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大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导师:朱英明

发布时间:2021-10-21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南京理工大学大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导师:朱英明

南京理工大学大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导师:朱英明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南京理工大学大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导师:朱英明 正文

 


姓名: 朱英明 性 别:男 出生年月: 1965-11-15  
职称: 教授 办公电话: 导师类别: 博士生导师  
电子邮件: zhuyingming@njust.edu.cn  
工作单位: 经济管理学院  
最后学历: 研究生毕业 最后学位: 博士  
最后毕业学校: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 毕业专业: 020202 区域经济学 毕业时间:
主学科研究方向:
二级学科名称(主): 管理科学与工程 博士学科 学科代码: 1201
产业集聚与产业发展;城市与区域发展;创新驱动发展;产业集群发展与规划
欢迎有志于在产业集聚、产业集群、城市群、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划)等领域继续深造的数学、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城市规划以及其他专业的硕士生报考我的博士研究生。
辅学科研究方向:
二级学科名称(辅): 产业经济学 硕士学科 学科代码: 020205
城市群与区域发展
学术任职:
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江苏产业集群研究基地”负责人和首席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通讯评审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通讯评审专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通讯评审专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杂志匿名审稿人、《地理研究》杂志匿名审稿人、《人文地理》杂志匿名审稿人、《技术经济》杂志匿名审稿人、江苏省发改委专家库成员、江苏省科技厅专家库成员、南京市科技专家库成员、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学会会员。
学术成就:
    近年来,先后在产业集聚(产业集群)、城市群、区域与城市发展等领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已经逐步形成特色研究领域,在相关领域已引起学界的关注。
一、近期出版的学术著作
近年来,先后在CRC Press, Taylor & Francis Group、经济管理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等国内外顶级出版社出版了专著8部。主要著作如下:
朱英明.产业集聚、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年版.
朱英明等.中国产业集群时空发展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年版.
朱英明,童毛弟.中国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版.
Zhu yingming. Analysis of Industrial Clusters in China. CRC Press, Taylor & Francis Group, 2009
朱英明著.中国产业集群分析.科学出版社, 2006年版。
朱英明著.城市群经济空间分析.科学出版社, 2004年第一版,2005年第二版.
朱英明著.产业集聚论.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年版.
朱英明(第二作者).中国城市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二、近期发表的学术论文
近年来,先后在《管理世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学报》、《经济评论》、《中国软科学》、《中国人口科学》、《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城市规划学刊》等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城市规划等学科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主要论文如下:
朱英明等. 资源短缺、环境损害及其产业集聚效果研究:基于21世纪我国省级工业集聚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12年第11期.
朱英明等. 产业集聚困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经济评论》2011年第2期.
朱英明.中国城市化波动的解释:工业化和服务化波动的冲击.《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第3期.
朱英明. 区域制造业规模经济、技术变化与全要素生产率:产业集聚的影响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
朱英明.中国城市群一体化过程中行政主体间的信号传递博弈.《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3期.
朱英明.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以洛阳市为例.中国经济特区研究(第2辑)2009年.
朱英明.中国城市规模演化及其关键问题研究.《城市》2008年第10期.
朱英明,张雷.城市群竞争力的区域分异研究.《技术经济》2008年第5期.
朱英明.增强城市群整体竞争力:路径选择与学习策略.《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第2期.
朱英明.增强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研究:基于行政主体间信号传递博弈的视角.《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第1期.
朱英明.城市群竞争力的发展演化与协同增强研究:基于长三角二级城市群的视角.《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第5期.
朱英明.地方政府博弈行为与长三角一体化的制度设计研究.《城市》2008年第1期.
朱英明.中国产业集群结构研究.《系统工程学报》2007年第3期.
朱英明.中国产业集群分析和“十一五”产业发展路径选择.《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10期.
朱英明.创新环境、学习区域、集体学习与城市群竞争力研究.《江海学刊》2007年第5期.
朱英明.增强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4期.
朱英明. 长三角城市群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产业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朱英明.产业的集群化特征与集群式发展研究:基于中国投入产出的方法.《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第9期.
朱英明,陆洪芳. 日本经济的集群化及其对中国的借鉴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第10期.
朱英明.产业空间结构与地区产业增长研究:基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制造业的研究.《经济地理》2006年第3期.
