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考研难吗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浙江海洋大学考研分数线、浙江海洋大学报录比、浙江海洋大学考研群、浙江海洋大学学姐微信、浙江海洋大学考研真题、浙江海洋大学专业目录、浙江海洋大学排名、浙江海洋大学保研、浙江海洋大学公众号、浙江海洋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浙江海洋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很多考生在准备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考研难吗?是考研报考的时候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好吗?适合我吗?对我以后的人生和职业会有帮助吗?考生在准备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专业考研的时候产生这样的疑问是十分正常的。【手机访问

但是考生应当明确的一点是,不论是哪一个专业的研究生,都不存在绝对的好与不好的评价标准。别人适合的专业不一定适合自己,需要考生对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好不好、未来发展方向与考生自己的本科专业、兴趣爱好以及未来发展规划进行结合和分析,理性看待和认真对待考研的专业选择问题,不要因一时冲动或是盲目听取别人的意见而草率决定,往往会在备考期间十分痛苦。

Add 浙江海洋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浙江海洋大学

考生获取相关有关海洋科学信息的途径有很多,浙江海洋大学怎么样,学校研究生官方网站会列出详细的招生简章、考试内容、参考书目、历年分数线以及报录比等重要数据,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选择;可以咨询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专业的师兄师姐,获得第一手的信息;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例如考研网、考研论坛等信息来源。
另外,需要详细了解海洋科学的考研情况的同学,可以点击右侧免费资源我们的学姐,帮你解答报考院校的详细问题。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好不好,可以从专业排名来判断,其排名的位置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该学科考研难度的大小,包括近几年内该学科全国排名的变化程度。有的专业所在的学校在学校排名系统中并没有靠前的位置也不出名,但是该学科在全国范围内有较高的排名位置;有的专业所在的学校属于全国知名学府,但是该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出名。如果学科与学校在全国均有较高的排名位置,那么该学科属于热门学科,考研的竞争力会相对较大。考生在选择报考海洋科学之前应当对其全国排名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将学科与学校的排名都纳入考虑的范围之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每年会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对除军事学门类外的全部81个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专业排名,专业排名可以从中检索到。 相对来说,海洋科学的排名还是相当乐观,是一个具有潜力和发展前途的学科。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中提供了有关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好不好的全面而详细的资料,欢迎考生前往查阅。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考研难吗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系统的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可到环境科学的应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各级环保及其他政府部门、科技、文教部门、工业企业、农业等产业部门以及相关研究机构从事环境保护应用研究、环境监测及设备开发、污染防治、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评价、教学等应用基础研究的专门人才。为继续在环境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主要课程大学化学、有机化学、普通生物学、化学海洋学、环境微生物学、生态学、现代仪器分析、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海水分析化学、环境监测及污染控制、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海洋生物学、环境工程学、水污染控制、海水腐蚀与防护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环境科学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应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各级海洋环保、工业企业及农业等产业部门从事环境保护应用研究、环境监测及设备开发、污染防治、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评价等方面的教学、科研、技术服务及管理工作。
  海洋科学一级学科立足浙江、服务东海,以培养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类和海洋公益服务类等高层次人才为目标,以物理海洋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海洋资源利用与生物医药等多个学科方向建设为依托,以创新、服务和产业化为主线,在工程海洋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海洋资源保护与生境修复、海洋信息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形成了鲜明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特色。本学科现为教育部海洋科学与工程教学委员会委员单位,建有海洋科学省重中之重学科;海洋科学、海洋生物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海洋生物医药等省重点学科;拥有3个省重点专业,拥有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共建)、重点实验室与研发中心;建有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野外实习基地、中俄海洋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日联合海洋生态环境实验室与海峡两岸水产生物研究中心;一批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资助实验室。十一五以来,学科主持和完成了2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国家“863”计划课题、5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0项课题、2项国家发改委现代农业专项、4项科技部对外合作项目与90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2项,纵向科研经费近1亿元,年人均科研经费17.5万元。学科点目前已与台湾海洋大学、俄罗斯国立湖河渔业研究、日本东海大学、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等30多个相关高校与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已与挪威生命科学大学、挪威西福尔德高等学院、日本东京海洋大学等10多个高校联合开展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成为科技部“海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本学科为核心还建立了“中国海洋科技创新引智园区(省政府与国家外专局共建)”。

