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导师:周丽昀

发布时间:2021-10-0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导师:周丽昀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导师:周丽昀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导师:周丽昀 正文


  周丽昀,1972年生,山东淄博人。1995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政治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95-1998年于山东省淄博师专(现山东理工大学)任教;1998-2001年于山东大学哲学系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2001-2004年于复旦大学哲学系攻读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2008年11月-2009年10月,美国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访问学者。现为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和兴趣为:科学哲学、科技与社会、身体理论。

  主要研究成果:

  (一)著作
   1、《科学的力量》,济南出版社,2000年10月
   2、《当代西方科学观比较研究:实在、建构和实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7年6月

  (二) 参与译著两部
   1、 诺尔-塞蒂纳:《制造知识》(5万字),东方出版社,2001年
   2、(荷)路易斯·布希亚瑞利:《工程哲学》(2万字),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年

  (三)主要论文(除特别注明,皆为独立作者)
   1、“身体:符号、隐喻与跨界——唐娜·哈拉维‘技科学’的主体解析”,《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年10月,第5期。
   2、“论詹尼夫对规范知识论的批判——从科学研究的‘规范性’到‘元规范性’”,《哲学动态》,2010(12)
   3、唐·伊德的身体理论探析:涉身、知觉与行动”,《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0年10月,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年第1期全文转载)
   4、“克里斯·席林‘技术化的身体’思想评析”,《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12月,第12期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4期长篇转载)
   5、“走向多元自然主义——拉图尔的身体政治学思想探微”,《哲学动态》,2009年10月,第10期
   6、“身体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的后现代视域”,《学术月刊》,2009年6月,第6期
  (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9年第9期全文转载)
   7、“博客生存与人的主体性”,《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月,第1期
   8、“安乐死的原本意义与现代意义之争”,《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月,第1期
   9、“工程实践中主客体关系的存在论解读”,《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月,第6期
   10、“宝钢的创新进路:从‘点菜式引进’到集成创新”,《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年5月,第5期(第二作者)
   11、“情境化知识——唐娜·哈拉维眼中的客观性解读”,《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5年11月,第11期
   12、“现代科学的表述危机与合理性重建”,《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6月,第6期
   13、“实践科学观的存在论意蕴及其特征”,《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6月,第3期
   14、“绝对的科学观可能吗”,《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年2月,第2期
   15、“科学实在论和社会建构论共同的形而上学根基”,《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12月,第4期
   16、“马克思的实践观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8月,第3期
   17、“试论异化劳动逻辑的二重特征和二重效应——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12月,第4期
   18、“简评罗斯‘科学知识的文化研究’”,《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6月,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03年第8期全文转载)
   19、“从诺贝尔奖看科学的衍生功能”,《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年9月,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科技管理》2002年第12期全文转载)
   20、“社会科学研究应用自然科学方法的合理性反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2年10月,第5期
   21、“自然科学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应用问题的争论探源”,《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12月,第4期
   22、“文化哲学的当代主题”,《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5月,第3期

  (四)曾主持的相关研究课题
   1、“当代西方科学观现状和趋势研究”,上海市教委课题,2005年批准,已完成。
   2、“西方科学的客观性研究现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上海市科教党委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科研专项基金,2006年批准,已完成。
   3、“实践科学观的困境及合理重建”,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2008年批准,已完成。
   4、“身体:理解技术与伦理的独特视域”,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YJA720044,在研(2011.9-2014.6)。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上海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上海大学考研分数线、上海大学报录比、上海大学考研群、上海大学学姐微信、上海大学考研真题、上海大学专业目录、上海大学排名、上海大学保研、上海大学公众号、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上海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上海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上海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shanghaidaxue/daoshi_492749.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