必要参加政治辅导班,花了大量时间,得不偿失。要把主要精力花在数学英语上,因为英语才是最容易不过线的(英语强者除外)。

  (四)专业课
  关于专业课,浙财考的是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本人由于没有接触过经济学,所以完全是自学。看书的时候务必无一遗漏,对书中所有句子都要理解,脑子里要形成一个体系。对书中的知识要前后联系、仔细推敲。就西方经济学这本书,我是扎扎实实看了五遍。一开始很难搞懂,但一遍比一遍好理解,到后面看起来就很快了。怎么抓重点?就是看浙财历年真题(研究生网站上有的下载),每道题都要自己做,没有现成答案。然后自己分析出题规律,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三、复试流程
  等二月底初试成绩出来以后,就要开始准备复试了。
  主要看黄达的金融学,还有金融专业英语,复试笔试要考。其他方面,金融市场学、公司金融学、国际金融,尽量广泛涉猎,对于跨考的人是有点辛苦。还有要了解经济时事,我主要是看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等报刊,摘取要点。浙财金融学复试分笔试和面试,笔试题型是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翻译。面试首先用中文作简短自我介绍,然后英语老师问一些问题。专业题是抽五题选三题回答。
  面试时一定要谦虚,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说太多废话。
  
  最后谈谈考研的心态等问题。既然下定决心,就不要犹豫了。浙财改大学后接下去几年竞争肯定更加激烈,所以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要觉得考浙财很容易,要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文末,感谢一下帮助过我的兄弟、朋友、学长。 《金融学综合》考试大纲
考试目标 :《金融学综合》是金融硕士(MF)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金融学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职业道德良好、能解决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金融专业人才。
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金融学》和《公司金融》的相关概念、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金融学
    一、金融体系概览
  1. 金融市场
  2. 金融市场的功能
  3. 金融市场的结构
  4. 金融市场工具
  5. 金融中介机构
  6. 金融中介机构的功能
  7. 金融中介机构的结构
    二、货币
  8. 货币的含义
  9. 货币的功能
  10. 支付体系的演进(货币的发展)
    三、利率
  11. 利率(到期收益率)与回报率的计量
  12. 现值、不同信用工具及其到期收益率、利率与债券价格
  13. 利率与回报率
  14.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15. 利率行为
  16. 资产需求的决定因素
  17. 债券市场的供给、需求及均衡利率的决定和变动(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18. 货币(货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及均衡利率的决定和变动(流动性偏好理论)
  19. 货币供给如何影响利率
  20. 利率的结构(重点是期限结构)
    四、金融结构
  21. 世界各国金融结构的基本事实
  22. 交易成本与金融结构
  23. 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与金融结构
    五、银行业务与管理
  24. 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25. 银行的基本业务
  26. 银行管理的基本原则(流动性管理、资产负债管理、资本管理)
  27. 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
  28. 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
  29. 表外业务
    货币供给
  30. 货币供给过程: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储户的作用
  31. 货币供给乘数模型与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七、货币政策
  32. 货币政策战略:货币政策目标
  33. 货币政策工具
  34. 货币政策手段(操作工具或操作手段)的选择
    八、汇率与汇率制度
  35. 长期汇率的决定及影响因素
  36. 短期汇率的决定及影响因素
  37. 汇率制度
  38. 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
    、货币数量论、通货膨胀与货币需求
  39. 货币数量论
  40.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41. 基于资产组合的货币需求理论
  42. 货币需求的实证分析
    十、 货币政策与总需求
  43. IS曲线
  44. 货币政策曲线
  45. 货币政策与总需求曲线
    十一、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
  46.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47. 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48. 均衡的变化
    十二、货币政策理论
  49. 货币政策对需求冲击、供给冲击的反应及其效果
  50. 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
  51. 零利率下限的货币政策
  52. 卢卡斯批判与政策评价
  53. 规则与相机抉择
  54. 可信度和名义锚的作用
  55.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十三、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
  56. 金融监管的原因
  57. 金融监管的一般类型
  58. 金融危机的一般发展过程
  59. 2007-2009年金融危机及金融监管的反应
    第二部分 公司金融
  60. 公司金融概述
  61. 什么是公司金融
  62. 公司金融目标
  63. 公司治理理论
    二、财务报表分析
  64. 财务报表的编制及财务比率分析
  65. CFFA及其分解
    三、长期财务规划
  66. 销售百分比法
  67. 外部融资与增长
    四、折现与价值
  68. 现金流与折现
  69. 年金的估值
  70. 债券的估值
  71. 股票的估值
    五、资本预算
  72. 投资决策准则、优缺点、及其应用
  73. 增量现金流
  74. 资本预算中的风险分析
    六、风险与收益
  75. 风险与收益的度量
  76. 马科维茨资产组合理论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77. 有效市场假说与行为金融
    七、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78. 权益成本的估计
  79.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
  80. 发行成本
    、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
  81. 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
  82. 资本结构
  83. MM定理与优序融资理论
    股利政策与流动性管理
  84. 公司股利政策相关理论
  85. 短期财务与计划
  86. 流动性管理与存货管理
    期权与套期保值风险
  87. 期权定价理论
  88. 实物期权
  89. 衍生品与套期保值风险
    十一国际公司理财
  90. 汇率换算与三角套汇
  91. 汇率的决定理论与风险管理
  92. 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收支
考试方式与分值
本科目满分150分,其中,金融学部分为90分,公司金融部分为60分,由各培养单位自行命题,全国统一考试。
参考书目
1.《货币金融学》(第十一版),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
2. 《公司理财》(第十一版),斯蒂芬·A·罗斯等 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
金融学 [020204]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浙江财经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金融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2]经济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2]应用经济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资本市场(02)商业银行管理
(03)金融工程
(04)国际金融
招生人数: 40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11)经济学
备  注:
020204金融学
1.业务课二参考书目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第七版),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
2.复试参考书目
《货币金融学》(第十一版),费雷德里克·S·米什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
3.加试参考书目
科目1:《金融市场学》(第五版),张亦春、郑振龙、林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科目2:《公司理财》(第十一版),斯蒂芬·A·罗斯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
专业名称:金融学     专业代码:020204     门类/类别:经济学     学科/类别:应用经济学

