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陕西师范大学体育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2021-01-1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2021陕西师范大学体育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陕西师范大学体育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2021陕西师范大学体育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 正文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346体育综合”考试大纲
运动生理学部分
本《运动生理学》考试大纲适用于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等学科各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运动生理学是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基础课。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人体运动时涉及的生理学基础知识、人体在竞技运动时机体产生的生理规律和特殊人群在运动健身时应该遵循的生理规律。要求考生熟悉相关基本人体生理学概念、掌握基本人体生理学原理、有较强的运动生理学实践运用能力。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运动生理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人体竞技运动时的基本生理规律。具备分析运动过程中机体产生相应生理现象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特殊人群运动健身生理规律的指导能力。
二、考试方法
“346体育综合-运动生理学部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00分
三、考试内容
(一) 肌肉活动
1. 细胞生物电现象与肌肉收缩的原理
2. 肌肉收缩的形式与力学特征
3.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二) 能量代谢
1. 人体能量的供应
2. 运动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三) 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1.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
2.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3.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四) 内分泌调节
1. 主要内分泌腺的功能
2. 运动与内分泌功能
(五) 免疫与运动
1. 免疫学基本概念
2. 运动与免疫
(六) 血液与运动
1. 血液的功能
2. 运动对血液成分的影响
(七) 呼吸与运动
1. 肺通气功能的评定
2.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3.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4. 呼吸运动的调节
(八) 血液循环与运动
1. 心肌的生理特性与血管生理
2.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九) 消化、吸收与排泄
1. 肾在保持水和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2. 运动对肾功能的影响
(十) 身体素质
1. 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与训练
2. 速度素质的生理学基础与训练
3. 无氧耐力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4. 无氧耐力素质的测定与训练
5. 有氧耐力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6. 有氧耐力素质的测定与训练
7. 平衡、灵敏、柔韧与协调素质
(十一) 运动与身体机能变化
1. 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
2. 进入工作状态与稳定状态
3.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生理机制与检测指标
4. 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
(十二) 运动技能的形成
1. 运动技能的生理学基础
2. 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
(十三) 年龄、性别与运动
1. 儿童少年的身体素质发展
2. 女性运动的特殊问题
3. 运动对老年人生理功能的影响
(十四) 肥胖、体重控制与运动处方
1. 体重控制与运动减肥的生理学机制
2. 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
(十五) 环境与运动
1. 体温与调节
2. 高原环境的特点及其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3. 生物节律与运动能力
四、掌握重点
(一) 肌肉收缩的能量代谢途径
(二) 激素的生理作用
(三) 影响肌肉力量的生理学因素
(四) 有氧耐力的训练方法与评定
(五) 无氧耐力的训练方法与评定
(六) 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七) 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
(八) 运动处方的制定
五、主要参考书目
[1] 邓树勋,王健,乔德才,郝选明.《运动生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4月第3版
[2] 乔德才,邓树勋.《运动生理学题解》,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2月第3版
 
