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0-05-03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正文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攻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代码: 100402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一、学科概况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是研究职业环境、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和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并研究利用有利环境因素,控制不利环境因素和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对策,预防职业病和与环境相关疾病,以保障人群健康的一门科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学科研究范围主要有职业生理和职业心理、职业流行病学和毒理学方法、职业病的诊断与防治、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生活环境因素与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大气、水体、卫生饮用水和土壤的卫生;住宅和公共场所卫生;城多规划卫生;环境质量评价;家用化学品和化妆品的卫生等。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实基础知识和系统专业理论并掌握新的实验技术的劳动卫生、环境卫生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主要到医学院校、科研单位以及卫生防疫、职业病防治、环境保护、卫生监督监测等部门或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和专业技术工作。在本学科领域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深入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进行教学、科研和教学工作的能力,在本学科理论或专门技术方面做出创新性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文写作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为二至三年、最长在校年限(含休学)四年。
四、研究方向
1环境污染与健康
2环境流行病学与环境毒理学
3工业毒理学与职业流行病学
4妇女劳动卫生学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安排(附后)
课程设置按《兰州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体系和教学要求》,主要包括:
1.必修课程:
(1)公共课: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外语等,共计10学分。
(2)基础理论课:不少于3门,共计9学分。
(3)专业课:不少于2门,共计4学分。
(4)专业外语:导师根据专业要求阅读外语期刊、教材等。计1学分。
2.选修课:不少于2门,共计2学分。
3.必修环节:
   专题讲座:不少于3次,共计3学分。
   教学实习或社会实践:不少于72学时,共计2学分。
六、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1、课程学习
为了使硕士生掌握本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知识与技能,必须修完所规定的必修课并取得学分(35分)。同时在导师指导下结合自身和科研发展方向以及研究领域所需的知识结构,选修数门选修课程,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课程。较为熟练的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熟练掌握计算机在本学科中的应用。
2、教学实习与社会实践
研究生教学实习的内容包括课堂讲授,上辅导课,辅导答疑或指导课堂讨论、实验、实习等教学活动;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应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进行系统的专题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包括负责或参加大学生社会暑期事件活动)。为了培养硕士生的教学能力,在第二学年组织研究生参与大学本科部分课程的教学工作。可以试讲部分章节,或带实习课。
七、毕业论文及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最迟应在第四学期完成。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应结合导师的科研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选题。
2.开题报告  在论文选题确定的同一个学期,硕士生必须在本学科一定范围内,就自己学位论文的背景、意义、研究计划、拟采用的研究方法、预期研究成果等做开题报告,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同时完成综述写作。
3.阶段检查  硕士生应主动接受导师对论文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定期汇报学位论文工作的进展情况,遇到困难和问题,应及时向导师寻求帮助和指导,保证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够按时完成大论文写作。
4.论文答辩
硕士生通过规定的课程和学分考试,完成论文工作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严格论文评阅和答辩程序,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人选名单由导师提出,按照学校规定做好论文评阅,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要求硕士生在申请学位之前,必须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1篇与本人研究方向相关的论文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是否学位课
学时
学分
备注
研究生课程
公共课
0731120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必修
064112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2011版)
18
1
指选,二选一
06411200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8
1
073112004
学术道德规范与形势政策
18
1
必修
065113001
高级英语(托福)
36
2
按照英语分级教学执行。
065113002
高级英语(雅思)
36
2
065113003
英语口语
54
3
065113004
学术论文写作
36
2
065113005
西方社会文化概览
36
2
065113006
英语演讲训练
36
2
0651120011
第一外国语(英语)(1)
72
2
06511200x1
第一外国语(小语种)(1)
72
2
小语种必修
06511200x2
第一外国语(小语种)(2)
72
2
学科通开课
034212001
现代医学统计学
54
3
不少于2门,不低于6学分。
034212002
现代流行病学
36
2
034312001
现代技术信息处理及科研设计方案
54
3
034212004
现代毒理学基础
36
2
专业基础课
031212010
细胞生物学
54
3
 