开设专业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物资学院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 南开大学 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财经大学 沈阳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东北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吉林财经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商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 上海海事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南京审计大学 苏州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财经大学 宁波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福州大学 厦门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山东财经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工商学院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郑州大学 河南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大学 中南大学 湘潭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商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财经大学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深圳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西大学 海南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贵州财经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延安大学 西安财经学院 兰州大学 兰州财经大学 新疆财经大学


专业解析:

以天津商业大学为例,金融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各领域货币与资本运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是兼具很强的理论性与实务性、微观与宏观、国别性与全球性特点的综合性学科。它对各国和全球经济运行与社会发展全局有着重大影响。本学科是在原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投资学和保险学基础上调整形成的。随着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先进金融理论与方法的引入,大大丰富和扩展了我国金融新兴学科研究的领域和内容,在各国经济不断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发展前景广阔。

在本科金融专业下设有金融理论教研室和应用金融教研室,拥有一批从事金融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师资,并且在相关学科,如会计学、企业管理设有硕士点,在经济学、财政学、国际贸易等本科专业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从而为相关课程的开设和本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从事金融专业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共有19人,其中正教授5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在读博士2人,其余教师均具有硕士学位。其中有3位教师有从事金融工作的经历,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3位教师担任过相关专业与金融有关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具有较好的硕士生培养经验。近年来,金融专业教师发表了百余篇科研论文。


  培养目标:
本学科之旨在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具有严谨求实的思想作风和较高的精神文明素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要求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金融学原理和较系统的金融专门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金融经济问题观察分析能力、货币政策实施能力和从事金融具体工作能力;毕业后可承担本学科的教学、科研具体工作和中高层次的金融管理实务工作。

  研究方向:
  金融专业硕士学位下设两个研究方向:
  1、 公司金融
  2、 金融市场与金融管理 

  

此专业大学排名:

