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学科教学历史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0-05-25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学科教学历史培养方案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学科教学历史培养方案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学科教学历史培养方案 正文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具有较高水平的基础教育历史学科教学的骨干教师。 
   1.热爱教师职业和科学教育工作,有志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具有较宽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历史教学专业知识,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对历史教学领域改革的国际前沿有一定的了解,具有较强的学科教学科研能力。
   3.能比较熟练地阅读历史教学研究和科学教育研究的外文资料。
   4.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 
历史学科教学专业的教育硕士培养实行半脱产的培养方式。学习年限为2年,即一年脱产在校集中学习,修满课程学分,一年回原工作单位进行研究性教学实践,并结合本职工作撰写学位论文。 
三、研究方向 
学科教学·历史 
四、课程设置 
按一年时间安排课程学习。课程设置以宽、新、实为原则,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方法、手段以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分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4分。 
(一)公共基础课,3门共7学分;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36学时)。
2.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18学时)。
3.英语,4学分(144学时)。
(二)专业基础课,4门共10学分;
   1.教育学原理,3学分(54学时)。
   2.教育心理学,3学分(54学时)。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2学分(36学时)。
4.教育统计与测量,2学分(36学时)。
(三)专业方向课,1门课,36学分。
1.历史课程与教学论,3学分(54学时)。
(四)选修课,限选10学分,学时不超过180学时。 
   1. 中国历史基本问题与前沿问题,2学分(36学时)。
2.世界历史基本问题与前沿问题,2学分(36学时)。
3.古典文明专题研究,2学分(36学时)。
   4.中外近现代史专题研究,2学分(36学时)。
   5.山西历史与文化,2学分(36学时)。
(五)实践课,6学分。 
1.教育实践,3学分。
2.社会实践,3学分。
五、培养方式 
以课程学习为主,教学方式上以专题研究为主,突出案例教学和反思性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育硕士到实践基地或其他中小学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实践环节要加强实践活动与论文撰写相结合。采用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注重专题、案例和反思教学;强调学生自学,组织讨论、咨询与辅导;加强实践环节,安排研究性教学实践活动(一般在学员原单位进行)。成立导师组,负责指导研究生。在指导方式上,采取双导师与导师组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开题、学位论文中期交流、学位论文评审以及答辩等教育环节,由导师组集体讨论决定。 
六、学位论文工作及学位授予 
学员修满学分后方可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 
   1.论文选题
学位论文选题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选题要来源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要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论文开题
教育硕士从第二学期开学开始进入学位论文的选题阶段。学位论文开题论证时间一般要在第二学期12月中旬结束。论文开题报告会要有导师组、专家等参加,经集体评议,写出评语,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论文撰写阶段。 
   3.学位论文中期交流
为保证教育硕士按期完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在论文撰写期间要进行中期交流,导师要定期检查其论文的进展情况,并根据需要确定其返校的时间和次数。原则上,教育硕士在论文写作期间要进行两次集中交流,累计时间不少于一个月。 
   4.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答辩、学位授予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办理。在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至少有一名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工作、具有高级职称、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参加。论文答辩通过者,可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学科教学·历史硕士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课 程
类 别
课 程 名 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考 核
方 式
任 课
教 师





(7)
 
英语 4 144 考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考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文科) 1 18 考试





(10)
教育学原理 3 54 考试
教育心理学 3 54 考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2 36 考试
教育统计与测量 2 36 考试





(2)
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要附教学大纲) 2 36 考试



(10)
中国历史基本问题与前沿问题 2 36 考查 张焕君等
世界历史基本问题与前沿问题 2 36 考查 车效梅等
古典文明专题研究 2 36 考查 谢耀亭等
中外近现代史专题研究 2 36 考查 王泽壮等
山西历史与文化 2 36 考查 杨秋梅
实践课
(6)
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调研与实践 4
参加科研课题与学术讲座 1
1
备注
 
