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硕士生导师介绍:孙树萍

发布时间:2019-01-0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鲁东大学硕士生导师介绍:孙树萍

鲁东大学硕士生导师介绍:孙树萍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鲁东大学硕士生导师介绍:孙树萍 正文

 

  孙树萍,女,1962年5月出生,1986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化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2002年被评为教授,2003年被评为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化学教学与STS教育

  化学教学中的STS教育是国内外化学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需要以及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征,科学教育的各个学科都大大加快了STS教育改革的步伐。日本的高中化学-《化学IA》、美国的《社会中化学》均以“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树立辩证的科学技术观、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综合决策能力”为基本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中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就是“使学生形成科学价值观”。化学教学中的STS教育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符合国内外化学教学发展的潮流。研究的主要领域有:

  1、新课程中的STS教育

  化学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对STS教育给予了专门设置和安排。相应研究的课题有STS教学目标体系,内容选择、方法的开发、课题的补充等

  通过STS教学使学生获得真正的参与科学技术决策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有哪些客观的规律?指导这种能力的养成的需要相应的教学理论。这成为STS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研究中的核心。STS教学模式是指导教师进行STS教学设计的重要理论,亦是使STS教学实践经验上升为STS教学理论的关节点。开展这方面的探索研究将可以优化STS教学过程、提高STS教学效益。因此这是我们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

  2、STS课程的实施与教学评价

  STS课程的实施在国外已经有十几年。目前又有一批新型的STS课程相继诞生。对于这些STS课程的指导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成果及教学经验必需全面、科学及时地地加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科学加以的健康发展。实施STS教育可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哪些科学素质?对STS教育的所取得成果需要采取哪些科学的方法加以评价?这也是我们研究的一个主要领域。

  本人主要从事化学教学中的STS教育的探索和研究。在这方面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已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目前这项研究正在向“新课程与STS教学”及“STS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等方面深入进行。目前主持一项科研课题,参与两项科研课题。近五年的教学科研成果:

  “DNA探索的世纪回顾” 《化学教学》1999.1

  “DNA化学技术及展望” 《化学教育》2000.2

  “核能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化学教育》2000.3

  “自来水生产中的氯化处理及问题” 《化学教学》2001.9

  “开设高师化学STS教育课程的探讨《化学教育》2003.10

  “美国化学与健康的教育内容与模式” 《比较教育研究》2003.11

  “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思考”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3.3

  “双氮杂冠醚聚合物PACE的合成研究与吸附性能”《高分子化学学报》2003.3

  “关于网络教学的几点思考”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专辑

  “化学反应与紫外线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化学教学》2004 1-2

  联系电话:0535-6672176(办公室);6672461(宅)

  电子信箱: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鲁东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鲁东大学考研分数线、鲁东大学报录比、鲁东大学考研群、鲁东大学学姐微信、鲁东大学考研真题、鲁东大学专业目录、鲁东大学排名、鲁东大学保研、鲁东大学公众号、鲁东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鲁东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鲁东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鲁东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lddx/yjsds_179934.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