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机械工程学硕简介

发布时间:2020-05-0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机械工程学硕简介

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机械工程学硕简介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机械工程学硕简介 正文

0802 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2017年获批成为一级学科硕士点,是在原有 “机械电子工程”(2003年获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2006年获批)两个二级学术硕士学位点和“机械工程”工程硕士学位点(2009年获批)的基础上发展成长起来的。其中“机械电子工程”二级学科是浙江省重点学科A类(2005年)、“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二级学科连续两次获批宁波市重点学科(2007年,2012年)、“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是“浙江省十二五”重点学科(2012年)。机械工程学科依托浙江省零件轧制成形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机电工程训练示范中心、宁波市数字化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宁波市回转零件高精度轧制成形技术研究”重点创新团队,近五年获国家级项目26项、省部级项目36项;发表SCI/EI论文148篇、获授权发明专利71项;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 项,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学科以机械工程为核心,紧密结合高速发展的机械制造业需求,研究零件楔横轧/斜轧/环轧/旋压近净成形与成性新工艺与新技术、工具/模具再制造、压电定位平台、压电微夹钳等智能器件的新构型、结构疲劳强度、概念设计方法、表界面摩擦磨损、机械对称性理论、增材制造产品的设计理论等,面向敏捷制造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汽车多功能材料与智能结构等广泛技术领域展开研究。
机械工程学位点现有专任教师45人,其中教育部教指委委员1人、浙江省高校教学名师1人、浙江省杰青基金获得者2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9人(其中第二层次2人)、宁波市甬江学者2人、Elsevier高被引学者2人(2014-2016连续3年)。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包括博士生导师4人、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7人。
学位点现设有5个研究方向:(1)塑性成形工程(方向负责人:束学道教授);(2)机械电子工程(方向负责人:崔玉国教授);(3)机械设计及理论(方向负责人:李淑欣教授);(4)制造系统工程(方向负责人:战洪飞教授);(5)车辆工程(方向负责人:杜建科教授)。
学位点负责人:束学道教授,博士生导师,宁波市“甬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省杰青获得者,浙江省151人才第二层次,宁波市领军与拔尖人才第二层次。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机械工程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零件轧制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宁波大学机械工程学位点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合作交流、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机械工业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秦皇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宁波市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4项,发表学术论文170多篇,其中EI和SCI收录80多篇。著有《异型截面环形件轧制技术及应用》《楔横轧理论与成形技术》《楔横轧多楔同步轧制理论与应用》《大型轴类件楔横轧成形理论及实践》等专著6部。他是国际边界元学术委员会委员,白俄罗斯楔横轧学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应用科技》期刊副主编。
    本学位点5个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和特色:
(1)塑性成形工程:本方向研究领域涉及精密制造技术、特种轧制与加工、工程力学、工程材料、摩擦及性能测试。以回转类零件轧制成形为特色,研究零件楔横轧/斜轧/环扎/旋压近净成形与成性新工艺与新技术、工具/模具再制造等技术,实现零件的高效化、节材化、节能化近净成形。
(2)机械电子工程:本方向研究领域涉及机电系统控制、机电系统动力学、传感与测量、信号与图像处理。以精密驱动与精密测量为特色,研究压电定位平台、压电微夹钳等智能器件的新构型、驱动机理、控制方法以及表面微观形貌测量、红外光学检测等精密测量系统的构成原理与检测理论,促进精密机械与仪器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
(3)机械设计及理论:本方向研究领域涉及机械设计方法、产品性能仿真、多学科设计与优化、机械结构强度与可靠性。以挖掘最新设计方法、提高机械结构强度及产品性能的设计和优化为特色,研究结构疲劳强度、概念设计方法、机械对称性理论、增材制造产品的设计理论,实现机械产品及装备的设计创新和技术进步。
(4)制造系统工程:本方向研究领域涉及制造系统、智能制造。以敏捷制造系统与企业大数据为特色,从整个制造过程和制造系统的视角,面向中小企业及其群体,对敏捷化制造系统的建模与分析、制造业信息化的理论与技术、分散网络化制造的运行原理、面向敏捷制造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等开展研究,实现制造系统信息化、智能化。
(5)车辆工程:本方向主要研究汽车及其零部件的强度、振动和安全性,汽车电子器件和智能化技术。
宁波大学

添加宁波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宁波大学考研分数线、宁波大学报录比、宁波大学考研群、宁波大学学姐微信、宁波大学考研真题、宁波大学专业目录、宁波大学排名、宁波大学保研、宁波大学公众号、宁波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宁波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宁波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ningbodaxue/yanjiushengyuan_271898.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