 
说明:选修课均为专业方向选修,从学科本体专业课程和学科课程与教学研究方面来考虑选修课的设置,共10个学分。请填写任课教师姓名、课时、开设学期及考核方式。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历史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认识中学历史教学的规律,为从事中学历史教学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要求学生在历史教学法的学习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各种教学手段,亲自备课、讲课及进行教学设计,从而提高独立从事历史教学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要点及学时安排 
第一章: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讲授4学时,研讨l学时,自学17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和教学方法: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理念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概况
   3、历史课程改革的概况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讲授,并与学生的讨论相结合。 
自学要求: 
了解面向21世纪的课程改革,让学生领会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及历史课程改革的特点,让学生树立新的课程意识。 
自学测试题: 
   1、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2、新课改背景下历史课程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章:历史教学目标发展与实现 
(讲授4学时,研讨l学时,自学17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和教学方法: 
   1、历史教育目标的发展与变化
   2、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讲授,并与学生的讨论相结合。 
自学要求: 
掌握历史教学目标的发展变化,主要是让学生树立新的历史教学目标观,即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自学测试题: 
   l、比较历史教学中“三大任务”的教学目标与“三维目标”的特点。
   2、在历史教学中如何体现“方法与过程”的目标。
第三章: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认识与运用 
(讲授4学时,研讨1学时,自学17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和教学方法: 
   1、掌握历史教学方法的重要意义
   2、主要历史教学方法介绍
   3、历史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让学员结合自己的实践提出问题教师解答,并讨论。 
自学要求: 
掌握历史教学几种常见的方法,为学生的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自学测试题: 
   l、选择和运用历史教学方法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2、用“六步教学法”设计一节历史课。
第四章:历史备课的要求与方法
(讲授4学时,研讨l学时,自学17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和教学方法: 
   l、备课的基本要求
   2、编写教案的基本要求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让学员结合自己的实践提出问题教师解答,并讨论。 
自学要求: 
掌握历史教学中备课的方法,为学生的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自学测试题: 
   l、备课的程序是什么?
   2、一份完整教案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3、如何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
第五章:历史教学技能的学习与实践 
(讲授4学时,研讨0学时,自学17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和教学方法: 
   1、历史教学中导人技能的培养
   2、历史教学中提问技能的培养
   3、历史教学中板书技能的培养
   4、历史教学中结束技能的培养
   5、历史教学中演示技能的培养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让学员结合自己的实践提出问题教师解答,并讨论。 
自学要求: 
掌握历史教学中导人、提问、板书、结束等技能,为让学生进行微格化的训练打好基础。 
自学测试题: 
   1、课堂导人的功能是什么?导入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2、板书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第六章:新课改历史教学策略研究 
(讲授4学时,研讨1学时,自学17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和教学方法: 
   l、历史教师应掌握的史学新观念
   2、历史研究性学习
   3、历史探究活动课的开展
   4、案例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5、历史选修课的开设与教学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讲授,并与学生的讨论相结合。 
自学要求: 
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历史教学的理论进行进一步的提高,掌握历史研究性学习、历史活动课与历史选修课的特点。 
自学测试题: 
   1、如何认识历史研究性学习?
   2、对历史选修课的开设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七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讲授4学时,研讨l学时,自学20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和教学方法: 
   1、多元智力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建构主义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3、人本主义在历史教学中的体现
   4、后现代主义对历史教学的影响
   5、全纳教育对历史教学的启示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讲授,并与学生的讨论相结合。 
自学要求: 
掌握一些现代教育理论,并探讨其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自学测试题: 
   1、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多元智力理论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后现代主义对自己的启发及其理论的局限性。
第八章:历史教学实习问题与对策研究 
(讲授2学时,研讨0学时,自学14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和教学方法: 
   1、历史教育实习问题分析
   2、历史教育实习对策研究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讲授,并与学生的讨论相结合。 
自学要求: 
认识到历史教育实习中的问题与对策。 
自学测试题: 
历史教育实习中存在哪些问题,你有何建议。 
第九章:历史教师的素质 
(讲授4学时,研讨0学时,自学17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和教学方法: 
   1、历史教师的基本素质
   2、历史教师的知识基础
   3、历史教师的观念更新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讲授,并与学生的讨论相结合。 
自学要求: 
从知识、观念以及基本素质三个方面,认识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为学生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作好努力的目标。 
自学测试题: 
   1、面向21世纪的历史教师应该如何更新自己的观念?
   2、通过调查谈谈你所在学校或社区历史教师的状况。
三、成绩考核方法 
采取结构记分办法,平时成绩(课堂讨论、作业、学期论文)占50%,期末考试占50%。 
四、预修要求 
学生学习该课时需要阅读以下课程: 
于友西、赵亚夫主编;历史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 
陈辉主编:历史课程教材教法新探[M].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4. [3]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 
叶澜著: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5] 
王承吉编著:《历史教学实践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3)。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教育学有关部分。
五、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聂幼犁著:《中学历史教育论》,学林出版社,1999。 
陈伟国、何成刚主编:《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陈玉琨主编:《教育评价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余伟民主编:《历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李定仁、徐继存主编:《教学论研究20年》(1979-1999),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于友西、赵亚夫主编;《历史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陈辉主编:《历史课程教材教法新探》,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4。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叶澜著:《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王铎全、李稚勇:《比较历史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1月。 
于友西:《历史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 
聂幼犁:《中学历史教育论》,学林出版社,1999年10月。 
方其桂:《中学历史课件制作实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9月。 
方其桂:《中学历史教师计算机教学应用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1月。 
谢维:《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实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8月. 
湖北省中小学继续教育中心组织编写:《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华中理工大学,1999年8月。 
陈瑶:《课堂观察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
崔相录:《研究中学习》(上、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4月。 
廖先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与方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郭玉英:《从传统到现代——-综合科学课程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山西师范大学

添加山西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山西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山西师范大学报录比、山西师范大学考研群、山西师范大学学姐微信、山西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山西师范大学专业目录、山西师范大学排名、山西师范大学保研、山西师范大学公众号、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山西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山西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shanxishifandaxue/yanjiushengyuan_300885.html

推荐阅读