0202 应用经济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6 所,本次参评5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55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A+
3 10034 中央财经大学 A+
4 1003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
5 10173 东北财经大学 A
6 10272 上海财经大学 A
7 10384 厦门大学 A
8 10003 清华大学 A-
9 10055 南开大学 A-
10 10246 复旦大学 A-
11 10421 江西财经大学 A-
12 10422 山东大学 A-
13 105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
14 10651 西南财经大学 A-
15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16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B+
17 10038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B+
18 10070 天津财经大学 B+
19 10140 辽宁大学 B+
20 10183 吉林大学 B+
21 10284 南京大学 B+
22 10286 东南大学 B+
23 10335 浙江大学 B+
24 10353 浙江工商大学 B+
25 10456 山东财经大学 B+
26 10486 武汉大学 B+
27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8 10532 湖南大学 B+
29 10558 中山大学 B+
30 10559 暨南大学 B+
31 11482 浙江财经大学 B+
32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
33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B
34 10125 山西财经大学 B
35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36 10247 同济大学 B
37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38 10273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B
39 10280 上海大学 B
40 10327 南京财经大学 B
41 10357 安徽大学 B
42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B
43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44 10593 广西大学 B
45 10611 重庆大学 B
46 10689 云南财经大学 B
47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48 10240 哈尔滨商业大学 B-
49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50 10285 苏州大学 B-
51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52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53 10378 安徽财经大学 B-
54 10385 华侨大学 B-
55 10475 河南大学 B-
56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B-
57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B-
58 10610 四川大学 B-
59 10730 兰州大学 B-
60 11799 重庆工商大学 B-
61 1184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B-
62 90026 军事经济学院 B-
63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C+
64 10207 吉林财经大学 C+
65 10403 南昌大学 C+
66 10427 济南大学 C+
67 10459 郑州大学 C+
68 10484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C+
69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C+
70 10536 长沙理工大学 C+
71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C+
72 10592 广东财经大学 C+
73 10697 西北大学 C+
74 10766 新疆财经大学 C+
75 11560 西安财经学院 C+
76 11646 宁波大学 C+
77 11832 河北经贸大学 C+
78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C
79 10075 河北大学 C
80 10126 内蒙古大学 C
8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C
82 10276 华东政法大学 C
83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84 10295 江南大学 C
85 10299 江苏大学 C
86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C
87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88 10433 山东理工大学 C
89 10589 海南大学 C
90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 C
91 10656 西南民族大学 C
92 10671 贵州财经大学 C
93 10673 云南大学 C
94 10741 兰州财经大学 C
95 11287 南京审计大学 C
96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C
97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C-
98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C-
99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C-
100 10069 天津商业大学 C-
101 10139 内蒙古财经大学 C-
102 10360 安徽工业大学 C-
103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C-
104 10657 贵州大学 C-
105 10681 云南师范大学 C-
106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C-
107 10759 石河子大学 C-
108 11664 西安邮电大学 C-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0202 应用经济学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6 所,本次参评5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55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A+
3 10034 中央财经大学 A+
4 1003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
5 10173 东北财经大学 A
6 10272 上海财经大学 A
7 10384 厦门大学 A
8 10003 清华大学 A-
9 10055 南开大学 A-
10 10246 复旦大学 A-
11 10421 江西财经大学 A-
12 10422 山东大学 A-
13 105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
14 10651 西南财经大学 A-
15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16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B+
17 10038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B+
18 10070 天津财经大学 B+
19 10140 辽宁大学 B+
20 10183 吉林大学 B+
21 10284 南京大学 B+
22 10286 东南大学 B+
23 10335 浙江大学 B+
24 10353 浙江工商大学 B+
25 10456 山东财经大学 B+
26 10486 武汉大学 B+
27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8 10532 湖南大学 B+
29 10558 中山大学 B+
30 10559 暨南大学 B+
31 11482 浙江财经大学 B+
32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
33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B
34 10125 山西财经大学 B
35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36 10247 同济大学 B
37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38 10273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B
39 10280 上海大学 B
40 10327 南京财经大学 B
41 10357 安徽大学 B
42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B
43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44 10593 广西大学 B
45 10611 重庆大学 B
46 10689 云南财经大学 B
47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48 10240 哈尔滨商业大学 B-
49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50 10285 苏州大学 B-
51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52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53 10378 安徽财经大学 B-
54 10385 华侨大学 B-
55 10475 河南大学 B-
56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B-
57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B-
58 10610 四川大学 B-
59 10730 兰州大学 B-
60 11799 重庆工商大学 B-
61 1184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B-
62 90026 军事经济学院 B-
63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C+
64 10207 吉林财经大学 C+
65 10403 南昌大学 C+
66 10427 济南大学 C+
67 10459 郑州大学 C+
68 10484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C+
69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C+
70 10536 长沙理工大学 C+
71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C+
72 10592 广东财经大学 C+
73 10697 西北大学 C+
74 10766 新疆财经大学 C+
75 11560 西安财经学院 C+
76 11646 宁波大学 C+
77 11832 河北经贸大学 C+
78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C
79 10075 河北大学 C
80 10126 内蒙古大学 C
8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C
82 10276 华东政法大学 C
83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84 10295 江南大学 C
85 10299 江苏大学 C
86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C
87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88 10433 山东理工大学 C
89 10589 海南大学 C
90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 C
91 10656 西南民族大学 C
92 10671 贵州财经大学 C
93 10673 云南大学 C
94 10741 兰州财经大学 C
95 11287 南京审计大学 C
96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C
97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C-
98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C-
99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C-
100 10069 天津商业大学 C-
101 10139 内蒙古财经大学 C-
102 10360 安徽工业大学 C-
103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C-
104 10657 贵州大学 C-
105 10681 云南师范大学 C-
106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C-
107 10759 石河子大学 C-
108 11664 西安邮电大学 C-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07年金融学专业学校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中国人民大学 A+ 8 中山大学 A 15 上海交通大学 A
2 北京大学 A+ 9 厦门大学 A 16 东北财经大学 A
3 西南财经大学 A+ 10 暨南大学 A 17 南京大学 A
4 南开大学 A+ 11 湖南大学 A 1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
5 复旦大学 A+ 1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 19 清华大学 A
6 上海财经大学 A 13 武汉大学 A 20 同济大学 A
7 中央财经大学 A 14 西安交通大学 A      
 
