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导师:曹峰

发布时间:2021-10-0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导师:曹峰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导师:曹峰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导师:曹峰 正文


  曹峰,生于1965年,上海市人,1985年7月毕业于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1990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获硕士学位,2000年3月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东亚思想文化专业),获修士学位,2003年9月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东亚思想文化专业)博士课程学分修满毕业,2004年4月获得东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曾任上海博物馆职员,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日本中央学院大学、学习院大学、中央大学、樱美林大学兼任讲师、早稻田大学客座助教授。现为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教授、日本大东文化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从事出土文献学和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著有《上博楚简思想研究》,译有《池田知久简帛研究论集》。网站《简帛研究》http://www.jianbo.org主持人。联系方式:caofeng@sdu.edu.cn

  论文
  1 《孔子正名新考》、2009年3月 《文史哲》2009年第2期
  2 “『管子』四篇と『韓非子』四篇に見える名思想の研究”、2009年3月 大东文化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编《人文科学》第13号
  3 “《尊德義》分章考釋”、2009年2月 《中国文字》新34期,台灣藝文印書館出版
  4 “《荀子・正名》篇新论”、2008年12月 《儒林》第四辑,山东大学出版社
  5 “《恆先》研究综述――兼论《恆先》今后的研究方法”、2008年11月 《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4期
  6 “《三德》所见‘皇后’为‘黄帝’考”、2008年9月 《齐鲁学刊》2008年第5期
  7 “《尹文子》所见名思想研究”、2007年9月 王中江主编《新哲学》第七辑、大象出版社
  8 “《三德》研究四题” 、2008年8月 《简帛研究2005》、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9 “《近代の中国学界における「疑古・释古」问题の再认识》”(日文,西山尚志译)、2008年6月 《东方学》第116辑
  10 “《黄帝四经》所见‘执道者’与‘名’的关系”、2008年5月 《湖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第7期
  11 “马王堆帛书‘物则有形’图圆圈内文字新解”、2008年4月 张光裕、黄德宽主编《古文字学论稿》,安徽大学出版社
  12 “A return to intellectual history: a new approach to Pre-Qin discourse on naming”,Joseph E. Harroff译、2008年3月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中国哲学前沿)》2008年第2期
  13 “‘名’と‘法’の接点”(日文)、2008年3月 大东文化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编《人文科学》第13号
  14 “《呂氏春秋》に見える‘名’の政治思想研究”(日文)、2007年12月 多田狷介、太田幸男编《中国前近代史论集》、汲古书院
  15 “出土文献能够改写思想史吗”
  《文史哲》2007年5期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年6期《学术评论与反思》版
  《新华文摘》2007年24期《历史》版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历史学》2007年第4期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1期《批评与争鸣》版
  16 “《三德》零释四则”、2007年6月 丁四新主编《楚地简帛思想研究》第三编、湖北教育出版社
  17 “谈《三德》的编联与分章”、2007年6月 丁四新主编《楚地简帛思想研究》第三编、湖北教育出版社
  18 “回到思想史――先秦名学研究的新路向”、2007年3月
  《山东大学学報》2007年2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7年第6期
  19 “いわゆる《黄帝四经》に見える‘名’の研究”(日文)、2007年3月
  大东文化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编《人文科学》第12号
  20 “《黄帝四经》所见“名”的分类”、2007年1月
  《湖南大学学報》2007年1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7年第5期
  21 “《三德》研究八题”、2006年12月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三期、岳麓书社
  22 “关于上博楚简《三德》九号简文的释读”、2006年12月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
  23 “‘色’与‘礼’的关系”、2006年11月
  《孔子研究》2006年6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7年第4期