801《海洋科学导论》

一、考查目标
海洋科学导论主要阐述海洋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为主,要求考生了解海陆分布形态,熟练掌握海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变化,深入理解海水各种运动,了解海洋水团、海洋环境调查、海洋开发与环境保护等,并能够结合中国近海进行分析。 
二、试卷结构
1、题型结构
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或论述题,共计150分。
2、内容结构
海陆分布、海水物理、化学性质及温度、盐度、密度分布变化(40%)、海水运动(40%),中国近海区域海洋(20%)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1、海陆分布形态
海洋的划分、海洋地形包括海岸带、大陆边缘和大洋底的地貌形态,板块构造学说。
2、海水特性和水文要素的分布变化
1)海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海水的主要热学性质,海水盐度的定义,海水密度的表示方法,海冰的形成和性质,海洋声学与光学现象,海水中的溶解氧、PH值和营养盐。
2)海洋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和变化
海洋的热收支平衡方程、海洋温度的分布与变化,海洋的水量平衡方程、海水盐度的分布与变化,海洋密度的分布与变化。
3、海水运动
1)海洋环流
海流的定义、表示法、成因、分类、所受的作用力,地转流和风海流的概念及特性,大洋表层和中国近海的环流。
2)海洋中的波动现象
波浪要素、表示法,小振幅重力波的特性,有限振幅波的特性,海洋内波的特性,开尔文波和罗斯贝波的特性,风浪和涌浪的特性,浅水区海浪的变化,中国近海的波浪。
3)潮汐
潮汐现象、潮汐要素、潮汐类型,潮汐产生的原因,潮汐静力理论,潮高和潮时的计算,潮汐动力理论,三种形态海区的潮汐和潮流,世界大洋近岸及中国近海的潮汐和潮流。
4、 海气相互作用
地球上大气的状态,海洋上的天气系统,海气相互作用。
5、 海洋声学和海洋遥感
海洋声学基本概念,声波基本理论,海洋遥感基本概念
6、中国近海区域海洋
中国近海的自然环境概况,水文状况,水团与环流分布。
四、推荐书目
海洋科学导论 冯士笮
海洋科学 [0707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浙江海洋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海洋科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物理海洋学(02)海洋化学(03)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海洋学(04)海岛开发与保护
招生人数: 40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④(801)海洋科学导论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④(802)分子生物学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④(803)环境化学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1)普通生物学
④(801)海洋科学导论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1)普通生物学
④(802)分子生物学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1)普通生物学
④(803)环境化学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2)大学化学
④(801)海洋科学导论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2)大学化学
④(802)分子生物学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2)大学化学
④(803)环境化学
备  注: 本专业海洋生物学方向招收部分研究生攻读中意双硕士学位项目,指标单列。
海洋科学 [0707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浙江海洋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海洋科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物理海洋学(02)海洋化学
(03)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海洋学
(04)海岛开发与保护
招生人数: 49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0)大学化学
④(801)海洋科学导论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0)大学化学
④(802)普通生物学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④(801)海洋科学导论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④(802)普通生物学
备  注:
单位 专业(领域) 联系老师 联系方式 Qq群
网站
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海洋科学 傅老师 19822803906  
2044803683@qq.com
http://msc.zjou.edu.cn/list.jsp?urltype=tree.TreeTempUrl&wbtreeid=1175

《海洋科学导论》科目

一、考查目标
让考生掌握海洋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要求考生了解海洋形态,掌握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变化,理解海洋环流、海水波动现象、潮汐的海水运动形式,了解中国近海区域海洋学。
二、试卷结构
1、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20%)、简答或计算题(60%)、选择题或判断题或填空题(20%),共计50分。
2、内容结构
海水物理、化学性质及温度、盐度、密度分布变化(30%)、海水运动(50%),其他(20%)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1、海洋形态
海洋的划分、海洋地形包括海岸带、大陆边缘和大洋底的地貌形态。
2、海水特性和水文要素的分布变化
1)海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海水的主要热学性质,海水盐度的定义,海水密度的表示方法,海冰的形成和性质,海洋声学与光学现象,海水中的溶解氧、PH值和营养盐。
2)海洋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和变化
海洋的热收支平衡方程、海洋温度的分布与变化,海洋的水量平衡方程、海水盐度的分布与变化,海洋密度的分布与变化。
3、海水运动
1)海洋环流
海流的定义、表示法、成因、分类、所受的作用力,地转流和风海流的概念及特性,大洋表层和中国近海的环流。
2)海洋中的波动现象
波浪要素、表示法,小振幅重力波的特性,有限振幅波的特性,海洋内波的特性,开尔文波和罗斯贝波的特性,风浪和涌浪的特性,浅水区海浪的变化,中国近海的波浪。
3)潮汐
潮汐现象、潮汐要素、潮汐类型,潮汐产生的原因,潮汐静力理论,潮高和潮时的计算,潮汐动力理论,三种形态海区的潮汐和潮流。
四、推荐书目
1、冯士筰,李凤歧,李少菁 主编,海洋科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海洋科学     专业代码:070700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海洋科学

专业介绍

中山大学为例
请查阅中山大学相关招生院系的网页。

专业点分布

大连海洋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淮海工学院 浙江海洋大学 烟台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707 海洋科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2 所,本次参评10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22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384 厦门大学 A+
2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A+
3 10247 同济大学 B+
4 10558 中山大学 B+
5 10340 浙江海洋大学 B
6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B
7 10264 上海海洋大学 B-
8 10335 浙江大学 B-
9 10284 南京大学 C+
10 10294 河海大学 C+
11 10566 广东海洋大学 C+
12 10158 大连海洋大学 C
13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C
14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C-
15 90006 解放军理工大学 C-
 

海洋科学专业考研科目: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拟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点击科目查看参考书目考试大纲) 备注
003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电话:025-84395620) 200   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依托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建设的“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 新中心”获江苏省首批立项建设。依据主管部门有关政策支持意见及协同创新中心发展规划要求,学院将围绕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目标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指 标单列。培养模式和待遇根据协同创新中心的培养方案和相关文件执行,具体信息参见学院及协同创新中心网站。
070700 海洋科学 12    
01 海洋化学
02 海洋生物学
03 海洋生态学
04 环境海洋学
05 海洋资源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612 化学 或 635 高等数学④806 普通生态学

复试科目:0308 海洋生物学
 

海洋科学考研参考书:
1. 《海洋科学导论》,冯士莋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根据所选方向从下列参考书中任选其一:
海洋生物与天然产物方向:《海洋药物学》,科学出版社,王长云,邵长伦编著。
海洋化学方向:《化学海洋学》,陈敏主编,海洋出版社
海洋地质方向:《海洋地质学》,徐茂泉,陈友飞著,厦门大学出版社
海洋资源与环境方向:《环境学》,陈英旭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

海洋科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海洋科学家——研究有关海洋各种现象的演变规律;
海洋预报员——提供海洋天气和海浪预报服务;
海洋污染专家——研究海洋污染物运动和变化规律;
海洋导航员——开展航海气象等导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