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文学院硕士导师:汪正龙

发布时间:2021-10-21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文学院硕士导师:汪正龙

南京大学文学院硕士导师:汪正龙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南京大学文学院硕士导师:汪正龙 正文


  汪正龙,男,汉族,安徽省南陵县人,1965年3月4日生,2000年6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 并留校任教,2001年4月起为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6月起为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2002年9月起为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中国文 艺理论学会会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员、中国马列文论学会会员、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基础理论、西方文论及马列文论。独著有《文学意义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译著有《虚构与想象》(合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并在《文学评论》、《哲学研究》、《文艺理论研究》等杂志发表专业学术论文约40篇。

  研究成果   

  著 作:

  1、《文学意义研究》(独著,22.1万字)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

  2、《虚构与想象》(译著,伊瑟尔原著,合译,34万字,由本人主译并校对)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版。


  协编教材:

  1、《文学理论基本问题》(陶东风主编,本人撰写第六章“文学与文化、道德及意识形态”计4.4万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

  2、《中文专业本科生百部阅读书目导读》(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编,本人编写“文学概论”阅读书目导读部分)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3、《20世纪中国文学史》(苏光文主编,本人撰写其中关于中国现代文艺理论部分的内容)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版


  发表论文情况(部分早期文章资料暂缺):

  《问题意识、开放式与层次性——从现有教材的基本模式看文学理论教材的理念设定与模式建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1期

  《论伊格尔顿》(译文,合译,麦克马洪原著)《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8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论杰姆逊的美学思想》(译文,申科原著)《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8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文化研究的得失与文学理论的知识重建思路》《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6期

  《评伊瑟尔的文学人类学》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4期

  《弗洛伊德与马克思——关于弗洛伊德学说与马克思理论比较中的几个问题》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文学的道德诉求与道德超越——文学与道德关系的一个悖论》《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1期

  《虚构与人类生存》 《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11月27日

  《谈文学与文化研究中的意识形态批评》 《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6期(全文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3年第12期)

  《论马克思早期美学中的感性论思想》 《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4期(转载于2003年《中国文学年鉴》)

  《认识之真、心理之真与价值评判之真——论作为为文学历史评判尺度的艺术真实》 《江海学刊》2003年第1期

  《意义的意义——论20世纪西方人文科学的意义讨论与文学研究的关系》

  《文艺评论》2002年第5期

  《“现实主义的最伟大的胜利”:一段问题史》 《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5期(全文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3年第1期)

  《性别视角及其限度——女性阅读的现状与问题》《文艺争鸣》2002第5期

  《为新学科立传——评杜书瀛等主编〈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与赵宪章教授合作) 《东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4期

  《文学原理——创作论》 《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

  《论文学意图》 《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全文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2年第10期)

  《私人意义与文学写作》 《艺术广角》2002年第1期

  《论20世纪文学意义观念的转变》 《学术研究》2001年第12期(全文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2年第5期)

  《论文学意义的存在方式》 《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第6期(全文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2年第3期)

  《评社会学释义、心理学释义和结构主义释义》《孝感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4期

  《重新认识全球化——谈关于全球化的争论》 《书与人》2001年第11期

  《西方诗学中的“诗史之辩”及其理论思考》 《江海学刊》2000年第4期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意义研究概述》《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4期

  《关于哲学史方法论的思考》 《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2期

  《日常生活:一种新的诗性可能性及其难题》《文学评论丛刊》2000年第1期

  《本质追寻与根基失落——从知识背景看我国当代文学理论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2期(全文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9年第8期)

  《西方哲学史研究的新创获》 《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4期

  《亚理士多德悲剧净化说新释》 《湖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2期

  《对西方哲学史两种写作范式的超越》 《哲学研究》1998年第2期

  《价值中立与理论公度性:文化批评的语境设定》《东方论坛》1997年第4期

  《官感的欢狂——莫言小说创作新论》《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2年2期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现代现实主义》(与黄裳裳合作)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1年第2期

  《评二、三十年代左翼文艺理论界文学与读者大众关系的理论》

  《湖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5期(全文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现当代文学研究》1991年第1期)

  《人与文学》 《湖北作家论丛》第3辑,长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

  《寻求超越:评刘章仪〈枭雄吴佩孚〉》 《武汉作家通讯》1989年第1期

  《 target=_blank title=网上书城检索>阵痛的美丽——评王新民诗集<美丽的阵痛>》 《长江科技开发报》1988年5月13日


  所授课程

  为本科生开设的课程有“文学概论”、“美学原理”、“西方文论”,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有“马列文论”、“西方现代美学”。

  研究课题    

  1、《马克思与当代美学》,江苏省十五社科规划项目(主持,2001-2004,已结项)

  2、《文学意义研究》,南京大学校级项目(主持,2001-2002,已结项)

  3、《文学理论基础导引》(主持,“南京大学面向21世纪系列教材”项目,2003-2004)

  4、《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参与,北京市重点教材项目,陶东风主持,2002-2004,,该书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5、《西方美学史》(参与,国家社科十五项目,汝信主持,2001-2005,本人参与写作第四卷《20世纪西方美学》),该书2005年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6、《当代文学变体与形式创新研究》(参与,2004年国家社科项目,赵宪章主持,2004-2006)  

  获奖情况
    
  1、江苏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3,《文学意义研究》)。

  2、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3,《文学意义研究》)

  3、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1,《文学意义研究》)

  4、《文学评论》优秀论文奖(1996-2002,《论文学意图》)

  5、南京大学光华奖学金二等奖(1999)

  6、台湾中流文教基金奖(1998,“艺术与日常生活”论文系列)

  7、湖北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990,论文《人与文学》)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考研派网站和APP流量巨大)联系方式

添加南京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南京大学考研分数线、南京大学报录比、南京大学考研群、南京大学学姐微信、南京大学考研真题、南京大学专业目录、南京大学排名、南京大学保研、南京大学公众号、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南京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南京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南京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nanjingdaxue/daoshi_500434.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