朱英明.中国经济的集群化特征与集群式发展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第11期.
朱英明.中国城市群区集聚式城市化发展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第1期.
朱英明. 江苏沿江化工产业带产业集群可持续成长研究:扬州(仪征)化学工业园为例.《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第8期.
朱英明.中国产业集群类型识别:基于投入产出方法.《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12.
朱英明. 产业集群政策的切入点及路径.在《理论参考》2006年第9期.
朱英明.产业集群与特色经济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第6期.
Zhu Yingming.Regional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under the maximiza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economies.《Ecological Economy》2005,No. 3.
朱英明.外商投资企业空间集聚的路径选择研究.《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11期.
朱英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统计评价体系的构建.《统计与决策》2004年第11期.
朱英明.沪宁杭城市密集区批发市场效应研究.《江海学刊》2004年第2期.
朱英明.商业集群竞争优势提升研究.《技术经济》2004年第7期.
朱英明.集聚经济与西部大开发中的产业发展政策选择.《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第2期.
朱英明.区域集群政策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第4期.
朱英明.产业集聚研究述评.《经济评论》2003年第3期.
朱英明.论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7期.
朱英明.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工业技术经济》2003年第5期.
朱英明.中国城市密集区航空运输联系.《人文地理》2003年第5期.
朱英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商投资企业空间集群与地区增长.《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期.
朱英明.沪宁杭城市密集区城市流研究.《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第1期.
朱英明.我国城市群地域结构理论研究.《现代城市研究》2002年第6期.
朱英明.我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与对策研究.《经济地理》2001年第2期.
朱英明.沪宁杭城市密集区市场化差异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第2期.
朱英明.大陆桥城市轴:西部大开发的主动脉.《人文杂志》2001年第2期.
朱英明.我国城市群地域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第4期.
朱英明.我国城市群发展特征与规划发展设想.《规划师》2001年第6期.
朱英明.国外大都市区管理的实践与借鉴.《世界地理研究》2001年第1期.
朱英明.国外区域联系研究综述.《世界地理研究》2001年第2期.
朱英明.我国城市群区域联系发展趋势研究.《城市问题》2001年第6期.
朱英明.大陆桥城市轴发展定位与发展思路.《经济地理》2000年第6期.
朱英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空间演化研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年第2期.
朱英明.我国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有关问题研究.《人文地理》2000年第4期.
朱英明.农业劳动力转移:长江经济带发展之关键.《中国软科学》1999年第6期.
朱英明.长江经济带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特征研究.《中国人口科学》1999年第2期.
朱英明.苏皖沿江地带城市空间演化研究.《经济地理》1999年第3期.
朱英明.武汉经济协作区发展的基本特征及对策.《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年第2期.
朱英明.皖江经济带城市空间演化态势研究.《人文地理》1999年第4期.
朱英明.长江经济带农业劳动力转移若干问题研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年第2期.
朱英明.我国城市群发展方针研究《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第5期.
朱英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原则框架.《城市研究》1999年第5期.
朱英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几个需要正确认识的问题.《城市开发》1998年第6期.
目前从事的研究内容、承担和科研项目及经费:
    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多项,主要项目如下:
1、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选择、突破方向与政策研究:创新集群视角(批准号:11AZD00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持人朱英明
2、资源环境约束、认知行为偏差和区域产业集聚困境研究(编号:7107308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人朱英明
3、增强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研究(编号:06BJY03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主持人朱英明
4、区域产业科学集聚:以长三角地区为例(编号:09YJA7901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主持人朱英明
5、全球价值链下区域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研究(批文号:工信厅政[2010]46号),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政策研究软课题项目,主持人朱英明
6、土地资源约束下的苏南地区城市群竞争力提升研究(编号:05SJD790054),江苏省省教育厅课题,主持人朱英明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南京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南京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南京理工大学报录比、南京理工大学考研群、南京理工大学学姐微信、南京理工大学考研真题、南京理工大学专业目录、南京理工大学排名、南京理工大学保研、南京理工大学公众号、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南京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南京理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南京理工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nanjingligongdaxue/daoshi_499678.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