  24 “《三德》与《黄帝四经》对比研究”、2006年11月
  《江汉论坛》2006年11期
  25 “山东出土文献概述”、2006年9月23日
  《联合日报》
  26 “从自生到自为――《恒先》政治哲学探析”、2006年5月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古今论衡》14期
  27 “孔子‘正名’の再检讨”(日文)、2006年3月 
  大东文化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编《人文科学》第11号
  28 “楚地から出土した思想文献の地域的特色”(日文)、2006年3月
  早稻田大学アジア地域文化エンハンシング研究センター编《アジア地域文化エンハンシング研究センター報告集Ⅳ(2005年度)》
  29 “《尹文子》に見える名思想の研究”(日文)、2006年3月
  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编《东洋文化研究》第八号
  30 “汉代より见た民间建筑”(日文)、2005年12月
  日中文化研究会编《曙光》新第3期、翰林书房
  31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简《昔者君老》译注”(日文)、2005年11月
  上海博楚简研究会《出土文献と秦楚文化》第二期
  32 “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所见几个重要概念的研究”、2005年6月
  李学勤、谢桂华主编《简帛研究2002~2003》、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3 “谈《恆先》的编联与分章”、2005年6月
  《清华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5年第10期
  34 “上博楚简《昔者君老》新译”、2005年4月
  丁四新主编《楚地简帛思想研究》第二编、湖北教育出版社
  35 “自生から自爲へ――《恒先》政治思想研究”(日文)、2005年3月
  日本中国出土资料学会编《中国出土资料研究》第九号
  36 “《鲁邦大旱》初探”、2004年7月
  廖名春、朱渊清主编《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集》、上海书店
  37 “试析上博楚简《孔子诗论》中有关‘木瓜’的几支简”、2004年4月
  谢维扬、朱渊清编《新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上海大学出版社
  38 “名二物三考”、2003年10月
  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编《第四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
  39 “‘赛金’、‘赛祷’と神社の‘赛钱’及び‘弁当’の起源考”(日文)、2003年9月
  日中文化研究会编《曙光》新第1期、翰林书房
  40 “郭店楚简《语丛》一、三两篇に见える‘名’の研究”(日文)、2003年2月
  东京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会编《中国哲学》第18号、东京大学文学部
  41 “郭店楚简《缁衣》所见的政治思想”、2002年10月
  《人文论丛》2001年巻、武汉大学出版社
  42 “试析上博楚简《孔子詩论》中有关‘关雎’的几条竹简”、2002年3月
  日本郭店楚简研究会编《楚地出土资料と中国古代文化》、汲古书院
  43 “对《孔子诗论》第八号简以后简序的再调整――从语言特色的角度入手”、2002年3月
  廖名春、朱渊清主编《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
  44 “试论《孔子诗论》的留白简、分章等问题”、2002年3月
  日本中国出土资料学会编《中国出土资料研究》第六号
  45 “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に见える‘道’-‘名’-‘法’の研究”(日文)、2001年6月
  东京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会编《中国哲学》第16号、东京大学文学部
  46 “辽朝陈国公主墓出土の副葬用马について”(二人合写、日文))、2001年5月
  九州古文化研究会编《古文化论丛》第46集
  47 “试析已公布的二支上海战国楚简”、2001年2月
    郭店楚简研究会编《郭店楚简の思想史的研究》第五巻、东京大学文学部
  又见庞朴编《郭店楚简与早期儒学》第十七章、2002年5月、台湾古籍出版公司,209~228页。
  48 “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における‘刑’-‘名’-‘实’”(日文)、2000年11月
  日中文化研究会编《曙光》第11期、和泉书院
  49 “郭店楚墓竹简《缁衣》译注”第十六章、第二十一章(日文)、2000年6月
  郭店楚简研究会编《郭店楚简の思想史的研究》第四巻、东京大学文学部
  50 “郭店楚墓竹简《缁衣》译注”第五章(日文)、2000年1月
  郭店楚简研究会编《郭店楚简の思想史的研究》第三巻、东京大学文学部
  51 “包山楚简ト筮简について”(日文)、1999年12月
  日中文化研究会编《曙光》第10期、和泉书院
  52 “上海博物馆展示の楚简について”(日文)、1999年12月
  郭店楚简研究会编《郭店楚简の思想史的研究》第二巻、东京大学文学部
  53 “亡论篇译注”第五章(日文)、1999年6月
  马王堆汉墓帛书研究会编《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巻前古佚书经法译注》、东京大学文学部
  54 “跪拜考”(日文)、1992年12月
  日中文化研究会编《曙光》第3期、和泉书院
  55 “商周之际的方位观念及其在思想史上的影响”(二人合写)、1992年6月
  苏州博物馆编《苏州文博》1992年第2期
  56 “反智论”(日文)、1991年12月
  日中文化研究会编《曙光》第2期、和泉书院
  57 “西周宗法制度下の道德政治”(日文)、1990年12月
  日中文化研究会编《曙光》第1期、和泉书院
  58 “建立富有活力的博物馆社会教育机制”、1988年1月 
  中国博物馆学会编《中国博物馆》1987年第4期、文物出版社

