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宁波大学地理学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发布时间:2020-11-2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2021宁波大学地理学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2021宁波大学地理学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2021宁波大学地理学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正文

    2021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
    考 试 大 纲
    科目代码、名称:762地理学综合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自然地理学试题分值约占60%、人文地理学试题分值约占40%),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
    地壳、大气、水文、土壤等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分布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和分异规律,以及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
    人类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特征与地区差异之间的关系;不同空间尺度(包括世界、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政治、经济演化特征与趋势;与民族、种族、性别、年龄、阶级等因素相联系的社会文化特征及其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城市与区域发展问题解决的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与地理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
    (四)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
    2.简答题
    3.案例分析题
    4.论述题
    二、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掌握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自然地理中的实际问题。
    要求考生围绕“空间”和“地方”核心论题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空间、全球化、城市化、人口、迁移、文化、景观、发展、地缘政治和人地关系等内容。
    要求考生掌握综合运用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自然地理学》部分
    1、绪论
    地理学史简介,自然地理学的分支,研究对象、分科及研究任务。
    2、地壳
    了解并掌握地壳的物质组成,地壳结构,地质作用和地质年代;掌握矿物的内部构造和外表形态,矿物的化学性质,矿物的集合体形态和物理性质;掌握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基本结构、构造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理解构造运动和地质构造,岩石的变形和岩层产状,褶皱、断裂构造等概念及特征;理解火山和地震的形成、特征及分布规律。理解主要的地构造学说及地史的研究方法。
    3、行星地球
    理解地理坐标的概念,掌握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其地理意义,地球的结构性及地外系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地内系统对地表自然环境的影响。
    4、大气
    了解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掌握水分及其相变、水汽凝结的条件;掌握太阳辐射的基本知识、掌握各种辐射的知识、了解气温的分布规律;掌握气压的变化规律、了解大气环流的形成、气团和锋、大型空气涡旋;掌握海陆分布与气候、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地形与气候、冰雪覆盖与气候的关系,掌握柯本及斯查勒的气候分类、各类气候的分布特征成因;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人类活动因子对现在和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
    5、海洋水和陆地水
    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水分循环和水量平衡;了解海水的化学成分组成,海水的盐度、温度和密度;理解海洋中的波浪,洋流和水团运动,理解海洋资源和海洋环保的意义;理解河流水系、流域、水体要素、河流补给、河川径流、河流分类等概念及特征,掌握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理解地下水的概念、组成、地下水的理化性质、地下水的运动特征、地下水的分类;理解湖泊与沼泽的形成及特征;理解冰川的形成类型、冰川的运动与消融。
    6、地貌
    理解地貌的形成因素掌握全球构造地貌、大地构造地貌、地质构造地貌等的基本特征。掌握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风成地貌与黄土地貌、冰川地貌与冻土地貌、海岸地貌的形成过程及主要特征。
    7、土壤
    掌握土壤的矿物质、有机质组成,土壤结构及其物理性质,土壤的水分、空气和质量状况,土壤胶体和土壤的吸收作用,土壤肥力及其调节与控制。掌握土壤的形成因素、土壤形成过程、土壤分类和主要土壤类型;理解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掌握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改造方法,土壤侵蚀、土壤污染及其防治方法。
    8、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理解生态因子综合作用定律,掌握光的作用及生物的适应性、温度对生物的作用、水与生物的关系、空气与生物的关系、土壤与生物、生物因子的作用,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的环境改造作用。
    理解种群的概念、种群的水平分布格局、种群的数量动态,掌握概念、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生物群落的结构、生物群落的演替、生态位、群落的分类。
    认识组分结构、掌握营养结构,掌握生产功能、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掌握生态平衡、形成机制、理解生态平衡的调节机制。
    掌握主要特征、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理解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9、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综合研究
    认识要素内在联系的整体性、结构与功能的整体性、非平衡有序系统的整体性,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结构、自然地理环境的功能、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
    掌握地域分异的概念、地域分异因素、地域分异规律,理解全球性的地域分异规律、区域性地域分异规律、中尺度地域分异规律。
    掌握自然区划的特点、区划的原则与方法、综合自然区划的单位等级系统,并能进行实际应用。
    《人文地理学》部分
    1、人地关系
    自然观概述、人地关系理论的发展、人类行为与环境的变迁、人口-资源-环境-科技与可持续发展。
    2、空间分析
    空间、地方、距离、时间、区域、尺度、联系、扩散。
    3、工业化与全球化
    工业化过程、世界发展格局的形成、全球化的世界。
    4、城市化与城市发展
    城市、城市化、城市体系、城市空间结构、城市问题、乡村聚落与乡村振兴。
    5、发展与重构
    发展、经济空间结构变化、制造业重构与转移、服务业重构与转移、农业与食物生产。
    6、人口与迁移
    人口与人口普查、人口动力学、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人口问题。
    7、文化与宗教
    地域文化系统的构成、文化的起源与扩散、文化区、语言、宗教、民居、风味特色食物、性别、大众文化的全球化。
    8、种族与社会
    从种族到社会空间、种族歧视与种族隔离、移民社会、城市种族群聚区、种族主义及其后果。
    9、国家与地缘政治
    民族体、国家概念及其发展、国家的基本要素、国家的内部组织、国家的形成与演化、地缘政治、地缘政治新格局。
    10、景观及其解读
    从空间到景观、景观描述与解释、景观解读与创造。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自然地理学》(第四版),伍光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ISBN9787040228762。
    《人文地理学导论》,顾朝林主编,科学出版社,2012,ISBN9787030356444。
宁波大学

添加宁波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宁波大学考研分数线、宁波大学报录比、宁波大学考研群、宁波大学学姐微信、宁波大学考研真题、宁波大学专业目录、宁波大学排名、宁波大学保研、宁波大学公众号、宁波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宁波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宁波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ningbodaxue/cankaoshumu_378899.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