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导师杨朝亮

发布时间:2019-01-0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导师杨朝亮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导师杨朝亮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导师杨朝亮 正文


  杨朝亮,男,1963年9月生,山东省梁山县人,历史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历史系主任。1998年7月,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并来校工作。2003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儒学史、清代学术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为历史系研究生、本科生开设了《中国古代史(二)》、《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古代史史料学》、《儒学史专题》等课程。科研方面,近年来先后在《中国史研究动态》、《孔子研究》、《清史论丛》、《齐鲁学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东岳论丛》等期刊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三部:《李绂与〈陆子学谱〉》、《中国著名藏书楼海源阁》、《霸道与王道:秦汉帝国》等,并参与撰写《乾嘉学术编年》、《聊城通史·古代卷》、《儒家思想与社会管理》、《儒家文化面面观》等学术著作及教材《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等,目前,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项。2008年3月,获聊城大学“2005—2007年度校级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1年9月,获聊城大学“‘十一五’本科教学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主要学术成果:
  01、《中国著名藏书楼海源阁》,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10月(专著)。
  02、《李绂与〈陆子学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专著)。
  03、《聊城通史》(古代卷),中华书局2005年1月(参与)。
  04、《乾嘉学术编年》,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参与)。
  05、《霸道与王道——秦汉帝国》,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专著)。
  06、《〈陆子学谱〉之架构与旨趣》,清史论丛2005年号。
  07、《傅斯年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5年第2期。
  08、《〈陆子学谱〉撰述之意义》,抚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5—6期。
  09、《简论傅斯年对“清代学问”的贡献》,齐鲁学刊2006年第1期。
  10、《2005年清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年第6期。
  11、《李绂与广西改土归流》,清史论丛2006年号。
  12、《傅斯年与清代学术》,“傅斯年与中国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3月。
  13、《李绂生平学行考》,聊城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4、《李绂乡邦情结之简析》,抚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3—4期。
  15、《试论明清律例对腐败的威慑》,聊城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16、《李绂学术思想渊源探析》,清史论丛2008年号。
  17、《试论李绂于三礼馆之贡献》,孔子研究2008年第2期。
  18、《李绂科举思想探析》,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19、《浅析清代陆王学者第一重镇李绂》,东华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20、《〈傅斯年社会政治活动与思想研究〉简评》,聊城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21、《历史学硕士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几个关键环节》,济宁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22、《浅析“三礼馆”诏开之意义》,国学论衡(第五辑)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7月。
  23、《中华民族永恒的主题:和》,理论学刊2010年第5期。
  24、《海源阁藏书楼问题探析》,聊城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25、《试论清代聊城的文武举》,《中国运河:区域社会与文化变迁》论文集2010年7月。
  26、《〈东北史纲〉:中国史界第一部东北地区史》,聊城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27、《“傅斯年学术思想的传统与现代”研讨会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11年第6期。
  28、《孔定芳著〈清初遗民社会〉评价》,中国史研究动态2011年第6期。
  29、《近三十年李觏研究综述》,《李觏研究论文集》,大众文艺出版社2011年4月。
  30、《唐代妇女地位之我见》,聊城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科研立项:

  01、《〈陆子学谱〉点校》,山东省古籍整理项目(6WB401),2004—2006,已结项。
  02、《清代陆王学研究》,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重点项目(10BLSJ04),2010—2013。
  03、《清代陆王心学发展史》,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2BZS040),2012—2015。
  获奖情况:

  01、《李绂与〈陆子学谱〉》,获2006年聊城大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
  02、《李绂与〈陆子学谱〉》,获2007年山东省教育厅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03、《简论傅斯年对“清代学问”的贡献》,获2007年聊城大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04、《〈颜氏家训〉伦理思想之探析》,获2008年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05、《霸道与王道:秦汉帝国》,获2008年聊城大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06、《试论李绂于三礼馆之贡献》,获2009年聊城大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07、《中华民族永恒的主题:和》,获2011年聊城市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聊城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聊城大学考研分数线、聊城大学报录比、聊城大学考研群、聊城大学学姐微信、聊城大学考研真题、聊城大学专业目录、聊城大学排名、聊城大学保研、聊城大学公众号、聊城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聊城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聊城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聊城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lcdx/yjsds_179558.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