  著作
  1 郑杰文、傅永军主编《中国经学概说》、2007年10月
  本人撰写第十二章《儒家经典与出土文献》
  中华书局
  2 《上博楚简思想研究》、2006年12月
  台湾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3 《中国古代における“名”の政治思想史》(日文)、2004年4月
  东京大学博士论文
  4 池田知久编《郭店楚简儒教研究》、2003年2月
  汲古书院。本人撰写以下部分
  第一部译注编 《缁衣》译注第五章(日文)
  第一部译注编 《缁衣》译注第十六章(日文)
  第一部译注编 《缁衣》译注第二十一章(日文)
  5 顾晓鸣主编《西方智慧通典――对多维世界的一百种眼光》、1994年8月
  湖北人民出版社。本人撰写以下部分
  (1) “在符号分析中重建自我――莫里斯和他的《开放的自我》”
  (2) “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和他的《历史》”
  (3)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柯林武德和他的《历史的观念》”
  (4) “社会主义的空想先驱――莫尔和他的《乌托邦》”
  (5) “对经济作制度的批判――凡勃伦和他的《有闲阶级论》”

  译文
  1 “追念故去的金谷治先生”(中嶋隆蔵原著)、2008年12月
  《儒林》第四辑,山东大学出版社
  2 “《史記》的取材与出土资料——里耶秦简所反映的秦代社会”(藤田勝久原著)
  “第一届世界汉学中的《史记》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台湾佛光大学,2008年5月27日~29日
  3 “国教化实施以后儒教的神秘主义特征和合理主义特征――从历学史角度作 的探讨”(小林春树原著)、2008年3月
  《山东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4 “永贞革新与啖助、陆淳等春秋学派的关系─―以大中之说为中心”(齋木哲郎原著)、2008年1月
  《西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5 “《墨子》公输篇的形成”(原孝治原著)、2006年12月
  《墨子研究论从(七)》、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6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周易》的‘首符’与‘尾符’”(近藤浩之原著)、2006年12月
  《周易研究》2006年6期
  7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的性情说和‘礼乐’”(李承律原著、二人合译)、2006年12月
  台湾《中国文字》新三十二期
  8 “顾颉刚与日本”(小仓芳彦原著)、2006年10月
  《上古史重建的新路向暨〈古史辨〉第一冊出版八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9 “楚文化圈所见卜筮祭祷习俗”(工藤元男原著、二人合译)、2006年10月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编《简帛》第一辑
  10 “楚简《性自命出》的考察”(金谷治原著、二人合译)、2006年4月
  《儒林》第二辑、山东大学出版社
  11 “日本近现代《诗经》研究史管见”(篠田幸夫原著)、2005年12月
  《亚洲现代化之思:经济文化学的解读》、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2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中的‘道之四术’”(池田知久原著)、2005年12月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华书局
  13 “郭店楚简《唐虞之道》中的‘爱亲’考”(李承律原著)、2005年6月
  李学勤、谢桂华主编《简帛研究2002~2003》、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4 “包山楚简所见的‘盟’”(广瀬薰雄原著)、2005年6月
  李学勤、谢桂华主编《简帛研究2002~2003》、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5 “程伊川的春秋学”(斋木哲郎原著、二人合译)、2004年8月
  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第二十五辑(经学今诠四编)、辽宁教育出版社
  16 “出土秦简书写形态的异同”(佐佐木研太原著、二人合译)、2004年8月
  《清华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17 “睡虎地秦简《语书》与墨家思想”(池田知久原著)、2004年7月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编《秦汉史论从》第九辑、三秦出版社
  18 “上海楚简《孔子诗论》中出现的‘豊(礼)’的问题――以关雎篇中所见节 制人欲的‘豊(礼)’为中心――”(池田知久原著)、2004年4月
  美国,Mt. Holyoke College“Confucianism Resurrected” 中国出土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19 “日本近世中期思想界所见诸子百家现象之流行”(中野三敏原著)、2003年5月
  日本东方学会编《东方学会第48回国际东方学者会议资料集》
  20 “郭店楚简《老子》各章的上中下段――从《老子》文本形成史的角度出发――” (池田知久原著)、2002年11月
  荊门郭店楚简研究(国际)中心编《古墓新知――纪念郭店楚简出土十周年论文专辑》、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
  21 “郭店楚简《鲁穆公问子思》的忠臣观”(李承律原著)、2002年10月
  《人文论丛》2001年巻、武汉大学出版社
  22 “《老子》的二种‘孝’和郭店楚简《语丛》的‘孝’”(池田知久原著)、2002年1月
  新加坡,“Conceptions of Filial Piety in Chinese Thought and History”,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3 “《周易》与‘谦让之德’”(池田知久原著)、2001年9月
  《周易与科学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国际易学研究》第七辑
  24 “福建省から见た三省客家民居の比较”(黄汉民原著)、2001年3月
  东京艺术大学中国民居研究グループ编《中国南部における客家民居比较研究》论文集
  25 “郭店楚简《五行》研究”(池田知久原著)、2000年1月
  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第21辑《郭店简与儒学研究》专号、辽宁教育出版社
  又见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孔学论文集(一)》、2002年10月
  26 “尚处形成阶段的《老子》最古文本――郭店楚简《老子》”(池田知久原著)、 1999年8月
  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17辑《郭店楚简》专号,三联书店
  27 “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与21世纪”(池田知久原著)、1998年7月
  “21世纪与《周易》” 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韩国成均馆大学