B+等(30个):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天津财经大学、辽宁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华大学、苏州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上海大学、南京财经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工商大学、西南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新疆财经学院、广东商学院、河南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广西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浙江财经大学
 
 
B等(30个):宁波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东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青岛大学、深圳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政学院、云南财经大学、贵州财经学院、兰州商学院、郑州大学、安徽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河海大学、西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工商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北大学
 
 
C等(20个):名单略
    2015-2016年金融学专业学校排名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中国人民大学 5★ 181
2 西南财经大学 5★ 181
3 中央财经大学 5★ 181
4 南开大学 5★ 181
5 厦门大学 5★ 181
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5★ 181
7 复旦大学 5★ 181
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5★ 181
9 上海财经大学 5★ 181
10 武汉大学 4★ 181
11 东北财经大学 4★ 181
12 暨南大学 4★ 181
13 北京大学 4★ 181
14 天津财经大学 4★ 181
15 吉林大学 4★ 181
16 中山大学 4★ 181
17 辽宁大学 4★ 181
18 上海交通大学 4★ 181
19 浙江工商大学 4★ 181
20 西安交通大学 4★ 181
 

金融学专业考研科目:
政治 英语 数学或者专业课。这个看各个学校决议金融学专业课的初试考的比例多,就掌权势巨子性最高的金融联考来说就要考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有的学校还要考据券投资学以及保险学,但一般大部分数照旧考前三项加考据券以及保险的学校比例少!专业课方面详细科目还要看考什么学校详细而定。必考科目政治,英语,数学,另外从2011年起开始取消金融联考,开始各学校单独命题,得看你具体报考什么学校才知道金融的专业课考什么。
 
金融学考研参考书:
金融学分为专业硕士和科学硕士,科学硕士的参考书较多,西方经济学参考书与往年一样,即:
1.《微观经济学》(第六版) (美)平狄克、鲁宾费尔德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宏观经济学》(第七版)(美)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著,范家骧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金融学部分为: 
1、黄达《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黄燕君、何嗣江:《新编国际金融》(第2版),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3、戴志敏:《证券投资学--理论、实践与案例分析》,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专业硕士只需看第一本即可,但是西方经济学一样。
金融学不考国际经济学。
 
金融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1)商业性质的银行,其中包括中国工商、建设、农业银行等四大行和招商等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
2)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如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保险等;
3)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4)金融控股集团、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
5)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
6)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投资控股公司,投资咨询顾问公司.大型企业财务公司;
7)国家公务员系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
8)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9)一些政策性银行,比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
10)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等;
11)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出版传播机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