031302021
高级免疫学
54
3
 
031502002
实验动物学
36
2
 
031502005
现代医学实验仪器与实验技术
54
3
 
034212004
分子生物学
54
3
 
034312002
现代劳动卫生学
36
2
 
方向选修课
031212005
病理学进展
54
3
 
034312004
现代环境卫生学
36
2
 
034312006
卫生统计学
54
2
 
034312009
生物监测和生物标志物
36
2
 
034502007
妇女劳动卫生
36
2
 
专业外语
034402001
硕士专业外语(公卫)
18
1
必修
人文与科学素养选修课
016102002
计算机应用(Ⅱ)
36
2
人文与科学素养、方法论、科技论文英文写作、二外等。
补修课程
034602001
公共卫生概论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学科本科生的主干课程,不计学分。
034602005
人体解剖学
 
 
034602006
组织胚胎学
 
 
034602007
生理学
 
 
034602008
病理生理学
 
 
必修环节
必修环节
SS702001
SS学术研讨和学术活动
 
2
必修,每学年作报告1次,在学期间作报告不少于2次,参加学术活动按学院标准执行。
SS702002
SS开题报告
 
1
必修,最晚于第三学期末完成。
SS702003
SS实践环节
 
2
必修,含科研实践、医疗实践、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
总学分
32
学位论文
科研成果要求
按照《兰州大学各学科研究生在学期间完成科研成果的基本要求》执行。
论文评阅及答辩
 
                   
 
 
 
 
 
 
 
 
 
 
 
 
 
 
 
 
 
 
 
 
 
 
 
 
 
 
 
 
 
 
 
 
 
 
 
 
 
 
 
 
 
 
 
 
 
 
 
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生物监测和生物标志物——理论基础与实践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开课学期
■春季学期   □秋季学期
学分
1.5
课程名称
(中文)生物监测和生物标志物——理论基础与实践
(英文)Biological Monitoring and Biomarker——Basic Theory and Practice
课程类型
□公共课        □学科通开课        ■专业基础课              □方向选修课
课程学时分配
课程学时
学时分配
36
课堂讲课
30
课堂讨论
6
自学交流
 
课 程
负责人
牛静萍
课程团队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专题讨论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适用专业及层次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硕士研究生
先修课程
医学及相关课程
教    材
生物监测和生物标志物——理论基础与实践
参考书目
 
               
 
二、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生物监测的许多基本概念、定义、范围和其他学科,工作之间的关系与联系以及如何获得可信、可靠的数据保证和在实际实施卫生监督中的应用;金属,非金属,芳香烃和芳香烃的硝基、氨基化合物,卤代烃,农药共六大类21种毒物的职业和非职业接触、监测指标及测定方法、评估等;接触粉尘及物理因素人员的生物监测;职业危害特殊效应的生物监测,包括遗传、生殖、免疫三类毒性效应生物监测和DNA、蛋白加合物,还有巯基尿酸以及对某些毒物易感性的生物监测;以及实施卫生监督的重要依据—生物监测的标准。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篇  生物监测与生物标志物理论基础        12学时
第二篇  环境与职业危害特殊效应的生物监测及生物标志物    4学时
第三篇  生物监测在环境医学与职业医学中的应用    4学时
第四篇  生物标志物与健康监护    4学时
第五篇  生物监测与环境保护     4学时
第六篇  生物标志物与药物和营养素的合理使用    4学时
第七篇  生物监测方法指标的选择与评价    4学时
共计  36学时
四、参考文献
兰州大学

添加兰州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兰州大学考研分数线、兰州大学报录比、兰州大学考研群、兰州大学学姐微信、兰州大学考研真题、兰州大学专业目录、兰州大学排名、兰州大学保研、兰州大学公众号、兰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兰州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兰州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lanzhoudaxue/yanjiushengyuan_269314.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