  译著
  1 《史记战国史料研究》(藤田勝久原著,曹峰、廣瀬薫雄译)、2008年1月
  上海古籍出版社
  2 《池田知久简帛研究论集》(池田知久原著)、2006年2月
  中华书局
  3 《神秘的狐狸――阴阳五行与狐崇拝》(吉野裕子原著、四人合译)、1990年1月
  辽宁教育出版社

  书评、报告、访谈等
  1 “‘第五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在安徽召开”、2008年7月
  《日本中国出土资料学会会报》第38号
  2 “香港中文大学召开简帛资料研究工作会议”
  简帛研究网2008年7月1日,http://www.jianbo.org/admin3/list.asp?id=1828
  3 “藤田勝久及其《史记战国史料研究》”、2008年5月
  《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5期
  4 “一部《史记》研究方面的重要著作――藤田勝久的《史记战国史料研究》”《古籍新书报》“文史天地”版,2008年4月28日
  5 “中山大学开设‘简帛文献与思想史研究’读书班”
  简帛研究网2008年1月24日,http://jianbo.sdu.edu.cn/admin3/2008/caofeng001.htm
  6 “走出‘疑古’还是将‘疑古’进行到底”(陈淳、廖名春、谢维扬、张富祥、江林昌、曹峰)、2008年1月
  梁枢主编《国学访谈》,光明日报出版社
  7 “‘古史辩’派、‘二重证据法’及其相关问题”(裘錫圭、曹峰)
  《文史哲》2007年4期
  8 “一个外国人的简帛学研究”、2006年5月
  《书品》2006年3辑
  9 “近年来日本学人研究出土资料概況”、2001年12月
  《日本中国出土资料学会会报》第18号
  10 “新出土简帛国际学术研讨会について”(日文)、2000年12月
  《日本中国出土资料学会会报》第15号