 
编制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编制日期:2018年9月9日
 
 
运动训练学部分
本《运动训练学》考试大纲适用于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运动训练学是体育专业本科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竞技体育的地位和作用;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和特点;运动训练原则;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训练过程的计划与控制;运动员选材;负荷与恢复;项群训练理论;竞技体育管理等。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熟悉运动训练理论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训练原则与方法、熟知竞技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制订合理有效的训练计划,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二、考试方法
“346体育综合-运动训练学部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00分。
三、考试内容
(一)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1、竞技体育的构成、特点与现代社会价值 
  2、运动训练概念及基本特点
3、运动训练学的任务及内容
4、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
(二)运动训练的科学管理
1、运动训练管理的层次结构与工作体系
2、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管理主要内容
3、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队伍的训练管理
(三)运动员选材
1、运动员选材的任务、阶段划分
2、遗传、人体生长发育规律与运动员选材
3、运动员发育程度的鉴别
4、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实施步骤
(四)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1、原则与运动训练原则
2、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的科学基础与训练学要点
3、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原则的科学基础与训练学要点
4、集群组训与区别对待原则的科学基础与训练学要点
5、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的科学基础与训练学要点
6、导向激励与有效控制原则的科学基础与训练学要点
(五)运动训练手段与方法
1、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概述
2、运动训练方法体系与应用
3、运动训练手段体系与应用 
(六)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1、运动员体能训练概述
2、身体形态及其训练
3、力量素质及其训练
4、速度素质及其训练
5、耐力素质及其训练
(七)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1、运动员技术及运动员技术能力
2、技术训练常用方法
3、运动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4、运动项群技术训练要点
(八)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
1、竞技战术与运动员战术能力
2、战术训练方法
3、战术方案的制定内容、注意事项与基本要求
(九)运动员心理、智能能力及其训练
1、运动员心理能力及其训练
2、运动智能及其训练
(十)多年训练过程的计划与组织
1、运动训练过程与运动训练计划
2、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
3、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十一)运动员年度训练过程的计划与组织
1、年度训练中的周期安排
2、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基本构成模式
3、年度训练构成中比赛系列及负荷的动态变化
4、赛前中短期集训的训练安排
(十二)训练周课过程的计划与组织
1、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
2、训练课的计划与组织
(十三)参赛的准备、进行与总结
1、参赛准备与教练员的赛场指挥
2、运动员参赛行为的自我控制与参赛总结
(十四)项群训练理论
1、项群训练理论总论
2、不同项群训练基本特征概述
四、掌握重点
(一)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竞技能力、运动训练学
(二)运动员选材
(三)运动训练原则与运动训练方法
(四)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五)体能、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及其训练
(六)运动训练计划类型及其应用
(七)项群训练理论及其应用
(八)运动训练的科学管理与参赛的准备、进行与总结
五、主要参考书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2]田麦久.论运动训练.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8月第2版.
[3]过家兴.运动训练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 
 
 
编制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编制日期:2018年9月9日
 
 
学校体育学部分
本《学校体育学》考试大纲适用于陕西师范大学体育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学校体育学》是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学校体育的地位与目标;体育教学的目标、过程和原则;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方法;体育课教学组织与管理;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教学评价;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教师和学校体育管理等。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学校体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方法,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方法
“346体育综合-学校体育学部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00分
三、考试内容
(一)学校体育发展概况
1.世界学校体育发展概况
2.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概况
(二)学校体育的地位、功能、目标
3.学校体育的地位;
4.学校体育的功能;
5.学校体育的目标;
(三)体育教学过程
6.体育教学概述;
7.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8.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人际关系;
9.体育教学目标;
10.体育教学原则;
(四)体育教学内容
11.体育教学内容概述;
12.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加工;
1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五)体育教学方法;
14.体育教学方法概述;
15.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
16.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六)体育课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17.体育课组织教学的阶段特征;
18.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
19.体育课场地器材的布置;
20.体育课教学队伍的安排与调动;
21.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安排与调控。
22.体育课堂教学秩序
23.体育课突发事件的应变技巧
(七)体育教学设计
24.体育教学设计概述;
25.体育教学设计的过程;
26.体育教学设计的类型;
(八)体育课的备课与说课
27.体育实践课的备课;
28.体育理论课的备课;
29.说课;
(九)体育教学评价
30.体育教学评价概述;
31.体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
32.学生体育学习评价;
(十)课外体育活动
33.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与特点;
34.校园体育社团;
35.学校大型体育活动的策划;
36.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与管理。
     (十一)体育教师
        37.体育教师的社会角色与职业特点
        38. 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
        39. 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十二)学校体育管理
        40. 学校体育与法规管理
        41. 学校体育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42. 学校体育组织管理体制
        43. 学校体育安全管理
四、掌握重点
(一)学校体育的地位、功能、目标
(二)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人际关系;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原则
(三)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加工
(四)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五)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体育课教学队伍的安排与调动;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安排与调控
(六)体育教学设计
(七)体育课的备课
(八)体育教学评价
五、主要参考书目
[1] 沈建华,陈融.《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 .
 
编制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编制日期:2018年9月9日
 
 
陕西师范大学

添加陕西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陕西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陕西师范大学报录比、陕西师范大学考研群、陕西师范大学学姐微信、陕西师范大学考研真题、陕西师范大学专业目录、陕西师范大学排名、陕西师范大学保研、陕西师范大学公众号、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陕西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陕西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shanxishifan/cankaoshumu_416539.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