  学会报告
  1 “睡虎地秦簡所見對‘孝’的重視”
  “東アジアにおける‘家’―伝統文化と現代社会―”第2回東アジア三大学国際シンポジウム、大東文化大学、2008年9月17日
  2 “二十世纪中国名学诠释的偏差及其历史原因”
  “‘文献·语言与诠释’第五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学术研讨会”
  山东大学、2008年8月17日
  3 “利用出土文献研究思想史的价值与局限”
  “简帛资料研究内部工作会议”
  香港中文大学、2008年6月17日
  4 “《恆先》研究综述――兼论《恆先》今后研究的方向”
  “自然·逍遥与人文世界——道家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台湾东吴大学、2008年6月14日
  5 “出土文献所见与墨家相关资料”
  “第七届国际墨子鲁班学术研讨会”
  山东大学•山东滕州、2008年5月18日
  6 “马王堆帛书‘物则有形’图圆圈内文字新解”
  “第五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
  安徽大学、2008年4月10日
  7 “《荀子・正名》篇新论”
  “儒学全球论壇(2007)――荀子思想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
  山东大学•山东临沂、2007年8月6日
  8 “两种名家”
  “海峡两岸‘哲学及其时代角色之自觉’学术研讨会”
  山东大学、2007年8月9日
  9 “金谷治先生对疑古学史的研究”
  “‘面向世界的东方思想’中日韩三国学术研讨会
  山东大学、2007年9月18日
  10 “黄老思想与民间术数――以出土文献为线索”
  “第十五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
  武汉大学、2007年6月25日
  11 “由《缪和》、《昭力》的特殊性谈其失传的历史原因”
  “《周易》经传解读与研究学术研讨会”
  山东大学、2006年12月2日
  12 “《三德》研究四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学术论壇――简帛学论壇”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6年11月6日
  13 “出土文献可以改写思想史吗”
  “上古史重建的新路向曁《古史辨》第一冊出版八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山东大学、2006年10月22日
  14 “关于上博楚简《三德》9号简的释读”
  “社会•历史•传统――传统中国研究国际讨论会”
  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7月22日
  15 “《三德》所见‘皇后’为‘黄帝’考”
  “新出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
  武汉大学、2006年6月27日
  16 “‘色’与‘礼’的关系―《孔子诗论》、马王堆帛书《五行》、《孟子•告子下篇》之比较 ―”
  “儒学全球论壇(2006)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
  山东大学•邹城择邻山庄、2006年4月27日
  17 “《恒先》所見‘名’之分析”
  “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第九次年会”
  湖南长沙蓉园宾馆、2005年10月28日
  18 “自生から自爲へ――《恒先》政治思想研究” (日文)
  “中国出土资料学会二〇〇五年度第一回例会”
  日本お茶の水女子大学、2003年7月12日
  19 “《恒先》研究(下)” (日文)
  “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研究会第十二次例会”
  日本东京大学、2004年9月25日
  20 “《恒先》研究(上)” (日文)
  “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研究会第十一次例会”
  日本东京大学、2004年7月25日
  21 “《昔者君老》研究” (日文)
  “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研究会第十次例会”
  日本东京大学、2004年6月12日
  22 “名二物三考”
  “第四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
  香港中文大学、2003年10月14日~17日
  23 “いわゆる《黄帝四经》に见える‘名’の研究” (日文)
  “中国出土资料学会二〇〇三年度第一回例会”
  日本成城大学、2003年7月12日
  24 “试析上博楚简《孔子诗论》中有关‘木瓜’的几支简”
  “新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上海大学、2002年7月28日~30日
  25 “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所见几个重要概念的研究”
  “长沙三国吴简曁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湖南长沙湖南宾馆、2001年8月15日~19日
  
  主持科研项目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年出土黄老思想文献研究”(编号:07BZX034、2007—2009)
  2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出土文献与黄老思想研究”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山东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山东大学考研分数线、山东大学报录比、山东大学考研群、山东大学学姐微信、山东大学考研真题、山东大学专业目录、山东大学排名、山东大学保研、山东大学公众号、山东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山东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山东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山东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shandongdaxue/daoshi_494482.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